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何比干
何比干,生卒年份无考,字少卿,汝阴人。西汉著名法学家。曾任汝阴县令、丹阳都尉,汉武帝时为廷尉。比干少时曾拜晁错为师、向他学习《尚书》。为官主张法治、办案注重调查,经他处理的案件,“狱无冤囚”。他任汝阴典狱官时,惩恕分明,救了数千人,淮颍百姓称他为“何公”。58岁时因病辞世。
李谷
李谷(903—960)字惟珍,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27岁举进士,先后在五代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为官。后晋天福年间,擢监察御史历任开封府太常丞、虞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等职。开运元年(944年),他随后晋出帝(石重贵)征契丹,任枢密直学士,加给事中。开运二年(945年),出任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后为契丹所俘,连拷问6次,皆不屈。后汉初,任左散骑常侍,不久掌开封府,迁工部侍郎。乾年间。郭威西征时,李谷任西南面水陆转运使,后改任陈州剌史。后周广顺初年(951年)。加户部侍郎。不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当时,官府禁牛皮法甚严、违者处以死刑。李谷计算出每年所用皮革数后,规定每10顷田每年向官府交一革,多余的皮革,允许百姓自己使用。他还奏请废除屯田,实行按州县纳税、服役的制度。广顺二年为东京留守,掌开封府事。显德元年(954年),加封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后从世宗征太原,师还,晋升司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年,黄河缺口,李谷奉命率10数州民工抢堵。按时完工。显德二年冬天,后周议伐南唐,以李谷为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庐、寿等州府事。后周恭帝即位时,进封赵国公。李谷为人厚重刚毅,善谈论,与韩熙友善,时称“朴(壬朴)能荐士,谷能知人”。建隆元年卒,赠侍中。传见《宋史·李谷传》。
尹拙
尹拙(890—971年),汝阴人五代大臣。性格朴实纯谨,博通经史。五代梁贞明五年(919年)考中三史科。历任梁、唐、晋、汉、周五代官员。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为左补阙,翌年,转侍御史,与张诏吕琦同修《唐史》。周显德初年,官拜检校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通判太常礼院事,与张昭共修《唐应顺清泰及周祖实录》,详定《经典释文》。北宋初,任秘书监制大理寺。乾德元年(963)告老还乡,后病卒家中,享年81岁。《宋史》有传。
丁罕
丁罕,生卒年份不详,颍州人。北宋大将。他原是徐廷军的部下,因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提升为都虞侯。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知霸州,洪水泛滥,霸州城外,尽成泽国,数段城墙塌陷。丁罕以私资招民工,加筑城墙,使霸州转危为安,保住了城内军民生命财产。后奉旨率军戍边。与西夏国李继迁对阵。丁罕三战皆胜,歼俘敌军数万,西夏军见丁罕旗帜便逃,成为北宋镇守西北边陲的名将。因战功,丁罕升密州观察使。
蔡齐
蔡齐,生卒年纪无考,蔡齐北宋初颍州太守。他在颍州的显著贡献,就是“奏请立学”。在此之前,州县不准开办学校。据清乾隆《颍州府志》载:“自宋蔡齐守颍州,奏请立学,颍之有学自此始。当时设官掌其课试之事,纠正其不如规者,振兴鼓舞以驯至于自然,故民淳气,和教化行之。颍实为先导焉”。蔡齐奏请立学获朝廷批准,从此颍州率先开办州学,全国各州亦从之。所以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蔡齐有重要地位。正是州、县书院的开办。“博之以诗书六艺之文”。颍州“风俗成而人材出”,促进了本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风的昌盛,使北宋颍州盛名天下。
晏殊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人。北宋大臣,著名词人。殊7岁能文,人称“神童”。宋仁宗时官至宰相兼枢密使。平生好贤、重才。遭朝中一些权臣忌恨,受谗贬官为工部尚书,出知颍州。在颍州游西湖,宴嘉宾,填词阕,曾作《喜迁莺》,内中云:“劝君看取名利场,今古梦茫茫”。反映了他降职颍州的心情。晏殊知颍州时间不长,即调去陈州等地。他在颍州留下不少佳词,多系会友宴游之作,抒写春花秋月的闲愁,工于造语,含情凄婉。音调和谐,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晏殊和其后的欧阳修、苏轼相继知颍州,对开创北宋颍州文风昌盛的局面有一定贡献。《宋史》有传。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二月,欧阳修调任颍州太守,简政、轻刑、倡学、兴农,督率民工堵塞白龙沟,使颍州西湖可蓄水灌田;创建了西湖书院,是颍州第一所书院。知颍翌年,春荒严重,他上奏朝廷,免除颍州征役。是年7月,欧阳修调离颍州,但其家仍留在此。离开颍州21年,写“思颍诗”30余首,寄托他对颍州的怀念深情。他在《思颍诗·序》中盛赞颍州“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辞官归居颍州西湖之畔,自称“六一居士”,著《六一诗话》。他从此再没离开颍州,直至65岁病逝。欧阳修生前知颍和居颍期间,常邀集文人学士赋诗论文,留下了许多佳作,促进了颍州文化发展。《宋史》有传。常秩
常秩(1019—1077年)字夷甫,汝阴人,北宋学者。考进士不中,及屏居里巷,专心研究经学。宋嘉、治平年间多次授以官职,他皆谢绝。熙宁三年(1070年)宋神宗诏令“以礼敦遣,毋听秩辞”,次年他不得不进京参见,历任天章阁侍讲、太常侍、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常秩学识渊博,曾受到欧阳修、王安石、吕公著等人的赏识和推崇、因而名重一时。他拥护王安石变法,当时,反对变法的人很多,而他“独以为是,一召遂起”。著讲解数十篇。死后,赠右谏议大夫。传见《宋史·常秩传》。
张纶
张纶(?—1085年)字公信,汝阴人。北宋名臣。少豪侠任气。考进士不第,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四川王均起义,朝廷遣军镇压,他主张“晓谕召抚”,请官府与义军会盟,立碑境上,多年相安。纶出任江淮制置盐运副使,改革盐税制,增设盐场,使盐课扭亏为盈。后张纶代知泰州,三次上表,请修海堰,率民工修海堤150里(75公里)。使当地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受到百姓拥戴,为他建立生祠以表敬重。张纶富有同情心,在江道上见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他愤叹到:“此乃有司之过!”遂取奉银置衣,发给受冻难民。《宋史》载有《张纶传》。
王臻
王臻(1041—1097年)字及之,汝阴人。北宋大臣。少时勤学博览,曾写文10篇去见寿州知州曾致尧,被称为“颍汝奇士”。后中进士,授大理评事,迁监察御史,擢淮南转运副使。因朝廷下诏废淮南旧堰,王臻上谏劝阻,被贬知福州。仁宗即位。王臻得到信用,官至龙图阁侍制,掌权开封府,又累迁尚书工部郎中,以右谏议大夫授御史中丞。他主张裁惩骄性滋事的“贵族子弟”,任用“孤寒登第子弟”和仕官考绩优良者。其主张宋神宗采纳,奸吏受惩,地痞被治,社会秩序得到维护。京都皇城剌史,为官贪婪,横行不法。王臻查实其罪行。捕至开封府,先黥面,后剌刑,百姓称快,部下肃然。《王臻传》载于《宋史》。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宋仁宗元祐六年(1091年)8月22日,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是年冬,大雪铺地,百姓饥馑,苏轼奏请获准,发义粮数千石,并平价出售院炭和酒务柴救济灾民,当时,开封府诸县多水患,官吏不究本末,掘陂泽沟,导水入惠民河,造成陈州水灾。于是,又有官员奏议掘黄堆,开八丈沟,导患水通过颍河入淮。苏轼派人实地勘察后,写奏折阻开八丈沟,指出:新沟地势低于淮河,若掘黄堆,开八丈沟则不仅不能减轻陈州水患,反而使淮水倒流,颍州亦将难保,由于苏轼据理力争,开沟之议方停。苏轼知颍期间,大修水利,浚清陂塘,开清沟,疏清沙,致力于农业生产,为百姓办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他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当时颍州灾荒,有百姓去淮南路籴稻种,行至固始县朱皋镇被扣。苏轼多次行文,要求放还被扣稻种,均遭拒绝。于是他上奏朝廷,终于要回了全部稻种。苏轼非常喜爱颍州西湖风光,常游赏其中,饮宴会友,赋诗著文,有时连处理公务亦在湖上,在西湖留下了不少佳作和胜迹。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自颍州调知扬州,以后又调赴杭州,他一直对颍州印象美好。在杭州曾把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作比,以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时年66岁,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其传载于《宋史》。
刘锜
刘锜(1098—1162年),字信叔,甘肃静宁人,南宋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年),刘锜出任东京副留守,率兵3万前往赴任。行至顺昌(今阜阳市),遇金兀术率金兵南侵,遂决计留守顺昌。他排除一些下属南退的主张,为表示守城抗金的决心,下令凿沉船只,将夫人安置寺中。寺门前堆满柴草,准备打败了就焚家全节。在他的鼓舞下,顺昌军民坚定斗志,誓死与金军决战。刘锜所部在群众支持下,首战挫敌前锋,继而夜袭敌营,随后与金兀术10万精锐血战顺昌城下,破敌铁浮屠、拐子马队,大败金军,取得顺昌大捷。这是南宋对金的第一次大胜。后人曰:“军非歼颍水,马已蹴关山”。颍民为纪念此次抗金胜利,立刘锜庙以祭之。“寺门之薪”亦传为佳话。刘锜传见《宋史》。
刘福通
刘福通(?—1363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颍州(今安徽界首市人,一说阜阳县)人。原为颍州白莲教首领。曾与韩山童等聚众,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宣誓起义,推韩山童为明王,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山童被捕牺牲,他与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在颍州举行起义。接着攻占朱皋、罗山、上蔡、真阳、汝宁、息州、光州,众至十余万。至正十五年二月迎韩山童子韩林儿到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尊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他以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自与罗文素为平章、弟刘六知枢密院事。不久自任丞相,加太保。次年派李武、崔德攻陕西、又派毛贵攻山东。龙凤三年(1357年)夏,分遣关先生、白毛信、毛贵等三路北伐,深入西北、东北地区。亲率一军攻克大名、曹、仆、卫辉等地,次年取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因力量分散,被地主武装击败。龙凤五年秋汴梁失守,他拥韩林儿退居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九年二月,张士诚派吕珍攻安丰,三日,刘福通战败牺牲。一说朱元璋来解安丰围,他和韩林儿被朱元璋挟持到滁州,十二年俱被溺死于瓜步江中。事载《明史·韩林儿传》。
许有壬
许有壬(1287—1364年)字可用,颍州人,陟汤阴(今河南汤阴)。元朝大臣。延佑二年(1315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六年,任山北廉访司经历。至治元年(1321年),迁吏部主事。二年,以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行部广东,劾治贪污不法的官僚豪家。天历年间,擢两淮都转运盐司使。元统初,拜中书参知政事。至正元年(1341年)转中书左丞。六年,改翰林学士。七年,授御史中丞。元末红巾军起义爆发,他上备御之策15条,旋拜河南行省左丞,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中书左丞。他前后历官7朝,近50年。至正十七年(1357年)老病致仕。他工文辞,有《至正集》,别编名《圭塘小稿》。传见《元史·许有壬传》。
郭升
郭升,生卒纪年不详,字腾宵,颍州人。明英宗天顺年间(1460年)进士。是一位水利专家,在兴修水利上有杰出贡献。他任工部都水主事,被派往徐州视察水利,发现梁洪河内有巨石,被船工称为“翻船石”,遂命以炸药炸掉巨石,在沿河两岸陡峭处凿石系链,又石铺牵路,以便牵夫挽链行走。郭升还命人在河岸遍置垂柳,在低洼处挖土凿井,以保水土。3年任满,郭升离去时,徐州军民纷纷上表,欲挽留之。江苏维扬河年久失修,300余里有16坝阻隔,有4湖之险恶,舟揖难以通行,年年发生水灾。郭升实地勘查,亲率民工清河道,挖淤泥、建河闸、筑堤坝,旱时可引水灌田,涝时可排水泄洪,流域皆受其惠。吕梁、洪上一带军民立郭公祠以表纪念。郭升文武双全,擅骑射。后升任陕西参政,未到任却病故了。著有《奏议》、《汝颍集》。其传见明李宜春所修《颍州志》。
储珊
储珊(1469—1548年)字朝珍,号颍滨。颍州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储珊初授清江县知县。以治理有方升为御史,入试河南道巡按东路,在清查辽阳线谷问题上,表现得特别干练,一时颇有名气,于是朝廷命其代巡按山东。在此期间,珊能整风纪,秉公断案,遭到缙绅的反对。官僚刘谨,贪赃枉法,祸害百姓,储珊上书朝廷,检举了刘的不法行为,触怒了上层统治集团,被贬往山西任州判。以后刘谨被诛,才复起用储珊为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又升为浙江佥事。终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解除职务,回归颍州,专心著作。著有《奏疏》8卷,《心远堂传》4卷,《杂记》7卷和《钩元》10卷。
卢翰
卢翰,生卒年份无考,字子羽,号中庵,颍州人。明嘉靖十三年举人,明代著名学者。卢翰先后在山东兖州、腾县、曹县为官,均不热心。他专意于治学著述。因其博学广识,名震山东,向他拜师求学者不绝于途。卢翰于是辞去官职,闭门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对典籍、名物、象数、历史、儒道、诸子均有著述,对《易经》更是探幽阐微,考核精当,时人称为“卢圣人”。卢翰一生著作面广量多,有《易经中说》、《签易》、《春秋解》、《月合通考》、《中庸图说》、《定性书图衍》、《图说纲要》、《四书中说》、《宝嗣全编》、《蒙疏义》、《养蒙成语》、《蓄德录》、《道经注》、《坛经撮要》、《掌中宇宙稿》等,共计19种,128卷,其中,《易经中说》等书列入四库提要,至今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卢翰的事迹在《明史·艺文志》里有记载。张光祖
张光祖(1501—1580年)颍州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授上虞县令。在虞县率众修白马湖,筑海堤40里,消除地方水患。当地人为其立生祠以表纪念。后升御史,察核糟粮,颇尽职责,废除了以往官吏用“样米”肥私的恶弊。在巡按陕西时,严厉告诫所属官吏,一概抛开行贿受贿的恶习,并亲惩了一些贪官,有力地扭转了当地贿赂公行的吏风,很受人们称赞。嘉靖二十年,俺答贵族常派兵骚扰明边境地区。朝廷派他巡视边关,他发现有些边将不事战备,却杀良冒功,对此极为愤慨,据实加以弹劾,自总镇以下数十人均处以死刑。由于他执法严谨,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了朝中不少权贵,终被罢官归里。回籍后以诗文度日,著有《双溪存稿》一书。
刘九光
刘九光(1556—1621年),字文孚,号含轩,颍州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初授清丰县令,廉洁奉公、饥馑年间,对地方赋税不加催逼;处理民间诉讼等事宜,亦能秉公而断。后改调兵部郎中,颇能清除属下过去的积弊,并对如何加强军务提出10项建议,均被采纳。在出任山东右参政时,刘九光竭力避免繁重的徭役和骚扰群众,每逢荒歉年景,亦能多方设法赈济饥民,因绩提升为广西右布政使。时广西徭民与汉民,经常发生冲突,一些官吏主张出兵镇压徭民,刘竭力反对。他亲往出事地方,调解汉、徭两族间的矛盾,解决了很多争端,广西在此后一段时间较为平静。暮年,刘九光在滇南左藩任上告老归颍。著有《兵部奏议》、《元文堂草》等书。
张鹤鸣
张鹤鸣(1551—1635年)。字元平,颍州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历城知县,移南京兵部主事。累官陕西右参政。迁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镇压苗民起义,天启元年(1621年),迁兵部尚书。与熊廷弼不合,经略辽东。他与廷弼,处事多龃龉,乃听从巡抚王化贞,不受廷弼节度,挑起经、抚不合,使边防大坏。二年,王化贞弃广宁遁,他仍偏袒化贞而诋毁廷弼,廷弼被杀,传首九边。后以病归。天启六年,魏忠贤起用他为南京工部尚书,次年思宗朱由检即帝位,魏忠贤自缢死,他亦受劾。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起义军攻克颍州,他被杀死。传见《明史·张鹤鸣传》。
李精白
李精白,生卒时间不详,号盟素,颍州人。明朝奸臣。他于万历年间(1613年)中进士,历任巡抚、山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太子少傅、兵部尚书。李精白官运亨通,与他投靠阉党魏忠贤、善于逢迎拍马密不可分。在魏忠贤得势时,他带头上书朝廷,要为魏忠贤建立生祠,对魏大唱赞歌。他在山东蓬莱阁上建祠时,竟谎报朝廷,说看见“麒麟出现”,“仁兽降临”,这是因为魏忠贤的“德政”感动了天神。为巴结讨好魏忠贤,李精白送魏一件金器,上刻“孝男李精白”5字,李精白在家私设公堂,残害百姓,其宅后挖有“万人坑”,受其害死者皆抛入此坑。崇祯六年(1633年),魏忠贤阉党垮台,李精白被监禁3年,家产抄没入公。
李栩
李栩,(?—1637年)字遽遽,初名麟孙,是李精白的长子,明代贡生。
明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军围攻颍州,栩逃奔到山东。城破后,起义军把李家财物分给农民,栩对此怀恨在心。后农民军被明将黄得功的队伍击退,栩从山东回归。到家后,拿出其隐藏的财物,招募壮丁300人,组成一支地主武装,专与义军为敌。同年,一支起义部队在茨河铺一带活动,栩率队袭击他们,使这支农民军遭受重大损失。之后,栩又带队伍到焦陂,进攻当地义军,杀害白虎神、闯塌天等首领。为此,明知府朱大典提升李栩为都司,李栩势力日盛。崇贞十年(1637年),农民军复攻颍州,驻军东门外。栩故技重演,带人夜间偷袭,农民军仓促应战,只好退走。栩被升为参将。这时,河南袁时中的部队见闯王势力愈来愈大,想投闯王,便设计诈请栩到袁营中验查军备。李栩席间被杀掉。
刘体仁
刘体仁(1624—1684年),字公勇,号蒲庵,颍州人。清代诗人。体仁少时聪明,“就傅经史,一览成诵”。在他11岁那年,其父刘廷传捍守颍州,对抗李自成农民义军,城破被俘,为义军所杀。体仁效父忠明,青年时曾“往来兵间,为诸大帅画策”,抗清保明。
顺治十二年(1655年),31岁的刘体仁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上任伊始,便不顾同事反对作梗,毅然平反冤案,开释蒙冤者。他因此升任刑部员外郎。升官不久,又碰上豫省的一桩冤案,体仁拒绝抚军贿赂,依法行事,使冤者得免于难,在封建社会里。“任侠豪义”的刘体仁的官运注定是短命的。在他查处豫省冤案不久,便被调任吏部郎中。总共居官不过3年,其官场生涯便告完结了。体仁为官3年,“身践华要,名重一时”,“高蹈收荣,长往而不悔”,丝毫不留恋官位名禄。他唯一感到自豪和怀念的是,在为官期间,“与海内诸名贤为文酒会”。论文赋诗。“诸名贤”者,指的是王士祯、汪琬、顾炎武、黄梨洲等文人侠士。辞官归里后,体仁过了一段隐居田园生活。此后便踏上了出游之路,从秦淮到黄河,从苏门山到到华山,咏诗于名胜庙堂,作画于山水泉林。出游时期,是体仁创作的丰盛之时,诗画并茂:“凡一笔出,四方人竟传诵之”。他除写诗作画外,还精于鉴别,长于鼓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体仁整60岁。是年他游至钟离,突患急症,不治而逝。其遗著有《七颂堂诗集》、10卷、《七颂堂文集》2卷、《识小录》1卷。刘体仁传载于《清史稿·文苑传》和《安徽通志稿·人物传》。
刘凡
刘凡(1637—1696年)字元汉,号卓崖,颍州人。刘体仁子。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孟县令。孟县地多苦旱,游民经常行窃。他访求郭守敬后,亲督疏浚。在引黄河水灌溉旱田数万亩的同时,清理出无主荒田数万亩,令游民开垦耕种。出现了国泰民安盛况。后任陕西督学,作《读书谱》以授诸生。不久,告归。著有《清芬阁诗集》。
李绅文
李绅文(?—1712年),字陟屺,颍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授四川蒲江县令。上任后兴街市,建商店,通盐铁,繁荣市场。该县学宫久废,绅文捐俸购置学田,复建校舍,招生授课,培养了一批“名俊”之才。后擢御史,巡视东城,认真考察,凡其陈秦,皆中机宜。知保定府,平反冤狱,疏河治水,勤于政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绅文因劳成疾而卒。其传载于道光《阜阳县志》。
张琦
张琦(1648—1717年),字佩玉,颍州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授山西陵川县令。不久,入户部郎中。时陵川旱灾,同官欲严驳,张琦劝阻,遂蠲免征银18万两。后迁福建建宁知府,修造海船,就近采料,节约民力财力,受到称赞。因病辞官,卒于故乡。
刘应褒
刘应褒(1669—1729年),字慕哲,颍州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举人,任湖北水官。监修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权滋等处江堤,常乘小船往来于风浪之中,当时水官只有监督治水之责,而无掌管经费之权。修堤民工劳役强重,但食不饱腹,亦有饿死者。应褒建议开仓赈恤、救济民工,却遭到拒绝。修堤竣工之日,他愤慨叹曰:“吾不能使百姓温饱,有何面目立于人世!”遂投江自尽。当地百姓感念,为他立庙江边。其传见道光《阜阳县志》。
鹿佑
鹿佑(1652—1731年),字有上,号兰皋,颍州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初授浙江西安县令。在职劝农桑,兴学校,并制订代征之法。对辖内所拖欠的田赋,除纳粮外,也允许用竹器、木器、家禽、家畜折价抵税,给当地居民一些方便。任满后升为河南道监察御史,在巡视过程中,不避权贵,敢于直言。曾上书弹核了以贿赂宫禁而得中状元的山西富豪李蟋龙,被当地群众誉为“一本参三相。”后升任大理少卿,太仆太常正卿、少司马、兵部侍郎、河南巡抚等职。
康熙己丑年(1709年)河南发大水,鹿佑奉命巡视,到任后,即率民夫加固河堤,救抚灾民。奏请朝廷赈济谷物数万石。为避免徇私舞弊,分发谷物时,鹿佑亲临现场,督促检查,并减免了灾情较重的开封、归德、汝南等地27州和西华等6县的钱粮。甲午年,河南又遇旱灾,鹿佑两次奏请朝廷,减免和缓征了河南的田赋。后因病告归,河南人在书院中设其牌位,以作纪念。
杨熙纯
杨熙纯生卒年份无考,字效穆,阜阳县人。学识渊博,擅长诗文。熙纯生于清道光中叶,正是中国积贫衰弱之时。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势力侵入我国。熙纯是知识界较早能“睁开眼睛看外界”的人。他所著《防海策》一文,详析列强与我国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筹划方略,提出巩固海防、抵抗外寇、保家卫国的主张。时人将他与宋朝宰相范仲淹相提并论。可惜由于当时政府腐败,熙纯壮志难酬,郁郁以终。
尹士芳
尹士芳,生卒纪年不详,字蕙庵,号蕙衡道人,阜阳市西关人,清末拔贡生,当地名书画家。
尹士芳擅绘花卉、怪石。用笔秀润超逸,图形生动感人;其书法自辟溪径,刚劲古朴,自成一家。在诗文方面亦有造诣。其书画深受时人推重,其作一出,争相藏之。
尹士芳性孤且直,不屑与权贵来往。闲时乐与贫夫小贩在酒楼茶肆聊天,不愿为达官作画。当时的督军倪嗣冲,为附庸风雅,窃取礼贤下士的美名,曾3次派人“请他出山”,皆被他拒绝。倪嗣冲自己前去“拜访”,他避而不见。因而其人品更为时人所推崇。至今犹有人叙其生平孤直的故事。
张子珍
张子珍(1905—1927年),别名张哲民,阜阳县人,幼年读私垫。民国10年(192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年)回阜阳开办“淮颍书局”,参与组建了中共阜阳小组,并担任小组长。民国15年(1926年),他受共产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以叶剑英为参谋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任连长,在江西万县与南昌起义军会师后,转战赣粤,进驻广州,参加了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在观音山瘦狗岭掩护部队转移时中弹牺牲。时年22岁。
1957年5月,广州人民在纪念广州起义30周年时。叶剑英元帅为张子珍烈士赋诗一首:“夜半枪声连角起,广州工农兵举义,红旗闪耀粤王台,君是当年好战士。”徐向前元帅为张子珍烈士题词:“张子珍同志在参加广州起义时牺牲了,这位为祖国的解放、独立、自由,英勇奋斗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战士,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魏野畴
魏野畴(1897—1928年),原名魏风标、号明轩、笔名金士,化名韦金、魏子云,陕西兴平县板桥乡人。阜阳“四·九”起义总指挥。
魏野畴于民国12年(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来皖北之前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
民国16年(1927年)8月,经陕西省委同意,任杨虎城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政治部主任,随军进驻太和县,他整顿原在十军内的中共党组织,建立中共特支并任书记。在太和开办了政治军事学校。学校的领导干部和骨干力量,全是中共党员。特支从十军抽调许多中共党员,分赴各地和农村,开展兵运、工运、农运、学运工作,组建党组织,扩大党的队伍,使当时的阜阳地区革命形势空前高涨。
民国17年(1928年)初,蒋介石派韩振声到十军“清党”,魏野畴被迫离开十军,于2月9日在太和主持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确定了“皖北土地革命大爆动”的任务,并建立了中共皖北临时特委,由魏野畴任书记,下辖豫皖边区10多县县委。会议后,派大批党员去各地,全力准备武装起义。2月21日,魏野畴给中共中央写了题为《关于皖北政治经济及党之组织经过、现在策略》的报告。报告指出:皖北党组织已迅速壮大,农村革命条件已经成熟,“即刻发动土地革命,必能扩大到全皖北,破坏十军及十九军,引导五、六百万农民”走上革命胜利。3月28日,魏野畴在阜阳城主持召开中共皖北临时特委扩大会议,正式建立中共皖北特委,由魏野畴任书记。会议决定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在阜阳举行皖北工农武装起义,成立工农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并详细讨论了起义方案。
正当起义准备加紧进行之际,十军代理书记宋树勋叛变。魏野畴在阜阳西湖会老堂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于4月9日起义。4月9日凌晨,在魏野畴指挥下,起义开始,起义官兵与反动军队激烈交锋,因为突降大雨,点火信号未能发出,城外赤卫队未能及时赶到,城内起义者被迫分两路转移出城。一路由魏野畴率领200多人奔阜阳城西南老集,另一路由杜聿德率领300多人向阜阳城西北王官集进发。
9日下午,魏野畴率起义部队到老集,被国民党12军1个营和反动红学武装包围。魏野畴不幸遇害,时年31岁。
乔锦卿
乔锦卿(1897—1928年)字世荣,阜阳市人。小学毕业后,帮助父亲开药店。乔锦卿采购药材常赴外地,在南京结识了宋日昌等共产党员,并于民国1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运动。1927年,乔锦卿在南京被捕,关入国民党南京市“清党委员会”所设的监狱,不久因无证据被释放。同年10月,他受党组织遣回阜阳,12月与国民党十九军教导团的中共党组织建立了联系。1928年2月,中共阜阳临时县委建立,乔任县委副书记,全力准备发动起义。根据中共皖北特委计划,乔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税斗争,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农民赤卫队。起义前,乔又把国民党驻军在阜阳城的布防情况绘成地图,送给起义总指挥魏野畴,并在城里组织职工店员,接应起义。阜阳“四·九”起义失败后,乔按党组织给他的“不许露出来”的指示,留在城里开展秘密工作。由于叛徒出卖,乔被捕入狱。4月23日,阜阳国民党当局,对乔进行审讯,施以酷刑,兼以利诱,乔始终不动摇,次日晨,乔锦卿从容就义于阜阳城,时年31岁。
周传鼎
周传鼎(1905—1929年)字延祚,阜阳市人。民国4年(1915年),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民国9年(1920年)入南京中英中学读书,民国12年(1923)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南京创办《新阜阳》杂志。民国13年(1924年),入大厦大学学习,参加了“五卅”运动。回阜阳后,同张子珍等筹建中共阜阳小组,开办“淮颍书局”,宣传马克思主义。民国16年(1927年),被选为中共阜阳县委委员,担任国共合作时期的临时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民国17年(1928年),参与领导了“四·九”起义。“四·九”起义失败,他重建了中共阜阳城关临时区委,举办青年读书会。民国18年(1929年),他给友人的书信被国民党当局发觉,被捕,解送安庆饮马塘看守所。在狱中,他同弟弟周传业(另有传)打伤2名狱警,安徽省主席陈调元恼羞成怒,给加上“暴动劫狱”罪名,于10月19日将他同弟弟一起枪杀在安庆北门外,他在赴刑途中高呼“打倒蒋介石”、“共产党万岁!”
周传业
周传业(1907—1929年)字励久,周传鼎的胞弟。民国9年(1920年)赴南京大学附中学习。民国12年(1923年)同哥哥周传鼎一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上海大学,同哥哥周传鼎一起参加“五卅”运动。民国15年(1926年)他同在上海的3位阜阳籍同学组成“四维社”,创办《阜阳青年》(半月刊)。他用“寒沙”笔名发表的《五·四运动后国民应有之觉悟》,提出了“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中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的卓识灼见。民国15年(1926年),他在纪念“五卅”运动一周年时,因散发传单被捕,后经营救出狱。民国16年(1927年),他回阜阳后,同哥哥周传鼎一起被选为中共阜阳县委委员。翌年,参与领导了“四·九”起义。起义失败,他去太和,因书信失密,同周传鼎同时被捕。在安庆饮马塘看守所,打伤2名狱警,与哥哥周传鼎同时被杀害。就义时仅22岁。
张蕴华
张蕴华(1899—1931年)原名张育英,字蕴华,曾化名张振亚、张育才、张涛,阜阳县(今临泉县)长官店人。民国10年(1921年),蕴华考入上海劳动大学,积极参加学运。次年,蕴华转入武昌中华大学,于民国12年(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遵照党的指示,回乡开展地下活动。民国14年(1925年)秋,蕴华调任阜阳县高级小学校长,与乔锦卿、周传业、周传鼎建立了中共阜阳党小组。
民国15年(1926年)6月,北伐军开进正阳关,党派蕴华以阜阳各界代表的名义,前往迎接。其后,阜阳实现国共合作,建立了国民党阜阳临时县党部。张蕴华被选为县党部委员。
民国17年(1928年),蕴华任中共皖北特委委员,参与组织发动阜阳“四·九”起义,失败后,根据中共阜阳县临时县委决定,蕴华回到长官以办学为名,开辟长官店、沈丘集、曹寨一带的地下革命工作,建立了党支部并任书记。
次年冬,蕴华出任阜阳县财政局长,安排曹国勋、李冠英等一批共产党员到阜阳县第十区担任保安大队长、教育委员等职务,控制基层政权,乘机发展党组织,组建武装,开展农运,宣传革命。
民国19年(1930年)春,灾荒严重。蕴华领导农民协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均粮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同年冬、蕴华发动阜阳各界革命群众,驱逐了国民党县长,成立了阜阳县临时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并成立了由共产党员刘宠光为首的国民自卫军第四挺进师,掌握地方武装力量。次年初,蕴华主持清理县财政帐目,勒缴阜阳“八大家”拖欠的银粮。并组织、发起抗税抗粮的农民运动。阜阳“八大家”先是去省城密谋陷害张蕴华,后勾结长官店郭芳坡等劣绅,收买张套判变。农历8月16日,蕴华被捕,并被押安庆。
蕴华在狱中受尽酷刑,正气凛然,威武不屈。民国20年(1931年)11月13日,蕴华从容就义于安庆北门。
江化难
江化难(1901—1931年),别名廷樾,霍丘县叶集人。民国12年(1923年),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阜阳)学习,民国14年(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阜阳县委委员、中共阜阳城关区委书记,中共老集区委书记。阜阳“四·九”起义失败,他以阜阳师资训练所(位于九里沟)教师作掩护,发动学生向黑暗势力作斗争,学校当局以“煽动学潮”罪,将其解聘。旋与李光宇等发动长官店的中秋节起义,因叛徒告密,被捕,在阜阳牺牲,时年30岁。
吕浩汝
吕浩汝(1904—1931年)别名吕文翰,阜阳县插花区人。民国2年(1913年)考入安徽省立六中,民国10年(1921年)考入上海南洋大学,民国15年(1926年)入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第一学期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年底,回到阜阳,与周传业、周传鼎、李光宇、乔锦卿、董澄君、汪惠波一起组建了中共阜阳县临时支部,浩汝任支部副书记。发展党员30余人,建立了北乡、东乡、城关3个党小组。民国16年(1927年)北伐军到阜阳,国共两党合作,浩汝被选为国民党阜阳临时县党部委员。“四·一二”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他转入地下,在插花一带开展农运工作,发展农协会员3600多人,他任农协会主席,领导了抗租、抗差、抗粮斗争。民国17年(1928年)根据中共皖北特委指示,浩汝购买枪支,组建农民赤卫队,准备阜阳“四·九”起义,同年4月8日,浩汝率2000多赤卫队员,到东寺接应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被迫转移去外地。民国18年(1929年)元月2日,浩汝在插花被捕,在董澄君帮助下脱难。民国20年(1931年),他向革命根据地密运军火,在武汉被国民党武汉当局逮捕并杀害,年仅27岁。
李端甫
李端甫(1905—1932年),又名李其楷,化名刘奇之,阜阳县行流集绿柳村人。民国13年(1924年)参加张子珍办的读书会。民国1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927年)阜阳国共合作,被选为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同年8月,国民党“清党”,端甫以大寺庙小学教员身份、在行流一带从事农运工作。民国17年(1928年)2月3日,按照中共皖北特委计划,全力准备阜阳起义。4月8日下午,策动驻行流的国民党士兵20多人反正,集中3000多农协会员,准备翌日攻打县城。起义在阜阳城失利后,端甫率队去王官集与昌绍先、杜聿德会师,召开大会,成立皖北苏维埃政府和皖北工农红军,公布《临时土地法》,李端甫当选为皖北苏维埃政府主席。“四·九”起义因遭敌人镇压而失败。是年冬,李端甫重建中共阜阳临时县委,任书记。民国19年(1930年),中共阜阳中心县委建立,端甫先后任委员、书记。次年受党组织派遣,转移去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红军。民国21年(1932年)10月,在保卫金寨的激战中,端甫为掩护主力转移,英勇牺牲。
程恩普
程恩普(1882—1943年),字稚周,阜阳县人,幼好百家言,尤酷爱兵书。20岁入安徽武备陆军学堂,后赴日留学,进东京同文书院。留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清宣统二年(1910年),孙中山亲授图记,嘱恩普回国组织革命团体,准备起义。恩普返回颍州,组建安仁会,并利用其父程文炳任长江水师提督之便,在水师中开展革命宣传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恩普宣布阜阳独立。同年,他就任淮北国民军司令,驻防阜阳。民国2年(1913年),湖口战起,国民军讨袁受挫,恩普保护了一大批皖籍革命党人。袁世凯企图利用姻亲关系,派人求恩普交人,恩普拒绝会见使者,坚不交人。民国5年(1916年),袁世凯称帝,恩普愤甚,卖地5万元,在上海建立淮北讨袁办事处,为此家产荡尽。国民党中央欲行资助,恩普说:“牺牲乃革命党人本分,若望报偿,与求工投机者何异?”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恩普坚主抗日收复失地,因忧愤患病,民国32年(1943年)逝世于上海。刘子峰
刘子峰(1920—1943年),别名刘文祺,阜阳县洄溜集人。民国28年(1939年)在阜阳第四临时中学毕业后,赴涡北参加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队。翌年派往抗大分校学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游击支队,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营指导员。民国32年(1943年),他参加保卫苏豫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反顽战斗,作战英勇,身负伤17处。同年12月,他带伤重返火线,在宿迁指挥一个营,打退顽军数次进攻。12月30日,他在奉命转移时,不幸中弹牺牲。邢元伟
邢元伟(约1879—1944年),阜阳南城人,清末拔贡,依例补山东直隶州州判。目睹清廷政治腐败,乞假归里,从事教育工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清颍中学堂教席,与刘培久、李隽元创办私立成达中学堂,任校长,旋任颍州中学堂监督。同年程稚周奉孙中山之命,在颍州成立革命组织“安仁会”,元伟力赞其谋,首先参加。元伟与吕荫南、程旭亭等分电南北,弹劾倪嗣冲在阜阳的不法行为。阜阳成立国民党分部,邢元伟被选为分部部长。当选为省议员。在省议会中,元伟和倪派议员展开了斗争。
二次革命时,倪嗣冲到安庆后,即电请北京国务院通辑邢元伟。元伟亡命上海,与程稚周、李靖宇、吕荫南、张秋白等共同活动讨袁。
民国5年,省议会复会,邢在会议中,反对省政府提出的盐斛加价等加重人民负担的议案。议员任期满后,元伟在凤阳、阜阳各中学任国文教员。又曾任省立第六中学校长等职。民国15年(1926年),邢到北京与张秋白等创办民族大学。北伐后,元伟一度在安徽省建设厅任职;抗战时期,被选为安徽省参议员,提出“增加抗战力量”、“防止日寇经济侵略”、“恢复安徽大学”、“阐扬本国固有哲学”等议案。因积劳旧疾复发,病逝于家,终年66岁。
‘邢先生工书法,早年临颜真卿《中兴颂》碑,中年学《李北海云麾碑》,并兼临《苏东坡寒食诗帖》、《赤壁赋帖》,作中堂、对联,深为时重。
张锡三
张锡三,生卒纪年无考,原名张鸣恩,回族,阜阳市人,京剧表演者,革命义士。他少学京剧,结侠好义。登台表演,其声悲壮,举座为之感泣。辛亥革命前,他参加安仁会,矢志追随革命,推翻清廷。辛亥革命后,颍州革命党人光复颍州,锡三从中运筹,做出了贡献。后与邢元伟、吕荫南进行驱倪嗣冲的活动。为躲避倪嗣冲报复迫害,锡三移居上海。护国战争爆发后,他投入讨袁斗争,因操劳过度,病故于上海。
刘铭经
刘铭经(1873—1947年)字永鑫,阜阳县(今阜南县)人。在两江高等学堂读书时,他为教室倒塌压坏学生陈辞督府,而被除名,继入龙门师范读书。毕业后,相继创办凤阳师范、安徽省第六中学。民国14年(1925年),他应西北军甘肃督办刘毓芬之聘,去西北任甘州(张掖)镇守使。莅任后,他免除杂税,禁吸鸦片,筹款救灾,积极协调民族关系,为回族兄弟称道。民国23年(1934年),他辞职回乡,捐募校产300余亩,创办私立顺昌农职中学,为地方造就农业人才。死后,其子女遵嘱,将其遗体安葬于顺昌农职中学校园。
张国华
张国华(1926—1952年),阜阳市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1月3日下午,他率一个战斗小组坚守597.9阵地。美军派10余架飞机对该阵地轮番轰炸后。投入2个连的兵力进攻。张国华与战友们沉着应战,把上来的美国兵一次次压了下去。美军深夜偷偷地摸了上来,张国华与战友们早有戒备,等美国兵一靠近,喊了一声“打”,一颗颗手榴弹飞去,歼灭了来犯敌人。5日晨,美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又向阵地压来,张国华跳出工事,打得美国兵成批倒下,保住了阵地。但他却壮烈牺牲。杨明生
杨明生(1931—1953年),阜阳市光华街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11月,他在执行侦察任务的途中,与美军一个班相遭遇,他不惊不忙,用手榴弹把敌人歼灭,荣立了三等功。
1953年1月,美军一个连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454高地发起进攻。他自告奋勇,迂绕到敌人的侧面,用一挺机枪打退了来犯的敌人,被授予“优秀团员”称号。后为保护战友而牺牲,时年22岁。
朱清华
朱清华(1884—1955年),字绍云,阜阳县(阜阳市)西城三府街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光绪32年(1906年),任颍州清颍学堂教师(现阜阳市三中前身)。民国初年,曾任阿尔泰办事处长官,及民国大学校长。民国30年(1941年)至1943年春,先后代理安徽省临时政治学院及安徽学院院长,暨安徽大学及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等职。一直到1952年以后。
民国初,因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参加同盟会,进行革命。袁克定曾带队亲往北平朱寓搜捕。但朱先生于事前闻风走避,逃往苏联莫斯科。
朱先生学识渊博,性格开朗,博闻健谈,擅长诗词,下笔淋漓多姿,诗文铿锵有力。1955年病逝,时年72岁。
吕荫南
吕荫南(1891—1957年)字若杞,笔名散木,阜阳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上海幕尔学堂学习英语、数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东京同文学院,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次年,他受孙中山指派,回阜阳建安仁会,在军、政各界开展革命鼓动工作。武昌首义后,他同程恩普一起宣布颍州独立,遭倪嗣冲通缉,被迫去上海。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被选为众议员,任孙中山随从秘书,代拟《土地法大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他积极参加护法运动,在《皖民日报》等报刊揭露袁世凯的复辟阴谋。柏文蔚组建国民革命军第33军时,任他为军政治部主任及淮北7县善后特派员,查充倪嗣冲逆产兴办学校。“四·一二”政变后,他因撰文评击蒋介石而遭通缉,去上海法租界,在闸北创办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八·一三”事变后,吕荫南迁安徽中学于阜阳,民国27年(1938年),吕荫南出任阜阳县长,坚持团结抗日,创建群众抗日模范试验区,组建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三路军,打击了沿淮一带的日本侵略军。同年10月,汤恩伯部进驻阜阳县,国民党内部不断磨擦,他坚决辞去县长职务,去安徽农学院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阜阳再次担任了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校长。
1949年,吕荫南出任安徽民革支部组织部长。1957年,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脑溢血死去。1980年。中共安徽省委给予平反昭雪。
张复镇
张复镇(?—1958),道号静庵。民国2年(1913年)在北京白云观受戒,民国9年(1920年)返住白衣楼,民国16年(1927年)成立慈善会,任理事长。民国28年(1939年)白衣楼折毁,迁住祖师庙,办关外小学。他善书法,为人耿直,用募化的钱修路修桥,做过许多有益的事,在群众中很有威望。解放后参加省道教协会,1958年病逝。
吕醒寰
吕醒寰(1896—1960年),原名大锋,阜阳县(今阜南县)赵集区吕小圩子人。民国8年(1919年)于燕京大学毕业,考入美国来西干大学教育系,于192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他历任阜阳县立中学校长、东北交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教授兼总务长,省立第二中学校长,省立第三中学校长,省立第六中学校长,省立第五女中校长,省立第三临时中学校长,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校长,省立立煌特级师范学校校长,省立阜阳农职校长,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国民政府教育部战教委员,皖北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三总队第一支队支队长,抗日人民自卫军纵队政训处主任等职,解放后,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主任。
1955年吕从浙江大学退休回阜,1960年11月27日去世。
任崇高
任崇高(1881—1974年)四川沪县人,幼入私塾,后学习于上海师范讲习社及商务印书馆英文函授学社,辛亥革命前,参加中国同盟会,担任孙中山私人秘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结识了周恩来、张闻天,支持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他从事救亡运动,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常务理事及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总务部干事。民国27年(1938年)后,任阜阳督察专员秘书,参与筹办了抗战中学,并兼任该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及教导主任,对中国共产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策,身体力行。并把《论持久战》、《抗战一般问题》、《动员须知》、《中国的进步在哪里》作为抗战中学的主要教材。在悼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时,他身背背包,同师生们一起到农村宣传抗日政策。民国29年(1940年),他赴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次年任淮北行署副主任,怀远县长、淮北中学校长,民国34年(1945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延安)淮北区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任苏皖边区政府行政委员、黄河大队干部队长、豫皖苏建国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主任、江苏省督察委员会副主任、省检察厅副厅长、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省民革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74年逝世,享年93岁。
释秉初
释秉初(1904—1976年),阜阳县人,资福寺和尚,民国20年(1931年),他创办了私立连桥小学,民国23年(1934年)将其改名为私立资福小学。抗日战争时期,他主办平民无息贷款,每年冬季施舍豆饼,救济贫民。解放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拥护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做了许多有益人民的事。1954年被选为省政协委员,出席阜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9年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阜阳县政协委员。1962年,在他的努力下,修复了资福寺的部分佛像。他不顾年老体弱,经常提着布兜,走街串户,动员儿童和老弱储蓄,受到居民的称赞。1976年病逝。刘宠光
刘宠光(1905—1977年)字宗飞,别名刘文郁,化名张孟浩,阜阳县人。民国12年(1923年)入北京朝阳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后参加了北伐军,担任国民革命军柏文蔚部三师二支队副支队长。北伐军光复阜阳,他帮助码头工人组建工会。“四·一二”政变后,当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阜阳东北乡农民开展抗粮、抗捐、抗税斗争。民国17年(1928年)春,他负责“四·九”起义的通信和物资供应工作。“四·九”起义失败后,他参与组建中共阜阳临时县委。民国19年(1930)4月,参与组建中共阜阳县委,遭阜阳督察专员公署通缉,在群众保护下缒城脱险。民国20年(1931年)底,他化名张孟浩去太和,组织农民游击队。民国21年(1932年)2月13日,他在做土匪武装策反工作中,被民团逮捕,在鞭苔、轧杠、灌辣椒水等酷刑下,他坚贞不屈。当他同30多位难友酝酿越狱时,国民党当局突将他解送到安徽省军法处,判有期徒刑5年。民国24年(1935年)底经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组织上介绍他去巢县团山学校任教。他在学校周围办起夜校,宣传共产党坚持抗日救国的主张。
民国25年(1936年),他到了陕北,先后进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民国27年(1938年)5月,任晋翼豫省委巡视团主任,次年,来到涡北,任新四军六支队政治部民运科长兼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副主任。民国31年(1942年)后,他次年担任淮北行署民运建设处长、苏皖边区政府建设厅长。后随新四军转移到山东,任山东省实业厅副厅长。民国37年(1948年)1月,任南下干部长江支队政委。6月,任豫皖苏六地委副书记兼敌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民国38年(1949年),先后任南京军管会委员、交通接管会主任、军管会水利部长、华东财委农林水利部副部长、华东水利委员会主任。1950年,任华东水利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局长、治淮委员会副主任兼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校长。
1953年整风时,对宠光的历史进行了错误处理,调至上海水产学院任教授。1956年,任副院长,著《中国水产史》。“文化大革命”中他备受折磨,1977年3月12日逝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上海市委为他昭雪平反,对他革命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承考
周承考(1900—?)字绳武,阜阳市建设街人,幼入私塾,勤奋好学,民国6年(1917年)入省立第六中学,1922年入南京东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6年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毕业后,任省立第三中学校长。
民国16年(1927年)安徽省进行学制改革,阜阳为全省六大学区之一,省立三中由4年制改为6年制。学制改革后,课程之开设,教材之选定,班级之设置,教师之聘请以及学校之基本建设,周承考校长事必躬亲,悉心规划。虽家住城内,常常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经常几个月不回家一次。其妻倪侍廉,南京人,也同其他教师一样接聘书,勤恳工作,认真教学,决不以校长夫人自居。
周校长离开省立三中后,又和吕醒寰、苏德进等人筹建省立阜阳女子中学。1930年,周承考到江西省工作。抗战初期,周承考担任赣州专区定南县县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调任南昌江西省政府秘书长,解放前夕到达香港,弃政从教,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1978年退休后寓居台北市。
徐淮
徐淮(1895—1979年),字连江,阜阳市文德街人。民国8年(1919年),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第一届毕业。曾赴日本北海道林区实习。回国后,历任安徽省立第一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校长、省立第三、第五农校校长、省立第三、第六中学校长、省立颍州中学校长、省立第四、第十一临中校长等职,达28年之久。
解放后,徐淮先后任内蒙古林业专校教授,大别山林区管理工程师,合肥大蜀山林业干训班主任、佛子岭大别山林业科学试验站站长等职。
徐淮博识健谈,平易近人,喜结青年,不慕荣利,不攀权贵。他主持每个学校,考试认真,择优录取全凭试卷,不讲情面。他的侄女徐××考试分数稍差,未被录取。阜阳驻军廖运泽军长之子廖光天,试卷较差未被录取,经过自学复习后,次年才考取。
抗战期间。来自沦陷和半沦陷区的贫苦生,因经济困难,有的要弃学回乡。徐淮特在阜阳《淮上日报》刊登书写中堂、条幅和对联启事,全部润笔费均资助贫苦学生。
1948年阜阳解放前夕,当时国民党省教育厅令皖北各校校长到蚌埠收容学生转江浙一带择地开学。徐淮带学生到寿县集中。国民党国大代表董人龙跑到寿县,找徐商谈,想把学生带到江南,并逼徐同往,徐当时严词拒绝。为此被扣留数天。后来徐向学生说明不过江的道理,并发给每人回阜路费。在他的劝导和协助下,学生们纷纷返回解放区,投身于革命事业。
徐淮一生洁身自好,对旧习惯和不良嗜好,一尘不染。他酷爱书画,精研碑帖,书宗龙门体,对小篆、草书亦工。
杜慰农
杜慰农(1904—1980年)安徽萧县人,民国27年(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青年时期,他就追求进步,反对贪官污吏,为支持革命暴动,被捕入狱,过了5年多的铁窗生活。
“七·七”事变后,他在萧县团结进步力量,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组织了地方抗日武装力量——十七大队。萧县民主政权建立后,他曾任区指导员、区长、县政府民政科员,萧县独立旅政治部主任,八专署民政处副处长,豫、皖、苏行政公署民政组、商、毫、鹿、柘县政府秘书,雪枫公学教导主任。民国33年(1944年)秋,杜慰农及彭笑千、张兆坤、胡仙洲等人策动国民党军队吴部起义。该部起义后改编为萧县独立旅。全国解放后,杜慰农历任毫州中学校长,阜阳地区治淮指挥部副秘书长,阜阳一中校长等职。
杜慰农在解放后长期从事党的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呕心沥血,他在阜阳教育战线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孙粹夫
孙粹夫(1910—1980年),江苏涟水县人。
孙粹夫于民国20年(193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主要负责编写、印刷党的宣传品。抗日战争期间,在抗日民主区政府工作。1948年随军南下到安徽阜阳地区开辟新区,任阜南县黄岗区区长。1950年调任阜南县中岗区区长。1952年在阜阳专署文教科工作。1954年任凤台县阚町中学校长。1956年任阜阳第二中学校长。1959年任阜阳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63年复任阜阳第二中学校长,后调任阜阳一中校长,直至病逝世。孙粹夫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了党的事业,转战于苏、鲁、皖等地,革命胜利后,他长期从事党的教育事业,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原则,深入实际,勤奋工作,踏踏实实,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58年由于他坚持抵制浮夸风。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孙粹夫面对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和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常理和
常理和(1890—1981),道号华庵,阜阳县常小庄人,12岁入城隍庙为道士。抗战时期迁住刘公祠。解放后,他尽心尽力保护刘公祠,从事正当的宗教活动,自种庄稼蔬菜,自食其力,受到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尊重。1961年参加县宗教界会议,1963年参加省佛道教人士座谈会,1976年参加阜阳市人代会和政协会,1981年病逝,享年91岁。
胡乐菁
胡乐菁(1905—1985年),阜阳县人。民国17年(1928年)秋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任阜阳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民国28年(1939年)任省教育厅编审。民国29年(1940年)任安徽省立第四临时中学教导主任,兼数理教员。民国31年(1942年)兼任崇正中学、山东省第二临时中学校长,又兼任淮上中学、力行中学、王市中学等校校董。阜阳解放后,胡乐菁任阜阳中学教师。1956年以后,先后任阜阳一中、阜阳师范、临泉谭棚中学以及安徽省师范大学阜阳分校教师。
胡乐菁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解放前,不慕国民党的高官厚禄,甘愿蛰身教育事业;解放后,他动员一部分教师参加党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他处于半残废和多病的困苦情况下,仍然钻研教材,手不释卷。
胡乐菁因病于1985年8月21日去世。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