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秦至清末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砀郡及砀县,砀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芒山西麓。
汉高祖五年(前202),废砀郡,建梁国,砀县属梁国。
王莽建新朝时(9),改砀县为节砀县,光武帝时改节砀县为砀县。
东汉建初二年(77),大旱,诏令勿收田租。
三国(魏)革梁国,砀县属徐州。
西晋泰始元年(265),复梁国,砀县并入下邑县。
南朝宋时,复置砀县,县治所在今永城县保安镇。
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废砀县。
北朝北魏景明元年(500)七月,徐、兖、豫、东豫等州郡大水,平隰1丈5尺,民居全者十之四五。
北魏孝昌二年(526),复置砀郡及砀县。县治所在鲁城(其址查无考)。
北齐(555),废砀县,置安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阳县为砀山县,治所在下邑城,即今砀城东3里毛李庄处。
唐贞观四年(630),于县城西北隅始建儒学。
唐天宝三年(744)秋,诗人李白游砀,写诗《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嬉亭池》。
金大定八年(1168),黄河于李固渡决口,河分流,其一由单县之南,虞城、砀山之北,经萧县至徐州入泗。
南宋时,黄河改道,由砀山城南流向徐州。
南宋绍定年间,砀山县城为洪水荡没,治所迁至今永城县保安镇。
元宪宗七年(1257),县治所迁回下邑城。
元至元十四年(1277)六月雨,水平地丈余,损禾。
元至大元年(1308)七月,济宁路雨,水平地丈余。
元延元年(1314)三月,济宁路霜,杀桑无蚕。六月大雨,伤禾。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砀城毁于兵燹,至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砀城遭火焚,至永乐三年(1405)知县郝王已重建。
明正德七年(1512),砀城毁于兵燹,正德八年,砀城筑土城。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黄河改道,流经砀北部(城北20里),出戎家口流向徐州。
嘉靖四十一年,砀城为洪水淹没,迁治于小神集(今砀城东南陈寨北门外小神集)。
嘉靖四十四年,县治迁回原址(今砀城东3里毛李庄处)。
嘉靖四十五年,大雪伤禾。
明万历元年(1573),知县王廷卿创建龙峰书院。
万历四年,地震。
万历十六年,春大饥,夏疫。
万历二十六年,砀城又为洪水淹没。知县熊应祥改迁旧城。于旧城西3里秦家堂筑新城。(即今砀城,万历二十八年竣工)。为土城砖碟城垣。
万历三十一年,黄河决朱家旺口,改道至砀山城南。三十四年又改至砀城北故道。
明天启二年(1622),地震。
明崇祯四年(1631)九月,异鸟翔集自北来,飞甚疾,千万成群,声极哀。
崇祯五年秋,大水,有蝗灾,人饥。
崇祯八年六、七月。有蝗灾,大雨。是年秋,每日向夕,西方殷红如血。
崇祯十一年,有蝗灾,人饥。
崇祯十三年二月,黑风起自西北,黑气疑云,日色全晦,白昼如夜,凡枪刀之属有火光,约三四刻,北风息,黄沙满地,厚寸许。
崇祯十四年春夏,大饥,先食树皮及草子,渐至食人,初犹避忌,后公然不为异,甚有父子、兄弟、夫妻相食者。冬在疫,田野荒芜,抚院史可法设法赈贷。是年全县23930人,死于灾、死于疫、死于战事者达17603人,仅存6327人。
崇祯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已时,青天无云,有声如雷,约三四刻乃止。二十六日,异火忽然而起,近一昼夜,城中房屋十毁八九,人畜多有焚死,火复越城,飞延门楼、吊桥并堤内外,民居多烬。
崇祯十六年夏,砀城火灾,焚民居二三千间。越五日,城内西南大火,焰延县治及城内外,居民并毁万余。冬,南城外复火,瞬息关厢尽烬。
清顺治五年(1648)七月,地震。
顺治六年九月,地震。
顺治十一年,雨雹伤麦。
顺治十五年五月,地震。
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地震。
康熙十六年,河决毛城铺,砀、萧、宿皆大水。
康熙十七年春,霜杀麦,又大水,蠲赈。河臣靳辅大修河道。
康熙十八年,旱,煌灾,蠲赈。十月,慧星见,月余没。
康熙十九年,河臣靳辅建毛城铺大石坝。
康熙二十三年,修筑黄河南岸大堤,西自虞城界经毛城铺石闸至萧县界,共长14416丈8尺。
康熙二十七年秋雨,无禾。
康熙四十八年,霖潦甚久,民饥,蠲赈。
清雍正四年(1726),黄河水清。
清乾隆四年(1739)大雨、民饥、诏发粟赈恤。
乾隆五年、六年、七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六年、二十年秋季水灾,诏赈。
乾隆二十年,知县梅云程创建安阳书院。
乾隆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五年秋季水灾,诏赈。
乾隆五十九年,安阳书院迁至砀城外北土山,改称北山书院。教谕康茂园倡议捐资办学,置学田1145亩,立“北山书院义田碑”。
清嘉庆二年(1797)八月一日,杨家坝河溢。
嘉庆四年,邵家坝河溢,水灾。
嘉庆七年九月,贾家坝河水漫溢。
清道光十四年(1834)九月十日,始修利民、永定两河。
清咸丰元年(1851)八月十九日,河决蟠龙集。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北伐军途经砀境,是年,北山书院迁至砀城东门内路南汪翰林故宅(今县政府大院),改称安阳书院。
咸丰同年,白塔寺千余名农民揭竿而起,投奔捻军首领张乐行。
咸丰四年五月,捻军北上,与砀山县地方武装作战于砀、永、夏交界的申堤。
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北徙。自此,黄河不再流经砀山县。
咸丰八年四月,捻军首领张乐行、苏天福、王冠山、龚树德等率部分路至砀、夏、合击两县团练于赵屯、黄河故道之间。
咸丰十年三月,捻军首领张乐行、赵浩然等率万余人攻打砀城,两昼夜未克。
清同治二年(1863)四月,捻军张乐行部攻打朱寨。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砀城北庞林村,以庞三杰为首的大刀会,配合山东省曹县、单县大刀会千余人,攻打刘堤头等十余处天主教堂。
光绪二十四年,县城东南郑楼一带,以郑大河为首的农民群众,掀起反苛捐杂税的斗争,参加者达4万多人。
光绪二十八年,砀山县始设邮政局。
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砀山县始筹办高等小学堂。
清宣统元年(1909),安阳书院改为砀山书院高等小学堂。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
9月,改学堂为学校,每学年分两学期,春秋季始业。
是年,砀山县商会成立。
民国3年(1914)
砀山县开办乙种师范讲习所,学制一年。校址在砀城内西大街路北(今城关镇医院所在地)。校长刘尹斋。民国5年(1916)
6月,陇海铁路开封至徐州段通车,经砀城,县境设杨集、砀山、李庄三车站。
是年,县境西部发生雹灾。
三连义酱园生产的酱瓜,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奖。
民国8年(1919)
5月,第二高等小学校长刘尹斋,教师张鸣岐、杨洪九、彭文田发起成立砀山县学生联合会,会长彭文田。
7月13日,学生联合会发动砀城十余所小学师生在城隍庙前集会、游行、声援“五四”爱国运动。
是年,砀山开办甲种师范讲习所,学制二年,校址在砀城北关外北土山,杨洪九、刘尹斋先后任校长。
民国9年(1920)
砀山县开办女子小学,校址在广东会馆(今砀山县看守所所在地。)民国11年该校迁入孔庙,称文庙女子小学。
民国10年(1921)
春,砀城第二高等小学教师刘尹斋、张明岐、薛尼轩等,赴京参加国语运动讲习所,返砀带回《新青年》、《新潮》、《国民》、《狂人日记》等进步书刊,在砀山传阅。并在教育界提倡新道德、新文学,批判旧礼教、旧文学。
民国14年(1925)
大水,官府和谭家酒店、普丰粮栈滥发地方纸币、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反对,砸了商会,官府被迫以银元兑换地方纸币。
民国15年(1926)
5月,暴雨、冰雹,全县大部分地区受灾。夏季发生蝗灾。
民国16年(1927)
春,奉系军阀张宗昌、褚玉璞部进入砀境,委张瑞堂为县长,张瑞堂横征暴敛,乱杀无辜,他执政短短一个月中,杀害200多人。当时颇具民主思想的士绅汪学颜、郭兴赞、唐锦亭、邵宜兴、赵信右被其以为国民革命军工作之罪名斩首于砀城西关外,后人称之为“砀山五君子”。
6月,国民党砀山县特别委员会成立。
是年秋,中共砀山支部成立,书记蒋嘉宾。
民国17年(1928)
元月,中共砀山特别支部成立,书记蒋嘉宾。
春季,中共砀山特别支部在城西刘屯、杨集、马牧集等地以办农民夜校的形式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贷、提高长工待遇等活动,发展会员达400多人。
国民党县政府大量印发地方流通票,物价飞涨。中共砀山特别支部发动反流通票的斗争,约5万多群众云集砀城,围攻县政府,在群众的压力下,县政府被迫停止流通票的发行。
10月,中共砀山县委成立,蒋嘉宾任书记。
是年底,中共砀山县委发动全县200多名小学教师,反对国民党县政府教育局长许树梅克扣教师的薪饷做生意。
是年,蝗虫、豆虫成灾。
民国18年(1929)
夏,砀山县国民党当局进行“清党”登记,个别共产党员被以“进步者”、“共产党嫌疑分子”清除出教育机关、中共砀山党组织的活动由砀城转向乡间。
民国19年(1930)
9月,中共砀山县委创办苏鲁豫皖边疆中学。10月中旬,国民党县政府派军队包围了“边中”,逮捕了校长陈伯谋,训育主任蒋嘉宾。
民国20年(1931)
10月,“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砀山后,中共砀山县委印发了《告全县同胞书》,在砀山师范召开砀城中、小学师生动员大会,并上街游行。砀师学生组成6个宣传队,深入全县6个区开展抗日宣传,部分学生留城清查日货,此活动持续半年之久。
是年,全县遭水灾。
民国21年(1932)
2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消息传到砀山,中共砀山县委以学生联合的名义,组织砀师、养正中学等校的师生集会游行,声援十九路军抗日,并开展募捐,予以资助。
春,国民党县政府实行土地插标定界,重新丈量土地,借以扩大税收,以孟宪琛为首的孟楼一带的中共党组织,发动农民起来斗争,使国民党县政府的阴谋落空。
秋,中共城北区委,组建一支有10多支枪的人民武装。
是年,全县实行保甲制度。全县遭旱灾、蝗灾。
民国22年(1933)
4月,国民党县保安大队长马子良率部,逮捕了中共砀山县委委员,城北区委书记孟宪琛。
10月,叛徒练育才(徐州团特委书记)、张同带领国民党宪兵队来砀按名册逮捕共产党员。12日,在砀城逮捕了刘德山、郭震光、庞明昌、刘玉堂、许洪恩、马百康等人。13日,张同假原来身份,至城西刘屯一带召集共产党员开会,除刘砀珍、孙荣光、刘鹤停3人事先接孙达之通知逃走外,其余党员全部被捕。14日,在城北孟楼逮捕了孟昭儒等人。中共砀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仅剩少数党员,并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
是年,国民党江苏省党站、鉴于砀山党务工作三派自相水火。党员生活日益腐化,下令撤销县党部分部执监委员。江苏、河南两省水利厅勘察,在砀山固口开河修桥。
民国25年(1936)
夏,雹灾,自砀山周寨至肖县黄口一线(长30多公里,宽15公里左右)灾情最严重。冰雹最大的重2至3斤,地面积冰雹2尺左右,麦子被打毁,造成荒年。
是年,国民党县党部设立调查室。调查逮捕共产党员及其嫌疑分子。书院小学校工刘德山、补鞋匠马立德、砀师学生胡宜仁等人被捕。
民国26年(1937)
7月,全县城乡高等小学纷纷成立青年学生抗日救亡团,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9月,按国民党第五战区长官部的要求,在砀城北10华里赵堤口西、修建备战飞机场。
10月,中共苏鲁豫边区党委派尹夷僧来砀,从事恢复党组织宣传抗日救亡工作。
12月,砀山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陈登庸任主任委员。国民党县长贡沛成任副主任委员,中共砀山县工委书记尹夷僧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在养正中学操场召开抗日动员大会,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提出“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联合起来,一致抗日”的号召。
12月,砀山县动员6000名民工前往徐州修筑国防工事。
年底,孟宪琛等人创办《抗战周报》,发动群众抗日。
民国27年(1938)
年初,砀山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在砀城举办两期训练班,从延安来的抗日青年高源、常流、江暂、李伟光等任教员。
3月18日至5月19日。砀山军民支援台儿庄战役,王群率一个班参加战地运输,吴云翔、王振基、刘秀兰、张藏茹、文成萱、于雪光、白碧、谭庆琰、于震云、孙厚恩、夏文旭、黄杰士等男女青年参加战地服务工作。
5月14日,李庄车站东汪集铁路大桥被日军炸毁。15日起,日军对砀城进行三天的轮番轰炸,全城一片火海。同时,由丰县进犯砀山的日军,在周寨杀害无辜百姓360多人,烧毁房屋600余间。25日凌晨,砀城沦陷。
5月,孟宪琛、孟宪理、李庆瑞、孟宪恭等人在孟楼一带组建抗日义勇队。
7月2日,抗日义勇队在马良集附近截击日军,毙伤日军60多人,缴获汽车两辆。
7月,日军组建砀山治安维持会,周同仁(砀山人)任会长。
10月,窦瑞生(又名窦雪岩)任国民党砀山县县长,在中共砀山党组织帮助下,在砀、丰两县交界处刘王楼组建国民党县政府。
民国28年(1939)
元月3日,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梁兴祚,带领一个大队来砀北,驻周寨区张屯一带,开展抗日宣传,发动群众,扩建武装。
元月上旬,砀山第一特务队与苏鲁豫支队配合,在砀北蒋李庄伏击日军,击毙日军30多人,伤数十人,缴获枪30多支,击毁日军汽车5辆。
元月,国民党县长窦瑞生到砀南,组建砀南常备队,委土匪头子杨昆山、邵世香为砀南常备大队长。
3月中旬,苏鲁豫支队彭明治率部到夏邑、虞城、砀山三县交界地区开展工作,对蒋嘉宾领导的抗日武装给予大力支持,蒋部以苏鲁豫支队单虞砀边区游击队命名,在陇海铁路附近开展抗日活动。
3月,国民党县政府成立报社,发行“动员报”,每周1刊,3个月后改为日刊。10月,改称“砀报”,2日刊。民国36年停刊。
4月,王次青率六区常备队护送知明人士梁漱溟越陇海铁路北上。回归途中,与日军激战于毛雷庄,歼敌30多人。
蒋嘉宾部一大队长李昌俊率两个中队到陇海铁路南夏邑县北部扩展新区,不数日连拔袁楼、赵楼、李楼等日伪据点。
4月,中共苏鲁豫特委决定,成立中共砀山县委(砀北),王恒德任县委书记。是月,砀山县(砀北)基干队成立,队长韩建标,指导员朱魁升。
5月,砀山县(砀北)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
9月,中共萧县中心县委决定,成立中共砀南县委、杨元章任书记。
8至11月,湖西地区发生“肃托事件”,砀山县有20多名优秀干部惨遭杀害,中共砀山党组织一度陷于瘫痪。
10月21日,怀盛德率砀南五区党备大队在胡屯与日军作战,毙伤敌人百余人。
11月30日夜,新四军游击支队一总队在砀南常备队配合下,经两小时的激战,拔除李庄车站南大房庄日伪据点,击毙日军21人,伪军17人。
民国29年(1940)
春,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将蒋嘉宾部编为第一战区苏鲁豫皖边区第十八纵队,蒋嘉宾任纵队司令,每月拔经费2万元。
2月17日,王次青、席伦则(均系中共党员)率砀南常备队教导大队两个中队(200多人)起义成功,成立砀南独立营,王次青任营长,席伦则任指导员。
2月20日午夜,共产党员,砀山县常备队总队政治处主任怀盛德,惨遭国民党县当局杀害。
2月,砀山县(砀北)黑海大队成立,大队长甄殿军,大队副朱魁升,政委王光中。
2月,砀山县(砀北)农民抗日救国会成立。
5月,砀南大队成立,大队长张文炳,副大队长魏绍田,政委杨元章。
春夏之间3个月无雨,田禾大多数干枯。小麦亩产仅30斤。高梁每亩约20斤。
民国30年(1941)
元月,由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攻击,砀北形势紧张,砀北中共党政军北撤至单县张花园一带。
2至3月,县国民党政府政工大队副队长赵毓政两次被日军逮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被枪杀于萧县黄口。
5月,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第三纵队成立,胡式如任纵队司令。
5月,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砀南抗日根据地,砀南党政军人员随新四军四师东撤至洪泽湖一带。
6至7月,为适应紧张形势,中共湖西地委决定成立单丰砀三县县委。
民国31年(1942)
秋,日本宪兵队砀城监狱在押人员暴动,1人中弹身亡,其余30多人逃脱。
徐海地区三民主义青年团负责人宋化纯来砀活动,在县立初中、城南分校、乡村师范等处发展团员,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砀山区队。
民国32年(1943)
元月,蒋嘉宾部驻蔡堂,被日伪军包围,从中午战至天黑方才突围,千余人伤亡。
日军宪兵队夜侵卞楼、赵庙、赵楼、白衣阁等学校,教师马增良、汪庆藩、华连芳、夏振杰、郑稼轩、李国祥、王圣祥、殷瑞林等30多人被抓走,惨遭杀害。
6月,砀丰单三县大队成立,大队长史晓昭,大队副谢友才,政委杨明。
是年,国民党县当局、县政府与日军秘密达成互不进犯,共同防共之默契。县民国政府迁至砀城东关外耶稣堂。
民国33年(1944)
夏,蒋嘉宾率部攻克虞城县城、俘虏日军司令泽田等多人,击溃伪军曹永年团,缴获武器千余件,银元1万多元。
9月,新四军四师返回津浦铁路西,收复夏、永、砀地区,王次青、王志惠先于四师潜回砀南、恢复中共砀南县工委。
9月底,砀山县(砀北)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史晓昭任县长,朱恒先任副县长。砀山县大队成立,史晓昭兼大队长,县委书记褚振民兼政委。
10月7日晚,新四军四师在砀南刷集、关帝庙一带全歼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第三纵队胡式如部。
10月,中共砀山(砀北)县委,抗日民主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县长史晓昭把自家的20顷地交给贫雇农耕种,烧毁全部地契。
民国34年(1945)
4月4日凌晨。在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第三纵队代司令尉凤贞的策动下,砀南大队一连连长王益祥,二连连长翟法香叛变,大队长王次青等人惨遭杀害。
5月,重组砀南大队,王志惠任大队长,黄建勋任政委。
9月3日,中共砀山(砀北)县委,在周寨区庞庄召开抗战胜利庆祝大会。
9月5日,国民党廖运泽军长率四师进砀城接受日军投降。
是年,发生蝗灾。
民国35年(1946)
4月,砀南大队夜袭赵庙,端掉国民党砀山民众自卫队中队队长赵克昌的老巢,俘获40余人及其枪支,解救被绑架的“肉票”3人。
8月10日到21日,中共冀鲁豫二、三、五地委动员民兵1万多人,民工15.6万人,配合冀鲁豫野战军破袭陇海铁路。中共雪枫县委书记鲁禹道,县长种来朋率领万余民工破毁李庄至黄口段铁路30华里。
8月12日,砀山县(砀山)大队配合杨勇司令员率领七纵五十八、五十九团解放砀城,歼敌2000余人,缴获重机枪40多挺,自行车200多辆,活捉国民党县党部书记线瑞峰,县长刘天展、训育长陈跃民、警察局长陈跃渠、青年军干事周则儒、保安旅长李宗祥、县保安大队长李效先、副保安大队长周则坤。13日,野战军作战略转移离砀。
8月,国民党第一战区苏鲁豫皖这区第十八纵队司令蒋嘉宾,在中共统战政策感召下,拟于15日率5000人起义,刘伯承、邓小平、腾代远、薄一波等人及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为此发了贺电,届时由于蒋嘉宾部内部生变,起义未成。
8月15日,国民党新五军、新编十一师及交警队,由徐州向砀山进发。16日,中共砀山(砀北)县委、县政府机关及县大队撤至砀北陈集、贾庄一带。砀南区乡部分人员随中共雪枫县委、县政府机关从杨集车站附近越陇海铁路,北撤至单县、成武县,不久返回砀南。
9月,砀山(砀北)、华山、单虞三县中共党政军机关及民兵撤至单县、成武、巨野一带。中共湖西地委和军分区根据当时形势决定,由砀山、华山、单虞三县联合成立三县指挥部,史晓昭任总指挥长,李旭华任副指挥长、魏钦公任政季、刘洪飞任副政委,具体领导三县党政军的活动。
11月,自8月份,国民党新五军、交警队及地方土顽大举进犯中共豫皖苏八分区。至11月底砀南党政军人员随八分区机关陆续撤到河南省睢杞太地区。
11月,三县指挥部根据中共冀鲁豫三地委“坚持腹地斗争”的指示。将砀山(砀北)、华山两县并成华砀县,魏钦公任县委书记、李兆民任副书记,李旭华任县长,卢绍善任副县长。两县的县大队并成华砀支队,史晓昭任支队长,李旭华任副支队长、魏钦公任政委,刘洪飞任副政委。至年底,中共华砀县委、县政府机关回到砀西北一带,以吴溜、蔡堂两区为依任,开展活动。
是年,霍乱病大流行,死亡者甚多,刷集村死亡近80人;杨楼4天内就死亡103人;毛堂村死亡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50%以上,一家死绝的达5户。
民国36年(1947)
元月,中共豫皖苏三地委在河南省鹿邑县平岗召开原淮北八分区西撤干部会议,提出“打回老家去,收复八分区”。中共雪枫县委派刘钦鉴、李德明、蒋益言等开辟新兴区。傅存仁、解全德、朱子约、李进才、王光明等回砀南朱庄、汪大楼、曹庄、胡屯等地,开辟砀南地区。
3月,中共华砀县委根据冀鲁豫三地区委“县不离县、区不离区”的指示,在吴溜、蔡堂两区发动群众挖地道、修暗堡、开展对敌斗争,打击地主还乡团。
5月,吴溜、蔡堂两区进行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成份,分配土地。
夏,三民主义青年团砀山县分团成立。
7月,斗争形势好转,中共冀鲁豫三地区决定将华砀县分开,恢复华山县、砀山县原建制,张世珠任砀山县县长。
11月,由叶飞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一纵,于8日占领李庄车站,10日20时解放砀城,全歼国民党暂编二十四师七旅旅部及其第一、二两个团和砀山县保安队、宪兵队等。生擒七旅旅长丁保仁,第一团团长孔祯生,第二团团长苏汉生和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县长等及其以下官兵4000多人。
12月2日,中共豫皖苏三地委,三专署决定,成立砀南县人民政府,刘笑平任县长。
12月17日至23日,国民党八十八师整编二十一旅和砀山县保安队约5000人兵力,向中共砀山县(砀北)党政军活动中心——大寨区贾庄、后王庄地道网发起进攻,当时党政机关干部和县区武装仅有400人,县委决定,由县大队副大队长赵福先率县大队在地面打运动战,县长兼县大队长张世珠率机关干部和区中队坚持地道战。前5天,利用地道优势,歼敌五六百人,第六天敌人增调一个榴弹炮团,日夜向地道区轰击,县大队被迫退到大堤以北,与地道下人员失去联系。敌人沿炸断的地道,分段堵击,除张世珠率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分人员伤亡被俘。
12月,中共砀南县委、县政府在新兴区、雨停区、张店进行土地改革。
民国37年(1948)
11月7日午夜,县长兼县大队长张世珠率部配合华野三纵九师解放砀城,次日晨,中共砀山(砀北)县委、县政府进城办公。月底,中共砀南县委、县政府接管砀城。
冬,淮海战役打响后,中共湖西地委成立支援淮海战勤指挥部,设在砀城北李洼村。是时,中共砀山县(砀北)县委成立淮海战役支前指挥部,张世珠任指挥长。中共砀南县委亦成立淮海战役支前指挥部,鲁禹道任指挥长。并设立砀山火车站、顾口、邵山三个兵站,砀山火车站是后方兵站,设有粮库和医院;顾口和邵山是前方兵站,负责转运粮草和伤病员。
1949年
元月,砀山县划归中原行政区商丘专署。
元月4日,豫皖苏第三专署发出通知:“砀南县自砀山解放以后已入城办公,而砀南之名与现实不符,应恢复砀山县之原名,干部仍不动。”2月23日,冀鲁豫三地委下文,宣布砀山县(砀北)与砀南县合并,复称砀山县,由砀南县接管。原砀山县(砀北)吴溜、蔡堂、大寨3个区划归单虞县,周寨区划归华山县。除吴集区人员留下外,其余县、区机关干部到山东荷泽集中休整,待命南下。
元月,砀山、夏邑、虞城三县剿匪指挥部成立,陈明伦任总指挥,温立殿任副总指挥。
元月,砀山县工商联合会成立。
是年春,取消保甲制,建立农村政权。
5月,砀山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
7月11日,雨亭区暴风巨雹,宽3里余,长15里,以鱼山、王山、王楼等30余村危害特甚,计打毁庄稼绝收者300余顷,损毁较轻者百余顷。其冰雹大者如碗,中者如拳,小者如卵,树林枝秃叶落,人畜被打伤甚多。
7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砀山县委员会成立。
8月12日、13日、14日,连日大雨,城南周庄寨至邵楼,东西15里,南至芒砀山,约30里,一片汪洋,淋塌房屋16000余间,压伤31人,淹没良田345000亩,193285人陷入灾荒苦境。
9月,地委党校校长郭永锡率领100多人组成的生产救灾工作队赴砀帮助工作。发动群众,是剿匪反霸,生产救灾、巩固区乡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全县欢腾,砀城中小学全体师生和机关干部、职工、居民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砀山县划归皖北行政区宿县专署。
12月,全县城乡普遍开展冬学运动。
1950年
元月,全县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3月,动员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捐献粮款、衣服,支援周集、新兴、雨亭等灾区人民。
3月,砀山县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
4月至5月,采取以工代赈办法,治理护城河、王引河,疏浚黄练楼沟、张小楼沟、小屯沟、杨王沟、大沙河下游排水沟。
5月,天主教办的晨光中学师生掀起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
6月,麦后30天无雨,干旱成灾,7月10日至21日暴雨成灾,王引河决口11处,利民河、大沙河、洪河、减河等泛滥,受淹良田15万亩。
8月,砀山县总工会和砀山县农民协会成立。
10月,全县展开镇压反革命运动。
是年,全国统一货币,砀山废北海、中洲币、改用人民币。
是年,全县农村成立443个互助组。
年底,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至1951年6月结束。
1951年
3月,中国抗美援朝总会砀山分会成立,全县广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
5月23日、24日,北京各界土地改革参观团皖北分团共32人先后来砀。
10月,全县掀起抗美援朝捐献活动,共捐款21亿2千5百多元(旧币)。
冬,县、区、乡,层层建立贯彻婚姻法委员会,宣传贯彻婚姻法。
1952年
元月至7月,县直属单位及各企业部门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工商界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2月,新兵征集工作开始,出现送子参军、送夫参军、送兄弟参军的新气象,顺利完成661名的新兵征集任务。
3月,砀山县广播收音站建立。
7月1日起,全县试行公费医疗制度。
8月,全县民办小学均改为公立小学,民办教师随之转为公立教师。
12月24日至1953年2月14日,全县进行取缔反动道会门工作,严厉打击各种道首74名,一般道首及办道人员登记的1127人,退道道众7775人。
是年,全县有4635个互助组,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848.74万元,比1949年增加485.78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6.43%。
是年,砀山县卫生防疫委员会成立(1953年改称砀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掀起了大规模群众性的以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机关、学校、工厂、农村普遍订立爱国卫生公约。
1953年
2月,砀山县划归江苏省徐州专署。
4月12日,严重霜冻,后小麦无效分蘖大部分转为有效分蘖,获六成产量。
8月,首次普选工作开始。
11月20日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1月,全县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是年,中央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来砀视察工作。
1954年
春,全县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6月2日,召开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期4天,出席会议代表287人。
是年,全县推销经济建设公债。
是年,全县有5530个互助组,209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年,县专卖公司张体训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
是年,唢呐艺人张连生参加江苏省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
1955年
3月1日,开始新旧人民币兑换工作,新旧币的比率为1:10000。
4月,砀山县划归安徽省宿县专署。
7月1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货币工资制。
8月,砀山师范学校并入萧县师范学校。
秋,全县范围内出现了农业合作化新高潮,是年,全县有互助组398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69个。
10月28日,召开全县手工业社员代表大会,选举出理事会,监事会,成立砀山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简称“手联社”)。
11月,县妇女联合会成立。
是年,以治理黄河故道及支流两岸沙荒为目的,营造果园场、园艺场。
按省委指示,农村开始推行“三改”(主要内容是改变旧的耕作制度,变两年三熟为一年两熟,三季连作,五种四熟;改变种植习惯,多种高产作物,推行套种,复种;改旱田为水田,多种稻,增加夏季收成比重)。
1956年
元月14日至16日,召开中共砀山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7月,高寨供销社葛集门市部李兆荣、玄庙供销社吴化昌出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北京召开的先进代表大会。
9月,砀山师范学校重新开办,当年招生8个班。
9月,砀山中学始办高中班。
9月28日,砀山县广播站建成。
10月,进行第二次普选。
10月1日,“砀山大众报”创刊,5日刊(1958年10月1日改为3日刊,1959年改名“砀山报”,1961年3月停刊。)
11月,邵陈楼粮站站长王秀臣、周寨粮站会计刘旭信出席中粮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是年,砀山至单县汽车客运开始。
是年,猩红热大流行,县卫生防疫站成立。
是年,县芒砀剧社调属省管,定名为安徽省梆子剧团,迁驻蚌埠市。
省将在砀山活动的电影放映队第49、183、184三个队的人权划交给砀山县管理。
1957年
元月26日至29日,召开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4月10日夜,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1.7度。
5月,全党进行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
6月,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斗争运动。到1958年9月,运动基本结束,全县有575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6月2日下午,大寨、良梨、赵楼等地遭冰雹。
6月2日至10日,连阴雨,小麦发霉烂20%。
7月10日晚,官庄、大寨、周寨一带受龙卷风袭击,刮倒房屋2907间,砸死11人,重伤23人,轻伤73人,刮倒刮断树木3660棵,刮坏农作物3769亩,损毁家具价值3万元。
7月12日至27日,大暴雨,砀城降雨430毫米,故黄河北降雨达480毫米,积水面积60多万亩,淹没农作物52万多亩,倒塌房屋2609间,砸死18人,砸伤75人,砸死牲畜12头,伤52头。
是年秋,全县发生旱灾,群众抗旱抢种小麦和灌溉晚秋。
是年,全县共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72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9.49%。
是年,尹明山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会演,荣获笛子吹奏家的称号。
是年,胡敬章以猴拳,步战刀、太极剑,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获第三名。
是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686.90万元,比1952年增加1020.16万元,平均年递增率为5.29%。
1958年
3月7日开始第三次普选。
3月19日至21日,召开中共砀山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5月26日至29日,召开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6月,全县12个手工业集体所有制的厂、社转为地方国营全民所有制的厂、社。
6月20日,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单成聚随省委赴京参观团到北京参观学习。
7月,全县掀起大办工业的高潮,新办了社会福利三八毛纺厂、废品加工厂、麻袋厂、胶木厂、草编厂、陶瓷厂、砂纸厂、造纸厂、机械厂、耐火器材厂、车辆厂。
8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视察河南省农村之后,途经砀山火车站,于火车上接见中共砀山县委书记刘钦鉴、副书记薛兆本、刘思常和县长张启明。
9月19日,全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6个人民公社。
秋,人民公社开办公共食堂。
是年,开展了全民性的“除四害”运动(即消灭老鼠、苍蝇、蚊子、麻雀)。
是年,掀起大办钢铁工业的高潮,从8月26日起,每天投入建炉的干部、工人、教师、学生、市民等达1万多人,到9月1日止,全县建成1.5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131座,正建的21座。
是年,在红旗劳动竞赛运动中,被服厂的孙凤林被评为出席全国工交财贸系统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大会。
是年,砀山酥梨首次出口。1959年
6月,涝灾
8月,砀山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2个班,89人参加高考,有88人考入高等院校,各科升考平均成绩在全省名列第六,地理科名列第一,校长室秘书胡秀章、地理教师苏若兰去北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9月,党内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11月,全县普遍开展兴修水利运动,大搞河网化,新开河沟61条,开挖姚楼、郭庄引河,引故黄河灌溉,修平原小水库12座。
是年冬,城乡开展反“五风”运动(一平二调共产风、浮夸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生活特殊化风、强迫命令风)。
1960年
2月28日至3月1日,召开中共砀山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春,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缺粮严重,有一段时间每人每天口粮只有1两8钱,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以黄楼、权集两公社最甚。
5月至6月,大旱,7月涝灾。
8月,砀山中学第二届高中毕业生全部考取了高等院校,平均升考分数跃居全省第4位。10月,省教育厅宣布砀山中学为省重点中学。
11月22日、23日、24日,三天连续降雪雨23.6毫米,温度降到零下4.9度,至本月下旬,生产队牲口冻死141头。
1961年
3月,农村实行包工包产到户的“责任田”。
4月底至5月初,省委书记处书记曾庆梅来砀山进行调查访问,批评、处分一部分“五风”严重的干部。
6月22日5时至12时,全县普降暴雨,雨后积水6万4千多亩,倒塌房屋1440间。
上半年,进行第四次普选。
8月,县成立整风整社工作队,深入社队进行整风。
11月,县设立甄别平反办公室,根据“全错全平、半错半平、不错不平”的原则,对过去被斗,被处分的干部、党员、社员群众进行复查。
1962年
3月,县成立精简办公室,精简下放城镇人口,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全县精简6014人,下放到农村的5444人。
是年,工厂由年初的11个调整为6个,精简后保留433人,减少646人,占总人数的60%以上。
是年,全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文达视察砀山科技工作。
是年,全县农村普遍进行整风整社运动。
是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727.96万元,比1957年减少958.94万元,平均年递减率为6.75%。
1963年
2月3日凌晨,县面粉厂失火,损失国家财产价值3万4千元。
3月20日,进行第五次普选。
3月29日至31日,召开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5月下旬,连阴雨,涝灾,小麦减产三成以上,收割困难,低洼地区水里捞麦。
7月至8月,大涝、秋季作物减产五成以上。
11月12日至15日,召开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是年,全县开展了“忆苦思甜”、“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学雷锋”的活动。
县文教局业余戏剧创作组创作的大型现代戏《重要一课》,在参加地区、省文艺会演后,又代表安徽省参加华东行政区戏剧会演,剧本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1964年
元月,县糖业烟酒公司冯古训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2月,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县进行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至10月,宿县地委带领各县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组成工作团来砀开展“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以高寨、周寨、大寨、陈庄、红旗、李庄、官庄公社为重点,县直机关也同时进行。推行极“左”路线,搞一般工作人员“人人过关”,领导干部“个个下楼”、“洗澡”,错误的批斗了大批干部、职工和社员,有的还作了处理。
3月,文教局长杜树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
6月下旬,陇海、良梨一带发生雹灾,降雹时伴有9—10级大风,重灾地块农作物全部打光,树枝被打断。
是年,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5年
元月,全县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
下半年,进行第六次普选。
11月,全县开展学习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的活动,在砀城工人俱乐部举办了王杰事迹展览,并在全县巡回展出。
秋,冬,“砀山县农业科技成果展览”先在宿县展出,后到合肥市展出。
是年为“三年调整”时期的最后一年,工业总产值844.6万元,农业总产值3285.8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合计为4130.46万元。比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2727.96万元增加1402.5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8.65%。
1966年
元月31日至2月6日。召开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月,全县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新高潮”。
3月,冰冻造成电话线路损坏,80%的农话线路中断,地区局抽调各县机线员协助抢修。
4月5日,郭福记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教育现场会。
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成立了“红卫兵”组织,贴大字报,搞批判专栏,打“黑帮分子”,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戴高帽子游街等。
9月,部分中小学教职工、学生、红卫兵代表分期分批进京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和到外地串连。
11月下旬,县城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纷纷建立造反组织。大者几百人,小者三两人,文化大革命发展到全县城乡,成为全民性的运动。
1967年
1月24日,砀山中学造反派夺了砀山县四清运动总分团的权,随后,全县各中学学生造反组织投入夺权浪潮,县直各机关的造反组织也纷纷夺本单位的权,开始出现打、砸、抢、抄家和武斗现象。
3月,造反派由于观点不同,分成支持县筹委会的“一、二四公社”(好派)和反对县筹委会的“革命到底联络站”(踢派)两大派。
8月,红卫兵在全县范围内大破“四旧”,收集捣毁菩萨、神胎1467个,神象674张、石狮、石猴、石碑6596个,房上兽头7282个,太公庙712个,圣牌、圣象608个,香炉、腊台14617个,花轿218乘,戏衣、道具1105件,钟罄、卜具1832件,赌具978件,家谱389本,旧画、旧中堂25590张,旧书31792本,乃至带有龙凤图案的被面、枕头、床、桌、椅、乐器等,也被列为“四旧”。
10月,两派造反组织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要斗私、批修”,“实行革命大联合”的指示,成立了县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
12月12日,造反派到人武部抢枪,“飞子”打死1名正在玩耍的小孩。
1968年
6月17日,造反派到人武部抢枪,砀中一女生,搬运站一男职工被打死。
8月,砀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9月,砀山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进驻城内中小学,同时,农村中小学也进驻了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由工宣队、贫宣队管理学校。
11月,本县挖新汴河民工回归途中,在符夹铁路肖县段因火车失火,陈庄公社黄庄寨大队段庄大队民工被烧死57人。
是年,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城镇知识青年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68、1969、1970年,三年接收上海下放知青2726人、蚌埠知青1180人,本县下放知青4613人。
在江青“文攻武卫”口号的煽动下,两派造反组织经常发生武斗,学校和行政机关处于瘫痪状态,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和办公。
是年,县直各系统、各单位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搞毛泽东主席的“语录牌”、“请示台”、“忠”字化、跳忠字舞、唱语录歌。
1969年
2月初,6408部队副团长胡修道带领支左部队来砀支左、制止武斗。
6月,县提出“上小学不出村,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大学不出县”的口号。8月,朱小楼、良梨、张新庄、唐寨、程庄、陈寨、大寨、黄集、陇海10所初级中学开始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同时新办城郊、红旗、曹庄、权集、四新、李庄6所高级中学,实现每个公社一所高中。各大队完全小学开始戴帽,办起了二年制初中班。
10月,动员城镇居民下放农村。到1970年4月,共下放居民1025户,4300人。
1970年
2月,全县中小学改为春季招生,中学招生采取推荐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大学中专学校招生,废除考试制度,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
2月,全县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和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投机倒把的“一打三反”运动。
7月,县革委会举办第六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集中全县中小学教师于砀中,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大搞逼、供、信,残酷迫害教师,有2人自杀,被打成叛徒、自首变节分子、历史反革命和现行反革命分子的有200多人。
8月,砀山县化肥厂开始筹建。1973年正式投产。
9月,全县19个公社(镇)和县园艺场广播放大站全部建成。从此村村通广播。
10月3日至7月,召开中共砀山县第四次代表大会。
本年是“三五”计划最后一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7026.37万元,比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的4130.46万元增加2895.91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11.21%。
1971年
9月,全县开展批判林彪一伙叛国外逃反革命罪行的活动。
1971年至1973年,接收上海下放知识青年800人、蚌埠下放知识青年500人。
是年,冲帐豁免1961年以前的农业贷款4735万元。
泡桐首次出口。
1972年
1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的材料,全县进一步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
5月1日,官庄、陇海、唐寨等公社同时发生雹灾,降雹时间为6—8分钟。
6月,砀山第一次放映宽银幕电影——朝鲜片《卖花姑娘》。
7月6日,省商业局在砀山召开全省商业斗、批、改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区、市商业局负责人和部分县商业局长。
8月1日,县烈士陵园于南关外建成。
8月,全县中学调整布局,取消小学戴帽的初级中学班,改办联办中学。
1973年
3月,砀山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成立。
8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大树交白卷的张铁生,砀山县开始实行开卷考试,允许学生看书,自由讨论,互抄答案,教学秩序混乱。
11月27日,安徽省群众文化工作会议在砀山召开。12月,省图书馆副馆长王鹤鸣带领江北各市、县图书馆负责人来砀参观基层图书室。
1974年
2月,县兴建电视差转台,5月1日开始转播电视节目。
3月,商业部在浙江省诸骥县召开斗、批、改先进单位代表大会,砀山县商业局长王圣芝参加了会议。
5月,县木器厂创制的“六折屏风”、“四幅挂屏”工艺品参加了春季广州交易会试销展出。
8月,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省贫协在砀山召开民主理财现场会。
10月,省轻工业局在砀山县召开农具改革现场会,主要参观小农具改革。
1975年
9月2日,为救35名学生,民办教师黄怀奎壮烈牺牲。
是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2065.81万元,比1970年增加5039.44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11.42%。
1976年
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自发佩戴黑纱,举行不同形式的追悼活动。
1月,砀山县防震指挥部成立。8月开始,全县紧张防震,城乡居民家家搭盖防震棚,储备防震食品。
3月28日至4月4日,省商业局在砀山召开了22个先进县、市商业局负责人会议,座谈农村商业,县商业局长王圣芝在会上作了介绍。会议期间参观了红旗、权集、大寨、唐寨5个基层社。
3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波及砀山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各种不同形式加以抵制。
7月6日,全县人民深切悼念朱德委员长逝世,戴黑纱。
8月,唐山大地震之后,砀山县不仅组织人去唐山支援和慰问,还收治288名伤员。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砀城和各公社驻地设置灵堂,各部门、各单位敬献花圈,干部、群众戴黑纱,到灵堂去悼念,18日下午,县人民广场万人集会,收听北京召开追悼大会的实况,并举行悼念活动。
10月中旬,全县城乡连日举行集会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声讨“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
1977年
4月29日凌晨2点46分,赵屯火车站值班站长王有君,搬道员殷召启没遵章作业,造成1613次货车与停留在一道的1638次货车正面冲突,报废两台机车和7辆货车、7名机车乘务员当场死亡,中断行车(单线)15小时零1分,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
6月,县召开工业系统学习大庆会议,开展学大庆活动。
秋,砀山被评为安徽省科技县,县长李明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代表大会。
10月17日2时33分,1636次货车驶至砀山、范庄两站间302K+491公尺,39—40号钢轨接头处,机车和牵引的9辆货车脱轨,3名司机轻伤,路外扒乘列车的死1人,伤4人,中断正线行车17小时16分。
11月,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是年,砀山共考取大专院校443人,中专、技校764人。
是年,取消“贫宣队”、“工宣队”管理学校的办法,进驻学校的农民、工人全部回原单位。
1978年
1月26日,安徽省轻工业局副局长刘干来砀检查大庆式企业单位——砀山县轻工机械厂(木器厂)、砀山县建筑社。
7月24日,县境内普降大暴雨,暴雨中心在良梨公社,日雨量为370毫米,是砀山县自有降雨观测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雨。
8月,砀山中学被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张树君任校长。
8月,砀山师范再次开办,杜建平任校长。
10月8日至15日,中央一机部起重机工具研究所所长李新生来砀召开华东地区千斤顶行业会议,砀山县轻工机械厂(木器厂)被选为安徽省千斤顶技术协作组副组长厂。
12月,中共砀山县委组织各公社、县直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是年,唐朝伟创作的曲艺《女会计》进京参加会演。演员有刘景兰、臧修京、王玉阁等。
1980年
9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10月,砀山中学教导主任陆千里和聋哑学校教师刘芳被评为省特级教师。
是年,官庄毛笔厂香雪轩毛笔首次出口。
本年为“五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19795万元,比1975年增长7730.19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10.40%。
1981年
4月,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开始。(1982年12月完成,1985年8月,《安徽省砀山县地名录》成书。)
4月28日,县委下发了《关于解决好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
9月26日,县电视差转台开始转播彩色电视节目。
10月,进行第七次普选。
10月,省农牧渔业厅在砀山果树科学研究所召开豫、皖、苏三省酥梨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87人。
砀中王钦虚被评为国家一级裁判员、全国优秀体育教师。
12月30日至1982年1月4日,召开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2月28日至1982年4月4月,召开砀山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82年
2月2日至25日,召开中共砀山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8月,县优秀教师段华庭参加全国农村优秀教师赴京参观团。
9月全县抽调354名科技干部开展土地详查,同进进行土壤普查。
10月22日至30日商业部在广东省南海县召开全国部分先进县供销社联席会议,砀山县供销社主任孙新忠参加了会议,并发了言。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胡耀邦率领党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人,经由山东单县来砀山视察工作,25日9时离砀去萧县。
是年,全县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3年
4月,“310”国道砀山段破土动工,年底竣工,1984年元月1日通车。
7月,高寨区李寨小学校长民办教师许金壁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模范教师”。
8月,为改善办学条件,砀山县实行“三结合”(国家拨款、群众筹款、勤工俭学)建校的办法,新建和改建校舍4000多间,超过1980至1982年三年的总和。梁寨区被评为全省“三结合”建校的先进集体。
8月,全面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
12月11日夜晚,程庄供销社王集分销站百货门市部女营业员夏晓菊为保护国家财产,不顾个人安危,与偷盗犯进行搏斗。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她“模范营业员”的光荣称号,工资晋升2级,1984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夏晓菊劳动模范称号。
是年,砀山新火车站建成,陇海铁路复线通车。
是年,砀山葡萄酒厂产的“古黄”牌全汁红葡萄酒,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1984年
元月17日至20日召开了首届“两户”(专业户、万元户)会议。
元月中旬,进行第八次普选。
2月,李庄区良梨初中教师陈安民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3月7日上午,在县委礼堂召开科局级干部会议,地委来人宣布了砀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负责人和县委常委人员的名单。
4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一篇有关砀山的文章,题为《小学教师蒙冤多年总算平反,县委书记顶着不办终被撤职》。
5月至8月,在赵堤口西苗圃场建立县民兵训练基地,总面积为105亩,建营房123间,可一次容纳800名民兵吃、住和训练。
6月18日至24日,召开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6月27日至7月1日,召开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7月3日至5日,召开中共砀山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7月30日,县人民政府批准中学五级和小学三级教师计145人,享受讲师待遇。
8月,砀山县轧花厂被商业部授予优秀产品轧花厂的称号。
9月,陈寨中学、唐寨中学、程庄中学、张新庄中学改为农业高中。
11月,县工人武术队代表宿县地区参加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的武术比赛,获2个团体奖杯,1枚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计13枚奖牌,受到省、地两级政府嘉奖,获奖金3200元。
12月,酥梨贮藏《自然通风窖窑型设计》通过省级鉴定。
是年,砀山县疟疾发病率为万分之三,接近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国家卫生部授予铜牌奖。砀山县普及初等教育。砀山县葡萄酒厂生产的“古黄”牌芦笋丹参酒,被评为省优产品。
1985年
4月5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负责人,到砀城南关外粉皮营参加宴喜亭奠基典礼,年底,宴喜亭建成。
8月,副县长王钦孔发现和主持研究试验成功砀山酥梨早熟系6901,通过省级鉴定被命名为良梨早酥。
12月,《砀山酥梨采后生理生化研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是年,砀山县广播站改为砀山县人民广播电台。砀山县被评为基本扫除文盲先进县。砀山葡萄酒厂生产的“梅林”牌草莓罐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梅林”牌糖水黄桃罐头被评为省优产品。砀山县酒厂生产的“宴喜台”牌三杯美,美思香酒被评为省优产品。砀山酥梨被评为全国十大优质水果之一。
本年是“六五”计划最后一年,工农业总产值36429万元,比1980年增加16634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12.97%。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