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数量
颍上境内在距今5000年前,即有人类定居生活。但直至元代,人口状况无从查考。明洪武二年(1369年)也仅有5307丁(纳税丁口)的数字。原因是:元末,红巾军起义于江、淮、颍水之间,元军残酷镇压,铁蹄所至,洗杀一空。据民间流传:劫后,县东北有7里叶家(谓7里路远仅叶姓幸免);县西有7户营(谓元末洗杀淮河南北人民,县西境仅余此7户);县东陈姓,仅1人躲在藕塘荷叶下,未被杀绝,后蕃衍一族,人称藕塘陈家。据颍人高泽生《风物记》载:“洪武七年(1374年)徙江南民14万屯垦凤阳诸州县”。民国《颍上县志·民族书》调查记载62姓,其中27姓来自山东,其次是福建、江苏、湖北和皖南徽州,土著者不多。清代中期,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和捻军数次与清军在颍上境内攻守、激战,烽火燃烧12年之久,死伤已多,加上灾荒瘟疫,“蒿莱满地,白骨山丘,村落寥寥”。到清同治七年,全县也只有22182户,164113人。由于生活艰难,人多弃婴不育,以致后来有许多单身汉无法成家。直到光绪初年,河南省偃师、汜水,荥阳、长葛各县荐饥,妇女结队南下,求鬻自免,本县很多大男才得配偶,人口逐渐繁增。但民国初期,全县人口无翔实资料记载,至民国20年(1931年)才有人口统计,全县38302户,342468人,后因军阀混战,连年饥荒,民国25年人口减到342210人,民国30年,全县人口344649人,5年间净增2439人。尔后由于日本侵略军的数次侵占,肆意屠杀,居民流离,加之灾害频繁,病疫时作,人口增长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缓慢增长时期。
建国后,1949年底统计,全县为113340户,574701人。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全县人口增长速度较快。1953~1957年的5年间,自然增长人口117368人,年均出生率35.66‰,死亡率11.32‰,自然增长率24.34‰。1956年自然增长率为28.9‰,为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第一个高峰期。1959~1961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度困难,人口增长出现低谷,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外流人口增多。1960年,人口增长率为负11.77‰。
1962年后,伴随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补偿性生育来势猛烈,年均出生率回升到45‰,年均自然增长率回升到30‰以上。1965年,全县有163920户,698583人。1966~1970年,年均增加29869人,从1962~1970年的9年间,全县共增加230897人,年平均增加25655人,为新中国建立后第二个人口出育高峰期。人口增长由民国时期的缓慢增长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迅速增长时期。1971年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1972年为29.85‰,1976年为12.98‰,1980年为15.7‰,1985年为11.26‰,1988年全县达337911户,1227475人,户均3.65人。当年出生20001人,死亡5653人,净增14345人,出生率16.51‰,死亡率4.67‰,自然增长率11.85‰,比县定指标12‰低0.15个千分点。人口增长由50年代、60年代的迅速增长时期,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稳定增长时期。
二、人口分布
县内人口分布大部分地区比较适中,仅沿淮行洪区湖洼地带人口较稀。岗地人口比较稠密。如颍河乡每平方公里861人,关屯乡每平方公里只367人。
1953年,农村人口为6140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5.7%,城镇人口27555人,占4.3%;1964年农村人口633722人,占总人口的93.9%,城镇人口40915人,占6.1%;1985年农村人口1086244人,占总人口92.9%,城镇人口82739人,占7.1%;1988年农村人口1131875人,占总人口92.2%,城镇人口95600人,占7.8%,城镇人口比1953年增长247%。35年全县共增加585831人。发展趋势为农村人口比例逐步下降,城镇人口比例逐步上升,城镇人口绝对数增加较快。1953~1964年,每年平均增加2999人;1964~1982年,平均增加23177人;1982~1988年,年平均增加22606人。
1988年各区镇人口及密度
表7单位:户、人


三、姓氏源流
(1)姓氏县内农村人口同姓聚居特点鲜明,集镇则多姓杂居。全县人口绝大多数.镜赝帐先丝冢偈缕帐隙辔獾亓髟⑷丝凇>1988年统计,共有姓氏481个,其中复姓4个。诸姓氏中,李姓113410人,王姓96121人,陈姓70840人,张姓55843人,吴姓54882人,刘姓51786人,杨姓39497人,朱姓37347人,马姓33283人,赵姓21980人,高姓31092人;其他逾万人者17姓,逾千人者91姓,不足百人者150姓。按姓氏笔划,详列如下:
笔划姓氏
二划:丁刁卜力
三划:土门万广千于卫才马
四划:计王木孔化牛从元仁戈公太车亓毛尹勾少巴仇亢井户邓方文贝韦云卞水见区尤毋
五划:包宁可由付厉田叶左兰圣石卢申艾代丛甘巨史冬冉冯闪皮边司生帅布白邝台古丙列龙仝业永正玉
六划:伍孙刘关仵齐江朱伊.下拦钅晔焙现僖跬侨钊ㄈ扇窒蚬酆笫π闲套蛉吻吵孛仔砑骼众诚纫⒓透掌由“
七划:吴汪陈余佘宋苏沈何肖佟沙巫匡况志贡牟苟汝应庐邱邹陆张杜来芮邰但杏甫良言希花闵连迟汤谷邴豆冷轩邹严扶君李庆把辛邸羌
八划:岳孟苗季林和郎於武尚杨房金郑单庞国茆忽承居易郁固英卓杭郇官欧茅练法宗治建图昌竺苑郏屈青郅宛后阝安范周罗明
九划:首奕柏项柳荆俞郗闻海娄信郜钟树津宫昝闾胜侯骆饶相香哈修姜南赵费钮柯贲郭姚顺骈轷禹恽查思涂茹胥祖荀祝荣贺种宣郝段施秋洪
十划:陶阎倪贾栾展钱桑奚莫唐夏秦聂殷席晏班徐桂党龚莘翁凌桓顾郦晁密都荻徒润郎袁敖索梅高真
十一划:曹梁尉屠耿常章姬盛谌黄商鹿崔康麻黑扈绳银符盖菊强宿戚崇随寇逯
十二划:普蒋温童覃景减葛储朝粟程董锁谢舒焦博富彭甄斯智缑喻嵇善答敬惠税琴游韩傅
十三划:路勤靳褚简裘解雷楚蒯饱腾窦詹廉靖阙舜蒲慎楼瑞雍赖
十四划:谭蔡管缪熊翟满静蔺赫廖阚群裴臧
十五划以上:暴慕滕潘樊鲁燕颜剪薛穆衡冀霍鲜薄操瞿籍戴曩魏墨鞠 曲木欧阳阿陈太极
(2)源流据旧志和族谱记载,全县各大姓源流是:
李县东李家湖区域、县西黄沟流域至1943年约2000余户,其先祖于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由山东枣林冈迁居颍上。县西李家坝、李家店、李家茔及颍上城内李姓,500余户,其先祖于明初自福建龙溪县迁颍。县西南李家湾李姓,百余户,于明初迁颍。另一支李姓,现居新集镇西街、千仓湾,明初其先祖李天讨元有功,授总旗,子孙分居颍、阜二县。
吴春秋吴泰伯之后。明朝洪武初年,其先祖吴钊,官颍上,遂举家由山东枣林冈迁来,后世子孙居住县西十字沟、耿棚、三十铺一带,至1943年有1000余户。县东长林湖一带吴姓,300余户,明初由福建连江县迁颍。
陈县东北陈家桥、东南陈家大圩陈姓至1943年有500户,县东旗杆台、陈家屯陈姓400余户,县东北东圈门、县北西圈门陈姓300余户,县东叶井孜、县西陈家瓦房陈姓300余户,为元、明前之土著。
王居住新庙集韩家渡、吴家渡、画村和城内共400余户,其先祖于明初自江西安福县迁颍。另一支在县北鸟罐集、县西王家堂共500余户,新庙集有回教王姓祭所。
高其先祖高英,山东渤海兴州卫人,明宣德六年,官颍上防御所正千户,遂家于此。后子孙散居在县南第三湖、秋稼湖、照中洋、关洲屯和庙台集一带,至1943年共300余户。
杨先祖于明正德年间,由山东枣林冈迁居颍上,居住在南照集及其附近,至1943年共200余户
卜先祖于明初由浙江桐乡迁颍,子孙繁衍、散居县北卜庄、县东卜家台、南照集西卜庄。约百余户。
汤明正统时,其先祖自江苏句容县迁居颍上,后世居住钓鱼台、汤家寺和江口集附近新庙湾,共500余户。县北汤店孜汤姓是明代由山东老观巷迁颍,约400多户。
刘县东刘家冈、县西南灵台湾、第三湖沿及县城内刘姓,至1943年有900多户,其先祖于明初由山东枣林冈迁颍。居住江刘集、牛犊湾、叶井孜、盛堂孜、清凉寺及新庙湾之刘姓500余户,其先祖刘瑛于明洪武十六年,以世袭千户之职由湖北襄阳府、宣城县、寒令社迁颍。县南前后刘家营200余户,其先祖刘相成,系明永乐年间武卫将军,由江苏南京徙家于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