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传入太和,始于明朝初年。明洪武十年(1377),太和12家回民集资兴建清真寺(今北寺),以后又建南清真寺和旧县清真寺。寺内请有专职阿訇(又称教长),负责掌管教规、守时、礼拜和主持三大节日。
太和回民全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精明能干,善于经商,地方著名的马宏盛果品及一些著名小吃,多由回民制造经营,对太和商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近代还出现许多优秀人物,如颍河流域著名画家马金波,以其精湛的艺术和高尚人品,深受社会敬重。
解放后,该教在“三自”(自传、自新、自养)方针指导下,不断进行革新,回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十年动乱期间,回民的礼拜活动被禁止,寺里阿訇被逐出。有600年历史的北清真寺,数十块匾额全被砸碎,古物(内有宋代磁炉一个)、古字画被盗失,损失惨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对北清真寺拨款修复,恢复其正常活动。
太和现有伊斯兰教众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