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52年,中国民革在阜阳城建立民革阜阳小组,由王绥尧任组长,小组成员只有陈立三、李和玉等3人。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中,由于扩大化的错误,民革小组受到冲击,王绥尧等民革成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民革小组活动中断长达20余年。
1980年,王绥尧等民革成员均得以平反,落实政策,恢复名誉。民革小组在阜阳市重新开展活动。至1982年,民革阜阳市小组发展新成员7人。是年9月,民革安徽省负责人亲临阜阳市,监督、指导选举成立了民革阜阳市支部委员会(简称民革阜阳市支部)。民革阜阳市支部有3名委员组成,由王绥尧任主任委员,费慕尧为组织委员,沈志庵为宣传委员,该支部有民革成员31人,其中包括阜阳县的6人。
1985年5月30日,民革阜阳市支部举行全员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民革阜阳市支部,邵春启任主任委员,支部委员增至7人。至1986年8月,民革阜阳市支部一共有民革成员39人。该支部在市民主东路设有办公室,配有专职干部2名,处理日常事务。
民革阜阳市支部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市政、县政管理。民革成员有5人为阜阳市人大会和阜阳县人大会代表,1人任市人大副主任,有36人为市政协和县政协委员,有7人任政协副主席,1人任阜阳县副县长。他们在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市、县政协会议上,积极提议案、批评、建议,勇跃参与市、县人大和政协组织的视察活动,对于市、县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市、县各项工作,起到了监督和促进作用。
民革阜阳市支部发挥其成员的专长,积极为市、县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做贡献。1983年秋,该支部创办了阜阳市中山业余文化学校。校内设高中、初中两部,为在职职工补习文化课。至1985年,该校共招收学员60班,2213人,全部合格结业。从1984年秋开始,民革阜阳市支部又开办了成人高等教育辅导班、音乐班、美术班,对入学学员专业培训;还设立3个咨询服务机构,对社会开展医疗咨询、美术咨询、贸易咨询服务;还撰写文史资料稿件56篇。
近年来,随着改革深化和对外开放扩大,民革阜阳市支部鼓励其成员利用个人与海外侨胞的关系,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为引进外资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二、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在阜阳城最早的组织活动,是1956年春建立的民盟阜阳小组。当时民盟阜阳小组有盟员5人,李熙任组长。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民盟阜阳小组因其成员受冲击而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阜阳的民盟成员再次遭受迫害,其中部分盟员因工作调动离开阜阳。
1980年平反冤假错案,民盟盟员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4年2月,民盟阜阳支部在阜阳市建立,共有盟员8人,由田畴任支部主任委员,赵景庵任副主任委员,胡铁华、罗文博、汪友林为委员。至1986年5月,民盟阜阳市支部已有盟员43人,其中有2人在外地工作,1人在阜阳县,其余40人在地、市工作。大部分民盟盟员从事教育、文化工作。
1984年秋,民盟阜阳支部筹资17000多元,建造9间教室,租赁2间宿舍,开办了文汇业余学校,招收了两班高考落选的学生,共183人,为之复习功课。第二年,这批学生有71人被大专院校录取。同年,应阜阳纺织厂要求,民盟阜阳支部为该厂举办科技日语业余培训班,培训职工152人。经过3个月培训,学员能用简单日语会话,借助工具书能翻译浅短日文,适应了该厂对外开放的需要。
1985年5月,阜阳地区、市、县招工招干,电大及成人高校招生。应召的考生急需复习功课。民盟阜阳支部急考生所急,开办了两个复习班,共收学员103人,经复习,升学率达100%。
自1985年春节始,至1986年秋,民盟阜阳支部8次举办多学科专业知识讲座,听众有机关干部、职工、待业青年、学生,共有28000多人。讲座深入浅出地讲授专业理论和技能,介绍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现实的改革开放服务,为生产服务,为社会服务。每次讲座都受到好评,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其他党派
1984年始,阜阳市有15人参加民主建国党,1人参加农工党,1人参加致公党,他们分别为所在党蚌埠支部和合肥支部成员,在本市未建立组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