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民国以前,防汛、抗旱由知县(或县令)一人主持。人们只祈求于天神、龙王,政府实无物力、财力资助。民国时期,县虽设建设科和堤工委员会,也只在汛期抗洪保堤,而对防汛、抗旱则听之任之。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以前,县人民政府具体协助区、乡、村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1951年夏~1952年汛期,县成立防汛指挥部及生产抗旱办公室。1953年起,每年均成立颍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长任指挥,县委书记任政委,下设办公室。1954年大汛期间,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还增设颍上县沫河口前方防汛指挥所。副专员唐立全任指挥,直接领导颍上淮北大堤饶陆段的防汛抗洪抢险斗争。
1964年后,每年还分别成立颍上县淮北大堤防汛指挥所、颍上县灵台坝防汛指挥所、颍上县城防圈堤防汛指挥所,王岗、半岗、润河、南照防汛指挥所均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派员负责防汛工作。

二、防汛
1950年、1954年、1956年、1963年、1968年、1975年、1982年、1984年、1987年,是颍上县汛期早、河水大的典型年份。
1954年,全县年降雨量1722.5毫米,接近当地常年雨量的二倍左右,其中7月份降雨量超过800毫米(上旬降雨500毫米以上)。淮河连续5次洪峰,正阳关最高洪水位达26.55米。全县动员上堤防汛抗洪民工39272人。13日—15日,第一次由国家调动飞机2架,连续向沫河口空投麻袋4万余条。沫河口堤段内外临水,中央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及省、地、县主要负责人亲临指挥,动用轮船、拖头6艘,民船1120只从对岸寿县境内高地隔河取土,抢修加固沫河口堤防。
1968年,年降雨量1252.2毫米,6月下旬即进入汛期。至7月中旬20多天中降雨761.2毫米,仅7月中旬即降水407.2毫米。淮河南照集水位28.61米,超过当地历史最高水位0.21米。1975年,年降水量1313.5毫米,6~8月份汛期中降雨849.6毫米。颍河上游河南省境内连降特大暴雨,8月上旬,颍水骤涨,18日颍河新河口洪水位28.26米,是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相应淮河南照集水位27.84米,润河集水位27.41米。正阳关8月20日水位26.39米。个别堤段洪水超过堤顶0.1~0.2米。颍河47处生产圩堤,有45处开口行洪,但水势仍未减弱。19日晚,省、地委命令部队炸开王岗沙堤及公路堤东段扩大泄洪能力,才转危为安,渡过特大洪峰。
1987年,淮河出现5次洪峰,洪水水位全面超过各段计划行洪水位,全县无一处决堤成灾。省、行署支持草袋20.5万条、麻袋5万条杉木80立方米、铅丝2吨、柴油255吨、煤油89吨、汽油30吨。群众自筹化纤袋70万条、大小木桩16万根、防浪料115万多斤。县直各单位和非沿淮地区无代价支援化纤袋21万条。
1987~1988年,淮河清障出动1500人,大小拖拉机147台,轮船1艘147马力,机动船14只,336马力,1120吨,翻犁清除荻柴、杞柳等阻水植物57000亩,铲除淮左陈沙堤生产圩淮河部分及豆腐郢以下超高堤防2000米,完成清障土方36946立方米。扩大了淮河泄量,确保了防汛安全。
三、抗旱
1953年、1959年、1966年、1978年,为颍上县干旱严重年份。1966年,全年仅降雨389毫米,7月1日~11月10日133天内,仅降雨57.1毫米,比常年同期降雨418.7毫米减少7倍多。在百日大旱中,全县打井挖泉,提引河水上岗、湖水进田。抗旱浇苗462381亩,抗旱造墒抢种小麦296399亩。江口、谢桥、陈桥、刘集和杨湖5区引济河水源浇地11.5万亩。11月初,颍上首次实行人工降雨,因云层不厚,空气干燥,只降雨3—4毫米。
1978年,降雨480.8毫米,旱情严重。上级政府10次支持颍上抗旱经费202.2万元,县内筹款14.5万元,社队群众自筹139.94万元,银行贷款87.95万元。共投入抗旱资金444.57万元,柴油机2278台/28533马力,电动机445台/9474千瓦(其中国营站43台/5740千瓦)。参加抗旱劳力最高达15.7万多人,动用水桶、水斗等提水工具75509件,利用机井814眼,打临时抗旱土井3445眼。南照、润河、三道冲、穆岗、长林等排灌站提淮、颍河水1.62亿立方米。当年春旱,抗旱浇麦169439亩,育稻秧12642亩,栽春红芋289200亩,浇春玉米、棉花74267亩,浇种瓜菜12403亩。当年夏旱,浇灌大豆110000亩,棉花9700亩,夏红芋17200亩,水稻63200亩,其他作物25900亩。秋种时,全县抗旱造墒662998亩,占当时计划秋播面积的69%,并抗旱移栽油菜9851亩,直播油菜31820亩。
1988年6月份降雨12.4毫米,相当常年同期降雨131.5毫米的十分之一,而6月份蒸发176.6毫米,是同期降雨的14倍。7月22日,淮河鹦哥窝最低水位17.4米,正阳关水位17.36米,鲁口子水位17.35米,比大旱的1966年、1978年同期水位都低。出现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严重。全县共投入抗旱37万人,动用电灌站215处、465台、18464千瓦;机灌站14处、21台、553马力。总提水1.2亿立方米,浇灌水稻34万亩,浇旱作物16万亩,为国营八里河渔场送水1000万立方米,灌沟塘储水1500万立方米。总提水1.47亿立方米。
四、水文观测
民国24年(1935年),颍上县水利工程委员会即设有雨量站,观测雨量。后导淮委员会亦设有雨量站,并设有颍上县新河口水位站。由于当时的技术、设备所限,仅能粗略观测,记录水位数据而已。
1950年,设颍上县新河口水文站,直属治淮委员会领导。业务范围由民国时期的单一水位观测,发展为水位、流量、雨量、蒸发等多项目观测。1952年后,治淮委员会先后在颍上沿淮、颍河的南照集、鹦哥窝、垂岗集、赵集、鲁口子、颍上闸、陶坝闸、战沟闸、赵沟闸、乌江闸、杨湖镇、八里河闸等地分别设立水位站、水文站、雨量观测点计23个,以水利局、县水文站为中心,形成全县水文、雨量观测点网,对水位、流量、蒸发、输沙率、单位水位含沙量、水化学、地下水位、风向、风力、气温、土壤含水量、土壤蒸发及水情等15个项目进行观测,及时传递省内外水文信息,协助治淮委员会和防汛抗洪指挥部合理搞好洪水调度,确保淮、颍河流域安全渡汛。
随着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水文雨情水情观测手段也不断改进和提高。雨量水位开始仅靠人工观测,进而发展“自记”观测;洪水流量由浮标、流速仪进而用“电动缆道”等先进技术测流;雨情水情信息传递也从信函、电话机发展为用“对讲机”,开展100公里左右的水文信息传递工作,建立蚌埠至信阳的数字微波中继线路颍上微波站。1985年后,对及时传递省内外水文信息为防汛服务,均有极大作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