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医药
1950年,县卫生科设一小型药厂,主要生产生理盐水、葡萄糖、蒸馏水等,现为市人民医院附设厂,产品以供应本院及乡村医院为主。
医药化工厂为当地生产兽用药的唯一厂家,创建于1975年10月1日,主要产品有5—10%兽用糖水、5%盐水、10%纯盐水、人工盐、大黄西丁、陈皮西丁,产品销至河南的周口地区、山东的菏泽地区及本省阜阳地区。1986年,共生产中成药213吨,创产值20万元。
(二)制镜
1965年,立新工艺美术组首先生产出礼品镜和民用镜以及木框匾额。1966年正式定名为亳县制镜厂,主产玻璃匾额及穿衣镜等。1976年,增添了卷边机、刨槽机、双面刨床等设备,成立了镀银、印花、装订、民用镜4个车间。1982年,购进1400型高真空镀膜机1台,实现了以铅代银。1985年创总产值20.3万元。1986年产品品种有磨花柜镜、印花框镜、印花礼品镜、落地穿衣镜、雕刻美术镜、磨花四幅屏以及奖状、像夹等。
(三)建材
亳州建筑材料生产以砖瓦生产力主。1949年,生产总值为1.56万元。建国后,逐步建立了机制窑厂和水泥制品厂,开发出水泥瓦、石棉瓦以及化纤建材等品种。1986年,实现产值2864万元。
砖瓦生产亳州砖瓦烧制历史悠久,东汉时已能烧制字砖,南北朝时期生产出花纹薄条砖。明清时期,创制出各种图案逼真的造型砖瓦。窑址遍及农村,窑形大致有大蒙顶、小蒙顶、马蹄窑、蔑子窑、梯子窑、围窑等,各窑均为土法烧制。其中以孟桥口、赵桥、董门楼,五里窑等处较为有名。1949年,全县砖瓦产量分别达到52万块和1.5万片。建国初期,建筑需求量日增,砖瓦窑遍布城乡。1957年,青砖产量达到246.6万块,瓦1.14万片。1958年,在三圣庙街建立了机制窑厂,主产规格为24×11×5.3厘米的青砖和36×22厘米的普通瓦(俗称大瓦)。1960年,砖瓦产量达到1373.93万块和34.75万片,实现产值85.73万元。1972年底,在城南十二里建轮窑厂1座,实行半机械化生产。砖瓦年生产能力分别为1000万块和100万片。1979年,全县砖瓦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49.65万元,全年产青、红砖5606.15万块、普通瓦1907.3万块。1980年后,各区乡均兴建了规模不等的轮窑厂,许多农民也纷纷自建了小型土窑。1984年,全县共有轮窑21座,其中16门窑4座、20门窑7座、24门窑6座、30门以上窑4座,另有土窑2264座。1985年,全县轮窑厂总数达到32座,土窑425座,拥有挤砖机组148条,制砖机组114条,1986年,砖瓦产量分别达到3.67亿片和0.36亿片,其中乡村办窑厂砖瓦产量分别为3.56亿块和0.32亿片;另有少量水泥瓦、玻璃钢瓦、石棉瓦、耐火砖等;全年创产值2864万元。
水泥制品70年代,当地始将水泥构件运用于建筑。县水利局水泥构件厂和城关建筑公司生产空心楼板、水泥方砖、水泥瓦、电杆、井筒等。1979年,水泥制品生产行业共刨产值94.86万元。80年代以来,建材工业发展迅速。1983年,全县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增至8个,总产值达到136万元。各厂以产空心楼板为主,兼产花纹水泥方砖及花辅围栏等。1985年,水泥制品生产企业主要有水利局构件厂、建筑公司预制带锯厂、轮窑厂预制件厂、观堂构件厂、大杨构件厂、冯洼乡构件厂、李村预制厂、杨集预制厂、古城预制厂、铁佛预制厂、杨岗董庄水泥瓦厂、穆楼水泥瓦厂等;拥有模具27套,环向螺旋钢筋缠扎设备9台,全年生产总值为147万元。另有许多小规模预制件厂,多系个体或联户经营。
(四)船舶修造
亳州城向为水旱码头,船舶维修历史较久,但多限于小修小补。1956年3月,亳县港船民组建成5个木帆船运输初级社,并从船民中挑选有修造技术的工人组成木船维修组,每社1组。1958年,在维修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地方国营亳县船厂,有木工、捻工、截工、铁工60余人,承担全港430艘木船的维修任务。并试制了木质手摇脚踏半机械化推进器。还利用7个半月的时间,建造出一艘长17米、宽4.2米、深1.7米的木质拖轮,装配有60匹马力柴油机,最大拖运量300吨,被命名为“亳拖一号”,于1959年6月下水。接着又陆续造出“亳拖二号”和“亳拖三号”。同期,还建造出用电力牵引可载8辆汽车的轮渡船。1961年,船厂又分解为4个维修组,分属4个航运大队。一、二大队维修组设于大牛市东头,三、四大队维修组设于怀远县顺河街(1964年又迁往蒙城县李安桥)。1965年7月,以亳县和蒙城维修组为基础,分别组建了亳县船厂和驻蒙船厂。亳县船厂设于大牛市街东端,主要设备有红炉、电动圆盘锯、电钻、砸捻机等,以维修木帆船为主。1973年,成功试制出15吨水泥船。是年造船总量达到20艘300个吨位。1974年,建造18艘253个吨位。1975年,制造出120匹马力木质拖轮和120匹马力钢质拖轮及80匹马力水泥拖轮;全年共造船21艘,总吨位211吨。1978年,又广泛采用水泥船挂浆新工艺,成功试制出4艘小型机动船,动力设备为48匹马力柴油机,每艘载重8吨,甚受船民欢迎。1983年,亳县船厂钢骨水泥船生产总量达到26艘,602个吨位。1983至1985年,驻蒙船厂共建造水泥船105艘,并制造出“亳拖70号”拖轮,拖载量400吨。1985年,亳县船厂迁至大寺涡河闸旁,全年造船10艘,800个吨位,驻蒙城船厂也完成产值97万元,两厂所造船只基本上用来更新亳县航运公司旧式木船。至1985年9月,全公司彻底淘汰了木船,实现了水泥船航行机械带拖化,并开始生产钢质拖轮。
(五)木材加工
锯材生产当地锯材生产向为手工,无机器设备。60年代末,县木器厂等始配备了带锯机,兼对外加工。1976年,全县锯材产量达到1.3万立方米。1979年又上升到1.72万立方米。此后,各木器加工厂及铁木业社也配备了小型带锯,村办及个体锯材加工企业遍布各地,主营来料加工。1983年,共生产锯材1.12万立方米。1984年,全县13家乡办以上锯材及人造板生产企业共创产值177万元。1985年,全县共有带锯机33部,圆盘锯机20部,其他锯机9部,人造板旋切机1部,9家锯材生产企业全年生产锯材7000立方米,实现产值200万元。1986年的专业生产厂家有:市木材公司附属木材加工厂、市水运公司带锯厂、桐木加工厂、建筑工程公司预制带锯厂,以及双沟、城父、十九里、张集、蒋集木材加工厂等。年产锯材1.6万立方米。
家具生产(含钢木家具)建国前的家具生产均由个体匠铺进行,以制作木质雕花家具为主。民国时期,陈顺兴作坊生产的皮箱远近闻名,远销南京等地。在北关及沿涡一带,聚集木匠铺40多家,工匠100多名。1949年,总产值13.8万元。建国后,在城内成立了6个木业合作生产小组。1957年,又合并成红光生产合作社;次年,又与国光木器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国营亳县木器厂。1970年,光明及和平木器厂并入县木器厂。各生产厂家多生产办公用具和课桌,家具多由居民自行备料雇人加工。1974年,县木器厂创制出新式桌橱,并在当地广为流行。古式雕花家具逐渐淘汰。80年代以来,市场需求量激增,江、浙等省工匠也蜂拥至亳,控制了相当部分加工市场。县机具厂也开发了全钢家具及钢木家具等新产品。原县木器厂于1983年易名家具厂。各式系列寡具及大小组合式家具甚为畅销。1983年,全县共生产木质家具1.6万件,全钢家具0.35万件。1984年,全县3家家具生产专业厂共实现产值43万元。此后,乡镇生产增多。1985年的专业生产厂家有县家具厂、机具厂、亳州镇木器厂、双沟木制家具厂、油河木制家具厂、十九里家具厂、观堂家具厂、家具棕床厂、民族乐器厂、城父木制家具厂等。另有木匠铺百余家,其中江、浙木匠铺10余家。1986年总产量为:钢木家具0.84万件,木制家具7.57万件,创产值605万元。
木制农具建国前,当地木制农具及运载工具产量较大,主销农村。民国时期,陈振山的扁担和桑朝安的木桶行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1949年,木制农具总产量为0.89万件。建国初期,组建了百余家木器生产组,均以生产竹木农具为主,产品有木锨、木杈、木犁、耧、耙、车枢以及板车架、手推车、太平车等。1959年,产量达到10.1万件。1963年,产量上升至13.9万件。“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持续下降,1968年,产量仅为1.04万件。1971年,全县4家木器厂生产农具9.25万件,实现产值47.56万元。1974年以来,各厂转以生产家具及办公教学用具为主,木制农具多由各公社铁木业社生产,年产量常年保持在10万件左右。1979年达到11.21万件。80年代初,农业实行承包责任制经营,木制小农具适合于个体生产,市场有所扩大。1984年全县产木农具37.94万件,实现产值144万元。此后,随着农业机械化初具规模及农具的更新,部分木制农具被淘汰,产量大幅度下降。1986年,总产仅为4.8万件,全由乡、村企业生产。
亳州市工业情况统计表(1949~1986)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