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水利建设
一、民国以前的水利建设
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楚灵王自水台西开通商渠,五代时更名为清河,宋、清两代均有疏导。清河曾是南照集经焦陂集至颍州(今阜阳)的主要水运途径。宋代元佑年间开挖县北八丈沟。明万历五年(1577年)颍上县令屠隆主持修东门河堤(又名通津堤、屠堤),长170米,宽17米、高18米,条石砌筑护岸。堤成后,屠隆发现水位高时,仍有冲毁城墙危险,于是倡议开挖新河,将二里桥至火神庙的一段颍河裁弯取直,未成,调离颍上。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何豸继续率民开挖,又没完成。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继任知县孙应龙在任时始完成开挖新河工程,长1.5公里。清乾隆九年至十四年间(1744~1749年),知县薛宗琳率民疏浚蔡家沟,导灰沟(今名光辉河,系古代人工沟洫)入颍;又疏浚曹家沟(今废),导阳台湖水自三岔沟入颍,浚广连沟(原沟址、范围不详)导五里湖水下达八里河入淮。清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刘耀椿率司事及民众筑秋稼湖堤,建成唐家湖拦水坝桥闸。道光四年(1824年),建管家沟涵闸;同年,新开荆家湖沟,导荆家湖水入黄沟。道光五年(1825年),建成秋稼湖闸和唐家沟闸;同年,浚黄沟下游4公里,以泄班村湖水。清光绪六年(1880年)浚魏家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颍左张家沟涵洞。
二、民国时期的水利兴建
民国4年(1915年),于班村湖内开沟2条,湖水得以畅泄。民国6年(1917年),修筑唐垛湖堤。民国10年(1921年),筑石家大坝。民国13年(1924年),筑灵台坝,堵灵台湖口。民国25年(1936年)堤方筑成。民国21年(1932年),于淮左、颍右、颍左、润左、乌江、战沟等筑堤23处,179公里。民国28年(1939年)修筑颍左、右堤防144.5公里。民国29年(1940年)修筑济河左、右堤30.6公里。
除上述工程外,还先后在沿淮、颍各湖洼、沟口兴建40多座小型涵闸。
三、建国后的水利建设
1、河流治理
淮河水系淮河流经颍上县境98公里,支流众多。自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后,河床逐步升高,每逢汛期,往往泛滥成灾。1951年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筑堤建闸,疏开沟洫,整建渠系,圈圩防涝,兴筑防洪安全庄台、块石护坡、护岸和机、电排灌站等,根据自然地形、流域水系,因地制宜,统一治理,沿淮的涧河、润河、李家湾、王家湾、秋稼湖、戴家湖、唐垛湖、焦岗湖等,经过筑堤建闸,挖沟建站,提高了防洪标准,增强了抗洪能力。现分述于后:
润河在县境内长21公里,为适应防洪、除涝需要,于1976年冬开始分段疏浚。1976~1977年冬已疏浚从河口至王庄孜一段,治理后标准:河口至陶坝孜闸河底高为15.8米,宽30米,河坡1∶2;陶坝孜闸至王庄孜,河底高18.03米,宽40米,河坡1∶2;陈家桥上0.5公里处与阜南县接头一段,于1985年冬~1986年春,分两期疏浚,计长4公里许,治理标准:河底高19.73~19.05米,河底宽60米,河坡1∶2;疏浚后标准:除上游与阜南县相接处不变外,一般河底高均比原计划抬高0.8~1米,河底宽64米,河坡仍1∶2。
沿淮洼地治理:
南润段南照集至润河集之间,亦称小河湾,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近2万亩,人口1.3万人,其中居住洼地内8432人。为适应治淮总体利益需要和确保淮河防汛安全,1953年国家确定该段为行洪区,计划行洪水位南照集26.28米,堤顶高出行洪水位0.5米,堤顶宽4米,坡1∶3。达到计划行洪水位应按规定行洪。为抗御洪水,保障洼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国后,进行了庄台建设,1953年春筑庄台9座,共39588平方米,顶高仅27.8米,因标准低,1954~1983年的汛期,均有局部或全部漫顶受灾现象。因此,从1968年冬起,建设安全庄台9座,总面积120349平方米,其中大郭台、六里台、余台孜、下庵孜四座庄台的迎风面,在1984年、1985年进行了块石护坡。并在该洼地开中心沟一条,由十里井北至原淌子沟闸口,长2.7公里,沟底宽2.5米,平均挖深2米,沟坡1∶1.5,导原张家湖沟,淌子沟及老河水经小河湾涵入润达淮。于1963年5月建小河湾涵,直径1.5米,管涵3孔,涵底高18.50米,设计流量10.7立方米/秒。为解决外水顶托时排涝,1964年起,在涵洞下边建机械排水站一座,经不断整修,装机容量现有2台/160马力(已拆除),为进一步改进排水条件,1985~1986年春,在陶坝孜防洪闸下新建电力排水站1座,装机3台/465千瓦。1984~1985年,国家支持建小型桥梁73座,方便了群众。
润赵段即原孔、王、李三湾洼地,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约1.2万亩,人口(包括沿岗平地)共9159人。建国后经整治,连成一堤,名“润赵段”。1953年定为行洪堤后,计划行洪水位:上口24.58米,下口门24.08米;不准任意加高。民国时,这里有赵台孜、徐台孜等八处小庄台,俗称“十二连台”。建国后,因标准矮小,改为行洪区时均废。经多次改建重建,现有庄台4座,面积达32968平方米。其中,高程30米,一面块石护坡的安全庄台有王郢新庄台,面积8340平方米;王郢孜庄台19128平方米,高28米,基本安全。该段原有排水沟三条(即韩家沟、李家沟、王家湾沟),除韩家沟纳润河集电力灌溉站南干渠西岗地水,经王集西入孔家湾南下入淮外,其余二沟仍由李家沟涵、王家湾涵入淮。因地势低洼,抗洪能力不高,受灾机遇多,这里已有3000多亩低洼地,自行发展了荻苇、杞柳等耐水避灾作物。
赵庙段(秋稼湖)从赵集至庙台集,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4万亩,人口2.4万人,其中,住洼地行洪区内的23938人(包括无庄台住坝上的4496人,住沿岗平地14480人)。这段堤防长17.4公里,1953年国家确定为行洪区,计划行洪水位25.20米,堤顶高25.81米至下游24.68米,堤顶3米,不准任意加高。1953年国家支持建庄台29座,顶面高25.90~26.50米,总面积75630平方米,因标准低,1968年冬起,先后扩建、培修,新建庄台21座,面积共108356平方米,其中,王拐孜、小渔场和双台孜三处17148平方米进行两面或一面块石护坡。秋稼湖内原有排水沟已淤平,建国后重行疏浚,从古城南至秋稼湖闸长10公里许,沟上口宽10~25米,沟底宽3~5米,平均深2米左右,导秋稼湖水经秋稼湖闸入淮。秋稼湖防洪排水闸共2孔,系箱式涵洞,洞身高、宽均2.3米,涵底高16米,设计流量22.7立方米/秒。为解决外水顶托时排水及沿湖岗地灌溉水源不足的困难,1978年遵照“社、队自办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精神,在秋稼湖闸北头(原机械排水站处)建电力排灌站一处,装机8台/585千瓦,既担负秋稼湖洼地除涝任务又通过秋稼湖闸引提淮河水浇灌沿湖岗地农田。.Vづ殴喟踩1985年冬起,又在原处重建潜式干室泵房电力排灌站一处,设计装机4台/720千瓦。为促进洼地人民生产交通事业发展,1984~1985年,建小型桥梁73座。
庙垂段从庙台集至垂岗集,包括戴家湖及原柳河口(八里河堵坝南)洼地,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0.8万亩,规定为一般堤防标准,堤段长5公里,堤顶高27米,堤顶宽3~4米,堤坡为1∶2,但土质坚实,抗洪效果好,建国后除1954年、1956年、1968年、1975年、1982年等年较高洪水漫堤外,一般均能安全渡汛。对洼地内涝水,原有湖中心沟一条,经多次疏浚,已可承沿湖岗地水经戴家湖涵洞及柳沟口涵洞排入淮河,为提高抗灾能力,1978年,当地群众本着“自办为主”的精神,在戴家湖西杨家岗南,原机械排水站处重建电力排灌站一处,装机4台/255千瓦,既可在外水顶托时排涝,又可通过戴家湖涵提淮河水浇灌沿湖岗地农田。
唐垛湖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该湖原有防洪小堤,因年久失修,早废。建国后,原定为滞洪区、堤防未修筑,1963~1964年,仅筑公路堤和金孟圩等,1966年后,经群众多次修复,始能成堤防洪,尤其1972年定为行洪区后,堤防逐年增修,现堤顶高24~23米,顶宽4~6米,堤坡1∶2。计划行洪水位:垂岗集23.5米,正阳关22.5米,达到水位,即按计划行洪,不准加高。湖内唐家沟及洪寺沟早已淤废,建国后,开中心沟一条,长14公里,沟底宽15~20米,平均深2米左右,沟坡1∶2,导唐家湖及垛子湖水,分别经二罗台、柳林子、溜水口及管家沟南、北涵等五闸入淮。为改善外水顶托时排水条件,1980年在柳林孜及管家沟口兴建机械排水站,装机为10台/800马力;为进一步解决该湖北部王岗保庄圩排水困难,1985年在徐桥、孟洼两处新建电力排水站,共装机7台/700千瓦。1953年春,虽由国家支持建有大罗台、小罗台、龚洲孜及溜水口四座低矮庄台,面积达25500平方米,但因标准低,防洪能力很差,为确保洼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1968年冬起,已兴筑庄台23座,面积166762平方米,并有陈台孜、二罗台、八大家、道郢孜和溜水口五庄台进行了两面或三面块石护坡。除溜水口(二)、小寺台(二)、清真寺(二)、八里垛(二)及李台(二)等五座庄台34032平方米,顶面低于27米,不够安全外,其余均达安全和基本安全标准。1985年冬起,兴筑了王岗保庄圩工程,圩内保护人口达17452人。.茉直J眨1984年以后,进行了生产结构改革,1985年止,湖内低洼处,已发展杞柳、荻柴、芦苇等2万亩左右。
颍河水系颍河横贯全境,流长103公里,支流多,其左岸有:
乌江原名“江陂”,因黄泛,原沟已淤塞排水不畅。建国后,在全部疏浚的同时,又于1951年前后,对江北店西南小尤庄向南至十字河一段约4公里进行裁弯取直。此段新.曜迹汗档赘21~20米,底宽20~25米,沟坡1∶2。
乌江支沟、汤沟(又名柳沟)从聂家湖至柳树庄于1957年进行疏浚,治理工段长3.75公里,沟底宽5~9米,沟坡1∶1.5,平均挖深4米左右。
小集沟流域面积为37平方公里,原属大溜沟上段,长7公里,1958年治理标准:底高22.8~21.4米,底宽2~5米,平均上口宽15~20米,设计水位25~24.2米。至1988年先后建成大王台孜等5座桥梁,承东大沟大韩庄南及董家湾沟、大寨沟、团结沟、古城沟、西古城沟、张庄沟水经小集孜涵入颍,全沟基本达到五年一遇除涝标准。
大溜沟邹台孜以上(上段)今更名为“小集子大沟”,以下至长林涵洞统名“大溜沟”(三岔孜以下至长林涵洞原为长林湖沟)总面积88平方公里,长11.2公里,建国后,经多次整治,沟底高程21.9~19.7米,沟底宽2~20米,沟上口宽14~45米,水深2.5~3.6米,沟坡1∶2,全沟已建桥5座,节制闸1座,纳曾家庙、芦桥等10条中沟水,由长林涵入颍。
长林湖沟据1984年12月长林湖沟除涝配套规划文件规定,原红旗河(即郭桥沟)蔡油坊以南至三岔孜闸一段长10.4公里,统称“长林湖沟”,经整治沟底高程23.1~20.4米,沟底宽2~15米,沟上口宽18~44米;水深为2.5~3.3米,设计水位:25.6~23.7米,已建桥5座,建闸2座,纳蔡油坊沟、李庄等16条中沟水汇入大溜沟经长林涵泄入颍河。
皮元大沟(即原刘集大沟上段)长8.7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经整治现沟底高22.09~19.4米,沟底宽4~8米,沟上口宽13~26米,水深1.3~2.3米,设计水位:23.9~21.7米,已建桥梁6座,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纳肖家湖、黄家湖、朱家湖及蔡沟等水经胜利涵入颍。
刘集大沟从胜利涵内引河东南起至刘集涵止,长8公里,流域面积39.9平方公里,治理后标准:沟底高21.32~19.1米,沟底宽5~8米,上口宽17~23米,水深2.3米,设计水位23.3~21.4米,已建交通生产桥13座,纳苏家屯康家湖、李家湖及刘集后湖水经刘集涵入颍。
颍河右岸:
战沟(原名“站沟)又称“新战沟”,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于1952年3~7月份建战沟闸时疏浚第一段,长6.4公里;1953年冬疏浚第二段,长4.4公里,同时疏导了三岔孜、苑家湖、刘海湖、烟袋湖四条支沟,共做24.19万方土,治理标准:沟底高22~21米,沟底宽10米,沟上口宽50米,挟马傅沟(即原三岔孜)、练沟、曹陈沟及北黄沟(即本干上游)、苑湖沟水经战沟闸入颍。建国后,在整治本干的同时,进行了支沟治理。位于六十铺区西北部的苑家湖沟,北邻颍河,西与阜阳县之芦桥沟相接,经唐树郢入本县境,由宫桥向北至周桥,东流至小台孜入战沟。1953年秋,虽下游3公里进行了小标准疏浚,但上游因年久失修,仍排水不畅,故于1985年重新整治,经治后标准:沟底高26.25~22.8米,沟底宽5米,沟坡1∶2,全沟已建桥4座。整治后,流域内2.2万亩土地,可减轻涝、渍灾害。位于战沟右岸的马傅沟,长4.7公里,治理后标准:沟底高25.5~24.7米,底宽4~5米,上口宽15米,坡1∶2,设计水位27.8~27米,流量19.16立方米/秒。位于战沟左岸的练沟,长7.5公里,疏浚后标准:沟底24.8~23.6米,沟底宽6米,上口宽17米,坡1∶2,设计水位:27.2~26米,流量14.8立方米/秒。至岗子,有曹陈沟,长11.2公里,疏导后标准:沟底高26.8~23.6米,沟底宽2~4米,上口宽12~17米,坡1∶2,设计水位28.8~26.1米,流量13.6立方米/秒。战沟上段的北黄沟,长7.2公里,治理后:沟底高26~23.9米,沟底宽5~7米,上口宽17~19米,水深2.5米。设计水位:28.5~26.5米,流量21.63秒立米。
苏沟自战沟右岸张楼向东经刘海、秦庄、刘郢等至苏沟闸入颍,长9公里,流域面积30.75平方公里,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开挖,治理后:张楼至秦庄一段沟底高为23.4~22.7米,沟底宽3.4米,从秦庄至湖沟咀沟,底高22.68~22.38米,底宽5.5米,湖沟咀至沟口,沟底高22.38~21.6米。设计流量为27.5立方米/秒。
赵家沟长8.5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源于安全寺王塘孜,经四十里铺过阜颍公路东北去,经红旗闸赵沟滚水坝、赵沟桥挟石马湖沟、马海湖沟及苇沟湖水由赵沟闸入颍。本干,1952年4~10月建闸时,结合开挖上、下引河,做土方6.76万立方米;1953年3~4月,疏导本干及石马湖、马海孜湖、苇沟湖等三条支沟。经整治:现沟底高25~22.7米,沟底宽6~10米,上口宽20~35米,坡1∶2~1∶3,水深2~3米。设计水位:27.2~25.8米,设计流量分别为五年、十年一遇除涝标准。该沟配套现有闸二座,滚水坝带闸一座,桥2座。纳六联、油坊及新集等16条中沟水经赵沟闸入颍。
二龙沟1956年4~9月,建二龙沟涵洞,同时疏导二龙沟,沟底与涵洞底高均23.00米,沟底宽3米,上口宽10米,做土方6.03万立方米,浚后基本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并导大龙沟、柴家湖及分排苇沟湖东北部水经二龙沟口涵入颍。
小长沟1956年4~9月,建小长沟防洪排水涵洞,同时疏浚了小长沟,长1公里多,沟底高22.5米,沟底宽3米左右,沟上口宽10~15米,做土方4.58万立方米,经治理后,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纳祁瓦房以西,何洋以北及前屯以东之水,经小长沟口涵入颍。
宋沟1957年4~10月,建宋沟口涵洞,同时疏导宋沟,经整治:沟底高22.00米,沟上口宽15米左右,做土方5.06万立方米,治理后达3~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导高海子东、陈海子北水,经宋沟涵入颍。
三里桥沟1955年1~9月建涵洞时,结合开挖三里桥沟,沟底高21.95米,沟上口宽10米,做土方3.64万立方米,排三里桥洼地水经沟口涵洞入颍。1981年颍河颍上节制闸竣工后,增做三里桥涵内引水防冲设施及延伸扩开三里桥沟绕城北至颍正公路三元闸后,利用颍上节制闸控制水量发展县城北部、西部及颍正公路以南等郊区农田灌溉。
曹池沟总长15公里许,1956年4月~1983年止,分两段进行疏浚。上段,从县城东郊起至阎家坝止,叫“曹家沟”,阎家坝以下为“池家沟”。三道冲电力排灌站建成后承担该两洼地排水,并增建八里河闸内引河上倒虹吸工程之后,两沟连成一体,更名“曹池沟”,因通向倒虹吸,故又称“倒虹吸大沟”。该沟整治后标准:总长17.7公里,沟底高22.69~19.4米,沟底宽2~5米,沟上口宽7~11米,沟坡1∶2,水深0.9~1.2米,设计水位23.59~20.6米,现不足3年一遇除涝标准。正常年景分别由曹沟涵及池沟涵排入颍河,如大汛时受外水顶托,则通过倒虹吸进三道冲电力排灌站,电排入颍。
八里河水系八里河本干西自刘家庙,东至张布小洼,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1~2.5公里,是一个盆形洼地,常年水位19.5米,水面13.2平方公里,为颍上天然养鱼区。因湖北岸马店村距县城约8华里,故名八里河。是颍河右岸较大水系,总面积483平方公里,上游有五里湖大沟、黄沟、柳沟、第三湖、青年河等诸水注入八里河,下游原经胡赵郢南流至垂岗集西入淮。1957年为有利于防洪、排水,在胡赵郢堵坝,连接淮左沿岗堤,为此八里河水即由张布小洼向东入颍河。八里河改道后,1957年冬批准在河口(老龙头)兴建八里河闸,并开挖新引河,使八里河水经新引河由八里河闸入颍河。八里河闸引河工程,1957年9月开工,1958年2月竣工,开挖治理标准:河底高18.00米,底宽10~15米,河上口宽40米,完成土方21.5万立方米(包括闸基挖方)。
八里河介于淮、颍之间,来水大,支流多,其主要支流有:
五里湖大沟系八里河主要支流之一,长14.9公里,流域面积137.8平方公里,1957年冬整修,现标准:沟底高21~19.8米,沟底宽15~20米,上口宽35~50米,正常水深2.7~2.9米,设计水位23.9~22.3米,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该沟东流南下至马砖桥入八里河。
黄沟其下段长8.4公里,经疏浚,底高21~23.1米,沟底宽8~10米,沟上口宽28~31米,正常水深3米左右。纳三十里铺以南(化桥北)及其西、北水,过斜陈庄东流经三岔孜东南下五里湖大沟。
宋河西自淮颍大沟耿庄桥东至西范岗子,全长10.85公里。1958年治理,现标准:沟底高24.4~21米,沟底宽7~20米,上口宽20~60米,正常水深3~2米。东流南下,经三岔孜进五里湖大沟。
柳沟下段从安全寺起至马砖桥止,与五里湖大沟同汇入八里河。长25.4公里,流域面积123.5平方公里。于1983年冬疏浚后,沟底高25~17.6米,沟底宽6~13米,沟上口宽26~50米,正常水深3.1~4米。设计水位:27.2~22.3米,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该沟马庄(十字沟)以西,称“黄沟”,在规划治理中,把安全寺(即寒禅寺)以东至马庄一段黄沟,统称“柳沟下段”。
第三湖大沟长16.7公里,经1988年冬疏浚后,现标准:沟底高18米,沟底宽15米,沟上口宽30~40米,正常水深1.5~2米,纳灵台湖及其本干洼地水东流至徐桥入八里河。除涝标准达5年一遇。
淮颍大沟原名“淮涡新河”。从赵沟闸东到润河北岸杜庄止,全长20.16公里,系1959年冬至1960年春,“河网化”项目之一。经治理,沟深3~5米,底宽10米,沟上口宽20~30米。沟南段杜庄建闸一座,桥4座。因工程不配套,目前未能发挥全线通水作用。
阜颍公路河西从县界至颍上城止,长35.5公里,也是1958年“河网化”工程项目之一,现标准:沟深3~5米,底宽10米,沟上口30米,由于桥闸配套少,路坝多,目前,尚未全线通水,只起分段拦蓄、养鱼和防旱作用。
曹庙沟原名“小官沟”,建国后,又称“红建河”。经1955年、1957年及1972年的三次整治,沟深3~5米,沟底宽4~10米,沟上口宽10~25米。现已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承柳沟东溢水及本干两岸来水东流进五里湖大沟。
半岗青年河原名“中心沟”。自杨庄北起至张庄止,长18公里,经1959年开挖,沟深2.5~3.5米,沟底宽10米,沟上口宽30米左右。从杨庄至蔡庙南一段老河拓宽加深后全段发挥了蓄水、输水、排水作用。
焦岗湖水系焦岗湖在颍上县境,总面积为325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
浊沟原名“涿沟”,上游为白塔湖沟,长22.8公里,流域面积153.95平方公里。建国后,经多次整治,沟底高22.62~19.27米,沟底宽8.5~29米,边坡1∶2,水深一般2~2.3米,设计水位24.62~21.57米,纵比降为四千分之一。基本达到3年或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其作用:承灰沟(今“光辉河”)东溢水东流,经白塔湖,纳龙头沟、虎抱头沟、黄鲢条沟、左大沟、皮家湖及蒋沟水经栗子湖入老墩沟。
花水涧古称“涧沟”。长16.8公里,流域面积(管大桥以下入老墩沟)为71.31平方公里。1951年、1958年多次治理后,现沟底高22.04~17.81米,沟底宽10~16米,上口宽30~35米,边坡1∶2,一般水深1.6~2.2米,设计水位23.94~19.71米。纳灰沟(今光辉河)自夏桥东溢水及郎沟(今六道河)、洼沟(今跃进河)、老墩沟和浊沟诸水,东流至段家桥经中心沟入焦岗湖达淮。其下游建有邵家岗、甄家岗、黄坝孜、王郢、大黄及贾岗等6处机械排水站。管大桥以下至段家桥东中心沟,原属花水涧,老墩沟系花水涧支沟(见民国《颍上县志》稿),今在规划治理中,亦将此段6.44公里更名为老墩沟下段。
老墩沟据旧志记载:老墩沟仅从汪家湖稍湖墩孜至管大桥上止。建国后,经整治今改起自刘集东五岔路至焦岗湖畔止(包括管大桥以下6.44公里原花水涧本干在内),总长19.76公里,流域面积277.8平方公里。建国后,除1951年进行局部整治外,从1954年春起,又分段进行了治理。向上延伸至五岔路江溜孜闸,过露水湖绕穆岗孜东北下,在汪家湖稍南、余庄孜西与原老墩沟相接,经多次整治,现标准:上段,江溜孜闸至管大桥上边,长13.32公里,沟底高20.01~17.61米,底宽7~16米,上口宽17~28米,坡1∶2,一般水深2米,纵比降六千分之一,设计水位:22.01~19.61米,现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纳露水湖(原鹭鸶湖)及藕塘陈以南水经穆岗孜后,汇花水涧入焦岗湖,如外水顶托,则刘集大沟经五岔路东溢水及当地积水,均经穆岗孜电力排灌站电排入颍;下段,即原花水涧下段,自管大桥至焦岗湖畔长6.44公里,现标准:沟底高22.21~17.91米以下,基本适应了承泄上述各沟来水需要。
古沙河原起自豆腐郢孜至焦岗湖止,长约9公里;建国后,经整治,从李台孜以下至农场堤外湖口处止长7.8公里,流域53平方公里,标准为:沟底高17.65~16.66米,沟底宽10~24米,坡1∶2,纵比降为万分之一,一般水深2米。承泄杨湖镇以东、淮北大堤以内水入焦岗湖。除涝、防渍面积已达39700亩。
西淝河水系西淝河从淝河口至峡山口入淮处,长178公里,建国后于1951~1959年进行了疏浚。其中从毛沟口至济河口右岸流经本县16.5公里的治理标准:河底高16.8~14.93米,河底宽38米(按10年、20年一遇除涝标准,计划河底宽64米),现有泄水能力为425秒立米,除涝水位为23.68米。西淝河在县境主要支流有:
济河是西淝河下段主要支流之一,在本县境长32公里,建国后疏浚两次:第一次疏浚是1952年4月24日~7月26日,动员5000人,施工下游庄坝子至济河口,长7.5公里,补助工资1.55万元,做土方17万立方米;第二次疏浚是1958年11月~1959年3月,动员50000人,做土方567.9万立方米,疏浚标准:河底高19.5~18.7米(挖深6~7米),河底宽40米,上口宽74米;同年,在谢桥建济河节制闸1座(流量174立方米/秒),并相继建成大徐庄、庄坝孜、杨庄子三座交通生产桥梁。
建闸时,利用0.3立方米/秒流量尾水,安置木质水轮机配30千瓦发电机,建成本县第一个水力发电站,效果良好,惜于1969年停产报废。
毛沟俗称“茅草沟”,长14.6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系本县与利辛县(原凤台县境)历史边界纠纷沟洫,上、下和左右之间意见分歧,常有械斗。建国后,本着互利和团结治水精神,经阜阳专员公署主持双方县、区、乡及群众协商后,于1953年9月18~29日、1954年3月22日~4月3日、1964年10月18日~1965年1月10日三次疏浚,共挖土方17.59万立方米,投资8.5万元,受益一万亩,解除了涝灾,又消除了历史水利纠纷。
谢展河是沿谢桥至展沟公路于1958~1960年新开的人工沟渠,长10公里,沟深5~6米,沟底宽6~8米,沟上口宽30米左右,系引济河闸上水发展陈桥集以南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沟渠。
光沟原名“底沟”,今名“光明沟”。长7公里,1957~1976年疏浚后,现深4.5米,沟底宽4米,上口宽20米,沟坡1∶1.6,正常水深2.5米。
双古沟长4公里,沟深4.5米,底宽4米,上口宽18米,沟坡1∶1.5,正常水深3.5米。是1976年新开人工沟洫。
庙沟从黄李庙至姜庄西入西淝河,长4公里余,沟深4.5米,底宽5米,沟上口宽20米,导截岗沟以西,光明沟以北大余湖水北流入西淝河。
汤店截岗沟简称“截岗沟”,长6公里,1977年新开沟洫,自铁佛寺至汤海子,平均沟深4.5米,底宽6米,上口宽20米,作用是拦截、控制岗地水以保济河下游洼地农业生产。
南界沟长6公里,建国后疏浚3公里,沟深4.5米,沟底宽5米,上口宽19米,边坡1∶2,正常水深1米。
中心沟自五里桥至栾庄孜长10公里,系1975年新开人工沟洫,现标准沟深5米,沟底宽5米,上口宽30米,边坡1∶2,正常水深3米,是谢桥区北通济河及贯穿光辉河、红旗河调节当地水量发展农田防旱灌溉的主要人工沟洫。
光辉河原名“灰沟”,从谢桥至夏桥长15公里,建国后多次整治,现标准为:沟底高21~20.5米,沟底宽5~13米,沟上口宽30~35米不等。该沟因系人工古沟洫,来水面积不大,由于北通济河,南通颍凤公路沟,人民河横贯其中,目前已成本县颍左调剂水量发展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工程。
2、涵闸建设
八里河防洪排水闸八里河承受483平方公里的来水,有五里湖大沟、黄沟、柳沟、第三湖沟、青年河等。原由垂岗集西头入淮。1957年为有利于防洪、排水,在胡赵郢西堵坝,改由张布小洼向东入颍。八里河闸引河工程于1957年9月动工,次年2月竣工。开挖河底高程18米,底宽10~15米,上口宽40米。完成土方21.5万立方米(包括闸基)。八里河闸共3孔,孔高5米;闸底高18米,顶高23米,闸长36米。闸上水位25.26米,闸下水位26.9,正常蓄水位19.5米。控制面积483.1平方公里,过闸流量185立方米/秒。
陶坝子防洪排水闸陶坝子闸位于润河下游,于1977年4月~1978年底完成。共7孔,每孔宽5米,闸底高18.3米,顶高26米。全闸净宽42.3米,长18米。闸上公路桥面高程30.5米,高7米;净水池长20米,池深1米。下游浆砌块石护坡长20米,干砌块石护坡15米;上游浆砌块石护坡5米,下游翼墙长15米。共完成土方29.1万立方米,石方6261立方米,混凝土5127立方米。投资136万元。该闸效益,可使阜南、颍上两县沿润河90平方公里土地、368个村庄、5万人口免受洪水威胁。
颍河颍上节制闸1959年经国家批准兴建,1960年受自然灾害影响,1962年停建。1978年11月,经省批准复工,1981年6月竣工。颍上节制闸由浅孔闸、深孔闸、船闸及老河堵坝4部分组成。
浅孔闸,24孔,每孔净宽5米,底板高19米,总净宽120米,泄洪流量3350立方米/秒。两端引桥4孔,每孔净宽22.5米,总净宽90米,桥底高25米,泄洪流量850立方米/秒。闸总泄量4200立方米/秒。节制闸总长309.7米,闸上公路桥路面宽10米,人行道长154.4米,宽3米。
引河,分上、下两部位。上引河纵比降万分之一,河底宽190米,河底高19米,边坡1∶3,滩地宽50米,高程25米。下引河宽155米,高程17.5米,边坡1∶3,左、右岸滩地高程24米,宽50米。左、右封闭堤顶宽8米,高程32米,边坡内外均为1∶3。
老河堵坝,高30米,顶宽50米,内外坡20米高程下边坡均为1∶7,20米高程处留平台10米。20~25米高程边坡1∶5。25米高程留平台2.5米。25~30米高程处,边坡1∶3。上留沉陷1米。该坝系踩坯倒土,做土方30.52万立方米。
颍河节制闸完成总工程量土方456.9万立方米,砌石31716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3955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094.1万元。
浅孔闸计划蓄水位24.5米,调节库容量513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并可解决颍上至阜阳间的常年通航。因省未审批下达计划,船闸及深孔闸尚未实施。
乌江防洪排水闸乌江防洪排水闸坐落乌江入颍河处,建于1951年2月,1957年4月整修加固,7月竣工。共3孔,孔高4米,宽3米。闸底高程20.95米,顶高24.95米,闸身长33.9米,闸上水位23.95米,闸下水位30.17米,最高蓄水23.95米。控制面积69平方公里,过闸流量69.5立方米/秒。颍上节制闸建成蓄水后,该闸又可向内引水输送到济河。
长林闸长林闸于1951年6月建成,1957年4月加固。共3孔,孔高3米,宽2.5米,底高18.70米,顶高21.71米。闸身长43.75米。闸上水位24.5米,闸下水位29.03米。控制面积88.5平方公里,过水流量42立方米/秒。引水经长林大沟至人民河,目前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6万亩。
胜利闸胜利闸1967年11月建成,位于刘家沟入颍河处。2孔,孔宽、高均为3.5米。底高18.8米。闸上水位22米,闸下水位28.5米。最高蓄水位22米。控制面积37平方公里,过闸流量37立方米/秒。
刘集闸刘集闸建于1951年8月,1957年10月加固,1976年再次扩建。共2孔,孔高3米,宽2.5米。底高18.58米,顶高21.58米。闸长44.3米。闸上水位21.5米,闸下水位25.73米。最高蓄水位21.5米。控制面积39.9平方公里,过闸流量36立方米/秒。
战沟闸战沟闸建于1952年4月,1957年春加固。1孔,孔宽、高均为5米。底高21.46米,顶高26.96米,闸长14米。闸上水位24.65米,闸下水位31.35米,最高蓄水位24米,控制面积105平方公里,过闸流量51立方米/秒。
赵沟闸赵沟闸位于新集子东头,建于1952年4月,1957年春加固。1孔,高5米,宽3.5米。底高20.39米,顶高25.44米(堤顶高31.61米)。启闭机台高31.18米。控制面积45平方公里,过闸流量30立方米/秒。
济河节制闸1959年在谢桥建济河节制闸,并先后对左、右岸10条主要大沟进行了疏导、开拓、修整。济河节制闸5孔,底高19.3米,顶高26.3米,蓄水位25米,流量174立方米/秒,流域面积520平方公里。计划灌溉农田30万亩。该闸设有水力发电设施,年发电量1万度左右。1968年发电终止。附记:
润河集分水闸润河集分水闸位于润河集淮河上,连接颍霍两县,195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持修建。工程分筑堤和分水闸两部分。
分水闸包括固定河床、拦河闸和进湖闸。固定河床共3孔,每孔宽25米;河床净宽75米,总宽78米。河床底高:中孔17米,边孔18米,以利枯水通航。拦河闸9孔,中间5孔,每孔宽45米,右边3孔各宽15米,左边1孔宽21米。全闸净宽291米,总宽300米。闸底高21米,闸门顶高27米,闸墙顶高28米。设计过闸流量3500~5000立方米/秒,闸上有效蓄水量72.2亿立米。进湖闸6孔,中2孔各宽45米,两边4孔各宽21米。全闸净宽174米,总宽179米。
润河集分水闸是建国第二年根据政务院“治理淮河”决定和“蓄泄兼筹”方针,在苏联专家布可夫帮助下,于1951年进行设计、施工的。但是,该闸仅参照1950年洪水水情演算设计,标准偏低,1954年特大洪水时闸门启动失灵。于1958年秋报废。
临淮岗控制工程位于本县庙台集南新淮河上,属霍邱县境,是淮河中游最大综合水利枢纽控制工程,控制面积4.5万平方公里。它代替了润河集分水闸,控制淮河中游水位及淮北发展水稻用水问题,综合防洪排涝,确保农业丰收。这项工程主要部位包括:大坝、浅孔闸、深孔闸、船闸及发电站5个部分。
临淮岗大坝,长7.5公里,顶宽15米,坝顶高31.6米,填土高22米。做土方600万立方米。因主体工程中途下马停建,该坝在短期内尚难发挥抗洪、蓄水效益。
浅孔闸,49孔,每孔宽10米,包括闸墩总宽566.8米,闸身高12.8米。弧形木面钢架闸门,电力、人工两用启闭。设计最大泄量9500立方米/秒。
深孔闸,10孔,每孔净宽5米,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和直升式平板钢闸门。设计最大泄量800立方米/秒。
船闸,上下闸首净宽12米,闸室长180米,最小水深2.5米,500吨驳船两艘可一次通过。
发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1万千瓦。水头迭差:最大7.8米,最小3.5米。年发电量约3500万度。
引河,总长14.1公里,河底宽40~76米。
临淮岗水库总工程量:土方1789万立方米,混凝土9.5万立方米,砌石44.4万立方米。但因与上游意见分歧,于1962年被迫下马,迄今尚未续建。
小型涵闸新中国建立后,新建过水流量100立方米/秒以内小型涵闸(不包括灌区配套涵闸)有165座,其中沿淮、颍河防洪排水涵闸81座。建内河涵闸84座。在排水和蓄水灌溉上均发挥了效益。
颍上县主要防洪排涝涵闸简况一览表
表20
3、堤防工程
(1)、淮、颍河干堤建设
淮北大堤自饶台子至陆家沟,又名“饶陆段”。长17.43公里,始建于1932年,1951年扩建,1954年、1968年、1975年几经培修、加固,堤顶高28.6~29米,顶宽6~8米。外坡1∶3,内坡堤顶下3米1∶3,留平台2米,平台下1∶5。堤身外做块石护坡长17.528米,砌石99873立方米,1983~1988年,又进行除险加固,达到40年一遇防洪标准。
颍左干堤自倒栽槐至饶台子,又名“倒饶段”。长66.45公里,始建于1932年,原分段成堤,互不相接,且标准不一。建国后,1951年修筑加固,联成一体。1955年、1968年、1976年先后进行全面培修扩建。堤顶高29.1~31.5米,顶宽5~8米。坡度与淮北大堤同。堤外块石护坡15处,总长5120米,砌石34884立方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颍右干堤自洄溜集至王岗铺,长76.93公里,始建于1932年,原分段修筑,1951年联堤扩建,构成一体。1956年、1976年经过培修加固,堤顶高28.6~32.5米,顶宽6米。块石护坡11处,总长2551米,砌石7703立方米。接近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淮左沿岗堤(包括润左堤及陶坝子闸右封闭堤)自南照集至王岗铺,长53.05公里。除润左堤部分始建于1951年外,余皆始建于1956年。1968年、1980年、1982年多次扩建加固,堤顶高28.1~29米,顶宽4米、6米、10米不等(陶坝子闸封闭堤顶高30.5米,顶宽10米)。块石护坡6处,总长3910米,砌石28520立方米。有防御淮河28.61米(实测为28.63米)的较大洪峰能力。1977年,陶坝子闸及其封闭堤竣工后,该段原润左堤(包括灵台坝)已成为淮左沿岗堤的二道防线。
1989年,筑新堤3.6公里,完成土方65万立方米,新堤灌浆用土2870.9立方米。
(2)、行洪堤防
南润段、陶润支堤(原王润支堤)该堤始建于民国初年。民国21年(1932年)后,多次扩建加固。民国32年(1943年)后11年内,无溃决。1950年大水,沿淮各堤虽多漫决,但此堤却安然无恙。1953年,经淮委定为行洪(区)堤。
润赵段即原孔家湾、李家湾、王家湾三段堤总和。建国后,把三湾联筑一堤,堤长10.8公里,1953年,定为行洪(区)堤。
赵庙段又名秋稼湖。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民国21年(1932年)起,屡经修筑,全长17.4公里,抗洪能力较强,1953年,定为行洪(区)堤。
陈沙段自陈巷子至沙家洼,长7.3公里。原系干堤,建国后,干堤退建,此段被划在干堤之外,1953年,被定为行洪堤。1972年清障时省又明确该段属一般生产圩。
唐垛湖堤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民国6年(1917年)整修,堤身矮小,标准低,实无防洪能力。1951年起,唐垛湖定为“滞洪区”,洪水涨落,任其进退,不准筑堤。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地群众修筑圩坝,力争保麦。1970年8月15日,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来我县视察时,同意唐垛湖筑堤保麦。1972年,中央和省改定唐垛湖为行洪区,行洪水位22.5~23.5米,筑堤可高出行洪水位0.5米。为执行“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扩大淮河干流泄量,1987年10月7~8日,省政府在颍上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代省长卢荣景主持部署唐垛湖退堤施工方案,11月25日正式开工,发动民工10万,张新宇县长任指挥,肖作新任政委,赵献贵任常务副指挥,具体负责施工,于1988年元月提前完成第一期工程。退建堤自临淮岗下引河口至冯家行,长22.3公里,实筑堤长16.2公里。最大退堤距2.5公里,退出面积17.9平方公里。筑堤土方302.6万立方米,铲堤土方324万立方米,1989年底竣工。堤顶高25.3~25.56米,退堤后行洪水位24.9~24.5米,比退堤前防洪标准有显著提高。
(3)、一般堤坝
戴家湖堤自庙台集至垂岗集,长4.87公里,兴筑时间不详。民国21年(1932年)有修复,但标准低,质量差,防洪功能不佳。建国后多次整修,堤坝高26.98~27米,顶宽3~4米。块石护坡1处,长281米,砌石1430立方米。可防1956年型洪水。
八里河堵坝1957年,八里河改道下颍河后,自赵郢子向西至潘张庄筑堵坝一道,长1.3公里,坝顶高28.2米,宽10米,块石护坡1300米,砌石17838立方米。此坝系淮左沿岗堤主要组成部分。
灵台坝灵台坝位于灵台湖口上,长1.5公里。始建于民国13年(1924),1932年、1937年两次培修,防洪功能较好。1951年春,列入润左堤,再次培修。堤顶高28.53米,宽10米,块石护坡600米,砌石3609立方米。陶坝子闸右封闭堤建成后,灵台坝防洪任务被封闭堤代替。
颍河(老河)堵坝是颍上县颍河节制闸建成后,在老河道兴建的工程,坝顶高30米,顶宽15米,20米高程处留平台10米,25米高程处留平台2.5米,上留沉陷1米,共做土方30.52万立方米。颍凤公路由此坝通过。
块石护坡护岸工程颍上县境内河道沿岸多系冲积、沙淤土,且河道多湾,每值汛期,堤防顶冲迎溜和河岸崩塌险象颇多。为确保渡汛安全,建国后,沿淮、颍河建块石护坡、护岸32处,总长29.12公里,占全县堤防总长354公里的8.3%,砌石298690立方米。为消除隐患,提高抗洪功能和保证防汛安全起到很大作用。
4、圈圩
城防圩堤1955年由县长邵甫倡导并亲自主持施工建成,1976年加固。圩堤长5公里,连同颍右干堤周长7.1公里。堤顶高29.5米,顶宽6米,可防御1975年8月当地颍河28.26米洪水位。1981年,颍河节制闸建成后,吴堆坊涵至老颍河堵坝一段圩堤被铲低0.5米,纳入颍凤公路干线,对防洪抗灾能力有所降低。
金孟圈圩又名金孟圩,自金家岗至孟家洼,8.1公里。始建于1963年,跨堤涵闸4座,保护耕地8446亩。1964年后,多次培修,现可抗御垂岗集淮河24.5米洪水位。
王岗保庄圩(包括颍右沙堤和公路堤):王岗公路堤始建于1964年,沿原颍正公路成堤。1976年后,多次培修。1984年,批准加固。1986年,再次补修。长12.6公里,堤顶高27.5~28米,顶宽6米,可防御5年一遇洪水位。王岗颍右沙堤自王岗铺至冯家行,长12.4公里。1985年批准加高培厚,1986年4月完成,堤顶高27.5~28.2米,顶宽6米。
庙台保庄圩(包括庙东洼、庙西洼及侯郢等村):庙台保庄圩1985年批准兴建,1986年3月建成。堤长5.5公里,顶高28.5米,宽6米。
生产圩堤颍上沿河、湖的外滩、洼地,土壤肥而涝渍多,不保收。.茉直J眨春侠砀旱U撸钡厝褐谝虻刂埔斯仓椎45处,总长161345米。保护农田126194亩,村庄230个,16010户,87896人,房屋70121间。
沿淮历年行洪堤段处数及堵口复堤情况表
表21
淮、颍河沿岸堤防基本情况表
表22
5、排灌工程
灌溉水塘颍上解放前已有灌溉水塘,但为数不多,且大部年久失修。解放后,水稻生产日益扩大,灌溉水塘的整修、开拓工程也随之发展。1987年止,全县整修、新开灌溉水塘933口,总蓄水库容1433万立方米。其中库容量万立方米以上的有452口。弥补了河、沟、井水资源的不足,并为发展菱藕、蕉瓜、芡实、苇荻、渔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江口、陈桥、谢桥等区,通过整修村庄堰沟、家塘,不仅扩大调整了农村住宅土地,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工作。
水井灌溉颍上人民利用井水灌溉历史悠久,解放前只限于园圃浇灌,且提水工具简陋、费力,工效低。解放后开始用于大田作物浇灌。
颍上水井建设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50~1951年。延用旧的轮盘打井法。技术简易,挖方大,费工时,不保险。
1952~1953年。推行捆盘打井法。省工、省地,安全、效益好。但只能提浅层水,沿淮及高地地下水位低的井,提水困难。一般井深10~13米,单井浇地10~15亩,管理妥善,提水工具又配套者可浇15~20亩。这一时期,提水工具开始改用铁制解放式马拉水车或手摇水车。
1956年,省、地两级领导提出“倾家荡产大打砖井”的口号,全县推广围窑烧砖法,烧砖打井。为弥补砖源不足,耿棚区淮北高级农业合作社推广“柳条井”、“竹篾井”和“半砖井”,进度快,但不耐久,在很短时间内均报废。
1967~1981年,全县推广“锅锥打井”法。锅锥及井管规格为:(1)大锅锥,直径1.1米;混凝土井管(分实管、花管两种),直径0.7米,长1米,管壁厚0.07米。(2)中锅锥直径0.85米;井管直径0.5米,长1米。(3)小锅锥,直径0.5米,井管直径0.3米,长1米。井深20~40米,单井出水量每小时30~65吨,配机械或电力提水,每井约浇灌农田30~50亩(少数水源旺的可浇70~80亩)。小锅锥井,仅可满足少数人家生活用水,个别井也可浇地1~2亩。这一时期,提水工具已发展到链条泵及往复式手摇水泵,进而改用机械或电力提水。至1989年止,全县打水井3536眼,配套722眼,浇灌面积4.01万亩,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69.13万亩的6.6%。
省地质队在颍上打的水文地质勘探井,一般井深90~130米,个别井深达180米左右。这些井水质好,泉水旺,凡下管配套者,收效均好。因当时条件差,很多取样后未下管成井。勘挖井下接层间水(即压水),钻孔后泉水涌旺,能自流外喷。陈桥区谢老郢南有一眼勘探井,水能自流喷出地面1~2米左右,10余年不息,终因管理差,近两年喷水量已明显减少。陈桥区孔岗村西北数百米处一眼勘探井,井水自流外喷,且水中含有较多硫磺等矿物质,水温较高,秋冬之际,常有人在井旁淋浴。皮肤病患者淋浴后日趋痊愈。此井尚未被开发利用。
机械、电力排灌1954年大汛后干旱,9月底前后,安徽省政府从阜阳地区治淮指挥部调来柴油机2台/24马力,帮助耿棚区吴夺庄农民抗旱种麦。从此,颍上县开始有了机械灌溉。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颍上县由单一的柴油机提水排灌,发展到机械、电力提水排灌;从流动机提水排灌发展到固定站提水排灌。至1988年底,全县排灌机械保有量3628台/46655千瓦。其中:电动机665台/23392千瓦,柴油机2963台/23265马力,流动机1490台/12741千瓦(电动机100台/976千瓦),喷灌机820台/3555千瓦。
全县固定机、电排灌站265处,577台/23880千瓦,其中电力站243处,537台/22228千瓦。(1)电灌站202处,354台/11135千瓦;(2)电排站31处,55台/3380千瓦;(3)电排灌站10处,128台/7713千瓦。机械站22处,40台/1652千瓦。(4)机灌站7处,11台/167千瓦;(5)机排站15处,29台/1485千瓦。
在固定机电排灌站中,有国营一级站6处,59台/7700千瓦,灌溉10.12万亩。分述如下:
陈屯机械灌溉站建于1955年春,装机容量12马力柴油机5台,浇灌陈屯乡农田2000亩。1962年改装80马力柴油机2台,1965年因水源不足被报废。
八里河电力灌溉站建于1956年春末,安设75马力锅驮机6台,1964年改用“东方红”柴油机。1974年又改设电动机5台/295千瓦,1985年底,实装电动机3台/90千瓦。灌溉农田3.16万亩。
润河集电力灌溉站建成于1970年5月,装机11台/1585千瓦,设计灌溉进水位15.3米,出水位29.2米,净扬程13.9米,设计灌溉水量9.02立方米/秒,灌溉农田11.5万亩。
南照集电力灌溉站建成于1978年4月,装机6台/690千瓦,设计最低吸水位17.5米,最高出水位29.5米,提水灌溉流量3立方米/秒,浇灌岗地农田3万亩。
三道冲电力排灌站建成于1966年秋,是颍上县第一座电力排灌站(二级站)。站首装机7台/1085千瓦,配28ZLB—70轴流泵7台。设计灌溉流量7立方米/秒,排水流量11.3立方米/秒,最低进水位15.8米,出水位25米,净扬程9.2米。设计灌溉效益7万亩,排涝效益4.5万亩。下设蔡郢子、东十八里铺、四里湾及垂岗、八里河5个二级站,装机845千瓦,浇灌王岗铺以西、曹池沟以南及县城近郊的高地水田。
穆岗电力排灌站建成于1969年5月18日,装机7台/1085千瓦,配28ZLB—70轴流泵7台,设计灌溉流量6.6立方米/秒,排涝流量10立方米/秒,计划灌溉效益7.6万亩,排涝3万亩,最低灌溉水位15.1米,通过站首2.5×2.8米排涝进水涵洞,提颍河水浇灌杨湖、刘集以北及江店子南岗地农田,并承担刘集大沟等洼地排涝任务。
长林电力排灌站建成于1972年11月,装机12台/2150千瓦,最大提水量13.9立方米/秒,灌溉效益15万亩(一级灌区4万亩,二级灌区11万亩),排涝5万亩,是颍上县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电力排灌站。颍上节制闸蓄水后,该站灌区还有部分农田改用引颍上闸水浇溉。
附:颍上县主要堤坊涵闸位置图
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楚灵王自水台西开通商渠,五代时更名为清河,宋、清两代均有疏导。清河曾是南照集经焦陂集至颍州(今阜阳)的主要水运途径。宋代元佑年间开挖县北八丈沟。明万历五年(1577年)颍上县令屠隆主持修东门河堤(又名通津堤、屠堤),长170米,宽17米、高18米,条石砌筑护岸。堤成后,屠隆发现水位高时,仍有冲毁城墙危险,于是倡议开挖新河,将二里桥至火神庙的一段颍河裁弯取直,未成,调离颍上。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何豸继续率民开挖,又没完成。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继任知县孙应龙在任时始完成开挖新河工程,长1.5公里。清乾隆九年至十四年间(1744~1749年),知县薛宗琳率民疏浚蔡家沟,导灰沟(今名光辉河,系古代人工沟洫)入颍;又疏浚曹家沟(今废),导阳台湖水自三岔沟入颍,浚广连沟(原沟址、范围不详)导五里湖水下达八里河入淮。清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刘耀椿率司事及民众筑秋稼湖堤,建成唐家湖拦水坝桥闸。道光四年(1824年),建管家沟涵闸;同年,新开荆家湖沟,导荆家湖水入黄沟。道光五年(1825年),建成秋稼湖闸和唐家沟闸;同年,浚黄沟下游4公里,以泄班村湖水。清光绪六年(1880年)浚魏家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颍左张家沟涵洞。
二、民国时期的水利兴建
民国4年(1915年),于班村湖内开沟2条,湖水得以畅泄。民国6年(1917年),修筑唐垛湖堤。民国10年(1921年),筑石家大坝。民国13年(1924年),筑灵台坝,堵灵台湖口。民国25年(1936年)堤方筑成。民国21年(1932年),于淮左、颍右、颍左、润左、乌江、战沟等筑堤23处,179公里。民国28年(1939年)修筑颍左、右堤防144.5公里。民国29年(1940年)修筑济河左、右堤30.6公里。
除上述工程外,还先后在沿淮、颍各湖洼、沟口兴建40多座小型涵闸。
三、建国后的水利建设
1、河流治理
淮河水系淮河流经颍上县境98公里,支流众多。自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后,河床逐步升高,每逢汛期,往往泛滥成灾。1951年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筑堤建闸,疏开沟洫,整建渠系,圈圩防涝,兴筑防洪安全庄台、块石护坡、护岸和机、电排灌站等,根据自然地形、流域水系,因地制宜,统一治理,沿淮的涧河、润河、李家湾、王家湾、秋稼湖、戴家湖、唐垛湖、焦岗湖等,经过筑堤建闸,挖沟建站,提高了防洪标准,增强了抗洪能力。现分述于后:
润河在县境内长21公里,为适应防洪、除涝需要,于1976年冬开始分段疏浚。1976~1977年冬已疏浚从河口至王庄孜一段,治理后标准:河口至陶坝孜闸河底高为15.8米,宽30米,河坡1∶2;陶坝孜闸至王庄孜,河底高18.03米,宽40米,河坡1∶2;陈家桥上0.5公里处与阜南县接头一段,于1985年冬~1986年春,分两期疏浚,计长4公里许,治理标准:河底高19.73~19.05米,河底宽60米,河坡1∶2;疏浚后标准:除上游与阜南县相接处不变外,一般河底高均比原计划抬高0.8~1米,河底宽64米,河坡仍1∶2。
沿淮洼地治理:
南润段南照集至润河集之间,亦称小河湾,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近2万亩,人口1.3万人,其中居住洼地内8432人。为适应治淮总体利益需要和确保淮河防汛安全,1953年国家确定该段为行洪区,计划行洪水位南照集26.28米,堤顶高出行洪水位0.5米,堤顶宽4米,坡1∶3。达到计划行洪水位应按规定行洪。为抗御洪水,保障洼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国后,进行了庄台建设,1953年春筑庄台9座,共39588平方米,顶高仅27.8米,因标准低,1954~1983年的汛期,均有局部或全部漫顶受灾现象。因此,从1968年冬起,建设安全庄台9座,总面积120349平方米,其中大郭台、六里台、余台孜、下庵孜四座庄台的迎风面,在1984年、1985年进行了块石护坡。并在该洼地开中心沟一条,由十里井北至原淌子沟闸口,长2.7公里,沟底宽2.5米,平均挖深2米,沟坡1∶1.5,导原张家湖沟,淌子沟及老河水经小河湾涵入润达淮。于1963年5月建小河湾涵,直径1.5米,管涵3孔,涵底高18.50米,设计流量10.7立方米/秒。为解决外水顶托时排涝,1964年起,在涵洞下边建机械排水站一座,经不断整修,装机容量现有2台/160马力(已拆除),为进一步改进排水条件,1985~1986年春,在陶坝孜防洪闸下新建电力排水站1座,装机3台/465千瓦。1984~1985年,国家支持建小型桥梁73座,方便了群众。
润赵段即原孔、王、李三湾洼地,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约1.2万亩,人口(包括沿岗平地)共9159人。建国后经整治,连成一堤,名“润赵段”。1953年定为行洪堤后,计划行洪水位:上口24.58米,下口门24.08米;不准任意加高。民国时,这里有赵台孜、徐台孜等八处小庄台,俗称“十二连台”。建国后,因标准矮小,改为行洪区时均废。经多次改建重建,现有庄台4座,面积达32968平方米。其中,高程30米,一面块石护坡的安全庄台有王郢新庄台,面积8340平方米;王郢孜庄台19128平方米,高28米,基本安全。该段原有排水沟三条(即韩家沟、李家沟、王家湾沟),除韩家沟纳润河集电力灌溉站南干渠西岗地水,经王集西入孔家湾南下入淮外,其余二沟仍由李家沟涵、王家湾涵入淮。因地势低洼,抗洪能力不高,受灾机遇多,这里已有3000多亩低洼地,自行发展了荻苇、杞柳等耐水避灾作物。
赵庙段(秋稼湖)从赵集至庙台集,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4万亩,人口2.4万人,其中,住洼地行洪区内的23938人(包括无庄台住坝上的4496人,住沿岗平地14480人)。这段堤防长17.4公里,1953年国家确定为行洪区,计划行洪水位25.20米,堤顶高25.81米至下游24.68米,堤顶3米,不准任意加高。1953年国家支持建庄台29座,顶面高25.90~26.50米,总面积75630平方米,因标准低,1968年冬起,先后扩建、培修,新建庄台21座,面积共108356平方米,其中,王拐孜、小渔场和双台孜三处17148平方米进行两面或一面块石护坡。秋稼湖内原有排水沟已淤平,建国后重行疏浚,从古城南至秋稼湖闸长10公里许,沟上口宽10~25米,沟底宽3~5米,平均深2米左右,导秋稼湖水经秋稼湖闸入淮。秋稼湖防洪排水闸共2孔,系箱式涵洞,洞身高、宽均2.3米,涵底高16米,设计流量22.7立方米/秒。为解决外水顶托时排水及沿湖岗地灌溉水源不足的困难,1978年遵照“社、队自办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精神,在秋稼湖闸北头(原机械排水站处)建电力排灌站一处,装机8台/585千瓦,既担负秋稼湖洼地除涝任务又通过秋稼湖闸引提淮河水浇灌沿湖岗地农田。.Vづ殴喟踩1985年冬起,又在原处重建潜式干室泵房电力排灌站一处,设计装机4台/720千瓦。为促进洼地人民生产交通事业发展,1984~1985年,建小型桥梁73座。
庙垂段从庙台集至垂岗集,包括戴家湖及原柳河口(八里河堵坝南)洼地,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0.8万亩,规定为一般堤防标准,堤段长5公里,堤顶高27米,堤顶宽3~4米,堤坡为1∶2,但土质坚实,抗洪效果好,建国后除1954年、1956年、1968年、1975年、1982年等年较高洪水漫堤外,一般均能安全渡汛。对洼地内涝水,原有湖中心沟一条,经多次疏浚,已可承沿湖岗地水经戴家湖涵洞及柳沟口涵洞排入淮河,为提高抗灾能力,1978年,当地群众本着“自办为主”的精神,在戴家湖西杨家岗南,原机械排水站处重建电力排灌站一处,装机4台/255千瓦,既可在外水顶托时排涝,又可通过戴家湖涵提淮河水浇灌沿湖岗地农田。
唐垛湖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该湖原有防洪小堤,因年久失修,早废。建国后,原定为滞洪区、堤防未修筑,1963~1964年,仅筑公路堤和金孟圩等,1966年后,经群众多次修复,始能成堤防洪,尤其1972年定为行洪区后,堤防逐年增修,现堤顶高24~23米,顶宽4~6米,堤坡1∶2。计划行洪水位:垂岗集23.5米,正阳关22.5米,达到水位,即按计划行洪,不准加高。湖内唐家沟及洪寺沟早已淤废,建国后,开中心沟一条,长14公里,沟底宽15~20米,平均深2米左右,沟坡1∶2,导唐家湖及垛子湖水,分别经二罗台、柳林子、溜水口及管家沟南、北涵等五闸入淮。为改善外水顶托时排水条件,1980年在柳林孜及管家沟口兴建机械排水站,装机为10台/800马力;为进一步解决该湖北部王岗保庄圩排水困难,1985年在徐桥、孟洼两处新建电力排水站,共装机7台/700千瓦。1953年春,虽由国家支持建有大罗台、小罗台、龚洲孜及溜水口四座低矮庄台,面积达25500平方米,但因标准低,防洪能力很差,为确保洼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1968年冬起,已兴筑庄台23座,面积166762平方米,并有陈台孜、二罗台、八大家、道郢孜和溜水口五庄台进行了两面或三面块石护坡。除溜水口(二)、小寺台(二)、清真寺(二)、八里垛(二)及李台(二)等五座庄台34032平方米,顶面低于27米,不够安全外,其余均达安全和基本安全标准。1985年冬起,兴筑了王岗保庄圩工程,圩内保护人口达17452人。.茉直J眨1984年以后,进行了生产结构改革,1985年止,湖内低洼处,已发展杞柳、荻柴、芦苇等2万亩左右。
颍河水系颍河横贯全境,流长103公里,支流多,其左岸有:
乌江原名“江陂”,因黄泛,原沟已淤塞排水不畅。建国后,在全部疏浚的同时,又于1951年前后,对江北店西南小尤庄向南至十字河一段约4公里进行裁弯取直。此段新.曜迹汗档赘21~20米,底宽20~25米,沟坡1∶2。
乌江支沟、汤沟(又名柳沟)从聂家湖至柳树庄于1957年进行疏浚,治理工段长3.75公里,沟底宽5~9米,沟坡1∶1.5,平均挖深4米左右。
小集沟流域面积为37平方公里,原属大溜沟上段,长7公里,1958年治理标准:底高22.8~21.4米,底宽2~5米,平均上口宽15~20米,设计水位25~24.2米。至1988年先后建成大王台孜等5座桥梁,承东大沟大韩庄南及董家湾沟、大寨沟、团结沟、古城沟、西古城沟、张庄沟水经小集孜涵入颍,全沟基本达到五年一遇除涝标准。
大溜沟邹台孜以上(上段)今更名为“小集子大沟”,以下至长林涵洞统名“大溜沟”(三岔孜以下至长林涵洞原为长林湖沟)总面积88平方公里,长11.2公里,建国后,经多次整治,沟底高程21.9~19.7米,沟底宽2~20米,沟上口宽14~45米,水深2.5~3.6米,沟坡1∶2,全沟已建桥5座,节制闸1座,纳曾家庙、芦桥等10条中沟水,由长林涵入颍。
长林湖沟据1984年12月长林湖沟除涝配套规划文件规定,原红旗河(即郭桥沟)蔡油坊以南至三岔孜闸一段长10.4公里,统称“长林湖沟”,经整治沟底高程23.1~20.4米,沟底宽2~15米,沟上口宽18~44米;水深为2.5~3.3米,设计水位:25.6~23.7米,已建桥5座,建闸2座,纳蔡油坊沟、李庄等16条中沟水汇入大溜沟经长林涵泄入颍河。
皮元大沟(即原刘集大沟上段)长8.7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经整治现沟底高22.09~19.4米,沟底宽4~8米,沟上口宽13~26米,水深1.3~2.3米,设计水位:23.9~21.7米,已建桥梁6座,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纳肖家湖、黄家湖、朱家湖及蔡沟等水经胜利涵入颍。
刘集大沟从胜利涵内引河东南起至刘集涵止,长8公里,流域面积39.9平方公里,治理后标准:沟底高21.32~19.1米,沟底宽5~8米,上口宽17~23米,水深2.3米,设计水位23.3~21.4米,已建交通生产桥13座,纳苏家屯康家湖、李家湖及刘集后湖水经刘集涵入颍。
颍河右岸:
战沟(原名“站沟)又称“新战沟”,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于1952年3~7月份建战沟闸时疏浚第一段,长6.4公里;1953年冬疏浚第二段,长4.4公里,同时疏导了三岔孜、苑家湖、刘海湖、烟袋湖四条支沟,共做24.19万方土,治理标准:沟底高22~21米,沟底宽10米,沟上口宽50米,挟马傅沟(即原三岔孜)、练沟、曹陈沟及北黄沟(即本干上游)、苑湖沟水经战沟闸入颍。建国后,在整治本干的同时,进行了支沟治理。位于六十铺区西北部的苑家湖沟,北邻颍河,西与阜阳县之芦桥沟相接,经唐树郢入本县境,由宫桥向北至周桥,东流至小台孜入战沟。1953年秋,虽下游3公里进行了小标准疏浚,但上游因年久失修,仍排水不畅,故于1985年重新整治,经治后标准:沟底高26.25~22.8米,沟底宽5米,沟坡1∶2,全沟已建桥4座。整治后,流域内2.2万亩土地,可减轻涝、渍灾害。位于战沟右岸的马傅沟,长4.7公里,治理后标准:沟底高25.5~24.7米,底宽4~5米,上口宽15米,坡1∶2,设计水位27.8~27米,流量19.16立方米/秒。位于战沟左岸的练沟,长7.5公里,疏浚后标准:沟底24.8~23.6米,沟底宽6米,上口宽17米,坡1∶2,设计水位:27.2~26米,流量14.8立方米/秒。至岗子,有曹陈沟,长11.2公里,疏导后标准:沟底高26.8~23.6米,沟底宽2~4米,上口宽12~17米,坡1∶2,设计水位28.8~26.1米,流量13.6立方米/秒。战沟上段的北黄沟,长7.2公里,治理后:沟底高26~23.9米,沟底宽5~7米,上口宽17~19米,水深2.5米。设计水位:28.5~26.5米,流量21.63秒立米。
苏沟自战沟右岸张楼向东经刘海、秦庄、刘郢等至苏沟闸入颍,长9公里,流域面积30.75平方公里,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开挖,治理后:张楼至秦庄一段沟底高为23.4~22.7米,沟底宽3.4米,从秦庄至湖沟咀沟,底高22.68~22.38米,底宽5.5米,湖沟咀至沟口,沟底高22.38~21.6米。设计流量为27.5立方米/秒。
赵家沟长8.5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源于安全寺王塘孜,经四十里铺过阜颍公路东北去,经红旗闸赵沟滚水坝、赵沟桥挟石马湖沟、马海湖沟及苇沟湖水由赵沟闸入颍。本干,1952年4~10月建闸时,结合开挖上、下引河,做土方6.76万立方米;1953年3~4月,疏导本干及石马湖、马海孜湖、苇沟湖等三条支沟。经整治:现沟底高25~22.7米,沟底宽6~10米,上口宽20~35米,坡1∶2~1∶3,水深2~3米。设计水位:27.2~25.8米,设计流量分别为五年、十年一遇除涝标准。该沟配套现有闸二座,滚水坝带闸一座,桥2座。纳六联、油坊及新集等16条中沟水经赵沟闸入颍。
二龙沟1956年4~9月,建二龙沟涵洞,同时疏导二龙沟,沟底与涵洞底高均23.00米,沟底宽3米,上口宽10米,做土方6.03万立方米,浚后基本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并导大龙沟、柴家湖及分排苇沟湖东北部水经二龙沟口涵入颍。
小长沟1956年4~9月,建小长沟防洪排水涵洞,同时疏浚了小长沟,长1公里多,沟底高22.5米,沟底宽3米左右,沟上口宽10~15米,做土方4.58万立方米,经治理后,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纳祁瓦房以西,何洋以北及前屯以东之水,经小长沟口涵入颍。
宋沟1957年4~10月,建宋沟口涵洞,同时疏导宋沟,经整治:沟底高22.00米,沟上口宽15米左右,做土方5.06万立方米,治理后达3~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导高海子东、陈海子北水,经宋沟涵入颍。
三里桥沟1955年1~9月建涵洞时,结合开挖三里桥沟,沟底高21.95米,沟上口宽10米,做土方3.64万立方米,排三里桥洼地水经沟口涵洞入颍。1981年颍河颍上节制闸竣工后,增做三里桥涵内引水防冲设施及延伸扩开三里桥沟绕城北至颍正公路三元闸后,利用颍上节制闸控制水量发展县城北部、西部及颍正公路以南等郊区农田灌溉。
曹池沟总长15公里许,1956年4月~1983年止,分两段进行疏浚。上段,从县城东郊起至阎家坝止,叫“曹家沟”,阎家坝以下为“池家沟”。三道冲电力排灌站建成后承担该两洼地排水,并增建八里河闸内引河上倒虹吸工程之后,两沟连成一体,更名“曹池沟”,因通向倒虹吸,故又称“倒虹吸大沟”。该沟整治后标准:总长17.7公里,沟底高22.69~19.4米,沟底宽2~5米,沟上口宽7~11米,沟坡1∶2,水深0.9~1.2米,设计水位23.59~20.6米,现不足3年一遇除涝标准。正常年景分别由曹沟涵及池沟涵排入颍河,如大汛时受外水顶托,则通过倒虹吸进三道冲电力排灌站,电排入颍。
八里河水系八里河本干西自刘家庙,东至张布小洼,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1~2.5公里,是一个盆形洼地,常年水位19.5米,水面13.2平方公里,为颍上天然养鱼区。因湖北岸马店村距县城约8华里,故名八里河。是颍河右岸较大水系,总面积483平方公里,上游有五里湖大沟、黄沟、柳沟、第三湖、青年河等诸水注入八里河,下游原经胡赵郢南流至垂岗集西入淮。1957年为有利于防洪、排水,在胡赵郢堵坝,连接淮左沿岗堤,为此八里河水即由张布小洼向东入颍河。八里河改道后,1957年冬批准在河口(老龙头)兴建八里河闸,并开挖新引河,使八里河水经新引河由八里河闸入颍河。八里河闸引河工程,1957年9月开工,1958年2月竣工,开挖治理标准:河底高18.00米,底宽10~15米,河上口宽40米,完成土方21.5万立方米(包括闸基挖方)。
八里河介于淮、颍之间,来水大,支流多,其主要支流有:
五里湖大沟系八里河主要支流之一,长14.9公里,流域面积137.8平方公里,1957年冬整修,现标准:沟底高21~19.8米,沟底宽15~20米,上口宽35~50米,正常水深2.7~2.9米,设计水位23.9~22.3米,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该沟东流南下至马砖桥入八里河。
黄沟其下段长8.4公里,经疏浚,底高21~23.1米,沟底宽8~10米,沟上口宽28~31米,正常水深3米左右。纳三十里铺以南(化桥北)及其西、北水,过斜陈庄东流经三岔孜东南下五里湖大沟。
宋河西自淮颍大沟耿庄桥东至西范岗子,全长10.85公里。1958年治理,现标准:沟底高24.4~21米,沟底宽7~20米,上口宽20~60米,正常水深3~2米。东流南下,经三岔孜进五里湖大沟。
柳沟下段从安全寺起至马砖桥止,与五里湖大沟同汇入八里河。长25.4公里,流域面积123.5平方公里。于1983年冬疏浚后,沟底高25~17.6米,沟底宽6~13米,沟上口宽26~50米,正常水深3.1~4米。设计水位:27.2~22.3米,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该沟马庄(十字沟)以西,称“黄沟”,在规划治理中,把安全寺(即寒禅寺)以东至马庄一段黄沟,统称“柳沟下段”。
第三湖大沟长16.7公里,经1988年冬疏浚后,现标准:沟底高18米,沟底宽15米,沟上口宽30~40米,正常水深1.5~2米,纳灵台湖及其本干洼地水东流至徐桥入八里河。除涝标准达5年一遇。
淮颍大沟原名“淮涡新河”。从赵沟闸东到润河北岸杜庄止,全长20.16公里,系1959年冬至1960年春,“河网化”项目之一。经治理,沟深3~5米,底宽10米,沟上口宽20~30米。沟南段杜庄建闸一座,桥4座。因工程不配套,目前未能发挥全线通水作用。
阜颍公路河西从县界至颍上城止,长35.5公里,也是1958年“河网化”工程项目之一,现标准:沟深3~5米,底宽10米,沟上口30米,由于桥闸配套少,路坝多,目前,尚未全线通水,只起分段拦蓄、养鱼和防旱作用。
曹庙沟原名“小官沟”,建国后,又称“红建河”。经1955年、1957年及1972年的三次整治,沟深3~5米,沟底宽4~10米,沟上口宽10~25米。现已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承柳沟东溢水及本干两岸来水东流进五里湖大沟。
半岗青年河原名“中心沟”。自杨庄北起至张庄止,长18公里,经1959年开挖,沟深2.5~3.5米,沟底宽10米,沟上口宽30米左右。从杨庄至蔡庙南一段老河拓宽加深后全段发挥了蓄水、输水、排水作用。
焦岗湖水系焦岗湖在颍上县境,总面积为325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
浊沟原名“涿沟”,上游为白塔湖沟,长22.8公里,流域面积153.95平方公里。建国后,经多次整治,沟底高22.62~19.27米,沟底宽8.5~29米,边坡1∶2,水深一般2~2.3米,设计水位24.62~21.57米,纵比降为四千分之一。基本达到3年或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其作用:承灰沟(今“光辉河”)东溢水东流,经白塔湖,纳龙头沟、虎抱头沟、黄鲢条沟、左大沟、皮家湖及蒋沟水经栗子湖入老墩沟。
花水涧古称“涧沟”。长16.8公里,流域面积(管大桥以下入老墩沟)为71.31平方公里。1951年、1958年多次治理后,现沟底高22.04~17.81米,沟底宽10~16米,上口宽30~35米,边坡1∶2,一般水深1.6~2.2米,设计水位23.94~19.71米。纳灰沟(今光辉河)自夏桥东溢水及郎沟(今六道河)、洼沟(今跃进河)、老墩沟和浊沟诸水,东流至段家桥经中心沟入焦岗湖达淮。其下游建有邵家岗、甄家岗、黄坝孜、王郢、大黄及贾岗等6处机械排水站。管大桥以下至段家桥东中心沟,原属花水涧,老墩沟系花水涧支沟(见民国《颍上县志》稿),今在规划治理中,亦将此段6.44公里更名为老墩沟下段。
老墩沟据旧志记载:老墩沟仅从汪家湖稍湖墩孜至管大桥上止。建国后,经整治今改起自刘集东五岔路至焦岗湖畔止(包括管大桥以下6.44公里原花水涧本干在内),总长19.76公里,流域面积277.8平方公里。建国后,除1951年进行局部整治外,从1954年春起,又分段进行了治理。向上延伸至五岔路江溜孜闸,过露水湖绕穆岗孜东北下,在汪家湖稍南、余庄孜西与原老墩沟相接,经多次整治,现标准:上段,江溜孜闸至管大桥上边,长13.32公里,沟底高20.01~17.61米,底宽7~16米,上口宽17~28米,坡1∶2,一般水深2米,纵比降六千分之一,设计水位:22.01~19.61米,现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纳露水湖(原鹭鸶湖)及藕塘陈以南水经穆岗孜后,汇花水涧入焦岗湖,如外水顶托,则刘集大沟经五岔路东溢水及当地积水,均经穆岗孜电力排灌站电排入颍;下段,即原花水涧下段,自管大桥至焦岗湖畔长6.44公里,现标准:沟底高22.21~17.91米以下,基本适应了承泄上述各沟来水需要。
古沙河原起自豆腐郢孜至焦岗湖止,长约9公里;建国后,经整治,从李台孜以下至农场堤外湖口处止长7.8公里,流域53平方公里,标准为:沟底高17.65~16.66米,沟底宽10~24米,坡1∶2,纵比降为万分之一,一般水深2米。承泄杨湖镇以东、淮北大堤以内水入焦岗湖。除涝、防渍面积已达39700亩。
西淝河水系西淝河从淝河口至峡山口入淮处,长178公里,建国后于1951~1959年进行了疏浚。其中从毛沟口至济河口右岸流经本县16.5公里的治理标准:河底高16.8~14.93米,河底宽38米(按10年、20年一遇除涝标准,计划河底宽64米),现有泄水能力为425秒立米,除涝水位为23.68米。西淝河在县境主要支流有:
济河是西淝河下段主要支流之一,在本县境长32公里,建国后疏浚两次:第一次疏浚是1952年4月24日~7月26日,动员5000人,施工下游庄坝子至济河口,长7.5公里,补助工资1.55万元,做土方17万立方米;第二次疏浚是1958年11月~1959年3月,动员50000人,做土方567.9万立方米,疏浚标准:河底高19.5~18.7米(挖深6~7米),河底宽40米,上口宽74米;同年,在谢桥建济河节制闸1座(流量174立方米/秒),并相继建成大徐庄、庄坝孜、杨庄子三座交通生产桥梁。
建闸时,利用0.3立方米/秒流量尾水,安置木质水轮机配30千瓦发电机,建成本县第一个水力发电站,效果良好,惜于1969年停产报废。
毛沟俗称“茅草沟”,长14.6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系本县与利辛县(原凤台县境)历史边界纠纷沟洫,上、下和左右之间意见分歧,常有械斗。建国后,本着互利和团结治水精神,经阜阳专员公署主持双方县、区、乡及群众协商后,于1953年9月18~29日、1954年3月22日~4月3日、1964年10月18日~1965年1月10日三次疏浚,共挖土方17.59万立方米,投资8.5万元,受益一万亩,解除了涝灾,又消除了历史水利纠纷。
谢展河是沿谢桥至展沟公路于1958~1960年新开的人工沟渠,长10公里,沟深5~6米,沟底宽6~8米,沟上口宽30米左右,系引济河闸上水发展陈桥集以南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沟渠。
光沟原名“底沟”,今名“光明沟”。长7公里,1957~1976年疏浚后,现深4.5米,沟底宽4米,上口宽20米,沟坡1∶1.6,正常水深2.5米。
双古沟长4公里,沟深4.5米,底宽4米,上口宽18米,沟坡1∶1.5,正常水深3.5米。是1976年新开人工沟洫。
庙沟从黄李庙至姜庄西入西淝河,长4公里余,沟深4.5米,底宽5米,沟上口宽20米,导截岗沟以西,光明沟以北大余湖水北流入西淝河。
汤店截岗沟简称“截岗沟”,长6公里,1977年新开沟洫,自铁佛寺至汤海子,平均沟深4.5米,底宽6米,上口宽20米,作用是拦截、控制岗地水以保济河下游洼地农业生产。
南界沟长6公里,建国后疏浚3公里,沟深4.5米,沟底宽5米,上口宽19米,边坡1∶2,正常水深1米。
中心沟自五里桥至栾庄孜长10公里,系1975年新开人工沟洫,现标准沟深5米,沟底宽5米,上口宽30米,边坡1∶2,正常水深3米,是谢桥区北通济河及贯穿光辉河、红旗河调节当地水量发展农田防旱灌溉的主要人工沟洫。
光辉河原名“灰沟”,从谢桥至夏桥长15公里,建国后多次整治,现标准为:沟底高21~20.5米,沟底宽5~13米,沟上口宽30~35米不等。该沟因系人工古沟洫,来水面积不大,由于北通济河,南通颍凤公路沟,人民河横贯其中,目前已成本县颍左调剂水量发展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工程。
2、涵闸建设
八里河防洪排水闸八里河承受483平方公里的来水,有五里湖大沟、黄沟、柳沟、第三湖沟、青年河等。原由垂岗集西头入淮。1957年为有利于防洪、排水,在胡赵郢西堵坝,改由张布小洼向东入颍。八里河闸引河工程于1957年9月动工,次年2月竣工。开挖河底高程18米,底宽10~15米,上口宽40米。完成土方21.5万立方米(包括闸基)。八里河闸共3孔,孔高5米;闸底高18米,顶高23米,闸长36米。闸上水位25.26米,闸下水位26.9,正常蓄水位19.5米。控制面积483.1平方公里,过闸流量185立方米/秒。
陶坝子防洪排水闸陶坝子闸位于润河下游,于1977年4月~1978年底完成。共7孔,每孔宽5米,闸底高18.3米,顶高26米。全闸净宽42.3米,长18米。闸上公路桥面高程30.5米,高7米;净水池长20米,池深1米。下游浆砌块石护坡长20米,干砌块石护坡15米;上游浆砌块石护坡5米,下游翼墙长15米。共完成土方29.1万立方米,石方6261立方米,混凝土5127立方米。投资136万元。该闸效益,可使阜南、颍上两县沿润河90平方公里土地、368个村庄、5万人口免受洪水威胁。
颍河颍上节制闸1959年经国家批准兴建,1960年受自然灾害影响,1962年停建。1978年11月,经省批准复工,1981年6月竣工。颍上节制闸由浅孔闸、深孔闸、船闸及老河堵坝4部分组成。
浅孔闸,24孔,每孔净宽5米,底板高19米,总净宽120米,泄洪流量3350立方米/秒。两端引桥4孔,每孔净宽22.5米,总净宽90米,桥底高25米,泄洪流量850立方米/秒。闸总泄量4200立方米/秒。节制闸总长309.7米,闸上公路桥路面宽10米,人行道长154.4米,宽3米。
引河,分上、下两部位。上引河纵比降万分之一,河底宽190米,河底高19米,边坡1∶3,滩地宽50米,高程25米。下引河宽155米,高程17.5米,边坡1∶3,左、右岸滩地高程24米,宽50米。左、右封闭堤顶宽8米,高程32米,边坡内外均为1∶3。
老河堵坝,高30米,顶宽50米,内外坡20米高程下边坡均为1∶7,20米高程处留平台10米。20~25米高程边坡1∶5。25米高程留平台2.5米。25~30米高程处,边坡1∶3。上留沉陷1米。该坝系踩坯倒土,做土方30.52万立方米。
颍河节制闸完成总工程量土方456.9万立方米,砌石31716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3955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094.1万元。
浅孔闸计划蓄水位24.5米,调节库容量513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并可解决颍上至阜阳间的常年通航。因省未审批下达计划,船闸及深孔闸尚未实施。
乌江防洪排水闸乌江防洪排水闸坐落乌江入颍河处,建于1951年2月,1957年4月整修加固,7月竣工。共3孔,孔高4米,宽3米。闸底高程20.95米,顶高24.95米,闸身长33.9米,闸上水位23.95米,闸下水位30.17米,最高蓄水23.95米。控制面积69平方公里,过闸流量69.5立方米/秒。颍上节制闸建成蓄水后,该闸又可向内引水输送到济河。
长林闸长林闸于1951年6月建成,1957年4月加固。共3孔,孔高3米,宽2.5米,底高18.70米,顶高21.71米。闸身长43.75米。闸上水位24.5米,闸下水位29.03米。控制面积88.5平方公里,过水流量42立方米/秒。引水经长林大沟至人民河,目前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6万亩。
胜利闸胜利闸1967年11月建成,位于刘家沟入颍河处。2孔,孔宽、高均为3.5米。底高18.8米。闸上水位22米,闸下水位28.5米。最高蓄水位22米。控制面积37平方公里,过闸流量37立方米/秒。
刘集闸刘集闸建于1951年8月,1957年10月加固,1976年再次扩建。共2孔,孔高3米,宽2.5米。底高18.58米,顶高21.58米。闸长44.3米。闸上水位21.5米,闸下水位25.73米。最高蓄水位21.5米。控制面积39.9平方公里,过闸流量36立方米/秒。
战沟闸战沟闸建于1952年4月,1957年春加固。1孔,孔宽、高均为5米。底高21.46米,顶高26.96米,闸长14米。闸上水位24.65米,闸下水位31.35米,最高蓄水位24米,控制面积105平方公里,过闸流量51立方米/秒。
赵沟闸赵沟闸位于新集子东头,建于1952年4月,1957年春加固。1孔,高5米,宽3.5米。底高20.39米,顶高25.44米(堤顶高31.61米)。启闭机台高31.18米。控制面积45平方公里,过闸流量30立方米/秒。
济河节制闸1959年在谢桥建济河节制闸,并先后对左、右岸10条主要大沟进行了疏导、开拓、修整。济河节制闸5孔,底高19.3米,顶高26.3米,蓄水位25米,流量174立方米/秒,流域面积520平方公里。计划灌溉农田30万亩。该闸设有水力发电设施,年发电量1万度左右。1968年发电终止。附记:
润河集分水闸润河集分水闸位于润河集淮河上,连接颍霍两县,195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持修建。工程分筑堤和分水闸两部分。
分水闸包括固定河床、拦河闸和进湖闸。固定河床共3孔,每孔宽25米;河床净宽75米,总宽78米。河床底高:中孔17米,边孔18米,以利枯水通航。拦河闸9孔,中间5孔,每孔宽45米,右边3孔各宽15米,左边1孔宽21米。全闸净宽291米,总宽300米。闸底高21米,闸门顶高27米,闸墙顶高28米。设计过闸流量3500~5000立方米/秒,闸上有效蓄水量72.2亿立米。进湖闸6孔,中2孔各宽45米,两边4孔各宽21米。全闸净宽174米,总宽179米。
润河集分水闸是建国第二年根据政务院“治理淮河”决定和“蓄泄兼筹”方针,在苏联专家布可夫帮助下,于1951年进行设计、施工的。但是,该闸仅参照1950年洪水水情演算设计,标准偏低,1954年特大洪水时闸门启动失灵。于1958年秋报废。
临淮岗控制工程位于本县庙台集南新淮河上,属霍邱县境,是淮河中游最大综合水利枢纽控制工程,控制面积4.5万平方公里。它代替了润河集分水闸,控制淮河中游水位及淮北发展水稻用水问题,综合防洪排涝,确保农业丰收。这项工程主要部位包括:大坝、浅孔闸、深孔闸、船闸及发电站5个部分。
临淮岗大坝,长7.5公里,顶宽15米,坝顶高31.6米,填土高22米。做土方600万立方米。因主体工程中途下马停建,该坝在短期内尚难发挥抗洪、蓄水效益。
浅孔闸,49孔,每孔宽10米,包括闸墩总宽566.8米,闸身高12.8米。弧形木面钢架闸门,电力、人工两用启闭。设计最大泄量9500立方米/秒。
深孔闸,10孔,每孔净宽5米,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和直升式平板钢闸门。设计最大泄量800立方米/秒。
船闸,上下闸首净宽12米,闸室长180米,最小水深2.5米,500吨驳船两艘可一次通过。
发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1万千瓦。水头迭差:最大7.8米,最小3.5米。年发电量约3500万度。
引河,总长14.1公里,河底宽40~76米。
临淮岗水库总工程量:土方1789万立方米,混凝土9.5万立方米,砌石44.4万立方米。但因与上游意见分歧,于1962年被迫下马,迄今尚未续建。
小型涵闸新中国建立后,新建过水流量100立方米/秒以内小型涵闸(不包括灌区配套涵闸)有165座,其中沿淮、颍河防洪排水涵闸81座。建内河涵闸84座。在排水和蓄水灌溉上均发挥了效益。
颍上县主要防洪排涝涵闸简况一览表
表20
3、堤防工程
(1)、淮、颍河干堤建设
淮北大堤自饶台子至陆家沟,又名“饶陆段”。长17.43公里,始建于1932年,1951年扩建,1954年、1968年、1975年几经培修、加固,堤顶高28.6~29米,顶宽6~8米。外坡1∶3,内坡堤顶下3米1∶3,留平台2米,平台下1∶5。堤身外做块石护坡长17.528米,砌石99873立方米,1983~1988年,又进行除险加固,达到40年一遇防洪标准。
颍左干堤自倒栽槐至饶台子,又名“倒饶段”。长66.45公里,始建于1932年,原分段成堤,互不相接,且标准不一。建国后,1951年修筑加固,联成一体。1955年、1968年、1976年先后进行全面培修扩建。堤顶高29.1~31.5米,顶宽5~8米。坡度与淮北大堤同。堤外块石护坡15处,总长5120米,砌石34884立方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颍右干堤自洄溜集至王岗铺,长76.93公里,始建于1932年,原分段修筑,1951年联堤扩建,构成一体。1956年、1976年经过培修加固,堤顶高28.6~32.5米,顶宽6米。块石护坡11处,总长2551米,砌石7703立方米。接近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淮左沿岗堤(包括润左堤及陶坝子闸右封闭堤)自南照集至王岗铺,长53.05公里。除润左堤部分始建于1951年外,余皆始建于1956年。1968年、1980年、1982年多次扩建加固,堤顶高28.1~29米,顶宽4米、6米、10米不等(陶坝子闸封闭堤顶高30.5米,顶宽10米)。块石护坡6处,总长3910米,砌石28520立方米。有防御淮河28.61米(实测为28.63米)的较大洪峰能力。1977年,陶坝子闸及其封闭堤竣工后,该段原润左堤(包括灵台坝)已成为淮左沿岗堤的二道防线。
1989年,筑新堤3.6公里,完成土方65万立方米,新堤灌浆用土2870.9立方米。
(2)、行洪堤防
南润段、陶润支堤(原王润支堤)该堤始建于民国初年。民国21年(1932年)后,多次扩建加固。民国32年(1943年)后11年内,无溃决。1950年大水,沿淮各堤虽多漫决,但此堤却安然无恙。1953年,经淮委定为行洪(区)堤。
润赵段即原孔家湾、李家湾、王家湾三段堤总和。建国后,把三湾联筑一堤,堤长10.8公里,1953年,定为行洪(区)堤。
赵庙段又名秋稼湖。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民国21年(1932年)起,屡经修筑,全长17.4公里,抗洪能力较强,1953年,定为行洪(区)堤。
陈沙段自陈巷子至沙家洼,长7.3公里。原系干堤,建国后,干堤退建,此段被划在干堤之外,1953年,被定为行洪堤。1972年清障时省又明确该段属一般生产圩。
唐垛湖堤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民国6年(1917年)整修,堤身矮小,标准低,实无防洪能力。1951年起,唐垛湖定为“滞洪区”,洪水涨落,任其进退,不准筑堤。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地群众修筑圩坝,力争保麦。1970年8月15日,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来我县视察时,同意唐垛湖筑堤保麦。1972年,中央和省改定唐垛湖为行洪区,行洪水位22.5~23.5米,筑堤可高出行洪水位0.5米。为执行“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扩大淮河干流泄量,1987年10月7~8日,省政府在颍上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代省长卢荣景主持部署唐垛湖退堤施工方案,11月25日正式开工,发动民工10万,张新宇县长任指挥,肖作新任政委,赵献贵任常务副指挥,具体负责施工,于1988年元月提前完成第一期工程。退建堤自临淮岗下引河口至冯家行,长22.3公里,实筑堤长16.2公里。最大退堤距2.5公里,退出面积17.9平方公里。筑堤土方302.6万立方米,铲堤土方324万立方米,1989年底竣工。堤顶高25.3~25.56米,退堤后行洪水位24.9~24.5米,比退堤前防洪标准有显著提高。
(3)、一般堤坝
戴家湖堤自庙台集至垂岗集,长4.87公里,兴筑时间不详。民国21年(1932年)有修复,但标准低,质量差,防洪功能不佳。建国后多次整修,堤坝高26.98~27米,顶宽3~4米。块石护坡1处,长281米,砌石1430立方米。可防1956年型洪水。
八里河堵坝1957年,八里河改道下颍河后,自赵郢子向西至潘张庄筑堵坝一道,长1.3公里,坝顶高28.2米,宽10米,块石护坡1300米,砌石17838立方米。此坝系淮左沿岗堤主要组成部分。
灵台坝灵台坝位于灵台湖口上,长1.5公里。始建于民国13年(1924),1932年、1937年两次培修,防洪功能较好。1951年春,列入润左堤,再次培修。堤顶高28.53米,宽10米,块石护坡600米,砌石3609立方米。陶坝子闸右封闭堤建成后,灵台坝防洪任务被封闭堤代替。
颍河(老河)堵坝是颍上县颍河节制闸建成后,在老河道兴建的工程,坝顶高30米,顶宽15米,20米高程处留平台10米,25米高程处留平台2.5米,上留沉陷1米,共做土方30.52万立方米。颍凤公路由此坝通过。
块石护坡护岸工程颍上县境内河道沿岸多系冲积、沙淤土,且河道多湾,每值汛期,堤防顶冲迎溜和河岸崩塌险象颇多。为确保渡汛安全,建国后,沿淮、颍河建块石护坡、护岸32处,总长29.12公里,占全县堤防总长354公里的8.3%,砌石298690立方米。为消除隐患,提高抗洪功能和保证防汛安全起到很大作用。
4、圈圩
城防圩堤1955年由县长邵甫倡导并亲自主持施工建成,1976年加固。圩堤长5公里,连同颍右干堤周长7.1公里。堤顶高29.5米,顶宽6米,可防御1975年8月当地颍河28.26米洪水位。1981年,颍河节制闸建成后,吴堆坊涵至老颍河堵坝一段圩堤被铲低0.5米,纳入颍凤公路干线,对防洪抗灾能力有所降低。
金孟圈圩又名金孟圩,自金家岗至孟家洼,8.1公里。始建于1963年,跨堤涵闸4座,保护耕地8446亩。1964年后,多次培修,现可抗御垂岗集淮河24.5米洪水位。
王岗保庄圩(包括颍右沙堤和公路堤):王岗公路堤始建于1964年,沿原颍正公路成堤。1976年后,多次培修。1984年,批准加固。1986年,再次补修。长12.6公里,堤顶高27.5~28米,顶宽6米,可防御5年一遇洪水位。王岗颍右沙堤自王岗铺至冯家行,长12.4公里。1985年批准加高培厚,1986年4月完成,堤顶高27.5~28.2米,顶宽6米。
庙台保庄圩(包括庙东洼、庙西洼及侯郢等村):庙台保庄圩1985年批准兴建,1986年3月建成。堤长5.5公里,顶高28.5米,宽6米。
生产圩堤颍上沿河、湖的外滩、洼地,土壤肥而涝渍多,不保收。.茉直J眨春侠砀旱U撸钡厝褐谝虻刂埔斯仓椎45处,总长161345米。保护农田126194亩,村庄230个,16010户,87896人,房屋70121间。
沿淮历年行洪堤段处数及堵口复堤情况表
表21
淮、颍河沿岸堤防基本情况表
表22
5、排灌工程
灌溉水塘颍上解放前已有灌溉水塘,但为数不多,且大部年久失修。解放后,水稻生产日益扩大,灌溉水塘的整修、开拓工程也随之发展。1987年止,全县整修、新开灌溉水塘933口,总蓄水库容1433万立方米。其中库容量万立方米以上的有452口。弥补了河、沟、井水资源的不足,并为发展菱藕、蕉瓜、芡实、苇荻、渔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江口、陈桥、谢桥等区,通过整修村庄堰沟、家塘,不仅扩大调整了农村住宅土地,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工作。
水井灌溉颍上人民利用井水灌溉历史悠久,解放前只限于园圃浇灌,且提水工具简陋、费力,工效低。解放后开始用于大田作物浇灌。
颍上水井建设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50~1951年。延用旧的轮盘打井法。技术简易,挖方大,费工时,不保险。
1952~1953年。推行捆盘打井法。省工、省地,安全、效益好。但只能提浅层水,沿淮及高地地下水位低的井,提水困难。一般井深10~13米,单井浇地10~15亩,管理妥善,提水工具又配套者可浇15~20亩。这一时期,提水工具开始改用铁制解放式马拉水车或手摇水车。
1956年,省、地两级领导提出“倾家荡产大打砖井”的口号,全县推广围窑烧砖法,烧砖打井。为弥补砖源不足,耿棚区淮北高级农业合作社推广“柳条井”、“竹篾井”和“半砖井”,进度快,但不耐久,在很短时间内均报废。
1967~1981年,全县推广“锅锥打井”法。锅锥及井管规格为:(1)大锅锥,直径1.1米;混凝土井管(分实管、花管两种),直径0.7米,长1米,管壁厚0.07米。(2)中锅锥直径0.85米;井管直径0.5米,长1米。(3)小锅锥,直径0.5米,井管直径0.3米,长1米。井深20~40米,单井出水量每小时30~65吨,配机械或电力提水,每井约浇灌农田30~50亩(少数水源旺的可浇70~80亩)。小锅锥井,仅可满足少数人家生活用水,个别井也可浇地1~2亩。这一时期,提水工具已发展到链条泵及往复式手摇水泵,进而改用机械或电力提水。至1989年止,全县打水井3536眼,配套722眼,浇灌面积4.01万亩,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69.13万亩的6.6%。
省地质队在颍上打的水文地质勘探井,一般井深90~130米,个别井深达180米左右。这些井水质好,泉水旺,凡下管配套者,收效均好。因当时条件差,很多取样后未下管成井。勘挖井下接层间水(即压水),钻孔后泉水涌旺,能自流外喷。陈桥区谢老郢南有一眼勘探井,水能自流喷出地面1~2米左右,10余年不息,终因管理差,近两年喷水量已明显减少。陈桥区孔岗村西北数百米处一眼勘探井,井水自流外喷,且水中含有较多硫磺等矿物质,水温较高,秋冬之际,常有人在井旁淋浴。皮肤病患者淋浴后日趋痊愈。此井尚未被开发利用。
机械、电力排灌1954年大汛后干旱,9月底前后,安徽省政府从阜阳地区治淮指挥部调来柴油机2台/24马力,帮助耿棚区吴夺庄农民抗旱种麦。从此,颍上县开始有了机械灌溉。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颍上县由单一的柴油机提水排灌,发展到机械、电力提水排灌;从流动机提水排灌发展到固定站提水排灌。至1988年底,全县排灌机械保有量3628台/46655千瓦。其中:电动机665台/23392千瓦,柴油机2963台/23265马力,流动机1490台/12741千瓦(电动机100台/976千瓦),喷灌机820台/3555千瓦。
全县固定机、电排灌站265处,577台/23880千瓦,其中电力站243处,537台/22228千瓦。(1)电灌站202处,354台/11135千瓦;(2)电排站31处,55台/3380千瓦;(3)电排灌站10处,128台/7713千瓦。机械站22处,40台/1652千瓦。(4)机灌站7处,11台/167千瓦;(5)机排站15处,29台/1485千瓦。
在固定机电排灌站中,有国营一级站6处,59台/7700千瓦,灌溉10.12万亩。分述如下:
陈屯机械灌溉站建于1955年春,装机容量12马力柴油机5台,浇灌陈屯乡农田2000亩。1962年改装80马力柴油机2台,1965年因水源不足被报废。
八里河电力灌溉站建于1956年春末,安设75马力锅驮机6台,1964年改用“东方红”柴油机。1974年又改设电动机5台/295千瓦,1985年底,实装电动机3台/90千瓦。灌溉农田3.16万亩。
润河集电力灌溉站建成于1970年5月,装机11台/1585千瓦,设计灌溉进水位15.3米,出水位29.2米,净扬程13.9米,设计灌溉水量9.02立方米/秒,灌溉农田11.5万亩。
南照集电力灌溉站建成于1978年4月,装机6台/690千瓦,设计最低吸水位17.5米,最高出水位29.5米,提水灌溉流量3立方米/秒,浇灌岗地农田3万亩。
三道冲电力排灌站建成于1966年秋,是颍上县第一座电力排灌站(二级站)。站首装机7台/1085千瓦,配28ZLB—70轴流泵7台。设计灌溉流量7立方米/秒,排水流量11.3立方米/秒,最低进水位15.8米,出水位25米,净扬程9.2米。设计灌溉效益7万亩,排涝效益4.5万亩。下设蔡郢子、东十八里铺、四里湾及垂岗、八里河5个二级站,装机845千瓦,浇灌王岗铺以西、曹池沟以南及县城近郊的高地水田。
穆岗电力排灌站建成于1969年5月18日,装机7台/1085千瓦,配28ZLB—70轴流泵7台,设计灌溉流量6.6立方米/秒,排涝流量10立方米/秒,计划灌溉效益7.6万亩,排涝3万亩,最低灌溉水位15.1米,通过站首2.5×2.8米排涝进水涵洞,提颍河水浇灌杨湖、刘集以北及江店子南岗地农田,并承担刘集大沟等洼地排涝任务。
长林电力排灌站建成于1972年11月,装机12台/2150千瓦,最大提水量13.9立方米/秒,灌溉效益15万亩(一级灌区4万亩,二级灌区11万亩),排涝5万亩,是颍上县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电力排灌站。颍上节制闸蓄水后,该站灌区还有部分农田改用引颍上闸水浇溉。
附:颍上县主要堤坊涵闸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