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临泉,地处安徽省的西北边隅,广袤百里,一望无垠。南、西、北三面与河南省毗邻,东依界首、阜阳、阜南3县。境内地势平坦,河沟津支网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农耕。
临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春秋沈子国。战国为楚寝丘邑。秦置寝县。东汉先后置固始、鱼同阳、阜阳3侯国。隋置沈州、沈丘县。明初废入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隶颍州府阜阳县。民国23年(1934年)9月复置,建临泉县。民国36年解放,相继分划为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1949年复并为临泉县。
1985年全县辖城郊、黄岭、鱼同城、姜寨、迎仙、长官、宋集、张集、艾亭、杨桥、老集、滑集、吕寨13区和城关镇。居民301220户,14310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235人,仅占总人口的4%。境内居住9个民族,汉族占99、76%。各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临泉,历史上灾害频繁。宋时黄水南侵,县城除经商在外的赵、马、常、汤四姓得幸免,余皆葬身鱼腹。明清时代,灾害连年发生。民国20年夏涝秋旱,庄稼无收,次年春大饥,树皮草根食之殆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总部20万官兵驻临泉达5年之久,“水、旱、蝗、汤(汤恩伯部)”四大灾害交加,人民含辛茹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临泉人民战天斗地,兴修水利,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临泉,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宋将刘钅奇于此败金兵,名颂千古。元末农民起义军辗转沈丘,扩廓帖木儿弃城北遁。清末捻军活动及此,鱼同阳城连登榜、刘昌万树义旗响应,转战南北数年,战死沙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党组织秘密活动。民国15年,张蕴华在阜阳县立高级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秘密工作。经过民国17年阜阳“四·九”暴动的战斗洗礼,革命斗争势若燎原,酿成民国20年长官店的“八·一五”暴动和桃花店的反饥饿斗争,后来发展成人民武装斗争。中共阜临太中心县委、皖北地委和豫皖边区特委领导机关先后设在此地,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这一时期区乡政权大部分掌握在中共党员手里,革命斗争如火如荼,临泉半壁,时称“小苏区”。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6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10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区,解放临泉建立民主政权。12月,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及中共中央中原局进驻临泉。民国37年2月,邓小平率前方指挥所回师中原,与刘伯承在韦寨会师。休整期间,多次召开党政军重要会议,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纠正新区工作中“左”的倾向,为建立巩固的中原根据地做出卓越贡献。淮海战役期间,军民情同鱼水,临泉人民勇往支前,曾阻击国民党军徐州“剿总”第十二兵团(黄维兵团)于境内达一星期之久,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临泉,属黄淮平原,历来以农业为主。耕地177.63万亩。盛产粮食、油料和棉麻。解放前,粮食亩产110公斤左右,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力进行以治水改土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1958年达到亩产123公斤。由于工作上的失误,“大跃进”造成大呼隆,人民公社化造成“吃大锅饭”的弊端;“共产风”、浮夸风的滋长,使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加上1959年的自然灾害,造成1960年大饥荒。1958~1960年由于大面积种植水稻,投工多而收益低,粮食亩产下降到94公斤。1961年在于寨大队试行推广责任田到户,生产有所恢复。1962年又改为生产队经营,只给社员5~7%的自留地,单位面积产量徘徊不前。1965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62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自留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除,虽然增加了生产投资,产量仍未显著提高。1976年亩产达到214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产量直线上升。1983年粮食亩产达295公斤,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1985年粮食亩产提高到321公斤,午季总产269939吨,小麦一季吃全年,芝麻总产16285吨,均居全省之首位。粮食总产420319吨,较1949年增长近一倍。林业生产,建国后长期徘徊,1975年又遭洪水,农田林网被破坏。1979年后,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绿化总面积达38万亩,有树4100万株,覆盖率为13.92%,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畜牧业发展很快,1985年大牲畜发展到204343头,猪262334头,山羊139617头。畜牧业总产值7265万元,较1949年的1712万元增长3.2倍。临泉素有“瓜果之乡”的誉称。西瓜、甜瓜品质优良,产量高,近年引种到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蔬菜以老集生姜、黄岭大葱、艾亭和鱼同城大蒜为最著,闻名遐迩,畅销全国各地。脱水姜片、蒜片已打入国际市场。
临泉,工业基础薄弱。民国时期仅有传统的酿酒、榨油、熬糖、磨粉、磨豆腐等手工作坊和铁、木、焊、银、烟匠铺。1958年在轻工业部支持下大办工业,创办了酒精、橡胶、玻璃、陶瓷等工厂。由于大部分项目属于盲目上马,加上大炼钢铁一哄而上,后来多数企业因条件太差而下马。1961年经过整顿,仅保留机械、酿酒、榨油、淀粉、酱菜、被服、印刷、棉纺、发电几家工厂。1985年发展到具有机械、食品、饲料、纺织、服装、制革、制药、造纸、印刷、金属制品、塑料、建材、化工和电力计136个厂家。工业总产值达10544万元,比1949年增长31.34倍,比1978年增长1.84倍。
临泉,民国时期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兼有马车、太平车和手推车等运输工具,运输量甚小。1958年杨桥建闸后,上游水运中断,大量货物转向陆运。公路运输发展较快,从50年代修筑公路以来,已形成区乡公路网,运输量大幅度增长。1963年全县仅有一部货车,到1985年货车达484部,2090吨位,客车42部,1883个座位;其他运输车辆531部。年货运量25.5万吨,客运量187.6万人次,交通称便。邮电事业、建筑业和乡镇企业也都有较快的发展。1985年,县内邮路总长度达225公里,业务总量61万元,比1950年增长60倍。建筑业总产值6250万元,比1950年增长12.9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形成的庙岔皮毛、黄岭大葱、老集生姜等专业市场均成为全国有名的农贸专业市场,促进了临泉经济的发展。
临泉,原来地处偏僻,商业不振。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巨商纷纷流入临泉,商业畸形发展。县城泉鞍洲粮行,姜寨、阎兴集盐市,招徕淮北、豫南广大地区客商货贩,繁华一时。日本投降后,外埠巨商大贾迁回,市场随之萧条。建国后,经过国营公司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商业网点遍布城乡,购销两旺,市场繁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城建立百货、烟酒、五交化、生产资料等营业大楼,开辟了工业品、农副产品贸易等专业市场。特别是化纤专业市场,周围数百里客商云集,交易兴旺。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6459万元,比1978年增长89.2%。对外贸易,1974年第一个创阜阳地区出口产值千万元,1985年收购总值2033万元,其中收购山羊板皮101.84万张,蒜片600吨,姜片700吨。三粉(粉面、粉丝、粉渣)外销逐年增加,五油(葱油、蒜油、姜油、辣椒油和净化麻油)初入市场,有待开拓。
建国以来,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3.7%。随着工农业发展,人民收入相应提高,生活明显改善。1983年居民消费水平114.18元。198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270万元,较1949年增长17.94倍。财政收入年递增6.6%。收入由1950年的181万元增长到1985年的1403万元;支出由1950年的21万元增长到1985年的3190万元,收不敷支,仍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局面有待扭转。
临泉,原是阜阳西乡偏僻之地,文化比较落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战地党政分会曾在此举办边区政治学院,为时一年,是临泉的一段高等教育史。民国28年,县立初级中学创办后,简易师范、职业中学和各地私立中学相继兴起。临沈太三县合办的联合中学成立和山东省临时中学创办,也充实了临泉的教育阵容。解放初期,泉滨中学率先兴办。继而恢复县中,开办师范。1952年开始兴办农村中学,1954年城乡中小学、幼儿园俱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摧残。经过十年的恢复,现已形成有电视大学、中等师范、职业中学、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达到乡乡有中学,村村有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县城设有文化、图书、博物3馆,戏剧、曲艺两场和电影院、工人文化宫、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另有梆剧团和两个大型马戏团在各地流动演出。文化馆、室、电影院及放影队普及城乡。有线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为89.5%和35%。县区镇医院33个,病床1097张,个体诊所遍布城乡。人口自然增长率1980年以后大幅度下降。1985年已由1979年的23.33‰降为10.13‰。
临泉,地广人众,是一个有140多万人的大县,劳力资源是一个潜在的优势。有大专毕业生1400人和各种科学技术人员5503人所形成的科学技术新军战斗在各条战线上。化肥厂、面粉厂、酒厂在扩建,淀粉厂在改装,纺织厂即将投产,杨桥泉河船闸即将竣工,通往南方大门的洪河大桥已列入第七个五年计划项目,乡镇企业蒸蒸日上。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前进,发挥优势,开源节流,一定会把临泉建设得更好。
临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春秋沈子国。战国为楚寝丘邑。秦置寝县。东汉先后置固始、鱼同阳、阜阳3侯国。隋置沈州、沈丘县。明初废入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隶颍州府阜阳县。民国23年(1934年)9月复置,建临泉县。民国36年解放,相继分划为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1949年复并为临泉县。
1985年全县辖城郊、黄岭、鱼同城、姜寨、迎仙、长官、宋集、张集、艾亭、杨桥、老集、滑集、吕寨13区和城关镇。居民301220户,14310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235人,仅占总人口的4%。境内居住9个民族,汉族占99、76%。各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临泉,历史上灾害频繁。宋时黄水南侵,县城除经商在外的赵、马、常、汤四姓得幸免,余皆葬身鱼腹。明清时代,灾害连年发生。民国20年夏涝秋旱,庄稼无收,次年春大饥,树皮草根食之殆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总部20万官兵驻临泉达5年之久,“水、旱、蝗、汤(汤恩伯部)”四大灾害交加,人民含辛茹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临泉人民战天斗地,兴修水利,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临泉,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宋将刘钅奇于此败金兵,名颂千古。元末农民起义军辗转沈丘,扩廓帖木儿弃城北遁。清末捻军活动及此,鱼同阳城连登榜、刘昌万树义旗响应,转战南北数年,战死沙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党组织秘密活动。民国15年,张蕴华在阜阳县立高级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秘密工作。经过民国17年阜阳“四·九”暴动的战斗洗礼,革命斗争势若燎原,酿成民国20年长官店的“八·一五”暴动和桃花店的反饥饿斗争,后来发展成人民武装斗争。中共阜临太中心县委、皖北地委和豫皖边区特委领导机关先后设在此地,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这一时期区乡政权大部分掌握在中共党员手里,革命斗争如火如荼,临泉半壁,时称“小苏区”。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6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10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区,解放临泉建立民主政权。12月,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及中共中央中原局进驻临泉。民国37年2月,邓小平率前方指挥所回师中原,与刘伯承在韦寨会师。休整期间,多次召开党政军重要会议,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纠正新区工作中“左”的倾向,为建立巩固的中原根据地做出卓越贡献。淮海战役期间,军民情同鱼水,临泉人民勇往支前,曾阻击国民党军徐州“剿总”第十二兵团(黄维兵团)于境内达一星期之久,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临泉,属黄淮平原,历来以农业为主。耕地177.63万亩。盛产粮食、油料和棉麻。解放前,粮食亩产110公斤左右,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力进行以治水改土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1958年达到亩产123公斤。由于工作上的失误,“大跃进”造成大呼隆,人民公社化造成“吃大锅饭”的弊端;“共产风”、浮夸风的滋长,使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加上1959年的自然灾害,造成1960年大饥荒。1958~1960年由于大面积种植水稻,投工多而收益低,粮食亩产下降到94公斤。1961年在于寨大队试行推广责任田到户,生产有所恢复。1962年又改为生产队经营,只给社员5~7%的自留地,单位面积产量徘徊不前。1965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62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自留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除,虽然增加了生产投资,产量仍未显著提高。1976年亩产达到214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产量直线上升。1983年粮食亩产达295公斤,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1985年粮食亩产提高到321公斤,午季总产269939吨,小麦一季吃全年,芝麻总产16285吨,均居全省之首位。粮食总产420319吨,较1949年增长近一倍。林业生产,建国后长期徘徊,1975年又遭洪水,农田林网被破坏。1979年后,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绿化总面积达38万亩,有树4100万株,覆盖率为13.92%,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畜牧业发展很快,1985年大牲畜发展到204343头,猪262334头,山羊139617头。畜牧业总产值7265万元,较1949年的1712万元增长3.2倍。临泉素有“瓜果之乡”的誉称。西瓜、甜瓜品质优良,产量高,近年引种到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蔬菜以老集生姜、黄岭大葱、艾亭和鱼同城大蒜为最著,闻名遐迩,畅销全国各地。脱水姜片、蒜片已打入国际市场。
临泉,工业基础薄弱。民国时期仅有传统的酿酒、榨油、熬糖、磨粉、磨豆腐等手工作坊和铁、木、焊、银、烟匠铺。1958年在轻工业部支持下大办工业,创办了酒精、橡胶、玻璃、陶瓷等工厂。由于大部分项目属于盲目上马,加上大炼钢铁一哄而上,后来多数企业因条件太差而下马。1961年经过整顿,仅保留机械、酿酒、榨油、淀粉、酱菜、被服、印刷、棉纺、发电几家工厂。1985年发展到具有机械、食品、饲料、纺织、服装、制革、制药、造纸、印刷、金属制品、塑料、建材、化工和电力计136个厂家。工业总产值达10544万元,比1949年增长31.34倍,比1978年增长1.84倍。
临泉,民国时期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兼有马车、太平车和手推车等运输工具,运输量甚小。1958年杨桥建闸后,上游水运中断,大量货物转向陆运。公路运输发展较快,从50年代修筑公路以来,已形成区乡公路网,运输量大幅度增长。1963年全县仅有一部货车,到1985年货车达484部,2090吨位,客车42部,1883个座位;其他运输车辆531部。年货运量25.5万吨,客运量187.6万人次,交通称便。邮电事业、建筑业和乡镇企业也都有较快的发展。1985年,县内邮路总长度达225公里,业务总量61万元,比1950年增长60倍。建筑业总产值6250万元,比1950年增长12.9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形成的庙岔皮毛、黄岭大葱、老集生姜等专业市场均成为全国有名的农贸专业市场,促进了临泉经济的发展。
临泉,原来地处偏僻,商业不振。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巨商纷纷流入临泉,商业畸形发展。县城泉鞍洲粮行,姜寨、阎兴集盐市,招徕淮北、豫南广大地区客商货贩,繁华一时。日本投降后,外埠巨商大贾迁回,市场随之萧条。建国后,经过国营公司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商业网点遍布城乡,购销两旺,市场繁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城建立百货、烟酒、五交化、生产资料等营业大楼,开辟了工业品、农副产品贸易等专业市场。特别是化纤专业市场,周围数百里客商云集,交易兴旺。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6459万元,比1978年增长89.2%。对外贸易,1974年第一个创阜阳地区出口产值千万元,1985年收购总值2033万元,其中收购山羊板皮101.84万张,蒜片600吨,姜片700吨。三粉(粉面、粉丝、粉渣)外销逐年增加,五油(葱油、蒜油、姜油、辣椒油和净化麻油)初入市场,有待开拓。
建国以来,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3.7%。随着工农业发展,人民收入相应提高,生活明显改善。1983年居民消费水平114.18元。198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270万元,较1949年增长17.94倍。财政收入年递增6.6%。收入由1950年的181万元增长到1985年的1403万元;支出由1950年的21万元增长到1985年的3190万元,收不敷支,仍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局面有待扭转。
临泉,原是阜阳西乡偏僻之地,文化比较落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战地党政分会曾在此举办边区政治学院,为时一年,是临泉的一段高等教育史。民国28年,县立初级中学创办后,简易师范、职业中学和各地私立中学相继兴起。临沈太三县合办的联合中学成立和山东省临时中学创办,也充实了临泉的教育阵容。解放初期,泉滨中学率先兴办。继而恢复县中,开办师范。1952年开始兴办农村中学,1954年城乡中小学、幼儿园俱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摧残。经过十年的恢复,现已形成有电视大学、中等师范、职业中学、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达到乡乡有中学,村村有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县城设有文化、图书、博物3馆,戏剧、曲艺两场和电影院、工人文化宫、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另有梆剧团和两个大型马戏团在各地流动演出。文化馆、室、电影院及放影队普及城乡。有线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为89.5%和35%。县区镇医院33个,病床1097张,个体诊所遍布城乡。人口自然增长率1980年以后大幅度下降。1985年已由1979年的23.33‰降为10.13‰。
临泉,地广人众,是一个有140多万人的大县,劳力资源是一个潜在的优势。有大专毕业生1400人和各种科学技术人员5503人所形成的科学技术新军战斗在各条战线上。化肥厂、面粉厂、酒厂在扩建,淀粉厂在改装,纺织厂即将投产,杨桥泉河船闸即将竣工,通往南方大门的洪河大桥已列入第七个五年计划项目,乡镇企业蒸蒸日上。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前进,发挥优势,开源节流,一定会把临泉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