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小学教育
光绪二十六年(1901),清政府诏令各地兴学堂,本县于次年将龙城书院改为龙城小学堂,以江宁孝廉杨炎昌为堂长,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以讲授经、史为主。此后,朔里、穆集、褚兰、张大屯相继设立初级小学堂。
宣统三年(1911),刘汉川在县城文昌宫创办第一所女子小学,并从江南请来姚、孙、胡三位教师任教,当时女子学校极少,铜山、砀山、丰县、沛县的女学生都来萧县就读,有女生三、四十人。民国7年(1918)第一届高小毕业的本县女学生刘颖昭、刘淑昭、段振华、陈书正、郝凤梧等就受业于此校。直至民国17年才实行男女合校。女子小学还附设蚕桑班,招收村姑,课以种桑养蚕技术。
民国创立,乡绅捐资办学者甚多。民国元年,龙城小学堂改为第一高等小学堂。第二、第三、第四高等小学分别由王孔法、刘子遇、王文宣于王寨、郝集、褚兰创立。民国6年,张庆容在四区张老庄创办的张氏私立养正高级小学,为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新旧兼容之代表。该校课程中,有“读经”,也有英语,教授方法,凡语文、英文、地理、历史、理科都要求背诵,连算术也要背公式。学校实施“军事管理”,学生寄宿寄膳。上体操课时,老师手持教鞭,遇有步伐错误或违规者,辄予鞭挞。学制7年,初级4年,高级3年。学校虽办得非古非今,但慕名而来者甚多,东到孟庄寨,西至王白楼,都有学生来此就读。民国7年,全县小学50余所。民国12年,增至120余所。民国18年,县国民政府整顿四乡小学,更定校名,改以地称,全县小学126所。民国20年,本县有县城实验小学以及王寨、郝集、黄口、褚兰、寿楼、永堌、朔里8所完全小学,计49班,学生1625人;初级小学114所,140班,学生3930人,4.56%的适龄儿童入学。是年,小学毕业278人,升学112人,就业137人,赋闲29人。
民国16年后,县国民政府在本县起用一批热心办学人士,如王子舆、孟海曙等,他们勤教好学,广揽名师,师资阵容整齐坚强,培养出学校淳朴好学的优良学风。郝集小学在王子舆任校长期间成绩最佳,民国21年,孟海曙任实验小学校长时,在校任教的32名教师中,大专学历8人,省立师范毕业9人,省立中学师范科毕业6人,高中毕业3人。教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学生俭朴奋勉,一心向学。教师对学生作业订正极为认真。实小、郝小的国文教学,每次作文均要求学生写3次以上,草稿1次,本人自改1次,教师修改后再抄1次。因此两校的教学质量竞相媲美,两校升省立徐州中学者约占该校录取总数的二分之一。如民国26年,省立徐州中学招收100名新生中,录取萧县学生56名,其中90%来自实小、郝小。取得如此成绩,多赖于两校校长任职稳定,治校有方。
民国17年至民国26年间,萧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学方法也有革新。学校提倡参加社会活动,注意培养儿童尊师敬长的风范。为试验教育救国,也曾尝试梁漱溟政教合一的乡村建设,推行平民教育。如民国24年许西连任梅村实验乡长时,办起5所小学和一些失学儿童识字班,注重生产实践的教育。
民国27年5月,萧县沦陷。秋,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即着手恢复教育事业。次年底,相继有一区里山、二区矬楼、三区程庄、孙圩子、四区孙楼、五区樊屯、七区郝集等10多所高级小学,六、七十所初级小学复课,学生3500人,教员近200人。当时抗日民主政府提出:“以抗战教育工作协助抗日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抗战教育,使其具有爱国热情、民主意识,从而培养抗战工作人才”的教育方针。并依据上述方针自编了1套1至6年级的课本。高年级学生,增加了时事政治课。至民国29年,有小学87所,学生4000余名,教师200人。30年,新四军“东撤”,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还在县境东部办完小6所,初小10所。民国33年秋,新四军西进,重建抗日民主政府,迅速恢复停办的学校。提出初级小学民办公助,即在政府帮助下,由群众自己出钱出粮请教师、修校舍。学校由地方热心教育的人士组成校董会,采取政府补助、社会募捐,群众代耕代种的办法筹集资金,以作教师报酬。至民国34年上半年,初级小学增至245所,学生2941人。高级小学采取“集中领导,分散办理”的方针,全县9个学区,每区1个联立总校,高级联小校部领导全区高级分班,校部设正副校长、教导主任,由县政府任命,各高级分班,设班主任,由联小校长聘任。过去1个区集中办1处高小,只有富裕的学生能入学,一般家境的初小毕业生无法升学,分散办理后,可以就近吸收更多的学生入学。如四区抗战前仅有1所高小,最多只能招收高小生50名,分散办理后办了7个分班,招收237名高小生。至民国34年上半年,全县办高小37校,49班,学生1444名。
战时教育,采取教育与战斗、教育与生产、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学校担负着为抗战培养人才,宣传抗日救国,协助政府征粮、动员参军、组织优抚慰问的职责。校内实行民主教育,转变领导管理作风,克服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提倡启发式,废除体罚。初小选优秀儿童做教师助手,课余辅导其他儿童;高小开展自学辅导,常围绕一个中心开展集体讨论,利用“生活与批评”快报开展表扬与批评,为养成学生吃苦耐劳习惯,锻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提倡课余参加生产劳动。如三区各学校共种地78.3亩,拾粪2.7万斤,拾柴1.42万斤,抬麦4.5万斤,其它劳动服务400余人次。改变假期制度,变放寒暑假为麦忙、秋忙假。提倡学生当“小先生”,办校外班、识字班、教校外儿童或成人唱歌识字、出墙报、黑板报、给群众读报。帮助政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方政权办学校,以民国32年为例,国民党县政府(时称北政府)办中心国民学校17校,计82班,学生3243人,教职员110人。初级小学387校,计516班,学生20238人,教职员658人。抗日民主政府(时称南政府)在县境东南津浦路两侧办完小6所,初小10所。日伪政府在县城、黄口、吴集、杨楼、曹村等地共办小学88所,学生4827人,教职员201人。
民国35年7月,萧县民主政府及部队西撤,至淮海战役前夕,县境为国民党军队占据,据民国37年5月国民党县政府报告称:县内有中心国民学校31校,五、六年级学生2527人,初级学生3602人,教职员246人。国民学校179校,五、六年级640人,初级学生9976人,教职员311人。计有小学210校,五、六年级学生3167人,初级学生13578人,教职员547人。从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战争,国民党政府在本县实行政权、教育、军事“三位一体”的办法。即乡镇长、校长、乡壮丁队长由一人兼任。民国36年,全县乡镇保长兼校长45人,校长兼乡镇保长36人,教员兼乡镇保主任或干事59人,学生自治组织采取保甲制,实施国民党的党化教育。
民国38年3月,县民主政府制定《本县教育实施概况》,对教育方针、学校编制、教师任用、学校行政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当年春,27所完全小学、83所初级小学开学,学生32000人。教师从两方政权所办的学校中择优录用。尽管设备简陋,但学生刻苦,教师勤奋,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57年因反“右”斗争扩大化,对教师队伍冲击较大,接踵而来的“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从精神、物质等方面把教育推向困境。经1963—1965年调整时期,教育恢复较快。
“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惨遭破坏。部分教师被诬为“牛鬼蛇神”划入“黑帮”。教材被否定,以毛主席语录取而代之,1968年,教师回原籍任教,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1年,江青等人宣扬“两个估计”全面否定建国后17年的教育。同年7月,萧县举办小学教师大会战学习班,集中近2000名教师搞斗批改,其中45.6%的教师受到批判或冲击。同时按照“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要求,大办“戴帽”中学,教师层层拔高。1975年,推广郭庄育红学校经验,提出“学朝农,赶育红”的口号,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的先锋战士”,教师人人自危,一时“白卷先生”成为英雄。
1978年后,进行一系列整顿。整顿民师。“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回乡知识青年进入教师队伍,因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整顿以后有所好转(参见第三章教师)。调整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猛增,质量大降。1976年,小学由1966年时的587所增至877所。同时,大部分小学设“戴帽”中学班,教学质量太差。经调整,至1983年,小学调整为625所,停办了全部小学“戴帽”班。提高教师水平:从1983年起,连续3年分区对语文、数学教师进行考试,过教材、教法两关。教师水平有所提高,学生成绩显著进步。1984年,龙城区各小学语文考试成绩平均提高4—6分,数学成绩平均提高6—8分。
1980年,教育局对新庄、王寨、梅村、杨楼、永堌5个公社的抽查表明,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1.8%。采取充实学额和开设复式班,早中晚班等措施后,到1984年,全县已有22个乡镇、516个行政村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到1985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98.3%。
几个年度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宣统三年(1911),刘汉川在县城文昌宫创办第一所女子小学,并从江南请来姚、孙、胡三位教师任教,当时女子学校极少,铜山、砀山、丰县、沛县的女学生都来萧县就读,有女生三、四十人。民国7年(1918)第一届高小毕业的本县女学生刘颖昭、刘淑昭、段振华、陈书正、郝凤梧等就受业于此校。直至民国17年才实行男女合校。女子小学还附设蚕桑班,招收村姑,课以种桑养蚕技术。
民国创立,乡绅捐资办学者甚多。民国元年,龙城小学堂改为第一高等小学堂。第二、第三、第四高等小学分别由王孔法、刘子遇、王文宣于王寨、郝集、褚兰创立。民国6年,张庆容在四区张老庄创办的张氏私立养正高级小学,为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新旧兼容之代表。该校课程中,有“读经”,也有英语,教授方法,凡语文、英文、地理、历史、理科都要求背诵,连算术也要背公式。学校实施“军事管理”,学生寄宿寄膳。上体操课时,老师手持教鞭,遇有步伐错误或违规者,辄予鞭挞。学制7年,初级4年,高级3年。学校虽办得非古非今,但慕名而来者甚多,东到孟庄寨,西至王白楼,都有学生来此就读。民国7年,全县小学50余所。民国12年,增至120余所。民国18年,县国民政府整顿四乡小学,更定校名,改以地称,全县小学126所。民国20年,本县有县城实验小学以及王寨、郝集、黄口、褚兰、寿楼、永堌、朔里8所完全小学,计49班,学生1625人;初级小学114所,140班,学生3930人,4.56%的适龄儿童入学。是年,小学毕业278人,升学112人,就业137人,赋闲29人。
民国16年后,县国民政府在本县起用一批热心办学人士,如王子舆、孟海曙等,他们勤教好学,广揽名师,师资阵容整齐坚强,培养出学校淳朴好学的优良学风。郝集小学在王子舆任校长期间成绩最佳,民国21年,孟海曙任实验小学校长时,在校任教的32名教师中,大专学历8人,省立师范毕业9人,省立中学师范科毕业6人,高中毕业3人。教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学生俭朴奋勉,一心向学。教师对学生作业订正极为认真。实小、郝小的国文教学,每次作文均要求学生写3次以上,草稿1次,本人自改1次,教师修改后再抄1次。因此两校的教学质量竞相媲美,两校升省立徐州中学者约占该校录取总数的二分之一。如民国26年,省立徐州中学招收100名新生中,录取萧县学生56名,其中90%来自实小、郝小。取得如此成绩,多赖于两校校长任职稳定,治校有方。
民国17年至民国26年间,萧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学方法也有革新。学校提倡参加社会活动,注意培养儿童尊师敬长的风范。为试验教育救国,也曾尝试梁漱溟政教合一的乡村建设,推行平民教育。如民国24年许西连任梅村实验乡长时,办起5所小学和一些失学儿童识字班,注重生产实践的教育。
民国27年5月,萧县沦陷。秋,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即着手恢复教育事业。次年底,相继有一区里山、二区矬楼、三区程庄、孙圩子、四区孙楼、五区樊屯、七区郝集等10多所高级小学,六、七十所初级小学复课,学生3500人,教员近200人。当时抗日民主政府提出:“以抗战教育工作协助抗日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抗战教育,使其具有爱国热情、民主意识,从而培养抗战工作人才”的教育方针。并依据上述方针自编了1套1至6年级的课本。高年级学生,增加了时事政治课。至民国29年,有小学87所,学生4000余名,教师200人。30年,新四军“东撤”,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还在县境东部办完小6所,初小10所。民国33年秋,新四军西进,重建抗日民主政府,迅速恢复停办的学校。提出初级小学民办公助,即在政府帮助下,由群众自己出钱出粮请教师、修校舍。学校由地方热心教育的人士组成校董会,采取政府补助、社会募捐,群众代耕代种的办法筹集资金,以作教师报酬。至民国34年上半年,初级小学增至245所,学生2941人。高级小学采取“集中领导,分散办理”的方针,全县9个学区,每区1个联立总校,高级联小校部领导全区高级分班,校部设正副校长、教导主任,由县政府任命,各高级分班,设班主任,由联小校长聘任。过去1个区集中办1处高小,只有富裕的学生能入学,一般家境的初小毕业生无法升学,分散办理后,可以就近吸收更多的学生入学。如四区抗战前仅有1所高小,最多只能招收高小生50名,分散办理后办了7个分班,招收237名高小生。至民国34年上半年,全县办高小37校,49班,学生1444名。
战时教育,采取教育与战斗、教育与生产、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学校担负着为抗战培养人才,宣传抗日救国,协助政府征粮、动员参军、组织优抚慰问的职责。校内实行民主教育,转变领导管理作风,克服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提倡启发式,废除体罚。初小选优秀儿童做教师助手,课余辅导其他儿童;高小开展自学辅导,常围绕一个中心开展集体讨论,利用“生活与批评”快报开展表扬与批评,为养成学生吃苦耐劳习惯,锻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提倡课余参加生产劳动。如三区各学校共种地78.3亩,拾粪2.7万斤,拾柴1.42万斤,抬麦4.5万斤,其它劳动服务400余人次。改变假期制度,变放寒暑假为麦忙、秋忙假。提倡学生当“小先生”,办校外班、识字班、教校外儿童或成人唱歌识字、出墙报、黑板报、给群众读报。帮助政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方政权办学校,以民国32年为例,国民党县政府(时称北政府)办中心国民学校17校,计82班,学生3243人,教职员110人。初级小学387校,计516班,学生20238人,教职员658人。抗日民主政府(时称南政府)在县境东南津浦路两侧办完小6所,初小10所。日伪政府在县城、黄口、吴集、杨楼、曹村等地共办小学88所,学生4827人,教职员201人。
民国35年7月,萧县民主政府及部队西撤,至淮海战役前夕,县境为国民党军队占据,据民国37年5月国民党县政府报告称:县内有中心国民学校31校,五、六年级学生2527人,初级学生3602人,教职员246人。国民学校179校,五、六年级640人,初级学生9976人,教职员311人。计有小学210校,五、六年级学生3167人,初级学生13578人,教职员547人。从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战争,国民党政府在本县实行政权、教育、军事“三位一体”的办法。即乡镇长、校长、乡壮丁队长由一人兼任。民国36年,全县乡镇保长兼校长45人,校长兼乡镇保长36人,教员兼乡镇保主任或干事59人,学生自治组织采取保甲制,实施国民党的党化教育。
民国38年3月,县民主政府制定《本县教育实施概况》,对教育方针、学校编制、教师任用、学校行政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当年春,27所完全小学、83所初级小学开学,学生32000人。教师从两方政权所办的学校中择优录用。尽管设备简陋,但学生刻苦,教师勤奋,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57年因反“右”斗争扩大化,对教师队伍冲击较大,接踵而来的“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从精神、物质等方面把教育推向困境。经1963—1965年调整时期,教育恢复较快。
“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惨遭破坏。部分教师被诬为“牛鬼蛇神”划入“黑帮”。教材被否定,以毛主席语录取而代之,1968年,教师回原籍任教,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1年,江青等人宣扬“两个估计”全面否定建国后17年的教育。同年7月,萧县举办小学教师大会战学习班,集中近2000名教师搞斗批改,其中45.6%的教师受到批判或冲击。同时按照“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要求,大办“戴帽”中学,教师层层拔高。1975年,推广郭庄育红学校经验,提出“学朝农,赶育红”的口号,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的先锋战士”,教师人人自危,一时“白卷先生”成为英雄。
1978年后,进行一系列整顿。整顿民师。“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回乡知识青年进入教师队伍,因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整顿以后有所好转(参见第三章教师)。调整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猛增,质量大降。1976年,小学由1966年时的587所增至877所。同时,大部分小学设“戴帽”中学班,教学质量太差。经调整,至1983年,小学调整为625所,停办了全部小学“戴帽”班。提高教师水平:从1983年起,连续3年分区对语文、数学教师进行考试,过教材、教法两关。教师水平有所提高,学生成绩显著进步。1984年,龙城区各小学语文考试成绩平均提高4—6分,数学成绩平均提高6—8分。
1980年,教育局对新庄、王寨、梅村、杨楼、永堌5个公社的抽查表明,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1.8%。采取充实学额和开设复式班,早中晚班等措施后,到1984年,全县已有22个乡镇、516个行政村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到1985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98.3%。
几个年度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