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旧志序选
刘山介明万历县志序
隆庆壬申冬,余奉命宰太和,惴惴然以□负是惧,每谘政务当兴革者,惟县志湮废日久,不急图之则文献无征,后之君子将无以尚论也。遂请之巡台张公、兵宪聂公,盖事甚艰大,尤不敢以轻举也。二公谓余兴所当兴,俱可之,且以纂修务要明实、勿得虚文美观为谕。命既下,余恐无以称上意也,因集邑士夫商之曰:志以纪□迹,备参考,昭远贻鉴胥此焉。顾太和古细阳,故事载之历代典籍者,亦略可考。第余庶务鳞集,思矢志于著作之勤,未遑也。乃延邑博胡厚庵、陈东川、何龙津及郭生守儒,罗生兰、张生子禄、陈生守贞、文炳、张生简、关生三省、吴生从□,会萃而编摩之。凡事之有关于邑者,具载无遗,汇为七卷:首舆胜,以辨封域;次食货,以悉利弊;次建置,以记沿革;次历官,以称功德;次人物,以显锺毓;次礼制,以备仪节;次艺文,以掇英华;中为条目尚多,七者其纲也。一展卷,上下数百年间,宛若指掌,彬彬乎详明典实,信足以副台宪之意,而昭远鉴有赖矣。是志也,纂自东川之笔,校阅则厚庵,龙津任之,采摭之劳,诸生咸勤焉。始事于甲戌之春,阅三月而志成,乃捐俸锓梓以寿其传。百世之下,志于尚论者,未必不自此得之也。万历二年甲戌夏四月既望,文林郎知太和县事清苑逊山刘山介序。
陈大纶清顺治县志序
纶生古燕范阳,甫十岁,母杨氏——即先为寿春道、中万历进士扬继先之女也,于明崇祯九年以节烈逝。鸣乎,不幸哉;纶之乖戾也。遂育于外祖母汤氏,霜守冰操,屡蒙坊奖,殷勤抚鞠,朝夕告诫。纶与兄绶,鸡鸣风雨,勉力竭蹶。纶年十八,游泮;十九岁馆金台,训小学,教成入庠者五人。至戊子,幸叨恩拔,而金台之从游者,相劝勿仕。纶思亲老,不得已而谬登宦籍,由五年隰佐而升太和。人情世态,险难测哉;艰难困阻,殆备尝耳!时和当兵燹之余,里甲悬殊,包揽辈弱肉强食;邪教猖狂,无知者卷风西向;科敛金钱,谋为不轨,盖几几乎不可为也。呜乎!逢此,又纶之穷也。退而均甲,昼夜不宁,造花名以去弊端,革见年以除包揽,自封投柜,里马官应,清厘陋规,民生稍息。并率公举之范生,誓有舍功名,诛邪教之志,然其势甚大,遂申详二十四套。幸逢代巡卫公,英明特达,雷迅风行,深悉凤属之风,极详邪教之害。宪法初彰,群邪就灭,明威远播,奸宄自新。革旧县之落地税,赈水灾分极,次贫,独于太和之加惠良多也。已亥七月,准纶修志之请。夫志以记事、记言、记功、记德,其所关讵浅鲜哉!自揣腐拙,访之师序,则有风高大雅,持总裁之体者,学博吴溢也;考古即今,掌订证之义者,训导丁亮也;博学广览;长江大河,为一邑砥柱者,孝廉张元枋也;风裁竣树,议论不阿,为一县文献者,致仕乡绅吴律身也;坚志青云,通达国体,则若岁荐汪湛;淡守雅居,长于笔墨,则若宿儒胡日;黾勉急公,维持名数,则若廪庠李景沆、陶振鹤;天资英敏,博考山川,则若廪庠朱绶、陈图、邹东明。因材分任,不一月而志书告竣。后之观此志者,讵徒以志视志哉?实望其润色隆章,大拓其县治云尔。顺治十六年冬十月,文林郎知太和县事范阳陈大纶谨识。
成兆豫清乾隆县志序
太和之为县,肇于汉,而县志之作也,日方于清苑刘公山介。其时则为明万历甲戌。更历八十余载,至我朝顺治十有六年,陈公大纶始重辑之,于今则又百年矣。嗟乎!自汉以来,岁阅数千,而太和之志,明以前缺焉元闻,明以后仅获两见,是何兴之难而废之易耶?稽曩之宰是邑者,代有名人,捍大灾,御大患,以及翰林词章,抒华藻,载在典籍,班班可考,而独不及修志之事。至陈公大纶,适当兵燹之后,百姓凋伤,妖邪竞作,千疮百孔,补救不遑,而独以修志自任,是志之兴废,会有时也。豫生山左之济南,幼承庭训,壮岁得叨恩拔,筮仕粤西,俸满推升,承乏是邑。躬逢重熙累洽之世,海宇承平,涵濡日久。而太和地近中州,风气尤为淳朴。虽以豫之迂疏,碌碌无所表见(现),惟息事宁人,境内×安,不綦幸欤!顾念志乘为一邑风教所关,苟听其缺略,不加纂辑,奚事劝惩?况陈公且毅然举行于千疮百孔、不遑补救之时,若豫者,又将何以自解?虽然,修志之愿诚切矣,而力未有逮也。盖豫既乏三长,复纷庶务,所可勉者,惟捐俸为镌刻之资而已,因商之广文吴君中最。吴君曰:“勿忧,此亦余之愿也。笔削,吾任之,即剞劂吾犹当助之。”乃不禁服吴君之与人为善也。吴君,昆陵宿儒,其学有源本,文擅百家,于是役也无难已。惟苜蓿清风,所悭长物,而倾箱倒,直视为经笥之便便也,脱非乃心风教,欲为吾邑润色太平而鼓吹休明,其孰能之?爰请广文洪君朝元共襄盛事,并集邑之绅士于日孜、徐振烈、胡珠火员等,皆名著乡评,素所深信者,属以采访,汇所见闻。吴君详为考核,而后毕之于书,而豫特就稿本复加删定焉,甫三月而县志告竣,其体格一归简净,痛扫繁芜,或不愧于信史,当勿忘吴君与诸子之力哉!豫今获遂斯愿,固非欲自附于刘、陈两公之列。窃喜百年阙略之书,灿然大备于今日,不可谓非太和之幸也。后之莅是邑者,常踵而修之,俾绵绵延延,永无废兴之感,是尤豫之大愿也。遂不揣固陋,而为之序。时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秋七月,文林郎知太县事济南成兆豫谨识。
王演清清同治县志序
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凡山川疆域之胜,沿革兴废之殊,与夫政事、文章、民风、物产,巨细兼赅,无美不备,关系固綦重矣。故修志者,采访诚宜周详,义例尤须严谨;若不论轻重名实,袭陋承讹,捃拾淆杂,是直会计簿耳!志云乎哉?顾太和之为县,肇于汉,而县志之作,则仿于明万历间清苑刘公山介。迨我朝顺治间范阳陈公大纶,洎乾隆间济南成公兆豫,两次重辑,迄今失修又久矣。其间治乱相寻,风俗寝变,耆旧沦亡,罗非易,不加采辑考证,何以信今而传后?是亦守土者之责也。余于同治七年八月,权篆斯邑,慨习俗之强悍,欲挽回而无由,又虑志乘之失,文献无考,不禁惴惴于中,惟愧末学支离,何敢轻言修辑?适逢吴大中丞竹庄,奏请纂修省志,檄饬采辑,爰聘邑之宿儒,分司采访,慎加去取,阅四月而告竣。体例仿照旧本,勿事铺张,务求实际,固不敢仰企刘、陈,成诸前哲,聊以补阙拾遗、免致湮没;若欲润色鸿业,挽回浇风,实有望于后之君子焉。是稿之成,司采访者为李惠芳、范振川、张万铨、李云、王彦邦,吴东岑、于云同、李宗可,张文盘,周寻其、王芦溪、张星灿、李玉华、张文彦、刘国桢、孙暹益等,总校刘震泽、庄元直也。例得备书。同治八年春王寅清序(志稿久佚,唯序存)。
丁炳火良民国县志序
民国癸亥秋,奉檄莅太和任,谘询地方利病,饬椽属检取志书。佥曰:“旧本漫灭不可识,邑志失修百七十余年矣。”余甚叹文献失征,舍有司之责谁属欤?明年春,乃召邑人士谋之,就学田租粟筹资,分区采访,开局任事。至秋间,始议延聘全椒吴述庵先生为总纂。先生至,乃与余言志事之待征集者,其大要:曰“图说”,曰“世谱”,曰“事略”。太和地势平衍,能先事测量明晰,则河道及诸干沟,载其所经处高低坡度,异日全境水利脉络之配置无难,此其大要者一也;人民著姓,自汉代有张、范,其他皆元、明时来迁,或以孝义、文学以及科第起家者,必有谱牒,能遍事检阅,则人文世次列入传表,用昭信实,此其大要者二也;制度各县有异同,惟赋役为最重,在官案牒能搜缀无遗,则其得失源流,详计审处,自足取资戒鉴,此其大要者三也。予深然其言,遂商诸经理酆次蕃。于相岑两君,而乃以测绘难酬资也,谱学多未讲也,降而问诸椽属,档册亦半属若存若亡间。无已,惟依采访各册及前辈手录杂稿,不惮再三审核,而必求确凿可据也。费时半载,亦綦劳矣。远接成志与吴录,虽名重修,而实等创纂。为卷十有二,区分事类为十:曰“图”、曰“表”、曰“志”、曰“传”、曰“记”。无可分者入“附见”,无可核者归“杂类”,意义一本章实斋,鲁通甫志例。笔削谨严,诚足以上之国家参信史,在一邑作政书也。予不敏,亟思厘正赋册。太和旧分十六里,每里地亩有定,额征赋册随之。自咸丰间档案失,每一里有错载廿余堡,赋册东西远不相属,虚冒隐匿,其弊难稽久矣。本年夏,始得汇集.恚苑⑵浞哺街8亲灾醒胝浜螅木成唬帐陆溲希裎醇凹啤;匾淙ザ┮故保接胛庀壬敢眨镂淳苟嬷粒斐中档勤穑薮τ怕侵诲兀渚秤汤赐病P业胤缴跃福耸楦娉桑滩桓颐晃庀壬停嘁厝嗽尴澹司浩涔π鳎逡孕挥柚鹨卜颉R页蟠硖拖厥滦嵌”鹆甲
二、文献辑存苏轼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官
元六年十月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颍州苏轼状奏:臣先奉朝旨,令知陈州李承之,府界提刑罗适、都水监所差官及本路提刑转运,同至颍州与臣会议开八丈沟利害。臣以到任之初,未知利害之详,难以会议,寻申尚书省,迄指挥逐官未得前来,候到任见得的确利害,别具申省,方可指挥逐官前来会议;进呈,奉旨依所乞。臣今来到任已两月,体问得颍河境内诸水,但遇淮水涨溢,颍河下口壅遏不得通,则皆横流为害,下冒田庐,上逼城郭,历旬弥月,不减尺寸。但淮水朝落,则颍河暮退,数日之间,千沟百港,一时收缩。以此验之,若淮水不涨,则一颍河泄之足矣。若淮不免涨,则虽复旁开百沟,亦须下入于淮,淮水一涨,百沟皆壅,无益于事,而况一八丈沟乎?且陈之积水,非陈之旧也,乃是罗适引府界积水以为陈患,今又欲移之于颍,纵使朝廷恤陈而不恤颍,欲使颍人代陈受患,则彼此均是王民,臣亦不敢深诉。但恐颍河已被淮水逆流之患,而陈州但受府界下流之灾,若上下水并在颍州,则颍之受患必倍于陈,田庐城郭,官私皆被其害,恐非朝廷之本意也。又况颍州北高南下,今颍河行于南,八丈沟行于北,诸沟水远者数百里,近者五七十里,皆自北泻下,贯八丈沟而南,其势皆可以夺并沟水入于颍河。其间二水最大,一名茨河,一名江陂,水道深阔,势若建瓴,南倾入颍河。而罗适欲以八丈沟夺并而东,此犹欲用五丈河夺汴河,虽至愚知其不可,而罗适与臣书乃云:“若疑之,只塞茨河江陂,勿令南流可也,何足为虑?”虽儿童之见,不至于此,纵使臣愚暗,全不晓事,与适相附会,以兴大役,虽复起夫百万,縻费钱米至巨万亿,亦无由成,而况十八万人与三十七万贯石乎?臣历观数年以来诸人议论,胡宗愈、罗适、崔公度、李承之以为可开,曾肇、陆佃、朱勃以为不可开,然皆不曾差壕寨用水平打量,见地形的实高下丈尺,是致臆度利害,口争胜负,久而不决。臣已遗差教练使史昱等,令管押壕寨,自蔡口至淮上计会本州逐县官吏,仔细打量。每二十五步立一竿,每竿用水平量见高下尺寸,凡五千八百一十一竿,然后地面高下、沟身深浅,淮之涨水高低,沟之下口有无壅遏,可圣而见也,并取到逐县官吏保明文状讫,所有逐竿细帐见在本州使案收管,更不敢上渎圣听。只具史昱等相验到逐节事状,缴连申奏,并略具下项要切利害:
(一)臣到任之初,便取问得汝阴、万寿、颍上三县官吏文状称:“罗适、崔公度当初相度八丈沟时,只是经马行过,不曾差壕寨用水平打量地面高下是实”。窃详适等建议,起夫一十八万人,用钱米三十七万贯石,元不知地面高下,未委如何见得利害可否,及如何计料得夫功钱粮数目,显是全然疏谬。兼看详罗适所上文字称:“八丈沟上口岸至水面,直深二丈五尺,至黄堆口与淮水面,约直深十丈有奇,即是陈州水面下比寿州淮河水面,高七丈五尺”。又云:“淮水面约阔二十余里”,又云:“淮水大涨不过四丈。”适只以此便定八丈沟下口必无壅遏。臣窃详适若曾用水平打量见的实丈尺,必不谓之“约量”,显是臆度高下,难以凭信。今据史昱等打量,自蔡口至黄堆口、至淮上溜分丈尺,及验得每年淮水涨痕高下,将溜分折除外,尚有涨水八尺五寸折除不尽,其势必须从八丈沟内逆流而上行三百里,与地面平而后止,显见将来八尺沟遇淮水涨大时临到淮,三百里内壅遏不行。二水相值,横流于数百里间,但五七日不退,则颍州苗稼无遗类矣。罗适云:“淮水面阔二十余里”,今量阔处不过三里;适又云:“淮水涨不过四丈,”今验得涨痕五丈三尺;适又云:“黄口堆至淮面直深十丈有奇。今量得四丈五尺,三事皆虚。是乃适意欲淮面之阔与溜分之多,则以意增之;欲涨水之小,则以意减之。此皆有实状,不可移易,适犹以意增损,其他利害不见于目前者,适固不肯以实言也。
(二)江陂,茨河深阔高下丈尺,其势必夺八丈沟水南入颍河及其余沟水,如泥沟,瓦沟之类,皆可以回夺八丈沟,不令东流。实状已具史昱等状内。臣体验得百年颍河涨溢水痕,直至州城门脚下,公私危惧。若八丈沟不能东流,却为茨河、江陂等水所夺,南入颍河,则是颍河于常年分外,更受陈州一带积水,稍加数尺,必为州城深患。而罗适、胡宗愈等皆云:“自天地有水以来,万折必东,必无回夺之理。”既云万折必东,则是水有时而行于西、南、北,但卒归于东耳,非谓不折而常东也。水之就下,儿童知之,适等不必其就下,而必其常东,此岂足信哉?适又云:“水方涨时,颍河亦自涨满,不能受水,则茨河、江陂,安能夺八丈沟而南?”臣谓八丈沟比颍河,大小不相侔,八丈沟必常先颍河而涨,后颍河而落。方颍之不受水也,则八丈沟已先涨矣,安能夺诸沟而东?及八丈沟稍落而能行水,则颍河先落矣,安能不夺八丈沟而南乎?此必然之理也。
(三)据史昱打量到:罗适四易八丈古沟,创开六处,计取民田二十七顷八亩,合给还价钱,或系官田地,虽数目不多,而罗适未曾计入钱粮数内;又看验得地性疏恶,合用稍桩,土薄水浅,地脉沮洳,开未及元料,丈尺间必有水泉,又难为倒填,车水兴功;兼地形高下不等,而沟底须合取令慢平,沟身既深,沟面随阔,则适所计料全未是实数。其一十八万人夫及三十七万贯石钱米,必是使用不足。
右八丈沟利害,大略具上件三事。其余更有不便事节,未易悉数,兼已略见于本路转运判官朱勃申省状内。及考之前史,邓艾本为陈、颍间田良水少,而开八丈沟,正与今日厌水患多之意不同,勃已论之详矣。伏望圣慈指挥将朱勃申状与臣所奏,一处看详,即见八丈沟不可开事理实状,了然明白。乞早赐果决不开指挥,以安颍寿之间百姓惊疑之心。不胜区区,谨录奏闻,伏候束力旨。
吴世济代灵璧加添申文
窃照卑县地亩旧额,官民田地一千二百一十顷三十六亩三厘,除正额钱粮外,万历、天启年间,加添地亩饷银一千四百五十二两五钱四厘二毫七丝,第年征解如额。夫以太和之地亩,加添太和之辽饷。民虽为朝廷穷,为朝廷逃亡死绝,民犹甘之矣。独奉文代灵璧加添地亩辽饷银,前后共一千三百四十三两二钱一厘七毫三丝,累年代解在案,此不但亘古未有之事,通天下所无之事,而亦凤阳府十八属所未经见之事也。窃查先年代派,明文明开,酌量地方肥瘠,通融酌派,在案。及查通府代派分数,有兼辖之雄州,全设之上县,竟不代派者,又有代派而分数亦只仅仅者。独弹丸之太和,其代派数目,视本县仅缩之百金。推原其故,盖因彼时县官与灵璧县官,香火情比,不但争不强、辨不疾,抑且不争不辨,扪舌而听之,竟不谋之本县乡绅士庶,以武断成其事。所以彼时颍上、太和不押,邻县反有代抱不平者。崇祯六年,教官朱统发愤陈言,奉旨查,旋以夏去,不竟其事。读朱教官奏议一通,真令不担民忧之正印官,愧死入地矣。卑职到任后,不平此事,于各申文中每痛切言之。然此犹承平时也,今五、六两年分,因河南大堤冲坏,洪水淹禾七年,异鸟飞蝗,杀稼至尽,报有九分灾在案。今年正月,流寇肆螫,攻围一昼夜败去,虽城池仓库无恙,而县北经过地方,焚杀惨不可言。前申文已详列之,字字皆真,非至今日为灵璧代派加添,辄敢效尤残破州县,而为此言也。况今蠲缓奉有明诒,即本县地亩加添,万万不能蠲,不能缓,而代灵璧加添一项,若复驱兵荒遗任邻县鱼肉之,稍有一分血性、一分骨气者,决不能默默而处于此也。又况昔年承平无事之日,尚以灵璧冲疲,致勤下邑代派,岂今兵荒臻之余,不念太和至苦,仍替邻封死自满徙乎?此区区之愚,必欲以性命争之者也。除本县地亩加添,遵依照数,刻期十日赴府完解外,所有恳免代灵璧地亩加添,伏祈亟赐详允下县施行,则难黎得生,危疆可保矣。
廖子英请赈报告
查本县地势,南临颍水,东有茨河,北界河,东北有淝河、宋塘河,中贯谷河,西北支流尤多。自二十七年中牟决口,黄泛东流,经鹿邑入皖境,太和首当其冲。故黄泛所至,平地水深丈许,庐舍淹没,牲畜飘流,老弱转于沟壑,壮者散于四方。按全县人口,在未受黄灾前共有六十一万余口,受灾后仅有四十六万余口,流离死亡,竟减少十五万口。其灾情之重,灾区之广,实为皖北各县之冠。幸中央关怀民瘼,轸念灾黎,拨发工款,兴修堤防。两年以来,收效堤内,居民幸得稍庆更生;失效堤内,灾民依然灾后加灾。查本县西北各乡镇,毗连鹿邑,支流颇多,如茨河、西河、黄姑河、北八丈河、南八丈河、拉纤沟等,皆来自鹿邑。本年春泛,平地水深数尺,春禾尽被淹没。被灾乡镇计有光武、蒋芦、龙泉、清慈、李兴、司疃六乡,哀哀万黎,嗷嗷待哺。满冀春泛早退,再播秋禾,俾少收获,以度灾荒。不意春泛未退,伏泛已至,各河水位陡涨,尤以茨河为最,其水位竟超过去年最高水位两市尺。八月删日夜,狂风暴雨,茨河北堤水漫,而本县东北之淝河、王老人、桑家、倪邱、黄门五乡镇顿遭淹没,一片汪洋,尽成泽国,灾区更为扩大。堤内居民,有移住堤上者,有攀树而栖者,有架木水居者,有伏卧屋顶者,鸠形鹄面,露宿风餐,灾情惨苦,目不忍睹。郑侠《流民图》不是过也。县长职司民牧,拯济有责,愧无麦舟之助,敢为将伯之呼。祈赐拨巨额工赈,俾得修复堤防,发给方价,则灾后孑遗,受惠实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政治部给太和县民主政府的信
太和县政府公鉴:敬启者,豫皖苏子弟兵在你们及广大人民的爱护、培育与帮助下,过去坚持与解放了自己的家乡,完成了地方武装所担负的任务;今天又在你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整编为正规野战军第十八军。为了早日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巩固我们的家乡豫皖苏,解放江南,解放全中国,决于三月初出征南进。现在部队进军的一切准备,正在紧张进行中。请政府发动我军驻地群众,给我们以各种援助,如拆衣、缝被、磨面、送柴草。出发之时与行军沿途,望布置并举行热烈的欢送;对出征战士给以安慰和鼓励,帮助部队进行巩固部队的工作。同时可按本军告别豫皖苏父老书(见《建军报》七期),进行对人民的教育。以上请求与建议,望予采纳为盼。此致,敬礼。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五日。
中共太和县委关于推广洪庄生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经验的决定
各区委:我县城郊区城东公社洪庄生产队,自1977年冬季以来,认真贯彻中央两个文件和省委的《六条规定》,根据各种农活的特点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三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他们实行这种办法,坚持了生产队的基础,贯彻了大集体下的小自由,把集体利益同个人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调动了集体和个人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连年夺得丰收,做到了社员收入、集体积累、国家贡献三增加。对此,省地委很重视,地委(80)58号文件和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第30期都批转了洪庄生产队建立生产责任制的经验,县委已安排各区社组织大队、生产队干部进行了参观学习。为了迅速推开洪庄生产队的经验,特作如下决定:
(一)在进行参观的基础上,各区委和公社党委要进一步组织大队、生产队和作业组长以上的干部,认真学习地委(80)58号文件,广泛开展讨论,搞清洪庄生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办法、特点和好处,联系本地本队的实际,认真总结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经验教训,对照洪庄的经验找差距,汲取教益。同时要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宣传洪庄的经验,以完善和稳定目前的生产责任制。
(二)联系各地实际,迅速推广洪庄经验。洪庄生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的三种形式,在我县绝大部分生产队是可行的。已经搞了生产责任制的队,要参照洪庄的经验,缺啥补啥,逐步完善;未实行责任制的队,要参照洪庄的经验,尽快把生产责任制建立起来。对不动子的作物,如玉米、红芋、棉花、油莱、花生等,可以定产到田,责任到人(户),联系产量,全奖全赔。对动磙子的粮食作物,如小麦、大豆等,可实行定额管理,划段包工,检查验收,进行奖赔的办法。对瓜莱一类的小宗经济作物,可联系产量,自愿承包,超产归已。要尽快把农村经济搞活,使集体和社员尽快地富裕起来。
(三)要稳定生产队的基础,对现有生产队的规模,一律不准再动。凡生产条件好的先进生产队,现在一定要稳定提高,向专业化生产的方面发展,逐步走工农商联合的路子。对一般化的生产队,要参照洪庄生产队的三种形式,建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坚持“五统一”和“三包一奖”的办法。对分田单干、生产队名存实亡的地方,要坚决把生产队的架子搭起来,配好队长、会计,实行包工定产,搞好责任制,坚决杜绝分田单干。
(四)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生产责任制,是当前事关全局的大事,各级党委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积极组织,大胆领导,决不能束手束脚,放任自流,一定要深入实践实际,调查研究,抓好典型。区干部要层层包干,一级抓一级,认真负起责任来。对那些煽动群众闹分队、闹单干,破坏集体经济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以教育广大群众,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1980年8月1日。
太和县人民政府关于编纂《太和县志》广泛征集地方文献资料的通告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泽及当世,福及儿孙的千秋大业。为了尽快地编好社会主义的太和新志,特向全县广泛征集文献资料。现将征集范围和办法通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凡有关我县天文、地理、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文物、宗教、风俗等方面的文学、实物、图表、照片及口述资料,均在征集之列。1、明、清、民国时期编修的《太和县志》、太和地图。2、有关我县历代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军阀斗争、抗日运动的历史资料。3、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在太和活动的资料。4、民国时期历任县长的善改和劣迹,地方士绅的义行和丑闻。5、民国时期太和国民党、三青团、行帮、会道门的组织及活动情况的资料。6、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堂、福音堂)在太和的组织及活动的资料。7、民国时期太和地区发生的重大兵祸、匪祸、自然灾害,抗暴斗争、战事等方面的资料。8、建国以前(包括解放战争期间),有关本县的档案、布告、公文、报纸、杂志、照片、诗文、货币、家谱、村史、家史、厂史、宗教史等。9、在本县出生或久居的各界知名人士(正反两方面)、革命烈士的活动材料及其传略。10、有关本县风俗习惯、方言、土语、谚语、儿歌、民歌、传说、故事等方面的记述材料。11、私人家藏的孤本、善本图书、字画、碑帖、名人印章、遗物等。12、本县出土的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碑板、古玩等。
(二)征集办法:1、凡自愿献出者,根据其史料价值,给予荣誉奖或物质奖。2、凡自愿出售上述资料者,可到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当面协商,议价收购。3、凡属珍贵资料和文物,欲自行保存者,可借给抄录、复制,用后原件退还,并给予荣誉或物质奖。4、凡应征稿酬,均按内容、字数,价值酌付稿酬。1983年3月18日。
三、杂记巨阳考
《史记·六国年表》有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徙于巨阳”的记载。《史记·楚世家》有“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东徙都寿春的记载。是则楚都巨阳12年。巨阳今系何地?省博物馆李天敏曾在第二辑《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撰文考证。李文认为“巨阳即细阳”,但不同意《方舆纪要》“讹为细阳”的说法。李文说:“这个城邑或许原来就是细水之阳的细阳,楚迁都后改细为巨。称为巨阳,表示楚国的强大。秦汉以后又复其名为细阳。或许原来即称为巨阳,秦灭楚以后改巨为细。称为细阳,卑视渺小。汉承秦旧置为细阳县,水亦随城邑命名为细水。巨与细是对称辞,巨细相对,寓有抑杨褒贬之意。历史上改朝换代之际,新统治者怀着这种心理更改前朝地名的事,数见不鲜。至于巨阳后讹为细阳之说,秦灭楚至汉高帝设置汝南郡并置细阳县,其间不过20余年,何致讹误?”
李文根据《水经·颍水注》对细水的源委、流向及其经过城邑的详细记录,又根据清嘉庆《一统志》所记茨河的源委,流向,认为“茨河即古细水”之说可信。对细阳故址所在,李文不同意《寰宇记》谓“细阳故城在汝阴县北40里”和《方舆纪要》谓“细阳城在颍州西北40里”的说法。因为“宋时汝阴治与清初颍州州治同在阜阳县治,无论今阜阳县北或西北40里地,均不出阜阳辖境”,“上述两类所记显然错误”。李文根据史籍记载,认为细阳与新是同在细水沿岸的毗邻县,汉时同属汝南郡。新至三国魏时改为宋县,至隋唐时又省入汝阴县;细阳在晋代即废入汝阴县,并皆改属汝阴郡。当时汝阴辖境远远超过今阜阳县境,北方包括细水流域。新故城又在太和县北。可以推想,细阳故址不会超过太和县境之外。
李文追溯了太和县的建置沿革:《方舆纪要》颍州·太和县条说:“州西北90里,汉汝南郡细阳县地,后为汝阴地。宋.χ形鲋猛蚴傧兀酝蚴傧缥P椭懈奈┖拖兀跏∪腧V荩蟾粗茫奶┰惶薄!跺居罴恰夫V荩蚴傧靥跛担骸霸谥荼90里,本汝阴县百尺镇也。”《文献通考》卷320颍州条太和县下注云:“宋升百尺镇为万寿县,宣和后改为太和县”。《安徽通志·古迹》万寿故城条说:“在太和县北,本汉细阳县,隋唐汝阴县地,宋置万寿县”。“《一统志》说:“万寿山在太和县北45里,万寿城北一里。《太和县志》说:万寿故城在东北40里,今为原墙集,明代改百尺镇为今称。”“综合所引上文看,原墙集即汉细阳故址之说,可无疑义。”
新妻阝虎符考
新虎符居迄今已发现的三种虎符之冠,辞书有专条记载。铜铸,作卧虎形,长8.8厘米,底有合榫,上有错金铭文。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勿会符,行也”(见《秦金文录》)。清未国学大师王国维考证为“秦并天下前二三十年间物。”但王国维未见实物,是“罗叔言参事得其影本”临摹出来寄给他的(见王国维《观堂集林》)。侯锦郎在台湾《故宫季刊》中著文透露,现藏于法国巴黎陈氏(音译)家。稀世之宝,非常珍贵。
古银杏树:
30多年前,县城西北七里有古银杏树,高30余米,粗约10米,六七人方能合抱。枝叶繁茂,覆地约三四亩。南面有两条大枝,长约20米,呈“八”字形斜插云天。向北有一条长枝,长亦20余米,蜿蜒下垂,中部离地仅一米许,尾端翘起。若攀住摇动,前面的两条长枝,便随之起伏,象一条凌空欲飞的长龙,蔚为壮观。乡人称此种奇特现象为“龙头凤尾”。
民国13年(1924年),树近有石碑出土,碑文残缺,但仍可辨出是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公元425年)县令成所立。中有“不许砍伐’字样,亦说有雌雄二株。存者为雄,雌树不知毁于何时。据传,至明朝,仅此一株了。树东3米许有一大盘树根,其周与树粗相去无几,高出地面近一米,传为雌树的遗根。
1955年8月10日,此树于暴雨中遭雷火,连烧3日,浓烟蔽空,乡人数千及县消防队奋力抢救,火终不息,遂毁。
太和八景
明万历二年(1574年)县志已有记载。几历沧桑,多半今已不存。但太和人民喜爱它,至今仍津津乐道。一曰“万寿登高”。原墙镇在北宋时期为万寿县治所,其南门成楼遗址称万寿墩,高数仞,周围半亩。九月九日,骚人墨客皆喜登眺其上。今已夷平。一曰“龙泉玉树”。旧时县城西北,北八丈河南岸有一寺,寺旁有井,相传泉涌时曾有龙现,故井、寺皆以龙泉名。井前松柏森列,冬雪凝其上,望之如玉树琼林。今芜。一曰“沙堤柳荫”,沙堤指郑渡口以西、城西南三里处堤段。相传元朝至正年间,黄河水溢,堤皆破,唯此堤段因植柳甚多,未塌毁。堤上翠柳成行,清幽异常。培植不替。于今于堤内平行辟沙河路,路两侧尽植垂杨,益增清趣。一曰“镜湖麦浪”。宝镜湖在旧城南二里,今百货大楼一带。相传元代县治迁来时,湖犹积水,周围六里,形如镜圆。明正统间被黄水淤平,变成良田。春来风翻麦浪,碧波千层。今已成闹市。一曰“茨河秋泛”。茨河横穿县境中部,明正统间河水溢,由北冲决转南。从关集至倪邱一段,形屈曲而秀丽,两岸多古迹。秋时文士恒喜泛舟游览于此。而今农村一新,两岸绿树红楼,风光尤增旖旎。一曰“莲浦风香”。莲浦,又名王湖,在县西北50里,昔时满植莲花,当暑盛开,清香远播数里。今已淤平。一曰“锄楼映月”。县北60里倪邱集,传为汉代名儒倪宽少时读书处。明嘉靖间建有经锄楼,清梁山献为题额。秋月当空,楼下河流掩映清绝,观者赏异。一曰’双塔晴烟”。双浮屠,在县北30里,相传为修道姑嫂同造。嫂塔未成,姑塔高耸,雨霁烟云笼罩,变态万状。1959年拆除。
四、诗文选辑彭邱明吴世济细阳古邱五,人传倪与彭。倪以其名寿,彭以其寿名。
县内退思亭记明来俨然只缘幽兴在,小结数椽茅。地僻人稀到,檐低树欲交。宦情聊足寄,民隐未堪抛。略比杨云宅,还应作解嘲。
事闲官是隐,旅久邸如家。亭以幽偏胜,栏随曲故斜。四窗饶受月,三径遍栽花。会意都成趣,凭将阅岁华。
晏坐聊亭子,端居有所思。自须甘寂寞,何以慰疮痍?浩渺沧州远,蹉跎岁月迟。悠悠无寸补,五斗愧虚縻。
浮世三年梦,偷闲半日情。啜残杯里物,听变树头莺。守拙忘营念。因贫得傲名。只同勾漏令,丹药足平生。
秋日魁楼晚眺明谢锡教矫首丹霄雾气清,巍峨杰阁五云平。千章秀色霞骞树,百折飞流玉绕城。旧辟宫墙悬碧落,新题日月映雕甍。轻风两腋时飘举,好向天门摘岁精。
秋爽遥通帝座前,凭栏极目意然。曾期采笔魁三象,却羡层楼落九天。把盏夕即云闲拂槛,投壶玉女笑窥帘。坐深更讶波光灿,疑下燃藜太乙仙。
醉倚高天白巾合寒,经霜枫叶堕秋残。平芜月落沉天柳,急杆风悲出井栏。未许青山招大隐,且凭黄鹄望长安。明河咫尺星槎近。惭愧勋名镜里天。
颂陈侯修志二律清张元枋沧桑何处问真传,一日重新订万年。访古英流生面目,招今侠魄活云天。渊竞讶文如海,光焰群推笔似椽。异世循良思榜样,几回低首几留连。
谁知实政迈千秋,静向丹衷叩远献。编户神明狐鼠断,搜荒彻底虎狼忧。真同菽粟咸思返,洁比冰霜孰与侔。一片清忠由此寄,采风好上简书求。
原墙怀古清李元植万寿城边麦秀均,城南犹胜旧时春。几经风雨高曾变,代衍诗书子弟新。勒马桥头还揖让,停车古刹细谘询。应知故国多佳气,缭绕烟云护水滨。
茨河秋泛清刘中硕白苹红蓼淡含烟,秋到茨河好放船。疏柳不遮堤畔月,明霞倒映水中天。朝宗有路思观海,用世何才许济川?试向倪邱停短棹,经锄消息隔当年。
苦潦行清吴中最绵绵淫雨何不辍,万民涂炭成鱼鳖。郊原一望变东洋,良苗拨地无遗孑。瀑布飞腾云障空,长河倒泻昆仑决。摧墙塌屋如殷雷,木处皆颠烟灭。方堂环堵尽□地,洪灾并刃见直真奇绝。古来水患多濒河,腹地遭殃祸逾烈。一毡匏系细阳城,忧从中来肠寸结。极目萧条心骨酸,鸿嗷肃羽堪鸣咽。野哭千村并千家,欲陈痛楚还箝舌。长空杳杳难措躯,烟水茫茫恨啼血。安得尺书飞上九重天,大赉江南江北万姓皆安眠。
作者自注:丙寅三月莅任。四月雨至七月,道上水深二尺。查灾到郭城坡,有感而作。
题双浮屠清胡采古迹传双塔,于今其一存。顶巢云外鹤,洞接海中门。镇地地维立,插天天柱尊。仙宫若可接,风雨暗黄昏。
茨河秋泛清王世荣茨水澄波起素烟,轻移画桨泛虚船。布帆掩映丹枫岸,沙鸟飞翔白露天。载酒何嫌迟后浪,觅诗还喜问前川。漫歌赤璧两篇赋,明月清风似昔年。
白露蒹葭茨水秋,飘飘逸兴泛中流。风吹短棹波纹细,日映孤帆雁影稠。纵壑游鳞牵荇带,忘机野鸟息沙洲。笑他名利人多少,蚤暮喧嚣古渡头。
茨河屈曲抱村流,碧水长天入素秋。几缕烟光迷近远,一帘帆影任沉浮。渔歌暂共牛歌发,鸥鸟时同睢鸟游。乘兴更寻名胜地,枕坡半璧是倪邱。
秋来茨水漾清波,泛泛中流逸兴多。断岸依稀同赤璧,扁舟缥缈拟东坡。剡溪空泛王猷驾,江畔愁闻渔父歌,何似眼前风景好,裁诗把酒问烟萝。
经锄楼清胡嘉植遥忆经锄处,登楼意渺然。牧歌来夕照,想象意缠绵。
吊纺织娘墓前人古墓由来此地传,辛勤竞羡女郎贤。狐狸穴畔凄今夕,促织声中忆昔年。芳草萋萋谁作锦,杨花滚滚自成棉。,可怜寂寞荒邱下,一任如梭日月迁。
过范滂故里清朱弘道
澄清壮志竟何如?几度停骖问故居。剩有斤沟一曲水,依然彻底见游鱼。
倪邱清陈以厚
茨流浩浩绕荒邱,磨灭残碑几度秋?千载犹知耕读意,经锄争羡有传楼。
经锄楼清王坚
遗经秦火后,古道日榛荒。谊主崇文教,儒臣辟讲堂。锄繁严越畔,辨体莫侵疆。菽粟三冬足,仓箱万卷藏。岂徒观秀实,久矣荐蒸尝。瞻仰高楼下,千秋俎豆香。
万寿墩清吴汉腾
万寿城荒草木秋,登临不尽古今愁。当年此地成都会,定有闲人把菊游。
龙泉玉树前人
碧殿森森翠柏寒,寺门晴雪映林端。赚他夜半归来鹤,犹作瑶台踏月看。
沙堤柳荫前人
夹道垂杨拂画轮,平沙十里带斜曛。眉痕眼态无消息,门巷春深半绿云。
茨河秋泛前人
阳明坡下古陈州,叶叶风帆曲曲流。一带疏林残照外,楼台多处是三邱。
莲浦风香前人
半是花香半是风,香风吹遍浦西东,那知十五采莲女,不为清香为艳红。
双浮屠前人
一塔凌空一塔芜,高临云影俏形孤。分明舟过彭郎日,窈窕烟鬟指小姑。
文峰塔前人
近城十余里,突兀望中悬。卓地一峰直,凌空孤影圆,低临残照雪,高出远林烟。绝顶高寒极,山无未可攀。
茨河秋泛清阮文藻
石鳞没浅波添肥,棹入菱湾掠钓矶。细桨轻划平似剪,沙滩惊雁背人飞。三三五五渔打围,吹火芦根石奇。以柳贯鲜沽酒醉,柳荫洒面眠蓑衣。秋月山明珠露重,暮天村暗水烟微,牧童吹笛跨牛背,水牯双双浮鼻归。
吊范滂清阮文藻
多方钩考辞成狱,有志澄清祸种根。运际桓灵朝土厄,名齐李杜党人尊。皋陶虽祭难申枉,叔向无言耻拜恩。死见龙舒生决母,寻常善恶不须论。
坯土犹怜都养墓,埋身空想首阳山。牛羊跳卧石碑下,乌鸟啄呼蓬颗间。东汉流风标榜误,中涓积痼剔除艰。蕴含怨气黄巾起,诛戳群公气数关。
过倪邱故里示阮令清陶文毅
下马黄阡吊古墟,倪邱风月未全芜。风流一代有都养,繁露几篇传大夫。曲学若宏终厌诈,得师如董定非愚。从来吏事关儒术,记取邦人亦楷模。
张清沙琛
孟侯守经义,侍讲寓谏正。抗疏理窦瑰,平情愧险佞。王青擢幽潜,快举砺士行。辎驾列讲庭,公夕即祝翁庆。岂抑希世术,诗书致贵盛。廷斥晏司隶,无乃伤躁轻。由来地气刚,贤达已难屏。
范滂前人
东汉党祸,孟博壮以悲。郭揖解绶出,吴导伏床啼。慈母慰赴义,乐与名贤齐。正直不自保,澄清志何施?矫激岂云济,道行亦需时。锄兰及茶荃蕙,汉运嗟已衰。抗节埋首阳,志意终不亏。古墓不复辨,秋草塞荒祠。惟有斤沟水,皎洁无尽期。
龙泉玉树清王树中
灵泉深处蛰龙居,上有长松百尺余。现出方壶飞雪里,玲珑枝叶佩琼琚。
沙堤柳荫前人
古渡斜阳好系船,绿杨留荫始何年?春来春去流莺唤,却伴隋堤自起眠。
古银杏树朱炎昭
旧县东有两大树,几阅沦桑形已殊。不知何代伐一株,剩有尺余十围粗。怒生青皮封其顶,形如鼋背色不枯。有时萌孑□□,无人护息被樵苏。焉得挺秀成巨干,溜雨参天气一舒。一株体大牛可蔽,任尔婆娑足生意。直干上摩九霄云,浓阴下覆十亩地。野火难烧捧日心,大风忽掀手奴云□。不染嚣尘□游天,时有雷劫藏老魅。故国乔木此其尤,将军大树与之契。千章应有鸾凤栖,群木尽是儿孙队。四面露根直奇古,苍皮偶有磨痒□。一群瘦□怒啸风,十数垫龙怒出土。我欲吟诗更绘图,愧无大笔如云帚,无意人间称巨材,自是孤树擎天陡。
溃堤民国王靖臣
堤防决裂水横流,顿使今秋未有秋。顷刻沃田成泽国,寸心添得十分愁。愁怀万缕向谁诉,欲问青天天无路。半间书室骑寨墙,多少结茅来此住。登高一望白茫茫,使我故乡作水乡。遍野嗷鸿声不断,秋禾淹尽成奇荒。光景须臾沧桑变,天减收成人减膳。屋圯墙倾何所归,千家万户哭声遍。困苦流离总可怜,秋深依旧水无边。有时风雨凄凉甚,白昼不炊夜不眠。此时进退皆维谷,眼看人尽登鬼。如今我亦叹其鱼,俯仰只愁死不速。满目萧条不忍看,未知何日获鸠安。恨他一带无情水,到底何人肇祸端?
五、帮会(一)白莲教
太和白莲教始于元朝末年。当时,刘福通等组织白莲教,准备起义。因元末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故白莲教宣传“汉明王当兴”,“明王即弥勒佛转世”。县民纷纷加入,白莲教遍及豫、皖、山、陕等地。颍州太和县是其主要活动基地。刘福通红巾军起义后,白莲教徒成为红巾军骨干,遭到元军镇压。
清朝初年,太和白莲教又起,主要矛头指向清政府统治。当时,县境居民信教者“十之七”,认定“满清当灭”。清当局在县境多次进行“清剿”,大规模屠杀教民。
清乾隆年间,太和白莲教再度兴盛,邑人刘之协首创混元教,宣传“劫运将至,清朝当灭,世人将有大灾大难。届时有七昼夜腥风血雨,触者皆死唯信奉白莲教者,有莲花护身,可以免遭灾难”。又说:“大劫之后,不习教之人皆死,旷土闲田甚多,在教之人先纳地税,将来按税授田”。
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刘之协在鹿邑起事失败。教首多遇难,惟刘之协一人逃脱。次年刘之协在河南被扑捕,又在扶沟“乘间逃脱”。十月上谕:“刘之协又系安徽太和县人,恐安徽一省习其教者,又复不少。此事著交与苏凌阿、陈用敷,督饬所属,务将刘之协密速擒拿,严加审鞠。……并将讯出入教之人,一并严拿”。于是,胥吏乘虐,株罗连织,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嘉庆十八年(1813年),河南滑县天理教起义。太和白莲教又乘机开展活动。知县王定泰“亲自督役,穷治其党,尽扑灭之。”
咸丰年间,太和白莲教又有活动,但势力微薄,未能举事。
民国以后,白莲教余裔犹存。由于时代的变化,白莲教以其迷信、保守而堕落为社会前进的阻力。民国27年(1938年)活动在大新一带的白莲教徒,受汉奸安福系的影响,散布亡国论调,太和抗日人民自卫军曾将其首要分子逮捕关押。抗日后期,白莲教在境内绝迹。
(二)哥老会
清光绪间,太和哥老会盛行。该会为民间反清秘密组织,宗旨是驱逐满清,实现自由平等。凡入会之人,不论长幼尊卑,皆以哥弟相称,故又称“哥弟会”。会众除农民外,还有城市贫民、手工业者等,入会者达3万余人。
光绪十八年(1893年),哥老会首领郭其昌(界首集人、武举出身)、李和风(太和城人,算卦先生)、马铁通(沈丘人,武举出身,一说为道士)、岳山(太和城人,县衙快班班头)等密谋起事,乘知县袁学昌去陶庄湖督促灭蝗,由岳山刺杀知县,占据太和县城,然后号召邻县,举反清义旗。一时城内小儿拍掌歌唱:“吃鼋(袁)肉,喝鼋汤,鼋头挂在城楼。”上事泄,岳山、李和风、马铁通等被杀于太和,郭其昌死于安庆狱中,该会活动停止。
(三)青帮
青帮于北伐战争时期传入境内,先至界首一带,逐步向东发展。民国18年(1929年),国民党太和县政府曾在税子铺、旧县集张贴布告,禁止青帮来太和活动。民国20年,县长洪承普曾将青帮头子、太和保安团副团长王凯扣押,不准其在太和收徒。以后由阜阳宁善臣来太和发展曹征明、徐咸亭、方子建、于春儒等加入青帮。宁善臣为廿二辈,曹等皆以师弟身份列为廿二辈。曹、方等又在县城、旧县、王庙、张册、倪邱、白马等地发展青帮,广收弟子。曹、方二人门户较大,各有弟子二、三千人,凡入帮者,须具门人贴子,出香火钱1元(银币),一年聚会一次,敬祖师。
青帮会众多是下层群众,如农民、船民、工人。会首多是地方士绅。该帮组织遍及江淮地区,凡入会之人,往来各地,遇有困难,找当地帮会联系,可以得到某些帮助,如资助盘川等。解放后,该帮自动解体。
(四)红枪会
红枪会是民国时期一种民间组织,信奉道教,以老子为祖师,入会者皆习武练气,人手一杆红樱枪。
太和红枪会一源二流,一称红学,一称黄学。红学主要首邻张朝聘,又名张疯子,鹿邑人,自称金祖。黄学首领昝玉树,李兴昝寨人,称银祖。红学活动基地在县东北部,今淝河、洪山、倪邱和双浮北部。黄学基地在县境西北部,今李兴、赵庙、光武一带。
民国15年(1926)年前后,豫省张信国(老洋人)、李老沫、王泰、范铭新等大股土匪,不断窜扰太和,破集据寨,烧杀淫掠,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协。活动在县境北部的红学、黄学,提出“抗匪保家”的口号,到处串连,设坛收徒。声称:“凡信红学、黄学之人,精心练武,功夫练成,再经金祖、银祖点化,便可刀枪不入”。于是各地农民,纷纷参加。士绅地主,出于安全的需要,积极为其提供设坛和练武场地,甚至亲自参加并充当首领,利用红学黄学组织为其看家守院。民国16年(1927年)全县黄学会众达1万余人,红学会众达5万余人。又经张朝聘、昝玉树协议,红、黄合一,统由张朝聘指挥。民国17年(1928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红学在赵庙附近的张小庙“亮会”,到会者达5000余人,布阵整齐,号今森严,比武操练,指挥如意。从此声威大振,大股土匪也不敢轻犯其锋。
中共河南省委为把红学纳入农民运动的正确轨道,曾派遣李云鹤等来洪山、淝河口一带工作,张朝聘颇能接受意见,请李云鹤充当红学“军师”,向会众宣布,李是他“从峨眉山请来的大师兄”。不久,将红学“抗匪保家”的口号改为“除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虽然这一口号并未被各地红学所接受,但在张朝聘直接领导的洪山、倪邱、淝河一带红学,确实见诸行动。
民国17年(1928)秋,岳维峻部1个旅3000人进驻淝河口。张朝聘召集临近红学数千人到淝河口示威游行,高喊“岳军滚蛋”,“老安(该旅长姓安)滚蛋!”该军未予理睬。农历九月十一日夜,张朝聘召集红学6000人夜袭该旅,双方混战一夜,各死亡五、六百人。十二日中午,岳部被迫撤走,将淝河口到三店9公里地的沿路村庄全部焚烧。
惨重伤亡,打破了红学’刀枪不入”的神话。张朝聘对此解释说:各路首领没听指挥。原订为12日夜攻打,他们搞错了时间,于11日夜动了手,而11日“正逢霜降,霜打缨子落,犯了天忌,致使法术失灵。”但岳军的撤走和同等的伤亡,使红学认为也是自己的重大胜利。于是在洪山、倪邱北部又开展了抗税运动,差役不敢下乡催税。民国18年4月,洪山团总高遐光召集各练总开会,商讨催科要税。红学得悉后,即将高遐光挟持到刘天齐庙(洪山东北部),开大会斗争,命高低头下跪。高是当时县北第一大绅,有地30顷,曾任太和警备营长多年。县长陈士奎闻讯,立即带领警备营前往解救,在倪邱一带与红学发生战斗,警备.淮虻么蟀埽庇ぱ帐偕绞苤厣恕3率靠踊叵爻恰>赣ば煊惩け焕咔窦E├脑率眨率靠蜃じ费襞松普拷璞桓鐾牛澳咔裾蜓埂:煅П淮蛩80余人,倪邱至港集一带村庄被焚烧数十座。
农历五日五日,陈士奎率兵进攻李兴黄学包围昝寨,双方战斗3个多小时,寨被攻破,黄学被杀70余人,昝寨房屋被烧500余间,黄学首领昝玉树、李景秀等均被悬首示众。此后,陈士奎又以“办善后”为名,对双浮以北红学、黄学会众大肆诛罚,凡入会之人,每人罚款100元(银币),无钱者收监关押,不少人为此倾家荡产,官府大发横财。洪山区张大庄张殿选家养匹好马,被陈士奎看中,便指使人诬陷张殿选是红学,把马牵走,据为已有。后又将此马与王鲁臣换回一匹白色走马(陈与王系保定军官学校同学)。
民国22年7月,张朝聘去六安传教,乘汽车路过太和,被县长张则民扣押,解送安庆反省院,病死。境内之红学、黄学从此逐渐解体。
红学、黄学都是落后的封建迷信组织,它的主要首领都自称是神仙附体、能掐会算、呼风唤雨、刀枪不入。平时穿八卦衣,披发仗剑,动不动登坛作法,念念有词。黄学首领昝玉树的老婆被称为“娘娘”,女儿被称为“皇姑”,这在20世纪的20年代后期,它确实是一种愚昧的怪物。红黄学败后,其内部始透露其骗人之术。如红学发展会众时,常表演红缨枪推太平车。让太平车推到光场里。车上坐多人,红学1人用红缨枪把子捣住车,枪尖顶住肚皮,练口气,肚子用力,把太平车推数十丈远,肚皮毫无伤损,使人信其刀枪不入。实际是光肚上束一条大板带,板带里夹有一枚大铜板(当时流行的钱币),枪尖抵住铜板,故无伤损。
解放战争时期,在反革命分子煽动下,县境东北部和沙河南岸又出现红学活动,他们口号是:“不保蒋,不保毛,单保真主来坐朝”。1947年冬,长春一带红学曾与我地方武装发生多次冲突。1948年,沙河南岸红学与国民党阜阳绥靖公署相勾结,袭击我县大队。建国后,红枪会作为反动会道门被取缔。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