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教育经费
财政支出
清末,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为学田、富绅捐助,政府临时拨款,没有固定数字。清末本县有学田6000亩,民国有学田5900亩。
民国以后,除政府的拨款外,还于各种赋税中加收教育捐税。民国19年(1930),全县教育经费收入99646元,支出81656元。次年,收入80315元,支出82091元。民国2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67142元,教育文化费99283元,占21%;次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65012元,教育文化费112248元,占24%;民国35年,通货膨胀,国民党县政府财政总经费62亿元,教育文化费1.9亿元,占3%;次年,由于通货继续膨胀,薪金制改为薪粮制,国民党县政府总开支麦2477万斤,秋627万斤,教育文化支出麦373万斤,占15%,秋70万斤,占11.1%。
解放后教育经费由财政拨出,从下表可见一斑。
建国后几个年份教育经费表
集资办学
抗日战争中,本县解放区小学采用民办公助的方法办学,效果甚好,在解放战争时期及解放初期仍沿用。
1980年,为了迅速恢复遭破坏的农村教育事业,改变农村学校危房众多的现象,本县开始实施社队集资、国家适当补助、学生勤工俭学的三结合建校计划。规定农村中小学新建一间砖瓦结构的标准教室,国家补助100元;做一套标准课桌凳,补助2.5元。从1980年6月至1981年2月,本县162所学校新建校舍1891间,其中砖瓦教室1749间,土墙瓦顶142间。维修校舍4000余间,添置桌凳7593套。总计投资12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9万元,占31.3%。1982年7月,因暴雨全县校舍倒塌6950间,造成危房2500间。全县在短时间内抢修危房1100间,新建校舍1503间,社队群众为建校投资95.5万元。到1983年7月,近3年时间,全县新建校舍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23%,新添置桌凳为现有桌凳的46%。全县建校总投资达560万元,其中社队投资400余万元,1985年,社队继续集资建校达225万元。
清末,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为学田、富绅捐助,政府临时拨款,没有固定数字。清末本县有学田6000亩,民国有学田5900亩。
民国以后,除政府的拨款外,还于各种赋税中加收教育捐税。民国19年(1930),全县教育经费收入99646元,支出81656元。次年,收入80315元,支出82091元。民国2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67142元,教育文化费99283元,占21%;次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65012元,教育文化费112248元,占24%;民国35年,通货膨胀,国民党县政府财政总经费62亿元,教育文化费1.9亿元,占3%;次年,由于通货继续膨胀,薪金制改为薪粮制,国民党县政府总开支麦2477万斤,秋627万斤,教育文化支出麦373万斤,占15%,秋70万斤,占11.1%。
解放后教育经费由财政拨出,从下表可见一斑。
建国后几个年份教育经费表
集资办学
抗日战争中,本县解放区小学采用民办公助的方法办学,效果甚好,在解放战争时期及解放初期仍沿用。
1980年,为了迅速恢复遭破坏的农村教育事业,改变农村学校危房众多的现象,本县开始实施社队集资、国家适当补助、学生勤工俭学的三结合建校计划。规定农村中小学新建一间砖瓦结构的标准教室,国家补助100元;做一套标准课桌凳,补助2.5元。从1980年6月至1981年2月,本县162所学校新建校舍1891间,其中砖瓦教室1749间,土墙瓦顶142间。维修校舍4000余间,添置桌凳7593套。总计投资12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9万元,占31.3%。1982年7月,因暴雨全县校舍倒塌6950间,造成危房2500间。全县在短时间内抢修危房1100间,新建校舍1503间,社队群众为建校投资95.5万元。到1983年7月,近3年时间,全县新建校舍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23%,新添置桌凳为现有桌凳的46%。全县建校总投资达560万元,其中社队投资400余万元,1985年,社队继续集资建校达2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