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种植业
本县历来以种植业为为主体经济。民国期间广种薄收,小麦单产60公斤左右。建国后,经过三年恢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行农业上的“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提高复种指数,更新品种,施用化学肥料,推广新技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进入80年代提出主攻小麦,种植业发展很快。与1949年相比,1985年小麦总产27万吨,增加3、02倍。60年代引进推广油菜新品种,油料作物逐年发展。1985年总产达38609吨,比1949年增加4、7倍,是本县油料作物产量最高年份。棉花、麻类也都有较大增长。种植业产值2718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6、49%。由于本县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锐减,对种植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1949年耕地227、25万亩,人均2、94亩,1958年降到185万亩,人均2、13亩。1949~1985年的36年间,耕地面积减少49万亩。1985年有耕地177、63万亩,人均1、24亩。
一、主要作物
民国期间,农作物以小麦、大豆、高粱、芝麻、甘薯(红芋)、棉花为主。1954年推行“三改”后,减少了大豆、高粱播种面积,增加红芋面积。1958~1960年,每年种水稻10万亩以上,1961年后逐渐减少。1975年后扩大油菜、玉米面积。进入20世纪80年代,红芋不再作主粮作物种植。到1985年仍以小麦、大豆、玉米、红芋、芝麻、棉花为主,间有其他杂粮和经济作物。
(一)小麦常年占耕地面积的75~85%。民国期间,品种老化,产量低。民国37年(1948年),播种119、2万亩,单产60公斤。建国后,注意选种育种,品种更新。1950年引进佛手麦(五爪麦),播种1200亩,穗分枝、抗倒伏,亩产40~90公斤,但成熟晚,不保收。1953年引进中农28、骊英1号、西农28、西农6208、碧蚂1号。1954年引进南大2419,逐年推广,到1957年播种94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82、3%,单产提高到75公斤。1966~1970年控南大(2419),促阿夫,稳阜农、早洋。1970~1978年阿夫推广全县,县良种繁殖场的亩产290、3公斤。1976年全县小麦第一次平均亩产超过100公斤。1979~1981年,推广百农3217、马场2号,阿夫面积压缩到20万亩,百农3217面积逐年增多。1984年播种“百农3217”127、9万亩,单产达到231公斤,最高达500公斤。1984年以后改种百泉3199、西安8号、徐州211品种。马场2号和豫原1号适宜晚茬播种,继续推行。1985年播种133、3万亩,单产208公斤,总产27万吨。
(二)大豆20世纪50~60年代多是传统的弯角黄、平顶四等品种,1952年种86、65万亩,占耕地的38、18%。1960~1970年稳定在55万亩左右,单产50公斤上下。1962年种茶豆12、36万亩,占25、7%。1971年引进友谊22号、友谊4号。1980年引进跃进5号。由于大豆抗逆力差,虽更新品种,仍不稳产,平均单产徘徊在50公斤左右。1985年面积降到35、74万亩,单产57公斤,总产20242吨。
(三)水稻建国前只有少数地方种旱稻。1954年开始改种水稻,艾亭区俞楼乡栽316亩,单产91公斤。1955年在瓦店区八里坡试种30亩,单产提高到250公斤。1956年全县改种3、26万亩,平均单产58公斤。1958年,在“淮北变江南”口号下,扩大到12、77万亩。1959年多为春插中稻,面积14万亩,占耕地的7、75%,单产103公斤。因土质与水源的关系,费工大,成本高,1961年后,栽插面积大减。1970年改夏插单季晚稻,1976年栽6、61万亩,单产228公斤。1985年仅种10亩。
(四)杂粮
高粱高粱在本县原为主要春播作物。民国33年(1944年)面积达82、08万亩,单产56、5公斤。1949年播种46、43万亩,单产75公斤,占耕地的20、43%。因低产,面积逐年减少。1973年推广杂交高粱,改为夏播,面积9、13万亩,占耕地的5、07%,单产提高到114公斤。1985年播种2、18万亩,仅占耕地的1、23%,单产123公斤,总产2673吨。
玉米民国时期只在田边地头零星点种。1956年列为夏种高产作物推广,种植1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7%,单产49公斤。1957年推广金皇后品种,1965年种杂交种,1969年种南繁制种“群单105”0、83万亩,次年发展到5、12万亩,单产由90公斤提高到184公斤。由于产量高,面积逐年扩大。1985年种17、49万亩,单产179公斤,总产31370吨。
甘薯(红芋)民国时期种植面积小,解放后逐年扩大。民国37年栽春红芋4万亩。1951年起引进“胜利百号”,1956年面积达83、66万亩,单产(折粮)114公斤。1978年引进“徐薯18”,单产255公斤。1982年推广到10、8万亩,占红芋面积的20%。1984年试种徐薯77—6,1985年推广,全县栽50、19万亩,单产(折粮)178公斤,总产89499吨。
谷子民国时期年播种约13万亩,单产56公斤。因产量低,逐年减少,到1984年播种2、97万亩,单产71公斤。1985年只播种269亩,单产104公斤,总产28吨。
(五)油料作物
芝麻传统品种是“八股杈”、“霸王鞭”。1949年种17万亩,单产30公斤。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播种不足10万亩,平均单产17、6公斤。1963~1975年始终保持在12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4、7公斤。1978年面积达16、32万亩,单产提高到37公斤。1980年引进“熊芝1号”、“中芝7号”,1982年种1、5万亩。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以滑集区作试验基地,面积扩大,产量提高。谢集乡六里庄刘俊杰种3亩“中芝7号”,单产135公斤。1984年全县播种中芝7号12、04万亩,占芝麻面积的44、1%。1985年种32、08万亩,平均单产提高到51公斤,总产1、63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油菜民国时期本县只有为吃菜备荒,零星种植。1953年引进胜利油菜,品种为白菜型,单产50公斤。1978年引进“宁油5号”,单产90公斤。1981年面积达15、78万亩,单产74公斤。1983年试种“401”低芥酸油菜,1984年扩大到3万亩,单产最高达161公斤。1985油菜总面积17、64万亩,占耕地的9、9%,单产125公斤,总产22035吨。
花生本县只为果食,大部为零星点种。1960年引进徐州“68—4”、“花37”、“开农8号”、“开农27号”。1980年面积开始扩大,种植3800亩,单产94公斤。1985年播种2500亩,单产114公斤,总产286吨。
临泉县1949~1985年粮、油、棉播种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公斤、吨
临泉县1949~1985年小麦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公斤、吨
临泉县1949~1985年芝麻播种面积、单产、总产表
单位:万亩、公斤、吨
(六)棉花民国时期每年种10万亩左右,单产皮棉5公斤上下。1950年引进“斯字棉5号”,种1、3万亩。1955年又引进“斯字棉2B”,种0、84万亩,单产皮棉18、75公斤。1956年引进“岱字15号”,单产提高到30公斤。1958年全县植棉10、76万亩。1961年引进“鄂光棉”、“萧县107”,推广麦地套种棉花。1977年引进“鲁棉1号”、“徐州514号”。1982年引进“中棉所10号”,生长期110天,适宜夏播,1984年种植8万亩。1969、1970年,迎仙区后常湾二队的棉花,分别创单产71、5和91、5公斤的高产。1973年全县植棉面积达21、24万亩,单产39公斤,总产8316吨。因费工多,成本高,面积逐渐减少。1983年播种10万亩。1985年降至6、4万亩,单产29公斤,总产1824吨。
(七)麻类本地传统品种是苘麻、火麻,皆为春种,兼有少量苎麻,多为自产自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引进广西、云南红麻、黄麻,多为夏种。1973年种2、17万亩,总产2994吨。1985年引进“青皮3号”,播种10、75万亩,单产199公斤,总产2、14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八)烟叶本县原为产烟区,抗日战争时期,栽的是胎里黄、老来变等晒烟。抗战胜利后,逐年减少。1949年栽5、5万亩,总产3850吨。1953年以后,由于强调粮食生产,每年种植仅1500亩左右。1981年引进美国“马里兰609”晾烟,次年全县推广,栽6万亩,因晾烟期间阴雨连绵,叶子霉烂。1983年仅栽1400亩。1985年全县栽烟叶2404亩,单产124公斤,总产298吨。
(九)药材本县药材,建国前多为野生。较著名的是沿洪河的半夏以及各地的香附、薄荷、枸杞、蒲公英、金银花等。1958年建药材培植场,试栽白芍、菊花、桔梗、牡丹、当归、杜仲、玄胡、玄参、丹参、党参、太子参等。以杨桥、城郊、长官、宋集区栽培菊花、薄荷为最盛。逐步发展栽培生地、白芷、黄芪、天麻、牛膝、半边莲、半支莲、穿心莲、红花等。菘蓝(大青),本县在民国时期,农民作染料种植。建国后逐渐减少。20世纪70年代,作药材种植。1984年全县药材栽培面积8432亩,1985年扩大到9554亩。
(十)果类多在宅前屋后种植,习栽桃、李、杏、枣、梨、柿等。1949年全县果园面积2926亩,水果产量318、3万公斤。20世纪50年代末,在大办粮食的口号下,大部分被毁林种粮。1958年,在戴寨建县园艺场,陆续引进辽宁、山东苹果和砀山梨以及保加利亚葡萄等,栽种面积1500亩。1962年全县水果产量189、68万公斤。1967年全县产水果405、25万公斤。1976年滑集区马瓦房园林场栽苹果、梨90亩,鱼同城区园林场栽苹果600亩。但由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割资本主义尾巴”,社员自留果树又多被砍伐。1980年全县水果产量93、83万公斤。1985年水果产量降至70、95万公斤。罗庄乡郭营的柿子,为明代贡品,少核,制成柿饼,霜厚洁白,投入开水易化。1983年育苗扩种。
(十一)蔬菜种类繁多,葱、蒜、姜、大白菜为大宗。县城附近,1977年开始建曾庄蔬菜生产专业队,1982年扩建为古城蔬菜生产专业大队,菜园400亩,供应县城。全县蔬菜栽植面积:1949~1958年年约4万亩,总产2、25万吨;1959~1963年增加到年约7、5万亩,总产4、5万吨;1985年达12万亩,总产值3342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9、4%。瓜类以西瓜、甜瓜、黄瓜、南瓜、冬瓜较多。近年来黄瓜、西瓜有的在塑料大棚下早播,提前于春天上市。南瓜多改在春红芋垄间套栽,以充分利用土地。1985年全县种瓜类3、79万亩。
鱼同城大蒜。大蒜栽植,遍及全县,以鱼同城所产最优,以艾亭所种最广。鱼同城集上产的大蒜,皮紫、汁浓,辛辣异常。民间有“项城萝卜鱼同城蒜,顾家蒸馍出沈(丘)县”之谣。1985年全县栽蒜9858亩,总产277万公斤。
老集生姜。传统特产。在老集、宋集、滑集、吕集4区广为栽培。主要品种是鸡爪和狮子头两种。味辛辣,香味浓郁。1985年全县栽2、28万亩,总产6000万公斤。
黄岭大葱。茎长且白嫩,郁香味浓,为四季青菜。以黄岭、白庙两乡为最盛。年产约5000万公斤。已在临(泉)鱼同(城)、临(泉)沈(丘)两公路相交的三岔路口形成大葱专业市场。
城郊大白菜。为冬季必备之蔬菜。全县栽培,以城关、城郊、迎仙3区(镇)为最盛。每年冬令一到,汽车、拖拉机装载外运,络绎不绝,运至新疆和内蒙古等地。
(十二)蚕桑历来民间习植桑养蚕。过去桑树有鲁桑、葚桑。1949年有桑园401亩,1961年发展到2500亩。1965年有单株桑22、74万株,桑园2461亩。1966年引进湖桑,先在秦刘河堤发展326亩,后在萧坡、郭桥、土陂扩种,197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5458亩。1972年萧坡蚕场试验湖桑嫁接成功。1974年省拨款1、5万元建贮桑室,收购桑籽3万公斤,1979年达5万公斤。调往四川、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上海等省市。1974年推广高产密植桑园,后因生产队毁林还田,1985年桑园减少到658亩。民国期间,农家户户养蚕,年产茧12、5万公斤。抗战胜利后,茧价下跌,产量下降。建国后逐渐恢复。1958年建立县蚕种繁殖场,扶持社队养蚕。迎仙人民公社萧坡大队养蚕最盛。1965年全县蚕茧产量达9、68万公斤,1966年达到12、53万公斤。同年县农业局自制蓖麻蚕种1000盒,1971年达3、1万盒,为全省第一。1973年后,因蓖麻蚕茧销路不畅,乔木桑又多被砍伐,蚕茧产量下降,1985年仅产3350公斤。
二、农技农艺
民国期间,农业技术因循守旧,世代相沿。民国25年(1936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所。对农业技术仅作了一些试验,推广效果不著。解放后,政府重视农业。1949年建立县农场,首先推广胜利百号红芋,1954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55年县农业局成立后,农业科研机构相继成立,1960年4月,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为建立良种繁殖基地,1961年将县农场改为县良种繁殖场,1974年改为麦棉原种场。1964年成立县种子公司,设立良种繁殖股。1984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设粮油生产、植检植保、土壤肥料3股。1985年成立农业技术综合服务公司,负责农业技术咨询,1974年培养农民技术员100人。1958年和1981年进行两次土壤普查。
(一)改革耕作制度传统的二年三熟轮作制,是春种高粱、谷子、棉花和少数芝麻。麦茬地种大豆、芝麻和栽红芋。高粱、谷子收后,深耕晒垡,秋种前耙垡重耕种麦。豆茬地一部分种小麦、大麦和豌豆,另一部分冬耕冻垡,以备次年春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玉米面积增多,高粱、谷子、玉米由春种改为在麦茬地夏种,复种指数加大。1956年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64.28%,增加到192.48%。1980年后部分麦茬种高粱,高粱收后又种麦,麦地套种瓜,瓜茬种萝卜,获二年五熟。
小麦密植建国前,小麦播种行距为7、4寸(24、67厘米)。1958年提倡密植,改行距为6、5寸(21、67厘米)。1975年推广宿县小麦育苗移栽技术,因费工大未推广开。1984年县麦棉原种场试验小麦重耧复播2亩(西安8号),单产375公斤,增产13、64%。以后逐渐推广。
大豆间苗1981年大豆人工间苗15万亩,占大豆面积的32、6%。1983年人工间苗达30万亩,增产20~30%。田桥乡黄庄村种友谊2号大豆13、5亩,人工间苗株行距10×21、4厘米,单产达121、5公斤,增产31、35%。
红芋深沟高垄栽培民国时,红芋大都是窄垄单行或平地栽插。建国后,1953年县北部开始推行扶大垄双行栽插。1965~1966年推广深沟高垄加包心肥技术,普遍增产。1983年谭棚乡小园村栽插20亩,增产45、51%。1982年改翻蔓为提蔓,增产11、3~18%。同时推广夏红芋营养钵育苗移栽,1983年栽1000亩,增产30~60%,因费工多,推广面积不大。
麦棉套种1953年种棉花改撒播为条播。1960年提倡麦棉套种,即播一耧小麦,两边留出棉行,次年春点种棉花。二是用营养钵育苗移栽麦茬,因费工多,推广面积不大。
蔬菜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80年推广拱棚生产技术,1984年开始火炕育苗。1985年全县建火炕育苗点17个,塑料大棚7个,保持常年有新鲜蔬菜。
(二)推广良种解放后,大力提倡选种。1950年开始建种子田1327亩,对小麦、高粱穗选,大豆粒选,红芋块选。1963年选麦种40、9万公斤、棉种16、5万公斤、高粱91万公斤、大豆154、5万公斤、芝麻4、75万公斤。1982年建良种基地43944亩,其中小麦38944亩、大豆1829亩、红芋3121亩。在制种方面:(1)高粱。1967年配制“晋杂7号”30亩,收种550公斤,繁殖“3197A”10亩。1972年繁殖“晋杂5号”175亩,收种3、9万公斤。1973年推广杂交种。1977年制种320亩,收6000公斤。(2)玉米。1967年建杂交制种田1100亩,收种5、4万公斤(其中“双跃3号”760亩,收种4、2万公斤)。1972~1974年在杨集等公社建制种田2000亩,每年繁殖杂交种10万公斤。1977年繁殖自交系90亩。1983年在黄岭区白庙、杨庄繁殖杂交种600亩。1984年在牛庄乡大王庙和邢塘乡韦庄繁殖杂交种800亩。主要配制单交种、丹玉6号、群单105、烟单14、丰单1号。(3)小麦。1975年县农科所采用系统选育的办法从阿夫优变中选出新品系“73—5”,经过试验比较,比阿夫增产32、9%。(4)水稻。1976年开始制种。1978年在老集、邢塘、艾亭及县农科所繁殖不育系60亩。在邢塘、老集、杨桥、长官、宋集、艾亭配制杂交种520亩,收种2、5万公斤。(5)芝麻。1979年鱼同城区农技站利用杂交优势,在坟堂生产队配制4个组合,其中两组分别为亩产66、3公斤和75公斤,比驻芝2号增产15、5%和27%。另外还先后组织到海南岛租地制种(称南繁制种)。1966年9月,县农场技术员到乐东县黄流公社租地340亩,配制玉米“中杂44号”两个组合及其亲本自交8个,11月中旬播种,次年2月收种2、65万公斤。1969年县农林局技术员到崖县羊栏公社租地100亩,配制高粱“晋杂5号”和繁殖“3197A”各50亩,分别收种1250公斤和1500公斤。1970年9月,县组织各人民公社30人在乐东县望楼生产队租地20亩,收高粱“晋杂5号”1515公斤、不育系“3197A”5640公斤、北郊155公斤、保持系153公斤、恢复系“三尺三”2750公斤。1976年秋派杨桥公社农技站技术员带农民5人到崖城人民公社租地23亩,配制水稻“籼优2号”。1977年1月底播种,35天后移栽,4月底收种1268公斤。
(三)土壤肥料原以人畜粪尿、油饼、塘泥为主,辅以垃圾沤制堆放,作为基肥。1957年开始用垃圾经过堆沤,制造颗粒肥料。1958年制定“铲、挖、拾、扫、捞、换、沤、熏、烧、堆”十字法,广开肥源,并提倡种苕子掩青、沤绿肥等。1960年以畜禽骨制磷肥、草木灰制钾肥。民国31年黄岭区于庙乡刘姜庄韦登举从阜阳带回硫酸铵4公斤,兑土杂肥施入麦田,每亩比邻地增产15公斤。建国后提倡施用化肥,1954年全县施硫酸铵8吨。1957年始用过磷酸钙。以后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大。1970年施化肥实物量10750吨,是1957年的8、68倍,1980年施用43190吨,是1970年4倍。根据本县土壤缺氮少磷富钾的特点,以施用氮磷为主。1970年开始用磷酸二氢钾对棉花根外施肥(喷洒溶液)。1982年由邢塘人民公社韦庄作小麦叶面喷洒浓度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喷施75~100公斤,施一次的增产5、7~8、2%,施二次的增产13、2~17、8%。1983年在城郊区用飞机向麦田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增产7~12%。是年,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985年化肥施用量13、5万吨,是1970年的12、5倍,1980年的3、2倍。
临泉县1954~1985年化肥施用量表
单位:吨
(四)病虫害防治麦类:1、锈病有条锈、叶锈、杆锈。1973年艾亭人民公社腰庄大队500亩蚰包麦受锈病危害,大部未抽穗。全县1960、1963、1969、1972、1973、1983年,发病均达50万亩左右,较重的为碧玛1号、石家庄401、三白麦、蚰包麦、泰山1号、泰山4号、百泉3039、百农3217。结合在原发病初期喷施敌锈钠、粉锈宁、多菌灵抗锈剂防治。2、黑穗病、线虫病。1970年前发病较重,后经串换良种、泥水选种、药剂拌种等措施,发病减少。1966年发生线虫病15万亩,1981年发生900亩。3、赤霉病,1985年扬花灌浆期,阴雨连绵,赤霉病流行,病穗率占20~30%。发病较重的品种是百农3217、792。4、白粉病。1950~1979年为害轻,1980年后逐年加重,用粉锈宁防治。5、粘虫。每年2~3月,成虫从南方飞来产卵繁殖幼虫为害,1970~1974年大发生,为害面积达60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5%,虫口密度每平方米20~30头。连年用谷草把、糖醋诱蛾结合施药防治,1978年下降。6、吸浆虫。50年代为害较重,1954~1956年每年发生面积50万亩,占播种面积40、3~49、1%,沿洪河低洼地较重。1958年后为害下降,1964年被控制。7、小麦红蜘蛛。3月为害。1971~1978年受害面积均在60万亩以上,以喷撒六六六粉防治。
杂粮1、红芋烂根病(204根腐病)。1966年从韦寨人民公社吴营大队吴营西北地发现。1973年蔓延30亩,1978年扩散到21个人民公社141个大队1、64万亩。1980年后推广徐薯18,为害程度减轻。2、豆天蛾和旋花天蛾(红芋天蛾)。1961、1962和1964年大豆天蛾发生面积13、3万亩,占播种面积23、75%。红芋旋花天蛾发生面积36、7万亩,占栽插面积62、3%,其中叶片被吃光的6、5万亩,占发生面积的17、6%。减产27~30%。用六六六粉毒杀或人工捕打。
棉花1、棉蚜。1950年轻度发生,1960年后逐年增加。1970年为害棉花苗中期,1953年喷洒“六六六”粉防治,1957年开始用“1605”、“1059”,因连年使用,棉蚜产生抗药性,倍数由6000~8000倍下降到1000倍。1979年推广呋喃丹拌种和喷洒,控制蚜虫的抗药性。1983年开始推广谱性杀虫剂,菊酯类农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综合防治,减轻棉蚜为害。2、红蜘蛛。1958年发生为害。1969、1970、1972、1977、1981、1983年大面积发生,用“1059”、“1605”农药防治,开始效果好,长期使用药效减弱,1983~1985年使用西维因杀虫眯、三氯杀螨砜,达净松及石硫合剂,防治效果好。3、棉铃虫。1960年起,用“1059”、“1605”杀虫剂防治。1970年起连年大发生,6月20日为二代产卵高峰期,用“六六六”粉、“二二三”乳剂防治。次年推广磷铵、马拉松、西维因等化学农药防治。1980年起使用敌杀死、速灭杀酊、敌虫菊酯杀虫剂效果超过有机磷。1960~1979年曾采用杨柳枝扎把插田诱蛾,人工灭卵,放养天敌蚂蜂,效果较好。4、病害。对立枯病、炭疽病,采取“三开一凉”温汤浸种。1956年起推广西力生、赛力散拌种。1960年推广五西合剂拌种。1970年使用“401”抗菌剂800~1000倍液浸闷后播种和退菌特、托布津、多菌灵拌种,结合苗期勤锄,降湿增温和喷洒波尔多液,减轻为害。
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1963年每平方米有金针虫10~15头,蛴螬5~6头,最严重的瓦店人民公社小田庄大队每平方米金针虫多达108头,致使小麦和春播作物缺苗断垄。1964、1966年使用“六六六”粉毒土、毒粪、毒饵处理及药剂拌种,虫口密度下降。1974年每平方米虫口密度平均上升到13、7头。1975年水灾后,每平方米有虫7、4头,其中蛴螬2、7头。1977~1978年虫口密度回升到每平方米8~11头。1980年使用“3911”、“1605”、“乐果”药剂拌种,虫口密度下降。1983~1985年使用“辛硫磷”处理种子,虫口密度下降到每平方米3~4头。
检疫性病虫害1、豌豆象抗日战争时期传入。1958年起采用开水浸泡、氯化苦熏蒸、囤内麦糠闷贮藏法,效果较好。2、红芋黑斑病1960年推广温床育苗,二次高剪苗。用硼砂水浸种,“401”抗菌素浸种、浸苗。1970年推广高温大屋窖贮藏,1980年以后停止使用。1984年韦寨乡试用多菌灵胶悬剂浸薯块贮藏。
三、农机具
(一)耕作机具
犁传统的木柄铁弓三角铧犁,底部不平,不易操作,建国后逐步改用步犁。农业合作化期间,推广双轮双铧犁,因需牵引力大,逐渐停用。1985年农村主要使用本县和肥西县产七寸步犁。
耙传统使用木制长方5格耙,装25个15厘米长的铁齿,畜力牵引,至今沿用。1958年以后县拖拉机站、城关镇李湾、鱼同城农机站曾使用旋耕机、圆盘耙,1980年以后停用。
耧传统为木制三腿三铧耧,1958年工具改革,腿距缩小,至今沿用。1959年开始引进动力播种机4台,“文化大革命”期间废弃。1979年又发展14台,1980~1984年拥有56台,1985年减少到17台。
排灌工具旧式的是水斗、挑杆、辘轳。1953年县农场开始使用抽水机,农村开始用马拉水车。改种水稻时,使用手摇或脚踏龙骨水车,开始由江南引进,继而仿制。1958年始用12寸水泵。1975年县农机一厂、城关农具厂生产5×4、6×6、8×8水泵。1975年引进潜水电泵,1985年增加到157台。1981年分别从浙江新昌县和河南新郑县引进喷灌机,1985年增加到35部。
收割工具传统的为木柄弯镰刀。1954年县农场试用畜力摇臂收割机,因留茬高被淘汰。1983年开始使用河南省舞阳产103型、160型小型稻麦收割机,割幅1、3~1、6米,每小时收割6~9亩。1985年发展到17台。1983年引进木柄锯齿镰以后,1985年木柄镰、锯齿镰和小型收割机并用。
(二)运输工具土地改革以前,润河以北多是木制铁边四轮太平车,润河以南多用手推独轮车。互助合作化以后,太平车因笨重、造价高,逐步减少,开始使用胶轮平板车。1957年,全县有胶轮大车16辆,胶轮平板车5200辆。1958年工具改革,四轮太平车和手推独轮车逐渐被淘汰。1983年有胶轮大车175辆,胶轮平板车185618辆。1985年农机除农用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外,胶轮平板车是主要运输工具。
(三)脱粒机具传统脱粒工具为牲畜拉石磙、石耢。1960年县农场开始使用丰收1100型脱粒机。1975年全县有脱粒机989台,1978年发展到2015台,1980年以后多采用手扶拖拉机牵引石磙脱粒,1985年仅有脱粒机430台。牲畜拉石磙、石耢脱粒,仍有沿用。
(四)加工机具1965年以前,多用石磨加工面粉,部分社队用柴油机带动粉碎机(一风吹)。1971年县农机一厂生产的粉碎机逐渐推广。1975年农村用电以后,石磨均被淘汰。1976年全县有碾米机662部,磨面机4681部,轧花机1634部,榨油机587部。1985年大型面粉加工厂增多,小型加工机械减少,仅有碾米机2部,磨面机3100部,轧花机676部,榨油机429部。
(五)动力机1958年始有中型拖拉机一台,柴油机9台,142马力。以后逐渐发展。1976年全县有柴油机5141台,6、23万马力;大中型拖拉机314台,1、15万马力;小型拖拉机589台,5179马力;电动机1807台,1、51万千瓦。1985年大型动力机减少,小型动力机特别是小型拖拉机猛增。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8台,5763马力;小型拖拉机3939台,3、47万马力;电动机1019台,9424千瓦。
附一:临泉县麦棉原种场
1949年9月,在县城南关建立临泉县农场,耕地180亩。1950年7月迁杨桥集西北李凤湾,耕地277亩。1953年扩大,在县城东于王庄建场本部。1957年春,将长官、王寨两区农场并入,分为王寨、长官、李凤湾3个作业区。1958年10月,王寨作业区迁至邢塘北1、5公里改为蚕种繁殖场,职工21人,耕地600亩,耕畜12头。1959年栽桑150亩,种蓖麻250亩。1960年10月,县农场作业区与蚕场合并,仍称“蚕种繁殖场”,撤销李凤湾作业区,年底恢复为县农场。1961年引进小麦良种中农28,碧马1号,同时繁殖高粱、玉米良种。1962年在县城西北建示范农场。1970年1月县农场改为县“五七”大学。1973年底,“五七”大学迁走,改称“麦棉原种场”。1982年春把示范农场并入。1985年职工72人(其中干部5人),耕地450亩,耕畜21头,拖拉机2部,联合收割机1台。种小麦260亩,总产8、25万公斤,棉花56亩,总产4500公斤。1974~1985年共提供良原种小麦51、85万公斤,棉花5、2万公斤。
附二:临泉县园艺场
位于滑集东南3公里戴寨,1958年由县农场三里大庄作业区人员迁入建立。土地1548亩,其中果园711亩,苹果、梨、桃12751棵;苗圃队育楸树苗5900棵。1963年苗圃队迁出。1975年参加全省苹果鉴品会,红玉苹果获含糖量第一。1979年分3个果园队。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1985年,有土地1020亩,职工65人,果园710亩,场房1540平方米。年产果32、5万公斤。
一、主要作物
民国期间,农作物以小麦、大豆、高粱、芝麻、甘薯(红芋)、棉花为主。1954年推行“三改”后,减少了大豆、高粱播种面积,增加红芋面积。1958~1960年,每年种水稻10万亩以上,1961年后逐渐减少。1975年后扩大油菜、玉米面积。进入20世纪80年代,红芋不再作主粮作物种植。到1985年仍以小麦、大豆、玉米、红芋、芝麻、棉花为主,间有其他杂粮和经济作物。
(一)小麦常年占耕地面积的75~85%。民国期间,品种老化,产量低。民国37年(1948年),播种119、2万亩,单产60公斤。建国后,注意选种育种,品种更新。1950年引进佛手麦(五爪麦),播种1200亩,穗分枝、抗倒伏,亩产40~90公斤,但成熟晚,不保收。1953年引进中农28、骊英1号、西农28、西农6208、碧蚂1号。1954年引进南大2419,逐年推广,到1957年播种94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82、3%,单产提高到75公斤。1966~1970年控南大(2419),促阿夫,稳阜农、早洋。1970~1978年阿夫推广全县,县良种繁殖场的亩产290、3公斤。1976年全县小麦第一次平均亩产超过100公斤。1979~1981年,推广百农3217、马场2号,阿夫面积压缩到20万亩,百农3217面积逐年增多。1984年播种“百农3217”127、9万亩,单产达到231公斤,最高达500公斤。1984年以后改种百泉3199、西安8号、徐州211品种。马场2号和豫原1号适宜晚茬播种,继续推行。1985年播种133、3万亩,单产208公斤,总产27万吨。
(二)大豆20世纪50~60年代多是传统的弯角黄、平顶四等品种,1952年种86、65万亩,占耕地的38、18%。1960~1970年稳定在55万亩左右,单产50公斤上下。1962年种茶豆12、36万亩,占25、7%。1971年引进友谊22号、友谊4号。1980年引进跃进5号。由于大豆抗逆力差,虽更新品种,仍不稳产,平均单产徘徊在50公斤左右。1985年面积降到35、74万亩,单产57公斤,总产20242吨。
(三)水稻建国前只有少数地方种旱稻。1954年开始改种水稻,艾亭区俞楼乡栽316亩,单产91公斤。1955年在瓦店区八里坡试种30亩,单产提高到250公斤。1956年全县改种3、26万亩,平均单产58公斤。1958年,在“淮北变江南”口号下,扩大到12、77万亩。1959年多为春插中稻,面积14万亩,占耕地的7、75%,单产103公斤。因土质与水源的关系,费工大,成本高,1961年后,栽插面积大减。1970年改夏插单季晚稻,1976年栽6、61万亩,单产228公斤。1985年仅种10亩。
(四)杂粮
高粱高粱在本县原为主要春播作物。民国33年(1944年)面积达82、08万亩,单产56、5公斤。1949年播种46、43万亩,单产75公斤,占耕地的20、43%。因低产,面积逐年减少。1973年推广杂交高粱,改为夏播,面积9、13万亩,占耕地的5、07%,单产提高到114公斤。1985年播种2、18万亩,仅占耕地的1、23%,单产123公斤,总产2673吨。
玉米民国时期只在田边地头零星点种。1956年列为夏种高产作物推广,种植1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7%,单产49公斤。1957年推广金皇后品种,1965年种杂交种,1969年种南繁制种“群单105”0、83万亩,次年发展到5、12万亩,单产由90公斤提高到184公斤。由于产量高,面积逐年扩大。1985年种17、49万亩,单产179公斤,总产31370吨。
甘薯(红芋)民国时期种植面积小,解放后逐年扩大。民国37年栽春红芋4万亩。1951年起引进“胜利百号”,1956年面积达83、66万亩,单产(折粮)114公斤。1978年引进“徐薯18”,单产255公斤。1982年推广到10、8万亩,占红芋面积的20%。1984年试种徐薯77—6,1985年推广,全县栽50、19万亩,单产(折粮)178公斤,总产89499吨。
谷子民国时期年播种约13万亩,单产56公斤。因产量低,逐年减少,到1984年播种2、97万亩,单产71公斤。1985年只播种269亩,单产104公斤,总产28吨。
(五)油料作物
芝麻传统品种是“八股杈”、“霸王鞭”。1949年种17万亩,单产30公斤。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播种不足10万亩,平均单产17、6公斤。1963~1975年始终保持在12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4、7公斤。1978年面积达16、32万亩,单产提高到37公斤。1980年引进“熊芝1号”、“中芝7号”,1982年种1、5万亩。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以滑集区作试验基地,面积扩大,产量提高。谢集乡六里庄刘俊杰种3亩“中芝7号”,单产135公斤。1984年全县播种中芝7号12、04万亩,占芝麻面积的44、1%。1985年种32、08万亩,平均单产提高到51公斤,总产1、63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油菜民国时期本县只有为吃菜备荒,零星种植。1953年引进胜利油菜,品种为白菜型,单产50公斤。1978年引进“宁油5号”,单产90公斤。1981年面积达15、78万亩,单产74公斤。1983年试种“401”低芥酸油菜,1984年扩大到3万亩,单产最高达161公斤。1985油菜总面积17、64万亩,占耕地的9、9%,单产125公斤,总产22035吨。
花生本县只为果食,大部为零星点种。1960年引进徐州“68—4”、“花37”、“开农8号”、“开农27号”。1980年面积开始扩大,种植3800亩,单产94公斤。1985年播种2500亩,单产114公斤,总产286吨。
临泉县1949~1985年粮、油、棉播种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公斤、吨
临泉县1949~1985年小麦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公斤、吨
临泉县1949~1985年芝麻播种面积、单产、总产表
单位:万亩、公斤、吨
(六)棉花民国时期每年种10万亩左右,单产皮棉5公斤上下。1950年引进“斯字棉5号”,种1、3万亩。1955年又引进“斯字棉2B”,种0、84万亩,单产皮棉18、75公斤。1956年引进“岱字15号”,单产提高到30公斤。1958年全县植棉10、76万亩。1961年引进“鄂光棉”、“萧县107”,推广麦地套种棉花。1977年引进“鲁棉1号”、“徐州514号”。1982年引进“中棉所10号”,生长期110天,适宜夏播,1984年种植8万亩。1969、1970年,迎仙区后常湾二队的棉花,分别创单产71、5和91、5公斤的高产。1973年全县植棉面积达21、24万亩,单产39公斤,总产8316吨。因费工多,成本高,面积逐渐减少。1983年播种10万亩。1985年降至6、4万亩,单产29公斤,总产1824吨。
(七)麻类本地传统品种是苘麻、火麻,皆为春种,兼有少量苎麻,多为自产自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引进广西、云南红麻、黄麻,多为夏种。1973年种2、17万亩,总产2994吨。1985年引进“青皮3号”,播种10、75万亩,单产199公斤,总产2、14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八)烟叶本县原为产烟区,抗日战争时期,栽的是胎里黄、老来变等晒烟。抗战胜利后,逐年减少。1949年栽5、5万亩,总产3850吨。1953年以后,由于强调粮食生产,每年种植仅1500亩左右。1981年引进美国“马里兰609”晾烟,次年全县推广,栽6万亩,因晾烟期间阴雨连绵,叶子霉烂。1983年仅栽1400亩。1985年全县栽烟叶2404亩,单产124公斤,总产298吨。
(九)药材本县药材,建国前多为野生。较著名的是沿洪河的半夏以及各地的香附、薄荷、枸杞、蒲公英、金银花等。1958年建药材培植场,试栽白芍、菊花、桔梗、牡丹、当归、杜仲、玄胡、玄参、丹参、党参、太子参等。以杨桥、城郊、长官、宋集区栽培菊花、薄荷为最盛。逐步发展栽培生地、白芷、黄芪、天麻、牛膝、半边莲、半支莲、穿心莲、红花等。菘蓝(大青),本县在民国时期,农民作染料种植。建国后逐渐减少。20世纪70年代,作药材种植。1984年全县药材栽培面积8432亩,1985年扩大到9554亩。
(十)果类多在宅前屋后种植,习栽桃、李、杏、枣、梨、柿等。1949年全县果园面积2926亩,水果产量318、3万公斤。20世纪50年代末,在大办粮食的口号下,大部分被毁林种粮。1958年,在戴寨建县园艺场,陆续引进辽宁、山东苹果和砀山梨以及保加利亚葡萄等,栽种面积1500亩。1962年全县水果产量189、68万公斤。1967年全县产水果405、25万公斤。1976年滑集区马瓦房园林场栽苹果、梨90亩,鱼同城区园林场栽苹果600亩。但由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割资本主义尾巴”,社员自留果树又多被砍伐。1980年全县水果产量93、83万公斤。1985年水果产量降至70、95万公斤。罗庄乡郭营的柿子,为明代贡品,少核,制成柿饼,霜厚洁白,投入开水易化。1983年育苗扩种。
(十一)蔬菜种类繁多,葱、蒜、姜、大白菜为大宗。县城附近,1977年开始建曾庄蔬菜生产专业队,1982年扩建为古城蔬菜生产专业大队,菜园400亩,供应县城。全县蔬菜栽植面积:1949~1958年年约4万亩,总产2、25万吨;1959~1963年增加到年约7、5万亩,总产4、5万吨;1985年达12万亩,总产值3342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9、4%。瓜类以西瓜、甜瓜、黄瓜、南瓜、冬瓜较多。近年来黄瓜、西瓜有的在塑料大棚下早播,提前于春天上市。南瓜多改在春红芋垄间套栽,以充分利用土地。1985年全县种瓜类3、79万亩。
鱼同城大蒜。大蒜栽植,遍及全县,以鱼同城所产最优,以艾亭所种最广。鱼同城集上产的大蒜,皮紫、汁浓,辛辣异常。民间有“项城萝卜鱼同城蒜,顾家蒸馍出沈(丘)县”之谣。1985年全县栽蒜9858亩,总产277万公斤。
老集生姜。传统特产。在老集、宋集、滑集、吕集4区广为栽培。主要品种是鸡爪和狮子头两种。味辛辣,香味浓郁。1985年全县栽2、28万亩,总产6000万公斤。
黄岭大葱。茎长且白嫩,郁香味浓,为四季青菜。以黄岭、白庙两乡为最盛。年产约5000万公斤。已在临(泉)鱼同(城)、临(泉)沈(丘)两公路相交的三岔路口形成大葱专业市场。
城郊大白菜。为冬季必备之蔬菜。全县栽培,以城关、城郊、迎仙3区(镇)为最盛。每年冬令一到,汽车、拖拉机装载外运,络绎不绝,运至新疆和内蒙古等地。
(十二)蚕桑历来民间习植桑养蚕。过去桑树有鲁桑、葚桑。1949年有桑园401亩,1961年发展到2500亩。1965年有单株桑22、74万株,桑园2461亩。1966年引进湖桑,先在秦刘河堤发展326亩,后在萧坡、郭桥、土陂扩种,197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5458亩。1972年萧坡蚕场试验湖桑嫁接成功。1974年省拨款1、5万元建贮桑室,收购桑籽3万公斤,1979年达5万公斤。调往四川、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上海等省市。1974年推广高产密植桑园,后因生产队毁林还田,1985年桑园减少到658亩。民国期间,农家户户养蚕,年产茧12、5万公斤。抗战胜利后,茧价下跌,产量下降。建国后逐渐恢复。1958年建立县蚕种繁殖场,扶持社队养蚕。迎仙人民公社萧坡大队养蚕最盛。1965年全县蚕茧产量达9、68万公斤,1966年达到12、53万公斤。同年县农业局自制蓖麻蚕种1000盒,1971年达3、1万盒,为全省第一。1973年后,因蓖麻蚕茧销路不畅,乔木桑又多被砍伐,蚕茧产量下降,1985年仅产3350公斤。
二、农技农艺
民国期间,农业技术因循守旧,世代相沿。民国25年(1936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所。对农业技术仅作了一些试验,推广效果不著。解放后,政府重视农业。1949年建立县农场,首先推广胜利百号红芋,1954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55年县农业局成立后,农业科研机构相继成立,1960年4月,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为建立良种繁殖基地,1961年将县农场改为县良种繁殖场,1974年改为麦棉原种场。1964年成立县种子公司,设立良种繁殖股。1984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设粮油生产、植检植保、土壤肥料3股。1985年成立农业技术综合服务公司,负责农业技术咨询,1974年培养农民技术员100人。1958年和1981年进行两次土壤普查。
(一)改革耕作制度传统的二年三熟轮作制,是春种高粱、谷子、棉花和少数芝麻。麦茬地种大豆、芝麻和栽红芋。高粱、谷子收后,深耕晒垡,秋种前耙垡重耕种麦。豆茬地一部分种小麦、大麦和豌豆,另一部分冬耕冻垡,以备次年春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玉米面积增多,高粱、谷子、玉米由春种改为在麦茬地夏种,复种指数加大。1956年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64.28%,增加到192.48%。1980年后部分麦茬种高粱,高粱收后又种麦,麦地套种瓜,瓜茬种萝卜,获二年五熟。
小麦密植建国前,小麦播种行距为7、4寸(24、67厘米)。1958年提倡密植,改行距为6、5寸(21、67厘米)。1975年推广宿县小麦育苗移栽技术,因费工大未推广开。1984年县麦棉原种场试验小麦重耧复播2亩(西安8号),单产375公斤,增产13、64%。以后逐渐推广。
大豆间苗1981年大豆人工间苗15万亩,占大豆面积的32、6%。1983年人工间苗达30万亩,增产20~30%。田桥乡黄庄村种友谊2号大豆13、5亩,人工间苗株行距10×21、4厘米,单产达121、5公斤,增产31、35%。
红芋深沟高垄栽培民国时,红芋大都是窄垄单行或平地栽插。建国后,1953年县北部开始推行扶大垄双行栽插。1965~1966年推广深沟高垄加包心肥技术,普遍增产。1983年谭棚乡小园村栽插20亩,增产45、51%。1982年改翻蔓为提蔓,增产11、3~18%。同时推广夏红芋营养钵育苗移栽,1983年栽1000亩,增产30~60%,因费工多,推广面积不大。
麦棉套种1953年种棉花改撒播为条播。1960年提倡麦棉套种,即播一耧小麦,两边留出棉行,次年春点种棉花。二是用营养钵育苗移栽麦茬,因费工多,推广面积不大。
蔬菜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80年推广拱棚生产技术,1984年开始火炕育苗。1985年全县建火炕育苗点17个,塑料大棚7个,保持常年有新鲜蔬菜。
(二)推广良种解放后,大力提倡选种。1950年开始建种子田1327亩,对小麦、高粱穗选,大豆粒选,红芋块选。1963年选麦种40、9万公斤、棉种16、5万公斤、高粱91万公斤、大豆154、5万公斤、芝麻4、75万公斤。1982年建良种基地43944亩,其中小麦38944亩、大豆1829亩、红芋3121亩。在制种方面:(1)高粱。1967年配制“晋杂7号”30亩,收种550公斤,繁殖“3197A”10亩。1972年繁殖“晋杂5号”175亩,收种3、9万公斤。1973年推广杂交种。1977年制种320亩,收6000公斤。(2)玉米。1967年建杂交制种田1100亩,收种5、4万公斤(其中“双跃3号”760亩,收种4、2万公斤)。1972~1974年在杨集等公社建制种田2000亩,每年繁殖杂交种10万公斤。1977年繁殖自交系90亩。1983年在黄岭区白庙、杨庄繁殖杂交种600亩。1984年在牛庄乡大王庙和邢塘乡韦庄繁殖杂交种800亩。主要配制单交种、丹玉6号、群单105、烟单14、丰单1号。(3)小麦。1975年县农科所采用系统选育的办法从阿夫优变中选出新品系“73—5”,经过试验比较,比阿夫增产32、9%。(4)水稻。1976年开始制种。1978年在老集、邢塘、艾亭及县农科所繁殖不育系60亩。在邢塘、老集、杨桥、长官、宋集、艾亭配制杂交种520亩,收种2、5万公斤。(5)芝麻。1979年鱼同城区农技站利用杂交优势,在坟堂生产队配制4个组合,其中两组分别为亩产66、3公斤和75公斤,比驻芝2号增产15、5%和27%。另外还先后组织到海南岛租地制种(称南繁制种)。1966年9月,县农场技术员到乐东县黄流公社租地340亩,配制玉米“中杂44号”两个组合及其亲本自交8个,11月中旬播种,次年2月收种2、65万公斤。1969年县农林局技术员到崖县羊栏公社租地100亩,配制高粱“晋杂5号”和繁殖“3197A”各50亩,分别收种1250公斤和1500公斤。1970年9月,县组织各人民公社30人在乐东县望楼生产队租地20亩,收高粱“晋杂5号”1515公斤、不育系“3197A”5640公斤、北郊155公斤、保持系153公斤、恢复系“三尺三”2750公斤。1976年秋派杨桥公社农技站技术员带农民5人到崖城人民公社租地23亩,配制水稻“籼优2号”。1977年1月底播种,35天后移栽,4月底收种1268公斤。
(三)土壤肥料原以人畜粪尿、油饼、塘泥为主,辅以垃圾沤制堆放,作为基肥。1957年开始用垃圾经过堆沤,制造颗粒肥料。1958年制定“铲、挖、拾、扫、捞、换、沤、熏、烧、堆”十字法,广开肥源,并提倡种苕子掩青、沤绿肥等。1960年以畜禽骨制磷肥、草木灰制钾肥。民国31年黄岭区于庙乡刘姜庄韦登举从阜阳带回硫酸铵4公斤,兑土杂肥施入麦田,每亩比邻地增产15公斤。建国后提倡施用化肥,1954年全县施硫酸铵8吨。1957年始用过磷酸钙。以后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大。1970年施化肥实物量10750吨,是1957年的8、68倍,1980年施用43190吨,是1970年4倍。根据本县土壤缺氮少磷富钾的特点,以施用氮磷为主。1970年开始用磷酸二氢钾对棉花根外施肥(喷洒溶液)。1982年由邢塘人民公社韦庄作小麦叶面喷洒浓度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喷施75~100公斤,施一次的增产5、7~8、2%,施二次的增产13、2~17、8%。1983年在城郊区用飞机向麦田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增产7~12%。是年,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985年化肥施用量13、5万吨,是1970年的12、5倍,1980年的3、2倍。
临泉县1954~1985年化肥施用量表
单位:吨
(四)病虫害防治麦类:1、锈病有条锈、叶锈、杆锈。1973年艾亭人民公社腰庄大队500亩蚰包麦受锈病危害,大部未抽穗。全县1960、1963、1969、1972、1973、1983年,发病均达50万亩左右,较重的为碧玛1号、石家庄401、三白麦、蚰包麦、泰山1号、泰山4号、百泉3039、百农3217。结合在原发病初期喷施敌锈钠、粉锈宁、多菌灵抗锈剂防治。2、黑穗病、线虫病。1970年前发病较重,后经串换良种、泥水选种、药剂拌种等措施,发病减少。1966年发生线虫病15万亩,1981年发生900亩。3、赤霉病,1985年扬花灌浆期,阴雨连绵,赤霉病流行,病穗率占20~30%。发病较重的品种是百农3217、792。4、白粉病。1950~1979年为害轻,1980年后逐年加重,用粉锈宁防治。5、粘虫。每年2~3月,成虫从南方飞来产卵繁殖幼虫为害,1970~1974年大发生,为害面积达60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5%,虫口密度每平方米20~30头。连年用谷草把、糖醋诱蛾结合施药防治,1978年下降。6、吸浆虫。50年代为害较重,1954~1956年每年发生面积50万亩,占播种面积40、3~49、1%,沿洪河低洼地较重。1958年后为害下降,1964年被控制。7、小麦红蜘蛛。3月为害。1971~1978年受害面积均在60万亩以上,以喷撒六六六粉防治。
杂粮1、红芋烂根病(204根腐病)。1966年从韦寨人民公社吴营大队吴营西北地发现。1973年蔓延30亩,1978年扩散到21个人民公社141个大队1、64万亩。1980年后推广徐薯18,为害程度减轻。2、豆天蛾和旋花天蛾(红芋天蛾)。1961、1962和1964年大豆天蛾发生面积13、3万亩,占播种面积23、75%。红芋旋花天蛾发生面积36、7万亩,占栽插面积62、3%,其中叶片被吃光的6、5万亩,占发生面积的17、6%。减产27~30%。用六六六粉毒杀或人工捕打。
棉花1、棉蚜。1950年轻度发生,1960年后逐年增加。1970年为害棉花苗中期,1953年喷洒“六六六”粉防治,1957年开始用“1605”、“1059”,因连年使用,棉蚜产生抗药性,倍数由6000~8000倍下降到1000倍。1979年推广呋喃丹拌种和喷洒,控制蚜虫的抗药性。1983年开始推广谱性杀虫剂,菊酯类农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综合防治,减轻棉蚜为害。2、红蜘蛛。1958年发生为害。1969、1970、1972、1977、1981、1983年大面积发生,用“1059”、“1605”农药防治,开始效果好,长期使用药效减弱,1983~1985年使用西维因杀虫眯、三氯杀螨砜,达净松及石硫合剂,防治效果好。3、棉铃虫。1960年起,用“1059”、“1605”杀虫剂防治。1970年起连年大发生,6月20日为二代产卵高峰期,用“六六六”粉、“二二三”乳剂防治。次年推广磷铵、马拉松、西维因等化学农药防治。1980年起使用敌杀死、速灭杀酊、敌虫菊酯杀虫剂效果超过有机磷。1960~1979年曾采用杨柳枝扎把插田诱蛾,人工灭卵,放养天敌蚂蜂,效果较好。4、病害。对立枯病、炭疽病,采取“三开一凉”温汤浸种。1956年起推广西力生、赛力散拌种。1960年推广五西合剂拌种。1970年使用“401”抗菌剂800~1000倍液浸闷后播种和退菌特、托布津、多菌灵拌种,结合苗期勤锄,降湿增温和喷洒波尔多液,减轻为害。
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1963年每平方米有金针虫10~15头,蛴螬5~6头,最严重的瓦店人民公社小田庄大队每平方米金针虫多达108头,致使小麦和春播作物缺苗断垄。1964、1966年使用“六六六”粉毒土、毒粪、毒饵处理及药剂拌种,虫口密度下降。1974年每平方米虫口密度平均上升到13、7头。1975年水灾后,每平方米有虫7、4头,其中蛴螬2、7头。1977~1978年虫口密度回升到每平方米8~11头。1980年使用“3911”、“1605”、“乐果”药剂拌种,虫口密度下降。1983~1985年使用“辛硫磷”处理种子,虫口密度下降到每平方米3~4头。
检疫性病虫害1、豌豆象抗日战争时期传入。1958年起采用开水浸泡、氯化苦熏蒸、囤内麦糠闷贮藏法,效果较好。2、红芋黑斑病1960年推广温床育苗,二次高剪苗。用硼砂水浸种,“401”抗菌素浸种、浸苗。1970年推广高温大屋窖贮藏,1980年以后停止使用。1984年韦寨乡试用多菌灵胶悬剂浸薯块贮藏。
三、农机具
(一)耕作机具
犁传统的木柄铁弓三角铧犁,底部不平,不易操作,建国后逐步改用步犁。农业合作化期间,推广双轮双铧犁,因需牵引力大,逐渐停用。1985年农村主要使用本县和肥西县产七寸步犁。
耙传统使用木制长方5格耙,装25个15厘米长的铁齿,畜力牵引,至今沿用。1958年以后县拖拉机站、城关镇李湾、鱼同城农机站曾使用旋耕机、圆盘耙,1980年以后停用。
耧传统为木制三腿三铧耧,1958年工具改革,腿距缩小,至今沿用。1959年开始引进动力播种机4台,“文化大革命”期间废弃。1979年又发展14台,1980~1984年拥有56台,1985年减少到17台。
排灌工具旧式的是水斗、挑杆、辘轳。1953年县农场开始使用抽水机,农村开始用马拉水车。改种水稻时,使用手摇或脚踏龙骨水车,开始由江南引进,继而仿制。1958年始用12寸水泵。1975年县农机一厂、城关农具厂生产5×4、6×6、8×8水泵。1975年引进潜水电泵,1985年增加到157台。1981年分别从浙江新昌县和河南新郑县引进喷灌机,1985年增加到35部。
收割工具传统的为木柄弯镰刀。1954年县农场试用畜力摇臂收割机,因留茬高被淘汰。1983年开始使用河南省舞阳产103型、160型小型稻麦收割机,割幅1、3~1、6米,每小时收割6~9亩。1985年发展到17台。1983年引进木柄锯齿镰以后,1985年木柄镰、锯齿镰和小型收割机并用。
(二)运输工具土地改革以前,润河以北多是木制铁边四轮太平车,润河以南多用手推独轮车。互助合作化以后,太平车因笨重、造价高,逐步减少,开始使用胶轮平板车。1957年,全县有胶轮大车16辆,胶轮平板车5200辆。1958年工具改革,四轮太平车和手推独轮车逐渐被淘汰。1983年有胶轮大车175辆,胶轮平板车185618辆。1985年农机除农用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外,胶轮平板车是主要运输工具。
(三)脱粒机具传统脱粒工具为牲畜拉石磙、石耢。1960年县农场开始使用丰收1100型脱粒机。1975年全县有脱粒机989台,1978年发展到2015台,1980年以后多采用手扶拖拉机牵引石磙脱粒,1985年仅有脱粒机430台。牲畜拉石磙、石耢脱粒,仍有沿用。
(四)加工机具1965年以前,多用石磨加工面粉,部分社队用柴油机带动粉碎机(一风吹)。1971年县农机一厂生产的粉碎机逐渐推广。1975年农村用电以后,石磨均被淘汰。1976年全县有碾米机662部,磨面机4681部,轧花机1634部,榨油机587部。1985年大型面粉加工厂增多,小型加工机械减少,仅有碾米机2部,磨面机3100部,轧花机676部,榨油机429部。
(五)动力机1958年始有中型拖拉机一台,柴油机9台,142马力。以后逐渐发展。1976年全县有柴油机5141台,6、23万马力;大中型拖拉机314台,1、15万马力;小型拖拉机589台,5179马力;电动机1807台,1、51万千瓦。1985年大型动力机减少,小型动力机特别是小型拖拉机猛增。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8台,5763马力;小型拖拉机3939台,3、47万马力;电动机1019台,9424千瓦。
附一:临泉县麦棉原种场
1949年9月,在县城南关建立临泉县农场,耕地180亩。1950年7月迁杨桥集西北李凤湾,耕地277亩。1953年扩大,在县城东于王庄建场本部。1957年春,将长官、王寨两区农场并入,分为王寨、长官、李凤湾3个作业区。1958年10月,王寨作业区迁至邢塘北1、5公里改为蚕种繁殖场,职工21人,耕地600亩,耕畜12头。1959年栽桑150亩,种蓖麻250亩。1960年10月,县农场作业区与蚕场合并,仍称“蚕种繁殖场”,撤销李凤湾作业区,年底恢复为县农场。1961年引进小麦良种中农28,碧马1号,同时繁殖高粱、玉米良种。1962年在县城西北建示范农场。1970年1月县农场改为县“五七”大学。1973年底,“五七”大学迁走,改称“麦棉原种场”。1982年春把示范农场并入。1985年职工72人(其中干部5人),耕地450亩,耕畜21头,拖拉机2部,联合收割机1台。种小麦260亩,总产8、25万公斤,棉花56亩,总产4500公斤。1974~1985年共提供良原种小麦51、85万公斤,棉花5、2万公斤。
附二:临泉县园艺场
位于滑集东南3公里戴寨,1958年由县农场三里大庄作业区人员迁入建立。土地1548亩,其中果园711亩,苹果、梨、桃12751棵;苗圃队育楸树苗5900棵。1963年苗圃队迁出。1975年参加全省苹果鉴品会,红玉苹果获含糖量第一。1979年分3个果园队。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1985年,有土地1020亩,职工65人,果园710亩,场房1540平方米。年产果32、5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