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临泉,位于淮北平原,气候温和,宜于农桑。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春秋曾立国,后设郡置州、县。历经沧桑,创造出历史的文明。但长期以来,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人民含辛茹苦。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经济翻了身,生产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发展,一日千里。1985年,临泉县工农业生产创造出历史最好水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和提高。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修志这一中国的优良传统,绵延千百年,相沿不衰。实践证明,地方志在社会发展中确实起着“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但是,临泉建县以来,尚无一部完整的志书问世。对于一个超百万人口的大县来说,并非不是一件憾事。古为鉴,知兴替;人为鉴,明得失。借鉴历史,决策信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乃当务之急。了解县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亦施政之要端。因此,新修临泉县志就更显得重要而意义深远。我受任县政府工作,正值县志编纂工作紧张之际,倾听汇报,察看进度,更觉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倡导下,中共临泉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决定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在县委领导,政府主持,县人大、县政协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深入发动,建立机构,搜集资料,厘定篇目,始告编竣。县志编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重点记述建国后全县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也如实地记述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鉴往知今,荫及后人。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在工作当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广征博采,不因循泥古,参史之错,补史之缺,为县志的编纂作出了重要贡献。
《临泉县志》的问世,是临泉文化建设上的一大成就,值得庆贺。桑梓之情,自不待言,甚觉欣慰。如果《临泉县志》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振兴临泉,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作用的话,那就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了。
《临泉县志》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工程。全书以事立类,共编44章,209节,86万言。它的编纂成功,是各方面通力协作的结果,功在大家。值此付梓之际,谨向曾为《临泉县志》付出艰辛劳动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临泉县人民政府县长庄东飙
1990年9月
上一篇:序一
下一篇:序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