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农技农艺
一、耕作制度
50年代以前,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全县的土壤耕作基本上属于旱作,在耕作制度上人们借助于休闲、轮作方式来用地养地,由于不同地区生产水平有所差别,耕作水平亦有不同。一般岗地播七闲三,即70%左右的耕地播种午秋两季作物,30%左右耕地作冬季晒垡休闲。轮作方式主要是麦——豆(薯)——冬季休闲——高粱(棉花),两年三熟,复种指数150%左右。人多地少,土壤肥沃地域,为增加收成,播八闲二,即80%左右的地播种午秋作物,20%冬闲翻耕晒垡。复种指数可达170%左右。人少地多的薄田洼地,甚至有半数的耕地冬季休闲。湖洼洪涝地带保午争秋,全年只收一季小麦。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1953年9月6日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提出农业“三改”(改变季节收成比重,使夏收大于秋收;改种高产耐水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强制推行间、套、混种,强调一年多熟制,复种指数达200%左右。1958年,全县耕地面积177万亩,总播种面积353万亩,复种指数高达199.4%。但由于收、种、管时间紧迫,耕作质量差,肥料跟不上,导致土壤肥力下降。60年代以后,逐渐把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70年代以后,不断提高施肥水平,调整农作物布局,轮作方式以当地生产条件为基础,安排复种面积。复种指数基本稳定在180%左右。形成以小麦为中心的分区轮作制。
小麦杂粮区集中在颍河南北两大砂礓黑土片。靠近村庄的一、二节地段,多为小麦——大豆(夏红芋),一年两熟制,或小麦——大豆(夏红芋)——小麦——杂粮——春红芋(高粱、棉花)三年五熟制;远洋薄地多为小麦——大豆(夏红芋、杂粮)——春红芋(棉花)两年三熟制。复种指数170%以上。
小麦、大豆区集中在颍河两侧的黄潮土地带,主要是麦、豆一年两熟,或小麦、夏红芋一年两熟;部分沙土地,间有小麦、夏花生复种,一年两熟;复种指数180%以上,部分高达200%。
小麦、水稻轮作区集中在河间平原的南部。以麦、稻一年两熟为主,兼有油(菜)、稻或小麦、红麻一年两熟。发展地域除麦、稻一年两熟外,间有麦、豆、红芋或油、稻多种组合的一年两熟制。复种指数均稳定在180%以上。麦、稻水旱轮作,促进粮食产量提高。水稻亩产400~450公斤,高者500公斤以上;小麦亩产200公斤以上,高者350公斤左右,比1969年翻一番。
行洪区位于淮河左侧,沿淮河呈一带状。地势低洼,常年多受洪涝威胁。习惯麦、豆一年两熟制,但秋季收成极不稳定。1976年以来,通过水利工程的治理,秋季改种一部分水稻,低洼地发展芦苇、荻柴、杞柳等耐水作物,保收程度不断提高。
二、栽培技术
建国前,贫苦农民数家一条牛,多家无犁耙,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建国后,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52年,县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各区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74年,大办“四级农科网”,县成立农科所,公社成立农科站(民办),大队办农科队,生产队配农民技术员,形成上下一条龙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1984年,县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巩固发展县、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队伍。1954年,农业推行“三改”,农业生产出现新的格局,水稻由过去万亩左右的旱直播,发展到10多万亩栽秧棵。南方的水稻品种、育秧和栽秧技术引进颍上,在供水充裕的地块,产量有明显提高。推行旱改水以后,压缩了高粱、大豆和杂粮面积;同时发展红芋套种玉米,麦、棉套种花生、瓜类,大豆间种芝麻等多种间套方式,复种指数提高50%左右。“三改”期间,国内外的作物良种开始大量引进。小麦有白玉皮、南大2419,胜利麦、早洋麦、矮粒多等;水稻有胜利籼、“412”粳、农垦57等;红芋开始推广胜利百号,小麦栽培推行二垄靠,水稻生产提倡合理穴植,红芋栽插推广二次高剪苗等。“三改”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水稻因供不上水,多有绝收现象;再生高粱、再生稻,并未取得实际增产效果。1958年,在“左”的路线影响下,对“三改”的教训不仅没有吸取,进而推行小麦大播量、大水肥,有的一亩小麦下种百十斤,同时提出三肥五水增产措施,机械地实施“八字宪法”,“一切通过实验”意识。瞎指挥,浮夸风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62年前后,纠正了“五风”,农业部门一度重点进行植棉技术改革。推广陆地棉岱字15号;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亲自实践,在棉花合理密植,整枝打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工作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耿棚淮北、城郊潘郢、杨湖魏台孜等集中棉区、培养棉花高产典型和植棉能手。在植棉技术改革的同时引种黄麻(后被红麻取而代之),生产取得成功。1971年,大力恢复发展水稻生产,以城郊为先导,影响沿淮区、乡,先后推广水稻小苗育秧和南京11号水稻品种,促进水稻生产技术改革。改高杆品种为矮杆品种;改一年一熟春稻为一年两熟一麦一稻;改大苗秧稀植为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改密播水育秧为稀播壮秧;同时实验推广磷肥浅施的技术经验,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亩产由过去20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公斤。
小麦在粮食生产中历来居于主导地位。50年代就提出大搞小麦丰产运动,60年代列入主攻对象。在小麦栽培上,推广“7023”品种,由于抗灾稳产,在本县作小麦当家良种延续15年之久。在小麦施肥技术上,1979年以来,进行以产定肥的实验和探索。以底肥为主,氮磷配合的技术,已为农民普遍使用:“匀苗大穗夺高产”成.鞠匦÷笞酆显耘嗟募际醮胧煌蓖乒懵筇锘С荩÷蟾馀绶剩酆戏乐涡÷笮群谒氩〉龋孕÷蟛课榷200公斤左右的水平有重要作用。红芋是抗灾保收高产的铁庄稼。1962年以后,开始探索红芋增产的栽培途径,高垄密植,火炕育苗,塑料薄膜育苗。推广红芋“深沟、高垄、包心肥”。1984年以后,推广徐薯18和77—1良种,用“优健高”栽培法,使春红芋最高亩产达3000公斤左右,夏红芋最高亩产达2000公斤左右。培养大豆丰产一直是个难点。60年代选育“颍上红”大豆良种,在颍河两岸沙湾地带曾创造亩产1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丰产。70年代又引进诱变4号、10号、30号等新品种。近几年又推广播前增施磷肥,苗期追施氮肥,确定合理留苗密度等技术措施,促进增产。但由于气候因素和没有找到突破性的优良品种,至今大豆单产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1983年,县农科所第一个引进钢管支架结构的塑料大棚(面积半亩),并进行大棚蔬菜、瓜类育苗和生产。从此,塑料拱棚,竹竿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栽培新技术发展很快。由近城之地扩展到远乡和沿淮行洪地区。1984年,覆盖面积达5000多亩,2亩以上的专业户多达100多个。电源方便的地方,有的户进行半亩以上的地热线育苗。
三、施肥改土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988.5平方公里,折合2982464亩;其中耕作土壤209.34万亩,占总面积的70.18%。全县土壤共划分4个土类、5个亚类、16个土属,81个土种(详见“土壤志”)。较好的土种有两合土、红花淤土、黄沙土、上位淤底沙土、青黑土、青黄土、青白土等,计51万亩,占耕作土壤的24.4%,分布在颍河流域及阜颍公路两侧等地。砂礓黑土是本县主要耕作土壤,面积1107275亩,占耕作土壤的52.9%,分布在全县大部分区乡;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缺氮少磷,其特点:平时坚硬,湿时泥泞,适耕期短,耕作比较费工,是改良的重点。
1958年,大搞土地深翻,大挖沟塘泥,村村队队家土换野土。60年代中期,大力推广使用氮素化肥、磷素化肥,试种和推广绿肥。目前,施肥水平已由建国初期的每亩平均两大车杂肥,提高到年亩施氮素化肥80公斤,磷素化肥30公斤,农家肥6—10架车。粮食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多年来改土、施肥的经验是:
(1)因地种植,合理轮作。针对不同的地形地势和土壤类型,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宜粮则粮,宜油则油,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
(2)深翻、平整。为改变土壤的不良性状,以沙掺淤,淤兑沙,湖土上岗,城镇垃圾下乡等办法改良土壤。70年代,每年冬春季节,组织大批劳力铲高垫低,大搞土地平整,使一些“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3)兴修水利,除涝防旱。县内土壤类型复杂,地势有高有洼,易受洪、涝、旱灾威胁,采取蓄泄兼筹,排灌结合,综合治理的办法,修复加固淮颍两河干堤,唐垛湖退建堤,建节制闸、排灌站,开挖和疏通大小沟渠,排除地面水,降低地下水,同时狠抓灌区工程配套,发展河灌、井灌、沟塘灌溉,大大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增产。
(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以肥改土。50~70年代,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队队挖大粪池,户户建厕所、猪圈,大积大沤农家肥。在施肥方法上,在作物播种前施用底肥,播种时跟种施肥(细土杂肥带耧下种或顺垄沟丢施);作物生长前期施用追肥;春节前在麦田施用腊肥(将土杂肥或沟塘泥撒施麦田地表);红芋栽插前在垄沟顶心施用包心肥等。60年代以后,在施用农家肥同时,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施用方法逐年改进,化肥施用方法有底肥、种肥、追肥、叶面喷肥、农药化肥混施等。在肥料种类上,除农家肥、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复合肥外,60年代使用大豆、花生根瘤菌拌种,80年代又试用“5406”菌肥、磷细菌肥。
从60年代至今,种植试用绿肥。先后在部分大田推广应用的有苕子掩青、碗豆掩青、蚕豆掩青、红花草掩青等,水田施用取得较好效益。近年因推广麦、稻轮用,绿肥被挤掉。
四、农作物良种
颍上良种繁育工作是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种子田时起步。1956年后,花园农场是县级良种繁育基地。1958年以后,按照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方针,以花园良种场为中心,以公社良种基地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建立三级良种繁育体系。1962~1964年,繁育麦、豆作物良种900吨,供给16个公社良种基地繁殖9万亩,繁殖良种13500吨,交全县各生产队种子田再繁殖20250吨,解决全县麦、豆需种量的96%,基本实现大田良种化。70年代,良种繁育有了新的发展,除繁育小麦、大豆、油菜常规品种外,还开展玉米、高粱、水稻等“三杂”制种工作。
良种繁育技术措施(1)提纯复壮。罗洋农场,实行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三圃”提纯复壮,保持原有品种的种性,继续发挥高产品种丰产性能,比未经提纯复壮的同一品种可增产5—10%。(2)异地繁育。利用海南岛天然“大温室”,在乐东县乐罗公社、望楼大队,.倌戏薄叭印敝肿臃庇亍
良种经营业务包括购、销、调、贮等四个方面:(1)县种子公司,在搞好良种购、销、调、贮同时,负责组织指导良种繁育种子生产和配制杂交种等工作。(2)良种购销与国家的粮、油统购统销挂钩,生产种子单位交售良种,顶抵粮油征购任务;用种单位先把粮食出售给粮食部门,凭兑换凭证到种子公司买回等量良种。(3)采取良种加成的价格政策,收购良种。以国家粮油统购价为基价,以质论价,分等级加成计价。供应良种则实行种、粮各计各价,差额找补。(4)良种生产和经营,实行“三预约”的办法,即“预约繁殖、预约收购、预约供应”。(5)种子公司经营良种以服务农业为宗旨。不交纳营业税和所得税,并享受低息贷款照顾。(6)经营良种,因政策造成的亏损由县财政给予补贴。1978年以后,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作了调整,开放粮食市场,良种购销也改为以货币计价,多渠道经营。种子公司下设32个供应点,大大方便了农民。
良种经营设施1988年,种子公司有流动资金16万元,拥有种子仓库1000平方米,晒场800平方米,运输汽车1辆,检验仪器104台件,复式精选机4台,小型的2台。同时开展种子检验。良种经营范围由粮、油、棉作物良种发展到麻、菜、瓜、绿肥等作物良种。年经营量达1491.5吨。
良种更新(1)小麦:5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白玉皮、南大2419、胜利麦、早洋麦、碧玛一号、石家庄407、矮粒多、西农6028、何夫、阜阳8号、矮杆红;6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内乡5号、华东6号、吉利麦、北京8号、阜阳4号、石家庄54、阜阳11、安徽3号、荣丰15号、65—A、徐州14号、徐州15号、郑州17号、蒙丰8号、矮杆早、济南2号、毛颍阿夫;7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丰产3号、矮杆早、欧柔、郑引1号、中山6号、徐州8号、博爱7023、阜阳13号、泰山1号、泰山4号、墨他、阜仑1号、阜仑6号、宿麦3号、早白、早红、马场2号、阜阳14号、高八、博爱74—22;8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偃师4号、偃师9号、百农3217、西安8号、宝丰7228、百农792、74—100、杨麦4号等。(2)大豆:先后使用的当地农家品种有白花丰选、白茧壳、大青豆、大红豆(又叫颍上红)、大茶豆、牛皮黄、平顶四;先后引进的品种有大乌壳、七月炸、天鹅蛋、莒选23号、沛县大白角、小茶豆(马料子)、平顶五、大菜豆、蒙庆6号、陈寨大豆、徐州424、友谊2号、诱变30号、诱变4号、跃进5号等。(3)水稻;5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的胜利籼412、农垦57、桂花球、南京1号;6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珍珠矮、团粒矮、农垦58号、桂花黄、青小金早、杨籼5号、小黑稻;70年代以来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南京11号、矮幅9号、二九青、广陆矮4号、长紫32号、朝阳1号、竹连矮、南优3号、汕优3号、东方红1号、三粒寸(糯)、广二石、桂朝2号、二六朝、密阳23号。(4)红芋品种:50年代使用的本地品种有椿树根红芋、白红芋、笨红芋、白洋姜红芋、紫红芋,引进的品种有劳动红芋、胜利百号;60年代以来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华东51—93、.52—45、北京553、丰收黄、丰薯1号、徐州新大紫、徐薯18号等。(5)高粱品种:建国前后使用的品种有红秫秫、柳子秫、洋秫秫、黄秫秫、猴子眼、老鸹座、黄罗伞、露八分、打罗锤、寒秫秫、老母鸡够等;60年代以来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397A×西河柳、骡子尾、原杂10号、原子12号、西河柳、歪头杨、晋杂5号、遗杂3号等。(6)玉米品种:有六安火糙子、金黄后、小白玉米、双跃3号、白单2号、白单4号、白马牙、群单105、新单2号、郑单1号、中单2号、鲁单3号、长单7号、母玉6号等。(7)棉花品种:有小棉花、黄蘖子棉花、大棉花、岱字棉15号、光叶岱字棉、岱字棉16号、徐州142、中棉所2号、肖县107、无叉棉等。(8)芝麻品种:有八棱霸王鞭、九头鹰、紧口黄、六棱芝麻、黑芝麻、驻芝2号、中芝7号、郑芝1号等。(9)油菜品种有大油菜、花叶腊、胜利油菜、淮油10号、宁油5号、芜湖140、202—23、当油早等。
五、病虫害防治
组织领导1951~1960年,县成立灭蝗指挥部。1955~1964年成立防治病虫指挥部,在飞机治虫和防治吸浆虫的年度,县均成立指挥部或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负责。正常业务工作由农业局办理。
防治技术服务体系50、60年代,由县、区农业部门直接培训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播技术。70年代,组建“四级农科网”,社队配备农民植保员。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植保服务体系,县成立站、司(植保站、植保公司)合一的植保机构,区、社组织植保服务队,直接向农民进行技术承包防治,同时组织农民联户防治,实行分户、联户、承包三种形式开展病虫防治工作。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由于水旱作物品种多,致使多种病虫害发生频繁。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有:
东亚飞蝗:颍上是历史蝗区,早在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沿淮蝗虫大发生。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蝗虫起飞,遮天蔽日,禾苗食尽。1951~1969年的19年中,大发生(30万亩以上)的5年,中发生(20万亩以上)的7年,偏轻发生(10万亩左右)的7年。70年代以来,密度稀,零星分散,每年发生数万亩。建国初期以人工挖卵,扑打蝗蝻,进行防治,1953年,开始喷撒六六六粉防治。1958年,建唐垛湖飞机场,1961年,建九里墩飞机场,并于1959~1967年用飞机防治。到1988年,全县累计治蝗近400万亩。
小麦吸浆虫:50年代中期,小麦吸浆虫连年大发生,每年约60万亩左右,造成打空场,无麦粒。1958年,大面积种植抗虫的南大2419小麦,逐渐消灭危害。1984年后,吸浆虫又连年回升,每年发生60~100万亩,平均每样方(10×10×20cm)50头左右,高达千头以上。1985年,全县有85万亩小麦受害,损失近亿斤。
麦粘虫: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10年中,多为麦粘虫大发生年,每年约70万亩左右;一般每平方米有虫50~100头,以人工喷药结合捕捉的办法进行防治。1967~1972年,飞机防治120万亩。
红芋天蛾和斜纹夜蛾:1964~1966年几乎同期暴发这两种虫害,全县的红芋和湖洼地区的豇豆、绿豆普遍重复发生虫害,每年约40万亩左右,每株有虫数10头。以喷药和人力扑捉防治,重发田块每亩捉虫200—250公斤,部分防治失误田块,吃光叶片,食尽嫩头,造成严重减产。
豆天蛾:1983~1986年,豆天蛾连续四年大发生,每年35万亩上下。以颍上北部和西部为重,百株有虫数百头。喷药和人工扑捉防治。部分未治田块,豆棵被食光杆,造成严重减产。
麦锈病:1956~1958年,杆锈病大发生,面积分别约50万亩和70万亩。1958年,因无特效农药和防治偏晚,效果不佳,发生小麦减产严重,部分不耐锈品种几乎绝收。
稻飞虱:1986~1988年,稻飞虱连续三年大发生。一般每丛百头左右,高达千头以上。水稻生长后期的褐飞虱暴发,危害更加严重。及时药治的效果很好,未治或防治不及时的,稻株瘫倒,减产50%以上,部分田块失收。
稻白叶枯病:1972~1973年,稻白叶枯病在城郊、渔业两区大发生。1987~1988年,颍河以南各稻区再度暴发,每年约2—4万亩。部分不耐病品种,因未及时药治,稻株一片枯白,一般减产50%左右,甚至失收。
除上述曾暴发成灾的病虫害外,一些常发病虫有:小麦红蜂蛛、蚜虫、黑穗病,线虫病(50年代初期)纹枯病,以及危害麦苗、春播作物苗和夏大豆苗的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水稻病虫害有蓟蚂、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二、三化螟、纹枯病、瘟病、曲病等,棉花病虫有:蚜虫、红蜘蛛、金刚钻、棉铃虫、红铃虫、叶跳蝉、造桥虫、卷叶虫、炭疽病、立枯病等。大豆病虫害有:豆蚜虫、造桥虫、红蜘蛛、食心虫、豆荚螟、炭疽病、病毒病等。红芋病虫有黑斑病、紫纹病、卷叶蛾等。豌、绿豆的豆蟓(50年代)。瓜、菜病虫有菜青虫、蚜虫、立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等。50年代初期,病虫很少发生。自50年代中期至今,一般每年发生各种病虫害200~300万亩,防治面积约300~400万亩次。除农业措施和人工防治外,每年药剂防治面积约150~250万亩次。适时防治后,一般可挽回损失10~20%,高达50%以上。
50年代以前,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全县的土壤耕作基本上属于旱作,在耕作制度上人们借助于休闲、轮作方式来用地养地,由于不同地区生产水平有所差别,耕作水平亦有不同。一般岗地播七闲三,即70%左右的耕地播种午秋两季作物,30%左右耕地作冬季晒垡休闲。轮作方式主要是麦——豆(薯)——冬季休闲——高粱(棉花),两年三熟,复种指数150%左右。人多地少,土壤肥沃地域,为增加收成,播八闲二,即80%左右的地播种午秋作物,20%冬闲翻耕晒垡。复种指数可达170%左右。人少地多的薄田洼地,甚至有半数的耕地冬季休闲。湖洼洪涝地带保午争秋,全年只收一季小麦。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1953年9月6日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提出农业“三改”(改变季节收成比重,使夏收大于秋收;改种高产耐水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强制推行间、套、混种,强调一年多熟制,复种指数达200%左右。1958年,全县耕地面积177万亩,总播种面积353万亩,复种指数高达199.4%。但由于收、种、管时间紧迫,耕作质量差,肥料跟不上,导致土壤肥力下降。60年代以后,逐渐把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70年代以后,不断提高施肥水平,调整农作物布局,轮作方式以当地生产条件为基础,安排复种面积。复种指数基本稳定在180%左右。形成以小麦为中心的分区轮作制。
小麦杂粮区集中在颍河南北两大砂礓黑土片。靠近村庄的一、二节地段,多为小麦——大豆(夏红芋),一年两熟制,或小麦——大豆(夏红芋)——小麦——杂粮——春红芋(高粱、棉花)三年五熟制;远洋薄地多为小麦——大豆(夏红芋、杂粮)——春红芋(棉花)两年三熟制。复种指数170%以上。
小麦、大豆区集中在颍河两侧的黄潮土地带,主要是麦、豆一年两熟,或小麦、夏红芋一年两熟;部分沙土地,间有小麦、夏花生复种,一年两熟;复种指数180%以上,部分高达200%。
小麦、水稻轮作区集中在河间平原的南部。以麦、稻一年两熟为主,兼有油(菜)、稻或小麦、红麻一年两熟。发展地域除麦、稻一年两熟外,间有麦、豆、红芋或油、稻多种组合的一年两熟制。复种指数均稳定在180%以上。麦、稻水旱轮作,促进粮食产量提高。水稻亩产400~450公斤,高者500公斤以上;小麦亩产200公斤以上,高者350公斤左右,比1969年翻一番。
行洪区位于淮河左侧,沿淮河呈一带状。地势低洼,常年多受洪涝威胁。习惯麦、豆一年两熟制,但秋季收成极不稳定。1976年以来,通过水利工程的治理,秋季改种一部分水稻,低洼地发展芦苇、荻柴、杞柳等耐水作物,保收程度不断提高。
二、栽培技术
建国前,贫苦农民数家一条牛,多家无犁耙,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建国后,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52年,县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各区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74年,大办“四级农科网”,县成立农科所,公社成立农科站(民办),大队办农科队,生产队配农民技术员,形成上下一条龙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1984年,县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巩固发展县、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队伍。1954年,农业推行“三改”,农业生产出现新的格局,水稻由过去万亩左右的旱直播,发展到10多万亩栽秧棵。南方的水稻品种、育秧和栽秧技术引进颍上,在供水充裕的地块,产量有明显提高。推行旱改水以后,压缩了高粱、大豆和杂粮面积;同时发展红芋套种玉米,麦、棉套种花生、瓜类,大豆间种芝麻等多种间套方式,复种指数提高50%左右。“三改”期间,国内外的作物良种开始大量引进。小麦有白玉皮、南大2419,胜利麦、早洋麦、矮粒多等;水稻有胜利籼、“412”粳、农垦57等;红芋开始推广胜利百号,小麦栽培推行二垄靠,水稻生产提倡合理穴植,红芋栽插推广二次高剪苗等。“三改”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水稻因供不上水,多有绝收现象;再生高粱、再生稻,并未取得实际增产效果。1958年,在“左”的路线影响下,对“三改”的教训不仅没有吸取,进而推行小麦大播量、大水肥,有的一亩小麦下种百十斤,同时提出三肥五水增产措施,机械地实施“八字宪法”,“一切通过实验”意识。瞎指挥,浮夸风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62年前后,纠正了“五风”,农业部门一度重点进行植棉技术改革。推广陆地棉岱字15号;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亲自实践,在棉花合理密植,整枝打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工作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耿棚淮北、城郊潘郢、杨湖魏台孜等集中棉区、培养棉花高产典型和植棉能手。在植棉技术改革的同时引种黄麻(后被红麻取而代之),生产取得成功。1971年,大力恢复发展水稻生产,以城郊为先导,影响沿淮区、乡,先后推广水稻小苗育秧和南京11号水稻品种,促进水稻生产技术改革。改高杆品种为矮杆品种;改一年一熟春稻为一年两熟一麦一稻;改大苗秧稀植为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改密播水育秧为稀播壮秧;同时实验推广磷肥浅施的技术经验,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亩产由过去20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公斤。
小麦在粮食生产中历来居于主导地位。50年代就提出大搞小麦丰产运动,60年代列入主攻对象。在小麦栽培上,推广“7023”品种,由于抗灾稳产,在本县作小麦当家良种延续15年之久。在小麦施肥技术上,1979年以来,进行以产定肥的实验和探索。以底肥为主,氮磷配合的技术,已为农民普遍使用:“匀苗大穗夺高产”成.鞠匦÷笞酆显耘嗟募际醮胧煌蓖乒懵筇锘С荩÷蟾馀绶剩酆戏乐涡÷笮群谒氩〉龋孕÷蟛课榷200公斤左右的水平有重要作用。红芋是抗灾保收高产的铁庄稼。1962年以后,开始探索红芋增产的栽培途径,高垄密植,火炕育苗,塑料薄膜育苗。推广红芋“深沟、高垄、包心肥”。1984年以后,推广徐薯18和77—1良种,用“优健高”栽培法,使春红芋最高亩产达3000公斤左右,夏红芋最高亩产达2000公斤左右。培养大豆丰产一直是个难点。60年代选育“颍上红”大豆良种,在颍河两岸沙湾地带曾创造亩产1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丰产。70年代又引进诱变4号、10号、30号等新品种。近几年又推广播前增施磷肥,苗期追施氮肥,确定合理留苗密度等技术措施,促进增产。但由于气候因素和没有找到突破性的优良品种,至今大豆单产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1983年,县农科所第一个引进钢管支架结构的塑料大棚(面积半亩),并进行大棚蔬菜、瓜类育苗和生产。从此,塑料拱棚,竹竿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栽培新技术发展很快。由近城之地扩展到远乡和沿淮行洪地区。1984年,覆盖面积达5000多亩,2亩以上的专业户多达100多个。电源方便的地方,有的户进行半亩以上的地热线育苗。
三、施肥改土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988.5平方公里,折合2982464亩;其中耕作土壤209.34万亩,占总面积的70.18%。全县土壤共划分4个土类、5个亚类、16个土属,81个土种(详见“土壤志”)。较好的土种有两合土、红花淤土、黄沙土、上位淤底沙土、青黑土、青黄土、青白土等,计51万亩,占耕作土壤的24.4%,分布在颍河流域及阜颍公路两侧等地。砂礓黑土是本县主要耕作土壤,面积1107275亩,占耕作土壤的52.9%,分布在全县大部分区乡;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缺氮少磷,其特点:平时坚硬,湿时泥泞,适耕期短,耕作比较费工,是改良的重点。
1958年,大搞土地深翻,大挖沟塘泥,村村队队家土换野土。60年代中期,大力推广使用氮素化肥、磷素化肥,试种和推广绿肥。目前,施肥水平已由建国初期的每亩平均两大车杂肥,提高到年亩施氮素化肥80公斤,磷素化肥30公斤,农家肥6—10架车。粮食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多年来改土、施肥的经验是:
(1)因地种植,合理轮作。针对不同的地形地势和土壤类型,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宜粮则粮,宜油则油,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
(2)深翻、平整。为改变土壤的不良性状,以沙掺淤,淤兑沙,湖土上岗,城镇垃圾下乡等办法改良土壤。70年代,每年冬春季节,组织大批劳力铲高垫低,大搞土地平整,使一些“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3)兴修水利,除涝防旱。县内土壤类型复杂,地势有高有洼,易受洪、涝、旱灾威胁,采取蓄泄兼筹,排灌结合,综合治理的办法,修复加固淮颍两河干堤,唐垛湖退建堤,建节制闸、排灌站,开挖和疏通大小沟渠,排除地面水,降低地下水,同时狠抓灌区工程配套,发展河灌、井灌、沟塘灌溉,大大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增产。
(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以肥改土。50~70年代,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队队挖大粪池,户户建厕所、猪圈,大积大沤农家肥。在施肥方法上,在作物播种前施用底肥,播种时跟种施肥(细土杂肥带耧下种或顺垄沟丢施);作物生长前期施用追肥;春节前在麦田施用腊肥(将土杂肥或沟塘泥撒施麦田地表);红芋栽插前在垄沟顶心施用包心肥等。60年代以后,在施用农家肥同时,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施用方法逐年改进,化肥施用方法有底肥、种肥、追肥、叶面喷肥、农药化肥混施等。在肥料种类上,除农家肥、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复合肥外,60年代使用大豆、花生根瘤菌拌种,80年代又试用“5406”菌肥、磷细菌肥。
从60年代至今,种植试用绿肥。先后在部分大田推广应用的有苕子掩青、碗豆掩青、蚕豆掩青、红花草掩青等,水田施用取得较好效益。近年因推广麦、稻轮用,绿肥被挤掉。
四、农作物良种
颍上良种繁育工作是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种子田时起步。1956年后,花园农场是县级良种繁育基地。1958年以后,按照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方针,以花园良种场为中心,以公社良种基地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建立三级良种繁育体系。1962~1964年,繁育麦、豆作物良种900吨,供给16个公社良种基地繁殖9万亩,繁殖良种13500吨,交全县各生产队种子田再繁殖20250吨,解决全县麦、豆需种量的96%,基本实现大田良种化。70年代,良种繁育有了新的发展,除繁育小麦、大豆、油菜常规品种外,还开展玉米、高粱、水稻等“三杂”制种工作。
良种繁育技术措施(1)提纯复壮。罗洋农场,实行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三圃”提纯复壮,保持原有品种的种性,继续发挥高产品种丰产性能,比未经提纯复壮的同一品种可增产5—10%。(2)异地繁育。利用海南岛天然“大温室”,在乐东县乐罗公社、望楼大队,.倌戏薄叭印敝肿臃庇亍
良种经营业务包括购、销、调、贮等四个方面:(1)县种子公司,在搞好良种购、销、调、贮同时,负责组织指导良种繁育种子生产和配制杂交种等工作。(2)良种购销与国家的粮、油统购统销挂钩,生产种子单位交售良种,顶抵粮油征购任务;用种单位先把粮食出售给粮食部门,凭兑换凭证到种子公司买回等量良种。(3)采取良种加成的价格政策,收购良种。以国家粮油统购价为基价,以质论价,分等级加成计价。供应良种则实行种、粮各计各价,差额找补。(4)良种生产和经营,实行“三预约”的办法,即“预约繁殖、预约收购、预约供应”。(5)种子公司经营良种以服务农业为宗旨。不交纳营业税和所得税,并享受低息贷款照顾。(6)经营良种,因政策造成的亏损由县财政给予补贴。1978年以后,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作了调整,开放粮食市场,良种购销也改为以货币计价,多渠道经营。种子公司下设32个供应点,大大方便了农民。
良种经营设施1988年,种子公司有流动资金16万元,拥有种子仓库1000平方米,晒场800平方米,运输汽车1辆,检验仪器104台件,复式精选机4台,小型的2台。同时开展种子检验。良种经营范围由粮、油、棉作物良种发展到麻、菜、瓜、绿肥等作物良种。年经营量达1491.5吨。
良种更新(1)小麦:5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白玉皮、南大2419、胜利麦、早洋麦、碧玛一号、石家庄407、矮粒多、西农6028、何夫、阜阳8号、矮杆红;6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内乡5号、华东6号、吉利麦、北京8号、阜阳4号、石家庄54、阜阳11、安徽3号、荣丰15号、65—A、徐州14号、徐州15号、郑州17号、蒙丰8号、矮杆早、济南2号、毛颍阿夫;7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丰产3号、矮杆早、欧柔、郑引1号、中山6号、徐州8号、博爱7023、阜阳13号、泰山1号、泰山4号、墨他、阜仑1号、阜仑6号、宿麦3号、早白、早红、马场2号、阜阳14号、高八、博爱74—22;8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偃师4号、偃师9号、百农3217、西安8号、宝丰7228、百农792、74—100、杨麦4号等。(2)大豆:先后使用的当地农家品种有白花丰选、白茧壳、大青豆、大红豆(又叫颍上红)、大茶豆、牛皮黄、平顶四;先后引进的品种有大乌壳、七月炸、天鹅蛋、莒选23号、沛县大白角、小茶豆(马料子)、平顶五、大菜豆、蒙庆6号、陈寨大豆、徐州424、友谊2号、诱变30号、诱变4号、跃进5号等。(3)水稻;5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的胜利籼412、农垦57、桂花球、南京1号;60年代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珍珠矮、团粒矮、农垦58号、桂花黄、青小金早、杨籼5号、小黑稻;70年代以来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南京11号、矮幅9号、二九青、广陆矮4号、长紫32号、朝阳1号、竹连矮、南优3号、汕优3号、东方红1号、三粒寸(糯)、广二石、桂朝2号、二六朝、密阳23号。(4)红芋品种:50年代使用的本地品种有椿树根红芋、白红芋、笨红芋、白洋姜红芋、紫红芋,引进的品种有劳动红芋、胜利百号;60年代以来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华东51—93、.52—45、北京553、丰收黄、丰薯1号、徐州新大紫、徐薯18号等。(5)高粱品种:建国前后使用的品种有红秫秫、柳子秫、洋秫秫、黄秫秫、猴子眼、老鸹座、黄罗伞、露八分、打罗锤、寒秫秫、老母鸡够等;60年代以来引进和使用的品种有397A×西河柳、骡子尾、原杂10号、原子12号、西河柳、歪头杨、晋杂5号、遗杂3号等。(6)玉米品种:有六安火糙子、金黄后、小白玉米、双跃3号、白单2号、白单4号、白马牙、群单105、新单2号、郑单1号、中单2号、鲁单3号、长单7号、母玉6号等。(7)棉花品种:有小棉花、黄蘖子棉花、大棉花、岱字棉15号、光叶岱字棉、岱字棉16号、徐州142、中棉所2号、肖县107、无叉棉等。(8)芝麻品种:有八棱霸王鞭、九头鹰、紧口黄、六棱芝麻、黑芝麻、驻芝2号、中芝7号、郑芝1号等。(9)油菜品种有大油菜、花叶腊、胜利油菜、淮油10号、宁油5号、芜湖140、202—23、当油早等。
五、病虫害防治
组织领导1951~1960年,县成立灭蝗指挥部。1955~1964年成立防治病虫指挥部,在飞机治虫和防治吸浆虫的年度,县均成立指挥部或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负责。正常业务工作由农业局办理。
防治技术服务体系50、60年代,由县、区农业部门直接培训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播技术。70年代,组建“四级农科网”,社队配备农民植保员。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植保服务体系,县成立站、司(植保站、植保公司)合一的植保机构,区、社组织植保服务队,直接向农民进行技术承包防治,同时组织农民联户防治,实行分户、联户、承包三种形式开展病虫防治工作。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由于水旱作物品种多,致使多种病虫害发生频繁。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有:
东亚飞蝗:颍上是历史蝗区,早在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沿淮蝗虫大发生。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蝗虫起飞,遮天蔽日,禾苗食尽。1951~1969年的19年中,大发生(30万亩以上)的5年,中发生(20万亩以上)的7年,偏轻发生(10万亩左右)的7年。70年代以来,密度稀,零星分散,每年发生数万亩。建国初期以人工挖卵,扑打蝗蝻,进行防治,1953年,开始喷撒六六六粉防治。1958年,建唐垛湖飞机场,1961年,建九里墩飞机场,并于1959~1967年用飞机防治。到1988年,全县累计治蝗近400万亩。
小麦吸浆虫:50年代中期,小麦吸浆虫连年大发生,每年约60万亩左右,造成打空场,无麦粒。1958年,大面积种植抗虫的南大2419小麦,逐渐消灭危害。1984年后,吸浆虫又连年回升,每年发生60~100万亩,平均每样方(10×10×20cm)50头左右,高达千头以上。1985年,全县有85万亩小麦受害,损失近亿斤。
麦粘虫: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10年中,多为麦粘虫大发生年,每年约70万亩左右;一般每平方米有虫50~100头,以人工喷药结合捕捉的办法进行防治。1967~1972年,飞机防治120万亩。
红芋天蛾和斜纹夜蛾:1964~1966年几乎同期暴发这两种虫害,全县的红芋和湖洼地区的豇豆、绿豆普遍重复发生虫害,每年约40万亩左右,每株有虫数10头。以喷药和人力扑捉防治,重发田块每亩捉虫200—250公斤,部分防治失误田块,吃光叶片,食尽嫩头,造成严重减产。
豆天蛾:1983~1986年,豆天蛾连续四年大发生,每年35万亩上下。以颍上北部和西部为重,百株有虫数百头。喷药和人工扑捉防治。部分未治田块,豆棵被食光杆,造成严重减产。
麦锈病:1956~1958年,杆锈病大发生,面积分别约50万亩和70万亩。1958年,因无特效农药和防治偏晚,效果不佳,发生小麦减产严重,部分不耐锈品种几乎绝收。
稻飞虱:1986~1988年,稻飞虱连续三年大发生。一般每丛百头左右,高达千头以上。水稻生长后期的褐飞虱暴发,危害更加严重。及时药治的效果很好,未治或防治不及时的,稻株瘫倒,减产50%以上,部分田块失收。
稻白叶枯病:1972~1973年,稻白叶枯病在城郊、渔业两区大发生。1987~1988年,颍河以南各稻区再度暴发,每年约2—4万亩。部分不耐病品种,因未及时药治,稻株一片枯白,一般减产50%左右,甚至失收。
除上述曾暴发成灾的病虫害外,一些常发病虫有:小麦红蜂蛛、蚜虫、黑穗病,线虫病(50年代初期)纹枯病,以及危害麦苗、春播作物苗和夏大豆苗的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水稻病虫害有蓟蚂、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二、三化螟、纹枯病、瘟病、曲病等,棉花病虫有:蚜虫、红蜘蛛、金刚钻、棉铃虫、红铃虫、叶跳蝉、造桥虫、卷叶虫、炭疽病、立枯病等。大豆病虫害有:豆蚜虫、造桥虫、红蜘蛛、食心虫、豆荚螟、炭疽病、病毒病等。红芋病虫有黑斑病、紫纹病、卷叶蛾等。豌、绿豆的豆蟓(50年代)。瓜、菜病虫有菜青虫、蚜虫、立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等。50年代初期,病虫很少发生。自50年代中期至今,一般每年发生各种病虫害200~300万亩,防治面积约300~400万亩次。除农业措施和人工防治外,每年药剂防治面积约150~250万亩次。适时防治后,一般可挽回损失10~20%,高达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