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
阜阳市牛、马、驴大牧畜很少,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羊、鸡、鸭、鹅等。大牲畜主要分布在闸东乡的陈桥、六里、大王店,后王庄、岳湖、桃园、东平;东市区的新东、新西;泉河乡的文峰、莲花等生产大队。
1976年农水局设畜牧水产站,1984年改设畜牧兽医站,并配备专职兽医干部。1979年,农村经济政策放宽,调高畜禽收购价格,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从1966年开始,至1984年的18年中,畜牧业生产经历了大幅度的下降和大幅度的上升两个阶段。
1967年始,先是收回农民群众的自留地,继而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关闭自由市场,使畜牧业的生产徘徊了5年之久。
猪1971年,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并提出“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奋斗目标,到1976年,年总饲养量达19085头,平均户养1.7头,1979年,家禽饲养量达46510只,比“文化大革命”时期提高31.7%。
1979年,开放市场,调整生猪收购价格,进一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全市除生猪下降以外,其它家畜家禽持续发展。生猪下降的原因有三:一是部分生产队土地被国家征用,吃粮靠国家常年回销,根本无饲料喂养;二是蔬菜队社员、因常年从事蔬菜生产和销售,无时间饲养;三是全市农业人口中,从事商业服务,建筑、运输、外出做工等行业的有5424人,占总人口的12.8%。加之养猪时间长、收效慢,相当一部分人不饲养。故1985年生猪饲养量比1976年下降近两倍。
羊1985年底有884只,其中绵羊8只,能繁殖的母羊142只,奶羊10只,一般提供食用。
家禽主要指鸡、鸭、鹅。1985年全市饲养量124665只,是历史上饲养家禽的最高记录。其中鸡占85%,同时,鸡的品种较多,主要有来杭鸡、罗丝鸡、西赛斯鸡、六安鸡、改良鸡、笨鸡(指本地鸡)主要食用与生蛋。品种鸡价格较高,近几年来,每到1至4月份孵小鸡期间,来杭鸡蛋每个2角2分,罗丝鸡蛋每个5角,西赛斯鸡蛋每个8角。1980年至1985年4月至6月,早仔鸡上市私价出售每公斤2.5~3元,价格较高,群众喜欢饲养。
兔一般分家兔和西德长毛兔两种,其中西德兔又分德系和英系两种。近几年饲养小兔多为西德长毛兔。养兔从1980年至1982年4月份前形成了高潮,俗称“兔子热”。特别是西德兔毛长价高,在正常情况下,每公斤兔毛价27元左右,每对不足1公斤的小兔一般价在60—100元(市场议价出售)有的养兔户一年就收入几千元,个别的达到了万元户,由穷变了富。这样以来,饲养长毛兔的人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982年4月份前,全市农户长毛兔饲养量39763只。
1982年4月25日《安徽日报》刊登一条关于“有计划地发展养兔事业”的消息后,长毛兔与兔毛价格猛跌,饲养长毛兔由“热变冷”。出现了兔毛卖不掉,小兔无人要的情形。1983年长毛兔饲养量只有2540只,比1982年4月份前的高潮时期下降15倍。1984年因外商收兔毛,长毛兔与兔毛价格又急剧回升,兔毛一级由国家牌价27元,议价逐步升为40元、60元、80元甚至100元以上,是年长毛兔饲养量又回升到19322只。
1971年后,由于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加之土地因国家征用而逐年减少,耕牛饲养量也随之逐步减少。1985年末有黄牛843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牛492头,当年仔畜181头。
驴、马、骡大牲畜,过去主要用于运输,推磨碾米,由于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普遍使用机械,驴、马、骡大牲畜饲养量也随之减少。1985年全市共有28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畜有14头。
阜阳市畜产品水产品产量

二、水产
全市沟、河、塘水面4219亩,可利用养鱼水面1630亩,占整个水面的38.6%,已养鱼面420亩,占可养鱼水面的25.8%。水生植物面积共679亩(其中莲藕51亩,蒲草11亩)。
我市水产旧时以内河、沟、塘自然繁殖为主,放养次之。市内水系多数由西北至东南流向,贯穿全境,流入颍、泉二河,继入淮河,特别是春夏两季,鱼类回游产卵,故品系复杂。过去捕捞者众,放养者少。
1978年前养鱼量不及野生鱼的十分之一,1978年后提倡集体放养和私养,数量大致各占一半,但人民食用亦以天然捕捞,集市购买为主。
阜阳鱼类主要有鲤、鲢、鲭、鲫、鳊、鲇、鳝、鳗、鳅、草、虾为主。
全市集体养鱼水面共303亩,农水局养鱼场242亩,闸东乡养鱼场水面35亩,泉河乡双河养鱼场水面26亩。1977年后,由于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出现了个体养鱼专业户,全市现有个体养鱼38户,水面大小不等,放量数量各有差异。
建市以来年平均捕捞鱼(不含社员家庭饲养捕鱼量)67560公斤。其中自养鱼捕捞量29570公斤,占年平均捕捞数的43.1%。天然捕捞量37990公斤,占年平均捕捞量的56.9%。
上一篇:第五节 林业
下一篇:第七节 水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