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太和县手工业以纺织、铁木业、榨油、酿造、砖瓦为主。纺织业、铁木业分布较广。
纺织业除县城较为集中外,乡间则多用木机纺织土布,能纺织者甚众。民国13年(1924年)县城从事针织业的有5家,民国23年发展到10家,有职工250余人,铁织机11台,木纺机17台,毛巾机6台。民国33年(1944年)在县城官商合办“平民布厂”。铁业在县城、港沟、倪邱、旧县等地都建有红炉。早在200年前县内造船业就很兴旺,时有4家手工业造船厂和97家作坊。抗日战争初期,旧县有9家造船厂能建造载重30吨的木帆船。太和县制毡明清时已负盛名。日军入侵后,大多数工厂破产,至解放前夕,全县只有几家私营工厂,手工业作坊10多家。
1949年县城解放后,城内建起了铁工厂、民生布厂、麻袋厂、榨油厂等一些小型工厂,共有职工200余人,主要生产铁制小农具、棉布、麻袋、植物油等,供人民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用。全县个体手工业据1954年统计,发展到18种自然行业,计1669户3453人,年生产总值93.55万元。
1958年出现大办工业的高潮,到1959年底,全县工业企业猛增到108个,其中县直厂44个,职工3439人,工业总产值1125万元,产品100余种。有钢铁、焦炭、机械、砖瓦、陶瓷、纺织、酿酒、食油、面粉、造船、造纸、发电、印刷品等。大批工厂的盲目兴建,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远远跟不上生产需要,致使有些厂因原料不足,设备缺乏而长期停产。部分厂因生产技术差,管理方法落后,造成产品质量低劣,销售困难。多数厂严重亏损。1960年2月,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一些无原料,质量差,成本高的工厂实行“关、停、并、转”。原来的一些县办工厂,原属集体性质的退回集体。至1963年,全县工业企业由108个减少到75个,其中国营企业减少到11个。调整后的国营厂有:电厂、机械厂、拖拉机修配厂、砖瓦厂、帽厂、食品厂、酱菜厂、酒厂、面粉厂、印刷厂、轧花厂。工业总产值418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各级管理机构瘫痪,规章制度废弛,生产受到挫伤。工业总产值由1966年的840万元下降到1969年的759万元。1970年后,工业有所发展,先后建成化肥厂、轧花厂、农机二厂等。1976年工业总产值3053万元。
1979年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一些企业进行了调整和整顿,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推进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建立建全了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1985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2个,工业产值4512万元。
乡镇企业以户办、联户办为主。1985年乡镇企业发展到22722个,其中联户办266个,户办22181个,乡镇企业产值1983年为956万元,1985年为8030万元,其中户办,联户办企业的产值占85%以上。他们主要从事建材、编织、筛网、烟花炮竹、撕膜绳等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行业。并出现10万元以上大户150个,20万元以上大户43个,50万元以上大户13个,皮条孙撕膜绳厂年产值超百万元。
太和县几个年份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