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防疫保健
一、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建国前,太和卫生条件很差,缺医少药,天花、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和黑热病连年流行。民国21年(1932),夏秋之交,霍乱大流行,患者达30万人,死亡逾万人。
建国以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1950年就在新成立的太和卫生院设立防保课和黑防站,后改为防疫股。1956年8月,在县医院防疫股的基础上成立太和县卫生防疫站,当时有工作人员10人,到1985年增加到53人。内设地方病、流行病、检验、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督5个股。30多年来,防疫人员与全县医疗卫生人员一道,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天花、白喉、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已被消灭。
黑热病1950年,太和县人民政府组织地方医生24人,建立6个临时黑防站,专门为群众治疗黑热病。1950年至1958年,共治疗黑热病患者3091人,死亡61人。1958年12月,在全民性地方病查治期间,查出新发和复发患者86例,已全部治愈。同时对5个发病重点乡的1627个村、5068户、16500个房间进行两次药物喷洒,面积达66.8万平方米,完全消灭了黑热病媒介白蛉。
疟疾全县培养了农村防疟卫生员6490人,加上农村赤脚医生1659人,组成防疟小分队,1971年以来进行全民性预防服药12次。1978年又开始进行全民性食用乙胺嘧定盐的预防措施。全县疟疾发病人数已由1971年大流行时的40多万人,下降到1985年的305人,基本控制了疟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钩、丝虫病建国以来,对全县钩、丝虫病查治10多次。1959年,县、区组织76专业队、医护、化验人员456人,显微镜46台,对25个公社(乡)、233个大队、93万人进行查治。丝虫血检59.0238万人,阳性4.6853万人,阳性率7.77%;钩虫共检51.6382万人,阳性3.7867万人,阳性率7.42%。经过连年防治,患病率明显下降,钩虫感染率下降45%,丝虫病感染率下降33%。
流脑1950年以来,全县共发生流脑患者2.8093万人,死亡1867人。其中1976年全县发生1.1032万人,死亡719人,分布27个社镇,1642个村,是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大流行。县委及时抽调医务人员54人,分赴旧县、双浮、蔡庙、倪邱、赵庙、李兴、原墙等重点区社,设立治疗点,及时收容治疗,治愈率达94.2%。根据流脑8—10年一次大流行的规律,1983年冬,在全县进行流脑疫苗接种32万人,其后每年进行预防接种6万人。1985年全县发病为117人,基本控制了流行。
麻疹每年冬春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经过积极防治和70年代为儿童注射麻疹疫苗以后,有效的控制了麻疹的流行。1976年至1985年的10年中,共接种麻疹疫苗18.3万多人,平均每年接种1.8万多人。麻疹发病率由1950年的3251人,下降1985年的57人。
1974年以来,政府为防疫工作共拨款125万余元。
二、妇幼保健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妇幼保健工作十分重视。1953年县卫生院设妇幼保健股。1956年6月,正式成立妇幼保健站,当时有工作人员3人,1985年发展到24人。设有门诊、手术室、化验室、药房等科室。全县各区乡都配备了专(兼)职保健员。1952年,县一次培训农村不脱产接生员115人,从此在全县开展了新法接生,提高了婴儿的成活率。在县妇幼保健站的具体指导下,各区又培训了新法接生员,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新法接生网,新法接生在农村基本得到普及。
在巩固提高法新接生的同时,开展了常见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查出子宫脱垂、闭经、尿漏、宫颈糜烂等妇科病6000余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脱垂的治疗有效率达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