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公路
一、公路建设
民国11年(1922年)经“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的方法建成“阜宋”公路,经本县郑渡口、城关、三角园、八里店、双浮、港集、倪邱、三店、淝河口南岸进入亳州境内。县境内全长50公里,系泥土路面。民国25年(1936年)建成砖渣路面。民国27年(1938年)抗日战争时被破坏。民国34年(1945年)十月由于交通需要,经抢修通车。1951年冬第一次裁弯取直四段,长23公里。其中淝河口至茶棚段长10公里,公路由三店集内改到集西,路基加宽到9米。1956年铺设3米宽砂礓路面。1966年进行第二次裁弯取直,全线路基加宽至16米。同年修筑以砂礓为底的油渣路面,宽6米。1985年,三角园至县城一段路基拓宽至30米。路面中间是车道,宽9米;两边是人行道,各宽4米。实行“人车分流”。1983年,该路被命为“105”国道。
民国16年(1927年),沿颍河北岸修成“三界”公路。东起三角园,经旧县、税镇进入界首。县境内16公里系泥土路面。民国27年(1938年)由于万福沟以南成为黄泛区,该路改道刘大桥、张大桥,向南经税镇去界首。1951年冬,全线又改为从三角园经旧县、税镇进入界首。1956年建成宽3米的砂礓路面,睛雨通车。1971年至1976年,路基逐渐加宽到16米,路面宽6米,同时铺设了油渣路面。
民国18年(1929年)建成的太(和)涡(阳)公路,途经县境33公里,系泥土路面。西起三角园,经王庙、原墙集、三堂集、苗集东去进入涡阳境内。1951年该路加宽加高,修成“新土公路”。1957年至1958年,铺设3米宽的砂礓路面,睛雨通车。从1972年始,苗集、原墙、旧县,分段备料,铺设油渣路面。至1974年,全线油渣路面竣工,油面宽6米。之后,又逐年加宽路基至17米,油面宽7米。
1951年冬建成太(和)郸(城)公路,县境内33公里,系泥土路面。由双浮、经赵庙、李兴、清浅去河南省。1974年至1978年,路面逐渐加宽至6米,路基加宽至16米,同时铺成油渣路面,睛雨通车。
1958年建成太(和)临(泉)公路,泥土路面。沿颍河南岸,由郑渡口,经大新集,肖口集去界首与杨桥公路衔接。1976年铺成砂礓路面,宽5米。1978年路基加宽至15米,并铺成6米宽的油渣路面。
截至1985年底,县境内共建成公路(不含国道和省道)65条,其中油渣路面6条,总长157公里;砂礓路面40条,总长319.5公里;土公路19条,总长136.5公里,晴通雨阻。
二、桥梁
据旧志载,太和县古桥梁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至民国13年(1924年)间。此间共建桥梁76座,多系砂、石建成的拱型桥。民国时期,桥梁建设停顿。后,由于黄泛连年和8年抗日战争,境内古桥梁多为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抢建了一批简易桥涵,多为砖台木面桥和木架桥。欠坚固,耐久性差。1965年起开始改建成“永久”型桥涵。此种桥涵按设计标准,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坚固耐久。至1985年底,全县共建各种永久型桥梁134座,总长3359米,涵洞336道。桥梁类型有:双曲拱桥、砖石拱桥、砖石台墩式桥。涵洞类型有:砖拱涵和预制型水泥涵管。
太和县公路桥涵建设一览表
三、客运
民国13年(1924年),有士绅合股创办太和汽车公司,营业于豫皖交界处。先自太和勘定路线,北通亳县,西达豫省周家口。购备汽车2辆。逐日开驶,以期上行货物,连络运输,便利交通。间有开往阜阳、蚌埠等处,非常例。租北门民宅为车站。不久停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县境内陆上客运,主要以毛驴、“土牛车”为运输工具,时有马车运载,多系客货混装。
1950年,有阜阳私营汽车公司不定期由阜阳经太和发往亳县、界首的汽车。1952年7月成立“公营皖北汽车公司太和汽车站”。租城北关民房8间,开始办理阜阳—太和—亳县,阜阳—太和—界首每天2个班次的客运。至年底完成1116人次的客运任务。同年12月,该站改为“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太和汽车站。”1953年9月又易名为“安徽省运输公司淮北分公司太和汽车站”。1954年汽车站迁至小南门,改为“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阜阳分公司太和汽车站。”届时,增开1班太和至李兴客车。
1960年增太和至亳县客车线1条,计86公里,增开1班客车。1964年增开1班太和至坟台客车,计36公里。1967年增太和至蚌埠客车1班,计209公里。1970年增开太和至清浅,太和至肖口客车各1班。1971年辟1班太和至商邱客车,计155公里。1972年,原“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阜阳分公司太和汽车站”改为“太和县汽车站。”1976年增开太和至许寨客车。1978年辟太和至郸城,太和至洪山,太和至宫集3条客车线,计251公里。1979年辟太和至利辛客车线,计78公里。1980增开太和至临泉,太和至八里江,太和至长春班车。1982年开通太和至合肥、太和至蔡家岗班车线2条,计460公里。太和到合肥的班车每日对开2次,至蔡家岗班车每日往返2班次。1984年11月增辟太和至漯河线路1条,计176公里,每天各对发2班次。同年12月,又辟太和至郑州客车线,计307公里,每天各对发1班客车。
至1985年底,县汽车站共有客车43辆,日发客车47班。22条路线。年客运总量192万人次。另有经过县境的过路客车58个班次。
个体客车至1985年底已发展到10台。客运机动三轮85台,是年客运量251万人次。个体车辆均经交通管部门审查,发给驾驶执照和行车证。运价基本和国营价持平。个体客运的发展,大大缓解了乘车难的紧张状况,对发展商品经济,建设“四化”起了积极作用。
四、货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太和县主要以旧县、税镇、郑渡口、原墙等地为物资集散中心,以人推“红车”(独轮车)“太平车”为主要运输工具。全县经常参加运输的红车有500余辆。长年从事运输业的约1400余人。“淮海战役”期间,县境人民就是靠这种工具为解放军运送面粉125万公斤、军鞋11万双。1952年,县成立搬运站。1955年小新集、关集、原墙、三堂、坟台、李兴、倪邱、赵庙、双浮相继成立搬运组,共有职工150人,同时使用了小板车(架车)和马车运输。1958年10月成立“太和县交通公社”。全县组织11个运输营。有马车59辆。
1959年,又组织副业运输256个。至此,陆上专、副业运输队伍达6740人,马车120辆,架车144辆。汽车货运量也上升到35030吨。
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撤销了.嘀疲闪⒘1个“马车运输合作社”和12个“协运合作社”,共有职工346人,马车12辆,架车276辆。另在粮站供销社所在地组织17个副业运输队,有职工1274人,架车1000辆,由各交通运输管理站按照“先专后付”的原则和“统一货源、统一调度工具,统一运价标准”的“三统”政策参加物资集散运输。
1970年后,运输逐渐向机械化迈进,国营和集体运输单位大力发展机动车辆运输,马车和架车渐被淘汰。1981年和1983年分别成立了“县第一运输公司”和“县第二运输公司”,有汽车16台,其它机动车4台,架车70辆,职工158人。
各区、镇均设立搬运社。1982年交通部以低于零售价20%的优惠价格赊销县内各集体运输单位“东风”牌汽车10台,“解放”牌汽车16台,促进全县集体运输事业的发展。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货车558台,其中交通部门116台,其它部门293台,个体专业户149台。县交通局、粮食局、化肥厂、石油燃料公司、酒厂、搬运公司、水运公司及城关、大新、旧县、税镇、双浮、赵庙、倪邱、坟台、宫集、三堂、原墙、关集、洪山等7个局、公司、厂及12个区、镇都有自己的车队。县内汽车运输均由县交通局统一管理。
民国11年(1922年)经“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的方法建成“阜宋”公路,经本县郑渡口、城关、三角园、八里店、双浮、港集、倪邱、三店、淝河口南岸进入亳州境内。县境内全长50公里,系泥土路面。民国25年(1936年)建成砖渣路面。民国27年(1938年)抗日战争时被破坏。民国34年(1945年)十月由于交通需要,经抢修通车。1951年冬第一次裁弯取直四段,长23公里。其中淝河口至茶棚段长10公里,公路由三店集内改到集西,路基加宽到9米。1956年铺设3米宽砂礓路面。1966年进行第二次裁弯取直,全线路基加宽至16米。同年修筑以砂礓为底的油渣路面,宽6米。1985年,三角园至县城一段路基拓宽至30米。路面中间是车道,宽9米;两边是人行道,各宽4米。实行“人车分流”。1983年,该路被命为“105”国道。
民国16年(1927年),沿颍河北岸修成“三界”公路。东起三角园,经旧县、税镇进入界首。县境内16公里系泥土路面。民国27年(1938年)由于万福沟以南成为黄泛区,该路改道刘大桥、张大桥,向南经税镇去界首。1951年冬,全线又改为从三角园经旧县、税镇进入界首。1956年建成宽3米的砂礓路面,睛雨通车。1971年至1976年,路基逐渐加宽到16米,路面宽6米,同时铺设了油渣路面。
民国18年(1929年)建成的太(和)涡(阳)公路,途经县境33公里,系泥土路面。西起三角园,经王庙、原墙集、三堂集、苗集东去进入涡阳境内。1951年该路加宽加高,修成“新土公路”。1957年至1958年,铺设3米宽的砂礓路面,睛雨通车。从1972年始,苗集、原墙、旧县,分段备料,铺设油渣路面。至1974年,全线油渣路面竣工,油面宽6米。之后,又逐年加宽路基至17米,油面宽7米。
1951年冬建成太(和)郸(城)公路,县境内33公里,系泥土路面。由双浮、经赵庙、李兴、清浅去河南省。1974年至1978年,路面逐渐加宽至6米,路基加宽至16米,同时铺成油渣路面,睛雨通车。
1958年建成太(和)临(泉)公路,泥土路面。沿颍河南岸,由郑渡口,经大新集,肖口集去界首与杨桥公路衔接。1976年铺成砂礓路面,宽5米。1978年路基加宽至15米,并铺成6米宽的油渣路面。
截至1985年底,县境内共建成公路(不含国道和省道)65条,其中油渣路面6条,总长157公里;砂礓路面40条,总长319.5公里;土公路19条,总长136.5公里,晴通雨阻。
二、桥梁
据旧志载,太和县古桥梁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至民国13年(1924年)间。此间共建桥梁76座,多系砂、石建成的拱型桥。民国时期,桥梁建设停顿。后,由于黄泛连年和8年抗日战争,境内古桥梁多为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抢建了一批简易桥涵,多为砖台木面桥和木架桥。欠坚固,耐久性差。1965年起开始改建成“永久”型桥涵。此种桥涵按设计标准,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坚固耐久。至1985年底,全县共建各种永久型桥梁134座,总长3359米,涵洞336道。桥梁类型有:双曲拱桥、砖石拱桥、砖石台墩式桥。涵洞类型有:砖拱涵和预制型水泥涵管。
太和县公路桥涵建设一览表
三、客运
民国13年(1924年),有士绅合股创办太和汽车公司,营业于豫皖交界处。先自太和勘定路线,北通亳县,西达豫省周家口。购备汽车2辆。逐日开驶,以期上行货物,连络运输,便利交通。间有开往阜阳、蚌埠等处,非常例。租北门民宅为车站。不久停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县境内陆上客运,主要以毛驴、“土牛车”为运输工具,时有马车运载,多系客货混装。
1950年,有阜阳私营汽车公司不定期由阜阳经太和发往亳县、界首的汽车。1952年7月成立“公营皖北汽车公司太和汽车站”。租城北关民房8间,开始办理阜阳—太和—亳县,阜阳—太和—界首每天2个班次的客运。至年底完成1116人次的客运任务。同年12月,该站改为“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太和汽车站。”1953年9月又易名为“安徽省运输公司淮北分公司太和汽车站”。1954年汽车站迁至小南门,改为“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阜阳分公司太和汽车站。”届时,增开1班太和至李兴客车。
1960年增太和至亳县客车线1条,计86公里,增开1班客车。1964年增开1班太和至坟台客车,计36公里。1967年增太和至蚌埠客车1班,计209公里。1970年增开太和至清浅,太和至肖口客车各1班。1971年辟1班太和至商邱客车,计155公里。1972年,原“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阜阳分公司太和汽车站”改为“太和县汽车站。”1976年增开太和至许寨客车。1978年辟太和至郸城,太和至洪山,太和至宫集3条客车线,计251公里。1979年辟太和至利辛客车线,计78公里。1980增开太和至临泉,太和至八里江,太和至长春班车。1982年开通太和至合肥、太和至蔡家岗班车线2条,计460公里。太和到合肥的班车每日对开2次,至蔡家岗班车每日往返2班次。1984年11月增辟太和至漯河线路1条,计176公里,每天各对发2班次。同年12月,又辟太和至郑州客车线,计307公里,每天各对发1班客车。
至1985年底,县汽车站共有客车43辆,日发客车47班。22条路线。年客运总量192万人次。另有经过县境的过路客车58个班次。
个体客车至1985年底已发展到10台。客运机动三轮85台,是年客运量251万人次。个体车辆均经交通管部门审查,发给驾驶执照和行车证。运价基本和国营价持平。个体客运的发展,大大缓解了乘车难的紧张状况,对发展商品经济,建设“四化”起了积极作用。
四、货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太和县主要以旧县、税镇、郑渡口、原墙等地为物资集散中心,以人推“红车”(独轮车)“太平车”为主要运输工具。全县经常参加运输的红车有500余辆。长年从事运输业的约1400余人。“淮海战役”期间,县境人民就是靠这种工具为解放军运送面粉125万公斤、军鞋11万双。1952年,县成立搬运站。1955年小新集、关集、原墙、三堂、坟台、李兴、倪邱、赵庙、双浮相继成立搬运组,共有职工150人,同时使用了小板车(架车)和马车运输。1958年10月成立“太和县交通公社”。全县组织11个运输营。有马车59辆。
1959年,又组织副业运输256个。至此,陆上专、副业运输队伍达6740人,马车120辆,架车144辆。汽车货运量也上升到35030吨。
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撤销了.嘀疲闪⒘1个“马车运输合作社”和12个“协运合作社”,共有职工346人,马车12辆,架车276辆。另在粮站供销社所在地组织17个副业运输队,有职工1274人,架车1000辆,由各交通运输管理站按照“先专后付”的原则和“统一货源、统一调度工具,统一运价标准”的“三统”政策参加物资集散运输。
1970年后,运输逐渐向机械化迈进,国营和集体运输单位大力发展机动车辆运输,马车和架车渐被淘汰。1981年和1983年分别成立了“县第一运输公司”和“县第二运输公司”,有汽车16台,其它机动车4台,架车70辆,职工158人。
各区、镇均设立搬运社。1982年交通部以低于零售价20%的优惠价格赊销县内各集体运输单位“东风”牌汽车10台,“解放”牌汽车16台,促进全县集体运输事业的发展。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货车558台,其中交通部门116台,其它部门293台,个体专业户149台。县交通局、粮食局、化肥厂、石油燃料公司、酒厂、搬运公司、水运公司及城关、大新、旧县、税镇、双浮、赵庙、倪邱、坟台、宫集、三堂、原墙、关集、洪山等7个局、公司、厂及12个区、镇都有自己的车队。县内汽车运输均由县交通局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