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苦儿所
民国10年(1921),刘云昭在萧诚北门外玄帝庙(原址在现萧县师范学校院内)创建萧县苦儿教养院,又在北门街中段设宿舍和工艺厂房,首次收容贫苦孤儿80多人。院民生活费由政府拨给,民政科承办。院民每人每年发单衣1套,鞋袜各2双,3年发棉衣1套。适龄孤儿以学习文化为主,兼学工艺、织布、织袜、织毛巾、编条器等。后苦儿教养院改称苦儿所。又陆续增建施医所、习艺所、贷款所。20年,苦儿所有孤儿70人,其中男58人,女12人,内有残疾1人。民国27年,县城沦陷,苦儿所停办。
社会残老教养院
1950年9月,县人民政府在圣泉寺设立社会残老教养院,收容城镇社会残老28人,孤儿12人。院内配职工3人,有生产地4亩,弹花机1部。到1953年底,有院民39人,年支出教养经费5074元。次年,该院并入徐州社会福利院。
福利院
1960年,收容外流社会孤儿65人,在牛眠公社大庄创办福利学校。次年春,校址迁至郑腰庄公社苏楼村,孤儿增至82人,男75人,女7人。学校配教师3人,校长1人,医生1人,炊事员1人。下半年迁至圣泉寺。1961年,在萧城富贵街设社会幼儿院,收容社会孤幼儿30名。配院长1人,保育员5人,炊事员1人。次年冬,又在萧城南太保庙设福利学校1所。全县两校一院计收容孤儿267名,其中残废儿童5人,顽劣儿童25人,有教职工47人,房屋73间,土地32亩。
1962年,两校一院合并成福利院一院、二院。撤销太保庙福利学校,精简职工25人,下放14岁以上有劳动能力或有家可归的儿童28人,群众领养的46人,尚有孤儿107人,10岁以上的儿童半工半读,10岁以下的编班学习文化。1964年春,为安置农村孤老、荣复军人,宣教农场交民政局管理,改名福利农场。安置农村孤老残废军人2人,单身复员军人9人。1965年,将福利一、二院合并到福利农场,不久改称萧县福利院。有职工28人,院民91人,其中烈士遗孤3人,荣、复军人11人,社会残老3人,社会孤儿74人。院内以农业生产为主,兼搞榨油、弹花、加工面粉等副业生产。孤儿半工半读,抚养长大的孤儿,凡年满16周岁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即动员出院安置。1969年后,按下放知识青年标准,每人发木材0.8立方米,安家费150元,下放农村。1973年后,下放孤儿按知识青年招工精神,陆续招工安排工作。
1972年,福利院有院民17人,其中残废的7人,孤老的10人。1983年,有院民12人,每人每月发生活费21元。1985年,入院2人,去世1人,年末在院13人。
五保户
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对生活无依靠的老弱鳏寡、残疾社员和孤儿,由集体给予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育),即“五保”供给。1979年,全县有五保户5643户,6325人。1984年有五保户4542户,4866人。供给标准:每人每年细粮500—700斤,零花钱60—100元,烧柴2000斤,食油5斤,1年1身单衣,3年1身棉衣,5年一床被褥。生活不能自理的有专人照料。1985年,集体供给折款105万元。
敬老院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各公社和大队先后办起敬老院,对无生活能力的五保户老人、社会孤儿,按自愿原则收养进院。不愿入院的仍按五保户标准供给。1961年,全县办社队敬老院179个,收养社会孤老3300人,孤儿1608人。院民每人每月供给口粮30斤,生活费主要由院民所在的生产队负责,国家给予必要的救济。由于社队办敬老院经验不足,经费困难,管理不善,有些敬老院自动解散。1962年底,全县还有120个敬老院,院民1364人。1963年底,全县仅有10个敬老院,院民261人。敬老院解散后,老人仍享受五保供给。1979年,还有农村敬老院3所,院民34人。1983年增至5个,院民71人。1985年,全县有敬老院9个,院民138人,集体供给金额4.1万元。张庄寨镇运输专业户郭超繁个人投资办的一所家庭敬老院,为全国之首创。
附:郭超繁家庭敬老院
郭超繁自幼丧父,出身贫苦。1960年因生活所迫,逃荒到河南省灵宝县,白日讨饭,夜宿窑洞。一天,因暴雨山洪冲击,窑洞倒塌,不幸被砸,右臂右腿骨折,伤情严重,高烧不止,生命垂危。河南省当地政府关心灾民,当即把他送到夏邑县医院抢救。脱险后,派专人护送至萧县民政局。由于病情仍很严重,县民政局及时转送徐州二院继续治疗,住院费、伙食费全由国家负担。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治疗和锻炼,身体康复。郭超繁深有体会地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党给的,是人民政府把我从死亡线上拉过来的。”常思报答党恩和民政部门救济之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民政策打开了郭超繁致富的大门,一家8口,承包土地29亩,每年种20亩小麦,7亩棉花。由于科学种田,精心管理,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先办起面粉厂,后购进榨油机2台,面条机1台,汽车2部,饲养大耕畜4头,养鸡100多只。每年还出售一些猪、羊,年纯收入达2万元。
郭超繁致富不忘国家,联想起当年民政部门救济他的情景,决心为民政工作作出贡献。1985年3月,郭超繁与全家人商量要个人投资兴建一所敬老院,让当地孤寡老人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得到全家人同意,并受到县、区、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5月,他拿出2万元资金动工兴建敬老院,至7月20日建成。地址在张庄寨北,环境优美,紧靠国防公路,交通便利。全院建造砖瓦结构平房14间,筑围墙80米,占地1200平方米。院内设游艺室,配有电扇、电视、骨牌、纸牌、扑克、象棋、名人字画,供老人活动娱乐;并砌有花池,栽花育木,使老人赏心悦目,入院老人两人一个房间,每人板床1张,蚊帐一顶,添置了新衣服、新鞋袜、新铺盖,室内安装了电灯,添置了沙发、藤椅、脸盆、毛巾、茶瓶、桌子,购买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让三个儿媳当服务员。8月9日,9位五保老人入院时,淮海区委、区公所为郭超繁敬老院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县政府及地、县民政部门派人到会祝贺,参加大会的干部群众有2000多人。县电视广播局派人采访,作了广播宣传和电视报道。
老人入院,集体按五保户标准供给粮款,生活由院内调剂。由于吃住安排得好,服务周到,9位五保老人入院不到50天,平均每人体重增长5.5斤,精神面貌为之一新。郭超繁敬老院兴办以后,在社会上产生深刻影响,不到3个月,就有3省5县54个单位和个人为该院赠旗、送匾、题字、作画,被誉为十姓同堂的欢乐大家庭,一支盛开的精神文明之花。
收容遣送
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不少人出外谋生,影响农业生产和城市社会秩序。1960年,本县抽调29名干部,在黄口、杨楼设立劝阻站,并在徐州市设立接待站。平均每月收容、劝阻一、两千人。对被劝阻的外流人员均安排食宿,属外省、市的派专人送交其接转站,属本县的送交公社安排生产生活,患病的帮助治疗,房屋破漏的帮助修理。对无家可归的社会孤老残幼,由县福利院收养。由于安置工作做得细致,外流人员大部分返回。对有较大困难的40个大队、88个村庄,民政局拨救济款24万元,粮食61万斤,胡萝卜43万斤,并抽调干部协助大队做好发放工作。麦收前,全县已回来6294人。6月底,除留徐州接转站外,各劝阻站撤销。1962年,全县已无新的外流。原外流未返回的有4669人,外地流入本县的有2309人,1963年,本县遭特大水灾,灾民外出谋生的较多。全县抽调38名干部在黄口、杨楼等地设立劝阻站,对外流人员宣传党的救灾方针政策和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并为返回社队的灾民妥善安排口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使灾民很快安定下来。到1964年春,全县已基本无外流现象,各劝阻站撤销。1976年,本县遭受严重的旱、虫灾害,灾民有外流现象,全县计收容遣送1578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活好转,已基本无外流现象。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