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化工原料生产
制硝早在北宋时期,境内已有土硝生产。清代州设硝磺局,日收毛硝8000斤。清光绪年间,州署明文规定,民间制硝产品必须归硝磺局收购,不得私自收购,不准军营兵士充当硝户。同期,全州从事土硝生产的作坊多达80多家,200多人。多集中在城关、安溜、芦庙、温集、李集、小奈集等地,年产土硝5~6万斤。民国时期沿袭旧制,仍设硝磺局。民国36年,城关共有制硝作坊10家111人,年产毛硝18.9万斤,每担市价20万元(法币)。至建国前夕,制硝工匠仅余30多人。1949年作坊又增为52家。1952年,成立了亳县硝业公会,有硝坊48家,从业人员120人,年产量达到30万斤。1956年,成立了5个硝业生产合作社,次年产量32万斤。1956年,成立了5个硝业生产合作社,次年产量即达32万公斤;多用于配制火药,制作爆竹。70年代后期,硝场逐渐停业,迄今仅有少量生产。
硝酸钾生产1954年,始由硝业生产合作社生产。1957年,产量达到263吨。1958年,县化工厂成立,是年产硝酸钾400吨,含硝量在99.8%以上,质量符合部颁标准,曾出口菲律宾、苏联、日本、香港、新加坡、西德等地,年出口量150吨,后因价格较低,停止出口。1973年产量为233。55吨,1977年产307吨。1983年底恢复出口,至次年初,共出口菲律宾和香港50吨。1985年,总产达到200吨。
其他1958年大办工业,各类化工厂纷纷建立。五马烧碱厂当年共产4吨烧碱。次年,县化工厂利用马鞍山硫铁矿石生产硫酸和盐酸,当年产硫酸2吨,质量达到部颁标准,获化学工业部重工业工会奖旗2面。1962年,产量又上升到26吨,1963年停止生产。1967年,县染料厂开始生产硫化青膏。1972年,县化工厂也开发了此产品。当年,全县总产量达到139.68吨。1977年,共生产硫化青膏32.75吨。此后仅有微量生产。1985年,全县有基本化学原料生产企业3个,年创产值36万元。
(二)日用化工品生产
肥皂民初,境内已有肥皂生产。抗战胜利后,城内仅有2家作坊继续经营,主要利用土法,以牛、羊油为原料,加入碱块熬炼而成。后又仿制出紫红色卫生皂。1953年,共有作坊3家。1958年,建立了一批小规模化工厂,次年肥皂产量即达103吨。此后,市场缩小,年产量下降至20多吨。直至1963年才回升至98.51吨。以后数年间几近绝迹。1970年始恢复生产,当年共生产洗衣皂8吨,主要由化工厂以及少数街道工厂生产。1971年以后基本停产。80年代,有新兴居委会属企业生产。
蜡制品明清迄至民国,当地用蜂蜡生产的黄、白蜡,产量较大,多用于药用和制造迷信品。建国初,当地主产矿石蜡烛。生产单位有西胜街、火神庙街等街道办化工社(组)。1973年,北关化工厂和东风文化用品社相继生产出蜡象牌蜡笔。1975年,县油厂又利用本厂副产品制造出皮带蜡。以后数年间,各种蜡制品产量低微,所产红、白蜡烛仅能满足当地需求。多数作坊兼营蜡烛生产,仅在每年春节前短期生产。
电池1970年,在原城里制箩社的基础上,创办了阜阳地区唯一的电池厂。次年3月投产,实行半机械生产。全年生产“宇宙红”牌半封闭K20型1号干电池10万只。1972年下半年,生产正式纳入国家计划。1974年,添置了四联机、糊化机、钢帽机、封口机、自动打蕊机共21台。同年试产出R14型高容量2号纸板电池。1975—1977年间,又生产出熊猫牌1号和2号电池。1980年,总产量达到400万只。1981年,登攀牌1号全封闭电池试制成功。各种产品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1982年后,市场饱和,当地电池生产大幅度下降。1983年,产品由包销转为自销,当年产量下降至117万只。1985年,再降为74万只。1986年,仅产熊猫牌1号—2号电池87万只,主销当地。
蚊香始产于1967年,多由街道工业生产。以榆树皮为主原料,加入香精、滴滴涕等,手工生产线香和盘香。1974年3月,县蚊香厂创制出熊猫牌蚊香,畅销当地。1979年后,主产红梅牌卫生香,行销全省各地。
(三)化肥生产
亳州化肥工业始于1958年,当年全县城乡盲目上马,共建化肥厂279家,年产土化肥6029吨,不久陆续关闭。1959年10月,在涡河北岸徐小庙建亳县氮肥厂。1961年4月投产,但因缺乏碳化流程,仅能生产合成氨水。1963年3月停产。1965年4月,增建碳化车间;次年2月,成功地生产出易溶速效粒状氮酸氢镀。当年实产合成氨1018吨,氮肥3550吨。“文化大革命”期间,化肥生产起伏不定,1968年仅产氮肥168吨。1976—1977年,亳县农药厂转产磷肥,两年共生产793吨,不久停产。至1977年底,县化肥厂(1965年定名)累计亏损695.86万元。1979年,县财政拨款160.81万元,更新了锅炉、煤气发生炉、碳化塔等设备。氮肥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000吨。1982年又上升到5000吨。1983年,进行挖潜改造,新建直径226米煤气发生炉1座,改喷洒式脱硫塔为喷旋式氨水再生脱硫塔。当年合成氨产量达到9450吨。质量符合部颁标准,并首次扭亏为盈。1984年,产量突破万吨大关;同期,部分乡镇创建了一批小型磷肥厂,但因产品质量低而存时甚短。1985年,化肥市场饱和,县化肥厂产品严重积压,年产量跌至7170吨。1986年,产品再度畅销,供不应求,当年共产合成氨6900吨,氨肥5000吨。
(四)农药生产
当地农药生产以“六六六”粉为主。1958年,县设城关农药厂,当年生产“六六六”粉110吨,1967年关闭。1970年6月,在南关新建地方国营亳县农药厂,配置高速粉碎机和雷蒙磨各1部,年产“六六六”粉剂10000公斤;主要产品有2%、6%、25%“六六六”粉剂和6%可湿性“六六六”粉剂。1973年总产达830吨,实现产值18.08万元。1974年,增加了敌百虫生产,当年计产255吨。1975年,开始生产滴滴涕粉,当年共产“六六六”粉1272.1吨,滴滴涕粉442.90吨,实现产值35.50万元。1977年,产“六六六”粉4111吨,创产值14万元。1978年因原料缺乏而停产。
(五)塑料制品生产
1969年3月,红旗美术社改建成红旗塑料厂,开始生产塑料桶、瓶盖等产品。1972年,涡北鞋厂生产出塑料鞋底。1974年,全县2个塑料加工企业共实现产值39.32万元。各厂多用回收塑料进行再生加工。1977年,塑料工业企业增为3个,年产塑料制品54吨,实现产值120万元。1979年,红旗塑料厂改为毛睛针织厂,兼产塑料制品。1981年下半年,五金塑料厂开始生产塑料手压井管,畅销农村市场。1984年,全县3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为3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71万元。1985年,五金塑料厂、红星塑料厂、化肥厂塑料编织厂、二轻鞋底厂等4个企业,拥有加工专用设备价值18.9万元,其中管材挤出机组1套,中空挤出机组4套,单丝挤出机组1套,其他挤出机组1套,中空吹塑成型设备4套;全年生产塑料盆(桶)、食品盆(袋)、化肥袋、打包带、玻璃钢瓦、瓶盖、鞋底等产品322吨,实现产值132万元。1986年,市海棉厂投产,主产海棉、塑料薄膜、食品袋等。同年投产的市钙塑厂,设备先进齐全,主产钙塑箱。当年全市乡级以上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增加到11个,产量、产值分别为259吨和178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