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土壤改良与肥料
一、土壤改良
盐碱地改良1957年以前,全县有盐碱地约16万亩。1958年后,采取了以蓄为主的治水办法,建水库11座,塘堤1041处,由于水的渗透作用,水库及塘堤四周的土地发生次生盐渍化,至1962年,全县盐碱地增至27万亩。其后,为改良盐碱地,挖沟开渠,治理河道,改蓄水为排水。同时结合农田灌溉、种水稻,以水洗盐碱,深翻土地,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至1983年,盐碱地面积缩小到13.3万亩。
治理沙荒1955年以前,全县有不长五谷的沙荒地16万亩,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1955年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治理沙荒,先后造林和栽果树12万多亩,复盖沙荒76.5%。据近年测定林果区风速降低40%,8级以上大风次数由原年平均10.5次降到3.5次;沙暴日数由年平均1.2次降至0.4次;空气湿度提高到31%左右,飞沙已基本固定。
在其他飞沙、泡沙地区,1957年后,采取深翻土地,以淤压沙,农桐间作等措施,改善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能和生态环境,对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收到明显效果。
二、肥料
有机肥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田全施农家肥。
厩肥,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在畜禽圈内垫土垫糠,由畜禽排泄粪尿踏和而成。
二是人粪尿,人粪尿主要用作基肥或追肥,积制时加入粘土晒制成粪干撒施,或通过发酵搓碎过筛同种子掺在一起播入地里。也可倒入粪池作沤肥的引料,也可加水稀释,直接作追肥浇地。人粪尿是有机肥中质量最高的肥料,但流失量大,没能充分利用。1983年统计资料,全县大牲畜每年粪便总排泄量约78万吨,人粪便总排泄量约31万吨,这些粪如果一点不损失,等于每亩施标准氮肥39.3公斤,过磷酸钙10.5公斤,硫酸钾12.7公斤。
三是土杂肥,用垃圾、落叶、杂草、人畜粪尿加水,在粪池里沤制而成。每年盛夏,天热、草多、水多,是积土杂肥的旺季,此时农民每年都积制大量的土杂肥。7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积土杂肥方法,在高温季节,用作物秸秆(主要是麦秸和玉米秆)、杂草,加入肥土和少量人粪尿在地上堆制。
四是灶灰,即草木灰。多数农户都作沤肥的原料,没能单存、单施,肥效散失过大。
五是饼肥,主要有棉饼、豆饼、油菜籽饼、芝麻饼等,多是自产自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外地购进大量菜籽饼。棉饼、豆饼、芝麻饼可以直接用作肥料,也可以作饲料过腹还田。
六是绿肥,砀山常作绿肥的植物有芝麻、绿豆、田菁、柽麻、苕子、箭杆豌豆等。农业合作化后,绿肥逐步推广,到1966年全县绿肥种植面积27245亩,1979年达554716亩,其后,绿肥面积渐小,1985年全县积绿肥仅10335亩。
七是肥土,主要是坑塘泥、河泥、老屋土、墙土、锅灶土等,俗语说“家土换外土,一亩顶二亩。”特别是盐碱地多的地方,农民历来就有挖坑塘泥、河泥作肥料的习惯。
无机肥20世纪50年代中期,推广施用化肥硫酸铵(又称肥田粉),开始,群众对化肥性能不了解,施用化肥的积极性不高。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以施碳酸氢铵为主。1966年,全县施用总量7548吨,平均每亩施化肥8.35公斤。1976年,施用总量18185吨,平均每亩17公斤。70年代后期,广大群众已掌握不同作物及其生长发育各个阶段,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氮、磷、钾肥配合使用的科学方法。1979年,全县施用化肥总量25925吨,其中氮肥18835吨,磷肥6385吨,钾肥115吨,复合肥590吨,平均每亩施化肥22公斤。1985年,全县施氮肥38194吨,磷肥16024吨,钾肥2047吨,复合肥4839吨,总计61104吨,平均每亩施化肥59公斤。1980年后,推广锌肥,施用效果较好,增产10%以上。
盐碱地改良1957年以前,全县有盐碱地约16万亩。1958年后,采取了以蓄为主的治水办法,建水库11座,塘堤1041处,由于水的渗透作用,水库及塘堤四周的土地发生次生盐渍化,至1962年,全县盐碱地增至27万亩。其后,为改良盐碱地,挖沟开渠,治理河道,改蓄水为排水。同时结合农田灌溉、种水稻,以水洗盐碱,深翻土地,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至1983年,盐碱地面积缩小到13.3万亩。
治理沙荒1955年以前,全县有不长五谷的沙荒地16万亩,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1955年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治理沙荒,先后造林和栽果树12万多亩,复盖沙荒76.5%。据近年测定林果区风速降低40%,8级以上大风次数由原年平均10.5次降到3.5次;沙暴日数由年平均1.2次降至0.4次;空气湿度提高到31%左右,飞沙已基本固定。
在其他飞沙、泡沙地区,1957年后,采取深翻土地,以淤压沙,农桐间作等措施,改善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能和生态环境,对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收到明显效果。
二、肥料
有机肥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田全施农家肥。
厩肥,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在畜禽圈内垫土垫糠,由畜禽排泄粪尿踏和而成。
二是人粪尿,人粪尿主要用作基肥或追肥,积制时加入粘土晒制成粪干撒施,或通过发酵搓碎过筛同种子掺在一起播入地里。也可倒入粪池作沤肥的引料,也可加水稀释,直接作追肥浇地。人粪尿是有机肥中质量最高的肥料,但流失量大,没能充分利用。1983年统计资料,全县大牲畜每年粪便总排泄量约78万吨,人粪便总排泄量约31万吨,这些粪如果一点不损失,等于每亩施标准氮肥39.3公斤,过磷酸钙10.5公斤,硫酸钾12.7公斤。
三是土杂肥,用垃圾、落叶、杂草、人畜粪尿加水,在粪池里沤制而成。每年盛夏,天热、草多、水多,是积土杂肥的旺季,此时农民每年都积制大量的土杂肥。7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积土杂肥方法,在高温季节,用作物秸秆(主要是麦秸和玉米秆)、杂草,加入肥土和少量人粪尿在地上堆制。
四是灶灰,即草木灰。多数农户都作沤肥的原料,没能单存、单施,肥效散失过大。
五是饼肥,主要有棉饼、豆饼、油菜籽饼、芝麻饼等,多是自产自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外地购进大量菜籽饼。棉饼、豆饼、芝麻饼可以直接用作肥料,也可以作饲料过腹还田。
六是绿肥,砀山常作绿肥的植物有芝麻、绿豆、田菁、柽麻、苕子、箭杆豌豆等。农业合作化后,绿肥逐步推广,到1966年全县绿肥种植面积27245亩,1979年达554716亩,其后,绿肥面积渐小,1985年全县积绿肥仅10335亩。
七是肥土,主要是坑塘泥、河泥、老屋土、墙土、锅灶土等,俗语说“家土换外土,一亩顶二亩。”特别是盐碱地多的地方,农民历来就有挖坑塘泥、河泥作肥料的习惯。
无机肥20世纪50年代中期,推广施用化肥硫酸铵(又称肥田粉),开始,群众对化肥性能不了解,施用化肥的积极性不高。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以施碳酸氢铵为主。1966年,全县施用总量7548吨,平均每亩施化肥8.35公斤。1976年,施用总量18185吨,平均每亩17公斤。70年代后期,广大群众已掌握不同作物及其生长发育各个阶段,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氮、磷、钾肥配合使用的科学方法。1979年,全县施用化肥总量25925吨,其中氮肥18835吨,磷肥6385吨,钾肥115吨,复合肥590吨,平均每亩施化肥22公斤。1985年,全县施氮肥38194吨,磷肥16024吨,钾肥2047吨,复合肥4839吨,总计61104吨,平均每亩施化肥59公斤。1980年后,推广锌肥,施用效果较好,增产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