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酿酒
本县早期酿酒业,大都是一家一户用高粱蒸酒。清末民初,萧城南北公馆开设了西协源、北协源、汇源三个酒糟坊,规模较大,西协源座落在边集西端(现民治街),北协源座落在府衙街西端(现大同街),各有瓦房和草房40多间,汇源糟坊座落在西关外栅口内,约有工房50多间,除酿酒外,对外兼营来料榨油。
民国23年(1934)县政府在萧城南门西内侧开办民生工厂,没有葡萄酒酿造部,酿造葡萄酒及白兰地。民国26年黄口、萧城各有酒坊两、三家,生产曲酒。萧县沦陷时,毁于战乱。
建国前夕,县城尚有四家小型糟坊,仅在年节生产,每家日产曲酒几十斤。1954年7月,筹建葡萄酒厂,1956年投产,所产葡萄酒经多次全国性评比,均获好评。国家进出口公司,把萧县葡萄酒以“中国红葡萄酒”出口欧洲、美洲、非洲和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0年,经安徽省宿县地区编委批准成立葡萄酒罐头联合公司,1985年,产值29495万元,销售收入2416.9万元,税利453.1万元(详见第四章“工厂企业选介”)。
萧县白酒厂历经铁工厂、榨油厂演变而来。1958年萧县榨油厂试酿蒸馏白酒成功,1960年开始批量生产,改榨油厂为酿酒厂,日产白干酒150公斤。1962年该厂由原榨油厂搬迁到萧城南关(即现白酒厂厂址),生产60°和65°地瓜干白酒,1966年,设备改进,产量大增,年产60°白酒200吨左右,产值24万元,利润近2万元。1985年品种由原先的单一芋干酒,发展到大曲酒(萧县高粱大曲),优质大曲酒(岱河春、岱河陈酿)和啤麦斯等,年产1500吨,产值225万元。该厂生产的白干酒曾在1983年宿县地区评为第一,大曲酒评为第二。
“萧县大曲酒”为芦花乡乡办酒厂生产,由青年农民彭太龄筹建并任厂长,1985年与淮北市口子酒厂联营建成投产,年产值120万元,创利税48万元。全厂有职工130余人,固定资产60万元,产品有萧县大曲、芦花大曲、特曲、闵公玉液、乙级大曲、春酒、福酒等。萧县大曲在全省乡镇企业曲酒大赛中获银杯奖,产品不仅畅销淮北一带,还远销河南、山东、江苏部分县市。
1985年,全县有酿酒饮料厂6家,年产白酒3577吨,葡萄酒7793吨,果露酒1691吨,碳酸饮料645吨,总产值3812.5万元,上缴税金295.9万元,利润总额347.5万元。
罐头糕点
全县有生产罐头、糕点厂家26个,职工1066人。1980年产硬包装罐头665吨,其中肉类罐头129吨,水果类罐头444吨,蔬菜类罐头92吨,1985年产硬包装罐头1982吨,其中肉类罐头638吨,水果类罐头1007吨,蔬菜类罐头337吨。糕点产量1980年为511吨,1985年产384吨,另有饼干23吨。较大的厂家有葡萄酒罐头联合公司,萧县食品厂、萧县粮油食品厂、黄口食品厂等。。
酱品
本县历史上就有家庭酿制酱、醋的传统作坊,主要分布在萧城、黄口两镇。1985年,有职工293人,固定资产净值18.56万元。
民国25年12月18日,成立萧县酱菜业同业公会,地址设在萧城和平街一号,代表7个行号。据酱业人员回忆:民国25年萧城有10家私人酱园店,都是晒酱坯、旧法生产酱制品,规模较大的王世荣开办的荣源酱店,每年晒酱坯80缸,年售酱油20000多斤;屈麻子的酱园每年晒酱坯60缸,年售酱油15000多斤,杜庆瑞的杜泰兴酱园,年晒酱坯50缸左右;年售酱油12000斤左右,10家每年销售酱油总量66000斤左右。萧县沦陷至解放前,几经战乱,酱业生产中断。民国37年底萧县解放。经人民政府扶持,县城恢复6家私人酱园店,全年销售酱油20000多斤;除王世荣一家用榨榨油,其余5家都是将小布袋吊在梁上淋酱油;酱菜品种存七、八样。同年黄口镇也有6家酱园店开业,但规模较萧城略小。
1956年龙城镇在县供销社组织下,联合6家酱园店成立了“萧县公私合营荣源酱园店”。改晒酱为烤酱,1959年改名为“萧县综合酿造厂”。同年黄口镇也成立公私合营酱园厂。1958年“大跃进”时期,萧县综合酿造厂有职工107人,扩建龙河东岸64亩地为生产场地,添置大缸1000多口,用于淹菜。由于只求多快,不顾质量,致使产品积压变质腐烂。1962年改综合酿造厂为酱园厂,归盐业公司管辖,安装了冷冻机,改用火道联合高温缸、无盐发酵酿造酱油新工艺,试用粉碎机代替石磨打豆浆,提高和稳定了酱油质量。1973年夏,制醋也改为大池大堆发酵法。1984年萧县酱园厂改名酱品厂,试设酱油批销点,增添麻酱甩酱机。1985年,职工65人,产值43.5万元,销售收入46.7万元。利税8.3万元。
粮油加工
民国21年,萧县榨油业有四、五家,工人403人,年平均产油9478斤,价值918元。民国23年9月,萧县民生工厂设榨油车间,主要用当地生产的大豆榨豆油,除食用外,并提倡用之燃灯,以抵制“洋油”(煤油)输入。乡镇居民食用面粉,均用石磨碾罗成粉,以牲畜或人力作动力推磨,工效极低。1950年至1957年,城镇食用面粉一部分是由徐州、蚌埠等地调进供应,一部分仍是委托农业社或个体户用石磨土法加工,全县37个粮站各自购买了毛驴、石磨等加工动力和工具,有的用人推,有的用畜拉,还有的用柴油机带动石磨加工面粉。
1958年,县粮食局在萧城粮站、毛庄粮站建日产4—6千斤的面粉厂,开始用机器生产。此时除黄口镇仍调进少量徐州“宝兴”面粉外,其余城镇人口吃面己能自给。1960年县城新建一座日产50吨的面粉厂,1973年日产65吨,到1985年日产达到80吨,全年可加12万吨,不仅保证县内非农业人员的供应,还远销内蒙、黑龙江、山西等地。农民用小麦可以随到随换面粉。面粉质量连续4年被评为省优质奖。。
萧县榨油厂建于1951年10月,地址在原铁工厂(城隍庙)的旧址,购置20匹马力柴油机1台、榨油机1台、大石磨1盘。厂与县粮食局签订了合同,主要进行豆油、花生油及面粉加工,每天出油600余斤。1958年有职工45人,总值15万元。同年4月底,榨油厂试产白酒成功,进行小批量生产,后改为萧县酿酒厂(即今萧县白酒厂)。同年,在黄口镇铁路南侧新建油厂,设有面粉和榨油两车间,主要设备有2台中岛式8寸钢磨,1台石磨,自制元钉筛4部,木质绞笼1顶,升运机4部,木质榨油机11台,25匹马力动力机1部,采用总体转动,日处理油料2吨。1966年投资8万元,扩建和更新设备,新置200型榨油机2台,蒸炒锅1口对,辊机1部,立辊轧坯机1部,重新安装炼油车间,日加工原料12万斤,日产油4吨。1985年,产值273.6万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油的标准。
1978年县政府将原郭庄接待站第三招待所,折款5万元移交县粮食局,改建成粮食局综合加工厂,主要加工麻油,1985年销售总额28.7万元。
1985年,粮食系统粮油加工工业产值1399.7万元,实现利润43.2万元,本县粮油加工的大头是乡镇村办的面粉厂(坊)、榨油厂(坊),1985年这些厂(坊)加工粮食28759万斤,加工植物油4183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