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中学教育
民国13年(1924),知事丁炳火良及地方人士范霖晴、谭蕴良,在北关外蚕桑学校增办太和县立初级中学。15年因驻军及经费不足停办。18年春,在文峰小学增设初中,招收一年级一班。次年春,并入太和初级师范。21年春,“四·一九”暴动后,与初师同时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太和没有沦陷(只遭受日军一次窜扰),地方开明人士,一时竞相办学。流亡到此地的江苏、山东省政府及驻军为了扩充势力,也纷纷兴办学校,招收沦陷区青年入学。一时太和中学教育呈现一种畸形发展的局面。计有:上海私立安徽中学太和分校(1937—1938)、太和县立初级中学(1940—1947)、私立淮上初级中学(1940—1948)、国立21中(1941—1945)、私立育英初级中学(1943—1947)、私立新阳初级中学(1943—1947)、江苏省私立徐州中学(1944—1945)、私立倪邱初级中学(1945—1947)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容安徽省流亡学生的国立八中停办,校部从湘西迁回,一部分师生奉国民党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令,来太和接收国立二十一中,创办安徽省立太和中学。不久,奉命迁寿县,1948年停办。
1949年2月,人民政府恢复第一所中学——皖北区太和初级中学,县长吕超兼校长,王子健主持校务工作。当年招收一二年级学生250名。
195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太和初级中学为完全中学。是年秋创办太和一初中。原墙初中、赵庙初中。四校共有初、高中学生2003人,教职工131人。
1958年,创办旧县、税镇、肖口、大新、双浮、倪邱、李兴、洪山、坟台、宫集、苗集、三堂、三塔、关集、宋集、城关等16所初级中学。当年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4042人。
三年困难时期,对新办初中进行整顿巩固,又将三堂、苗集、三塔、城关、肖口、宋集等六所初中撤并。1962年,停止对中学生商品粮供应。
“文革”期间。各中学停课闹革命,造反串连,所有学校领导及大批骨干教师被批斗,学校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历史最久的太和中学,图书、仪器、袭劫一空,仅此两项损失即达50万元以上。
1968年,开始复课闹革命。同时废除招生制度,采用选拔与推荐相结合。改暑假为忙假,实行春季招生,中小学学制均改为五年。
1969年,太中、一中下迁清浅、洪山等偏僻农村,其他中学管理权全部下放,由公社和教育局双重领导。又根据省革命委员会指示,做到“公社有高中,大队有初中,生产队或自然村有小学。”1970年,全县开办高中21所,大部分完小改为戴帽中学,增设初中班。1977年,全县有高中29所,戴帽初中396所。在校高中生8589人,初中生55761人,教职工3749人。1978年恢复秋季招生。
普通中学大量发展,造成师资,经费和设施各方面的极大困难。“文革”结束后,即着手调整布局,到1983年,全县保留太中、一中、原墙、赵庙四所完全中学,初中保留21所,戴帽初中压缩到122所。1983至1984年,高中又改为三年制。
1984年秋,原教育局长李国强等创办解放后第一所“私立联合中学”。当年招高中一年级两班。
1985年,全县公私立中学为84所,在校高中学生2594人,初中学生42899人,教职工2742人。
本县初中毕业历年升入中专人数,居地区前列,1979年高达440人。以后改为按县分配名额,每年为200余名。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50年代居全地区下游。1978年以来,每年170人左右。
附:太和中学简介
太和中学创办于1949年2月,原为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部,改名为安徽省太和中学。历任校长有吕超(兼职)王子健(主任、主持工作)、刘秉衡、赵明立、庄秉宇、朱锋、范显廷等。
该校校址原为山西会馆,占地200亩。抗日战争时期为国立二十一中校本部,后又为省立中学校址。校舍全是泥墙草顶,至解放已破烂不堪。1954年,人民政府拨款,建两层楼房三座,共24个教室。1981年增建三层教学楼一座,占地1527平方米。教师住房近年也得到改善。
该校自创办至1985年,初高中毕业生达15000人,为高等学校输送751人。目前,该校高中14班,初中12班,学生共1700人,教职工113人,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太和学生向往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