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果树科研成果
根节育苗1958年,针对当时缺少果树种子的实际情况,砀山县园场于道平进行根节育苗试验,1959年获得成功。1960年2月16日《安徽日报》以《砀山创果树根节育苗法》为题作了报道。23日,《人民日报》又作了报道。
富士苹果研究砀山地区试验培育富士苹果于1981年获得成功,于道平的《富士苹果研究初报》一文发表在当年的《中国农业科学》第4期,曹肃晨的《着色系富士苹果介绍》一文发表在当年《安徽省果树资料汇编》。
砀山酥梨保鲜贮藏技术研究酥梨贮藏《自然通风窖型设计》和《砀山酥梨采后生理化研究》,分别于1984年12月和1985年12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主要完成单位:县科委、县供销社。主要完成人:王钦孔、王献忠、史承文、唐玉成、王永堂、于道平、翟坤兰、陈海顺、阚鹏、史继康、翟传祥、孙新忠。
梨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完成单位有县农牧渔业局、县果树科研所、李庄农技站、陇海农技站。主要完成者有汪家栋、李庆伦、杜贤义、孙宜清、李世秀。此研究获宿县地区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沙区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属省科委直接掌握的黄淮海国家攻关课题。1982年开始研究,由县科委、果科所、园艺场、果园场、市力集园艺场等单位承担,总投资15万元,在245亩成龄葡萄园试验,产量与可溶性固体均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到0.54—0.58%,发病率控制于5%以下,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其主要完成人:王钦孔、曹啸晨、代启蒙、吴战英、黄永丰、唐玉成、王献忠、阚鹏、朱忠芹、王香伦、陈昭存。
良梨早酥新品种选育1973年王钦孔发现1969年生的早熟酥梨芽变单系,经观察、研究、实验、培育,1985年8月通过省级鉴定,被任命为“良梨早酥”。主要完成单位:县果科所。主要完成人:王钦孔、张学堂、曹啸晨、杜发孔、范素萍、张世顺。该项获宿县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二、农业科研成果
新型植物激素卅烷醇试验1983年、1984年设置8个试验点,在9种作物上试验结果,卅烷醇具有促进作物生根、发芽、开花、茎叶生长,增强光和作用,提高结果率,增强茎的抗寒抗病能力等功效,且用量少,无虫害,宜于多种作物使用,增产明显。该项成果在全国卅烷醇应用技术交流会上得到了较高评价。棉花新品种选育该项课题由孟饭棚农科队承担试验任务,1982年选出2个新品种,组织3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绒长,较鲁棉1号原种增长1—1.5毫米,产量提高8—10%,第二年扩大示范面积,鉴定后推广。
泡桐生产与桐粮间作泡桐是砀山县优势树种,1982年9月,中国林科院泡桐组派人员来砀成立了“砀山县泡桐定位观察研究所”,此属加拿大国际开发研究中心研究试验农桐间作经济效益的项目,1983年县林业局承担了中国林科院下达的“黄淮海平原低产地区泡桐速生丰产综合技术研究”项目。遂开展了泡桐生产、农桐间作的试验,两年的农桐间作的试验证明每亩植桐3—4棵,每亩每年增加经济收入30—40元。泡桐速生丰产试验,株行距5×10米或6×8米,10年生亩产10立方米。水稻改碱示范唐寨农技站1982年种植水稻500亩,总产35.5万斤,单产700斤,化验测定,种一季水稻,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69.5%(原含盐量0.3%),是压碱、淋碱的有效措施。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82年,赵屯农技站试验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增产33.9%,每亩多收155市斤。
砀麦“76—4”新品种培育袁传兆等人培育出来的砀麦“76—4”新品种,982年被列为砀山中晚茬当家品种,1984年被宿县地区列为推广品种,全地区共推广25万亩。主要完成单位:县黄楼良种场、县科委。主要完成人:袁传兆、孙继高、陈钦洪、孙广德、唐玉成、吴新建、阚鹏。
人工饲养七星瓢虫和草青虫县生物防治所于1972年至1979年,经多次试验,基本掌握七星瓢虫和黄青虫的人工控制周期性繁殖,试验成功人工控制越冬,成活率达80%;1978年设计试制成功了“助迁器”,2人操作每小时可助迁瓢虫7000头左右;1979年试验成功了冰箱控制越夏,成活率达50%以上。
亚非蚂蜂和德国黄胡蜂的研究县生物防治所于1972年至1980年,试验研究了亚非蚂峰的利用价值,并以80%的成活率解决了蚂蜂的人工控制越冬,1980年人工控制周期性繁殖获得成功。
1974年调查发现农作物害虫天敌——德国黄胡蜂,并对此蜂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箱养驯化的研究。研究证明:该蜂的食性范围——以鳞翅目幼虫为主;该蜂能随箱生活繁殖,能放能收能迁移;该蜂有蜂王,群体大,纪律性强,很有利用价值。1978年被列为省重点科研项目之一,1984年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列为国家基金项目。
第二次土壤普查县土壤普查办公室于1980年秋开始进行土壤普查、农牧渔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土壤普查队,建立化验室。先在陇海区李屯乡赵堤口大队进行试点,随后在全县范围内,逐区分乡展开。历时4年,1985年春基本完成了全县土壤普查任务。该项获宿县地区科技2等奖,主要完成者陈子强、袁印轩、徐洪涛、刘树鼎、范增英、胡永强。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详查1982年9月至1983年4月,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19人的专业队,历时8个月,对全县土地资源进行详查,编写成《砀山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详查报告》、《砀山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详查工作总结》。绘制了县和各区、乡土地利用现状图。该项获宿县地区科技3等奖,主要完成陈子强、席伦昌、邓秀平、张从义、胡玉民。
作物根外追肥技术1980年,根外追肥技术试验成功。根外追肥可增产7—10%,千粒重提高1—1.5%,小麦尤为见效,全县两年推广小麦根外追肥45万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益,后推广到全宿县地区。该项目试验承担单位有毛园、芦庄、张庄生产大队。
碳酸氢铵深施掩底技术研究该项研究获1981年安徽省农业厅颁发的2等奖,完成单位:县农科所。
大豆花期追肥技术研究该项研究获1984年安徽省农牧渔业厅颁发的3等奖。完成单位:县农科所。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该项于1985年试验成功,获安徽省棉科所颁发的改进奖,完成单位:县农科所。



三、工业科研成果
磷肥厂两防工程研究1981年,磷肥厂完成一二期防尘防毒工程,使车间粉尘浓度由原来数100mg/m3降到3mg/m3,产量提高3—5倍,含磷量由7—8%,提高到12%。
万吨技术改造化肥厂1979年开始试验万吨技术改造,1981年成功,年产碳酸氢铵达到5万吨(技改前产量3000吨)。
菜子饼代替豆饼发酵试验1981年砀山化工厂应用菜子饼代替豆饼发酵试验成功,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农用深井泵研制由省农机研究所设计,砀山县通用机械厂试制的扬程28.28米,流量13.9升/秒深井泵,于1979年5月鉴定成功,荣获省科技大会颁发的科技成果3等奖,主要完成者高广贤、王新学。
人工“老窖泥”试制对人工“老窖泥”的培养及应用,县酒厂专立科研项目。1980年至1982年,培养“老窖泥”40立方米,建成人工“老窖泥”104条,投入生产后,大曲酒成品理化指标均达到省定标准,探索出人工“老窖泥”的培养和管理方法。人工“老窖泥”的试制成功,为酒厂发展优质高档产品奠定了基础,随后便生产优质粮食酒“宴喜台”、“三杯美”。
研制赖氨酸小香槟1984年县酒厂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研究出营养饮料赖氨酸小香槟。该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标准,对年老体弱和儿童有营养滋补作用,投入市场,颇受欢迎。
研制38度低度“恭喜”白酒该项科研是酿酒行业的新课题,经数十次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通过感观和理化鉴定。于1985年5月开始批量生产。该产品以价廉物美、味美平和而立足于市场。
电子脉冲校表台1981年县供电局试制成功了“电子脉冲校表台”。把标准表的表值和被校表的表值变成电信号,输入计数器,直接显示数字,同时可校3块表。
Q型悬挂式螺旋千斤顶1983年研制成功,1984年批量生产,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是轻工机械厂,即县木器厂。主要完成人:范守伯、刘宝聚、贡金钟。
四、医药科研成果
县医院骨科医生姚大瑞于1981年研制成功可透X光接骨膏药,后被命名为接骨宁,先由江苏省南通市制药厂批量生产,销售国内外。1983年县医院将此技术以9000元的报酬转让给安庆市余良卿膏药厂生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