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一)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华北平原。东西窄,南北长,呈海棠叶状,总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东、北、西三面与河南省永城、夏邑、虞城、商邱、鹿邑、郸城6县接壤,南部、东南部与安徽省太和、涡阳两县毗邻。全境地势平坦开阔,自西北向东南微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汉、回、蒙古、壮、满等民族,总人口110余万。
亳州市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但也具有过渡带气候的变异性,有些年份干旱缺雨,有时又多雨成灾。低温、霜冻、冰雹、干热风等灾害时有发生。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存表明,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周初,亳州属焦国,其后改属陈国和楚国。秦代隶砀郡,后隶泗水郡。西汉末,隶吾符(原沛郡)。东汉,隶豫州沛国;建安后置谯郡。魏黄初二年(221),谯城为陪都。南北朝时期,改谯县为小黄县,于谯郡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始改南兖州为亳州。隋大业三年(607),复改小黄县为谯县。唐开元年间,诏以亳州为“十望”州府之一。五代时期,亳州先后置宣武军、防御州、团练州。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升为集庆军,置节度使。元代,改属河南行中书省归德府。元末,刘福通拥立韩林儿起义,以亳州城为都。明初,亳州改隶凤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亳州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降为散州,隶颀州府。民国元年(1912),改亳州为亳县,隶安徽省凤颍六泗道(后改名淮泗道)。民国37年(1948)8月,成立亳州市,辖城关及郊区,与其他边区县并存。民国38年(1949)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专员公署。1986年3月,撤县建亳州市(县级),其辖区不变。同年,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亳州城自“楚平王筑谯城”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历史沧桑,逐渐发展成为淮北重镇。但至近代,因连年兵燹,至建国前夕,已是城垣倾圯,满目疮痍。建国后,亳州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新建设起这座城市。50年代后期,先后开辟了和平路、东关路,形成了和平路商业中心区。80年代初,在保护、修葺老城区的同时,重点进行了新城区的开发,先后拓宽了人民路、谯陵路等主干街道,改善了小街道路面。目前主干道上,现代化商场鳞次栉比,洪水、排水、照明、绿化配套全,快慢车分道,花木葱笼,喷泉、雕塑流光溢彩,一个现代化的新城,正迅速崛起!(二)
亳州境内,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中药材、棉花、烤烟的重要产区。建国以来,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机械化水平,基本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但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由于农业政策失误,致使农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小麦单产长期徘徊在50~100公斤之间,经济作物种植呈萎缩的趋势。70年代末,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摆脱了束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种植方面,主攻小麦的同时,又结合传统优势,恢复发展中药材、烤烟、棉花、辣椒、大蒜和油菜的规模种植,建成了优质烤烟、大蒜、辣椒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这一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0元左右。
林业是亳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境内建成以泡桐为主的绿化带4条,区级泡桐丰产林1处,乡四级林网1处。另外尚有行道林、河岸林、环村林、农桐间种林、桐药间种林等,覆盖率达到23%左右。木材蓄积量约182万立方米,木材采伐量6万立方米左右。其中核桃林场2。3万余亩,核桃树近19.5万株。1986年全市林业生产总值近1350万元,两次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副业、牧业、渔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逐步呈现专业化趋势。采集、编作、捕捞、人工养殖各业兴旺,畜禽饲养业也异军突起。1986年,全市大牲畜存栏数约20万头,实现产值5200余万元;水产总量1650吨,产值250万元;副业产值922万元。
(三)
亳州在历史上手工业堪称发达。唐、宋以来,手工业门类逐渐齐全。至明、清,作坊、匠铺已遍及城乡。主要有酿造、粮油加工、织染、修理、金银加工、纸扎、制毡、制笔、制炮、制作家具和农具等。亳州土绢早在唐代即闻名于世,进贡皇室。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赞道:亳州所产绪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清雍正年间,亳产贻锦绸又脐身于贡品之列,并成为名牌传统产品,被誉为“万寿绸”,畅销于北方各省。亳产地毡,曾于民国3年(1914)获巴拿马手工业品赛会二等银盾奖。清宣统元年(1909),同茂顺蛋厂建成投产,为亳州现代工业的发端。以后蛋品、酿造、五金、卷烟、发电等工业相继兴建,但规模不大,且举步维艰。到建国前夕,这些工业的年产值仅为688万元左右。建国后,经过37年的建设,境内逐步建起了以纺织、酿酒、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粮油加工、印刷、造纸为主的工业体系。80年代后,改革工业体制,完善了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又对企业进行大规模内涵改造,内引外联,使工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1984年,工业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86年,工业产值又猛增到近2.7亿元,有20多个工业品种获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
亳州市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辅以涡河水运。0705和105两条国道在市区交汇。另外,环区路、环乡路、环材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涡河航道自大寺港以下可常年通航,循淮河、长江,直达东南沿海各地。京九铁路商(丘)阜(阳)段正在兴建之中。
亳州是古代驿传的交汇点,境内有驿站、递铺多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始设官办邮局。建国后,当地党和政府致力于邮政建设,使投递、邮运、电讯设备逐渐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市话已实现了自动化,农话通达各乡,邮路通到所有居民点。
亳州地理位置优越,更兼水陆之便,自古即为黄淮之间的商品集散地。到明清,城内会馆遍布,商店星罗棋布,素有“小南京”之称。城内商品多集中经营,形成一物一街,一品一巷的格局,出现了白布大街、竹器巷、打铜巷、帽铺街、干鱼市、牛市、驴市等专业市场。民国期间,兵祸不断,社会动荡。加之交通被破坏,商业多萧条。到建国前夕,已是百业调敝。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恢复改造了旧商业,逐步建立起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商业为补充的经营体系。但终因流通渠道不够畅通,经营方式单一,发展比较迟缓。80年代以后,拓宽了商业渠道,恢复了专业市场,城内主要商业区由原来的两三条街发展到各主要街道,商业又充满了勃勃生机。到1986年,城乡商业机构网点己有7000多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85亿元,外贸出口创汇420万美元。其中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亿多元。
建国后,随着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量入为出”的原则,推行了新财政体制,使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经济不断发展。1986年,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4659万元,预算内总支出3646万元。
(四)
亳州位居中原战略要地,上接中州,下达江淮,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之称,历史上即是群雄逐鹿的重要场所。春秋时期,楚平王筑谯城,把亳州一带作为楚国北部边境的重要依托。秦末,陈胜、吴广令大将葛婴西克谯城,打开了西进的道路。东汉末,曹操起兵伐董卓、征东吴,皆把故乡亳州作为自己的后方基地。隋末,朱粲率家乡子弟奋勇起义,给隋朝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宋、金对峙,亳州一带更为逐鹿的战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拥立韩林儿称帝,定都亳州。明末,李自成为打开东进的大门,两陷州城,杀知州何燮,引起很大震动;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亦曾攻克亳州。清咸丰年间,为反抗清朝统治,亳州子弟聚众为捻,揭竿而起,征战10余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淮上军进军亳州,血洒城郭。“五四”运动爆发,亳州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慷慨激昂,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声援“五四”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亳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民国16年(1927)4月,亳州开始有共产党活动。翌年,中国共产党亳县特分委成立,组织地方武装,配合阜阳“四·九”暴动。抗日战争爆发,亳州人民踊跃投入抗日斗争,亳州大地又成为中华儿女浴血的战场。民国27年(1938)5月底,国民党刘汝明部六十八军为掩护主力突围,在亳州城及其近郊与日军激战,给日军以重创。民国28年(1939),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奔袭芦庙集,击毙日伪军百余人。这年,共产党以公开身份参加亳县动员委员会工作团,直接参与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其后,亳州人民以新四军四师为依托,组织人民游击武装,创建抗日民主政权和根据地,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在亳县四周边境地带建立起一个个革命政权,开展斗争,使革命力量逐渐由弱变强。在淮海战役中,亳州人民踊跃参军,为这场大决战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民国37年(1948)2月下旬,亳州全境解放,亳州人民在共产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情报)等斗争,巩固和发展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社会得以安定,给后来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
亳州名流辈出,人文荟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造就了一代代风流人物。东汉末,曹操父子及其周围的文士,师承《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风格以刚健质朴、慷慨悲凉见长,被后世誉为“建安风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建安文学优良文风的继承者,曹睿、夏侯玄、夏侯湛等人也以大量的诗文创作,为世人所瞩目。唐代州人曹霸擅画,受诏画御马,修补《凌烟阁功臣像》,与韩干齐名。唐、宋名士陈抟博学多识,精于诗、文、书、画、易学,被誉为奇人。宋代,欧阳修、曾巩、晏殊等文坛巨子相继在亳州为官,对亳州文坛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元代,孟汉卿的杂剧,受到后世戏曲作家的推崇。至明,薛惠、薛凤翔,以其大量诗文创作,丰富了我国的文学遗产。及到清代,书法、绘画、木刻、剪纸等均有所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从本世纪20年代起,当地文人相继成立文学社、诗社、书画研究社,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建国后,当地的文学艺术创作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出现了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佼佼者,产生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徐瑛的小说、李先轶的诗歌,在国内出版了专辑;电影表演艺术家仲星火为我国影坛增添了新的光彩;颜语的国画,在全国享有盛誉;亳州剪纸淳朴凝重,刚柔相济,乡土气息浓厚,受到日本、欧美等国的青睐。亳州在戏剧、民间文学、摄影、书法、通讯、学术研究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亳州自古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唐代即建有学宫。清代,城内朱公书院、柳湖书院、培英书院,人文荟萃、名重一时。建国前夕,全县共有公立、民办、私立各种小学384所,中学1所,但多设备简陋,生员不多。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教育设施不断完备,入学率和巩固率不断提高,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量的人材。现在亳州籍专家学者遍于全国。1986年,全市共有小学669所,中学80所,其中农业职业中学8所,完全中学4所。另外还有盲聋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阜阳分校亳州教学点各1所。有的企业单位还开办有进修学校或进修班。
亳州是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的故乡,又是全国著名的药材产地和集散地,医疗卫生事业很兴盛。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注意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力兴办卫生院(室、所)和门诊部,不间断地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地控制了乙脑、霍乱、天花等流行性疾病。1978年后,逐步在全境形成了县、区、乡医疗卫生网。1986年全市有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各1个,卫生进修学校1所。有区级卫生院24个,乡级卫生院33个,另有村级和街道卫生院、门诊部。共有大型医疗仪器械300多台(件)。
亳州自古有尚武之风,民间体育相当活跃。建国后在田径、篮球、棋类、武术等项目上,人材济济、成绩斐然。1958年,被安徽省政府命名“篮球县”。1986年在“亚洲杯”棋类锦标赛上,全国女子棋类赛冠军、中国象旗大师高华,为中国女队三次蝉联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加冕称“后”。现在亳州有阶梯看台球场1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草坪足球场2个,标准篮球场93个(其中灯球场2个),乒乓球训练馆8间。建国以来共输送体育人才110名。
(六)
在亳州市经济发展中,有五方面的优势。
其一,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亳州自周至今,历尽沧桑,成为黄淮平原上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至今南京巷、白布大街、爬子巷等街巷仍基本保持原貌,古风犹存,是游人寻幽探胜的好地方。而且境内文化遗存也相当丰富。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商代、春秋战国、汉代的古遗址、古墓葬就多达100余处,其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花戏楼是迄今国内少数保存完好的清代大型建筑之一,以其富丽堂皇著称。其砖雕玲珑剔透,巧夺天工,为国内所罕见;木雕色彩斑斓,形象逼真,堪称艺苑上品。其他名胜,诸如华祖庵、汤王墓、董园二号墓、曹四孤堆、地下道等处,也是游人游览驻足的好去处。自1985年以来,亳州每年接待游人5万余,其中有联合国官员和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际游人和港、澳、台同胞。可以预见,今后随着众多文物古迹的相继修复开放,加之京(北京)九(龙)铁路通车,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亳州的旅游业将会进一步兴旺起来。
其二,亳州是著名的酒乡。酿酒业以古井酒厂为龙头,已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成为亳州经济的重要支柱。古井酒的酿造,有悠久的历史。古井贡酒风格独特,入口绵软,回味悠长,从1963年起,连续获全国第二、三、四届白酒评比会金奖,跻身于中国名酒之列,畅销国内外市场。1986年,古井酒厂总产值近1500万元,上缴税金700多万元,创汇170万美元。近年在古井酒厂带动下,乡镇酒厂发展迅速:1984年16家,1986年170多家。其产品获部优1个,省优9个。今后随着生产环境的日益优化,亳州酿酒的经济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其三,亳州是全国四大药市之一,药材的种植和经营有悠久的历史。亳州自东汉以来就广为种植药材,至明清,成为全国著名的产地和市场。民国期间,产药材140种左右。60年代后,进行良种引进、试种和推广。至1985年,品种400多种,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总蕴藏量为60多万担,除销向国内市场,亦远销香港、英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市场逐步开放,国家、集体、个人群起经营,竞争激烈,亳州药商足迹遍及大陆各地,外埠药商也争相前来。为促进中药材贸易,1985年起,每年召开中药材交流大会,总成交额均在1.5亿元左右。
其四,泡桐资源丰富。泡桐为亳州传统种植树种,具有纹密、干直、质轻、椭心小、不变形等优点,且适于搞规模经营。其产品不但是国内市场,也是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木材市场的畅销物资。1984年,采伐量为3.5万立方米,出口1.3万立方米,其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其五,亳州为优质烟草生产基地。烟草规模种植始于民国初。70年代中期以后,种植面积通常在10万亩以上。1986年,种植面积为13万亩,产烟叶3989万斤。其产量占当年阜阳地区总产量59%左右。烟草的生产也刺激了亳州卷烟业的发展。1986年产香烟4.8万箱,畅销于安徽省内与北方数省,实现产值近1300万元。
根据亳州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1986年,亳州市委、市政府把“酒乡药都烟桐地,轻工商业旅游城”和把亳州市建成“东进西出的桥头堡”作为建设亳州的奋斗目标,使亳州市的经济建设又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但是,亳州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主要是:第一,近年来涡河淤积和河水污染严重。1981年与1953年相比,大寺闸至两河口段,河床平均淤积6米,使其排涝标准由20年一遇降到不足5年一遇。可是上游来水含沙量仍有增无减,河床淤积更趋严重,令人堪忧;加之70年代后,上游各县、市及亳州市一些工厂,排放废水,直接污染涡河及其主要水道,对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更造成直接影响。第二,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够协调。骨干企业较少,且设备老化。第三,农业水利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不强,加之生产资料流通渠道不够顺畅,影响了农民对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亳州世代的开拓者们,前仆后继,不畏艰险,茹苦含辛,写下了亳州壮丽的史诗,令人难以忘怀。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作为他们事业继承者,勤劳智慧的亳州人民,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亳州这片热土上,定能描绘出更瑰丽的明天!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华北平原。东西窄,南北长,呈海棠叶状,总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东、北、西三面与河南省永城、夏邑、虞城、商邱、鹿邑、郸城6县接壤,南部、东南部与安徽省太和、涡阳两县毗邻。全境地势平坦开阔,自西北向东南微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汉、回、蒙古、壮、满等民族,总人口110余万。
亳州市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但也具有过渡带气候的变异性,有些年份干旱缺雨,有时又多雨成灾。低温、霜冻、冰雹、干热风等灾害时有发生。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存表明,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周初,亳州属焦国,其后改属陈国和楚国。秦代隶砀郡,后隶泗水郡。西汉末,隶吾符(原沛郡)。东汉,隶豫州沛国;建安后置谯郡。魏黄初二年(221),谯城为陪都。南北朝时期,改谯县为小黄县,于谯郡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始改南兖州为亳州。隋大业三年(607),复改小黄县为谯县。唐开元年间,诏以亳州为“十望”州府之一。五代时期,亳州先后置宣武军、防御州、团练州。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升为集庆军,置节度使。元代,改属河南行中书省归德府。元末,刘福通拥立韩林儿起义,以亳州城为都。明初,亳州改隶凤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亳州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降为散州,隶颀州府。民国元年(1912),改亳州为亳县,隶安徽省凤颍六泗道(后改名淮泗道)。民国37年(1948)8月,成立亳州市,辖城关及郊区,与其他边区县并存。民国38年(1949)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专员公署。1986年3月,撤县建亳州市(县级),其辖区不变。同年,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亳州城自“楚平王筑谯城”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历史沧桑,逐渐发展成为淮北重镇。但至近代,因连年兵燹,至建国前夕,已是城垣倾圯,满目疮痍。建国后,亳州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新建设起这座城市。50年代后期,先后开辟了和平路、东关路,形成了和平路商业中心区。80年代初,在保护、修葺老城区的同时,重点进行了新城区的开发,先后拓宽了人民路、谯陵路等主干街道,改善了小街道路面。目前主干道上,现代化商场鳞次栉比,洪水、排水、照明、绿化配套全,快慢车分道,花木葱笼,喷泉、雕塑流光溢彩,一个现代化的新城,正迅速崛起!(二)
亳州境内,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中药材、棉花、烤烟的重要产区。建国以来,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机械化水平,基本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但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由于农业政策失误,致使农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小麦单产长期徘徊在50~100公斤之间,经济作物种植呈萎缩的趋势。70年代末,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摆脱了束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种植方面,主攻小麦的同时,又结合传统优势,恢复发展中药材、烤烟、棉花、辣椒、大蒜和油菜的规模种植,建成了优质烤烟、大蒜、辣椒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这一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0元左右。
林业是亳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境内建成以泡桐为主的绿化带4条,区级泡桐丰产林1处,乡四级林网1处。另外尚有行道林、河岸林、环村林、农桐间种林、桐药间种林等,覆盖率达到23%左右。木材蓄积量约182万立方米,木材采伐量6万立方米左右。其中核桃林场2。3万余亩,核桃树近19.5万株。1986年全市林业生产总值近1350万元,两次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副业、牧业、渔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逐步呈现专业化趋势。采集、编作、捕捞、人工养殖各业兴旺,畜禽饲养业也异军突起。1986年,全市大牲畜存栏数约20万头,实现产值5200余万元;水产总量1650吨,产值250万元;副业产值922万元。
(三)
亳州在历史上手工业堪称发达。唐、宋以来,手工业门类逐渐齐全。至明、清,作坊、匠铺已遍及城乡。主要有酿造、粮油加工、织染、修理、金银加工、纸扎、制毡、制笔、制炮、制作家具和农具等。亳州土绢早在唐代即闻名于世,进贡皇室。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赞道:亳州所产绪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清雍正年间,亳产贻锦绸又脐身于贡品之列,并成为名牌传统产品,被誉为“万寿绸”,畅销于北方各省。亳产地毡,曾于民国3年(1914)获巴拿马手工业品赛会二等银盾奖。清宣统元年(1909),同茂顺蛋厂建成投产,为亳州现代工业的发端。以后蛋品、酿造、五金、卷烟、发电等工业相继兴建,但规模不大,且举步维艰。到建国前夕,这些工业的年产值仅为688万元左右。建国后,经过37年的建设,境内逐步建起了以纺织、酿酒、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粮油加工、印刷、造纸为主的工业体系。80年代后,改革工业体制,完善了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又对企业进行大规模内涵改造,内引外联,使工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1984年,工业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86年,工业产值又猛增到近2.7亿元,有20多个工业品种获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
亳州市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辅以涡河水运。0705和105两条国道在市区交汇。另外,环区路、环乡路、环材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涡河航道自大寺港以下可常年通航,循淮河、长江,直达东南沿海各地。京九铁路商(丘)阜(阳)段正在兴建之中。
亳州是古代驿传的交汇点,境内有驿站、递铺多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始设官办邮局。建国后,当地党和政府致力于邮政建设,使投递、邮运、电讯设备逐渐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市话已实现了自动化,农话通达各乡,邮路通到所有居民点。
亳州地理位置优越,更兼水陆之便,自古即为黄淮之间的商品集散地。到明清,城内会馆遍布,商店星罗棋布,素有“小南京”之称。城内商品多集中经营,形成一物一街,一品一巷的格局,出现了白布大街、竹器巷、打铜巷、帽铺街、干鱼市、牛市、驴市等专业市场。民国期间,兵祸不断,社会动荡。加之交通被破坏,商业多萧条。到建国前夕,已是百业调敝。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恢复改造了旧商业,逐步建立起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商业为补充的经营体系。但终因流通渠道不够畅通,经营方式单一,发展比较迟缓。80年代以后,拓宽了商业渠道,恢复了专业市场,城内主要商业区由原来的两三条街发展到各主要街道,商业又充满了勃勃生机。到1986年,城乡商业机构网点己有7000多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85亿元,外贸出口创汇420万美元。其中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亿多元。
建国后,随着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量入为出”的原则,推行了新财政体制,使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经济不断发展。1986年,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4659万元,预算内总支出3646万元。
(四)
亳州位居中原战略要地,上接中州,下达江淮,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之称,历史上即是群雄逐鹿的重要场所。春秋时期,楚平王筑谯城,把亳州一带作为楚国北部边境的重要依托。秦末,陈胜、吴广令大将葛婴西克谯城,打开了西进的道路。东汉末,曹操起兵伐董卓、征东吴,皆把故乡亳州作为自己的后方基地。隋末,朱粲率家乡子弟奋勇起义,给隋朝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宋、金对峙,亳州一带更为逐鹿的战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拥立韩林儿称帝,定都亳州。明末,李自成为打开东进的大门,两陷州城,杀知州何燮,引起很大震动;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亦曾攻克亳州。清咸丰年间,为反抗清朝统治,亳州子弟聚众为捻,揭竿而起,征战10余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淮上军进军亳州,血洒城郭。“五四”运动爆发,亳州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慷慨激昂,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声援“五四”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亳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民国16年(1927)4月,亳州开始有共产党活动。翌年,中国共产党亳县特分委成立,组织地方武装,配合阜阳“四·九”暴动。抗日战争爆发,亳州人民踊跃投入抗日斗争,亳州大地又成为中华儿女浴血的战场。民国27年(1938)5月底,国民党刘汝明部六十八军为掩护主力突围,在亳州城及其近郊与日军激战,给日军以重创。民国28年(1939),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奔袭芦庙集,击毙日伪军百余人。这年,共产党以公开身份参加亳县动员委员会工作团,直接参与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其后,亳州人民以新四军四师为依托,组织人民游击武装,创建抗日民主政权和根据地,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在亳县四周边境地带建立起一个个革命政权,开展斗争,使革命力量逐渐由弱变强。在淮海战役中,亳州人民踊跃参军,为这场大决战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民国37年(1948)2月下旬,亳州全境解放,亳州人民在共产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情报)等斗争,巩固和发展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社会得以安定,给后来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
亳州名流辈出,人文荟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造就了一代代风流人物。东汉末,曹操父子及其周围的文士,师承《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风格以刚健质朴、慷慨悲凉见长,被后世誉为“建安风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建安文学优良文风的继承者,曹睿、夏侯玄、夏侯湛等人也以大量的诗文创作,为世人所瞩目。唐代州人曹霸擅画,受诏画御马,修补《凌烟阁功臣像》,与韩干齐名。唐、宋名士陈抟博学多识,精于诗、文、书、画、易学,被誉为奇人。宋代,欧阳修、曾巩、晏殊等文坛巨子相继在亳州为官,对亳州文坛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元代,孟汉卿的杂剧,受到后世戏曲作家的推崇。至明,薛惠、薛凤翔,以其大量诗文创作,丰富了我国的文学遗产。及到清代,书法、绘画、木刻、剪纸等均有所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从本世纪20年代起,当地文人相继成立文学社、诗社、书画研究社,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建国后,当地的文学艺术创作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出现了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佼佼者,产生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徐瑛的小说、李先轶的诗歌,在国内出版了专辑;电影表演艺术家仲星火为我国影坛增添了新的光彩;颜语的国画,在全国享有盛誉;亳州剪纸淳朴凝重,刚柔相济,乡土气息浓厚,受到日本、欧美等国的青睐。亳州在戏剧、民间文学、摄影、书法、通讯、学术研究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亳州自古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唐代即建有学宫。清代,城内朱公书院、柳湖书院、培英书院,人文荟萃、名重一时。建国前夕,全县共有公立、民办、私立各种小学384所,中学1所,但多设备简陋,生员不多。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教育设施不断完备,入学率和巩固率不断提高,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量的人材。现在亳州籍专家学者遍于全国。1986年,全市共有小学669所,中学80所,其中农业职业中学8所,完全中学4所。另外还有盲聋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阜阳分校亳州教学点各1所。有的企业单位还开办有进修学校或进修班。
亳州是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的故乡,又是全国著名的药材产地和集散地,医疗卫生事业很兴盛。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注意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力兴办卫生院(室、所)和门诊部,不间断地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地控制了乙脑、霍乱、天花等流行性疾病。1978年后,逐步在全境形成了县、区、乡医疗卫生网。1986年全市有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各1个,卫生进修学校1所。有区级卫生院24个,乡级卫生院33个,另有村级和街道卫生院、门诊部。共有大型医疗仪器械300多台(件)。
亳州自古有尚武之风,民间体育相当活跃。建国后在田径、篮球、棋类、武术等项目上,人材济济、成绩斐然。1958年,被安徽省政府命名“篮球县”。1986年在“亚洲杯”棋类锦标赛上,全国女子棋类赛冠军、中国象旗大师高华,为中国女队三次蝉联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加冕称“后”。现在亳州有阶梯看台球场1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草坪足球场2个,标准篮球场93个(其中灯球场2个),乒乓球训练馆8间。建国以来共输送体育人才110名。
(六)
在亳州市经济发展中,有五方面的优势。
其一,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亳州自周至今,历尽沧桑,成为黄淮平原上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至今南京巷、白布大街、爬子巷等街巷仍基本保持原貌,古风犹存,是游人寻幽探胜的好地方。而且境内文化遗存也相当丰富。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商代、春秋战国、汉代的古遗址、古墓葬就多达100余处,其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花戏楼是迄今国内少数保存完好的清代大型建筑之一,以其富丽堂皇著称。其砖雕玲珑剔透,巧夺天工,为国内所罕见;木雕色彩斑斓,形象逼真,堪称艺苑上品。其他名胜,诸如华祖庵、汤王墓、董园二号墓、曹四孤堆、地下道等处,也是游人游览驻足的好去处。自1985年以来,亳州每年接待游人5万余,其中有联合国官员和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际游人和港、澳、台同胞。可以预见,今后随着众多文物古迹的相继修复开放,加之京(北京)九(龙)铁路通车,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亳州的旅游业将会进一步兴旺起来。
其二,亳州是著名的酒乡。酿酒业以古井酒厂为龙头,已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成为亳州经济的重要支柱。古井酒的酿造,有悠久的历史。古井贡酒风格独特,入口绵软,回味悠长,从1963年起,连续获全国第二、三、四届白酒评比会金奖,跻身于中国名酒之列,畅销国内外市场。1986年,古井酒厂总产值近1500万元,上缴税金700多万元,创汇170万美元。近年在古井酒厂带动下,乡镇酒厂发展迅速:1984年16家,1986年170多家。其产品获部优1个,省优9个。今后随着生产环境的日益优化,亳州酿酒的经济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其三,亳州是全国四大药市之一,药材的种植和经营有悠久的历史。亳州自东汉以来就广为种植药材,至明清,成为全国著名的产地和市场。民国期间,产药材140种左右。60年代后,进行良种引进、试种和推广。至1985年,品种400多种,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总蕴藏量为60多万担,除销向国内市场,亦远销香港、英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市场逐步开放,国家、集体、个人群起经营,竞争激烈,亳州药商足迹遍及大陆各地,外埠药商也争相前来。为促进中药材贸易,1985年起,每年召开中药材交流大会,总成交额均在1.5亿元左右。
其四,泡桐资源丰富。泡桐为亳州传统种植树种,具有纹密、干直、质轻、椭心小、不变形等优点,且适于搞规模经营。其产品不但是国内市场,也是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木材市场的畅销物资。1984年,采伐量为3.5万立方米,出口1.3万立方米,其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其五,亳州为优质烟草生产基地。烟草规模种植始于民国初。70年代中期以后,种植面积通常在10万亩以上。1986年,种植面积为13万亩,产烟叶3989万斤。其产量占当年阜阳地区总产量59%左右。烟草的生产也刺激了亳州卷烟业的发展。1986年产香烟4.8万箱,畅销于安徽省内与北方数省,实现产值近1300万元。
根据亳州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1986年,亳州市委、市政府把“酒乡药都烟桐地,轻工商业旅游城”和把亳州市建成“东进西出的桥头堡”作为建设亳州的奋斗目标,使亳州市的经济建设又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但是,亳州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主要是:第一,近年来涡河淤积和河水污染严重。1981年与1953年相比,大寺闸至两河口段,河床平均淤积6米,使其排涝标准由20年一遇降到不足5年一遇。可是上游来水含沙量仍有增无减,河床淤积更趋严重,令人堪忧;加之70年代后,上游各县、市及亳州市一些工厂,排放废水,直接污染涡河及其主要水道,对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更造成直接影响。第二,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够协调。骨干企业较少,且设备老化。第三,农业水利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不强,加之生产资料流通渠道不够顺畅,影响了农民对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亳州世代的开拓者们,前仆后继,不畏艰险,茹苦含辛,写下了亳州壮丽的史诗,令人难以忘怀。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作为他们事业继承者,勤劳智慧的亳州人民,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亳州这片热土上,定能描绘出更瑰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