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质
境内地层0~40米深度内为全新统,40米以下为更新统。更新统上部,顶部岩性为青黄杂色亚粘土,颜色杂乱,较硬,干后坚实,切面光滑,有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有裂隙,但发育不全。全新统分上、中、下3段。
全新统下段顶板埋深18~24米,厚20米左右。顶部为灰黑色、紫灰色亚粘土,致密,干后坚硬,颗粒细腻,稍有滑感,裂隙不发育,含有较多地腐植质,可能为风化壳,此层是全新统下段的标志层。单层厚度4~8米,部分地区10米以上,向东南较薄,只2米左右。中部变为灰黄色亚砂土或粉砂,厚4米左右,至南部增厚,为6~8米。一般层次多,沉积不稳定,多是薄层相间的粉、亚砂与亚粘土互层。分选较差,在亚砂土内多含有钙质结核,是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标志层。
全新统中段顶部为灰黑色、青黄杂色亚粘土,除沿颖,茨河泛滥带以外,在大面积的河间地区,广泛出露地表,厚5~10米,分选不好,含有僵石及锰铁质结核,微裂隙发育,呈小棱块状。此层向下,北部茨河两岸尤其以北地区,有沉积、稳定、发育良好的灰黄色细砂,单层厚度10~16米。南部变化大,多是薄层相间的粉砂、亚砂土及亚粘土互层,层次繁多,沉积不稳定。整个全新统中段的厚度17~23米,出露地表的灰黑色亚粘土为风化壳,也是与全新统上段的分界标志层。
全新统上段最新淤积物,主要分布于颖、茨河两岸,岩性为浅黄色粉砂、亚粘土及薄层紫红色亚粘土,厚0~4米。
县境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太和台凹”,由于下降趋势为主的大面积振荡运动,使境内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纪松散地层。由于地壳上升和侵蚀作用剧烈,以及最新淤积物的堆积,使地貌变得缓和、平坦。
二、地貌
县境处于淮北淤积平原之西北部,黄泛平原是地貌类型的主体,始于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以来的黄河多次西泛滥淤积而成。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东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降一万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按地貌成因分类,可分为剥蚀堆积河间平原和最新泛滥带。
削蚀堆积河间平原广泛分布在河间地区,由青黄杂色亚粘土构成,顶部有50厘米左右的黑色风化壳,地表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青黄杂色亚粘土明显地遭受剥蚀,沿裂隙呈棱块状脱落,剥蚀脱落的亚粘土碎块,重新在附近或移至别处堆积起来。
最新泛滥带分布在颍、茨河沿岸,基本与河流流向一致,呈狭窄的条带状分布,宽2~5公里,为颍、茨河洪水期泛滥堆积物,由棕红色粘土及灰黄色粉砂、亚砂土构成,直接复盖在青黄杂色亚粘土之上,由河谷向河间地区缓缓申展,坡度很小,直至最后尖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