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建国前党组织状况和活动
中共萧县党组织始建于民国17年(1928)。
大革命期间,本县为北洋军阀孙传芳所统治。民国15年秋,在外地入党的跨党党员(中共党员,又是国民党员)刘亚民在永堌创办平民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培训农民运动骨干。是年底,中共徐州独立支部派跨党党员李光琛以视察国民党党务为名来萧,发展国民党县党部执委丁文魁(毅忱)、组织部长纵精舜(白踪)为中共党员。在此之前,萧县人在外地入党的还有李宪仲、黄化育、徐彬如、石民宗、纵翰民、卢亚光、许致远、邓果白等,有的一直在外地从事革命工作,有的回到萧县,参加地方的建党活动。
民国16年初,国民政府迁至武汉,萧县革命青年纷纷去武汉参加国民革命。他们分别在中央军政大学武汉分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党江苏省党部驻武汉党政训练班学习,这时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有谢光亚、孟庆鉴、崔健吾、朱大同、范自忠等。
宁汉分裂后,南京方面王大培第十军于民国16年6月占领萧县,蒋(介石)冯(玉祥)徐州会谈后,西北军杨虎城部集结在陇海铁路线上的黄口、杨楼一带。8月初,孙传芳部反攻,王、杨两部撤退。萧县青年有的随王天培部去南京,有的随杨虎城部转移皖北太和一带,任训常、胡玄圃等在杨部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国民革命军再次占领徐州,奔往外地的萧籍青年纷纷返回。这时,刘亚民、孟庆鉴、谢光亚、陈令远、王景武(铜山人)等受组织派遣回到萧县。他们通过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刘汉川(萧县人)的关系,以国民党机关作掩护,秘密开展建党活动。
民国17年1月,国民党建立县执监委员会,中共跨党党员刘亚民任常委,丁文魁、纵精舜为委员,他们对外地来的共产党员,通过摸底登记,先后建立黄口、王寨、萧城3个支分部,有党员25人(黄口7人、王寨8人、萧城10人),同时发展农民协会会员600余人。2月中旬,胡玄圃、任训常、纵封亭等4名中共党员,受中共皖北特委(在太和杨虎城部)派遣,回到萧县,与武汉回来的中共党员共同成立中共萧县特别支部。胡玄圃任书记(亦说刘亚民任书记),属铜山县委领导。此后,胡玄圃去王寨小学任教,刘亚民介绍徐州共产党员王圣时、白夫桥(后叛变)、沙文生(女)、王承恩(女)到永堌小学任教,与杜玉堂一起建立永堌党小组,朱大同去张庄寨小学任教,建立张庄寨党小组。
4月中旬,国民党在萧县建政,通过国民党县特别委员会举荐,共产党员谢光亚任公安局长,孟庆鉴任督察长,王景武任公安大队长,陈令远任副大队长,刘亚民任县款产处主任兼师范学校校长,全县16个局(区)长有半数为共产党员担任。5月5日,中共萧县特别支部改组,王树璜(亦说王世德)任书记。
中共第一届县委成立于民国17年6月28日,由中共萧县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颛孙钧(孙叔平)任书记,胡文清、胡玄圃、张德明、胡道敏为干事,王树璜、王沛然为候补干事,驻地在萧城,隶属中共江苏省委,下辖萧城、永堌、黄口、王寨、张庄寨5个党支部。9月,改组为二届县委,书记不详,隶属中共徐海蚌特委,除下辖5个支部外,并发展了共青团、农民协会,士兵委员会等组织。10月,党员发展到97人。是年冬,县委主要领导人暴露,11月县委改组,由许西林任书记,全县建立4个区委、3个特别支部。并成立第一届团县委,书记萧雅忱。县委机关驻在永堌,隶属徐海蚌特委。
民国18年4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派段木祯来萧县清党,中共党组织受到破坏。被捕13人,通缉四、五十人。一些党的负责人和已暴露的党员到外地隐蔽。翌年初,县委改组,由彭瑞任县委书记。由于党员大部隐蔽在农村,深入开展农民运动,革命形势仍有发展。年底,全县建党支部70多个,有党员210多人,农民协会会员3000多人。
民国19年夏,由于“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加紧暴动的准备。6月党团合并,成立行动委员会,组建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十五军第一师,纵翰民任苏维埃主席兼第一师政委,张圣和任师长,决定7月10日于黄口、王寨、永堌同时举行武装暴动。黄口武装暴动成功,缴获长短枪200支,俘敌百余名,致使陇海铁路交通中断3天。8月2日决定在萧城、里山、朔里、蔡庄再次举行暴动,国民党加强镇压,暴动未能举行。11月,撤销行动委员会,恢复中共萧县县委,纵翰民任书记。民国21年8月13日,由朱大同、王德山领导张庄寨、洪河集暴动,张庄寨暴动打死国民党区队长,缴获长短枪30余支,洪河集暴动缴枪6支。暴动后向西转移。此后,中共徐海蚌特委遭到破坏,萧县党团组织也破坏殆尽,活动停止。
萧县党组织的恢复是从陇海路北开始的。民国22年徐州地区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时,枣庄矿区党组织仍隐蔽活动,但也与上级失去联系。矿党委书记郭子化便以枣庄地区为基点,担负起恢复徐州地区党组织的重任,首先恢复了沛县党的组织。民国23年秋,沛县共产党员张光中到铜山赵台子找到路继先(少棠),恢复了萧铜边境朱小楼子、杨庄及赵台子3个支部。次年又恢复了路套(属萧县)和微山湖边大新庄支部,新建了和尚庄(属铜山)支部,成立了路套区委,路继先为书记,属中共沛县县委领导。这时,党组织坚持以“职业作掩护,站稳脚跟,积蓄力量,待机再起”的方针,隐蔽发展力量。至民国25年底,党员发展到50多人。
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郭子化到黄口找到丁毅忱、耿蕴斋,恢复了他们的组织关系,准备以黄口为丰、沛、萧、砀抗日活动中心。11月,又派于化琪到黄口,在孟暗楼、黄坝、胡庄等地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并在黄口召开中共苏鲁豫皖特委扩大会议,萧县有路继先、耿蕴斋参加。会议传达党中央洛川会议精神,要求建立抗日武装,准备在徐州失陷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同年10月,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决定以津浦、陇海两铁路为界,分设四个区,分别建立区委,并撤销路套区委,建立“萧铜工委”,隶属徐西北区委。民国27年初,萧铜工委已建立了17个党的支部,党员发展到130人。民国28年5月,萧铜工委改为“中共萧铜县委”。同年秋,湖西地区发生“肃托事件”,铜山县反共武装突然袭击中共“铜北办事处”,造成流血事件,称“千里井事件”。中共萧铜县委及其武装被迫转移到陇海路南活动。其武装于民国29年5月,编为萧县独立团第六营,萧铜县委即随六营活动,并在路北设有联络站,保持与地方党员的联系。民国30年4月,六营随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撤往涡北。后部队升编,中共萧铜县委干部东撤。
陇海路南党组织的恢复于民国26年底。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释放政治犯,共产党员李忠道(李砥平)因张庄寨暴动被捕入狱,坐牢5年得以释放。11月与路继先接上关系,负责路南党的组织恢复和发展工作。民国27年2月,首先恢复李酒店、冯瓦房两个支部,建立了“中共萧县陇海路南区工作委员会”。相继在孙大庙、王楼、吴集、刘庄、戴楼、孙庄、瓦子口等处发展党员。5月18日萧县沦陷。7月间建立抗日武装十七大队。根据中共苏鲁豫皖特委的指示,中共萧县陇海路南区工委改为“中共萧县工委”。8月,抗日民主政权建立。23日,十七大队奇袭“黄庙”,全歼日军一个小分队,士气大振,消除了“恐日”心理。各界人士纷纷出来抗战。这时,路南有党员三、四十人。10月,“萧县工委”撤销,建立“中共萧县中心县委”(亦称萧、宿、永中心县委),辖萧县、宿县、永(城)东、砀(山)南4县,戴蕴山任书记。中心县委经深入发动群众,民国28年秋,武装力量发展到8000余人,群众团体发展到10万人。同时,在四区的张寿楼、崔口、小阁子等地,开办抗日训练班,集中培训各区、乡及部队中的积极分子,从中发现和培养建党对象,发展新党员,培训党的骨干,输送到各个组织中去,建立起党的领导核心。到年底,全县建立了8个区委,各乡建立了党的支部,党员发展到2000余名。
民国30年春,由于耿、吴、刘叛变和国民党顽固派进攻,豫皖苏边区斗争失利。4月12周,萧县党政军及群团组织人员奉命撤向涡北集中,同年5月又撤向津浦路东。萧县广大地区,沦为日伪顽统治。之后,中共萧县地下县委建立,戴世雅任书记,张祚兴、王继珍为委员,负责联络萧县没有撤退的党员,开展地下斗争。地下县委坚持到民国31年初,因环境恶化转向路东,萧西党的工作转隶中共萧铜县委。
当萧县抗日民主政权向涡北转移时,县政府行政科长许西连和县政府秘书冯蕴言等经组织批准到皇藏山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成立萧东办事处。5月中旬,中共豫皖苏区党委派共产党员朱玉林、路继先、王尚三等8人回到萧东,8月建立萧东临时县委(后改为萧宿铜县委)。经过3年鏖战,开辟了萧宿铜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了9个区委会,抗日武装发展到三、四千人,为恢复津浦路西打下基础。
民国33年8月,新四军四师西进,23日于小朱庄歼灭国民党苏鲁豫皖游击第四十纵队王传绶部,津浦路西的区乡政权迅速恢复,党的组织随之重建。至年底,二、三、四、五、六区建立了区委,全县共21个支部,350多名党员。民国34年1月,全县深入开展双减反霸的群众运动,各区乡相继建立了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以及民兵组织,并在群众运动中,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至年底,全县建立了9个区委,710个支部,党员为1457人。
民国35年8月,国民党军队大举向解放区进攻,民主政府被迫撤出萧县,基层政权及共产党组织遭到破坏,12月豫皖苏边区政府成立,经过平岗(河南睢县)整编,于民国36年1月1日东征,打回萧、宿、永边境地区。同年10月,在军区独立旅和三分区三十六团的配合下,打回了萧县。建立了王寨、石林、朔里、大屯、黄口、红庙6个区政权。在游击环境中发展党员,至淮海战役开始,全县有党员133名。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有党支部123个,党员1914人(其中正式党员797人,候补党员1117人)。
2.建国后党组织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萧县党组织机构,多次进行调整变动,县委书记先后更换多次,1955年9月设立县委常委会,从1956年到1960年先后召开第一、第二、第三次党代表大会。1957年6月,县委设立书记处,1963年2月撤销书记处,改设副书记。建国后的头17年,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截至1965年,全县基层党支部由建国初期的134个发展到661个,党员人数由2282名发展到14597名。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8日,黄口、萧城一批中学生上街贴出大字报,8月以后,各级党组织逐步陷入瘫痪。1967年1月27日,萧县“造反派”夺了萧县党政大权,广大党员停止了组织生活。1969年在县革命委员会和“造反派”领导下开展整党,恢复了非正常的组织生活。1971年3月,召开中共萧县第四次代表大会,由解放军、领导干部和两派党员代表共同组成萧县县委,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突击发展党员,突击提干。“文革”10年,全县共发展党员1万多名,几乎相当于17年发展党员的总数。到1976年10月,全县共存901个支部,24884名党员。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后,党的组织工作仍推行极左路线。直至1977年6月,党中央作出解决安徽问题的决定之后,省、地委于同年11月调整了县委领导班子,萧县党的工作才有了转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强调吸收中青年干部和知识分子入党,1978年本县大学文化程度的党员仅221名,1985年增至628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党员也由1844名增至4602名,同时注意吸收妇女以及农村专业户、重点户成员入党。
解放前党组织情况统计表

1949年至1985年几个年份党支部和党员分布表

县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
1.解放前的代表会议
第一次:由萧县特别支部干事会召集,于民国17年(1928)6月27日至28日在萧城召开。参加会议的干事会3人,列席代表7人,省委代表1人,共11人。会议的主要议程是:①选举产生第一届县委;②讨论通过大会决议案;③制定县委7月份工作计划。
第二次:民国17年9月召开,选举产生了二届县委。具体情况不详。
第三次:民国17年11月召开,选举产生三届县委。具体情况不详。
后因党的组织屡遭破坏,环境恶劣,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处于游击环境,党的书记、委员多由上级指派,无史料记载再开过代表会议。一些党的重要会议,多为党的活动分子会议。
2.解放后党的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解放后,召开过三次党的代表会议。
第一次于1950年5月23日至28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30人(其中不脱产的91人)。是一次总结和检讨工作的民主会议。会上,县委书记朱玉林就一年来的生产救灾工作作了总结,听取了代表对县委工作的批评意见。最后,县委副书记戴世雅作大会总结;单劲之和李建华分别就夏征计划和土改政策问题作了报告。
第二次于1955年5月16日至22日在萧城召开,到会524人(正式代表439人,列席85人)。会议选举了县监察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批准县委对春季工作总结检查报告的决议》、《关于动员全党和全体人民为保证完成夏季工作任务而奋斗的决议》和《关于党的建设的决议》。
第三次于1955年9月4日至10日在萧城召开。出席代表和列席代表共666人。会议除检查总结夏季工作、研究秋季任务外,着重讨论和部署镇压反革命的工作。
党的代表大会从1956年至1985年,共开六次。
1.县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萧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5月6日至14日在县城召开。实到正式代表367人,列席代表69人。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县委,正式委员26人,候补委员6人,正式委员中12人为常委。补选3人为县监察委员。推选11名代表出席安徽省第一次党代会。大会作出《关于中共萧县县委会七年工作的检查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决议》、《关于县委1956年至1957年农业生产和党的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及当前党的工作任务的报告》和《动员全党和全体人民为保证完成夏季工作任务而奋斗的决议》。
2.县第二次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萧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3月13日至15日召开。实到代表295人,列席代表75人。大会主要议程: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和省第一届三次党代会精神,讨论和审查县委一年来的工作报告,讨论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萧县1958年的工作任务及农业发展远景规划;选举产生二届县委会。大会选出县委委员22名,候补委员2名。在二届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县委常委、书记和书记处书记。
3.县第三次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萧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28日至3月1日召开。实到代表388人,列席代表79人,大会作出《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决议》、《关于干部、工农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决议》等。大会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3人,候补委员7人,在三届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县委常委、书记、书记处书记;同时选举7人组成新的中共萧县监察委员会;选举出席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14人,候补代表1人。
4.县第四次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萧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3月17日至22日召开。实到正式代表839人,列席代表21人。这次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想指导下召开的。主要是贯彻“九大”精神,选举产生新的县委会。新县委由正式委员31人、候补委员8人组成。通过了《关于加强县委革命化建设的决议》和《深入开展学大寨、赶郭庄,誓把萧县变昔阳群众运动的决议》。之后,把对待郭庄大队的态度作为衡量党员干部的政治标准之一。
5.县第五次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萧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2年1月31日至2月3日召开。实到正式代表481人,列席代表36人,候补代表47人,特邀代表2人。
这次会议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讨论了如何统一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及改善党的领导,动员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把经济搞上去等问题。大会作出《县委工作报告》、《县委纪律检查工作报告》和《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议》。选举产生县委委员41名、候补委员5名。在五届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选举出席省党代会代表12名。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6.县第六次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萧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7月21日至24日在县城召开。实到正式代表384人,列席代表39人,特邀代表10人。
大会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和十二大精神为指针,动员全体党员和全县人民努力把经济工作和党的建设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为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任务而奋斗。大会讨论通过《关于县委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六届县委一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县委自身建设的决定》。
大会选举产生县委委员35名,候补委员4名;选举出席省党代会代表7名,候补代表1名。会议期间,选举产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六届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
县委历任领导人


县委工作机构

纪律检查委员会
1.机构设置和主要任务
1950年6月建立了中共萧县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改名为中共萧县监察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被取消,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被迫中断。1971年开始在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内设立组织处理小组,后改为纪律检查小组。1976年取消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设立了县委组织部,在组织部内设立纪律检查科。1979年9月,县委全委会议选举成立了中共萧县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9月,改为中共萧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上级纪检部门和县委双重领导下工作。1984年6月18日县委决定,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设一室(办公室)三科(纪检科、信访科、审理科)。同年7月23日,中共萧县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萧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负责检查党员和党员干部执行纪律的情况,同各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近几年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已从过去用主要精力查处党员的违纪案件,转移到着重抓端正党风建设方面上来。
2.历任纪检委(监委)正、副书记

统一战线
1.机构设置
民国27年5月萧县沦陷,10月,中共湖西特委决定撤销萧县工委,成立萧县中心县委,萧县中心县委设统一战线工作部。民国34年4月,中共萧县县委将统战部改为城工部。民国34年8月,将城工部改名为社会部。1952年,中共萧县县委建立统一战线工作部。1965年11月,将统战部并入宣传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受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工作。1971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设立群工小组,有一名干部分管统战工作。1976年5月,重新恢复了中共萧县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2.主要任务
根据各个不同时间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变动,党的统一战线的构成和任务也随之变动。
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统战对象为一切愿意抗日的人士。民国27年11月,在中共领导下组织的“萧县县政委员会”,由13人组成,其中共产党员4名,国民党员3名,进步人士6名。在不到1年的时期内发展上万名武装力量,群众发动也比较充分,轰轰烈烈的开展抗日战争。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统战工作主要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力量,孤立和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建国初期的统战工作主要任务,是对龙城、黄口两镇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私营企业走公私合营的道路。有51名工商业者参加了公私合营,于1958年12月成立了萧县工商业联合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战工作主要任务,围绕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目标,开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动“一国两制”方针的任务实现,除抓好党外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外,加强了同台、港、澳和国外侨胞的联系。几年来接待探亲“三胞”323人次。利用统战工作联系面广的优势,开展联谊支乡活动,已引进资金1320万元、新技术93项,促成联合项目90多个。
落实各项政策
从1957年反“右”开始,政治运动不断,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出现许多冤、假、错案。1978年6月,县委在拨乱反正中成立案件复查审批领导小组,开始了平反冤错假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干部政策得以进一步开展。
现将各部门落实干部政策情况录于后: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复查“文革”期间案件1344件,全错全平579件,部分错部分平的284件,不错不平的481件。复查“文革”前的老案1035件,分别作出适当处理。
县委统战部:萧县原划右派分子745人,中右分子260人,反社会主义分子64人,疑似右派1人,合计1070人,1962年改正原错划右派分子128人,反社会主义分子17人,中右分子205人,合计350人,中发〔1978〕11号、55号文件下达后,改正720人。至此,反右运动中错划的1070人,全部得以平反纠正。
县委组织部:复查“文革”期间,受审查的干部共529人,1982年底复查完毕。从1983年开始,进行“查漏补缺”。共解决各类遗留问题328件。其中:为43人恢复了公职,为33人恢复了党籍,为7人清退了被查抄财物;补发给“文革”中被错停、减发工资的130人,金额319703.7元。共复查“文革”前遗留案件240起。其中:全错全平和部分错部分平的226人,占复查数的94%;原定性处理正确的14人,占复查数的6%。在复查纠正的226人中,属于改变敌我矛盾性质的77人,恢复党籍的25人,收回安排工作的14人,作退休退职处理的71人,撤判、改判的28人,改变其他纪律处分的116人。根据中组部〔1983〕16号文件精神,清理历史上受限制使用的干部258人,分别作出撤销、解除、注销、放宽限制使用的决定。按照中组部〔1983〕13号文件和省委〔1985〕33号文件规定,复查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的党员、干部180人,分别作了适当处理。
县人事局:从1980年至1985年复查案件1348件,平反纠正216件,其中收回工作82人,作离、退休处理的85人,作退职处理的36人,给遗属补助的5人,恢复名誉、工作、补发工贫的6人。
除干部政策外,还落实了华侨、宗教、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知识分子等政策。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1985年底,全县共有知识分子5273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69人,中小学教师3458人。全县提出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的277人,占知识分子总数的5.2%。其中:平反冤假错案148件,处理平反善后问题44件。普遍清理人事档案1258件。清退“文革”期间被查抄财物28件;补发“文革”中被错、停减发工资者4人,金额13157元。收回被精减下放的高等学校毕业生4人;发展确已具备条件,因政治历史、社会关系等原因而未发展的知识分子入党2人,为95名退休教师改办离休手续。为120名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落实了浮动工资,补发工资17800元,为171名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技术职称。
落实统战政策情况:1.政协成立后的107名党外委员中,先后提出要求落实政策的48人、83件,已按照政策全部落实。2.“三胞”亲属中需要落实政策的61人、75件,已全部落实。3.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90人,需要落实政策的46人、65件,已全部落实,4.在宗教职业人员中需要落实政策的9人、13件,已全部落实。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