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资 源
(一)蕴藏
亳产药材品种有家生、野生及家生兼野生等。明中期的常规品种有30多种,清代发展到50多种,以白芍、菊花为大宗。民国时期的瓜蒌、桑皮、二丑产量亦丰,各种产品计达140多种。建国后,在发展传统品种的同时,于60年代初进行了品种的引进、试种、推广工作。1985年全市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共有中药材171科410种,总蕴藏量60万担,其中植物类107科295种,蕴藏量55万担;动物类中药64科99种,蕴藏量4.5万担;矿物类13种,蕴藏量0.4万担;其它类3种,蕴藏量0.1万担。白芍、菊花、桑皮、花粉冠以“亳”字收入《药典》。另有17类、189种药材在当地市场上销售。
(二)分布
境内沿涡河、小洪河、陈治沟两岸多系沙土和两合土,适宜于中药材栽培,是药材的主要产区。白芍、菊花、紫菀、荆芥、白芷、桔梗、北沙参、紫苏、薄荷等主要分布在十九里、十八里、大杨、观堂的沿涡地带及古城地区。十九里、十八里、五马等区为红花主产区。张集、五马、魏岗盛产百合、瓜萎、马兜铃、牛善子、草决明、半夏、天南星等。引进品种丹参、玄参、板兰根、白术等,多分布在双沟区以及路旁、田埂、沟塘岸边。据1984年9月30日在十九里区胡马村测定,30平方米内有菊花15株、薄荷16株、土拘杞3株、茵陈2株、苍耳子7株。
亳产药材品种有家生、野生及家生兼野生等。明中期的常规品种有30多种,清代发展到50多种,以白芍、菊花为大宗。民国时期的瓜蒌、桑皮、二丑产量亦丰,各种产品计达140多种。建国后,在发展传统品种的同时,于60年代初进行了品种的引进、试种、推广工作。1985年全市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共有中药材171科410种,总蕴藏量60万担,其中植物类107科295种,蕴藏量55万担;动物类中药64科99种,蕴藏量4.5万担;矿物类13种,蕴藏量0.4万担;其它类3种,蕴藏量0.1万担。白芍、菊花、桑皮、花粉冠以“亳”字收入《药典》。另有17类、189种药材在当地市场上销售。
(二)分布
境内沿涡河、小洪河、陈治沟两岸多系沙土和两合土,适宜于中药材栽培,是药材的主要产区。白芍、菊花、紫菀、荆芥、白芷、桔梗、北沙参、紫苏、薄荷等主要分布在十九里、十八里、大杨、观堂的沿涡地带及古城地区。十九里、十八里、五马等区为红花主产区。张集、五马、魏岗盛产百合、瓜萎、马兜铃、牛善子、草决明、半夏、天南星等。引进品种丹参、玄参、板兰根、白术等,多分布在双沟区以及路旁、田埂、沟塘岸边。据1984年9月30日在十九里区胡马村测定,30平方米内有菊花15株、薄荷16株、土拘杞3株、茵陈2株、苍耳子7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