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4年(1935年),县、区立小学设体育课,每周两节,体育活动有田径、体操、篮球等。民国28年,县立中学开设体操、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田径等训练科目。抗日战争时期,小学和初中学生实行童子军训练,初中三年级和高中学生开展军事训练,凡童子军均着童子军服,佩带符号,持红白童子军棒,按步兵课程进行单科训练,学校配军训教官。
建国初期,中小学只进行体育课、早操和篮球等竞赛活动。1954年开始,县城小学和各区完全小学推广少年广播操。1956年,县组织重点学校体育教师赴合肥参加培训,全面推广少年广播操,同时开展课间操。1957年起,临泉中学、临泉师范率先推广“劳卫制”锻炼,1958年推广全县。1968年,中学开展军事训练。学生班级组织军事化,编营、连、排、班。小学组织“红小兵”,亦开展“学军”,正常体育课停止。1972年9月,全县中小学试行《体育锻炼标准》。小学推广第六套少年广播操。1977年,中小学执行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早操、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也组织体育课锻炼。临泉一中学生达标率71%。1978年,中、小学开始推广眼保健操和课间操。1979年以后,由于教材改革,份量重,在一部分学生中产生忽视体育课的现象,但多数还是坚持正常体育教学和体操活动。1985年举行县、校两级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城南小学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有300名学生参加比赛,占全校学生数的20%,学生王冲创全县跳高1.37米的纪录。临泉县1949~1985年普通中学概况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