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畜牧业
解放前,由于封建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饥寒交迫,饲养家畜家禽的农户不多。建国初期的1949年,大牲畜存栏5.7万头,生猪4.6万头,羊0.7万只,家禽49万只。1952~1953年上半年,在沿淮地区大牲畜气肿疽病传染流行,死亡近万头。1954年,颍上发生特大洪水灾害,饲草紧缺,加上冬季气温下降到零下20℃,牲畜死亡甚多。为了保护耕畜,上级政府组织两批牲畜转移渡灾;一批于当年秋季到太和县借地生产饲养牲畜,一批于次年春季到六安。虽然受到以上灾情影响,畜牧业仍保持发展趋势。到195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6.9万头,生猪3.3万头,羊1.6万只,只有家禽下降到34.32万只。1957年大牲畜存栏6.8万头,生猪10.7万头,羊8.1万只,家禽60.93万只。1959~1961年,由于工作指导失误,加上自然灾害,畜禽饲养量大幅度下降。到1962年,大牲畜存栏4.1万头,低于1949年水平;生猪8.1万头,羊16.6万只,家禽34.8万只。此后经过三年调整,1965年,大牲畜又发展到4.9万头,生猪11.7万头,羊2.5万只,家禽26万只。1975年,大牲畜存栏6.3万头,生猪23.7万头,羊4.3万只,家禽30.7万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包产到户,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85年,大牲畜发展到11.2万头,生猪23.8万头,羊3.4万只,家禽129.7万只。1988年大牲畜存栏13.5万头,生猪20.1万头,羊11万只,家禽168.38万只。并在全县各地出现一批养牛、养猪、养鸡专业户。
家兔在1957年以前饲养很少,而且当时的品种都是当地小白兔。1961年后,在城镇郊区引进一部分“力克斯”、“青紫兰”,因不抗病和毛皮滞销而被淘汰。此后引进长毛兔,拔毛卖钱,农民得到实惠,很快发展。近十年来,长毛兔竟成为农村新兴的一项养殖业。1978年,21.92万只,1981年突破百万只,1985年又发展到156万只,1988年166.97万只。目前,谢桥成为全县最大的兔毛专业市场,并出现几十个常年经销兔毛的专业大户,为此发了大财。
品种改良50~70年代,我县大牲畜主要有牛、马、驴、骡。当时农村食用面粉全靠石磨加工,马、驴既能用来耕田又能推磨,因此,马、驴占一定比例。1980年以来,耕田多用机械,食用面粉全用机械加工,马、驴的数量减少。目前农村养牛一方面使役,一方面出售市场取其肉、皮作为商品。牛有黄牛、水牛两大类,个别户饲养奶牛。在黄牛中,引来的品种有秦川牛、南阳牛、蒙古牛。1980年以来,县家禽改良站又采取冷冻人工授精办法,推广兼用品种西门答尔、短角肉牛、利木赞以及黑白花奶牛、新疆马、青海马、四川马20000多匹,蒙古牛5000多头。养猪是农户的一项重要副业生产。颍上“淮北大肥猪”在国内享有声誉。大虎头、二虎头是当地良种。引进国内良种有新金猪、荣昌猪、内江猪。引进国外良种有约克夏、巴克夏、长白猪。养羊遍及全县,尤以淮颍河岸边较多。羊的品种主要是淮北白山羊,60年代以后引进宣古绵羊、西德美利奶细毛羊、澳大利亚考力代半细毛羊,但至今数量很少。家禽有鸡、鸭、鹅三大类。家家户户养鸡成为历史习惯。本地鸡种体小色杂,60年代前后引进了来克抗、澳洲黑、英国洛岛红、巴基斯坦大白鸡、美国芦花鸡、中国新郎山鸡、九斤黄等;70年代引进肉鸡白洛格;80年代引进罗斯褐鸡、星布罗鸡(肉用)、新浦东鸡(肉蛋兼用)。这些新品种大多在专业户饲养。鸭在水稻区和沿淮饲养较多,品种多是本地麻鸭;70年代引进个体肥大的北京白鸭;80年代引进生长发育快,以肉用为主的樱桃鸪。鹅有白子鹅、雁鹅。
病疫防治建国初期,缺医少药,畜禽病常有流行,并造成死亡。此事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由于瘟牛流行,颍上县首次召开民间兽医代表大会,当年成立防治牛瘟指挥部,副县长杨廷藩任指挥,并建立兽医防疫站,组织民间中兽医120人,进行防疫注射,治疗大牲畜26280头。1966年、1976年、1983年曾暴发三次牛的流行热(撮腿痧),由于防治及时,很少死亡。1954年大水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种传染病大流行,一直延至1958年,每年死亡万头以上,有些村庄连续几年喂不成一头猪。猪口蹄疫,又称五号病(中央农业部1981年重新编写畜禽主要传染病的代号),此病在1970年由外地种猪传入,1979~1981年连续三年暴发流行,经大力防疫治疗,基本扑灭。1984年冬季,兔疫在本县第一次大流行,89万只长毛兔死掉15万只左右。进入80年代初期,家禽发展很快,从外地引进很多良种鸡、鸭,又传入霍乱、球虫病等新的禽疫。犬是农民喜爱喂养的一种动物,它能看守门户,犬肉是冬季肉食佳品,皮毛也有经济价值。但是人们最怕狂犬病(俗称疯狗),往往危害人畜生命安全。1982年发生多起狂犬致死人命例,为此县政府号召加强防治,组织捕杀疯狗。畜禽检疫是切断病源的首要一环。交通运输检疫从1956年开始,主要对食品部门进行调运检疫,重点是生猪。“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中断。1980年,又恢复了此项工作,并扩大检疫范围,对出入境的牲畜、生猪、家禽、外贸皮张等均进行检验。同时对县城、集镇市场进行牛、猪、羊白肉检疫,检疫人员是选有病源知识的兽医人员,专职兼办。为了加强畜禽病疫防治,1952年,建设科下设兽医防治站。1958年,撤销兽医防治站,在农业局下设畜牧兽医研究院,各区建立兽医院。1962年增设畜牧兽医工作站,组织管理区(社)兽医院工作。70年代已先后培训出来数百名中青年兽医。1979年,就有区兽医院(站)15个,乡(社)兽医站67个。1952年,全县仅有兽医104人,1988年专业兽医增加到560人。
家兔在1957年以前饲养很少,而且当时的品种都是当地小白兔。1961年后,在城镇郊区引进一部分“力克斯”、“青紫兰”,因不抗病和毛皮滞销而被淘汰。此后引进长毛兔,拔毛卖钱,农民得到实惠,很快发展。近十年来,长毛兔竟成为农村新兴的一项养殖业。1978年,21.92万只,1981年突破百万只,1985年又发展到156万只,1988年166.97万只。目前,谢桥成为全县最大的兔毛专业市场,并出现几十个常年经销兔毛的专业大户,为此发了大财。
品种改良50~70年代,我县大牲畜主要有牛、马、驴、骡。当时农村食用面粉全靠石磨加工,马、驴既能用来耕田又能推磨,因此,马、驴占一定比例。1980年以来,耕田多用机械,食用面粉全用机械加工,马、驴的数量减少。目前农村养牛一方面使役,一方面出售市场取其肉、皮作为商品。牛有黄牛、水牛两大类,个别户饲养奶牛。在黄牛中,引来的品种有秦川牛、南阳牛、蒙古牛。1980年以来,县家禽改良站又采取冷冻人工授精办法,推广兼用品种西门答尔、短角肉牛、利木赞以及黑白花奶牛、新疆马、青海马、四川马20000多匹,蒙古牛5000多头。养猪是农户的一项重要副业生产。颍上“淮北大肥猪”在国内享有声誉。大虎头、二虎头是当地良种。引进国内良种有新金猪、荣昌猪、内江猪。引进国外良种有约克夏、巴克夏、长白猪。养羊遍及全县,尤以淮颍河岸边较多。羊的品种主要是淮北白山羊,60年代以后引进宣古绵羊、西德美利奶细毛羊、澳大利亚考力代半细毛羊,但至今数量很少。家禽有鸡、鸭、鹅三大类。家家户户养鸡成为历史习惯。本地鸡种体小色杂,60年代前后引进了来克抗、澳洲黑、英国洛岛红、巴基斯坦大白鸡、美国芦花鸡、中国新郎山鸡、九斤黄等;70年代引进肉鸡白洛格;80年代引进罗斯褐鸡、星布罗鸡(肉用)、新浦东鸡(肉蛋兼用)。这些新品种大多在专业户饲养。鸭在水稻区和沿淮饲养较多,品种多是本地麻鸭;70年代引进个体肥大的北京白鸭;80年代引进生长发育快,以肉用为主的樱桃鸪。鹅有白子鹅、雁鹅。
病疫防治建国初期,缺医少药,畜禽病常有流行,并造成死亡。此事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由于瘟牛流行,颍上县首次召开民间兽医代表大会,当年成立防治牛瘟指挥部,副县长杨廷藩任指挥,并建立兽医防疫站,组织民间中兽医120人,进行防疫注射,治疗大牲畜26280头。1966年、1976年、1983年曾暴发三次牛的流行热(撮腿痧),由于防治及时,很少死亡。1954年大水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种传染病大流行,一直延至1958年,每年死亡万头以上,有些村庄连续几年喂不成一头猪。猪口蹄疫,又称五号病(中央农业部1981年重新编写畜禽主要传染病的代号),此病在1970年由外地种猪传入,1979~1981年连续三年暴发流行,经大力防疫治疗,基本扑灭。1984年冬季,兔疫在本县第一次大流行,89万只长毛兔死掉15万只左右。进入80年代初期,家禽发展很快,从外地引进很多良种鸡、鸭,又传入霍乱、球虫病等新的禽疫。犬是农民喜爱喂养的一种动物,它能看守门户,犬肉是冬季肉食佳品,皮毛也有经济价值。但是人们最怕狂犬病(俗称疯狗),往往危害人畜生命安全。1982年发生多起狂犬致死人命例,为此县政府号召加强防治,组织捕杀疯狗。畜禽检疫是切断病源的首要一环。交通运输检疫从1956年开始,主要对食品部门进行调运检疫,重点是生猪。“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中断。1980年,又恢复了此项工作,并扩大检疫范围,对出入境的牲畜、生猪、家禽、外贸皮张等均进行检验。同时对县城、集镇市场进行牛、猪、羊白肉检疫,检疫人员是选有病源知识的兽医人员,专职兼办。为了加强畜禽病疫防治,1952年,建设科下设兽医防治站。1958年,撤销兽医防治站,在农业局下设畜牧兽医研究院,各区建立兽医院。1962年增设畜牧兽医工作站,组织管理区(社)兽医院工作。70年代已先后培训出来数百名中青年兽医。1979年,就有区兽医院(站)15个,乡(社)兽医站67个。1952年,全县仅有兽医104人,1988年专业兽医增加到5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