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农技应用
(一)施肥
境内农用肥向以土杂肥为主,每亩施用量2000斤左右。1955年始施用化肥,主要用于经济作物,当年计施硫酸铵17吨。1958年化肥施用量达到2673吨。品种有氯化铵、硫酸铵、氨水等。1964年试种绿肥,并推广高温积肥和绿肥沤制技术。磷、氮肥料也广为施用,分别用于施底肥和提苗拔节,当年施用绿肥75吨,化肥1360吨。70年代初,又推广了“九二”。“七二”。“五四六”、“杀螟杆菌”等菌肥。1972年,绿肥种植面积达到4035亩,氮肥施用量9680.35吨,过磷酸钙施用量42952吨。农业实行责任制后,农民追求快速高效,化肥施用量剧增。1980年开始施用微肥,对果树、油菜、棉花施用硼肥,对花生、大豆施用钼肥。磷酸二氢钾用于小麦叶肥。同年推广小麦配方施肥方法,境内高产地区氮、磷施用比例为1∶0.5,一般地区1∶0.7,薄地1∶1。1984年化肥施用量高达27162吨,土杂肥亩均3大车,磷肥亩均48斤,饼肥亩均15斤。菌肥不再使用,绿肥仅有零星种植,土杂肥仅作为底肥使用。1986年,全市共施用氮肥47542吨,磷肥46429吨,复合肥5511吨。
(二)病虫防治
当地曾屡遭蝗灾和其他病虫灾害。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小麦有吸浆虫、粘虫、锈病、黑穗病、杆黑粉病、豌豆象、麦蚜、麦蜘蛛等。大豆有豆天蛾、食心虫、造桥虫。棉花有棉铃虫、红铃虫、叶跳蝉、盲椿象、棉蚜、炭疽病、黄枯萎病等。红芋黑斑病、红芋天蛾、玉米螟、高粱螟、烟叶黑茎病、烟青虫。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蚜槽、地老虎。水稻的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蚤等,病虫害发生率一般在5~15%,重者100%。1949年,全县总计发生虫害面积130598亩,药治面积15350亩;发生病害53300亩,防治34505亩。50年代初实行“防重于治,有虫必治,全面防治,重点消灭”的治虫方针,建立了植保机构。1956年全市171万亩小麦锈病大面积发生,各地用“石硫合剂”进行了防治。在1958~1971年的14年中,先后6次大面积发生小麦锈病危害(1958、1960、1964、1966、1968、1970),危害面积一般在40~60万亩左右。从1972~1985年的14年中有8年(1972、1973、1976、1977、1978、1979、1980、1981)发生,面积都在50~100万亩。1977年,全县共出动25万人次,插草把120个,设糖酸醋液盆5万个,人工捕虫5万余斤,防治面积52万亩,占发生面积的47.3%。豆天蛾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年份有1964、1972、1973、1981、1982、1983、1984、1985等8年,一般百株有虫10余头。推广使用的农药有“666”、滴滴涕、西力生、“1605”、“1059”、石灰、硫酸铜等。为了掌握虫情,县农业局1962年固定人员搞测报工作。1969年开始生物防治,推广棉田养蜂,瓢虫治蚜。60年代,小麦线虫病、大麦黑穗病、斜纹夜盗蛾、蝗虫等病虫害基本上得到控制。70年代豌豆象、小麦锈病、棉铃虫、豆天蛾、甘薯天蛾、黑疤病等病虫害,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1972年,县成立植保站和病虫测报站。1973年在各大队建立大队一级病虫测报点396个,生产队设测报员5340人。1974年,全县生产青虫菌1万余斤,防治小麦粘虫、五米螟、棉铃虫2.5万亩。1975年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小麦腥黑穗病1975年始发生,到1976年蔓延到王楼、立德、五马、张集、十河等5个公社17个大队计6000亩。经过采取烧毁、深埋等措施,将发病面积压缩到1667亩。1978年,普查发现有24个公社55个大队151个生产队发生红芋开花烂根病,面积达2.2万亩。经用抗病品种徐薯18号和轮作换茬等措施,到1979年将发病面积压缩到3963亩。1981年,在十八里、五马、十河、古城、双沟等5区建立病虫测报点,上半年共防治小麦病虫害7.7万亩,销售农药18吨。1983年共防治病虫害4.06万亩,占发生面积的90%。1984年夏季,成立植保公司,在十八里、十九里、十河、双沟、五马等区搞小麦综合防治示范片57.5万亩。当年防治病虫面积占发生面积的92.2%,挽回粮食损失337.6万斤、棉花187万斤、花生35万斤。1986年,全市发生农田病虫害12450亩,均及时得到防治。
(三)土壤改良
境内土壤原系砂礓黑土。自黄水夺淮入海后,黄水挟带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土壤的多样性。在全境耕地中,目前有沙土39.02万亩,两合土20.31万亩,黄土17.89万亩,黑土23.88万亩,青白土3.47万亩,碱土7.88万亩,砂礓土2.49万亩,白土5.71万亩,淤土91.76万亩。其中砂礓黑土类主要分布在十河、大杨、古城、双沟、核桃场;潮土类主要分布在沿涡河两岸的十八里、魏岗、张集、五马、亳州镇、十九里、观堂和大杨、十河的北部。
自建国以来,土壤的改良主要沿袭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深耕细作、增施肥料。少数地方采取“宽沟高岭”、“小沟小岭”的方式翻地和兴修小型水利工程,防御涝渍。1953年,全县共修农田200亩。60年代以来,盲目扩大水稻面积,硬性扩种马铃薯,增种晚秋,造成耕作制度混乱,土壤养分流失,用地养地失调,地力亏竭。1970年,全县台田面积增加到54.3万亩,条田增至6.23万亩。1972年,共治理低洼易涝耕地110.71万亩,深翻土地28.85万亩,修台田62.1万亩。1978年后,农民敢于投工、投肥、投资,每亩投资由过去10元增加到20~30元。并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和作物布局,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亩产较1978年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双沟、古城等区对砂礓黑土增施猪粪,改土培肥效果显著。在沿涡地少人多两合土地区,采用驴打滚抽筋翻地法改良土壤。1979年12月至1985年6月第二次土壤普查,共挖剖面5600个,取耕层土样1414个,化验土样1551次,完成了《土壤圈》、《养分图》和《土地改良利用图》。把全市土地耕地按四级分类分为2个土类5个亚类9个土属30个土种。从普查情况看,当地土壤养分含量总的特点是缺磷少氟,氮、磷、钾比例为11∶1∶29.2,有机质含量低。
亳州市土类土壤养分含量统计表(1985)
(四)良种推广
繁育、供应建国前,境内种子选留皆系自发、分散进行。50年代初,实行自繁、自选、自用、自留和国家给予必要的辅助的种子工作方针。1952年,在王大庄建立国营良种场,重点繁育小麦、大豆原种。1956年开始进行社队良种繁育。1957年,全县计有190个农业社建种子田31550亩。1959年5月,县设种子局,在13个公社设种子站,统管种子的选留、保管、繁育、调运、推广工作。全县建种于田16800亩。以后每年按作物面积的十分之一建种子田。总计1951—1959年,全县共选种85000万斤,调进31个故种24173万斤。至1960年,全县共建成种子专用仓库容量3621万斤,公社良种繁育场10个,大队繁育场93个,良种区35个。1964年,成立县种子公司。1970年,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繁育体系。对种子统一繁殖、统一保管、统一使用。1972年,共繁育良种2000万斤。1974年共3120万斤。其中块选2757万斤,穗选363万斤。至1977年,全县各公社均建立了种子站和良种场,总面积3980亩。全年繁育小麦良种50万斤,大豆良种20万斤,其他作物良种10万斤。1980年后,改变70年代实行的预约繁殖、合同收购为预约繁殖,平价议价结合,定量收购。并实行种子生产专业化,品种布局区域化、良种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四化一供”方针。1981年,全县共有“三圃田”343.5亩,良种基地1.8万亩。烟草和杂交西瓜也实现了统一供种。各区种子站年经营种子179万斤。1983年起,对种子又实行预约繁殖,议价收购,或以销定购、寄存代销的方式。1984年计建良种基地7700亩,经营良种239.1万斤。1985年经销236万斤。1986年进行了良种承包试验推广。
引进推广小麦:建国前后的主要农家品种有红芒糙(又名小红芒)、靠山红(大红芒)。50年代初,先后引进玉麦、南大2419、金大2905、石家庄54和407、五爪麦等。1956年引进碧蚂一号420万斤,成为当家品种,年种植50~60万亩,亩产200~300斤。南大2419种植40万亩,亩产300~400斤。60年代先后引进了阿夫、阿勃、吉利等春性品种。1970年引进了丰产3号,1973年引进了九兰39、郑州683、毛颍阿夫等耐肥高产品种,翌年种植50万亩,成为早、中茬的当家品种。7023属春性,1974年发展到36万亩,成为中、晚茬当家品种。毛颍阿夫耐肥,产量不稳定,适合晚茬,其他均做搭配品种。1975年引进郑引1号,很快代替了丰产3号。成为境内高产地区中、晚茬的当家品种。1977年引进矮丰3号,代替了泰山1号。1977年城父公社马厂大队农科队,从郑引1号小麦中系统选育出马厂2号小麦新品种,属春性,既耐肥,抗性又强,又高产,经54个点试验,比郑引1号增产10.4%,从而成为中、晚茬当家品种。曾荣获1985年全国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1980年引进百农3217,属半冬性,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50~70%,成为早、中茬的主要当家品种。1985年,又引进徐州21弱春性高产品种和济市7602、陕农7859等春性品种。
黄豆:1956年前种植当地农家品种糙芽豆(又叫小芽豆),种植面积40~50万亩。水牛皮、弯角黄、青豆、小茶豆、黑豆的面积在15~20万亩。1958年黄豆面积50~60万亩,其中黄茧壳10万亩,平顶四、平顶五13万亩,紫花糙20万亩,天鹅蛋5万亩。1959年引进豌豆团,推广10万亩,亩产130斤。1966年,五马区农技站选育“亳县大豆”(大粒型),推广11万亩,高产田块亩产达300斤。70年代初期引进徐州424、官选23、济南2号、脐黄乡号、蒙城大豆等,其中“徐州424”种植面积占50%。80年代初,引进跃进5号,成为沿涡地区的当家品种,商邱197成为东部地区的当家品种。1984年,引进豫豆2号(大粒型)、“早熟578”,一般亩产200~250斤。1985年,引进淮黄1号,一般亩产250斤。
玉米:建国前仅有小白棒为当家品种。1957年调进六安火燥子、山西的金皇后,当年种植8万亩。1968年推广“洛阳85”4万亩。7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玉米双跃3号(双交种),亩产330斤。后改用华威单交种和安农3号双交种,面积13万亩。1979年,推广丹玉6号,年播面积20万亩,单产提高到400~500斤。1980年推广京杂6号(高肥品种)、鲁原单4号(中肥品种),并改春种为夏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群众还自行引进“八趟白”玉米常规品种。
其他品种:建国后,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其他作物也逐步实现了良种化,经过不断地提纯复壮,形成一批优良的当家品种。如60年代,引进保加利亚熟豌豆,70年代引进沪油106油菜良种和北京朝阳红杂交高粱。80年代,引种徐薯18号及6优系红芋品种,中芝7号、郑芝1号芝麻品种等。1985年,引进西引大麦品种等,均迅速获得推广,至今仍有大面积种植。
(五)国营农场示范
1952年,建立良种示范农场和棉花原种场,主要进行增产示范、繁殖良种、积累资金、培养人材等工作。当年示范“胜种百号”甘薯和金大2905小麦,并推广小麦良种2461斤,胜利百号6457斤,斯字棉种470斤。1954年以场代队向郭井、后瓦房两个农业社的社员传授生产先进技术。全场共种麦297亩,单产225.2斤,比1953年单产提高40%,比社组小麦单产高出50%;192亩大豆,单产158斤;74亩红芋,单产3190斤,比社组红芋单产高67.3%;115亩棉花,单产84斤,比社组高33%;8亩马铃薯,单产1054斤,比1953年单产提高250%。1964年夏收全县组织共500人田间观摩,并以实物标本和新式农具在城里展览20天。1967年引进试种9个小麦品种,其中北京8号、阿夫的单产分别为414斤、402斤,比早洋麦、内乡5号小麦增产25~40%。进入70年代生产麦豆原种,每年种植麦、豆株行、株系。原种“三圃田”,面积50~70亩。每年试种3~5个小麦品种,生产良(原)种3~5万斤。1974年棉花原种场共试种棉花144亩,提供良种5万斤。1977年大面积繁殖“马场2号”小麦良种,并对小麦进行提纯复壮。1980年后,棉花原种场逐步转入徐州68—4号和开农8号花生种以及襄颍1号烟草等良种试种。1982、1983两年在地区组织的原种鉴定中,该场生产的马场2号原种纯度均在99.8%以上,7023原种在99.6%以上,74—22小麦在99.7%以上。发给了合格证书,获得1983年阜阳地区原种生产标准先进单位奖状。1984年全场午季获得大丰收,340亩小麦,平均单产706斤,总产24.3万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六)农技推广
推广机构民国时期,县政府设有农业技术推广所,并开办苗圃,但未见成效。建国后,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机构的建设。1950年,成立畜牧兽医工作协会。1953年,成立畜牧兽医站。同年7月,畜牧兽医站和蚕桑工作组合并,建立了亳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开展综合性技术指导,建立基点,由点到面推广农业技术。1955年4月20日,成立亳县农业局,对农业生产实行综合管理。在10个区建立10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958年又新建100亩的鱼苗场,2500亩园艺场和板桥口干部试验农场。1961年4月,设农科所。1980年1月17日,成立种子公司、烟科所、农业技术推广所(后改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技术推广建国初,农技推广主要面向互助组及合作社。根据“就地取材、就地推广”的方针,按生产季节,召开老农座谈会或采取田间观摩、技术传授等方式进行技术推广。1954年,在3个合作社建立基点,进行综合性生产技术指导。60年代搞样板田、样板队,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1965年,建立11个不同类型的样板大队,并在样板队培训各种技术员2100人次,推广良种40万斤,并采用新技术种绿肥1.5万亩,红芋火坑育苗124万斤,红芋间、套种玉米8万亩,防治病虫害130万亩。同年还推广施用磷肥、棉花合理密植、红芋育苗圃、胜利百号红芋的提纯复壮、红芋改良贮藏等技术。建立良种场。队、田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和玉米、高粱“两杂”制种田。推广防治红芋天蛾药剂拌种技术和塑料薄膜育秧、沙淤互换改土、深耕深翻改土等技术。张沃农技站采用色板诱蚜,试制7216菌种防治棉蚜和棉铃虫。沙土公社张竹园大队推行水、旱轮作,粮肥轮作等技术。1978年,据全县15个基点统计,共有小麦3828亩,单产488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5倍。其中高额丰产田180亩,亩产1222.8斤。秋季进行科学试验,示范项目100个,其中红芋26个。玉米15个、大豆26个、绿肥等33个。各基点还进行了大豆打顶、间苗和棉花生物防治等试验。全县良种逐渐普及推广。农业实行责任制后,大抓示范户、科技户、联系户,进行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又实行推广代经营,经营促推广的办法,开展技术承包,在农民中形成了“科学热”。1979年,共有社队群众性科研机构2161个,技术员5595人,试验田13129亩。1982年,县农科部门抽调9名技术人员承包棉花800亩,大豆415亩。1983年以来,县、区两级共举办作物栽培、种子、植保、蚕桑、果树等定向专业技术培训班104期、4579人。以会代训区乡、村干部和示范户174期,2400人次。选拔217人为乡农民技术员。在部分乡建立起农技站。全县各区共组织技术讲座258次,听众2.4万人次。设技术咨询处接待农民2.1万人次。张贴技术广告51期,印发各种小册子74.7万份。同年结合土壤调查,创办了农业广播学校,参加学员954人。县农科部门送技术下乡,搞技术承包。县农科所提供良种3万斤,繁育快速77—6红芋品种1万斤。并完成了中央、省、地交给的19个试验项目。试种成功8个小麦品种,5个大豆品种,2个油菜品种。1984年,推广大豆间苗产量翻番的经验,全市55万亩大豆,间苗的达41万亩。同时,在全县推广小麦阿斯匹林加盐激素拌种,水杨酸钠拌种技术,用磷肥、激素和卅烷醇喷施小麦15万亩,一般增产5~10%。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栽植作物3000亩,蔬菜、瓜果产量增加到100~200%。当年为提高复种指数,采用春改夏技术,夏玉米、夏高粱、夏红芋面积分别达到20万、14万、20万亩。又推广了棉花、红芋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集中到226个行政村种植。1985年以来,全市农业科技干部人均负担2万亩耕地的农技推广任务。各区、镇均建立了科普协会、种子站、植保服务队。部分乡建立农技站和种子、植保服务点,重点村有种子员、植保示范户。当年共示范科技项目50多个。同年还对全县土壤化验520次,建立12个成果应用示范点,1个大队联系点。进行了小麦良种、配方施肥和微肥应用的试验。
境内农用肥向以土杂肥为主,每亩施用量2000斤左右。1955年始施用化肥,主要用于经济作物,当年计施硫酸铵17吨。1958年化肥施用量达到2673吨。品种有氯化铵、硫酸铵、氨水等。1964年试种绿肥,并推广高温积肥和绿肥沤制技术。磷、氮肥料也广为施用,分别用于施底肥和提苗拔节,当年施用绿肥75吨,化肥1360吨。70年代初,又推广了“九二”。“七二”。“五四六”、“杀螟杆菌”等菌肥。1972年,绿肥种植面积达到4035亩,氮肥施用量9680.35吨,过磷酸钙施用量42952吨。农业实行责任制后,农民追求快速高效,化肥施用量剧增。1980年开始施用微肥,对果树、油菜、棉花施用硼肥,对花生、大豆施用钼肥。磷酸二氢钾用于小麦叶肥。同年推广小麦配方施肥方法,境内高产地区氮、磷施用比例为1∶0.5,一般地区1∶0.7,薄地1∶1。1984年化肥施用量高达27162吨,土杂肥亩均3大车,磷肥亩均48斤,饼肥亩均15斤。菌肥不再使用,绿肥仅有零星种植,土杂肥仅作为底肥使用。1986年,全市共施用氮肥47542吨,磷肥46429吨,复合肥5511吨。
(二)病虫防治
当地曾屡遭蝗灾和其他病虫灾害。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小麦有吸浆虫、粘虫、锈病、黑穗病、杆黑粉病、豌豆象、麦蚜、麦蜘蛛等。大豆有豆天蛾、食心虫、造桥虫。棉花有棉铃虫、红铃虫、叶跳蝉、盲椿象、棉蚜、炭疽病、黄枯萎病等。红芋黑斑病、红芋天蛾、玉米螟、高粱螟、烟叶黑茎病、烟青虫。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蚜槽、地老虎。水稻的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蚤等,病虫害发生率一般在5~15%,重者100%。1949年,全县总计发生虫害面积130598亩,药治面积15350亩;发生病害53300亩,防治34505亩。50年代初实行“防重于治,有虫必治,全面防治,重点消灭”的治虫方针,建立了植保机构。1956年全市171万亩小麦锈病大面积发生,各地用“石硫合剂”进行了防治。在1958~1971年的14年中,先后6次大面积发生小麦锈病危害(1958、1960、1964、1966、1968、1970),危害面积一般在40~60万亩左右。从1972~1985年的14年中有8年(1972、1973、1976、1977、1978、1979、1980、1981)发生,面积都在50~100万亩。1977年,全县共出动25万人次,插草把120个,设糖酸醋液盆5万个,人工捕虫5万余斤,防治面积52万亩,占发生面积的47.3%。豆天蛾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年份有1964、1972、1973、1981、1982、1983、1984、1985等8年,一般百株有虫10余头。推广使用的农药有“666”、滴滴涕、西力生、“1605”、“1059”、石灰、硫酸铜等。为了掌握虫情,县农业局1962年固定人员搞测报工作。1969年开始生物防治,推广棉田养蜂,瓢虫治蚜。60年代,小麦线虫病、大麦黑穗病、斜纹夜盗蛾、蝗虫等病虫害基本上得到控制。70年代豌豆象、小麦锈病、棉铃虫、豆天蛾、甘薯天蛾、黑疤病等病虫害,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1972年,县成立植保站和病虫测报站。1973年在各大队建立大队一级病虫测报点396个,生产队设测报员5340人。1974年,全县生产青虫菌1万余斤,防治小麦粘虫、五米螟、棉铃虫2.5万亩。1975年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小麦腥黑穗病1975年始发生,到1976年蔓延到王楼、立德、五马、张集、十河等5个公社17个大队计6000亩。经过采取烧毁、深埋等措施,将发病面积压缩到1667亩。1978年,普查发现有24个公社55个大队151个生产队发生红芋开花烂根病,面积达2.2万亩。经用抗病品种徐薯18号和轮作换茬等措施,到1979年将发病面积压缩到3963亩。1981年,在十八里、五马、十河、古城、双沟等5区建立病虫测报点,上半年共防治小麦病虫害7.7万亩,销售农药18吨。1983年共防治病虫害4.06万亩,占发生面积的90%。1984年夏季,成立植保公司,在十八里、十九里、十河、双沟、五马等区搞小麦综合防治示范片57.5万亩。当年防治病虫面积占发生面积的92.2%,挽回粮食损失337.6万斤、棉花187万斤、花生35万斤。1986年,全市发生农田病虫害12450亩,均及时得到防治。
(三)土壤改良
境内土壤原系砂礓黑土。自黄水夺淮入海后,黄水挟带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土壤的多样性。在全境耕地中,目前有沙土39.02万亩,两合土20.31万亩,黄土17.89万亩,黑土23.88万亩,青白土3.47万亩,碱土7.88万亩,砂礓土2.49万亩,白土5.71万亩,淤土91.76万亩。其中砂礓黑土类主要分布在十河、大杨、古城、双沟、核桃场;潮土类主要分布在沿涡河两岸的十八里、魏岗、张集、五马、亳州镇、十九里、观堂和大杨、十河的北部。
自建国以来,土壤的改良主要沿袭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深耕细作、增施肥料。少数地方采取“宽沟高岭”、“小沟小岭”的方式翻地和兴修小型水利工程,防御涝渍。1953年,全县共修农田200亩。60年代以来,盲目扩大水稻面积,硬性扩种马铃薯,增种晚秋,造成耕作制度混乱,土壤养分流失,用地养地失调,地力亏竭。1970年,全县台田面积增加到54.3万亩,条田增至6.23万亩。1972年,共治理低洼易涝耕地110.71万亩,深翻土地28.85万亩,修台田62.1万亩。1978年后,农民敢于投工、投肥、投资,每亩投资由过去10元增加到20~30元。并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和作物布局,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亩产较1978年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双沟、古城等区对砂礓黑土增施猪粪,改土培肥效果显著。在沿涡地少人多两合土地区,采用驴打滚抽筋翻地法改良土壤。1979年12月至1985年6月第二次土壤普查,共挖剖面5600个,取耕层土样1414个,化验土样1551次,完成了《土壤圈》、《养分图》和《土地改良利用图》。把全市土地耕地按四级分类分为2个土类5个亚类9个土属30个土种。从普查情况看,当地土壤养分含量总的特点是缺磷少氟,氮、磷、钾比例为11∶1∶29.2,有机质含量低。
亳州市土类土壤养分含量统计表(1985)
(四)良种推广
繁育、供应建国前,境内种子选留皆系自发、分散进行。50年代初,实行自繁、自选、自用、自留和国家给予必要的辅助的种子工作方针。1952年,在王大庄建立国营良种场,重点繁育小麦、大豆原种。1956年开始进行社队良种繁育。1957年,全县计有190个农业社建种子田31550亩。1959年5月,县设种子局,在13个公社设种子站,统管种子的选留、保管、繁育、调运、推广工作。全县建种于田16800亩。以后每年按作物面积的十分之一建种子田。总计1951—1959年,全县共选种85000万斤,调进31个故种24173万斤。至1960年,全县共建成种子专用仓库容量3621万斤,公社良种繁育场10个,大队繁育场93个,良种区35个。1964年,成立县种子公司。1970年,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繁育体系。对种子统一繁殖、统一保管、统一使用。1972年,共繁育良种2000万斤。1974年共3120万斤。其中块选2757万斤,穗选363万斤。至1977年,全县各公社均建立了种子站和良种场,总面积3980亩。全年繁育小麦良种50万斤,大豆良种20万斤,其他作物良种10万斤。1980年后,改变70年代实行的预约繁殖、合同收购为预约繁殖,平价议价结合,定量收购。并实行种子生产专业化,品种布局区域化、良种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四化一供”方针。1981年,全县共有“三圃田”343.5亩,良种基地1.8万亩。烟草和杂交西瓜也实现了统一供种。各区种子站年经营种子179万斤。1983年起,对种子又实行预约繁殖,议价收购,或以销定购、寄存代销的方式。1984年计建良种基地7700亩,经营良种239.1万斤。1985年经销236万斤。1986年进行了良种承包试验推广。
引进推广小麦:建国前后的主要农家品种有红芒糙(又名小红芒)、靠山红(大红芒)。50年代初,先后引进玉麦、南大2419、金大2905、石家庄54和407、五爪麦等。1956年引进碧蚂一号420万斤,成为当家品种,年种植50~60万亩,亩产200~300斤。南大2419种植40万亩,亩产300~400斤。60年代先后引进了阿夫、阿勃、吉利等春性品种。1970年引进了丰产3号,1973年引进了九兰39、郑州683、毛颍阿夫等耐肥高产品种,翌年种植50万亩,成为早、中茬的当家品种。7023属春性,1974年发展到36万亩,成为中、晚茬当家品种。毛颍阿夫耐肥,产量不稳定,适合晚茬,其他均做搭配品种。1975年引进郑引1号,很快代替了丰产3号。成为境内高产地区中、晚茬的当家品种。1977年引进矮丰3号,代替了泰山1号。1977年城父公社马厂大队农科队,从郑引1号小麦中系统选育出马厂2号小麦新品种,属春性,既耐肥,抗性又强,又高产,经54个点试验,比郑引1号增产10.4%,从而成为中、晚茬当家品种。曾荣获1985年全国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1980年引进百农3217,属半冬性,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50~70%,成为早、中茬的主要当家品种。1985年,又引进徐州21弱春性高产品种和济市7602、陕农7859等春性品种。
黄豆:1956年前种植当地农家品种糙芽豆(又叫小芽豆),种植面积40~50万亩。水牛皮、弯角黄、青豆、小茶豆、黑豆的面积在15~20万亩。1958年黄豆面积50~60万亩,其中黄茧壳10万亩,平顶四、平顶五13万亩,紫花糙20万亩,天鹅蛋5万亩。1959年引进豌豆团,推广10万亩,亩产130斤。1966年,五马区农技站选育“亳县大豆”(大粒型),推广11万亩,高产田块亩产达300斤。70年代初期引进徐州424、官选23、济南2号、脐黄乡号、蒙城大豆等,其中“徐州424”种植面积占50%。80年代初,引进跃进5号,成为沿涡地区的当家品种,商邱197成为东部地区的当家品种。1984年,引进豫豆2号(大粒型)、“早熟578”,一般亩产200~250斤。1985年,引进淮黄1号,一般亩产250斤。
玉米:建国前仅有小白棒为当家品种。1957年调进六安火燥子、山西的金皇后,当年种植8万亩。1968年推广“洛阳85”4万亩。7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玉米双跃3号(双交种),亩产330斤。后改用华威单交种和安农3号双交种,面积13万亩。1979年,推广丹玉6号,年播面积20万亩,单产提高到400~500斤。1980年推广京杂6号(高肥品种)、鲁原单4号(中肥品种),并改春种为夏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群众还自行引进“八趟白”玉米常规品种。
其他品种:建国后,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其他作物也逐步实现了良种化,经过不断地提纯复壮,形成一批优良的当家品种。如60年代,引进保加利亚熟豌豆,70年代引进沪油106油菜良种和北京朝阳红杂交高粱。80年代,引种徐薯18号及6优系红芋品种,中芝7号、郑芝1号芝麻品种等。1985年,引进西引大麦品种等,均迅速获得推广,至今仍有大面积种植。
(五)国营农场示范
1952年,建立良种示范农场和棉花原种场,主要进行增产示范、繁殖良种、积累资金、培养人材等工作。当年示范“胜种百号”甘薯和金大2905小麦,并推广小麦良种2461斤,胜利百号6457斤,斯字棉种470斤。1954年以场代队向郭井、后瓦房两个农业社的社员传授生产先进技术。全场共种麦297亩,单产225.2斤,比1953年单产提高40%,比社组小麦单产高出50%;192亩大豆,单产158斤;74亩红芋,单产3190斤,比社组红芋单产高67.3%;115亩棉花,单产84斤,比社组高33%;8亩马铃薯,单产1054斤,比1953年单产提高250%。1964年夏收全县组织共500人田间观摩,并以实物标本和新式农具在城里展览20天。1967年引进试种9个小麦品种,其中北京8号、阿夫的单产分别为414斤、402斤,比早洋麦、内乡5号小麦增产25~40%。进入70年代生产麦豆原种,每年种植麦、豆株行、株系。原种“三圃田”,面积50~70亩。每年试种3~5个小麦品种,生产良(原)种3~5万斤。1974年棉花原种场共试种棉花144亩,提供良种5万斤。1977年大面积繁殖“马场2号”小麦良种,并对小麦进行提纯复壮。1980年后,棉花原种场逐步转入徐州68—4号和开农8号花生种以及襄颍1号烟草等良种试种。1982、1983两年在地区组织的原种鉴定中,该场生产的马场2号原种纯度均在99.8%以上,7023原种在99.6%以上,74—22小麦在99.7%以上。发给了合格证书,获得1983年阜阳地区原种生产标准先进单位奖状。1984年全场午季获得大丰收,340亩小麦,平均单产706斤,总产24.3万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六)农技推广
推广机构民国时期,县政府设有农业技术推广所,并开办苗圃,但未见成效。建国后,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机构的建设。1950年,成立畜牧兽医工作协会。1953年,成立畜牧兽医站。同年7月,畜牧兽医站和蚕桑工作组合并,建立了亳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开展综合性技术指导,建立基点,由点到面推广农业技术。1955年4月20日,成立亳县农业局,对农业生产实行综合管理。在10个区建立10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958年又新建100亩的鱼苗场,2500亩园艺场和板桥口干部试验农场。1961年4月,设农科所。1980年1月17日,成立种子公司、烟科所、农业技术推广所(后改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技术推广建国初,农技推广主要面向互助组及合作社。根据“就地取材、就地推广”的方针,按生产季节,召开老农座谈会或采取田间观摩、技术传授等方式进行技术推广。1954年,在3个合作社建立基点,进行综合性生产技术指导。60年代搞样板田、样板队,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1965年,建立11个不同类型的样板大队,并在样板队培训各种技术员2100人次,推广良种40万斤,并采用新技术种绿肥1.5万亩,红芋火坑育苗124万斤,红芋间、套种玉米8万亩,防治病虫害130万亩。同年还推广施用磷肥、棉花合理密植、红芋育苗圃、胜利百号红芋的提纯复壮、红芋改良贮藏等技术。建立良种场。队、田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和玉米、高粱“两杂”制种田。推广防治红芋天蛾药剂拌种技术和塑料薄膜育秧、沙淤互换改土、深耕深翻改土等技术。张沃农技站采用色板诱蚜,试制7216菌种防治棉蚜和棉铃虫。沙土公社张竹园大队推行水、旱轮作,粮肥轮作等技术。1978年,据全县15个基点统计,共有小麦3828亩,单产488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5倍。其中高额丰产田180亩,亩产1222.8斤。秋季进行科学试验,示范项目100个,其中红芋26个。玉米15个、大豆26个、绿肥等33个。各基点还进行了大豆打顶、间苗和棉花生物防治等试验。全县良种逐渐普及推广。农业实行责任制后,大抓示范户、科技户、联系户,进行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又实行推广代经营,经营促推广的办法,开展技术承包,在农民中形成了“科学热”。1979年,共有社队群众性科研机构2161个,技术员5595人,试验田13129亩。1982年,县农科部门抽调9名技术人员承包棉花800亩,大豆415亩。1983年以来,县、区两级共举办作物栽培、种子、植保、蚕桑、果树等定向专业技术培训班104期、4579人。以会代训区乡、村干部和示范户174期,2400人次。选拔217人为乡农民技术员。在部分乡建立起农技站。全县各区共组织技术讲座258次,听众2.4万人次。设技术咨询处接待农民2.1万人次。张贴技术广告51期,印发各种小册子74.7万份。同年结合土壤调查,创办了农业广播学校,参加学员954人。县农科部门送技术下乡,搞技术承包。县农科所提供良种3万斤,繁育快速77—6红芋品种1万斤。并完成了中央、省、地交给的19个试验项目。试种成功8个小麦品种,5个大豆品种,2个油菜品种。1984年,推广大豆间苗产量翻番的经验,全市55万亩大豆,间苗的达41万亩。同时,在全县推广小麦阿斯匹林加盐激素拌种,水杨酸钠拌种技术,用磷肥、激素和卅烷醇喷施小麦15万亩,一般增产5~10%。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栽植作物3000亩,蔬菜、瓜果产量增加到100~200%。当年为提高复种指数,采用春改夏技术,夏玉米、夏高粱、夏红芋面积分别达到20万、14万、20万亩。又推广了棉花、红芋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集中到226个行政村种植。1985年以来,全市农业科技干部人均负担2万亩耕地的农技推广任务。各区、镇均建立了科普协会、种子站、植保服务队。部分乡建立农技站和种子、植保服务点,重点村有种子员、植保示范户。当年共示范科技项目50多个。同年还对全县土壤化验520次,建立12个成果应用示范点,1个大队联系点。进行了小麦良种、配方施肥和微肥应用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