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卫生防疫
一、爱国卫生
1952年成立砀山县卫生防疫委员会。1953年改称砀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乡成立基层爱国卫生委员,村、街道、机关、工厂和学校设立卫生小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卫生防疫站协同开展工作。当时主要工作是宣传指导消灭苍蝇、老鼠及其他疾病传播媒介,保护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是年,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使用细菌战,砀山县掀起群众性的以反对细菌战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农村、工厂、机关、学校均订立了爱国卫生公约,全年共消灭老鼠13.8万只,堵鼠洞292万个,杀犬957只,清除垃圾50.4万吨,改造水井2256眼,改造厕所2975个,迁移厕所2290个,新建粪池10567个。1956年砀山县成立除四害(蚊、蝇、鼠、麻雀)指挥部,1958年开展除四害突击月活动,三个月内,发动31.8万人,捕捉麻雀80万只,鼠73万只,蝇蛹1.2万斤,堵鼠洞172万个、雀窝222万个,改造新建厕所9.8万个,牲畜圈6.6万个,疏通水沟13522条,填平污水坑165351个,清除垃圾30.9万吨。
1976年后,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工作中心,由除四害,搞好环境卫生逐步转为饮食服务的卫生管理。建国初,砀山县对饮食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仅限于卫生宣传教育。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从事饮食服务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有肠道、皮肤等传染病,不宜作饮食服务工作的人员,则令其调换工种,经检查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发给卫生许可证,方许开业。1980年贯彻《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先后组织14次检查,指令7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厂店停业整顿。1980年,聘任食品卫生监督员和助理监督员5人,卫生检查员100人,对经营食品的厂、店进行常年监督检查,凡不符合《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的单位或个人,视其情节给予适当处理。是年,指令关闭食品加工厂4家,停业整顿12家,限期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23家,给予经济处罚的18家。
1978年后,城镇每年春季进行一次药物灭越冬蚊蝇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城镇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美化环境,整顿市容。1985年砀城自来水普水量85%以上,农村结合乡村建设,规划道路、植树造林,优化树容树貌。推广压管水井,改善生活用水,1985年95%以上的农户使用压管水井。
二、传染病防治
砀山县传染病主要有天花、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流感、副霍乱、猩红热、痢疾等。建国前,由于缺医少药,又无预防措施,发病率高,死亡者多。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传染病加强了防治措施,实行免费接种预防疫苗,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天花建国前流行较广,死亡率高。本县仅有黄三白等少数医生,采用天花病患者的痘痂,研碎后用器具撒在小儿鼻孔内,以预防天花,由于缺医少药,收费贵,且不安全,多数人得不到防治,无法控制此病流行。建国初,人民政府实行免费接种牛痘疫苗,此病早已绝迹。
麻疹本县称“疹子”,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建国后仍有流行,1959年此病大流行,发病17245例,死亡86人,1972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降低。
白喉发病率低,死亡率高。1952年开始进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注射,1960年后,疫情得到控制,1970年后,此病基本绝迹。
百日咳每年均有发生,呈局部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建国以来仅死亡1人。1957年开始接种百日咳菌苗,1978年后,发病率渐低。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957年春季,此病大流行,先始于砀城、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发病率达80%,砀师发病300多人,砀山中学因此病住院150多人,致使学校停课。1976年后,随着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发病率逐渐降低,呈散在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多发生在春秋季节。1952年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1967年曾发生大流行,全县发病者达2225人,死亡81人。1972年开始接种流脑菌苗,控制了疫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率低,死亡率高。1952年本县开始有发病报告,1957年、1963年和1972年发病者较多,分别为176例、177例、214例。死亡人数分别为18人、20人、26人。1972年开始接种乙脑疫苗,疫情得到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猩红热建国前后流行较多,死亡率高。1956年全县发病1559例,马良乡发病25人,死亡9人。1960年后,疫情得到控制,除1979年全县发病614例,其它年份发病人数最多不足40人,且无死亡。
霍乱、副霍乱民国35年(1946),霍乱病流行,阚寨村死亡80人,毛堂村死亡人数占全村总人数50%,全县死亡千人以上。建国后此病绝迹。副霍乱又称“二号病”,由外地传入,1981年首次发现,全县发病396例,死亡3人。1984年第二次流行,发病111例,死亡2人。两次流行皆由稻叶型培尔托菌引起。1981年因喜庆节日聚餐导致18起暴发性流行,发病350例,波及41个公社,145个自然村。每次流行,县人民政府都采取了应急防治措施:成立副霍乱防治领导小组,组建防治专业医疗队;调集人力、物力,加强医院肠道门诊工作,划定疫区疫点,实行隔离防治,保护易感人群,服用加力霉素或四环素,并有重点地进行预防接种霍乱菌苗;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加强“三管一灭”(管粪便、管水、管饮食,灭苍蝇)工作。由于措施得力,防治及时,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伤寒、副伤寒建国前,由于缺医少药,死亡率较高。1952年始接种三联菌苗,预防效果较好,少数局部地区仍有流行,1960年后无死亡。
病毒性肝炎建国初期,此病少见,1970年后,患者渐多,很少死亡。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建国后,由于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防治措施,取得积极效果。1971年后,发病率有回升。
三、地方病防治
黑热病本县称肚里“长脾块”,民国37年此病大流行。1950年全县查治489人。1952年开始实行免费查治,全县成立区防治站8个,乡防治组25个,开展灭犬、灭白蛉活动。1963年采取以发病户为基点进行灭蛉,病户住房周围50米以内喷洒“六六六”药剂,在14个自然村共喷洒房屋4500间。1964年此病已灭,1979年9月,宿县地区防疫站黑热病调查组来本县考查,证实砀山县黑热病绝迹。
疟疾此病为本县常见多发病之一,砀山县属间日疟疾不稳定疟疾区。1960年和1971年曾发生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70%和37.4%。建国30多年来,本县将疟疾列为重点防治疾病,县、区、乡均设有疟防组织。60年代开展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1971年至1982年,年平均发病下降率为22.2%。1983年发病率为万分之六,达到国家控制疟疾流行指标(年发病率万分之十以下)。同年,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何斌教授曾来砀考查疟防成果。1984年发病率达到万分之三,接近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年发病率万分之一以下),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扬,并授给铜牌奖。
丝虫病建国前此病本县就有流行,多因无条件治疗拖至晚期。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调查防治。1956年血检4130人,其中阳性3714人,感染率为23%。1959年血检200809人,阳性3714人,感染率1.85%。1971年血检109969人,阳性702人,感染率0.64%。1982年省卫生厅给砀山县拨款12万元,县组织70人的丝虫普查队,采用姬氏及硼砂美兰染色,历时10个月,对周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普查,全县血检5325570人,采血率84.3%,查有微丝蚴阳性6329人,感染率1.2%,男女无差异,大年龄人群感染率偏高。经鉴定,虫种均为班氏丝虫,关帝庙区和赵屯区感染率略高,分别为3.7%和2.8%。1983年5月始,砀山县全民服用千分之三的海群生药盐,疗程6个月,并对微丝蚴阳性者进行治疗。1984年考核50个生产大队,除梁寨区的包楼、关帝庙区的杨庄、赵屯区的黄庄寨和赵楼、陇海区的常庄五个大队感染率在1%以上。其他大队感染率均在1%以下。
钩虫病建国前此病流行较广,感染率高,当时由于不识病因,称钩虫病为“黄病”或“黄肿病”。建国后进行多次普查普治,50年代感染率为20—40%,有症状者占3—5%,70年代后,感染率降至10%以下。1974年上海寄生虫防治研究所在城郊公社毛园大队范庄一队进行研究性调查,感染率为8.6%,均为十二指肠钩虫。
蛔虫病此病为本县常见、多发病之一。建国后,多次进行免费防治,1955年在李屯乡查验736人,阳性489人,感染率为66.4%。1971年全县查验298904人,阳性126271人,感染率42.2%。1972年在73个生产大队查验34191人,阳性11863人,感染率34.6%。此后感染率略有回升。
肝吸虫病1980年本县发现首例病人,患者王冠堂,男,19岁,原良梨乡孙庄人,自幼无外出史,宿县地区医院确诊为肝吸虫病,后转到防疫站治疗,采取血防-846七日疗法,两疗程治愈。1981年11月,县防疫站组织人员,对王冠堂所在生产大队进行普查,粪检1220人,发现3例肝吸虫卵携带者,感染率0.24%。
头癣病本县称“秃疮”,建国前流行甚广。1956年全县进行普查,发现病患者1773人(女性662人),多为黄癣,黑癣次之。并采取中草药、单验方进行普治。至1959年治愈1029人。1975年后,实行免费检查治疗。至1982年病患者全部治愈。1983年经宿县地区卫生部门检查验收,达到国家消灭头癣病标准。
梅毒建国前患者较多,建国后,取缔娼妓,并多次进行查治,1952年至1963年计查治患者982人,此后绝迹。
砀山县历年预防接种统计表
1952年成立砀山县卫生防疫委员会。1953年改称砀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乡成立基层爱国卫生委员,村、街道、机关、工厂和学校设立卫生小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卫生防疫站协同开展工作。当时主要工作是宣传指导消灭苍蝇、老鼠及其他疾病传播媒介,保护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是年,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使用细菌战,砀山县掀起群众性的以反对细菌战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农村、工厂、机关、学校均订立了爱国卫生公约,全年共消灭老鼠13.8万只,堵鼠洞292万个,杀犬957只,清除垃圾50.4万吨,改造水井2256眼,改造厕所2975个,迁移厕所2290个,新建粪池10567个。1956年砀山县成立除四害(蚊、蝇、鼠、麻雀)指挥部,1958年开展除四害突击月活动,三个月内,发动31.8万人,捕捉麻雀80万只,鼠73万只,蝇蛹1.2万斤,堵鼠洞172万个、雀窝222万个,改造新建厕所9.8万个,牲畜圈6.6万个,疏通水沟13522条,填平污水坑165351个,清除垃圾30.9万吨。
1976年后,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工作中心,由除四害,搞好环境卫生逐步转为饮食服务的卫生管理。建国初,砀山县对饮食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仅限于卫生宣传教育。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从事饮食服务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有肠道、皮肤等传染病,不宜作饮食服务工作的人员,则令其调换工种,经检查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发给卫生许可证,方许开业。1980年贯彻《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先后组织14次检查,指令7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厂店停业整顿。1980年,聘任食品卫生监督员和助理监督员5人,卫生检查员100人,对经营食品的厂、店进行常年监督检查,凡不符合《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的单位或个人,视其情节给予适当处理。是年,指令关闭食品加工厂4家,停业整顿12家,限期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23家,给予经济处罚的18家。
1978年后,城镇每年春季进行一次药物灭越冬蚊蝇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城镇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美化环境,整顿市容。1985年砀城自来水普水量85%以上,农村结合乡村建设,规划道路、植树造林,优化树容树貌。推广压管水井,改善生活用水,1985年95%以上的农户使用压管水井。
二、传染病防治
砀山县传染病主要有天花、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流感、副霍乱、猩红热、痢疾等。建国前,由于缺医少药,又无预防措施,发病率高,死亡者多。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传染病加强了防治措施,实行免费接种预防疫苗,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天花建国前流行较广,死亡率高。本县仅有黄三白等少数医生,采用天花病患者的痘痂,研碎后用器具撒在小儿鼻孔内,以预防天花,由于缺医少药,收费贵,且不安全,多数人得不到防治,无法控制此病流行。建国初,人民政府实行免费接种牛痘疫苗,此病早已绝迹。
麻疹本县称“疹子”,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建国后仍有流行,1959年此病大流行,发病17245例,死亡86人,1972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降低。
白喉发病率低,死亡率高。1952年开始进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注射,1960年后,疫情得到控制,1970年后,此病基本绝迹。
百日咳每年均有发生,呈局部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建国以来仅死亡1人。1957年开始接种百日咳菌苗,1978年后,发病率渐低。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957年春季,此病大流行,先始于砀城、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发病率达80%,砀师发病300多人,砀山中学因此病住院150多人,致使学校停课。1976年后,随着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发病率逐渐降低,呈散在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多发生在春秋季节。1952年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1967年曾发生大流行,全县发病者达2225人,死亡81人。1972年开始接种流脑菌苗,控制了疫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率低,死亡率高。1952年本县开始有发病报告,1957年、1963年和1972年发病者较多,分别为176例、177例、214例。死亡人数分别为18人、20人、26人。1972年开始接种乙脑疫苗,疫情得到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猩红热建国前后流行较多,死亡率高。1956年全县发病1559例,马良乡发病25人,死亡9人。1960年后,疫情得到控制,除1979年全县发病614例,其它年份发病人数最多不足40人,且无死亡。
霍乱、副霍乱民国35年(1946),霍乱病流行,阚寨村死亡80人,毛堂村死亡人数占全村总人数50%,全县死亡千人以上。建国后此病绝迹。副霍乱又称“二号病”,由外地传入,1981年首次发现,全县发病396例,死亡3人。1984年第二次流行,发病111例,死亡2人。两次流行皆由稻叶型培尔托菌引起。1981年因喜庆节日聚餐导致18起暴发性流行,发病350例,波及41个公社,145个自然村。每次流行,县人民政府都采取了应急防治措施:成立副霍乱防治领导小组,组建防治专业医疗队;调集人力、物力,加强医院肠道门诊工作,划定疫区疫点,实行隔离防治,保护易感人群,服用加力霉素或四环素,并有重点地进行预防接种霍乱菌苗;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加强“三管一灭”(管粪便、管水、管饮食,灭苍蝇)工作。由于措施得力,防治及时,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伤寒、副伤寒建国前,由于缺医少药,死亡率较高。1952年始接种三联菌苗,预防效果较好,少数局部地区仍有流行,1960年后无死亡。
病毒性肝炎建国初期,此病少见,1970年后,患者渐多,很少死亡。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建国后,由于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防治措施,取得积极效果。1971年后,发病率有回升。
三、地方病防治
黑热病本县称肚里“长脾块”,民国37年此病大流行。1950年全县查治489人。1952年开始实行免费查治,全县成立区防治站8个,乡防治组25个,开展灭犬、灭白蛉活动。1963年采取以发病户为基点进行灭蛉,病户住房周围50米以内喷洒“六六六”药剂,在14个自然村共喷洒房屋4500间。1964年此病已灭,1979年9月,宿县地区防疫站黑热病调查组来本县考查,证实砀山县黑热病绝迹。
疟疾此病为本县常见多发病之一,砀山县属间日疟疾不稳定疟疾区。1960年和1971年曾发生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70%和37.4%。建国30多年来,本县将疟疾列为重点防治疾病,县、区、乡均设有疟防组织。60年代开展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1971年至1982年,年平均发病下降率为22.2%。1983年发病率为万分之六,达到国家控制疟疾流行指标(年发病率万分之十以下)。同年,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何斌教授曾来砀考查疟防成果。1984年发病率达到万分之三,接近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年发病率万分之一以下),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扬,并授给铜牌奖。
丝虫病建国前此病本县就有流行,多因无条件治疗拖至晚期。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调查防治。1956年血检4130人,其中阳性3714人,感染率为23%。1959年血检200809人,阳性3714人,感染率1.85%。1971年血检109969人,阳性702人,感染率0.64%。1982年省卫生厅给砀山县拨款12万元,县组织70人的丝虫普查队,采用姬氏及硼砂美兰染色,历时10个月,对周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普查,全县血检5325570人,采血率84.3%,查有微丝蚴阳性6329人,感染率1.2%,男女无差异,大年龄人群感染率偏高。经鉴定,虫种均为班氏丝虫,关帝庙区和赵屯区感染率略高,分别为3.7%和2.8%。1983年5月始,砀山县全民服用千分之三的海群生药盐,疗程6个月,并对微丝蚴阳性者进行治疗。1984年考核50个生产大队,除梁寨区的包楼、关帝庙区的杨庄、赵屯区的黄庄寨和赵楼、陇海区的常庄五个大队感染率在1%以上。其他大队感染率均在1%以下。
钩虫病建国前此病流行较广,感染率高,当时由于不识病因,称钩虫病为“黄病”或“黄肿病”。建国后进行多次普查普治,50年代感染率为20—40%,有症状者占3—5%,70年代后,感染率降至10%以下。1974年上海寄生虫防治研究所在城郊公社毛园大队范庄一队进行研究性调查,感染率为8.6%,均为十二指肠钩虫。
蛔虫病此病为本县常见、多发病之一。建国后,多次进行免费防治,1955年在李屯乡查验736人,阳性489人,感染率为66.4%。1971年全县查验298904人,阳性126271人,感染率42.2%。1972年在73个生产大队查验34191人,阳性11863人,感染率34.6%。此后感染率略有回升。
肝吸虫病1980年本县发现首例病人,患者王冠堂,男,19岁,原良梨乡孙庄人,自幼无外出史,宿县地区医院确诊为肝吸虫病,后转到防疫站治疗,采取血防-846七日疗法,两疗程治愈。1981年11月,县防疫站组织人员,对王冠堂所在生产大队进行普查,粪检1220人,发现3例肝吸虫卵携带者,感染率0.24%。
头癣病本县称“秃疮”,建国前流行甚广。1956年全县进行普查,发现病患者1773人(女性662人),多为黄癣,黑癣次之。并采取中草药、单验方进行普治。至1959年治愈1029人。1975年后,实行免费检查治疗。至1982年病患者全部治愈。1983年经宿县地区卫生部门检查验收,达到国家消灭头癣病标准。
梅毒建国前患者较多,建国后,取缔娼妓,并多次进行查治,1952年至1963年计查治患者982人,此后绝迹。
砀山县历年预防接种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