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副产品收购
除粮、油外,以棉花、烟叶、生猪、禽蛋、淀粉、蚕茧、蜂蜜为大宗。20世纪50年代,以收购土布、芦席、苇踅等为主。1954年,对棉花实行统购。1955年起,先后对生猪、禽蛋等实行派购,任务下达到生产队,由收购部门与其签订派购合同,计划收购。1961年,对统购派购以外的三类物资实行议价收购,同时,对统购、派购部分的一、二类物资,在商品供应不足存有两种价格的情况下,实行奖售,给以粮食、化肥等实物性的补偿。
棉花1952年,供销社与棉农签订预购合同。1954年起,实行统购统销,1955年收购量比1952年增长10倍。1960年后,收购量下降。1963年起,对棉花优先发放贷款,供应生产资料和发放预付定金,棉花产量增长,收购量增加。1973年收购达8103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国棉花生产先进县。1978年后,因棉粮比价不合理,棉花种植面积缩小,收购量下降。到1980年曾三次提价,幅度分别为9.73%、15.2%、10.74%,完成任务后,加价30%收购。同时,每出售100公斤皮棉,奖售粮200公斤、标准化肥80公斤。1980年收购2321吨。1983年改为定购,曾一度出现卖棉难的现象。1985年收购量又上升到2685吨。
麻类1953年收购苘麻5.2吨。1966年引进红麻、黄麻,收购量增加。1966~1975年,年平均收购3.4吨。1982年收购26.85吨,1985年收购3622吨。
烟叶解放前,大都是晒烟,由私商收购运往蚌埠、上海及河南省归德(商丘)推销。建国后,由供销社收购。1952年收购21吨。1954年收购烤烟0.5吨,晒烟123吨。1958年后,收购量大减。1981年开始回升,1981~1985年年均收购烤烟17吨。
皮张本县收购的畜产品中以山羊板皮、牛皮为大宗。1957年收购山羊板皮2.99万张,牛皮1.53万张。1980年以后皮张紧俏,收购量逐渐增加,当年收购山羊板皮66.48万张,牛皮0.59万张。1985年收购山羊板皮101.84万张、牛皮0.37万张,总计比1978年增加79.82万张。
粉丝20世纪50~60年代,粉丝由县总社土产公司经营,统一外调,年调出量在500吨以上。70年代,县土产公司、基层供销社等多渠道经营。1971年全县收购1000吨。县土产公司收购门市部每年收购“三粉”500吨。1983年全县收购粉丝3190吨。由于收购检查不严,造成少数以次充好,有失信誉。1984年收购量下降到2390吨,1985年仅收710吨。
蚕茧建国前,蚕茧由个体缫丝商经营。建国后,1952年国家开始收购。1955年收购量上升。1960年,桑树减少,收购量下降。1962年仅收购蚕茧0.15吨。1964年后,发展蓖麻蚕,1965年收购22吨。1977年后,蚕茧收购量又下降,1985年仅收购5吨。
药材1962年开始收购白芍、菊花等60多种。1976年增加茯苓,是年收购白芍50.4吨,茯苓0.15吨,菊花2.85吨,丹皮0.85吨,蛇床子5吨,半枝莲,蜂房、半夏等药材收购量均在5吨以上。1980年后,大青发展较快,1983年仅大青根一项就收购850吨。
二、废品回收
解放前,废品多是游乡串村的货郎担收购。建国后,由供销合作社设点收购,结合送货下乡、收购上门、委托代销店等多种方式回收。20世纪50年代,仅限废铁、铜、铝、锡等金属品。60年代逐渐增加废塑料、橡胶、破布鞋、废麻、碎布、酒瓶、碎玻璃、旧报纸、杂骨等。建国36年来,共收购废铁6116吨,废铜166吨,废铝12吨,废锡7.9吨,废塑料40吨,废橡胶428吨,破皮150吨,破鞋7373吨,麻头661吨,旧书报427吨,杂骨3441吨,其他废品价值72.6万元,总投资307.61万元。
临泉县1949~1985年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主要农副产品收购量

三、生活资料销售
(一)百杂、针纺织品建国前,百货、针纺织品由京货铺经营,大商号的商品多从外地采办,或从行商手中购进。小商号批发零售,是贱买贵卖、囤迟卖快。
建国后,棉纺织、针织、百货、日杂、五金、交电、糖、烟、酒、煤油、医药、文化用品12类,约2000多种,敞开供应。1955年1月起,对棉布实行定量凭票供应。1958年,工业品由商业局统一经营,由于商品流通单一渠道,日用工业品供应日趋紧张。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一些能保证供应而又不能任其脱销或涨价的商品,大都改为凭票、特需、奖售等供应办法。1962年对针织品、手表等实行高价销售。1963年后,部分工业品出现滞销,凭证供应范围逐渐缩小。1965年大部分商品敞开,平价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短缺,物价不稳,市场混乱,出现黑市交易,对缝纫机、手表等实行凭票供应。1968年后,对胶鞋、丝绸被面、钢精锅、火柴、肥皂、民用线等实行凭票证供应,1978年取消票证。1980年起,降低化纤产品价格,销售量比70年代初期增长近10倍,棉纺织品供应紧张局面基本缓和,于1984年取消棉布票证。
(二)五金、交电建国初期,国营商业只经营剪刀、手钳、元钉、铁丝、铁锁、颜料及锛、凿、斧、刨、锯条等匠作工具。1951年开始经营交电商品。1955年全县销售自行车35辆,收音机3部。1958年后,部分商品实行计划供应,对自行车计划分配,凭票供应。1962年部分自行车实行高价销售2003辆。80年代,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商品成为热门货。除沪产自行车实行计划分配凭票供应外,其余敞开供应。
(三)糖、烟、酒建国初期,敞开供应,年销售食糖3~5吨,卷烟3000箱左右,酒实行专酿专卖,年销售20~50吨。1960年对糖、烟、酒实行凭票、限量供应。1962年对瓶酒、糖果、糕点实行高价销售。1963年对高级知识分子、十七级以上干部和肝炎、肺结核患者实行特需供应,给予糖、烟、酒等物资照顾。为加强酒类专卖管理,酒厂产品交糖业烟酒公司经营,零售业务由国营商店、供销社以及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代销点经营。1965年,大部商品销售敞开,取消特需和凭票供应。年销售食糖330吨,卷烟5692箱,饮料酒349吨,1968年,对糖、烟、酒又实行凭票供应,延续到1978年。1985年,销售食糖2453吨,比1968年增加2.8倍;卷烟16682箱,比1968年增加4.4倍;酒1948吨,比1968年增加6.3倍。
(四)肉、蛋、禽建国前,肉食品是个体屠宰商经营,出售白肉多在街道旁挂卖,俗称“肉架子”。卖牛、羊肉大都是熟食品。农民逢年过节自宰自食,多余部分到市摆摊叫卖。禽、蛋在市场销售。建国后,执行生猪派养派购,1953~1954年,由市场收购,屠宰外调,部分内销。1955年,开始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1956年市场供应猪10100头,鲜蛋6.25万公斤。1958年后,肉类购销下降,市场肉食品奇缺,1961年市场供应700头,比1956年减9400头。1963~1978年猪肉凭票供应,城镇户口每人每月供应0.5公斤。1984年取消生猪派购,实行合同定购,议购议销。1985年,销售猪、牛、羊肉1742吨,鲜蛋134吨。
(五)盐、蔬菜建国前,食盐由杂货铺批销。抗日战争时期,流通渠道受阻,盐价抬高。建国后,食盐按计划统一调拨,主要是海盐,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山东省仓乐、河北省大沽、塘沽等地;也有从新疆运来的部分矿盐。1950年销售2104吨,1955年销售3895吨,1965年销售5025吨,1975年销售7276吨,1985年销售10569吨。蔬菜由农民种植,自食有余,赴市出售。1977年,建立曾庄蔬菜生产基地,由县盐业蔬菜公司安排产销,并在县城主要菜市设零售门市部。1980年,市场开放,门市部撤销,由菜农到市场自由经营。
(六)石油、煤炭建国前,仅销售煤油供照明。建国后,煤油由供销社、百货公司、合作商店经营。1949~1954年敞开供应,年销售量140~228吨。1955年4月起,按户凭票供应。年销售量332吨。1959年增加润滑油经营,年销售量2吨。1963年开始经营柴油,年销售量165吨。1965年开始经营汽油,年销售11吨。进入20世纪70年代,石油供应量大幅度增长。1970年销售煤油1018吨,柴油1399吨,润滑油74吨,汽油52吨。1979年起,统一分配,定量供应,重点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油,煤油保证点灯照明。是年销售煤油1300吨,柴油6627吨,润滑油286吨,汽油1108吨。1985年销售煤油2200吨,比1949年增长14.7倍;柴油4893吨,比1963年增长28.65倍;润滑油287吨,比1959年增长142.5倍;汽油1970吨,是1965年的179.1倍。煤炭,在建国初期年销售量150吨左右。1955年起,计划供应生活用煤,当年销售1870吨,1957年销售15063吨,1966年销售55913吨,1968年销售32047吨,1976年增长到77281吨,1980年达到96951吨。1983年起煤源不足,供应量紧缩,是年销售63945吨。1985年削减为37405吨,但计划外采购和社会自由购买量增加。
(七)药品解放初期,由个体中药店经营,以零售中成药为主。1955年,药业实行公私合营、组织联营。1975年,建县药材公司,开展批发业务,1959年销售额3.7万元。1965年增到106万元,1970年为239万元。1975年3月,乙型脑炎流行,组织供应青霉素、磺胺嘧啶、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品。同年8月水灾后,及时供应药品,控制疫情蔓延,是年销售额362万元。1976~1979年,西药计划分配,照顾重点。1979年销售额535万元。1980年,为防治霍乱病流行,分赴上海、合肥、蚌埠、阜阳等地采购,保证供应。1985年药品过剩,调低价格,组织推销,处理积压药品总值80万元,是年销售额为1012万元。
四、生产资料供应
(一)金属材料20世纪50年代,由手工业联社经营,主要供给铁业生产社做小农具用,年供应量为15吨左右。1961年,计划调拨生铁、普通元钢、线材、中板、角钢、槽钢和钢材边角料,年供应量在100吨以上。1963年县物资局成立,经营金属材料。1975年供应生铁427吨,钢材668吨。1978年供应钢材957吨,生铁864吨。1985年供应钢材2960吨,生铁485吨。
(二)原木、毛竹解放前,大都集聚集镇木料行自由交易,多是桐、柳、椿、楝、桑、槐、楸等,也有从山区运来少量的杉木。建国后,由国家统一经营。1949年供应1192立方米。1958年后,从皖南、江西调进大批杉木、松原和杂木。1959年木材供应6438立方米。1960年供应木材7632立方米,毛竹2300根。1967年供应木材2188立方米,毛竹1.88万根。1976年供应木材8735立方米,毛竹1.77万根。1981年供应木材6652立方米,毛竹7.08万根。1982年后,造林多已成材,基本可以自足,多为议购议销,供应量下降。1985年仅供应木材2545立方米,毛竹1.03万根。
(三)机电设备由物资部门经营。1975年,销售电动机38台,1348千瓦;变压器38台,3670安培。1978年销售电动机77台,518千瓦;变压器51台,4630安培。1982年销售汽车11辆;电动机202台,1345千瓦;变压器17台,780安培。1984年销售汽车56辆;电动机322台,1790千瓦;变压器11台,350安培。1985年销售汽车54辆;电动机166台,1032千瓦;变压器39台,3440安培。
(四)化工原料1963年始由物资部门经营,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烧碱、纯碱、硝酸氨、塑料原料等318个品种。1975年销售烧碱4吨,纯碱11吨。1978年,销售烧碱10吨,纯碱14吨。1980年,销售烧碱13吨,纯碱10吨。1985年销售烧碱5吨,纯碱15吨。
(五)建筑材料砖瓦1957年销售砖400万块,瓦6万片。20世纪60年代,砖瓦曾一度滞销。70年代需求量骤增,纳入计划供应,年销售砖500~1000万块,瓦60~100万片。1975年水灾后,砖瓦供不应求,年销砖8000万块,瓦150万片。1978年后,集体、联户、个体窑业普遍发展,年销售砖12489万块,瓦160万片,砖瓦供应紧张局面基本缓和。水泥20世纪50年代用水泥量少。1959年仅销售5吨。1963年开始经营水泥。1975年城镇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增多,水泥销售量达6900吨。1980年后销量逐年下降,当年销售5724吨,1984年为2302吨,1985年为1730吨。但计划外销售量在增加。玻璃1975年销售量最大,为2266箱。1978年销售1156箱。1980年以后计划外采购增加,1985年计划内仅销售972箱。
(六)化肥、农药及塑料薄膜化肥1954年开始供应,由于农民不习惯,当年只销售8吨。经过试验推广,1958年销售3314吨。60年代初供应量下降,1960年销售1703吨,1962年销售288吨。1963年后化肥用量回升,年销售1357吨,1965年销售4207吨。1970年增加到10505吨。1979年销售28562吨,其中计划外16532吨。1980年从安庆和河南、河北、江西等省地购进15786吨。1982~1985年调进计划外化肥162542吨,1985年销售78347吨,其中计划外调进30810吨。农药1953年始经营化学农药,计划分配,统一管理。年销售量2吨。1957年销售235吨。1958年销售1450吨。1961~1962年,农药供应紧张,各基层供销社办土农药厂11个,生产石灰硫磺合剂等土农药10万多公斤。1971~1977年,年均销售1500吨。1978年开始下降。1981年,小麦发生红蜘蛛病虫害,供应农药200多吨,及时控制蔓延,年供应量425吨。1983年销售717吨。1985年销售162吨。农用塑料薄膜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1971年销售31.5吨,1985年增加到176吨。
(七)农机具建国后,中、小农具由供销社根据“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收购,就地供应”的原则,组织生产,保障供给。经营的铁制农具有锄头、镰刀、铁铲、钉钯、耧铧、犁面、车穿、车轴等,年供应量2万多件。木制农具有犁、耙、耧、掠筢、木锨、手推车、各种把柄等,年供应量7万多件。1953年供应新式农具1万多件,开始推广双铧犁。1958年供应胶板车、木制龙骨水车、解放水车等农具。同时分给鱼同城公社捷克产Z—25K拉拖机1台,是本县购进的第一台拖拉机。组织供应铁制农具30万件,木制农具34万件。进入60年代,增加了喷雾器、喷粉器、动力抽水机、脱粒机、粉碎机等先进农机具。70年代,农业生产向机械化发展。1971年销售各型拖拉机26台,1973年开始销售手扶拖拉机20台,1975年销售拖拉机157台,手扶拖拉机292台,农用动力机械547台。1979年销售各型拖拉机36台,手扶拖拉机555台,农用动力机械2598台。1980年后,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中型机械化农具销售量下降,1981年销售拖拉机5台,仅占1978年的9%;手扶拖拉机43台,仅占1978年的8%;农用动力机械175台,仅占1978年的6.76%。1983年起,开始供应小四轮拖拉机,当年销售11台。1985年销售农用动力机械818台,手扶拖拉机319台,小四轮拖拉机240台。
五、主要出口商品
本县出口商品主要有畜产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三类50个品种。以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1974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元,1985年达到3290万元,比1978年增长2.03倍。
(一)山羊板皮传统出口商品。被誉为“金羊革”。1961年前,年出口2万张左右;1974~1975年投放饲养扶持金14.1万元,1977年饲养量发展到15.3万头。1980年出口羊皮66.48万张,1981年改由上海口岸出口为本省自营出口。1985年出口61.3万张,比1961年增长30倍,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及西欧国家。
(二)黄鼠狼皮传统出口商品。称“华东黄皮”。1961年后每年出口万张左右,主要销往日本、新西兰及西欧国家。
(三)兔毛1962年开始经营,当年收购147公斤。1965年引进安哥拉长毛兔,1975年出口兔毛超过1万公斤。后引进西德兔,逐年发展,1982年发展到43万只,出口兔毛2.61万公斤,销售额25.6万元。1985年出口7.1万公斤,是1975年的7倍。
(四)肠衣主要是猪羊肠衣。1955年开始经营,1962年加工8.82万根,1975年改为收购原肠衣交阜阳外贸公司加工出口,1982年出口3.71万根。
(五)蜂蜜传统出口商品。1980年前由上海口岸出口,年出口100吨左右。1982年出口168.5吨,1985年出口960吨,主要销往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和香港、澳门地区。
(六)刺槐叶1965年始经营,1970年出口1000吨,1973改由蚌埠口岸加工出口为本县自行加工出口,当年出口槐叶粉2600吨,1980年出口120吨,1981年停止出口。
(七)薄荷油1973年引种薄荷,1974年出口薄荷油24吨。1978年扩种到2.2万亩。出口薄荷油130吨。1985年出口180吨,主要销往美国、法国、西德等国。
(八)姜片、蒜片新兴出口商品。1978年出口15吨,1983年全县23个脱水蔬菜厂,脱水姜、蒜片622.15吨。1984年8个厂家由土炕生产改为锅炉蒸气生产。1985年110厂家生产,出口脱水姜、蒜片1600吨,大蒜头200吨。主要销往印度、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
(九)农产品新兴出口商品。1972年前只有粉渣出口,1973年出口薯干1万吨,1974年改出口原料为加工成淀粉出口,当年出口淀粉4873吨,粉渣1500吨。1975年以后“三粉”出口量减少,油料出口量增加。1982年出口油菜籽1500吨,芝麻763.83吨。1984年出口芝麻3743.88吨,油菜籽1500吨。1985年出口芝麻1600吨。销往香港、澳门地区和日本、美国。
临泉县国营商业系统1970~1985年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临泉县1949~1985年商业部门购、销、调、存总值表
单位:万元

临泉县1949~1985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主要工业品纯销售量(一)

临泉县1949~1985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主要工业品纯销售量(二)

临泉县1949~1985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主要工业品纯销售(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