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养 殖
一、家畜
黄牛民国33年(1944),全县有牛2.33万头。主要品种是高脚牛和抓地虎。解放后,于1953年建立家畜配种站,从山西、河南、山东引进秦川、南阳良种公牛,开展杂交改良。1980年又采用冻精配种,同时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英国短角牛、海福特牛、法国夏洛来、利木赞、端士西门答尔等牛冻精,进一步开展黄牛杂交改良。几年来,繁殖改良牛1583头。改良牛的特点是体型大,生长快,适应性强,采食量大,耐粗饲、性温顺,抗病力强,肉役兼用。近年来随着土地承包,黄牛有较大发展,由1979年的6万多头,发展到1985年的16.06万头,牛肉、牛皮均.鞠爻隹诖笞凇
近年城郊出现两个奶牛专业户,从陕西、黑龙江购进奶牛10余头,向城乡居民供应鲜奶。
1958年,由于推行稻改,改旱田为水田,曾陆续从南方购进一千多头水牛。随着稻改的停止,水牛也随之消失。
马、驴、骡境内历史上喜爱养骡马,年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骡马卖给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县境北部的洪山、张阁、黑虎等集镇,每年春季都有骡马大会,山东等地客人届时前来选购。尤其是洪山,每年逢春会,总有数千匹骡马上市,当地谚语有:“初一一会到十五,十五一会到初一,日进斗金,一年一个龙驹”。意思是:洪山骡马会期长达一个月,每天有大量收入,每年要出现一匹宝马龙驹,运气好的人能买这匹千里马。据民国资料,1944年全县有马2093匹,骡1701匹,驴11750头。该时正是黄泛时期,全县有1/4的地区属泛区,泛区人民一般不养牲畜,如在正常年景,骡马的数字要大1/4或1/3。
民间称牛为慢畜,骡马为快畜,使用时一般是骡马配套。骡马在饲养上也比牛选择性强,冬春时要喂些干谷草,夏季喂些事鲜“浇草”,使用时要加喂子料。驴耐粗饲,抗病性强,但其气力小,田间用途不大,养驴多是用作推磨,驮运东西。骡的生命长,气力大,耐苦役,以牡性骡最好,其价格也高于其他牲畜。马最难饲养,易生病,俗谓“马有退槽之疾”。境内养马多是牡马,图其生驹。如生一牡性骡,其价格往往是母马的二倍或更多。
建国以来,县内骡马驴的饲养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81年,全县有马5908匹,驴5492头,到1985年,有马2438匹,驴3128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较困难,用途也逐渐减少。
猪太和原有猪为皖北猪,其特点是耐粗食,食量大,产子多,瘦肉率低,育肥一般日增重4两左右。1953年先后引进国内外良种,有约克夏、巴克夏、苏大白、长白、荣昌、内江等。据1982年调查,全县存栏母猪15388头,几乎都是杂交品种,纯种猪极少,只有17头是新引进品种。育肥猪全是杂交种,日增重一般在8两左右。1983年以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又引进一批瘦肉型良种公猪,目前瘦肉型杂交一代猪已成批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俗谓“猪是农家宝”,居民喜爱养猪。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产有较大发展,为养猪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全县年底生猪存栏数由原来10万多头,增加到20多万头。1985年存栏24万头,是1949年的9倍。
羊品种主要是当地白山羊,皮肉兼用型,耐粗食,抗病力强,肉质鲜美。建国后曾引进一批中卫山羊、新疆细毛羊、澳大利亚半细毛羊,但发展不快,收获甚小。
境内无牧场,只有道路旁,沟河边长些野草,养羊全是零星圈养,夏秋季节常把羊牵到野外吃草。吃饱后又牵回圈内。本地养羊很少用精饲料,所以投资甚少。养羊户一般春季买羊羔,用青草饲养大,到了深秋,野草干枯,树叶黄落,改用干黄树叶作饲料,谚有“树叶落鸡瘦羊肥”,民间经验以为干黄树叶是羊的催肥饲料。等到冬季,正是人们爱吃羊肉的季节,能以好价钱出售。这种养法,1只羊每年可长到20~30公斤。1950年全县养羊7503只,1956年2.6万只,1976年3.4万只,1985年4.99万只。本地养羊还有个规律,即大灾之后,羊必大增。1958~1960年的大灾之后,1962年全县养羊19.16万只,是建国后的最高年份。
兔太和养兔历史悠久,品种皆是皮肉兼用兔,体型小,经济价值不高。解放后,养兔事业向良种高效方向发展,大量引进安哥拉和西德毛用兔,引进皮肉兼用体型较大的日本大耳兔。使品种不断改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5年全县兔达40.44万只,其中毛用兔占95%,大部是西德杂交兔种,每只成兔1年产毛0.5公斤。全县年产兔毛8.57万公斤。
二、家禽
鸡民国时期,饲养皆.镜鼗啤⒑凇⒑臁住⒙樾⌒图Γ羧獾凹嬗眯停窍溉饷溃话220日龄开产,年产蛋70~100枚。善抱孵,母性好,抵抗力强,至今民间仍喜养此种鸡。解放后,引进一批六安鸡、九斤黄,来克杭,试养结果,抗病力不如本地鸡,加之防疫工作跟不上去,未能大量发展。1980年以来,大量引进星杂二八八、希塞斯、白来杭、罗斯、里布罗、AA快大鸡、白路克、郑州红、新浦东、S220等国内外良种鸡,体型较本地鸡大,产蛋早。
近年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全县出现一大批养鸡专业户,他们建场房,制鸡笼,各养千百只良种鸡,对地方养鸡事业起到促进作用。
鸭土种多为麻鸭,体重2公斤左右,一年产蛋100~150个。50年代后期,从外地引进北京鸭,体型大,成鸭重达3公斤,年产蛋120~180个。1978年以后,境内沿茨河、河一带出现一些养鸭联合体,少者数百只,多者数千只,除在本地沟河放养外,还运到皖南、河南、江苏、江西等地放养,经济效益很好。
鹅以饲养雁鹅为多,羽毛灰色。成鹅体重3公斤左右,年产蛋约70枚。建国后引进一批狮头鹅,羽毛白色,体型较大。近年斤沟一带多养此种鹅,并出现养鹅专业村、户,在家孵化出售,成群到南方放养。
鸡、鸭、鹅,是地方传统饲养家禽,农家户户皆养鸡,养鸭者不过十之一二,养鹅者又少一些。养鸡皆散养,农家多在春季买小鸡,夏季放在大田吃虫,中秋节前后,把公鸡卖掉,留几只母鸡下蛋。所以家禽的数字1年内变化很大。据有关部门年终统计,1949年为16万只,1957年65万只,1965年20万只,1970年56万只,1975年37万只,1980年60万只,1985年166万只。1985年市场鲜旦供应为297万公斤,全县人均2.6公斤,比1949年增长8.9倍。
三、渔业
全县现有水域面积17.49万亩,可养面积为3.51万亩。有鱼类资源50余种。传统饲养的鱼种有鲤鱼、草鱼(俗称混子)、鲢、鳙等。自生自长的有鸟鱼(俗称火头),鲫鱼、鲇鱼、鱼感鱼(俗称黄歇)、鳜鱼(俗称季花)、鳝、鳖、窜条等。
本地养鱼的有利条件是,水质良好,水域广阔,气候温和,结冰期短。不利条件是,河沟水塘的保水期短,雨季汪洋充沛,旱季干涸露底。水域的变化与鱼的生长周期不相适应,以致造成大水时鱼跑散,干旱时鱼灭绝。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地群众利用本地地下水位较高的优势,采取深挖沟塘,保持常年水位,既有利于灌溉作物,又利于水产养殖。
解放后,政府对渔业生产十分重视。土地改革以后,即号召全县兴修水利,沥沟清塘,充分利用水面,发展养鱼事业。1958年4月,在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双庙铺,建立国营鱼苗繁殖场,开挖鱼塘98口,大塘2口,占地140亩。鱼苗场的主要任务是从长江边购回毛子(鱼刚下的卵),培育成鱼苗,供全县养鱼。但效益不高,一般育成率只有4~8%,最好只有20%。1964年又在五星乡河网化区建立一个鱼苗繁殖场,挖鱼池42口,大塘一口培养亲鱼。1965年开始,即采取人工自殖法培养鱼苗,供应全县养鱼。1978年以后,渔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许多沟塘实行承包,放养面积发展到2.64万亩,占可养水面的75%。县还于1982~1984年拨出专用周转金12万元,支持渔业生产。县主管部门于1981年和1985年,两次组织科技人员,举办多期养鱼学习班,传授成鱼养殖、鱼种培育,鱼病防治、饲料加工配合,以及网箱养鱼、拦河养鱼、高产精养的知识和技术。推动了全县的渔业生产,宫集区成立了渔业公司,利用界洪河分段养鱼,年收入达万元以上,旧县区张大庄两名社员搞庭院养鱼,每家年收入在千元以上。双浮区傅腰庄在河网化内投放河蟹,年收1万余元。王和庄在界洪河进行网箱养鱼,也获较好的经济效益。三堂区司沟北村、张老家村利用池塘精养,每亩单产达230公斤。近年还引良种杂交鲤鱼。日本大阪鲫、团头鲂、草胡鲶、中华绒毛蟹等。
1981年以来,加强了渔政管理工作。主管单位配合公安、司法部门及时查处了毒鱼、炸鱼、偷抢鱼等案件数十起,渔业生产秩序有明显好转。
1949~1960年,全县每年鱼类产量350吨左右。1962~1976年产量逐年下降,1963年为300吨,1971年为200吨,1976年为180吨。1977年以后又逐渐回升,1980年总产为264吨,产值32万元,1981年为389吨,产值46万元。1982年612吨,产值76万元,1983年为718,吨产值94万元,1984年突破千吨关,达1073吨,产值134万元,1985年为1456吨,产值180万元。
另外,近年双浮鱼苗场,李兴农高中等单位,曾试行河蚌育珠,但收获甚微。双浮大刘庄社员养牛蛙、出售蛙苗,一时购养者甚多,后因成蛙销售困难,养者日少。
四养蚕
桑蚕太和素称蚕桑之乡。清朝未年,县人徐北拱在县城北关外创办太和蚕桑学堂,数十名知识青年欣然就读。另有一批青年直赴浙江,入杭州甲等蚕桑学堂学习,一时太和有识之士都把发展蚕桑看作是实业救国的一条道路。家住颍河西岸的王云涛从浙江购回一大批湖桑,分给亲友栽种,还与徐纯如、齐辅宸等在县城、税镇等地设立茧厂,建烘灶,收购鲜茧,加工后运往外地销售。促进了太和蚕桑事业的速猛发展,养蚕之风遍及全县。据民国13年(1924)志书记载,当年太和向上海一地即出售烘茧16万元(银币)。加上县城和农村地主经营的几十家丝织作坊的收购加工数量,全年产量应不少于20万公斤。距县2公里的小新集当时有20家养蚕户,平均每年养蚕收入80元左右,右换小麦近2000公斤。民国15年,太和烘茧在上海火车站遭到军阀的乱兵哄抢,损失惨重,迫使茧厂破产停业,从此养蚕事业逐渐衰落。民国27年,黄河从中牟、郑洲决口;太和90%以上土地被淹,桑树大部淹死,养蚕事业更是奄奄一息。
建国后,养蚕事业在党和政府重视下,又恢复了生机。1952年秋,阜阳地区派出技术人员到太和查桑订种,统计出全县有乔木桑19万多株,年产桑叶可达285万公斤,可养蚕8000张。当年又从浙江购回湖桑12.6万株,县政府又配备12名蚕桑干部,在全县开展养蚕工作。1953年推广蚕种700张,每张平均收茧8.5公斤。而这次湖桑种植,因桑苗小弱,长途颠簸,加之缺乏技术,几乎没有成活。
1954年,发春蚕种2134张,收鲜茧7万公斤,其中良种茧3.15万公斤,每张产茧14.69公斤。该年还试养秋蚕96张,也有一定收益。
1955年,在倪邱建贮茧楼6间(上下12间)煤灶4付。养蚕又扩大规模。1956年,太和蚕茧年产量达15.94万公斤,仅春茧收购达13.7万公斤。是建国后第一个高产年。当年又在原墙、城郊、税镇等地增设茧灶10付。
1957年,太和蚕桑开始滑坡,专业人员被调走,有的错划为右派分子,产量下降。进入1958年以后,虽然政府多次提出“大力发展”,但一平二调,大办食堂,桑树被大量砍伐,养蚕受到严重影响。1960年,发蚕种16076张,其中春蚕种10115张,仅收鲜茧5.55万公斤;夏蚕种2909张,未见效益。1962年,发蚕种2715张,收鲜茧只有215公斤。
1962年以后,中共太和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加强对蚕桑工作的领导,调进大专毕业的蚕桑干部6人,到1964年,专职干部增加到11人。1965年,桑蚕茧产量又回升到11.8万公斤。同年8月,县府报省批准,将农口蚕桑干部转到外贸办事处,又招收25名合同工,还在县农技校开设养蚕班,收学员50余人。1966年3月,安徽省在太和召开蚕桑工作会议,到会300余人,会后安徽省农学院蚕桑系毕业生在其老师带领下来太和实习,地区蚕种场蚕桑学校师生也到太和指导养蚕工作,该年蚕茧产量达15.39万公斤,每张产量23.7公斤,是建国后总产、单产最高年份。
1967年以后,因“文革”影响,产量每况念下。70年代以后,桑树又因改造旧农村和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大遭砍伐,每年蚕茧产量都在5000公斤以下。1979年和1980年,县府两次拨款5万元恢复蚕桑生产,但效益不好,育的百亩湖桑苗被砍掉当柴烧。1985年,收鲜茧仅500多公斤。
蓖麻蚕,1954年开始试养并学习制种。1955年大面积推广,当年发种1428.5合,每合产量15公斤以上。1957年,产量达5.73万公斤。以后因原种供应困难,自制种质量下降,产量也相应减少。1961年,发种708合,每合单产仅7公斤。1965年以后,全县停止饲养。
除上述养殖外,县内还有养蜂、养蚯蚓、蝎子、貂等项目,有的时间不长,有的数量甚微,对太和经济发展未产生影响,略而不记。
五、防疫
民国时期、畜禽防疫工作十分薄弱,国民党政府不加过问,民间虽有少量“哑医也因遭受社会歧视而不能发展,一旦疫病发生,蔓延无际。造成禽畜大量死亡,为农民带来严重损失。建国后,建立健全了畜牧兽医机构,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大力开展畜疫病综合防治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省、地专业部门立即派专业技术干部前来检查鉴定,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并用,或对疫区封锁、隔离、消毒,并加强市场管理和屠宰检疫。1956年以后,每年春秋对猪的3种常见病进行防疫注射。1957—1960年,县自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一步保证了猪的及时防疫,通过多年努力,有效地控制了家畜家禽的主要传染病,治愈了大批病畜。1985年,开展技术承包,有169名兽医,承包大牲畜2.3万头,猪8.6万头、家禽32万只,羊1000只,效果良好,受到群众欢迎。
建国后各种疫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炭疽1950年8月初,茨谷、赵庙一带发现牛病突然死亡,并迅速传到板桥、洪山、李兴、关集,至月底疫情好转,9月中旬再次暴发。9月下旬,华东农业部、皖北行暑派派4名技术干部前往来检验,确认后,皖北行署派来抢救工作队25人,又从山东调来15人,携带药械,于10月25日全面开展防疫注射,11月12日结束,注射牲畜6.7万多头。治愈病畜1601头。年末统计,此疫共死亡牲畜3081头,危害而致病者数十人,城关区因食死牛而致死者19人。齐老营村因食病牛传染7人,死3人。
自1951年起,连续8年注射疫苗,至1958年才全部得到控制。气肿疽牛的急性传染病。1951年7月上旬出现在赵庙、双浮一带。9月上旬波及到茨谷、原墙、关集,中旬遍及全县,死牛3587头。1952年起进行全面防疫,1958年扑灭。1964年邻省又发生此病,县立即组织力量分赴李兴、洪山、蔡庙等地,进行防疫注射,并封锁通道,疫情未传入。
马鼻疽1955年出现,经阜阳兽医站前来协助检验,查出阳性马4匹,全部扑杀深埋。1957—1958年经本县查出阳性马61匹,于税镇区扑杀深埋。
马传贫从新疆引进马匹传入。1970年全县查验出病马632匹,全部就地扑杀深埋,国家对养马生产队给以经济补贴。
牛流行热1966年、1978年、1983年3次流行,病牛数以万计,严重地区发病率达70%到80%。因抢救及时,死亡率未超过2%。
猪传染病1954年进行第1次猪瘟、猪肺疫的防疫注射。1956年出现猪瘟、猪肺疫、猪丹毒3种传染病,死亡3200多头。当年进行防疫注射,1957年又死6000多头。1958年起,改为春秋两次防疫注射,当年死亡率下降到1700多头。70年代基本控制了猪丹毒、猪肺疫的流行,但猪瘟病仍起伏不定。
家禽传染病1957年出现鸡新城疫,鸡死6.9万多只,占存栏的11.6%。以后虽进行大面积防疫,但仍有发生,至今不绝。1974年、1979年、1983年,曾3次流行鸡瘟,但病势呈良性经过,死亡不多。1985年,坟台区瓦房庄发生小鹅瘟,大批鹅死亡,县及时组织人力,对存栏的5000只鹅进行防疫注射,才得以控制。
兔瘟1985年发生兔瘟,兔死13万只,占存栏总数的30%以上。
狂犬病为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985年县政府组织狂犬病领导小组,对全县1万多只狗进行登记发卡,防疫注射。
猪囊虫、绦虫均为人畜共患的恶性寄生虫病,发现于60年代初期,从县境北部传入。1970年,三堂食品站收猪2830头,查出患囊虫猪320头。1971年,三堂区又查出患绦虫病200余人,打下绦虫500多条。1976~1979年全县治疗绦虫、囊虫病人830多例,其中绦虫病641人,囊虫病135人。因绦虫病死亡12人。以后加强防治和猪白肉检疫,有效地控制了此病。
中毒主要是红芋黑霉病中毒。1965年和1967年,每年死牛400~500头。1970年以后很少发生。
建国以来畜牧业的变化情况统计表
黄牛民国33年(1944),全县有牛2.33万头。主要品种是高脚牛和抓地虎。解放后,于1953年建立家畜配种站,从山西、河南、山东引进秦川、南阳良种公牛,开展杂交改良。1980年又采用冻精配种,同时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英国短角牛、海福特牛、法国夏洛来、利木赞、端士西门答尔等牛冻精,进一步开展黄牛杂交改良。几年来,繁殖改良牛1583头。改良牛的特点是体型大,生长快,适应性强,采食量大,耐粗饲、性温顺,抗病力强,肉役兼用。近年来随着土地承包,黄牛有较大发展,由1979年的6万多头,发展到1985年的16.06万头,牛肉、牛皮均.鞠爻隹诖笞凇
近年城郊出现两个奶牛专业户,从陕西、黑龙江购进奶牛10余头,向城乡居民供应鲜奶。
1958年,由于推行稻改,改旱田为水田,曾陆续从南方购进一千多头水牛。随着稻改的停止,水牛也随之消失。
马、驴、骡境内历史上喜爱养骡马,年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骡马卖给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县境北部的洪山、张阁、黑虎等集镇,每年春季都有骡马大会,山东等地客人届时前来选购。尤其是洪山,每年逢春会,总有数千匹骡马上市,当地谚语有:“初一一会到十五,十五一会到初一,日进斗金,一年一个龙驹”。意思是:洪山骡马会期长达一个月,每天有大量收入,每年要出现一匹宝马龙驹,运气好的人能买这匹千里马。据民国资料,1944年全县有马2093匹,骡1701匹,驴11750头。该时正是黄泛时期,全县有1/4的地区属泛区,泛区人民一般不养牲畜,如在正常年景,骡马的数字要大1/4或1/3。
民间称牛为慢畜,骡马为快畜,使用时一般是骡马配套。骡马在饲养上也比牛选择性强,冬春时要喂些干谷草,夏季喂些事鲜“浇草”,使用时要加喂子料。驴耐粗饲,抗病性强,但其气力小,田间用途不大,养驴多是用作推磨,驮运东西。骡的生命长,气力大,耐苦役,以牡性骡最好,其价格也高于其他牲畜。马最难饲养,易生病,俗谓“马有退槽之疾”。境内养马多是牡马,图其生驹。如生一牡性骡,其价格往往是母马的二倍或更多。
建国以来,县内骡马驴的饲养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81年,全县有马5908匹,驴5492头,到1985年,有马2438匹,驴3128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较困难,用途也逐渐减少。
猪太和原有猪为皖北猪,其特点是耐粗食,食量大,产子多,瘦肉率低,育肥一般日增重4两左右。1953年先后引进国内外良种,有约克夏、巴克夏、苏大白、长白、荣昌、内江等。据1982年调查,全县存栏母猪15388头,几乎都是杂交品种,纯种猪极少,只有17头是新引进品种。育肥猪全是杂交种,日增重一般在8两左右。1983年以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又引进一批瘦肉型良种公猪,目前瘦肉型杂交一代猪已成批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俗谓“猪是农家宝”,居民喜爱养猪。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产有较大发展,为养猪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全县年底生猪存栏数由原来10万多头,增加到20多万头。1985年存栏24万头,是1949年的9倍。
羊品种主要是当地白山羊,皮肉兼用型,耐粗食,抗病力强,肉质鲜美。建国后曾引进一批中卫山羊、新疆细毛羊、澳大利亚半细毛羊,但发展不快,收获甚小。
境内无牧场,只有道路旁,沟河边长些野草,养羊全是零星圈养,夏秋季节常把羊牵到野外吃草。吃饱后又牵回圈内。本地养羊很少用精饲料,所以投资甚少。养羊户一般春季买羊羔,用青草饲养大,到了深秋,野草干枯,树叶黄落,改用干黄树叶作饲料,谚有“树叶落鸡瘦羊肥”,民间经验以为干黄树叶是羊的催肥饲料。等到冬季,正是人们爱吃羊肉的季节,能以好价钱出售。这种养法,1只羊每年可长到20~30公斤。1950年全县养羊7503只,1956年2.6万只,1976年3.4万只,1985年4.99万只。本地养羊还有个规律,即大灾之后,羊必大增。1958~1960年的大灾之后,1962年全县养羊19.16万只,是建国后的最高年份。
兔太和养兔历史悠久,品种皆是皮肉兼用兔,体型小,经济价值不高。解放后,养兔事业向良种高效方向发展,大量引进安哥拉和西德毛用兔,引进皮肉兼用体型较大的日本大耳兔。使品种不断改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5年全县兔达40.44万只,其中毛用兔占95%,大部是西德杂交兔种,每只成兔1年产毛0.5公斤。全县年产兔毛8.57万公斤。
二、家禽
鸡民国时期,饲养皆.镜鼗啤⒑凇⒑臁住⒙樾⌒图Γ羧獾凹嬗眯停窍溉饷溃话220日龄开产,年产蛋70~100枚。善抱孵,母性好,抵抗力强,至今民间仍喜养此种鸡。解放后,引进一批六安鸡、九斤黄,来克杭,试养结果,抗病力不如本地鸡,加之防疫工作跟不上去,未能大量发展。1980年以来,大量引进星杂二八八、希塞斯、白来杭、罗斯、里布罗、AA快大鸡、白路克、郑州红、新浦东、S220等国内外良种鸡,体型较本地鸡大,产蛋早。
近年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全县出现一大批养鸡专业户,他们建场房,制鸡笼,各养千百只良种鸡,对地方养鸡事业起到促进作用。
鸭土种多为麻鸭,体重2公斤左右,一年产蛋100~150个。50年代后期,从外地引进北京鸭,体型大,成鸭重达3公斤,年产蛋120~180个。1978年以后,境内沿茨河、河一带出现一些养鸭联合体,少者数百只,多者数千只,除在本地沟河放养外,还运到皖南、河南、江苏、江西等地放养,经济效益很好。
鹅以饲养雁鹅为多,羽毛灰色。成鹅体重3公斤左右,年产蛋约70枚。建国后引进一批狮头鹅,羽毛白色,体型较大。近年斤沟一带多养此种鹅,并出现养鹅专业村、户,在家孵化出售,成群到南方放养。
鸡、鸭、鹅,是地方传统饲养家禽,农家户户皆养鸡,养鸭者不过十之一二,养鹅者又少一些。养鸡皆散养,农家多在春季买小鸡,夏季放在大田吃虫,中秋节前后,把公鸡卖掉,留几只母鸡下蛋。所以家禽的数字1年内变化很大。据有关部门年终统计,1949年为16万只,1957年65万只,1965年20万只,1970年56万只,1975年37万只,1980年60万只,1985年166万只。1985年市场鲜旦供应为297万公斤,全县人均2.6公斤,比1949年增长8.9倍。
三、渔业
全县现有水域面积17.49万亩,可养面积为3.51万亩。有鱼类资源50余种。传统饲养的鱼种有鲤鱼、草鱼(俗称混子)、鲢、鳙等。自生自长的有鸟鱼(俗称火头),鲫鱼、鲇鱼、鱼感鱼(俗称黄歇)、鳜鱼(俗称季花)、鳝、鳖、窜条等。
本地养鱼的有利条件是,水质良好,水域广阔,气候温和,结冰期短。不利条件是,河沟水塘的保水期短,雨季汪洋充沛,旱季干涸露底。水域的变化与鱼的生长周期不相适应,以致造成大水时鱼跑散,干旱时鱼灭绝。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地群众利用本地地下水位较高的优势,采取深挖沟塘,保持常年水位,既有利于灌溉作物,又利于水产养殖。
解放后,政府对渔业生产十分重视。土地改革以后,即号召全县兴修水利,沥沟清塘,充分利用水面,发展养鱼事业。1958年4月,在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双庙铺,建立国营鱼苗繁殖场,开挖鱼塘98口,大塘2口,占地140亩。鱼苗场的主要任务是从长江边购回毛子(鱼刚下的卵),培育成鱼苗,供全县养鱼。但效益不高,一般育成率只有4~8%,最好只有20%。1964年又在五星乡河网化区建立一个鱼苗繁殖场,挖鱼池42口,大塘一口培养亲鱼。1965年开始,即采取人工自殖法培养鱼苗,供应全县养鱼。1978年以后,渔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许多沟塘实行承包,放养面积发展到2.64万亩,占可养水面的75%。县还于1982~1984年拨出专用周转金12万元,支持渔业生产。县主管部门于1981年和1985年,两次组织科技人员,举办多期养鱼学习班,传授成鱼养殖、鱼种培育,鱼病防治、饲料加工配合,以及网箱养鱼、拦河养鱼、高产精养的知识和技术。推动了全县的渔业生产,宫集区成立了渔业公司,利用界洪河分段养鱼,年收入达万元以上,旧县区张大庄两名社员搞庭院养鱼,每家年收入在千元以上。双浮区傅腰庄在河网化内投放河蟹,年收1万余元。王和庄在界洪河进行网箱养鱼,也获较好的经济效益。三堂区司沟北村、张老家村利用池塘精养,每亩单产达230公斤。近年还引良种杂交鲤鱼。日本大阪鲫、团头鲂、草胡鲶、中华绒毛蟹等。
1981年以来,加强了渔政管理工作。主管单位配合公安、司法部门及时查处了毒鱼、炸鱼、偷抢鱼等案件数十起,渔业生产秩序有明显好转。
1949~1960年,全县每年鱼类产量350吨左右。1962~1976年产量逐年下降,1963年为300吨,1971年为200吨,1976年为180吨。1977年以后又逐渐回升,1980年总产为264吨,产值32万元,1981年为389吨,产值46万元。1982年612吨,产值76万元,1983年为718,吨产值94万元,1984年突破千吨关,达1073吨,产值134万元,1985年为1456吨,产值180万元。
另外,近年双浮鱼苗场,李兴农高中等单位,曾试行河蚌育珠,但收获甚微。双浮大刘庄社员养牛蛙、出售蛙苗,一时购养者甚多,后因成蛙销售困难,养者日少。
四养蚕
桑蚕太和素称蚕桑之乡。清朝未年,县人徐北拱在县城北关外创办太和蚕桑学堂,数十名知识青年欣然就读。另有一批青年直赴浙江,入杭州甲等蚕桑学堂学习,一时太和有识之士都把发展蚕桑看作是实业救国的一条道路。家住颍河西岸的王云涛从浙江购回一大批湖桑,分给亲友栽种,还与徐纯如、齐辅宸等在县城、税镇等地设立茧厂,建烘灶,收购鲜茧,加工后运往外地销售。促进了太和蚕桑事业的速猛发展,养蚕之风遍及全县。据民国13年(1924)志书记载,当年太和向上海一地即出售烘茧16万元(银币)。加上县城和农村地主经营的几十家丝织作坊的收购加工数量,全年产量应不少于20万公斤。距县2公里的小新集当时有20家养蚕户,平均每年养蚕收入80元左右,右换小麦近2000公斤。民国15年,太和烘茧在上海火车站遭到军阀的乱兵哄抢,损失惨重,迫使茧厂破产停业,从此养蚕事业逐渐衰落。民国27年,黄河从中牟、郑洲决口;太和90%以上土地被淹,桑树大部淹死,养蚕事业更是奄奄一息。
建国后,养蚕事业在党和政府重视下,又恢复了生机。1952年秋,阜阳地区派出技术人员到太和查桑订种,统计出全县有乔木桑19万多株,年产桑叶可达285万公斤,可养蚕8000张。当年又从浙江购回湖桑12.6万株,县政府又配备12名蚕桑干部,在全县开展养蚕工作。1953年推广蚕种700张,每张平均收茧8.5公斤。而这次湖桑种植,因桑苗小弱,长途颠簸,加之缺乏技术,几乎没有成活。
1954年,发春蚕种2134张,收鲜茧7万公斤,其中良种茧3.15万公斤,每张产茧14.69公斤。该年还试养秋蚕96张,也有一定收益。
1955年,在倪邱建贮茧楼6间(上下12间)煤灶4付。养蚕又扩大规模。1956年,太和蚕茧年产量达15.94万公斤,仅春茧收购达13.7万公斤。是建国后第一个高产年。当年又在原墙、城郊、税镇等地增设茧灶10付。
1957年,太和蚕桑开始滑坡,专业人员被调走,有的错划为右派分子,产量下降。进入1958年以后,虽然政府多次提出“大力发展”,但一平二调,大办食堂,桑树被大量砍伐,养蚕受到严重影响。1960年,发蚕种16076张,其中春蚕种10115张,仅收鲜茧5.55万公斤;夏蚕种2909张,未见效益。1962年,发蚕种2715张,收鲜茧只有215公斤。
1962年以后,中共太和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加强对蚕桑工作的领导,调进大专毕业的蚕桑干部6人,到1964年,专职干部增加到11人。1965年,桑蚕茧产量又回升到11.8万公斤。同年8月,县府报省批准,将农口蚕桑干部转到外贸办事处,又招收25名合同工,还在县农技校开设养蚕班,收学员50余人。1966年3月,安徽省在太和召开蚕桑工作会议,到会300余人,会后安徽省农学院蚕桑系毕业生在其老师带领下来太和实习,地区蚕种场蚕桑学校师生也到太和指导养蚕工作,该年蚕茧产量达15.39万公斤,每张产量23.7公斤,是建国后总产、单产最高年份。
1967年以后,因“文革”影响,产量每况念下。70年代以后,桑树又因改造旧农村和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大遭砍伐,每年蚕茧产量都在5000公斤以下。1979年和1980年,县府两次拨款5万元恢复蚕桑生产,但效益不好,育的百亩湖桑苗被砍掉当柴烧。1985年,收鲜茧仅500多公斤。
蓖麻蚕,1954年开始试养并学习制种。1955年大面积推广,当年发种1428.5合,每合产量15公斤以上。1957年,产量达5.73万公斤。以后因原种供应困难,自制种质量下降,产量也相应减少。1961年,发种708合,每合单产仅7公斤。1965年以后,全县停止饲养。
除上述养殖外,县内还有养蜂、养蚯蚓、蝎子、貂等项目,有的时间不长,有的数量甚微,对太和经济发展未产生影响,略而不记。
五、防疫
民国时期、畜禽防疫工作十分薄弱,国民党政府不加过问,民间虽有少量“哑医也因遭受社会歧视而不能发展,一旦疫病发生,蔓延无际。造成禽畜大量死亡,为农民带来严重损失。建国后,建立健全了畜牧兽医机构,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大力开展畜疫病综合防治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省、地专业部门立即派专业技术干部前来检查鉴定,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并用,或对疫区封锁、隔离、消毒,并加强市场管理和屠宰检疫。1956年以后,每年春秋对猪的3种常见病进行防疫注射。1957—1960年,县自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一步保证了猪的及时防疫,通过多年努力,有效地控制了家畜家禽的主要传染病,治愈了大批病畜。1985年,开展技术承包,有169名兽医,承包大牲畜2.3万头,猪8.6万头、家禽32万只,羊1000只,效果良好,受到群众欢迎。
建国后各种疫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炭疽1950年8月初,茨谷、赵庙一带发现牛病突然死亡,并迅速传到板桥、洪山、李兴、关集,至月底疫情好转,9月中旬再次暴发。9月下旬,华东农业部、皖北行暑派派4名技术干部前往来检验,确认后,皖北行署派来抢救工作队25人,又从山东调来15人,携带药械,于10月25日全面开展防疫注射,11月12日结束,注射牲畜6.7万多头。治愈病畜1601头。年末统计,此疫共死亡牲畜3081头,危害而致病者数十人,城关区因食死牛而致死者19人。齐老营村因食病牛传染7人,死3人。
自1951年起,连续8年注射疫苗,至1958年才全部得到控制。气肿疽牛的急性传染病。1951年7月上旬出现在赵庙、双浮一带。9月上旬波及到茨谷、原墙、关集,中旬遍及全县,死牛3587头。1952年起进行全面防疫,1958年扑灭。1964年邻省又发生此病,县立即组织力量分赴李兴、洪山、蔡庙等地,进行防疫注射,并封锁通道,疫情未传入。
马鼻疽1955年出现,经阜阳兽医站前来协助检验,查出阳性马4匹,全部扑杀深埋。1957—1958年经本县查出阳性马61匹,于税镇区扑杀深埋。
马传贫从新疆引进马匹传入。1970年全县查验出病马632匹,全部就地扑杀深埋,国家对养马生产队给以经济补贴。
牛流行热1966年、1978年、1983年3次流行,病牛数以万计,严重地区发病率达70%到80%。因抢救及时,死亡率未超过2%。
猪传染病1954年进行第1次猪瘟、猪肺疫的防疫注射。1956年出现猪瘟、猪肺疫、猪丹毒3种传染病,死亡3200多头。当年进行防疫注射,1957年又死6000多头。1958年起,改为春秋两次防疫注射,当年死亡率下降到1700多头。70年代基本控制了猪丹毒、猪肺疫的流行,但猪瘟病仍起伏不定。
家禽传染病1957年出现鸡新城疫,鸡死6.9万多只,占存栏的11.6%。以后虽进行大面积防疫,但仍有发生,至今不绝。1974年、1979年、1983年,曾3次流行鸡瘟,但病势呈良性经过,死亡不多。1985年,坟台区瓦房庄发生小鹅瘟,大批鹅死亡,县及时组织人力,对存栏的5000只鹅进行防疫注射,才得以控制。
兔瘟1985年发生兔瘟,兔死13万只,占存栏总数的30%以上。
狂犬病为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985年县政府组织狂犬病领导小组,对全县1万多只狗进行登记发卡,防疫注射。
猪囊虫、绦虫均为人畜共患的恶性寄生虫病,发现于60年代初期,从县境北部传入。1970年,三堂食品站收猪2830头,查出患囊虫猪320头。1971年,三堂区又查出患绦虫病200余人,打下绦虫500多条。1976~1979年全县治疗绦虫、囊虫病人830多例,其中绦虫病641人,囊虫病135人。因绦虫病死亡12人。以后加强防治和猪白肉检疫,有效地控制了此病。
中毒主要是红芋黑霉病中毒。1965年和1967年,每年死牛400~500头。1970年以后很少发生。
建国以来畜牧业的变化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