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粮油食品业
(一)粮油加工
面粉加工建国以前,境内均用石磨加工面粉。建国初期,为保障供应,政府组织城内部分个体加工户实行联户经营,由国家粮食部门提供原料,委托加工。1955年,在个体联户的基础上,组建了4个小面粉厂,共有石磨60盘,牲畜40头,不久又配置电动粉碎机20部,日产面粉1.5万斤,基本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需要。1958年,兴建了亳县国营面粉厂,配有4部美式爱立斯磨和5部圆筛,日产标准小麦粉和杂粮粉3万斤。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的增加,面粉供应趋紧,乡村居民仍用石磨自行加工。60年代初,引进电动磨粉机,城内陆续开设了多家打面铺,实行来料加工,初步弥补了工业生产之不足。1962年,全县面粉产量达到255.2万斤,小麦出粉率为84.8%。1966年,扩建县面粉厂,日产量提高到12万斤。1975年,创产值115.1万元,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销往外地。1978年后,农业连年丰收,农民存粮较多,部分公社陆续开办了小型面粉厂,利用当地原料,主产标准粉,产品以外销和兑换原料为主。1978年,全县面粉产量达到2990.2万斤,杂粮粉95.8万斤。1984年,县面粉厂一转以生产建设粉为主,当年共产建设粉2246.2万斤,标准粉253.9万斤,其它粉39.17万斤,创产值661.5万元。同期,各区、乡镇创办的日产面粉2万斤以上的面粉厂已达35个。另有500家个体打面专业户分布城乡。1985年,县面粉厂投资200万元,扩建了1座日产能力400万斤的精粉车间,当年共创产值844.7万元,实现税利40.7万元。1986年,全市面粉加工企业共有30多个,其中国营面粉厂1个。
食用油加工建国前,个体油坊遍布城乡,以加工小磨芝麻油为主。1949年,全县共有油脂加工户163户,年产食用油204万斤。1953年,县供销合作社兴办了植物油厂,另有个体作坊33户,年总产量增为260.6万斤。1957年,县粮食局主持创建了国营亳县油脂加工厂,设备为3部木质榨油机。后又增添了30部人力螺旋榨油机和5部油压机。全年产油133.3万斤,完成产值117万元。1958年与植物油厂合并。1965年,又合并了城关粮站小麻油厂,主产麻油、豆油、棉油,出油率分别为45.81%、12.02%、12.32%,日加工原料能力增至3万斤。1977年,该厂迁至大隅首西侧,主设备更新为2部200型榨油机,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00万斤,并在原厂址保留了麻油车间。1978年,将麻油由大槽油改用小磨生产,以保证其独特香味。1979年,新增加了菜籽油产品。1984年,亳县小型植物食用油加工厂增加到14个,以产芝麻油、棉油、豆油为主。1985年,县油厂增建了一座年产210万斤的小磨麻油车间,扩大了传统产品的生产。所产谯陵牌小磨麻油系采用传统水代法制成,香味浓郁,清亮透明,久存不坏,名列全省同类产品第一,畅销全国。所产豆油、菜籽油均达国家二级标准,行销北京、天津、上海、青海等省市,并在北京获得了“亳州三油质量誉满京城”的赞誉。县棉麻公司所属榨油厂生产的棉油也畅销东北地区及本省各地。1986年,全市食用植物油总产量为300万斤。
(二)副食品加工
蛋品清宣统元年(1909),亳州籍上海资本家陈春权与李灿章在纸坊街开办了同茂顺蛋厂,是为亳州现代工业的发端。该厂无机器设备,土法生产新粉盐黄和老粉盐黄等产品,日加工鸡蛋8万枚。次年易名同茂丰。清宣统三年(1911),建永生蛋厂。民国8年,始购置机器,产品销往上海。当年试制飞黄失败。同年,李彼亭、卢雨亭与上海人吕丰南等50多人集资40万银元,在驴市街开办了裕源蛋厂,并在太和开设分厂。有工人160多名,日耗鸡蛋5000斤。当年共生产60天,产干蛋黄4万斤、干蛋白4000斤。但因质量不高,产品滞销,生产时断时续。民国12年,同茂丰蛋厂倒闭,永生蛋厂租给上海协和蛋厂,并改名“协和”,再改名“茂昌”。上海派美籍工程师加利身来亳主持技术工作,试制出飞黄,日加工鸡蛋30万枚,产品畅销京、津、沪等地。民国14年,茂昌蛋厂由上海唐鼎臣独资经营,改名鼎记蛋厂,不久又称福兴蛋厂。30年代初,亳州蛋品开始出口。民国23年,裕源蛋厂租给冀文泉经营,当年产蛋品12万斤。次年生产95天,产蛋品12.8万斤,创产值7.8万元(银元)。民国25年,福兴蛋厂拥有30匹马力引擎1台,飞黄机2台。当年共加工鸡蛋2000万枚,产蛋白700箱,蛋黄2000箱。福义蛋厂(即原永生蛋厂)有资金2万元,15匹马力引擎1台,飞黄机1台。各厂产品均畅销平津一带。此后,福兴、福义两厂又分别易名协兴和成记。其中以成记蛋厂一发展较快,规模较大,有工人180多名。但每年仅开12个月。民国26年,产量即达到飞黄14万斤,干蛋白3.6万斤,实现产值8万元(法币)。民国29年,产量又上升到20万斤,创产值14万元(法市)。民国31年,成记蛋厂因货币改换,亏损严重而关闭,仅有协兴蛋厂继续生产。民国37年2月,亳州全境解放,在市民主政府支持下,协兴蛋厂合并入成记蛋厂,并与天津利兴贸易行合作经营。次年5月,正式恢复生产,开工110天,产飞黄和干蛋白36万斤。1954年,该厂共有工人233人,拥有资金13万元,主要设备有蒸汽机、柴油机和锅炉各1台,厂房136间。当年为中国食品公司生产蛋品40万斤。次年3月,转为公私合营,以订货加工为主,产品有干蛋白、干蛋粉、干蛋白片、新粉盐黄、老粉盐黄、全蛋粉等,大部分销往国外市场。1957年,投资52万元,按自动化生产程序扩建新厂,并创制了流清碗、流清槽,平均每天减少蛋液流失30斤,产品合格率达到98~100%。1958年,共产蛋品188万斤,实现产值46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当年出口184.2万斤,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0%。此后,因蛋源不足,产量下降。1959~1966年,共产蛋品1291.17吨。1966年生产有所回升,次年转为国营企业。1968年后,生产徘徊不前,亏损严重。1974年,产量下降到22吨。1977年,干蛋品总产达到102.88吨。其后,国家停止蛋品出口,生产难以为继。1979~1981年全面停产。不久,蛋品出口恢复。1983年,产量又回升到198.15吨。民国23年至1983年,亳州共出口蛋品7450吨,主销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其中英、德两国占70%。1984年,因蛋源奇缺,产量又下降到7.67万斤,亏损18.96万元。1986年,全部停止蛋品生产,转产其它食品。
糖果糕点民国时期,全城共有60多家作坊,生产糖果糕点,均属前店后坊,从业人员260多人,年产11.8万斤,其中以瑞昌、五福斋、东胜恒较为著名。同期,在乡村还散布有24家作坊,从业人员120人,年产各式糕点4万斤,主要生产寸金糖、麻片、鸡蛋糕、月饼、芙蓉糕等。1951年,城内糖果糕点加工业联合组成杂货联营商店。1956年,建立了县食品加工厂和前店后坊式的国营瑞昌杂货商店,主要产品有糖果、饼干、方酥、蛋糕、大京果、白菊饼、月饼、梅豆角点心及皮糖等。1958年,县食品加工厂转为国营企业。当年,该行业共完成生产总值667.66万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品种比较单调,各厂均以生产梅豆角、白菊饼、挂面、月饼为主。瑞昌杂货店生产的水酥月饼较为紧俏。1978年后,恢复了传统产品生产,又增加了麦精露、果味露、桔子水等饮料及面包、馒头等食品的生产。1979年,瑞昌杂货商店生产的桂花酥糖和水晶皮糖,在省商业系统所属食品厂(场)名细糕点评比会上被评为一类产品。1981年10月,在全国食品展览会上,寸金糖、麻片被沪、广代表抢购一空。1982年,又新建了鸿昌清真食品厂和益民回族食品厂,均为街道办工业,主产各种面食点心。同年,寸金糖、牛皮糖、桂花酥糖、麻片被评为阜阳地区优质产品。1983年,县食品厂和回族糕点厂总产量达4.2万斤。1984年,国营瑞昌杂货商店转为回族食品厂。同期,县粮食局附设了粮油食品加工厂。各式面包、月饼、蛋糕、酥糖以至馒头等,成为各厂的大宗产品。此外在乡间还散布着众多的麻糖棍、月饼加工作坊。1986年全市糖果、糕点实现产值3385万元。
罐头制品1975年,县食品厂选用当地水果生产出水果罐头,填补了亳县食品工业的空白。但因产品质量较差,生产时断时续,产量甚微。1985年,蛋厂改名樵陵食品厂,开始生产500克瓶装牛肉罐头、羊肉罐头和糖水李子罐头。同年,芦庙罐头厂建成投产。1986年,十八里区涧清罐头厂投产,产品有红烧牛肉罐头、羊肉罐头、红烧鸡肉罐头和油炸鸡块罐头。当年全县罐头产量达到1.74吨。
酱制品亳州酱制品生产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初时选用胡襄城无渣芹菜,用酱焙制而成,名为酱胡芹,远近闻名。清乾隆年间,酱荆芥、虾子腐乳已成为当地特产。酱油、食醋此时也开始生产。后又选用鲜嫩离营酱培出香心菜。其它如酱花生仁、五香大头菜等均为亳州传统名菜。民国时期,亳州酱菜作坊最多时达到18家,有工人百余名,年产各类裔制品10万斤,远销湖北、汉口及江苏、广西部分地区和皖省各地。较著名的作坊有春阳斋、紫阳斋等。产品有陈年五香大头菜、甜酱瓜、酱肉、齿干卤、酱鹿角、小锦包瓜等。建国后,酱菜生产实行集体经营。1956年,城关15家作坊联合创建了国营亳县酱菜加工厂,实行半机械化生产。1958年4月改称酱菜酿造厂。1961年与工业酱菜厂合并为亳县酱菜厂。该厂主要产品有腐乳、酱瓜、酱花生仁、八宝菜、五香大头菜、酱油、食醋、醋蒜等,自产自销,并向农村批发。1971年,共生产各种酱菜73.33万斤。1973年,该厂所产白羊牌虾子腐乳被安徽省经济委员会评定为优质产品。1975年,县酱菜厂共产各种酱菜94.2万斤。1978年后,花色品种增多,产品档次提高,主要产品有虾子腐乳、鸡丝腐乳、酱荆芥、香心菜、酱花生仁、酱辣椒、酱金针、甜酱瓜、酱猴头、上八宝菜、五香大头菜等,其中酱荆芥于1981年被列为华东地区酱腕菜特色品种。1983年,酱荆芥和香心菜分别被安徽省商业厅评为地方名特产品和同类最佳产品,所产食醋酸度超过部颁标准,达到4.7度。当年酱油总产116万斤。1985年,新增酱菜厂有麦豆酱菜加工厂、魏岗酱菜厂等。城关还有数个小型酱菜厂。1985年,县酱菜厂生产的虾子腐乳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全县酱制品行业共创产值403万元。1986年,市酱菜厂改名酿造厂,又在药材街北侧新建了四美酿造厂,系与江苏扬州合办,为乡镇企业。
豆制品亳州盛产大豆,豆制品较为丰富。民国时期,豆腐作坊遍布城乡。建国初,集中了多家作坊组建了亳县豆制品生产合作社,为当地的唯一专业厂家。该社以黄豆、绿豆,碗豆为原料,生产豆腐、豆芽、豆皮、豆饼、凉粉,自产自销,对城镇居民实行平价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作坊被取缔,豆制品供应渐趋紧张。1978年后,开放豆制品价格,城乡个体户纷纷重操旧业,豆制品产量逐年上升,市场供应充足。
淀粉自50年代起,当地农民多在冬季土法加工淀粉或粉丝出售。1973年,亳县蛋厂配置了淀粉加工设备,利用红芋片生产工业淀粉。1975年,产量达到157.37万斤。1978年后,农村实行承包经营,红芋种植面积减少,淀粉加工呈下降趋势。迄今全市仅有市蛋厂及少量农户加工。
面粉加工建国以前,境内均用石磨加工面粉。建国初期,为保障供应,政府组织城内部分个体加工户实行联户经营,由国家粮食部门提供原料,委托加工。1955年,在个体联户的基础上,组建了4个小面粉厂,共有石磨60盘,牲畜40头,不久又配置电动粉碎机20部,日产面粉1.5万斤,基本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需要。1958年,兴建了亳县国营面粉厂,配有4部美式爱立斯磨和5部圆筛,日产标准小麦粉和杂粮粉3万斤。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的增加,面粉供应趋紧,乡村居民仍用石磨自行加工。60年代初,引进电动磨粉机,城内陆续开设了多家打面铺,实行来料加工,初步弥补了工业生产之不足。1962年,全县面粉产量达到255.2万斤,小麦出粉率为84.8%。1966年,扩建县面粉厂,日产量提高到12万斤。1975年,创产值115.1万元,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销往外地。1978年后,农业连年丰收,农民存粮较多,部分公社陆续开办了小型面粉厂,利用当地原料,主产标准粉,产品以外销和兑换原料为主。1978年,全县面粉产量达到2990.2万斤,杂粮粉95.8万斤。1984年,县面粉厂一转以生产建设粉为主,当年共产建设粉2246.2万斤,标准粉253.9万斤,其它粉39.17万斤,创产值661.5万元。同期,各区、乡镇创办的日产面粉2万斤以上的面粉厂已达35个。另有500家个体打面专业户分布城乡。1985年,县面粉厂投资200万元,扩建了1座日产能力400万斤的精粉车间,当年共创产值844.7万元,实现税利40.7万元。1986年,全市面粉加工企业共有30多个,其中国营面粉厂1个。
食用油加工建国前,个体油坊遍布城乡,以加工小磨芝麻油为主。1949年,全县共有油脂加工户163户,年产食用油204万斤。1953年,县供销合作社兴办了植物油厂,另有个体作坊33户,年总产量增为260.6万斤。1957年,县粮食局主持创建了国营亳县油脂加工厂,设备为3部木质榨油机。后又增添了30部人力螺旋榨油机和5部油压机。全年产油133.3万斤,完成产值117万元。1958年与植物油厂合并。1965年,又合并了城关粮站小麻油厂,主产麻油、豆油、棉油,出油率分别为45.81%、12.02%、12.32%,日加工原料能力增至3万斤。1977年,该厂迁至大隅首西侧,主设备更新为2部200型榨油机,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00万斤,并在原厂址保留了麻油车间。1978年,将麻油由大槽油改用小磨生产,以保证其独特香味。1979年,新增加了菜籽油产品。1984年,亳县小型植物食用油加工厂增加到14个,以产芝麻油、棉油、豆油为主。1985年,县油厂增建了一座年产210万斤的小磨麻油车间,扩大了传统产品的生产。所产谯陵牌小磨麻油系采用传统水代法制成,香味浓郁,清亮透明,久存不坏,名列全省同类产品第一,畅销全国。所产豆油、菜籽油均达国家二级标准,行销北京、天津、上海、青海等省市,并在北京获得了“亳州三油质量誉满京城”的赞誉。县棉麻公司所属榨油厂生产的棉油也畅销东北地区及本省各地。1986年,全市食用植物油总产量为300万斤。
(二)副食品加工
蛋品清宣统元年(1909),亳州籍上海资本家陈春权与李灿章在纸坊街开办了同茂顺蛋厂,是为亳州现代工业的发端。该厂无机器设备,土法生产新粉盐黄和老粉盐黄等产品,日加工鸡蛋8万枚。次年易名同茂丰。清宣统三年(1911),建永生蛋厂。民国8年,始购置机器,产品销往上海。当年试制飞黄失败。同年,李彼亭、卢雨亭与上海人吕丰南等50多人集资40万银元,在驴市街开办了裕源蛋厂,并在太和开设分厂。有工人160多名,日耗鸡蛋5000斤。当年共生产60天,产干蛋黄4万斤、干蛋白4000斤。但因质量不高,产品滞销,生产时断时续。民国12年,同茂丰蛋厂倒闭,永生蛋厂租给上海协和蛋厂,并改名“协和”,再改名“茂昌”。上海派美籍工程师加利身来亳主持技术工作,试制出飞黄,日加工鸡蛋30万枚,产品畅销京、津、沪等地。民国14年,茂昌蛋厂由上海唐鼎臣独资经营,改名鼎记蛋厂,不久又称福兴蛋厂。30年代初,亳州蛋品开始出口。民国23年,裕源蛋厂租给冀文泉经营,当年产蛋品12万斤。次年生产95天,产蛋品12.8万斤,创产值7.8万元(银元)。民国25年,福兴蛋厂拥有30匹马力引擎1台,飞黄机2台。当年共加工鸡蛋2000万枚,产蛋白700箱,蛋黄2000箱。福义蛋厂(即原永生蛋厂)有资金2万元,15匹马力引擎1台,飞黄机1台。各厂产品均畅销平津一带。此后,福兴、福义两厂又分别易名协兴和成记。其中以成记蛋厂一发展较快,规模较大,有工人180多名。但每年仅开12个月。民国26年,产量即达到飞黄14万斤,干蛋白3.6万斤,实现产值8万元(法币)。民国29年,产量又上升到20万斤,创产值14万元(法市)。民国31年,成记蛋厂因货币改换,亏损严重而关闭,仅有协兴蛋厂继续生产。民国37年2月,亳州全境解放,在市民主政府支持下,协兴蛋厂合并入成记蛋厂,并与天津利兴贸易行合作经营。次年5月,正式恢复生产,开工110天,产飞黄和干蛋白36万斤。1954年,该厂共有工人233人,拥有资金13万元,主要设备有蒸汽机、柴油机和锅炉各1台,厂房136间。当年为中国食品公司生产蛋品40万斤。次年3月,转为公私合营,以订货加工为主,产品有干蛋白、干蛋粉、干蛋白片、新粉盐黄、老粉盐黄、全蛋粉等,大部分销往国外市场。1957年,投资52万元,按自动化生产程序扩建新厂,并创制了流清碗、流清槽,平均每天减少蛋液流失30斤,产品合格率达到98~100%。1958年,共产蛋品188万斤,实现产值46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当年出口184.2万斤,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0%。此后,因蛋源不足,产量下降。1959~1966年,共产蛋品1291.17吨。1966年生产有所回升,次年转为国营企业。1968年后,生产徘徊不前,亏损严重。1974年,产量下降到22吨。1977年,干蛋品总产达到102.88吨。其后,国家停止蛋品出口,生产难以为继。1979~1981年全面停产。不久,蛋品出口恢复。1983年,产量又回升到198.15吨。民国23年至1983年,亳州共出口蛋品7450吨,主销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其中英、德两国占70%。1984年,因蛋源奇缺,产量又下降到7.67万斤,亏损18.96万元。1986年,全部停止蛋品生产,转产其它食品。
糖果糕点民国时期,全城共有60多家作坊,生产糖果糕点,均属前店后坊,从业人员260多人,年产11.8万斤,其中以瑞昌、五福斋、东胜恒较为著名。同期,在乡村还散布有24家作坊,从业人员120人,年产各式糕点4万斤,主要生产寸金糖、麻片、鸡蛋糕、月饼、芙蓉糕等。1951年,城内糖果糕点加工业联合组成杂货联营商店。1956年,建立了县食品加工厂和前店后坊式的国营瑞昌杂货商店,主要产品有糖果、饼干、方酥、蛋糕、大京果、白菊饼、月饼、梅豆角点心及皮糖等。1958年,县食品加工厂转为国营企业。当年,该行业共完成生产总值667.66万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品种比较单调,各厂均以生产梅豆角、白菊饼、挂面、月饼为主。瑞昌杂货店生产的水酥月饼较为紧俏。1978年后,恢复了传统产品生产,又增加了麦精露、果味露、桔子水等饮料及面包、馒头等食品的生产。1979年,瑞昌杂货商店生产的桂花酥糖和水晶皮糖,在省商业系统所属食品厂(场)名细糕点评比会上被评为一类产品。1981年10月,在全国食品展览会上,寸金糖、麻片被沪、广代表抢购一空。1982年,又新建了鸿昌清真食品厂和益民回族食品厂,均为街道办工业,主产各种面食点心。同年,寸金糖、牛皮糖、桂花酥糖、麻片被评为阜阳地区优质产品。1983年,县食品厂和回族糕点厂总产量达4.2万斤。1984年,国营瑞昌杂货商店转为回族食品厂。同期,县粮食局附设了粮油食品加工厂。各式面包、月饼、蛋糕、酥糖以至馒头等,成为各厂的大宗产品。此外在乡间还散布着众多的麻糖棍、月饼加工作坊。1986年全市糖果、糕点实现产值3385万元。
罐头制品1975年,县食品厂选用当地水果生产出水果罐头,填补了亳县食品工业的空白。但因产品质量较差,生产时断时续,产量甚微。1985年,蛋厂改名樵陵食品厂,开始生产500克瓶装牛肉罐头、羊肉罐头和糖水李子罐头。同年,芦庙罐头厂建成投产。1986年,十八里区涧清罐头厂投产,产品有红烧牛肉罐头、羊肉罐头、红烧鸡肉罐头和油炸鸡块罐头。当年全县罐头产量达到1.74吨。
酱制品亳州酱制品生产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初时选用胡襄城无渣芹菜,用酱焙制而成,名为酱胡芹,远近闻名。清乾隆年间,酱荆芥、虾子腐乳已成为当地特产。酱油、食醋此时也开始生产。后又选用鲜嫩离营酱培出香心菜。其它如酱花生仁、五香大头菜等均为亳州传统名菜。民国时期,亳州酱菜作坊最多时达到18家,有工人百余名,年产各类裔制品10万斤,远销湖北、汉口及江苏、广西部分地区和皖省各地。较著名的作坊有春阳斋、紫阳斋等。产品有陈年五香大头菜、甜酱瓜、酱肉、齿干卤、酱鹿角、小锦包瓜等。建国后,酱菜生产实行集体经营。1956年,城关15家作坊联合创建了国营亳县酱菜加工厂,实行半机械化生产。1958年4月改称酱菜酿造厂。1961年与工业酱菜厂合并为亳县酱菜厂。该厂主要产品有腐乳、酱瓜、酱花生仁、八宝菜、五香大头菜、酱油、食醋、醋蒜等,自产自销,并向农村批发。1971年,共生产各种酱菜73.33万斤。1973年,该厂所产白羊牌虾子腐乳被安徽省经济委员会评定为优质产品。1975年,县酱菜厂共产各种酱菜94.2万斤。1978年后,花色品种增多,产品档次提高,主要产品有虾子腐乳、鸡丝腐乳、酱荆芥、香心菜、酱花生仁、酱辣椒、酱金针、甜酱瓜、酱猴头、上八宝菜、五香大头菜等,其中酱荆芥于1981年被列为华东地区酱腕菜特色品种。1983年,酱荆芥和香心菜分别被安徽省商业厅评为地方名特产品和同类最佳产品,所产食醋酸度超过部颁标准,达到4.7度。当年酱油总产116万斤。1985年,新增酱菜厂有麦豆酱菜加工厂、魏岗酱菜厂等。城关还有数个小型酱菜厂。1985年,县酱菜厂生产的虾子腐乳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全县酱制品行业共创产值403万元。1986年,市酱菜厂改名酿造厂,又在药材街北侧新建了四美酿造厂,系与江苏扬州合办,为乡镇企业。
豆制品亳州盛产大豆,豆制品较为丰富。民国时期,豆腐作坊遍布城乡。建国初,集中了多家作坊组建了亳县豆制品生产合作社,为当地的唯一专业厂家。该社以黄豆、绿豆,碗豆为原料,生产豆腐、豆芽、豆皮、豆饼、凉粉,自产自销,对城镇居民实行平价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作坊被取缔,豆制品供应渐趋紧张。1978年后,开放豆制品价格,城乡个体户纷纷重操旧业,豆制品产量逐年上升,市场供应充足。
淀粉自50年代起,当地农民多在冬季土法加工淀粉或粉丝出售。1973年,亳县蛋厂配置了淀粉加工设备,利用红芋片生产工业淀粉。1975年,产量达到157.37万斤。1978年后,农村实行承包经营,红芋种植面积减少,淀粉加工呈下降趋势。迄今全市仅有市蛋厂及少量农户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