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我来阜阳市任职不久,急欲了解市情。恰逢新编《阜阳市志》即将出版,这为关心阜阳市的社会各界朋友及我本人,提供了非常翔实的资料。得读志稿,确实受益匪浅。
过去,我看过《颍州志》,了解阜阳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宋代欧阳修称本地“水甘土厚而物产美”,苏轼“未觉杭颍谁雌雄”,并非虚言。可惜的是,旧社会漫漫长夜,人民受压榨,生产力受束缚,政治腐败黑暗,灾害频仍肆虐,本地资源难以开发,经济难以发展,旧貌难换新颜。
今览新市志,令人耳目一新。此志与旧志截然不同者,首先在於历史观。旧志所载内容,重在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极少提及人民群众的作用,间或记有,多是诬谤之词。显然,那无不是唯心史观之使然。新市志则不同,通篇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古颍州西湖的建筑,顺昌抗金大捷,红巾军起义,“四·九”暴动,阜阳城解放,直至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改革开放的伟绩,始终贯穿着一个主体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看了市志,我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人民政府是服务机关,人民群众是主人。作为人民政府的负责人,是人民的公仆,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都必须“俯首甘为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是阜阳人民,为什么在旧社会当牛作马,而在新中国当家作主呢?同是阜阳之地,为什么在旧社会凋蔽衰败,在新中国成就巨大呢?这个问题可以在市志里找到答案。市志记载的翔实资料说明,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从市志展现的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走社会主义道路,乃历史之必然,人民之抉择。历史为证,人民共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阜阳人民的幸福。这是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铭记心底,坚信不移。
市志用了半数以上的篇幅,记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阜阳市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迅速发展。作为皖西北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城市的阜阳市,改革开放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工农业生产、交通、邮电、商贸、市政、建设、科、文、教、卫、计划生育、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变化之大、进步之快,前所未有,令人振奋。由此,读者自然会得出一个结论: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阜阳市的现代化。现在,原阜阳市与原阜阳县合并,成立了新阜阳市。要实现阜阳市的现代化,就要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我相信,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阜阳市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阜阳市定会有一个更光辉、更富强、更美好的明天。
初读市志,写了以上点滴体会,是以为序,愿与读者共勉。
中共阜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王汉卿
1993年4月
上一篇:序二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