目录
第二节 水土治理
1955年,在永堌乡夹山套和皇藏乡设立水土保持站,各村水土保持小组,建立专业队。夹山套经过4年治理,把一个童山秃岭、乱石满山的穷山套,变成树木成林,山青水碧的花果山,1957年春,获国务院奖授“治坡治沟,综合治理,保持水土,发展生产”锦旗一面。夹山套水土综合治理发展生产的成效,推动了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到1960年,全县治理面积已达128.5万平方公里,其中沟坝地3.4万亩,水平梯田1.15万亩,水土保持林5.9万亩;“文化大革命”开始停顿下来,1974年至1977年治理181.53万平方公里,其中沟坝地5万亩,水平梯田4.14万亩,水土保持林7.25万亩,到1985年,治理面积186.32万平方公里,并制定了全面治理规划,开始了小流域的治理。历年水土治理情况成效,分别简载于后。
夹山套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周围有铙拔山、马鞍山、狼山、黑石块、黄山、谷山、团顶、官山、再山、凤凰山等,是一个斜长盆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6507亩,占70%,可耕地面2511亩,套内有三个自然村(石庄、朱庄、郭庄),人均耕地1.7亩。
建国前,套内童山秃岭,一片荒野,每当山洪暴发,耕地常被冲毁或淹没。洪旱灾害交替发生,常年只能种一季庄稼,产量一般亩产60—80斤,群众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部分群众离乡背井,逃荒要饭。据1955年对石庄、朱庄的调查,在260户中,缺粮的就有235户,占90.3%,经常逃荒在外的448人,占30%,那时的夹山套是“逃荒多、要饭多、帮工多、借债多”。当时流传着两首民谣:“早也忙、晚也忙,小锅支在石头上,吃的糠和菜,喝的糊粥汤”;“上一片,下一片,一件衣补了连,鞋子穿得不见底,帽子戴得没有边”。1955年开始,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先上后下、先小后大、坡沟兼治、治坡为主”的治理方针,组织治山专业队,当年修建缓山水拦山坝29道。经过4年(1955—1958)奋战,共兴建缓水坝1102道,做埝窝734个,修谷坊1136座,挖山塘21面,鱼鳞坑1817个,打井池15个,打火窑9个,蓄水坝3道,建小水库3座,砌等高线71570米,修梯田300亩,共完成土石方938046立方。绿化荒山16507亩,栽植各种树木30630894株,平均每人2033株,其中苹果、葡萄、核桃、柿树等果树67742棵,平均每人465棵。在山坡沿岭、路旁、地边;普遍种满红花草、金针菜、紫穗槐。原来的穷山套,变成了风景秀丽的花果山。层层梯田,处处塘坝,全面控制了水土流失。确保了农业稳产高产。1958年6月底至7月初,5天降雨277毫米,山上清水缓流,山坡梯田完整,全面控制了水土流失,土地产量和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由原来90%缺粮户,变为60%的余粮户和余钱户。
1958年收摘柿子6.58万斤,石榴1.7万斤,杏子1.5万斤,山草170万斤,修树枝70万斤,紫穗槐、杞柳、腊条合计收115400斤,其他养殖业也有较大发展,计养猪270头,羊376头,鱼40万尾。这年秋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成“今日花果山”纪录片,在全国放映。
在“文革”中,套内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林木、养殖等业遭到破坏,此后管理放松,逐渐衰落。
皇藏山区位于县城东南部,境内有锦屏山、大顶山、马山、纱帽山、鹰嘴山、大方山等91座。南北狭长,南高北低,纵比降一般为千分之一,横比降为百分之一,在山谷间的倒流河,是条主要排洪河流,两岸有数百条大小山沟,总面积201平方公里,其中荒山面积132平方公里,占65.7%,耕地11.8万亩,其中高亢地和二坡地5万亩,湖地2.2万亩,平原地4万余亩。
建国前,山地不仅没有水土保持工程,原有的草木亦被砍伐破坏,所有的山几乎都是童山秃岭。五天不雨小旱,十天不雨大旱。当时这里群众有两怕,一怕天不下雨,二怕天下大雨,旱涝灾害循环不断,农民一年收粮不足半年食用。有50%以上农户靠借债和上山打柴为生。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湖洼地常年被洪水冲淹,河床被大量泥沙淤塞。倒流河一遇中等雨量,就泛滥成灾,孤山湖一片汪洋,1.2万亩土地经常颗粒无收,农民生活非常贫困。据调查,前圩子村共78户,民国36年(1947)有61户逃荒在外。
从1956年开始对山区治理,经过多年努力,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8平方公里,主要工程有:
1.坡地梯田化。全区在25度以下的坡地有3.1万亩,由于逐年修整已实现梯田化,具体做法:每块地下边三面培筑30厘米高的土埂,并选择低处用块石砌成水簸箕,略高于地面,一般雨量能达到全部渗入土壤,以增强抗旱能力。雨量大时,水便从水簸箕缓流下去,保持田土不受冲刷。同时逐步实现水平梯田,在2100亩梯田埂上,栽植玫槐花和紫穗槐,不仅增加副业收入,而且起到缓水拦沙作用。山地的耕作方法,也由原来竖耕改为横耕,增强了保墒保土保肥能力。
2.建水库,挖山塘。1957年后,全区新建小型水库8座,其中以丽山水库较大,可蓄水60万立方,浇地4000亩,打山塘179个(其中泉塘7个),做谷坊工程4处,大塘和水库都配置引洪沟,建造放水涵管和溢洪道。上述工程可蓄水471.6万立方,既能拦蓄山洪,又可灌溉2万多亩高亢地,在水库大塘附近改种了水稻4000亩,由于工程居高临下,均可自流灌溉。
3.自上而下,先小后大,兴建各种缓水工程。全区修埝窝138674个,缓水拦沙坝8200道,兴建土山沟、柳椿坝210道,以及一些沟头防护工程,使山洪循道缓流,加上山塘、水库的拦蓄,大大降低了洪水为害,基本治住了洪水冲刷,1958年6月29日至7月5日,7天内降雨430毫米,梯田没有冲毁,倒流河下游孤山湖也免除了水患。
4.封山育林,养护草木。每年秋后,割山草一次,这样不仅增加了杂草生长的密度,并能保护山土不流失,每年收割山草约800—1000万斤,比建国前增加7倍多。植树达2160万棵,其中果树245万棵,基本上做到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在造林中结合做水土保持工程,采用鱼鳞坑植树,等高线造林的方法,起到缓水、拦水的作用。如丽山由上而下垒埝窝,打缓水坝,封山造林,在山下兴建水库,经夏季暴雨之后观测,山洪变为清水缓流,为水库拦蓄备用。
夹山套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周围有铙拔山、马鞍山、狼山、黑石块、黄山、谷山、团顶、官山、再山、凤凰山等,是一个斜长盆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6507亩,占70%,可耕地面2511亩,套内有三个自然村(石庄、朱庄、郭庄),人均耕地1.7亩。
建国前,套内童山秃岭,一片荒野,每当山洪暴发,耕地常被冲毁或淹没。洪旱灾害交替发生,常年只能种一季庄稼,产量一般亩产60—80斤,群众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部分群众离乡背井,逃荒要饭。据1955年对石庄、朱庄的调查,在260户中,缺粮的就有235户,占90.3%,经常逃荒在外的448人,占30%,那时的夹山套是“逃荒多、要饭多、帮工多、借债多”。当时流传着两首民谣:“早也忙、晚也忙,小锅支在石头上,吃的糠和菜,喝的糊粥汤”;“上一片,下一片,一件衣补了连,鞋子穿得不见底,帽子戴得没有边”。1955年开始,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先上后下、先小后大、坡沟兼治、治坡为主”的治理方针,组织治山专业队,当年修建缓山水拦山坝29道。经过4年(1955—1958)奋战,共兴建缓水坝1102道,做埝窝734个,修谷坊1136座,挖山塘21面,鱼鳞坑1817个,打井池15个,打火窑9个,蓄水坝3道,建小水库3座,砌等高线71570米,修梯田300亩,共完成土石方938046立方。绿化荒山16507亩,栽植各种树木30630894株,平均每人2033株,其中苹果、葡萄、核桃、柿树等果树67742棵,平均每人465棵。在山坡沿岭、路旁、地边;普遍种满红花草、金针菜、紫穗槐。原来的穷山套,变成了风景秀丽的花果山。层层梯田,处处塘坝,全面控制了水土流失。确保了农业稳产高产。1958年6月底至7月初,5天降雨277毫米,山上清水缓流,山坡梯田完整,全面控制了水土流失,土地产量和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由原来90%缺粮户,变为60%的余粮户和余钱户。
1958年收摘柿子6.58万斤,石榴1.7万斤,杏子1.5万斤,山草170万斤,修树枝70万斤,紫穗槐、杞柳、腊条合计收115400斤,其他养殖业也有较大发展,计养猪270头,羊376头,鱼40万尾。这年秋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成“今日花果山”纪录片,在全国放映。
在“文革”中,套内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林木、养殖等业遭到破坏,此后管理放松,逐渐衰落。
皇藏山区位于县城东南部,境内有锦屏山、大顶山、马山、纱帽山、鹰嘴山、大方山等91座。南北狭长,南高北低,纵比降一般为千分之一,横比降为百分之一,在山谷间的倒流河,是条主要排洪河流,两岸有数百条大小山沟,总面积201平方公里,其中荒山面积132平方公里,占65.7%,耕地11.8万亩,其中高亢地和二坡地5万亩,湖地2.2万亩,平原地4万余亩。
建国前,山地不仅没有水土保持工程,原有的草木亦被砍伐破坏,所有的山几乎都是童山秃岭。五天不雨小旱,十天不雨大旱。当时这里群众有两怕,一怕天不下雨,二怕天下大雨,旱涝灾害循环不断,农民一年收粮不足半年食用。有50%以上农户靠借债和上山打柴为生。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湖洼地常年被洪水冲淹,河床被大量泥沙淤塞。倒流河一遇中等雨量,就泛滥成灾,孤山湖一片汪洋,1.2万亩土地经常颗粒无收,农民生活非常贫困。据调查,前圩子村共78户,民国36年(1947)有61户逃荒在外。
从1956年开始对山区治理,经过多年努力,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8平方公里,主要工程有:
1.坡地梯田化。全区在25度以下的坡地有3.1万亩,由于逐年修整已实现梯田化,具体做法:每块地下边三面培筑30厘米高的土埂,并选择低处用块石砌成水簸箕,略高于地面,一般雨量能达到全部渗入土壤,以增强抗旱能力。雨量大时,水便从水簸箕缓流下去,保持田土不受冲刷。同时逐步实现水平梯田,在2100亩梯田埂上,栽植玫槐花和紫穗槐,不仅增加副业收入,而且起到缓水拦沙作用。山地的耕作方法,也由原来竖耕改为横耕,增强了保墒保土保肥能力。
2.建水库,挖山塘。1957年后,全区新建小型水库8座,其中以丽山水库较大,可蓄水60万立方,浇地4000亩,打山塘179个(其中泉塘7个),做谷坊工程4处,大塘和水库都配置引洪沟,建造放水涵管和溢洪道。上述工程可蓄水471.6万立方,既能拦蓄山洪,又可灌溉2万多亩高亢地,在水库大塘附近改种了水稻4000亩,由于工程居高临下,均可自流灌溉。
3.自上而下,先小后大,兴建各种缓水工程。全区修埝窝138674个,缓水拦沙坝8200道,兴建土山沟、柳椿坝210道,以及一些沟头防护工程,使山洪循道缓流,加上山塘、水库的拦蓄,大大降低了洪水为害,基本治住了洪水冲刷,1958年6月29日至7月5日,7天内降雨430毫米,梯田没有冲毁,倒流河下游孤山湖也免除了水患。
4.封山育林,养护草木。每年秋后,割山草一次,这样不仅增加了杂草生长的密度,并能保护山土不流失,每年收割山草约800—1000万斤,比建国前增加7倍多。植树达2160万棵,其中果树245万棵,基本上做到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在造林中结合做水土保持工程,采用鱼鳞坑植树,等高线造林的方法,起到缓水、拦水的作用。如丽山由上而下垒埝窝,打缓水坝,封山造林,在山下兴建水库,经夏季暴雨之后观测,山洪变为清水缓流,为水库拦蓄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