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畜禽饲养
(一)饲养种类
牛亳州养牛历史悠久。奶牛系民国35年由外国传教士引进。建国后重点发展耕牛的饲养。1954年存栏约8.7万头。1958年后实行公养,禁止私养和屠宰。同年县工商业联合会购进黑白花奶牛8头。每个生产队一般喂养4~6头耕牛。农村实行分户经营后,耕牛由公养转为私养。同时开始饲养菜牛、奶牛。1979年,县羊种改良站购进奶牛21头。1985年,牛在大牲畜中的比例也由1949年的67.7%,上升到80.3%,全县养牛专业户达3062户。1986年,全市年末头数达到171211头,其中黄牛171086头,水牛25头,良种奶牛100头。年产牛肉3932吨,牛奶173550公斤。
马建国前,仅富裕之家有少量喂养。1949年,全县存栏量仅为762匹,主要用于耕地和畜力运输。1953年,引进蒙古良种马。1959年存栏较1949年增长近1倍。1977年存栏量达到8447头。1981年达1.17万匹。在大牲畜中的比例也由1949年的1.1%上升到8.6%。1982年后,由于机、电动力的增加和马的抗逆性差,饲养量逐年下降。1986年末存6809匹,在大牲畜的比例下降到3.4%。
驴农村主要用于耕地和畜力拉运等。建国前后其饲养量比骡、马多出20倍左右。50年代存栏1.8~2.4万头。随着动力机械的推广应用,饲养量逐渐减少。60年代为1~1.5万头。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加之市场开放,小型运输发展起来,而驴肉又是当地喜食的菜肴,其皮又是熬制阿胶的原料,养驴者增多。1986年年末存栏14578头。
骡骡子抗逆力强、寿命长、耐役、力大、易饲养,是当地农民运输的主要动力,饲养量较大。50年代饲养量为200~400头,60年代500~900头,70年代2000~7000头。80年以后发展到万头以上。1986年饲养量9089头。
猪1949年末存栏量5.1万头左右,户均0.33头。1957年兴办了“万头养猪场”,号召农民达到“一亩一猪”、“一人一猪”的要求,并采取“所生仔猪,见母必留,先留后选”的办法,生猪饲养量猛增到14.6万头。后因饲养条件跟不上而下降。经过1962年调整,存栏量上升到11.78万头。1966年,全县有1个公社21个大队468个生产队实现生猪超《纲要》。1975年,采取卖猪奖售粮、饲料、化肥等多种形式的补贴办法,生猪存栏量有了增长。从1972~1979年,年均饲养量达20万头以上。1975年年末存栏量达30.3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1980年起,出现“卖猪难”的现象。1984年,存栏量下降到22万头。1985年,取消了“派购”、“奖售”的办法,因粮价的提高,肉价未动,年末存栏量有所下降。随着市场开放、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养猪向瘦肉型、专业化、商品化发展。1986年,全市出栏肥猪5头和出售仔猪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已达505户,当年全市年末总存栏量为218029头。
羊亳州历来有饲养山羊和绵羊的习惯。每逢灾年其饲养量大增,反之大减。1949年,山羊和绵羊年末实有数分别有0.69万头和0.04万头。1967年,山、绵羊存栏量增长到7.9万只和3.15万只。1977年至1982年间,年均饲养量均达到10万只以上。1986年,全市山、绵羊存栏量分别增长到103025只和3324只。年产羊肉715吨,羊奶31900公斤,绵羊毛8321公斤。养羊专业户增加到308家。
禽饲养鸡、鸭、鹅是农村传统家庭副业,建国后发展较快。1957年末,存栏量76.74万只,比1949年增长30.93%。之后由于“左”的干扰和自然灾害,加之生产队禁养,发展缓慢。1970年年末实有数为54.88万只。1981年后粮食部门开始生产供应鸡饲料,业务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在城郊和少数农村形成“养鸡热”。同时,鸭、鹅的饲养量也在增加。全县家禽饲养量从1982年起突破百万只,1984年,全县春孵“来航”、“白洛克”、“二八八”、“西塞斯”等良种鸡5万只。1985年,全县家禽饲养量达160.82万只,有养鸡专业户268家。1986年,出栏家禽157.9万只,年产禽肉1421吨,禽蛋6493公斤。
兔建国前后,农村饲养家兔数量很少。1957年底,存栏7.2万只。1958年后,逐年下降,到1969年末存栏不到5000只,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1979年,兔毛价格回升,全市出现“养兔热”。1985年,养兔专业户139家,计养兔7万余只。1986年,出栏量为10.2万只,年产兔肉152.6吨,兔毛10756公斤。
蜂建国前,农村多饲养土蜂。建国后到1957年,发展意大利蜂808箱;1966年降到21箱。1978年后,允许多种经营,养蜂数量回升。1986年,全市共养蜂1878箱,年产蜂蜜65520公斤。十九里区石大营村养蜂20箱以上的专业户有15家。
貂1980年,魏岗区的安溜、魏岗等村开始试养,到1984年已达1383只,其中种貂529只,仔貂845只,专业户达76家。1986年,养貂专业户有13家,养貂218只。
(二)饲料
境内牲畜饲养以圈养为主,禽类多为放养。牲畜饲料,冬春季以麦秸,夏秋季以青草为主,辅以少量杂粮以及酒糟、麸皮、豆饼等。此传统饲料一直沿用至今。1976年,境内始建饲料工厂。年产500万斤左右。饲料主要用酒糟、鼓皮、豆饼、玉米、红芋干等,加入添加剂生产配合饲料。主要饲料有雏鸡饲料、育成鸡饲料、产蛋鸡饲料、仔猪饲料、母猪饲料、公猪饲料、育肥猪饲料、瘦型猪饲料、免饲料、役畜饲料、奶牛饲料。鱼饲料等。
(三)引进配种
1953年,亳县牲畜配种站成立。同年引进秦川牛5头、蒙古马10匹、良种兔3000只。1954年以来,先后引进秦川牛25头、水牛53头、青海马40匹、蒙古马100匹、苏联高血种马2匹、良种猪5000头。引进山东、山西、陕西的绵羊80只,引进良种鸡5000只。1955年,开始对马、驴的人工授精工作。1956年,根据省12年牲畜发展规划,在薛菜园、田楼等4个社建立了人工授精配种站。1957年,引进长毛兔和意大利蜂。1964年,在双沟集建立牲畜配种点,配备秦川种牛2头。1964~1969年,引进种牛13头、种马8匹、关中驴10头、良种猪40头、种羊15只。1970年后分别在大杨区的大杨、十河区的西张桥、古城区的前场、五马区的吴小阁等地建立配种点。1973年,全县有21个配种点开展人工授精工作,受胎率为62~73%。全市共配种4.7万头。1971~1976年,引进种牛56头、种马68匹、种驴44头、种猪96头。1977年开展当地牛与引进牛杂交改良试验,并取得成功,是年12月,开展用肉牛、乳牛的冷冻颗粒精液与本地黄牛杂交试验。1978年引进奶牛10头,次年引进21头。1980年,全市建立猪、羊配种点12个。1981年后,引进“来航”良种蛋鸡。1982年,引进“288”雏鸡5.2万只、蛋200万枚。向区、乡重点投放种公鸡1500只。当年,从北京引进鹤朝600只、蛋1200只。1983年,引进秦川公牛25头、种马10匹、关中驴15头。1985年全市“冷配”牛1.2万头。当年又引进良种猪配种1000头。引进瘦肉型猪23头(其中杜洛克10头,长白猪13头),引进良种禽蛋3.2万只。1986年,良种及改良种乳牛总数达到100头。
亳州市畜禽年末存栏量(1949~1986)
(四)疫病防治
为发展畜牧业生产,1953年成立了畜牧兽医工作协会,全县共有兽医90人。同年成立县兽医站,并成立7个兽医联合诊所。1955年,兽医联合诊所增加到25个。1957年,全县238个高级合作社共建立兽医诊所300个。人民公社化后,各公社均设立了兽医站。1979年前后,区乡兽医站解体,实行个体经营。至1984年,全县共有兽医师5人,助理兽医师25人。
气肿疽和炭肿疽防治民国24年,沿涡河一带牲畜发生气肿疽,冯连池村死掉41头,占全村牲畜的45%。1952年9月到1953年6月,全市16个区(场。镇)中有13个区的2229头牲畜发生气肿疽和炭疽病,死亡1086头。在华东区及省、地联合防治大队配合下,注射“炭疽芽胞苗”13.2万头,注射“气肿疽菌苗”11.1万头,到年底扑灭了疫情。为防止扩散,建立疫畜尸公墓60个。组织46人拾骨25斤,动员6.85万户7.5万人开展了大扫除,消除了疫点、污物。在“防重于治”的方针指导下,1955年,开始对交易畜禽进行检疫;同年,家畜防疫8.38万头,治疗1.76万头。两疫苗注射一直持续到1970年。1970年,共防疫128.5万头,治疗4.8万头。1979年,对肉、皮、毛等畜产品进行检疫和消毒工作。同年防治耕畜炭疽2.6万头。1983年,对气肿疽、炭疽芽老疫区补打了炭疽芽胞苗。到1984年抽查,未曾发现疫情。1985年,共防疫承包大牲畜11.8万头,检疫对象以牛的气肿疽和炭疽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五号病防治1981年,大杨区食品站猪感染此病,发病522头,死亡95头。1983年2月,县政府成立了“防治五号病指挥部”,抽出畜牧干部22人,兽医307人,组成普查队;4月进行防治消毒,疫情得到控制。
牛流感防治从民国36年至1985年,每隔4~5年流行发病,发病率一般在30%。为防止疫病传出或带入,县防疫站1985年共检疫牛1.1万头,猪1.95万头,禽0.1万只,免240只,狗50条以及蜂426箱。消毒皮张25.4万张,羽毛11.64吨,角、骨、蹄7.03吨。
三号病防治1972年,三号病从外地引进马时传入。1974年,在十八里、十九里、十河等地发现。通过及时查定,杀死、深埋疫畜150匹,并进行了防治。1977年,在老疫区又防治注射一次疫苗。1982年,魏岗区数月内死亡442匹。县政府及时抽调兽医骨干244人,成立10个防治专业队,进行全面免疫注射。1984年市财政拨款3.8万元,防疫注射马属动物79673头。1985年,组织176名兽医注射马属动物2.54万头,防疫密度达68.3%,超额完成地区下达任务。经过近年连续防治,疫情得到了控制。
猪囊虫防治据统计:1971年前检出率为6.13%。1980年,通过《食品卫生法》及《驱涤灭囊》连环画的宣传,加强了对肉类的检疫。从1982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检出率0.04%。
猪病防治建国前,猪的患病死亡率达70%以上。建国后,从1956年起,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疫苗防治。1978年,共防治猪瘟49.22万头、猪丹毒30.92万头,仔猪副伤寒3.11万头。1985年,防疫技术承包生猪达15.6万头。注射猪瘟疫苗31.7万头次,猪丹毒3.6万头次,仔猪副伤寒3.4万头次,从而使猪的发病率有所减轻。
禽瘟防治1955年,普遍注射鸡瘟疫苗。70年代,用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成鸡,Ⅱ系疫苗对雏鸡滴鼻。1978年,共防治鸡新城疫88.38万只。1985年,注射鸡新城疫Ⅰ系苗112.7万只次,Ⅱ系疫苗55.7万只次。禽霍乱疫苗7.8万只次,鸭瘟疫苗0.4万只次。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禽类瘟疫仍时有发生。
牛亳州养牛历史悠久。奶牛系民国35年由外国传教士引进。建国后重点发展耕牛的饲养。1954年存栏约8.7万头。1958年后实行公养,禁止私养和屠宰。同年县工商业联合会购进黑白花奶牛8头。每个生产队一般喂养4~6头耕牛。农村实行分户经营后,耕牛由公养转为私养。同时开始饲养菜牛、奶牛。1979年,县羊种改良站购进奶牛21头。1985年,牛在大牲畜中的比例也由1949年的67.7%,上升到80.3%,全县养牛专业户达3062户。1986年,全市年末头数达到171211头,其中黄牛171086头,水牛25头,良种奶牛100头。年产牛肉3932吨,牛奶173550公斤。
马建国前,仅富裕之家有少量喂养。1949年,全县存栏量仅为762匹,主要用于耕地和畜力运输。1953年,引进蒙古良种马。1959年存栏较1949年增长近1倍。1977年存栏量达到8447头。1981年达1.17万匹。在大牲畜中的比例也由1949年的1.1%上升到8.6%。1982年后,由于机、电动力的增加和马的抗逆性差,饲养量逐年下降。1986年末存6809匹,在大牲畜的比例下降到3.4%。
驴农村主要用于耕地和畜力拉运等。建国前后其饲养量比骡、马多出20倍左右。50年代存栏1.8~2.4万头。随着动力机械的推广应用,饲养量逐渐减少。60年代为1~1.5万头。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加之市场开放,小型运输发展起来,而驴肉又是当地喜食的菜肴,其皮又是熬制阿胶的原料,养驴者增多。1986年年末存栏14578头。
骡骡子抗逆力强、寿命长、耐役、力大、易饲养,是当地农民运输的主要动力,饲养量较大。50年代饲养量为200~400头,60年代500~900头,70年代2000~7000头。80年以后发展到万头以上。1986年饲养量9089头。
猪1949年末存栏量5.1万头左右,户均0.33头。1957年兴办了“万头养猪场”,号召农民达到“一亩一猪”、“一人一猪”的要求,并采取“所生仔猪,见母必留,先留后选”的办法,生猪饲养量猛增到14.6万头。后因饲养条件跟不上而下降。经过1962年调整,存栏量上升到11.78万头。1966年,全县有1个公社21个大队468个生产队实现生猪超《纲要》。1975年,采取卖猪奖售粮、饲料、化肥等多种形式的补贴办法,生猪存栏量有了增长。从1972~1979年,年均饲养量达20万头以上。1975年年末存栏量达30.3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1980年起,出现“卖猪难”的现象。1984年,存栏量下降到22万头。1985年,取消了“派购”、“奖售”的办法,因粮价的提高,肉价未动,年末存栏量有所下降。随着市场开放、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养猪向瘦肉型、专业化、商品化发展。1986年,全市出栏肥猪5头和出售仔猪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已达505户,当年全市年末总存栏量为218029头。
羊亳州历来有饲养山羊和绵羊的习惯。每逢灾年其饲养量大增,反之大减。1949年,山羊和绵羊年末实有数分别有0.69万头和0.04万头。1967年,山、绵羊存栏量增长到7.9万只和3.15万只。1977年至1982年间,年均饲养量均达到10万只以上。1986年,全市山、绵羊存栏量分别增长到103025只和3324只。年产羊肉715吨,羊奶31900公斤,绵羊毛8321公斤。养羊专业户增加到308家。
禽饲养鸡、鸭、鹅是农村传统家庭副业,建国后发展较快。1957年末,存栏量76.74万只,比1949年增长30.93%。之后由于“左”的干扰和自然灾害,加之生产队禁养,发展缓慢。1970年年末实有数为54.88万只。1981年后粮食部门开始生产供应鸡饲料,业务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在城郊和少数农村形成“养鸡热”。同时,鸭、鹅的饲养量也在增加。全县家禽饲养量从1982年起突破百万只,1984年,全县春孵“来航”、“白洛克”、“二八八”、“西塞斯”等良种鸡5万只。1985年,全县家禽饲养量达160.82万只,有养鸡专业户268家。1986年,出栏家禽157.9万只,年产禽肉1421吨,禽蛋6493公斤。
兔建国前后,农村饲养家兔数量很少。1957年底,存栏7.2万只。1958年后,逐年下降,到1969年末存栏不到5000只,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1979年,兔毛价格回升,全市出现“养兔热”。1985年,养兔专业户139家,计养兔7万余只。1986年,出栏量为10.2万只,年产兔肉152.6吨,兔毛10756公斤。
蜂建国前,农村多饲养土蜂。建国后到1957年,发展意大利蜂808箱;1966年降到21箱。1978年后,允许多种经营,养蜂数量回升。1986年,全市共养蜂1878箱,年产蜂蜜65520公斤。十九里区石大营村养蜂20箱以上的专业户有15家。
貂1980年,魏岗区的安溜、魏岗等村开始试养,到1984年已达1383只,其中种貂529只,仔貂845只,专业户达76家。1986年,养貂专业户有13家,养貂218只。
(二)饲料
境内牲畜饲养以圈养为主,禽类多为放养。牲畜饲料,冬春季以麦秸,夏秋季以青草为主,辅以少量杂粮以及酒糟、麸皮、豆饼等。此传统饲料一直沿用至今。1976年,境内始建饲料工厂。年产500万斤左右。饲料主要用酒糟、鼓皮、豆饼、玉米、红芋干等,加入添加剂生产配合饲料。主要饲料有雏鸡饲料、育成鸡饲料、产蛋鸡饲料、仔猪饲料、母猪饲料、公猪饲料、育肥猪饲料、瘦型猪饲料、免饲料、役畜饲料、奶牛饲料。鱼饲料等。
(三)引进配种
1953年,亳县牲畜配种站成立。同年引进秦川牛5头、蒙古马10匹、良种兔3000只。1954年以来,先后引进秦川牛25头、水牛53头、青海马40匹、蒙古马100匹、苏联高血种马2匹、良种猪5000头。引进山东、山西、陕西的绵羊80只,引进良种鸡5000只。1955年,开始对马、驴的人工授精工作。1956年,根据省12年牲畜发展规划,在薛菜园、田楼等4个社建立了人工授精配种站。1957年,引进长毛兔和意大利蜂。1964年,在双沟集建立牲畜配种点,配备秦川种牛2头。1964~1969年,引进种牛13头、种马8匹、关中驴10头、良种猪40头、种羊15只。1970年后分别在大杨区的大杨、十河区的西张桥、古城区的前场、五马区的吴小阁等地建立配种点。1973年,全县有21个配种点开展人工授精工作,受胎率为62~73%。全市共配种4.7万头。1971~1976年,引进种牛56头、种马68匹、种驴44头、种猪96头。1977年开展当地牛与引进牛杂交改良试验,并取得成功,是年12月,开展用肉牛、乳牛的冷冻颗粒精液与本地黄牛杂交试验。1978年引进奶牛10头,次年引进21头。1980年,全市建立猪、羊配种点12个。1981年后,引进“来航”良种蛋鸡。1982年,引进“288”雏鸡5.2万只、蛋200万枚。向区、乡重点投放种公鸡1500只。当年,从北京引进鹤朝600只、蛋1200只。1983年,引进秦川公牛25头、种马10匹、关中驴15头。1985年全市“冷配”牛1.2万头。当年又引进良种猪配种1000头。引进瘦肉型猪23头(其中杜洛克10头,长白猪13头),引进良种禽蛋3.2万只。1986年,良种及改良种乳牛总数达到100头。
亳州市畜禽年末存栏量(1949~1986)
(四)疫病防治
为发展畜牧业生产,1953年成立了畜牧兽医工作协会,全县共有兽医90人。同年成立县兽医站,并成立7个兽医联合诊所。1955年,兽医联合诊所增加到25个。1957年,全县238个高级合作社共建立兽医诊所300个。人民公社化后,各公社均设立了兽医站。1979年前后,区乡兽医站解体,实行个体经营。至1984年,全县共有兽医师5人,助理兽医师25人。
气肿疽和炭肿疽防治民国24年,沿涡河一带牲畜发生气肿疽,冯连池村死掉41头,占全村牲畜的45%。1952年9月到1953年6月,全市16个区(场。镇)中有13个区的2229头牲畜发生气肿疽和炭疽病,死亡1086头。在华东区及省、地联合防治大队配合下,注射“炭疽芽胞苗”13.2万头,注射“气肿疽菌苗”11.1万头,到年底扑灭了疫情。为防止扩散,建立疫畜尸公墓60个。组织46人拾骨25斤,动员6.85万户7.5万人开展了大扫除,消除了疫点、污物。在“防重于治”的方针指导下,1955年,开始对交易畜禽进行检疫;同年,家畜防疫8.38万头,治疗1.76万头。两疫苗注射一直持续到1970年。1970年,共防疫128.5万头,治疗4.8万头。1979年,对肉、皮、毛等畜产品进行检疫和消毒工作。同年防治耕畜炭疽2.6万头。1983年,对气肿疽、炭疽芽老疫区补打了炭疽芽胞苗。到1984年抽查,未曾发现疫情。1985年,共防疫承包大牲畜11.8万头,检疫对象以牛的气肿疽和炭疽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五号病防治1981年,大杨区食品站猪感染此病,发病522头,死亡95头。1983年2月,县政府成立了“防治五号病指挥部”,抽出畜牧干部22人,兽医307人,组成普查队;4月进行防治消毒,疫情得到控制。
牛流感防治从民国36年至1985年,每隔4~5年流行发病,发病率一般在30%。为防止疫病传出或带入,县防疫站1985年共检疫牛1.1万头,猪1.95万头,禽0.1万只,免240只,狗50条以及蜂426箱。消毒皮张25.4万张,羽毛11.64吨,角、骨、蹄7.03吨。
三号病防治1972年,三号病从外地引进马时传入。1974年,在十八里、十九里、十河等地发现。通过及时查定,杀死、深埋疫畜150匹,并进行了防治。1977年,在老疫区又防治注射一次疫苗。1982年,魏岗区数月内死亡442匹。县政府及时抽调兽医骨干244人,成立10个防治专业队,进行全面免疫注射。1984年市财政拨款3.8万元,防疫注射马属动物79673头。1985年,组织176名兽医注射马属动物2.54万头,防疫密度达68.3%,超额完成地区下达任务。经过近年连续防治,疫情得到了控制。
猪囊虫防治据统计:1971年前检出率为6.13%。1980年,通过《食品卫生法》及《驱涤灭囊》连环画的宣传,加强了对肉类的检疫。从1982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检出率0.04%。
猪病防治建国前,猪的患病死亡率达70%以上。建国后,从1956年起,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疫苗防治。1978年,共防治猪瘟49.22万头、猪丹毒30.92万头,仔猪副伤寒3.11万头。1985年,防疫技术承包生猪达15.6万头。注射猪瘟疫苗31.7万头次,猪丹毒3.6万头次,仔猪副伤寒3.4万头次,从而使猪的发病率有所减轻。
禽瘟防治1955年,普遍注射鸡瘟疫苗。70年代,用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成鸡,Ⅱ系疫苗对雏鸡滴鼻。1978年,共防治鸡新城疫88.38万只。1985年,注射鸡新城疫Ⅰ系苗112.7万只次,Ⅱ系疫苗55.7万只次。禽霍乱疫苗7.8万只次,鸭瘟疫苗0.4万只次。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禽类瘟疫仍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