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地震气象测报
一、地震
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后,砀山开展地震知识宣传。1976年元月,云南大地震后,砀山县建立了防震抗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7个组。全县安置4个地震测报点:陈寨中学、朱小楼中学、黄集中学、黄河中学。1976年8月,唐山地震后,地震办公室人员逐渐充实到8人,并设立了地震中心测报点。1977年测报点增加到11个,分设为骨干测报点和一般测报点两种。1979年地震测报点缩减为4个:唐寨区测报点、朱小楼测报点、良梨测报点和地震办的中心测报点。1981年撤销了地震办公室,地震工作交给科委情报股。
地震办公室及测报点的仪器设置,主要有“土地电”、“土地磁”、“土地应力”、“地倾斜仪”等。另外,还安装了“水平摆”、“磁偏角仪”、“地声报警”等测试仪器。
二、气象
地面气象观测砀山县气象局(站)属国家基本站,按中央气象局的规定,每天在2点、8点、14点、20点进行定时观测,编发基本定时绘图天气观测报告。同时按省气象局的要求,编发航空天气报告,危险天气通告和其他种类的气象报告。
砀山县气象局(站)按全国统一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开展的观测项目有: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降水、雪深、日照、蒸发(小型)、地温。按省指定观测的项目有:雪压、地温(浅层和较深层)、冻土、电线积冰。按地区气象局指定观测的项目有:系统云、指示云、地方性云和天物象。
天气预报1958年,砀山气象站每天通过广播定时对未来24小时和48至72小时短期天气预报,并作中、长期预报。1981年开始,随着天气预报现代化设备的增加和预报技术方法的改进,逐步实行了以气象传真天气图和本站模式指标综合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的新方法,并通过有线广播,每天于6时11分和18时发布未来24小时和48小时至72小时短期天气预报,每月逢10发布10天中期天气预报,并将每季(月)天气趋势预报印发给各有关单位参考。
农业气象1958年11月,砀山县气象站开始做农业气象工作,进行农作物(小麦、棉花、谷子、红芋等)生育状况的观测。1961年3月,进行土壤湿度的测定。1965年11月,停止农作物生育状况的观测。1966年1月,停止土壤湿度的测定。1971年9月,恢复土壤湿度的观测。1978年9月,进行油菜生育状况的观测。1982年4月,进行物候观测。1983年6月,停止油菜生育状况的观测。1985年,仍进行土壤湿度、物候、作物生育状况的观测。
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后,砀山开展地震知识宣传。1976年元月,云南大地震后,砀山县建立了防震抗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7个组。全县安置4个地震测报点:陈寨中学、朱小楼中学、黄集中学、黄河中学。1976年8月,唐山地震后,地震办公室人员逐渐充实到8人,并设立了地震中心测报点。1977年测报点增加到11个,分设为骨干测报点和一般测报点两种。1979年地震测报点缩减为4个:唐寨区测报点、朱小楼测报点、良梨测报点和地震办的中心测报点。1981年撤销了地震办公室,地震工作交给科委情报股。
地震办公室及测报点的仪器设置,主要有“土地电”、“土地磁”、“土地应力”、“地倾斜仪”等。另外,还安装了“水平摆”、“磁偏角仪”、“地声报警”等测试仪器。
二、气象
地面气象观测砀山县气象局(站)属国家基本站,按中央气象局的规定,每天在2点、8点、14点、20点进行定时观测,编发基本定时绘图天气观测报告。同时按省气象局的要求,编发航空天气报告,危险天气通告和其他种类的气象报告。
砀山县气象局(站)按全国统一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开展的观测项目有: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降水、雪深、日照、蒸发(小型)、地温。按省指定观测的项目有:雪压、地温(浅层和较深层)、冻土、电线积冰。按地区气象局指定观测的项目有:系统云、指示云、地方性云和天物象。
天气预报1958年,砀山气象站每天通过广播定时对未来24小时和48至72小时短期天气预报,并作中、长期预报。1981年开始,随着天气预报现代化设备的增加和预报技术方法的改进,逐步实行了以气象传真天气图和本站模式指标综合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的新方法,并通过有线广播,每天于6时11分和18时发布未来24小时和48小时至72小时短期天气预报,每月逢10发布10天中期天气预报,并将每季(月)天气趋势预报印发给各有关单位参考。
农业气象1958年11月,砀山县气象站开始做农业气象工作,进行农作物(小麦、棉花、谷子、红芋等)生育状况的观测。1961年3月,进行土壤湿度的测定。1965年11月,停止农作物生育状况的观测。1966年1月,停止土壤湿度的测定。1971年9月,恢复土壤湿度的观测。1978年9月,进行油菜生育状况的观测。1982年4月,进行物候观测。1983年6月,停止油菜生育状况的观测。1985年,仍进行土壤湿度、物候、作物生育状况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