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商品购销
一、渠道、网点
建国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太和县商品购销渠道,主要通过各专业公司进行。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点担负零售业务。
百货公司1952年设立。1957年前先后设原墙、李兴、双浮、税镇、倪邱、赵庙、宫集7个分销处和10个百货零售商店。1958年公司撤销,基层网、点并入当地供销社。1961年10月,公司恢复,下设一个批发部,二个零售部。1983年,投资210万元建设百货大楼,高6层,5500m 2,为太和第一商业大楼。1985年,全公司拥有职工346人,营业面积4000m 2,经营6340多种日用商品,固定资产63万元,流动资金49.5万元,购进总值1262万元,销售总额1351万元,税金9万元,利润30万元。
五交化公司1979年设立。经营五金、交电、化工三大类商品。1985年职工100人, 6万元,销售总额890.90万元,盈利25.经营商品1681种,年购进总额883.5万元,税金7.31万元。同年11月折除原两层营业楼(险楼),投资84万元,旧址重建三层五交化大楼,.鞠氐诙桃荡舐ァ
食品公司1953年设立。1957年下设旧县、双浮、关集、赵庙、原墙、坟台、苗集7个食品站。1958年,公司撤销,食品站并入当地供销社。1961年公司恢复、设公社食品站。主营生猪、鲜蛋、菜牛、菜羊、家禽等。1985年有干部职工393人,下辖26个食品站和肉食加工厂、贸易经营处、购销经理部等29个核算单位,拥有固定资产110万元,流动资金184 6万元,销售总额1908.万元,当年购进总额1668.7万元,上交税金57.71万元,实现利润26.93万元。
糖业烟酒公司1949年10月设立。1956年下设苗集、原墙、赵庙、坟台、李兴、双浮、税镇、大新、倪邱9个分销处。1985年有干部职工99人,设有2个批发部,5个零售部,2个分销处和1个供销经理部,营业面积1000多m2,拥有固定资产42.1万元,流动资金15.1万元,实现利润8.8万元。2万元,年销售额514.2万元,上交税金1.
石油公司1961年6月设立石油煤建公司,有油库一处,13334m 2。主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40多个品种。1978年青年工人贾培成研制成“数控付油器”,荣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7月1日划分为石油、燃料两个公司。石油公司有干部职工37人,房屋1700m 2,汽车7部。1983年,投资16万元,新建加油站2666m 2,内设1个售油亭,4个部加油机,7m 3金属方罐4个,油灌车两部。1985年发展为干部职工87人,下辖油库、加油站、车队和原墙、三堂、双浮、赵庙、大新5个联营油站,有50m 3金属油罐40个,容积2000m 3,油桶900只(200公升),年吞吐量15812吨,开始使用电脑发油,年购进总值485万元,销售总值535万元,盈利50万元。
盐业公司1962年8月设立,经营全县食盐批发业务。1965年新建盐仓400m 2,盐垛600m 2。同年,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新建2个露天盐垛,面积804m 2,体积6683.6m 3,储存备战盐2000吨。并先后在坟台、洪山、双浮、三堂、李兴、原墙、倪邱、大新8个供销社各建一个露天盐垛,储存备战盐8184吨,1969年开垛,至1983年销完。1985年有职工59人,固定资产15.94万元,流动资金6.82万元,纯销售额188.14万元,上交税金1.2万元。
蔬菜副食品公司1983年7月成立,职工41人,有1个酱菜厂,1个批发部,5个零售部、1个蔬菜队。至1985年供应市场各种蔬菜695吨。
饮食服务公司1961年成立,干部职工40人,营业面积450m 2,固定资产13万元,流动资金5万元。1985年,发展为干部职工140人,营业面积1995m 3,固定资产21.3万元,流动资金9.3万元,年营业额40万元,纳税2万元。
燃料公司1956年5月设立中国建筑器材公司安徽省太和县煤炭经营处,并设原墙、倪邱两个经营组。1961年6月易名太和县石油煤炭公司。1979年7月分设石油、燃料两个公司。燃料公司隶属物资局,有干部职工37人,房屋1700m 2,煤场一个,汽车7部。1981年为支持烟草生产,复设原墙、坟台、洪山、赵庙等销售点。至1985年一直实行计划供应办法。
几个年度零售商业网点及人员数
国内纯购进、纯销售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表
二、采购
太和县为农业县,采购的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建国后一直由基层供销社收购。
棉花1954年实行统购统销,棉花、土纱、土布一律不准进入自由市场。棉农每人每年除留皮棉0.5—1公斤外,其余全部卖给国家。1954—1956年,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科学管理,产量成倍增长,1958年收购皮棉1865吨,是1951年收购量的11倍。从1963年起,实行奖售和换购政策(农民每交售50公斤皮棉,奖售标准化肥40公斤;出售自留棉0.公斤,奖给布票2.33米。
为发展棉花生产、扩大收购量,1978年调高统购棉收购价9.73%(超购棉再加价2%,1980年再次调高10.30%),1979年又调高20.74%,即每50公斤标准棉(三级27毫8元调至153.米)由104.1元,并实行奖售成品粮制度(斤/斤)。1981年收购皮棉4274吨。创历史最高记录。当年,市场饱和,出现滞销。1984年每50公斤标准棉收购价调低为145.8元,1985年又执行倒“三·七”计价办法(30%统购价,70%加价)。1985年收购皮棉1218吨,略有下降。7万头,鲜蛋72.
生猪、鲜蛋等1953年,县食品收购站成立。1954年收购生猪3.5吨。1955年秋国家对生猪实行“派购”政策。从此,生猪统由食品公司经营,将大部分私人屠商组织起来,纳入食品部门管理。这年,因猪饲料短缺,饲养量下降,仅收购5766头。为促进生猪发展,1956年发放预购定金,1957年调高收购价,并设置旧县、双浮、关集、赵庙、原墙、坟台、苗集7个食品站。1958年“大购大销”,对生猪、鲜蛋收购提出放“卫星”,追求数量,放松质量,当年收购生猪7.8万头,鲜蛋6万吨。但有的生猪低于收购标准,既小且瘦,出肉率低。1962年实行按成肥量“派一留一”的政策,不准硬性摊派;鲜蛋亦实行“派购”。再次提高生猪收购价和奖售标准,收购量增加。文化大革命”时期,肉厂生产不正常,生猪仓库饱和,出现“卖猪难”,公司于1968年—1969年先后在虞城、蚌埠、商邱设立中转站,两年内调往北京、上海等地生猪38426头,但因长途运输、环节增多,死亡率高,费用增大,出现了亏损。1978年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生猪饲养量增加,至1979年,两年收购210995头,年收购突破10万头,购进总值2624万元,销售总值3002万元,盈利166.5万元。而从1983年起,国家取消生猪、鲜蛋“派购”政策,允许个体屠户上市经营,食品系统有的站、点出现亏损,全公司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展跨行业经营。1985年收购生猪106568头,鲜蛋260吨,还有菜羊9850头、菜牛743头。
黄·红麻建国后,由基层供销社收购,通过县社转销出去。1974年4月,设立棉麻公司,专司棉麻经营业务。有两次收购高峰:1963—1967年,年均收购42吨;1981—1983年,年均收购1363吨。其余年份仅收购三、四吨。
烤烟本县植烟,历史悠久。1949年种植7195亩,1958年后中断。1979年以来,又开始大面积种植。1981年被国家纳入烤烟生产县,同年5月设立烟草公司。1982年收购8969吨,仅此一项就使全县人均收入增加10.75元,为国家提供税收481万元。至1985年计收购烤烟19597吨,提供税金1185万元,为全县同期财政总收入的17.1%。
中药材太和县农村早有种药习惯,种植较多的有白芍,板兰根、桔梗、牛夕、生地黄等。1956年7月成立药材公司,下设中药材收购部。1956年—1985年,收购总值1026.5万元,年均收购值34.22万元,其中1983年328.3万元为最高年份。收购量较多的品种有:板兰根2122吨;白芍530吨;生地黄164吨;牛夕165吨。桔梗10吨;玄参6吨;半夏4吨;菊花2吨。1976年收购桑椹果130吨;1977年收购桑白皮140吨;1978年收购益母草20吨。这些药材少量供应当地,大部销往外地。
几个年份主要农副产品收购额及数量
三、销售
1、农用物资销售
化肥1955年供销社试销化肥2.8吨,品种有碳酸氢铵、尿素、复合肥。由于坛产显著,销量不断增加,1963年实行计划供应,化肥来源主要是省计划分配。1972年,县办化肥厂投产,生产碳酸氢铵、农资公司包销。1974—1976年,为解决化肥供应不足,农资公司和各基层供销社从淮南化肥厂购进铵水2224吨,后因不易运输保管,1977年,停止经销。1983年,磷肥需要量大,各基社大量购进,有的含磷数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造成削价销售和报废2000多吨,损失达62.3万元。
农药1953年供销社开始经销“六六六”粉,逐渐增销硫酸、土信、赛力散、硫酸铜、滴滴涕、硫磺合剂等。至1958年全县农药销售量达80.4吨。1959年,增销可湿性“六六六”粉、敌百虫、3911、1605、1059、乐果乳剂。1975年又增销敌敌畏、氯丹、马拉硫磷。至1976年全县供应农药104.3吨,比1958年增销30%。1981、1982两年,农作物病虫害暴发,两年供应农药2200吨,是销量最高的年份。
农膜1976年土产公司开始经销农用薄膜1吨,受到农民欢迎,次年销售23吨, 1969年销售36吨,以后不断增销。1979年后,扩大到青苗复盖,增产显著,销量大增,1984年达到104吨。
农机具1952年,县社组建烘炉3盘,制造铲子、镰刀3000多件,供应农村。1953年后,各基层社组织当地铁、木业匠加工中、小铁、木质农具,供应市场。1954年,全县销售扫帚、桑杈、镰刀、锄头等小农具26.6万件。1955年推销双铧犁616部、步犁500部。1957年为改种水稻,从江南购进水车1600部。1958—1960年,一些农具和原料基地受“大跃进”冲击遭到破坏农具短缺。各基层社委托铁木业生产合作社生产以铁代木和铁木结合的铁杈头铁木合制杈头、铁锨等、并从山东、上海购进大批粘胶木锨头供应市场。
1952年供销社开始经销农业机械。当年销售红芋切片机135部喷雾器98部喷粉器58部。1958年开始经销架车由于架车体积轻、负荷大、适宜农村运输逐渐代替木质四轮车。
六十年代初、经销粉碎机、脱粒机、继而销售拖拉机、柴油机、水泵、喷灌机等农业机械及其部配件。太和县的农机销售六十年代紧俏七十年代持平八十年代下降。
九个年度主要农用物资销售数量
2.计划物资供应1957年全县供应铁43吨钢材36吨有色金属1.12吨。1963年成立物资局经销金属、机电、化工、建材业务实行统一管理、计划供应。当年供应3吨、钢材65吨、生铁75吨、烧碱7吨、纯碱2吨水泥92.有色金属0.8吨、油毡170卷、玻璃172箱、轮胎8套、电线17.6公里。1970年以前水泥、油毡等建材除供应机关、单位建筑需用外一般不予供应。1970年以后社会需求量增加物资局采取措施、增加购进计划供应。1972年销售水泥1282吨油毡5100卷。1963—1985年物资局销售总额8万元钢材1.3851.5万吨、生铁3100吨、有色金属160吨变压器280台、电动机2300台、各种输电线7000多公里轴承26.7万多套各种车辆200部、烧碱300多吨、纯碱200多吨、轮胎9500多套、水泥3.8万多吨、油毡一万卷。
1956年木材划为一类物资。1962年实行计划供应每年由政府下达指标木材公司供销。供应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水利建设、抗旱防汛、城市基建、机关学校及城乡人民建房。1979年以前全部计划购进计划销售。1980—1984年每年经销约200m 3计划外木材,公司按照保本微利原则敞开销售。1985年,开放木材市场,公司敞开销售,但每年还有200m 3计划内木材,仍按计划供应。1957—1985年,公司购进木材111746m 3,总值1489.9 5万元,获利218.万元,销售木材94557m 3,总值1454.4万元,交纳税金36.93万元。
生产用煤炭,建国后一直优先保证供应。1958年后,需求量增加,1967年开始实行计划供应。对工业用煤按消耗定额供应;烤烟和薄荷油用煤按政府当年生产计划供应;其他用煤(如灾害等)按政府分配的专项指标供应。
石油是国家统购、统配、定量供应的一类物资,由石油公司经销。主要品种有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汽油于1961年开始供应,柴油于1958年开始供应。供应办法:对农用机械分季定量、凭票供应;货运汽车按吨位、拖拉机按马力、客车、轿车按里程定量供应;其他用油(脱粒、水旱灾害等)按计划凭票供应。从1984年起,农机用油改由农机管理部门安排数量,石油公司供油的供销办法。
几个年份主要计划物资销售额及数量(一)
几个年份主要计划物资销售额及数量(二)
3、社会消费品销售
猪禽蛋1953年以前,由私人经营。1954年11月由食品公司统一经销。六十年代初,肉食短缺,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计划供应,每人每月0.5—1公斤;对产妇、老干部、住院病人实行特需供应,市场一般不供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市场,允许个体屠户上市经营,白肉销售,敞开供应。对家禽,鲜蛋的销售,六十年代亦实行定量供应办法,但不经常,货源多了多供应,少了少供应,没货源不供应。
食盐建国前夕由私商销售。1950年,由供销社经销。1962年8月改由安徽省盐务局太和经营处批发,遍布城乡零售网点销售。1985年食盐销售金额192.7万元,比1975年增长22.8万元。
棉布建国前后,敞开销售,随意选购。1954年棉花实行统购统销,对棉布、棉针织品实行以人定量(每人每年发布票7.66米),凭票供应;对生育、死亡和结婚、灾害、公共用布等专项用布,规定数量,凭票供应。1976年以后,化纤布销售量增加、棉织品销售量减少, 1982年停止使用布票,棉织品敞开销售。
生活用煤,建国初由供销社经销。1958年,改由煤建公司经营。1967年实行计划供应,非农业人口以户均人数分等定量,凭票供应;农村因灾供应下达指标,凭区乡证明销售。此种供应办法直至1985年无有变动。
烟、酒、食糖、糕点、火柴、肥皂、煤油、钟表、鞋、袜、纸、笔、墨、锅、碗、盆等日用消费品和家用电器、电料等,由烟酒糖业公司、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供销社及遍布城乡的商业零售网点销售。1960年物资短缺,.Vす┯Γ挂中枨螅匝獭⒕啤⑹程恰⒒鸩瘛⒎试怼⒚河偷壬畋匦杵肥敌信涓啤M蔽亓醣遥榷ㄎ锛郏刂剖谐。圆糠莘巧畋匦杵肥敌懈呒鄢鍪郏纭拔逡弧毙陀谰门谱孕谐担坎渴奂320元、540元、650元。1961—1963年,高价出售自行车3211辆、手表88只、食糖44吨、糖果12吨、糕点3.4吨,进口卷烟45箱、酒222吨,销售总金额220.5万元,上交国家107万元。1964年恢复原价。除食糖、甲乙级卷烟、肥皂等继续凭票供应,其余取消票证,敞开销售。文化大革命”中,生产、流通领“域受到冲击,生活物资又出现短缺,一些主要生活用品,不得不又采取凭票凭证供应办法。1978年后,市场开放,物资逐渐丰富。至1983年票证取消,完全敞开销售。
几个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量(一)
几个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量(二)
几个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量(三)
建国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太和县商品购销渠道,主要通过各专业公司进行。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点担负零售业务。
百货公司1952年设立。1957年前先后设原墙、李兴、双浮、税镇、倪邱、赵庙、宫集7个分销处和10个百货零售商店。1958年公司撤销,基层网、点并入当地供销社。1961年10月,公司恢复,下设一个批发部,二个零售部。1983年,投资210万元建设百货大楼,高6层,5500m 2,为太和第一商业大楼。1985年,全公司拥有职工346人,营业面积4000m 2,经营6340多种日用商品,固定资产63万元,流动资金49.5万元,购进总值1262万元,销售总额1351万元,税金9万元,利润30万元。
五交化公司1979年设立。经营五金、交电、化工三大类商品。1985年职工100人, 6万元,销售总额890.90万元,盈利25.经营商品1681种,年购进总额883.5万元,税金7.31万元。同年11月折除原两层营业楼(险楼),投资84万元,旧址重建三层五交化大楼,.鞠氐诙桃荡舐ァ
食品公司1953年设立。1957年下设旧县、双浮、关集、赵庙、原墙、坟台、苗集7个食品站。1958年,公司撤销,食品站并入当地供销社。1961年公司恢复、设公社食品站。主营生猪、鲜蛋、菜牛、菜羊、家禽等。1985年有干部职工393人,下辖26个食品站和肉食加工厂、贸易经营处、购销经理部等29个核算单位,拥有固定资产110万元,流动资金184 6万元,销售总额1908.万元,当年购进总额1668.7万元,上交税金57.71万元,实现利润26.93万元。
糖业烟酒公司1949年10月设立。1956年下设苗集、原墙、赵庙、坟台、李兴、双浮、税镇、大新、倪邱9个分销处。1985年有干部职工99人,设有2个批发部,5个零售部,2个分销处和1个供销经理部,营业面积1000多m2,拥有固定资产42.1万元,流动资金15.1万元,实现利润8.8万元。2万元,年销售额514.2万元,上交税金1.
石油公司1961年6月设立石油煤建公司,有油库一处,13334m 2。主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40多个品种。1978年青年工人贾培成研制成“数控付油器”,荣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7月1日划分为石油、燃料两个公司。石油公司有干部职工37人,房屋1700m 2,汽车7部。1983年,投资16万元,新建加油站2666m 2,内设1个售油亭,4个部加油机,7m 3金属方罐4个,油灌车两部。1985年发展为干部职工87人,下辖油库、加油站、车队和原墙、三堂、双浮、赵庙、大新5个联营油站,有50m 3金属油罐40个,容积2000m 3,油桶900只(200公升),年吞吐量15812吨,开始使用电脑发油,年购进总值485万元,销售总值535万元,盈利50万元。
盐业公司1962年8月设立,经营全县食盐批发业务。1965年新建盐仓400m 2,盐垛600m 2。同年,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新建2个露天盐垛,面积804m 2,体积6683.6m 3,储存备战盐2000吨。并先后在坟台、洪山、双浮、三堂、李兴、原墙、倪邱、大新8个供销社各建一个露天盐垛,储存备战盐8184吨,1969年开垛,至1983年销完。1985年有职工59人,固定资产15.94万元,流动资金6.82万元,纯销售额188.14万元,上交税金1.2万元。
蔬菜副食品公司1983年7月成立,职工41人,有1个酱菜厂,1个批发部,5个零售部、1个蔬菜队。至1985年供应市场各种蔬菜695吨。
饮食服务公司1961年成立,干部职工40人,营业面积450m 2,固定资产13万元,流动资金5万元。1985年,发展为干部职工140人,营业面积1995m 3,固定资产21.3万元,流动资金9.3万元,年营业额40万元,纳税2万元。
燃料公司1956年5月设立中国建筑器材公司安徽省太和县煤炭经营处,并设原墙、倪邱两个经营组。1961年6月易名太和县石油煤炭公司。1979年7月分设石油、燃料两个公司。燃料公司隶属物资局,有干部职工37人,房屋1700m 2,煤场一个,汽车7部。1981年为支持烟草生产,复设原墙、坟台、洪山、赵庙等销售点。至1985年一直实行计划供应办法。
几个年度零售商业网点及人员数
国内纯购进、纯销售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表
二、采购
太和县为农业县,采购的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建国后一直由基层供销社收购。
棉花1954年实行统购统销,棉花、土纱、土布一律不准进入自由市场。棉农每人每年除留皮棉0.5—1公斤外,其余全部卖给国家。1954—1956年,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科学管理,产量成倍增长,1958年收购皮棉1865吨,是1951年收购量的11倍。从1963年起,实行奖售和换购政策(农民每交售50公斤皮棉,奖售标准化肥40公斤;出售自留棉0.公斤,奖给布票2.33米。
为发展棉花生产、扩大收购量,1978年调高统购棉收购价9.73%(超购棉再加价2%,1980年再次调高10.30%),1979年又调高20.74%,即每50公斤标准棉(三级27毫8元调至153.米)由104.1元,并实行奖售成品粮制度(斤/斤)。1981年收购皮棉4274吨。创历史最高记录。当年,市场饱和,出现滞销。1984年每50公斤标准棉收购价调低为145.8元,1985年又执行倒“三·七”计价办法(30%统购价,70%加价)。1985年收购皮棉1218吨,略有下降。7万头,鲜蛋72.
生猪、鲜蛋等1953年,县食品收购站成立。1954年收购生猪3.5吨。1955年秋国家对生猪实行“派购”政策。从此,生猪统由食品公司经营,将大部分私人屠商组织起来,纳入食品部门管理。这年,因猪饲料短缺,饲养量下降,仅收购5766头。为促进生猪发展,1956年发放预购定金,1957年调高收购价,并设置旧县、双浮、关集、赵庙、原墙、坟台、苗集7个食品站。1958年“大购大销”,对生猪、鲜蛋收购提出放“卫星”,追求数量,放松质量,当年收购生猪7.8万头,鲜蛋6万吨。但有的生猪低于收购标准,既小且瘦,出肉率低。1962年实行按成肥量“派一留一”的政策,不准硬性摊派;鲜蛋亦实行“派购”。再次提高生猪收购价和奖售标准,收购量增加。文化大革命”时期,肉厂生产不正常,生猪仓库饱和,出现“卖猪难”,公司于1968年—1969年先后在虞城、蚌埠、商邱设立中转站,两年内调往北京、上海等地生猪38426头,但因长途运输、环节增多,死亡率高,费用增大,出现了亏损。1978年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生猪饲养量增加,至1979年,两年收购210995头,年收购突破10万头,购进总值2624万元,销售总值3002万元,盈利166.5万元。而从1983年起,国家取消生猪、鲜蛋“派购”政策,允许个体屠户上市经营,食品系统有的站、点出现亏损,全公司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展跨行业经营。1985年收购生猪106568头,鲜蛋260吨,还有菜羊9850头、菜牛743头。
黄·红麻建国后,由基层供销社收购,通过县社转销出去。1974年4月,设立棉麻公司,专司棉麻经营业务。有两次收购高峰:1963—1967年,年均收购42吨;1981—1983年,年均收购1363吨。其余年份仅收购三、四吨。
烤烟本县植烟,历史悠久。1949年种植7195亩,1958年后中断。1979年以来,又开始大面积种植。1981年被国家纳入烤烟生产县,同年5月设立烟草公司。1982年收购8969吨,仅此一项就使全县人均收入增加10.75元,为国家提供税收481万元。至1985年计收购烤烟19597吨,提供税金1185万元,为全县同期财政总收入的17.1%。
中药材太和县农村早有种药习惯,种植较多的有白芍,板兰根、桔梗、牛夕、生地黄等。1956年7月成立药材公司,下设中药材收购部。1956年—1985年,收购总值1026.5万元,年均收购值34.22万元,其中1983年328.3万元为最高年份。收购量较多的品种有:板兰根2122吨;白芍530吨;生地黄164吨;牛夕165吨。桔梗10吨;玄参6吨;半夏4吨;菊花2吨。1976年收购桑椹果130吨;1977年收购桑白皮140吨;1978年收购益母草20吨。这些药材少量供应当地,大部销往外地。
几个年份主要农副产品收购额及数量
三、销售
1、农用物资销售
化肥1955年供销社试销化肥2.8吨,品种有碳酸氢铵、尿素、复合肥。由于坛产显著,销量不断增加,1963年实行计划供应,化肥来源主要是省计划分配。1972年,县办化肥厂投产,生产碳酸氢铵、农资公司包销。1974—1976年,为解决化肥供应不足,农资公司和各基层供销社从淮南化肥厂购进铵水2224吨,后因不易运输保管,1977年,停止经销。1983年,磷肥需要量大,各基社大量购进,有的含磷数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造成削价销售和报废2000多吨,损失达62.3万元。
农药1953年供销社开始经销“六六六”粉,逐渐增销硫酸、土信、赛力散、硫酸铜、滴滴涕、硫磺合剂等。至1958年全县农药销售量达80.4吨。1959年,增销可湿性“六六六”粉、敌百虫、3911、1605、1059、乐果乳剂。1975年又增销敌敌畏、氯丹、马拉硫磷。至1976年全县供应农药104.3吨,比1958年增销30%。1981、1982两年,农作物病虫害暴发,两年供应农药2200吨,是销量最高的年份。
农膜1976年土产公司开始经销农用薄膜1吨,受到农民欢迎,次年销售23吨, 1969年销售36吨,以后不断增销。1979年后,扩大到青苗复盖,增产显著,销量大增,1984年达到104吨。
农机具1952年,县社组建烘炉3盘,制造铲子、镰刀3000多件,供应农村。1953年后,各基层社组织当地铁、木业匠加工中、小铁、木质农具,供应市场。1954年,全县销售扫帚、桑杈、镰刀、锄头等小农具26.6万件。1955年推销双铧犁616部、步犁500部。1957年为改种水稻,从江南购进水车1600部。1958—1960年,一些农具和原料基地受“大跃进”冲击遭到破坏农具短缺。各基层社委托铁木业生产合作社生产以铁代木和铁木结合的铁杈头铁木合制杈头、铁锨等、并从山东、上海购进大批粘胶木锨头供应市场。
1952年供销社开始经销农业机械。当年销售红芋切片机135部喷雾器98部喷粉器58部。1958年开始经销架车由于架车体积轻、负荷大、适宜农村运输逐渐代替木质四轮车。
六十年代初、经销粉碎机、脱粒机、继而销售拖拉机、柴油机、水泵、喷灌机等农业机械及其部配件。太和县的农机销售六十年代紧俏七十年代持平八十年代下降。
九个年度主要农用物资销售数量
2.计划物资供应1957年全县供应铁43吨钢材36吨有色金属1.12吨。1963年成立物资局经销金属、机电、化工、建材业务实行统一管理、计划供应。当年供应3吨、钢材65吨、生铁75吨、烧碱7吨、纯碱2吨水泥92.有色金属0.8吨、油毡170卷、玻璃172箱、轮胎8套、电线17.6公里。1970年以前水泥、油毡等建材除供应机关、单位建筑需用外一般不予供应。1970年以后社会需求量增加物资局采取措施、增加购进计划供应。1972年销售水泥1282吨油毡5100卷。1963—1985年物资局销售总额8万元钢材1.3851.5万吨、生铁3100吨、有色金属160吨变压器280台、电动机2300台、各种输电线7000多公里轴承26.7万多套各种车辆200部、烧碱300多吨、纯碱200多吨、轮胎9500多套、水泥3.8万多吨、油毡一万卷。
1956年木材划为一类物资。1962年实行计划供应每年由政府下达指标木材公司供销。供应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水利建设、抗旱防汛、城市基建、机关学校及城乡人民建房。1979年以前全部计划购进计划销售。1980—1984年每年经销约200m 3计划外木材,公司按照保本微利原则敞开销售。1985年,开放木材市场,公司敞开销售,但每年还有200m 3计划内木材,仍按计划供应。1957—1985年,公司购进木材111746m 3,总值1489.9 5万元,获利218.万元,销售木材94557m 3,总值1454.4万元,交纳税金36.93万元。
生产用煤炭,建国后一直优先保证供应。1958年后,需求量增加,1967年开始实行计划供应。对工业用煤按消耗定额供应;烤烟和薄荷油用煤按政府当年生产计划供应;其他用煤(如灾害等)按政府分配的专项指标供应。
石油是国家统购、统配、定量供应的一类物资,由石油公司经销。主要品种有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汽油于1961年开始供应,柴油于1958年开始供应。供应办法:对农用机械分季定量、凭票供应;货运汽车按吨位、拖拉机按马力、客车、轿车按里程定量供应;其他用油(脱粒、水旱灾害等)按计划凭票供应。从1984年起,农机用油改由农机管理部门安排数量,石油公司供油的供销办法。
几个年份主要计划物资销售额及数量(一)
几个年份主要计划物资销售额及数量(二)
3、社会消费品销售
猪禽蛋1953年以前,由私人经营。1954年11月由食品公司统一经销。六十年代初,肉食短缺,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计划供应,每人每月0.5—1公斤;对产妇、老干部、住院病人实行特需供应,市场一般不供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市场,允许个体屠户上市经营,白肉销售,敞开供应。对家禽,鲜蛋的销售,六十年代亦实行定量供应办法,但不经常,货源多了多供应,少了少供应,没货源不供应。
食盐建国前夕由私商销售。1950年,由供销社经销。1962年8月改由安徽省盐务局太和经营处批发,遍布城乡零售网点销售。1985年食盐销售金额192.7万元,比1975年增长22.8万元。
棉布建国前后,敞开销售,随意选购。1954年棉花实行统购统销,对棉布、棉针织品实行以人定量(每人每年发布票7.66米),凭票供应;对生育、死亡和结婚、灾害、公共用布等专项用布,规定数量,凭票供应。1976年以后,化纤布销售量增加、棉织品销售量减少, 1982年停止使用布票,棉织品敞开销售。
生活用煤,建国初由供销社经销。1958年,改由煤建公司经营。1967年实行计划供应,非农业人口以户均人数分等定量,凭票供应;农村因灾供应下达指标,凭区乡证明销售。此种供应办法直至1985年无有变动。
烟、酒、食糖、糕点、火柴、肥皂、煤油、钟表、鞋、袜、纸、笔、墨、锅、碗、盆等日用消费品和家用电器、电料等,由烟酒糖业公司、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供销社及遍布城乡的商业零售网点销售。1960年物资短缺,.Vす┯Γ挂中枨螅匝獭⒕啤⑹程恰⒒鸩瘛⒎试怼⒚河偷壬畋匦杵肥敌信涓啤M蔽亓醣遥榷ㄎ锛郏刂剖谐。圆糠莘巧畋匦杵肥敌懈呒鄢鍪郏纭拔逡弧毙陀谰门谱孕谐担坎渴奂320元、540元、650元。1961—1963年,高价出售自行车3211辆、手表88只、食糖44吨、糖果12吨、糕点3.4吨,进口卷烟45箱、酒222吨,销售总金额220.5万元,上交国家107万元。1964年恢复原价。除食糖、甲乙级卷烟、肥皂等继续凭票供应,其余取消票证,敞开销售。文化大革命”中,生产、流通领“域受到冲击,生活物资又出现短缺,一些主要生活用品,不得不又采取凭票凭证供应办法。1978年后,市场开放,物资逐渐丰富。至1983年票证取消,完全敞开销售。
几个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量(一)
几个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量(二)
几个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