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子
临泉工业基础薄弱。民国初,只有少数酿酒、榨油、熬糖、磨粉作坊和银(制作银首饰)、铁(制作农具、炊具)、锡(焊锡壶、白铁器皿)、竹、木、皮革、裁缝、鞋匠铺等个体手工业,都是居家制作,自产自销。临泉建县后,工业有所发展。民国29年(1940年),县开办民生工厂,县城木、泥、竹、铁、织布、印刷等业逐渐兴起。艾亭集、杨桥集有翻砂厂,铸造犁铧、犁面等农具件。民国32年全县每保投股100元,计5万元,商人投资2万元,列定县岁出预算5万元,购置卷烟机一部,扩充染织、卷烟、粉笔等生产。农村有油坊270个、粉坊215个、酒坊81个、糖坊28个、丝织机坊12个。民国33年起,姜寨、鱼同城、吕寨、于寨、于老庄、大朱庄相继建立半机械化的卷烟厂。民国36年解放时,大部因厂主携资潜逃而关闭。
1949年,全县有4个私营工业厂家。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1081人,年总产值326万元。1951年,把群众合资经营的大众烟厂改为公私合营,政府派干部参加管理。添置卷烟机、发电机各1台,职工由47人发展到71人,4台手摇卷烟机改为机械发动,年产卷烟700箱(1956年并入阜阳人民卷烟厂)。同年秋,县财政投资创办县铁工厂,是本县全民所有制工业的先驱。1952年,全县5个工厂(全民、公私合营各1个,私营3个),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发展到1541人,工业总产值349万元。
1953年在长官、艾亭、杨桥试办铁木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组织手工业合作社5个,职工231人。1954~1955年手工业社(组)发展到15个,社员325人。1956年全县个体手工业户基本实现由个体经济转为集体经济的变革。
1956年1月成立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工业科主管全民所有制工厂,联合社管理集体所有制手工业社(组)和个体手工业。1957年全县26个工厂企业,其中全民工厂4个、集体企业22个、个体手工业者424人。总产值661万元,比1952年增长89.4%。
1958年,轻工业部以临泉为大办工业试点县,掀起全党全民大办地方工业的高潮。将县城铁业、木业、砖瓦、印刷、竹器、服装、车辆修配、丝绸、麻纺等9个手工业社(组)过渡为全民所有制工厂,并兴建橡胶、发电、玻璃、陶瓷、水泥、酿酒、淀粉、制糖、造纸等19个工业企业。农村人民公社将55个手工业社(组)转为社办工业,并兴建面粉、榨油、制糖、淀粉、颗粒肥料等集体工业企业共654个。年底全县工业企业682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8个,集体所有制企业654个。工业总产值2894万元,比1957年增长3.4倍。
1958~1959年工业全面发展,大都是一哄而起,人员庞杂,设备简陋,技术落后。部分集体企业转为全民工厂,职工工资由计件改为固定工资制,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加之以行政命令指挥生产,只讲完成计划,不讲经济效益,产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1958年8月,派2000名干部、工人驻凤台建厂炼钢,10月发动全县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建土高炉706座,动员工、农、商、学、兵上万人参加炼钢,全靠土法上马,群众献料,大批废旧铁器和木材投入炉中,炼出的1400多吨钢成为废料。1959年建成橡胶、玻璃、陶瓷、车辆修配4个工厂。人民公社办企业多数停产。全县工业企业由1958年的682个减少到171个;工业总产值3156万元,比1958年上升9.1%。
在工具改革中,全县改造旧工具50.2万件,创制新式工具43.04万件,由于粗制滥造,大部分不能使用。另有比发明、比创造,盲目创新,制造的汽车、打场机、白土酒等,徒劳无益,造成浪费。
1961年贯彻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工业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和精简职工。关闭盲目发展尚未具备生产条件的橡胶、玻璃厂;合并化工、竹器、车辆修配、机械厂;将1958年上升为全民所有制工厂调整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同时精简职工290人。1962年全县127个工业企业,职工535人,总产值680万元,比1958年下降76.5%。
1963~1965年调整期间,县工业局改为县人民委员会工业科,主管发电、农机、酿酒、印刷4个全民所有制工厂。1963年下半年恢复手工业联社,与手工业局合署办工。全面开展对手工业整顿,以整顿铁、木、竹骨干行业为主,结合整顿服务业和个体手工业,分别建成手工业合作工厂、生产合作社、合作小组等3种形式,计30个企业。1965年造纸厂并入阜阳造纸厂。年底,全县44个工厂企业,比1962年减少83个,总产值581万元,比1962年下降14.6%。
“文化大革命”前期,多数工厂停产闹革命,企业严重亏损。1968年全县只有39个工厂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8个工厂,工业总产值213万元,比1962年下降11.6%。1970年2月,财政投资300万元筹建化肥厂,次年7月投资20万元兴建轮窑厂,把县拖拉机站改建为农机二厂。1972年建淀粉厂,1974年建五金厂、皮毛厂。1975年县工业局主管农机一厂、二厂、化肥厂、轮窑厂、棉针织厂、麻纺厂、油厂、淀粉厂、印刷厂9个工业企业,手工业局主管集体所有制企业45个。1976年全县发展到129个工厂企业,比1965年增长1.9倍;总产值3406万元,比1965年增长4.9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了工业生产步伐。1980年全县有162个工业企业,比1975年增长68.7%;工业总产值3704万元,比1975年增长43.7%。1984年部分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选择经营方式,安排生产,开展供销活动,把企业职工的利益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1985年,全县136个工业企业,比1980年减少26个;工业总产值10544万元,比1980年增长1.85倍;利润189万元,比1980年增加1.3倍。其中32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378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85%,实现利税124.5万元;10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完成总产值174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6.52%,实现利税64.5万元;村办及个体工业产值502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63%。
1949年,全县有4个私营工业厂家。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1081人,年总产值326万元。1951年,把群众合资经营的大众烟厂改为公私合营,政府派干部参加管理。添置卷烟机、发电机各1台,职工由47人发展到71人,4台手摇卷烟机改为机械发动,年产卷烟700箱(1956年并入阜阳人民卷烟厂)。同年秋,县财政投资创办县铁工厂,是本县全民所有制工业的先驱。1952年,全县5个工厂(全民、公私合营各1个,私营3个),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发展到1541人,工业总产值349万元。
1953年在长官、艾亭、杨桥试办铁木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组织手工业合作社5个,职工231人。1954~1955年手工业社(组)发展到15个,社员325人。1956年全县个体手工业户基本实现由个体经济转为集体经济的变革。
1956年1月成立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工业科主管全民所有制工厂,联合社管理集体所有制手工业社(组)和个体手工业。1957年全县26个工厂企业,其中全民工厂4个、集体企业22个、个体手工业者424人。总产值661万元,比1952年增长89.4%。
1958年,轻工业部以临泉为大办工业试点县,掀起全党全民大办地方工业的高潮。将县城铁业、木业、砖瓦、印刷、竹器、服装、车辆修配、丝绸、麻纺等9个手工业社(组)过渡为全民所有制工厂,并兴建橡胶、发电、玻璃、陶瓷、水泥、酿酒、淀粉、制糖、造纸等19个工业企业。农村人民公社将55个手工业社(组)转为社办工业,并兴建面粉、榨油、制糖、淀粉、颗粒肥料等集体工业企业共654个。年底全县工业企业682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8个,集体所有制企业654个。工业总产值2894万元,比1957年增长3.4倍。
1958~1959年工业全面发展,大都是一哄而起,人员庞杂,设备简陋,技术落后。部分集体企业转为全民工厂,职工工资由计件改为固定工资制,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加之以行政命令指挥生产,只讲完成计划,不讲经济效益,产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1958年8月,派2000名干部、工人驻凤台建厂炼钢,10月发动全县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建土高炉706座,动员工、农、商、学、兵上万人参加炼钢,全靠土法上马,群众献料,大批废旧铁器和木材投入炉中,炼出的1400多吨钢成为废料。1959年建成橡胶、玻璃、陶瓷、车辆修配4个工厂。人民公社办企业多数停产。全县工业企业由1958年的682个减少到171个;工业总产值3156万元,比1958年上升9.1%。
在工具改革中,全县改造旧工具50.2万件,创制新式工具43.04万件,由于粗制滥造,大部分不能使用。另有比发明、比创造,盲目创新,制造的汽车、打场机、白土酒等,徒劳无益,造成浪费。
1961年贯彻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工业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和精简职工。关闭盲目发展尚未具备生产条件的橡胶、玻璃厂;合并化工、竹器、车辆修配、机械厂;将1958年上升为全民所有制工厂调整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同时精简职工290人。1962年全县127个工业企业,职工535人,总产值680万元,比1958年下降76.5%。
1963~1965年调整期间,县工业局改为县人民委员会工业科,主管发电、农机、酿酒、印刷4个全民所有制工厂。1963年下半年恢复手工业联社,与手工业局合署办工。全面开展对手工业整顿,以整顿铁、木、竹骨干行业为主,结合整顿服务业和个体手工业,分别建成手工业合作工厂、生产合作社、合作小组等3种形式,计30个企业。1965年造纸厂并入阜阳造纸厂。年底,全县44个工厂企业,比1962年减少83个,总产值581万元,比1962年下降14.6%。
“文化大革命”前期,多数工厂停产闹革命,企业严重亏损。1968年全县只有39个工厂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8个工厂,工业总产值213万元,比1962年下降11.6%。1970年2月,财政投资300万元筹建化肥厂,次年7月投资20万元兴建轮窑厂,把县拖拉机站改建为农机二厂。1972年建淀粉厂,1974年建五金厂、皮毛厂。1975年县工业局主管农机一厂、二厂、化肥厂、轮窑厂、棉针织厂、麻纺厂、油厂、淀粉厂、印刷厂9个工业企业,手工业局主管集体所有制企业45个。1976年全县发展到129个工厂企业,比1965年增长1.9倍;总产值3406万元,比1965年增长4.9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了工业生产步伐。1980年全县有162个工业企业,比1975年增长68.7%;工业总产值3704万元,比1975年增长43.7%。1984年部分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选择经营方式,安排生产,开展供销活动,把企业职工的利益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1985年,全县136个工业企业,比1980年减少26个;工业总产值10544万元,比1980年增长1.85倍;利润189万元,比1980年增加1.3倍。其中32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378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85%,实现利税124.5万元;10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完成总产值174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6.52%,实现利税64.5万元;村办及个体工业产值502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