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水 路
(一)航道
涡河横贯全境,是联接黄、淮两大河流的纽带,在境内长度76公里。水势平缓,木帆船可常年通航,是天然优良航道,亳州历史上的繁荣,多赖其便。在境南部有淝河水道,每年春夏季节通行木帆船。但由于黄河多次泛滥,黄河泥沙大量流入涡河,河床渐次增高,航槽也逐渐狭窄。民国27年,河南省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开后,黄水多次南泛,大量泥沙淤积下沉,涡河河槽形成多处浅滩。加之河上桥梁屡建屡废,河底遗有大量块石和暗桩,故每至枯水季节,船只即不能正常航行。至民国37年,亳县解放时,境内76公里航道中,共有浅桩8处,沉石7处,浮桥22座,通航颇为艰难。
建国后,航运部门组织了清航队,利用每年枯水季节,疏通清理航道,安放航行标志,1954年,又将沿河碍航浮桥全部拆除,同时组织船工船民打捞河内沉石,并挖掉甘家湾、马老家、沙土集、百尺河、七里嘴5处浅滩。1956年夏,清航队清理了车埠口至十九里航段的浅滩,共挖掉滩嘴5000米,土方6590.86立方米。同年秋,抽调清航队90多人和木船两只,清理了大寺集段中心航道;冬天又拔除了河中暗桩458根,拆除危桥11座,清除了杂草。1963年,挖掉了十九里、明家湾、于家湾3处浅滩,并扫“捞了田沟口、大寺集、丁固集、东钓鱼台、后油坊、沙土集、百尺河7处沉石。经过几年的疏浚清理,涡河航道四季畅通。1966年10月,组织130人的清航突击队,前往蒙城双涧集清理涡河航道,历时50天,共疏浚航道200米(宽60米、深4米),完成土方50000立方米。近年来,由于河南省大量引黄灌溉,黄河泥沙淤入涡河,致使涡河河床已普遍增高6~10米不等,航运逐渐困难。1978年5月,亳县涡河节制闸建成以后,由于尚未建造船闸,境内大闸以上航道航运全部中断。大闸以下,一般小型内河货船四季可通。其他河道已不再通航。
(二)码头
亳县因赖涡河之利,而成为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水旱码头。城区涡河码头,千帆云集,装卸繁忙,是涡河最大的码头之一。至清末明初,逐步形成了4大码头。二桥口码头:有码头工人40余人,红车20余辆,主要以装卸竹木山货为主;新桥口码头:码头工人40余人,红车子20余辆,也以装卸竹木山货为主;铁果巷码头:码头工人50余人,红车子25辆,以装卸干果、茶、麻为主;玉帝庙码头:工人60余人,红车子30辆,主要装卸粮食、皮货、药材、食盐等货物。以上四个码头,无任何建筑设施,顺坡就岸,在河滩上进行装卸。民国时期,由于长年的战乱和黄水南泛,加之陇海铁路通行,当地码头日趋冷落,船只逐渐稀少。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涡河航道,航运中断,码头渐告荒芜。至建国前夕,沿涡各码头船少人稀,已不见昔时繁荣景象。
建国以后,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组建了民船运输公司,为适应其装卸货物的需要,在煤建公司和食品公司沿河处分别建筑了一号、二号码头;在二号码头对岸(即北岸)建造了三号码头;在鸭子巷原粮食公司河下建造了四号码头;在船厂河下建造了客运码头。并添置了码头牌、木马腿、木跳板等简易设施。这些码头全是利用自然坡岸,打桩填土而成,十分简陋,年总吞吐量仅有40000多吨。1956年,县财政拨款9300元,建造了永久码头两座,土码头两座,修理码头两座。次年,又利用更新街道换下的石条,在客运码头原址,建造了一座岸线长30米,宽40米,前沿水深1.4米的块石结构客运码头,拥有两个泊位,一般内河小型客轮均可停靠。此后,县木材公司和煤建公司又分别建造了专门码头。客运码头也迁至筛子市河下。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和蒙城涡河节制闸的建造,涡河航运逐渐减少。至1964年,当地水上客运全部停止。客运码头也改成货运码头,四号码头渐渐荒废,原船厂码头也改为造船工地。1972年,县化肥厂就近建造了一座土质码头,供其装卸原料和产品。1979年,县又先后投资2.7万元,在船厂河下建造了1座岸线长30米、宽2米的客货两用码头。亳县涡河节制闸落成后,中断了航道,水上航运全部改在大寺集装卸。并在大寺集、沈营、耿庄一带利用自然坡岸修筑了3座土质码头。1981年10月,又投资5万元,在大寺港修建了长420米的进港砂礓路和5000平方米的大货场。当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2272吨。1984年,为解决“北煤南运”的分流运输问题,国家又投资43万元,在此拓建了1座11820平方米,容量10万吨的大货场,并配置了两台5吨载装机和1台30吨汽车地磅。当年吞吐量为42.8万吨。此后又加以扩建,建成岸线长600米,前沿水深1.5米,平地堆场2.8万平方米的码头,可停靠100吨级驳船,大大提高了吞吐能力。1986年,全年共吞吐各类物资42.84万吨。
(三)渡口
亳州河道纵横,渡口遍布城乡,历代多在主干道上建桥,其余的大都以船代桥;又因向无永久性桥梁,桥毁则假舟以渡。清代,当地沿涡河有灵津渡口、车埠口渡口、李家渡口、韩营渡口4个较大的渡口。民国时期,因水患频繁,桥梁时坏,各条河上均有多少不等的渡口。渡工多是以此为生的船民。
建国初期,在涡河之上,行人通行以浮桥和渡船为主。1956年,涡河大木桥建成后,二桥口(即灵津渡)、三桥口渡口仍是行人过往频繁之处。其他四乡河道上,均有当地居民自发经营的渡口。60年代初,亳县造船厂建造了可载8辆汽车的大轮渡船,用电力牵引,两分钟即可横渡涡河。城内工人上班,学生上学,居民往来,为省却绕道之苦,多在二桥口乘船渡河,致使该处渡船超荷运行。此后,当地陆续建造了大量永久性交通桥和生产桥,陆上通行甚为便利,渡口逐步减少,仅有涡河、惠济河、赵王河上还留有渡口。同期因涡河河道宽阔,架桥难度较大,故又沿涡河新开了多处渡口。至1985年,全境共有渡口49个,渡船62只。全是1至2吨位的木船。
(四)水上客运
当地水上客运以涡河为主。但无专门的客运船只,多是客货混装。明清时期,川、广、云、贵、山、陕商旅行人纷纷取道涡河,云集亳州。清末民初,随着陇海铁路建成和汽车的引进,乘船远足者日益减少,涡河之上仅有来自蚌埠的轮划子(俗称楼子船,比一般船稍高)作不定期往返。饮食由船家负责,票价当面议定,一般视行李和水位大小而定。1953年,由淮河轮船公司派驻当地两艘客轮(俗称“火轮划子”),开辟了亳县至蚌埠的班期客运航线。1955年,航线缩短为亳蒙线。1956年,共输送旅客2000人次。1957年,因蒙城兴建涡河节制闸,客运中断。当年仅送运旅客1400人次。1962年,亳县水联社又建造了一艘长17米、宽4.2米、深1.7米的本质拖轮,开通了义门至蒙城的航班。当年共运送旅客20500人。嗣后,因亳蒙公路晴雨通车,乘船者逐渐稀少。至1964年底,当地水上客运完全终止,当年仅运送6200人。亳县涡河节制闸建成以后,又以大寺码头为始点,开办了国营客运。
(五)水上货运
涡河为历代漕运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区航运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明清时期,在涡河之上,配有专门的灌运船只。清康熙十八年(1679),共有僧运丁船46只。嘉庆十二年(1807),又裁去10只丁船,剩余36只丁船主要往返于寿州(今寿县)、凤台、怀远、定远、六安、霍山、英山、颍州、颍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县。漕粮分兑于怀远、临淮关、寿州、正阳关4处。清末民初,南北货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韩营,东至车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着5000多艘船只等待进港装卸。其中多是几个吨位的木船,只有少数三蓬三桅20吨位大船和对连划子,运出的货物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和棉花、药材等,运进货物主要是京广杂货、竹、木、茶、麻、煤油、食盐、山窑等。民国27年,亳县沦陷后,日军封锁了涡河航道,河上船只一部分被烧毁,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涡河水运中断。民国37年,亳县解放,境内涡河航道上仅有2吨木船50余艘。其中多数以打鱼,装粪、摆渡为主,少量稍大船只从事短程客货混运。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6月成立了皖北亳县民船运输公司,取缔船行。同年7月,成立港政府,当地船民加入了港籍,共有木船290艘,总载重量为2100吨,船民2400人。不久,又由蚌埠调来货船240艘,载重量1900吨。1952年4月7日,又成立了木帆船联合运输社,下辖8个大队,24个小队。次年又整编为互助组。当时货船主要往返于亳蚌航线,船只全是人力木帆船。1956年3月,全港又成立了星星、光芒、燎原、光辉、光华5个木帆船运输初级合作社,隶属县交通科和县航运管理站双重领导;共有288艘木船、2400名船民入社。总载重量为2304吨。当年,全港共完成货运6.37万吨。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仅有粮、煤、竹木、沙石、山窑等仍从水路转运。1959年6月,在初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五星人民公社,计有252艘船只,2481名船民入社,其中木驳船20艘500吨位,机动拖轮2艘160马力,木帆船330艘3160吨位,总运输能力为3660吨。当年计完成货运10.73万吨。1960年7月,公社与县航运站合并成立亳县航运公司,下辖5个大队。1962年,航运公司与五星公社分设,成立亳县水上运输联社,下辖两个大队,实有船只359艘,其中80马力拖轮1艘,340吨木驳船8艘,其他木帆船350艘3400吨位。当年为县食品公司、县供销社运送了生猪、烟叶、牛骨、苇席、废品等10000余吨,并在赵王河至三岔口河段上承运了生活用煤300多吨和食盐、日用工业品50多吨。70年代初,因船只陈旧,300多只货船停航。1973年5月,水上人民公社成立后,开始试制水泥船,并开始取代人力帆船。1976年,为开辟货源,又开展了代转代运业务,华东各水域均有亳州港籍船只往返营运。1980年,向上海、浙江等地运送物资50000多吨。1981年,水上人民公社下设了水上运输公司,专门承担水上运输任务。当年,拥有挂桨机动船25艘390吨位,拖船9艘960马力,货驳船72艘3290吨位,木帆船89艘4530吨位。这些船只少量停泊在大寺港,其余散布于淮河、运河、长江一带水域。1984年,水上人民公社撤销,成立了亳县水上运输公司。同年,允许自办运输业务,自己调度,自己组织货源,当年完成货运量11.87万吨,创效益184万元。至1985年,该公司共有挂桨机动船427艘6396马力、16132吨位,拖轮8艘880马力、3563吨位,水泥驳船75艘107吨位,木驳船2艘,总吨位19802吨。另有未在册木帆船872艘。形成年运输159893吨的能力。所属各船实行经营承包,按月每吨位上交13元(后降为11元)。当年共创经济效益229.5万元。1986年,水上货运量共完成23.6万吨。
亳州市客货运输量、周转量统计表(1949~1986)
涡河横贯全境,是联接黄、淮两大河流的纽带,在境内长度76公里。水势平缓,木帆船可常年通航,是天然优良航道,亳州历史上的繁荣,多赖其便。在境南部有淝河水道,每年春夏季节通行木帆船。但由于黄河多次泛滥,黄河泥沙大量流入涡河,河床渐次增高,航槽也逐渐狭窄。民国27年,河南省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开后,黄水多次南泛,大量泥沙淤积下沉,涡河河槽形成多处浅滩。加之河上桥梁屡建屡废,河底遗有大量块石和暗桩,故每至枯水季节,船只即不能正常航行。至民国37年,亳县解放时,境内76公里航道中,共有浅桩8处,沉石7处,浮桥22座,通航颇为艰难。
建国后,航运部门组织了清航队,利用每年枯水季节,疏通清理航道,安放航行标志,1954年,又将沿河碍航浮桥全部拆除,同时组织船工船民打捞河内沉石,并挖掉甘家湾、马老家、沙土集、百尺河、七里嘴5处浅滩。1956年夏,清航队清理了车埠口至十九里航段的浅滩,共挖掉滩嘴5000米,土方6590.86立方米。同年秋,抽调清航队90多人和木船两只,清理了大寺集段中心航道;冬天又拔除了河中暗桩458根,拆除危桥11座,清除了杂草。1963年,挖掉了十九里、明家湾、于家湾3处浅滩,并扫“捞了田沟口、大寺集、丁固集、东钓鱼台、后油坊、沙土集、百尺河7处沉石。经过几年的疏浚清理,涡河航道四季畅通。1966年10月,组织130人的清航突击队,前往蒙城双涧集清理涡河航道,历时50天,共疏浚航道200米(宽60米、深4米),完成土方50000立方米。近年来,由于河南省大量引黄灌溉,黄河泥沙淤入涡河,致使涡河河床已普遍增高6~10米不等,航运逐渐困难。1978年5月,亳县涡河节制闸建成以后,由于尚未建造船闸,境内大闸以上航道航运全部中断。大闸以下,一般小型内河货船四季可通。其他河道已不再通航。
(二)码头
亳县因赖涡河之利,而成为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水旱码头。城区涡河码头,千帆云集,装卸繁忙,是涡河最大的码头之一。至清末明初,逐步形成了4大码头。二桥口码头:有码头工人40余人,红车20余辆,主要以装卸竹木山货为主;新桥口码头:码头工人40余人,红车子20余辆,也以装卸竹木山货为主;铁果巷码头:码头工人50余人,红车子25辆,以装卸干果、茶、麻为主;玉帝庙码头:工人60余人,红车子30辆,主要装卸粮食、皮货、药材、食盐等货物。以上四个码头,无任何建筑设施,顺坡就岸,在河滩上进行装卸。民国时期,由于长年的战乱和黄水南泛,加之陇海铁路通行,当地码头日趋冷落,船只逐渐稀少。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涡河航道,航运中断,码头渐告荒芜。至建国前夕,沿涡各码头船少人稀,已不见昔时繁荣景象。
建国以后,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组建了民船运输公司,为适应其装卸货物的需要,在煤建公司和食品公司沿河处分别建筑了一号、二号码头;在二号码头对岸(即北岸)建造了三号码头;在鸭子巷原粮食公司河下建造了四号码头;在船厂河下建造了客运码头。并添置了码头牌、木马腿、木跳板等简易设施。这些码头全是利用自然坡岸,打桩填土而成,十分简陋,年总吞吐量仅有40000多吨。1956年,县财政拨款9300元,建造了永久码头两座,土码头两座,修理码头两座。次年,又利用更新街道换下的石条,在客运码头原址,建造了一座岸线长30米,宽40米,前沿水深1.4米的块石结构客运码头,拥有两个泊位,一般内河小型客轮均可停靠。此后,县木材公司和煤建公司又分别建造了专门码头。客运码头也迁至筛子市河下。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和蒙城涡河节制闸的建造,涡河航运逐渐减少。至1964年,当地水上客运全部停止。客运码头也改成货运码头,四号码头渐渐荒废,原船厂码头也改为造船工地。1972年,县化肥厂就近建造了一座土质码头,供其装卸原料和产品。1979年,县又先后投资2.7万元,在船厂河下建造了1座岸线长30米、宽2米的客货两用码头。亳县涡河节制闸落成后,中断了航道,水上航运全部改在大寺集装卸。并在大寺集、沈营、耿庄一带利用自然坡岸修筑了3座土质码头。1981年10月,又投资5万元,在大寺港修建了长420米的进港砂礓路和5000平方米的大货场。当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2272吨。1984年,为解决“北煤南运”的分流运输问题,国家又投资43万元,在此拓建了1座11820平方米,容量10万吨的大货场,并配置了两台5吨载装机和1台30吨汽车地磅。当年吞吐量为42.8万吨。此后又加以扩建,建成岸线长600米,前沿水深1.5米,平地堆场2.8万平方米的码头,可停靠100吨级驳船,大大提高了吞吐能力。1986年,全年共吞吐各类物资42.84万吨。
(三)渡口
亳州河道纵横,渡口遍布城乡,历代多在主干道上建桥,其余的大都以船代桥;又因向无永久性桥梁,桥毁则假舟以渡。清代,当地沿涡河有灵津渡口、车埠口渡口、李家渡口、韩营渡口4个较大的渡口。民国时期,因水患频繁,桥梁时坏,各条河上均有多少不等的渡口。渡工多是以此为生的船民。
建国初期,在涡河之上,行人通行以浮桥和渡船为主。1956年,涡河大木桥建成后,二桥口(即灵津渡)、三桥口渡口仍是行人过往频繁之处。其他四乡河道上,均有当地居民自发经营的渡口。60年代初,亳县造船厂建造了可载8辆汽车的大轮渡船,用电力牵引,两分钟即可横渡涡河。城内工人上班,学生上学,居民往来,为省却绕道之苦,多在二桥口乘船渡河,致使该处渡船超荷运行。此后,当地陆续建造了大量永久性交通桥和生产桥,陆上通行甚为便利,渡口逐步减少,仅有涡河、惠济河、赵王河上还留有渡口。同期因涡河河道宽阔,架桥难度较大,故又沿涡河新开了多处渡口。至1985年,全境共有渡口49个,渡船62只。全是1至2吨位的木船。
(四)水上客运
当地水上客运以涡河为主。但无专门的客运船只,多是客货混装。明清时期,川、广、云、贵、山、陕商旅行人纷纷取道涡河,云集亳州。清末民初,随着陇海铁路建成和汽车的引进,乘船远足者日益减少,涡河之上仅有来自蚌埠的轮划子(俗称楼子船,比一般船稍高)作不定期往返。饮食由船家负责,票价当面议定,一般视行李和水位大小而定。1953年,由淮河轮船公司派驻当地两艘客轮(俗称“火轮划子”),开辟了亳县至蚌埠的班期客运航线。1955年,航线缩短为亳蒙线。1956年,共输送旅客2000人次。1957年,因蒙城兴建涡河节制闸,客运中断。当年仅送运旅客1400人次。1962年,亳县水联社又建造了一艘长17米、宽4.2米、深1.7米的本质拖轮,开通了义门至蒙城的航班。当年共运送旅客20500人。嗣后,因亳蒙公路晴雨通车,乘船者逐渐稀少。至1964年底,当地水上客运完全终止,当年仅运送6200人。亳县涡河节制闸建成以后,又以大寺码头为始点,开办了国营客运。
(五)水上货运
涡河为历代漕运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区航运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明清时期,在涡河之上,配有专门的灌运船只。清康熙十八年(1679),共有僧运丁船46只。嘉庆十二年(1807),又裁去10只丁船,剩余36只丁船主要往返于寿州(今寿县)、凤台、怀远、定远、六安、霍山、英山、颍州、颍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县。漕粮分兑于怀远、临淮关、寿州、正阳关4处。清末民初,南北货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韩营,东至车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着5000多艘船只等待进港装卸。其中多是几个吨位的木船,只有少数三蓬三桅20吨位大船和对连划子,运出的货物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和棉花、药材等,运进货物主要是京广杂货、竹、木、茶、麻、煤油、食盐、山窑等。民国27年,亳县沦陷后,日军封锁了涡河航道,河上船只一部分被烧毁,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涡河水运中断。民国37年,亳县解放,境内涡河航道上仅有2吨木船50余艘。其中多数以打鱼,装粪、摆渡为主,少量稍大船只从事短程客货混运。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6月成立了皖北亳县民船运输公司,取缔船行。同年7月,成立港政府,当地船民加入了港籍,共有木船290艘,总载重量为2100吨,船民2400人。不久,又由蚌埠调来货船240艘,载重量1900吨。1952年4月7日,又成立了木帆船联合运输社,下辖8个大队,24个小队。次年又整编为互助组。当时货船主要往返于亳蚌航线,船只全是人力木帆船。1956年3月,全港又成立了星星、光芒、燎原、光辉、光华5个木帆船运输初级合作社,隶属县交通科和县航运管理站双重领导;共有288艘木船、2400名船民入社。总载重量为2304吨。当年,全港共完成货运6.37万吨。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仅有粮、煤、竹木、沙石、山窑等仍从水路转运。1959年6月,在初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五星人民公社,计有252艘船只,2481名船民入社,其中木驳船20艘500吨位,机动拖轮2艘160马力,木帆船330艘3160吨位,总运输能力为3660吨。当年计完成货运10.73万吨。1960年7月,公社与县航运站合并成立亳县航运公司,下辖5个大队。1962年,航运公司与五星公社分设,成立亳县水上运输联社,下辖两个大队,实有船只359艘,其中80马力拖轮1艘,340吨木驳船8艘,其他木帆船350艘3400吨位。当年为县食品公司、县供销社运送了生猪、烟叶、牛骨、苇席、废品等10000余吨,并在赵王河至三岔口河段上承运了生活用煤300多吨和食盐、日用工业品50多吨。70年代初,因船只陈旧,300多只货船停航。1973年5月,水上人民公社成立后,开始试制水泥船,并开始取代人力帆船。1976年,为开辟货源,又开展了代转代运业务,华东各水域均有亳州港籍船只往返营运。1980年,向上海、浙江等地运送物资50000多吨。1981年,水上人民公社下设了水上运输公司,专门承担水上运输任务。当年,拥有挂桨机动船25艘390吨位,拖船9艘960马力,货驳船72艘3290吨位,木帆船89艘4530吨位。这些船只少量停泊在大寺港,其余散布于淮河、运河、长江一带水域。1984年,水上人民公社撤销,成立了亳县水上运输公司。同年,允许自办运输业务,自己调度,自己组织货源,当年完成货运量11.87万吨,创效益184万元。至1985年,该公司共有挂桨机动船427艘6396马力、16132吨位,拖轮8艘880马力、3563吨位,水泥驳船75艘107吨位,木驳船2艘,总吨位19802吨。另有未在册木帆船872艘。形成年运输159893吨的能力。所属各船实行经营承包,按月每吨位上交13元(后降为11元)。当年共创经济效益229.5万元。1986年,水上货运量共完成23.6万吨。
亳州市客货运输量、周转量统计表(1949~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