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纺织为亳州的传统工业。唐代亳州与宋州(今河南商邱)、定州(今河北定县)、益州(今四川成都)同为四大纺织中心。明清时期,亳州纺织品以质优量大而闻名于世。民国时期,开始采用机器生产。1949年,全县共有纺织工厂及手工作坊59家,年棉布总产量51万米,创产值45.9万元。建国后,新组建了多家纺织厂,发掘传统工艺,并逐渐引进先进设备。1986年,全市纺织行业共有9家工厂,全年创产值956万元。
(一)丝绸
唐代,亳州纺织业兴盛,有较高的工艺水平,能织出蟠龙、对凤、仙鹤、孔雀等图案;所产土贡绢,质量居全国前列,每年定额进贡皇宫70匹。宋代,亳州所产绪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并“设有专市买卖”(陆游《老学庵笔记》)。明清时期,在城内丁家胡同、辅护弯分布有20多家作坊,以生产绸缎、包头巾和生丝为主。清雍正十三年(1735),亳产丝绸织品成为贡品,因名“万寿绸”,是当地一大名产。清宣统三年(1911),创制出红绿宽条、纵横交织成方块图案的丝绸被面,五光十色,俗称“十样景”,畅销北方数省。民国初期,万寿绸被面风行,城内专产万寿绸的作坊增为6家,共有工匠50多人,木制纺织机30多部,年产万寿绸10000条(每条约21平方尺)。民国24年,汤太英试制的蚕丝织品,在全国展览会上获得特别奖。此后,因战事频繁,市场动荡,农民纷纷砍桑卖柴,养蚕者稀少,丝绸作坊相继歇业。至建国前夕,仅有两家维持生产。建国初,农民多织土棉布,丝绸纺织多年间未得到恢复。1963年,亳县毛毡生产组成立,次年易名丝毛社,恢复了万寿绸被面及包头、绢纺、小花线提被面等产品的生产,当年总产量为30000米,创产值10万元。1970年初,试制筛绢成功,填补了安徽省工业产品中的一项空白,丝毛社定名为筛绢厂。1973年8月30日,原制线组改名为丝织社,产品由单一的绣花线增加到人造丝包头、真丝包头、箩底等。此后,又从苏州丝绸厂聘请了退休技工,增置了10台铁木丝织机,开始生产真丝被面、彩旗纺等产品。同期,县丝绒厂也开始生产丝绸产品。1974年5月,丝织社由社转为丝织厂,织机增至36台,并购进了并丝机、捻丝机、锅炉等设备,新增产品有人造丝被面、隐丝绸、花线提、软缎、人造丝羽纱等。1976年,筛绢厂也开始生产各种丝绸被面。丝织厂所产的三色软缎被面系用蚕丝与人造有光丝交织而成,经炼染后,呈一组经色和两组纬色,质地柔软光滑,花纹饱满,立体感强。该产品是当地的高档产品,行销河南、山东、湖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及安徽中北部地区。桑波缎、富春纺、桑绩远销国外。1986年,全市共产丝织品116.26万米,丝78吨。
(二)棉织
亳州历史上盛行土质棉布。民国8年,城内始设织布厂,是为安徽最早的6家织布厂之一。民国28年春,蒋逊之在辘轳弯创办了一家小型织布厂,有脚踏铁木机17台,工人20多名,日产棉布20匹。不久遇火灾而关闭。此后,郑仲英、雷汉亭、张晓岚3人集资在马场街南头创办了华益织布厂,有铁木布机12台,工人20多名,产品有条格布、色织被面等。民国36年秋,该厂停业,工人转为个体生产。乡间自纺自织土布者众多,多为自纺自用。淮海战役期间,县内棉织业全部转入药用纱布生产。1949年,亳县公安局劳教所创办了新生布厂,有50部铁织机,生产白平布。条子布和厂呢、提花布等。1953年停办,织机转交滁县布厂。1954年,9个棉织个体户在洪济桥组建了工农棉织生产组,同年又有5个生产组并入,后分为丝织、纺织两部分。1956年,纺织、丝织合并为“团结丝织社”,有铁木布机22台,产品有条子布、花格被面等。1958年,转为棉织厂,年产白布2万米,产值3.12万元。同年,又新建针织厂、毛织厂、麻纺厂,全县棉布总产量达20.94万米。1960年2月,县棉织厂与针织厂合并为国营针棉织厂,有电动织机57台,新增产品有毛巾、色织袜、手套等。1961年,试制出支贡呢和人字呢棉布,当年棉布产量增为26.21万米。1966年7月,又试制出格子呢、提花呢、二六支贡呢等。次年3月,针棉织厂被省纺织厅正式定名为亳县布厂(省内代号406厂)。1968年8月,织机更新为平野布机,主产条子布、白平布、劳动布、纯棉被单、纯棉手套以及纯棉线等,乡间织土布者日少。1980年后,棉布滞销,产量下降。1984年后,产量回升,当年产棉布29万米,产值204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后,由于化纤纺织品的冲击,棉布市场再度缩小,1986年,产量仅有9.7万米,品种多为平白布、条格床单等。
(三)化纤织品
1979年3月,在红旗塑料厂的基础上建立了亳县毛睛针织厂,首产睛纶针织服装。1980年后,化纤纺织品需求量增大,各厂均开始试产化纤布料,主要产品有筛绢厂生产的中长哗达呢、涤弹呢,丝绒厂生产的涤沦哗达呢和布厂生产的涤沦哗叽、克罗汀、仿毛8502西服呢、色织8615、8616西服呢,畅销邻近各县。毛睛针织厂产品达79种。1986年,全市化纤布产量为20.82万米。
(四)绒织品
当地绒织品以长毛绒和丝绒为主。建国后,仅服装厂生产长毛绒。1962年初由服装生产合作社生产,主要设备有织机3台,剖绒机、轮浆机、剪毛机、梳绒机、筒子机各1台,年生产能力5000米,产值10万元,产品销往河南、河北、江苏等省及安徽各地。1970年,县制帽社派人去北京、天津、济南等地学习丝绒的力织、染色技术,购买了12台织机,生产出当地第一代丝绒产品,主要应用于棉帽生产。此后逐渐用于时装,具有不掉毛、不褪色等特点。1972年,该社易名为亳县丝绒厂。1975年,县服装厂长毛绒车间与五金厂合并成立长毛绒厂。1977年,长毛绒年产量达到4900米。1983年,县长毛绒厂经改建后,被列为省重点发展项目,增置了具有80年代水平的剪毛机、槽筒式涤筒机、络纬机、高速梳绒机、高速刮毛机、并绒机各1台和2台分条式半高速整绒机、10台铁织机,当年创产值35万元。1985年,县丝绒厂和长毛绒厂的产量分别达到40万米和4万米,产值分别为105.6万元和100万元。1986年,长毛绒总产为4.87万米。
(五)制线
明清时期,个体制线者较多,产品有五彩花线、棉线、丝线、节节线等。民国时期,城乡间生产棉线者亦多。1956年,棉线、丝线两行业分别组织了合作生产组。1964年,成立了亳县制线组,专产各种刺绣花线;城内无业居民手工打制线绳者较多,主要为鞋厂打制纳鞋用线。县制绒厂成立后,主产十字绣花线。该产品系采用42支优质棉纱煮炼精漂后,经过化学丝光处理,再用高温染色而成,耐晒耐洗,牢度达到6—7级,适用于大型刺绣。1985年,县制线厂创产值7.7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