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灌溉工程
一、打井
太和旱多于涝,防旱措施除建闸蓄水外,主要是开采地下水,发展井灌。椐勘查,境内地下水静储量约有40亿立方米,常年农灌需水量一般为3.27亿立方米,干旱年为6.37亿立方米,自然降水补给量约为2.65亿立方米,通过对地下水平衡计算,丰水年余1.82亿立方米,一般年亏1.55亿立方米,干旱年亏5.33亿立方米,除利用地表水灌溉弥补地下水补给量与消耗量之差值外,一般年和干旱年均需动用地下水静储量。但如开采量过大,则有可能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亦应引起重视。
民国时期,除菜园使用井灌外,大田无灌溉之习。民国34年(1945)县政府曾要求非泛区每乡打井50眼,用以防旱,但并未落实。
建国后,井灌发展迅速,从土井到砖井,再到机井,档次逐渐提高,井灌面积不断扩大。
1952年,全县打砖井264眼,到1958年,增加到5852眼。此后因工程不配套和长期不用,至1976年,几乎全部报废。代之而起的是农用机井。
1967年,从河南省请来打井师傅,并购回大锅锥1套,在李兴区范庄埠打成第1眼机井,以后便在全县推广。1977年,又从亳县购回水冲钻机,1979年1年内全县打成机井3838眼。自1980年起,国家压缩打井投资,打井工程于当年底停止。从1967年至1980年,全县累计打机井10918眼,总进尺约20万米,国家投资1000多万元。
农用机井的井管由混凝土构成,强度较大,成井较深,单井出水量可满足机械抽水要求,甚为实用。但由于井管透水性大,涌沙严重,有时出现井底淤塞现象。1983年以来,由于自然淤积和人为填封,全县机井逐年减少,据1985年各区查报,全县尚有机井9499眼,比1983年减少1419眼,平均减少6.5%。机井配套才能发挥效益,常用才能防止淤塞。1980年底,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停止了机井配套工作。原有的配套机械多属淘汰产品。加之长期不用,使机井逐渐损坏。1985年底,共存有配套柴油机1641台,19691马力;配套电动机121台,1185马力。目前政府已要求区乡用5年时间,恢复机井的设计效益。
70年代后期,在洪山、赵庙等地出现一种小型机井,群众称为“小口井”,打凿容易,井簸只用一米长的混凝土构成,配以小型喷灌机,每井灌溉面积10~15亩,适应责任田的需要,深受群众欢迎,大有发展势头。
二、修塘
自1957年冬开始清修旧塘,当年完成121个,蓄水库容43.1万立方米。1952年增加到1048个,蓄水库容377.3万立方米。1958年新挖水塘1964个,库容总量达到1084.3万立方米。以后因缺乏管理,逐渐毁弃,至1978年尚存1668个,1985年底,恢复到1948个,蓄水库容约700万立方米。
三、建站
自1955年开始在境内建设机电灌溉站,到1979年,共建电灌站61处,装机115台,3870千瓦;机械灌溉站70处,装机123台,2412马力。有效灌溉面积11.24万亩。
1980年以后,土地分户承包,灌溉面积急剧下降,许多灌溉站渠道被平毁,机泵被拆除,到1985年底,各中小型灌溉站已不再发挥效益。仅存的有桃源和鲍楼两站。
桃源灌溉站原为机械灌溉,1955年7月由阜阳地区水利局施工兴建,装7台柴油机,157马力。1963年改建为电力灌溉,总装机6台,251千瓦,扬水高度6.8米,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设计灌溉效益1.15万亩,总投资22万元。该站地处原墙茨河闸上游,水源充足,1955年建成后,当年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1963年后,水泵失修、锈蚀,渠道平毁,停止使用。1985年后,更新水泵,修复渠道,予计修复后灌溉效益可达1.15万亩。
鲍楼灌溉站原为机械灌溉站,1960年由太和县水利局施工兴建,安装60马力柴油机和轴流泵各6台,因机泵质量差,没有发挥效益。
1968年经省、地领导部门批准,改建为电力灌溉,1971年竣工,总装机330千瓦,扬程6.67米,设计流量2.1立方米/秒,计灌溉效益3.3万亩,总投资33.2万元。
四、流动机械灌溉
根据本县沟塘多、蓄水少的自然特点,农作物面积广、品种多的现状,1956年首次组织2台10马力的柴油机和水泵进行流动机械灌溉,当年灌溉面积200亩。1962年扩展到2.6万亩。1977年流动机械增至7291台,83341马,当年灌溉面积达48.21万亩,占当时有效灌溉面积的78%。以后又逐年减少。1985年政府已着手恢复流动机械灌溉,计划在三、五年内达到1977年水平。
太和灌溉工程,战线长,投入大,但效益不够理想。主要是年降雨量800毫米,小旱虽一年数见,大旱则多年一遇,种植又多是旱田作物,如雨水调顺,则常年不需灌溉。如遇旱即浇,浇后不久落雨,群众认为浇不如不浇。致使设备不能发挥作用,时间一长,机械蚀锈,造成浪费。一遇大旱,则又手忙脚乱,重新做起。今后拟加强设备管理,多搞流动服务,在水源充足,设备齐全的地方调整种植结构,多种耐水作物,发挥灌溉功能,促进农业丰收。
1977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为60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1985年,有效灌溉面积为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
附:1938~1945年黄泛记要
1938年6月,国民党为阻拦日寇西上,保存中原地区及西南后方,在中牟、郑县两处掘开黄河大堤,滔滔黄流,建瓴直下,夺贾鲁河,注颍涡,分流入淮。泛区宽达80华里,长千余华里,受灾面积达8万平方华里,被灾人口两千余万,财产损失无法计算,为历史上一次人为的重大灾害。
1939年冬,日寇为西进起见,迫使我民众将中牟所掘之赵口堵塞断流,使黄水只从郑县之花园口一处溃出。花园决口原宽500公尺,东西两头均镶有裹头工程,以限制溃口扩大,保持故道水量。日寇.;ゃ晷绿罚阑苹馗垂什郏食似湮鞣钢诙饭芬远志1口,宽489公尺,致使黄流一泄无余。1939年花园口以下黄河故道,尚有2%的黄流东去,1940年以后,花园口以下黄河故道呈断流状态。
黄流经郑县、中牟、通许、尉氏、扶沟、太康、西华、淮阳、沈丘、鹿邑,流入皖境之太和、亳县、涡阳、阜阳、颍上、凤台等地,分流于茨、颍、涡、淮诸河。1938年、1939年,黄泛主流由贾鲁河南下入颍,并泛滥于淮阳、沈丘一带,经太和之南八丈河、万福沟,仍流入颍河。1939年以后,国民党重兵沿黄泛区布防,以界首为中心的颍河南岸,成为国民党之军政要地,汤思伯、何柱国、王仲廉等部,以及国民党鲁豫苏皖边区党政分会和山东、江苏两省之流亡政府均驻在这里,出于军事需要,国民党要确保河南岸大堤,并采取如下措施:①沿贾鲁河东岸筑堤,逼黄水转向东南,泛滥于茨、涡上游;②堵塞周口至界首之间颍河北岸的11条串沟(只留东蔡河1条,口门限为100公尺),逼水北回。与此同时,日寇又驱使我民众在豫境之涡阳河北岸和清水河两岸修筑长堤,逼水南泛,这样以来,黄泛主流便沿沈丘、郸城泄入我县李兴、光武一带,从此,花园口溃出之水,十分之七八流经太和,故太和黄灾为皖省各县之最。
1938年黄水,由于猝不提防,全县被灾面积占总面积的94%。1939年开始修筑堤防,束水就道,首先沿茨、颍、万福沟、宋塘河筑堤130公里,当年被灾面积减少到40%。以后连年修筑堤防,全境筑成十几个堤防圈,被灾面积稳定在25%左右。黄水经太和分两道入颍河,一是沿万沟入颍,一是沿茨河入颍,其他诸河之水均汇入这两道洪流之中。此外,在今李兴、光武一带,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为一大片积水区。
由于茨河成为黄泛主道,给阜阳一带的颍河堤防造成威协。1939年冬,安徽省派驻太和工程人员吴伯周与驻阜阳工程人员程瑞麟,联名向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提出“分黄入淝”计划,提案称;
“河决中牟,分流入皖,一股入颍河,约占全部4/10;一股由南、北八丈河经茨河入颍,约占6/10。在大泛期间,横流漫溢,一片汪洋,颍流域各县,受灾甚巨,而阜、太两县,受灾尤烈。查沙河(在阜阳地区又称颍河,因沙、颍至周口合流而东)发源于豫省之西南,经贾鲁河及本省太、阜、颍等县入淮,绵延六、七百里,山洪暴发,势极可畏。在本年6月20日前后,24小时,洪水陡涨至2公尺余,幸当时黄水尚未大至,未至为害,设若同时陡涨,泛滥之害,在所难免。故拟经测量完竣后,在可能范围内,将茨河之流量分出百分之10或15,经母猪港入淝,并须在入口处建以节制涵闸,以保持常态,候黄河溃口堵塞后,即行填筑。”
该议案遭到淝东诸县的强烈反对,但得到驻军的支持。几经交涉,安徽省淮域工赈委员会于1941年元月致函省行政会议,要求批准分黄入淝计划,函称:
“皖北各县黄水泛滥三载,于兹修堤筑坝,动员千百万民众,而黄流浩荡,灾象横生,溯其原因,盖仅注意于筑堤治标,忽于分流疏导之故耳。查颍河槽身既浅窄,两岸复多湖泽,限于地势,必须近河筑堤。而以此百分之九十之黄水入浅窄之河槽,汹涌澎湃,势必溃溢。且颍河入淮之处(即沫口子),下70里有峡山口,两山夹淮对峙,水为山锁,不能畅流,平时水位山口上下相差三四公尺不等,一旦黄水全部注淮,纳多出少,焉有不溃漫横流为害农田之理。综上情形,欲杜绝水患,势必分流。而分流之道,尤以颍上济河最为安稳。分流之后,则上游阜、太之水位定然降低,堤坝可靠安全。”
淮委文件,回避了由母猪港分流的建议,驻军对此不满。何桂国直请中央黄河水利委员会核准,于1942年5月,由15集团军出面,在原墙镇召开了阜阳专署和阜、太两县会议,制订母猪港分黄计划,确定由吴伯周插线施工,由驻原墙的21师出兵保护,自原墙至贾桥1段长7.5公里的工程,由太和负责开挖,自贾桥以东至西淝一段工程由阜阳县开挖。1943年春,太和工程告竣,而阜阳境内工程仍未就续。何桂国亲自视察之后,电告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密查母猪港工程修筑经年,太和境内已大致完成,唯阜阳属东段,多未培修,……该县长廖麟对堤工甚为忽视。刻下大泛将至,时日迫近,……届时出险,自应由该县长负其全责。”复经李品仙严令,母猪港东段工程始于1943年夏季完成,争执四年之久的母猪港分黄计划才得以实现。
1941年,国民党黄泛区查勘团在《查勘报告书》中指出:“四年来暴敌不获西逞,中原得告无虞,实所利赖。惟处此约8万平方华里之灾区民众,生者无栖身之所,死者乏葬身之地。沧海桑田,庐舍为渊,其所受之牺牲,所遭之痛苦,诚为抗战军民中之最大、而最残者。”据《安徽省经济年鉴》资料,1938年,太和被灾田亩175万亩,占总地的94%;被灾人口45.9万人,占总人口的98%;房屋财产损失3298万元。1939年固堤防生效,受灾面积110万亩,以后各年受灾面积25%至40%不等。
太和地瘠民贫,住房多是泥土筑成,黄水一到,倾刻倒塌。1942年万福沟上游破堤,附近之方楼寨进水,几小时内,寨内房屋坍倒70%以上,故泛区大多数村庄,一间房屋也未剩下,水退之后,变成莽莽荒野。
1938年水灾,面大水浅,源远流缓,溺死者较少。以后多年,屡屡破堤,溃口附近,水势汹涌,溺死者较多。水退之后,沟河井塘多被淤平,路经皆无,行人误陷泥潭而淤死者甚众。八年泛期,全县溺死、淤死,以及被房倒压死者,达两千余人。
黄泛期间,每年外逃灾民达10余万人。1959年太和修志人员在洪山大队调查,在1180户中,常年逃荒要饭者1008户,卖儿卖女者112户。李兴区于赵庄,黄水前有105口人,黄水后还有65人,大多是饿死外乡。1947年刘、邓大军路过该村时,全村人住的都是庵棚,解放军只好露天住宿,全村找不到一只饮马的水桶,村上人吃水都用盆端罐提。
泛区油盐奇缺,时值抗日战争,灾民很少能吃到海盐,只能买商亳一带用硝土熬制的小盐,价格昂贵,味道苦涩。泛区鱼多,灾民捕到鱼,不用油盐,放在锅里蒸煮,味淡而腥,聊可充饥。
泛区蚊蝇丛生,疫情严重,虐疾疥疮,几乎是人人难免。霍乱亦时有发生,缺医少药,患者只有听天由命。1942年春疫病流行,全县死亡数万人,大多是泛区灾民。
抗日时期,因为日寇仅于1941年初窜扰一次,未敢停留。县境北部有数道黄流,又有国民党重兵驻扎,才使太和人民免受一次异族蹂躏之苦,此所谓因祸得福者。
由于太和没有沦陷,一时沦陷区商贾纷纷徙来,各大集镇商业茂盛,为泛区灾民带来一线生机,不少灾民可以卖柴、卖面、卖鱼、卖土坯、脚力,或经营小本生意糊口。
黄水是季节性灾害,每年6—10月,汪洋恣肆,11月以后,水源锐减,细流归槽,大部泛区,可收获一季麦子。且积淤沉沙,土地较先前肥沃,中产之家收一季小麦即可常年果腹。泛区蓼草遍地,烧柴不缺。故当时泛区有一种民谣:
家住黄水窝,沙地两顷多。
吃的大米饭,烧的白凡棵。
白天逮个鱼,夜里赌个博。
可见,黄水对于中产以上人家的生活并无多大影响,陷入苦海的则是广大少地无地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