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邮 政
(一)驿站
亳鹿(邑)、亳蒙(城)、亳颍(州)等古道,向属驿道,历代均沿道设置驿站,供传递文书及过境官员使用。明代仅存州驿和双沟驿,州驿配有马夫2名、马3匹,双沟驿配马3匹。后又在亳州设置了传递公文的急递铺,州城设总铺,于涧清铺(今十八里)、颜家铺、张村(今属利辛县)、车埠口、翟村寺(今翟家铺)、钓鱼铺、鱼李铺、义门、大文、雨传、十河、双沟、淝河设递铺,共有铺兵36名。清初,裁减州驿马夫1名、马1匹。乾隆三十年(1765),废州驿并减去双沟驿马1匹。乾隆五十五年(1790),复设州驿,配备马夫2名、马2匹。光绪二十年(1894)州驿和双沟驿各有马夫2名、马1匹;义门、大文、雨传3铺划归涡阳县,淝河递铺移设于卞铺,铺兵减为27名。民国3年,政府明令撤销驿站。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驿运管理处在双沟设立驿运站,承担公文函件运送任务。民国35年迁至城内里仁街东头路南,不久废止。
(二)邮路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当地设置了官办邮局,始有固定邮路。民国初期,长途邮路有亳商(丘)、亳鹿(邑)、亳太(和)、亳涡(阳)4条。境内邮路自县城分别通至颜集、双沟、涧清铺(今十八里)、翟村寺、高公庙(今属涡阳)、芦庙、泥店、十河、牛集、张信溜、观堂、丁固、油河、古城、立德、龙德、城父、安溜、枣集(今属鹿邑县)、泗合寺等。民国27年,武汉失守,安徽省邮电通讯中断,安徽省政府于当年设立递步哨总所,在亳县设立分所,递步哨路线自亳县经涡阳、太和、阜阳、颍上、霍丘至立煌(金寨县)。民国33年,汪伪第八军在亳县实施递步哨计划,在全境设立15站21哨所,传递路线自县城分别通至观堂、沙土、张信溜、赵桥、梅城、安溜、牛集、枣集(今属鹿邑县)、芦庙、丁小阁、保安集(今属永城县)、颜集、泥店、刘集等地。抗战胜利后,原有邮路恢复邮运。民国37年,全县解放,原县邮局解散,邮路中断。1950年,恢复通邮,干线邮路分别通达商丘和涡阳。1951年,亳太(和)邮路改为汽车邮路,并把917公里农村步班邮路改为自行车邮路,城内2公里邮路仍为步班,全县129个乡全部通邮,其中逐日通邮的乡占18%。1958年,逐日通邮的乡镇增加13个,1960年,亳蚌(埠)邮路改为委办汽车邮路。1969年,亳商、亳阜改为汽车邮路。又新辟摩托车邮路60公里。70年代以来,随着邮运工具的更新和业务量的扩大,邮路逐渐延伸至全境各个乡村。1976年,全县邮路单程总长4156公里。其中摩托车邮路175公里,自行车邮路3981公里。1979年,亳蚌(埠)邮路改为自办汽车邮路,境内长度58公里。1980年后,为提高乡村邮路的营运能力,将一部分邮路交由个人承包。1984年,全境共有私人承包邮路3条152公里,次年增至37条1875公里。1986年,当地共有汽车邮路160公里,其中亳阜、亳商邮路单程长度83公里为委办汽车邮路,亳蚌77公里为自办汽车邮路。278公里摩托车邮路,通达古城、沙土、魏岗、十八里、核桃场、五马等主要集镇。农村投递线路单程总长3379公里。
(三)邮运
民国以前,公私函件均靠驿卒或铺兵乘马传送。民国时期,除亳商间邮件部分交信托公司马车或商营汽车承运外,其余皆靠步行传递。1951年,邮电部门购置4辆自行车投入营运,但大部分邮件仍需要肩挑人扛,步行转送。1952年,又添置6辆自行车和木轮马车1辆,乡村邮路全部改为自行车邮路。亳阜邮件一度由客运汽车代运。1958年,配备邮运摩托车1辆,自行车增至21辆。此后数年间,境内均靠自行车邮运,长途邮件逐步由客运汽车代运。1969年,购置摩托车两辆,新辟摩托车邮路160公里,自行车增至44辆。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组成的邮运网络渐趋完善。1979年,县邮电局正式装配了邮运汽车,行驶于最繁忙的亳蚌干线上,摩托车也增至7辆,自行车增加到76辆。摩托车主要行驶于县城至各区所在地邮路上,其余邮路均靠自行车营运。80年代以来,对原有自行车进行彻底更新。1986年,全市共有邮运汽车4辆,邮运摩托车5辆,设备趋于现代化。
(四)投递
清光绪二十年(1894),白布大街一家当铺开办了首家邮政代办所,但仅办理平信业务。民国时期,官办邮局开办了信函、汇兑、代收货样、储金、简易寿险、分售税票、包裹邮寄等业务。邮政局设邮分佐1人,邮差和邮信差各4~5人;皆身着绿色背心,前襟有黄色“中华邮政”字样,后襟有“邮差”字样。邮差负责运送长途邮件。亳太、亳商邮路为4日班,邮件分别在淝河、宋集交接。亳鹿邮路为3日班,邮件在涧清铺交接。除亳商邮件用信托公司马车或商营汽车代运外,其余均为步班。运回邮件在邮政局整理分发,交邮信差步行送至各代办所、邮柜和邮站、抗日战争时期,邮政业务停顿,军政公函由递步哨接力传送。中共地方组织也设有“交邮”,负责公函递送。抗战胜利后,在乡村设立了邮政投递点。民国35年,全境共有投递点20个,全年投递各种函件64950件。民国37年,亳县全境解放,军政通讯由交通局办理,并免费传递军工烈属邮件。建国初,县邮政局开办的业务有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邮政储蓄、简易寿险等。1952年,又附设邮运班,在农村集镇上设立29个邮政代办所,一般邮件均可就近邮寄。1955年停办简易寿险。1956年,为方便群众,由县委统一部署,在各乡建立邮站,同时设立信报站,负责不通邮路地区居民的邮件、报刊的传递和报刊征订工作。1958年,全境投递点增至2199个。随着邮递体系的逐步健全,邮路的邮运频次进一步提高。1963年,在全境邮路中,1日班通至公社的占91.9%,2日班占8.1%;1日班通至大队的占59.1%,2日班占41%。1969年,投递员增加到40人,全年业务总量达到83043元。1976年,全年投送函件871384件,包裹37541件。此后,随着邮政业务的标准化、正规化和邮政体系的完善以及业务量的剧增,投递频次和投递质量逐年提高。1979年,全县邮递员增加到47人。1986年,在全市72个乡镇745个村委会中,投递频次每日一次以上的有72个乡镇646个村委会,两天一次的有199个村委会。其中41个乡镇385千个村委会由自编人员投递,其余均由委办人员投递。
(五)邮务
函件境内函件邮寄始于清光绪二十年(1890)当时负责代办业务的当铺职员周石如,每逢生意消闲时,便沿街征询邮寄信件,每封邮资1个制钱。因属初创,故业务量甚微。民国初期,各邮政代办所、邮站和邮柜,均开办平信、单双挂号信、快信等业务。平信邮资每封12制钱,民国20年,每封平信邮资上涨为银元5分、单挂8分、双挂1角8分。所进平信由信差送至各所、站、柜的信篓,由收信人自取,挂号信则派专人递送上门。自民国34年10月1日起,邮资再次上浮为平信20元、挂号信50元,快速挂号信100元。以后又改为平信关金票10000元,国际平信加倍。民国35年,全年计投送函件64950件。建国初,当地邮政仅为军政服务。1950年,始开办民用邮政业务。在半截楼街开设邮政业务室,但只办理平信业务,每天收信2~3封。另设29个邮政代办所。全年共办理各种函件88040封。此后,又增办了航空信、特挂信、印刷品及稿件邮寄业务。平信每封邮资固定为0.08元,城内平信0.04元,挂号信0.20元,印刷品按重量付邮资。同时还在城乡设立了信筒、信箱,一般信函皆能就近寄发。至1957年,函件的年进出量达到了407987件,收入34194元。1965年,全县14个局、所均受理各种函件的邮寄业务,全年进出量为509629件。1973年,又在农村设置18个邮票代售处和40个信筒、信箱,在城内设6个邮票代售处和11个信筒、信箱。1975年,县局购置信函过戳机1产,提高了分发效率。80年代以来,函件进出量剧增,1983年即达到1492397件。1986年,邮票代售处增加到45个,其中设在农村的33个;信筒信箱83个,其中设在农村的67个。全年函件进出量达到1652005件。
包裹民国时期,境内始开办普通包裹和快递小包邮寄业务。普通包裹每件重量不超过7.5公斤,快递小包裹每件不超过0.5公斤,按重量付邮资。建国后,增办了商品包裹、保价包裹、印刷品包裹等邮寄业务。快递包裹限量1公斤,其他包裹限量15公斤。城乡各机构网点均经营此项业务。1950年,共办理各处进出口包裹1303件,收入8567元。1957年,上升为6736件。但因不通火车,火车托运的进口包件不能直达,多在涡阳、商丘提取。近年来,随着商业活动的活跃,商品包裹激增,限量也大幅度突破。许多大宗商品也可交邮局分包邮寄。1986年,包裹进出量由1979年的16800件上升到57763件。
汇兑民国时期,县邮政局始办理汇兑业务,农村代办所有汇无兑,凭回执到县局兑付。汇款限额30元,定额汇票分1元、2元、5元、10元4种面额。1949年,全年共办理汇票2050张,汇出14505元,汇入24500元。此后,又开办了普通汇兑和电报汇兑,普通汇兑限额5000元。1950年至1954年间,使用剪格普通汇票。1955年3月1日起,改为盖有“安徽”字样的定额汇票。一般小额汇兑均采用普通汇兑方式,商业往来等方面的巨额汇兑多采用电汇。近年来,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巨额汇兑十分频繁,银行配备了专门设备,直接开展汇兑业务。市信托公司也以信汇、电汇、信汇自带等方式开展汇兑业务,进一步疏通了金融流通渠道。1986年,共接发汇票41927张,计收费41181元。
报刊发行民国初期,当地报刊发行由私营报馆经营。经营者事先征求订户,然后汇总直接向报社订购并分送给订户。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创办的《拂晓报》、日伪创办的《庸报》在境内流传较广。抗战以后,发行较多的报纸有《中央日报》、《大公报》、《新闻报》、《申报》、《亳县导报》等。建国初,县邮局1人具办报刊征订,主要发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另有《皖北日报》、《大公报》、《学习》、《展望》等报刊发行。1950年,共发行各种报刊993份。1952年,报社发行业务转交邮电局。1954年,城关居民组织了义务邮站,开展群众性的报刊发行工作。《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河南日报》、《安徽日报》、《大众日报》、《阜阳报》、《亳县报》在当地均有大量发行。1958年,全县共发行报刊38687份。“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部分报纸、杂志停刊,发行中断,当地仅订阅到《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新安徽报》、《红旗》杂志等少量刊物。1969年,全县报刊订阅量仅有9205份。1976年以后,大量报刊复刊或创刊,发行数量逐年增加。1978年,发行数就上升到7367975份,种类多达几十种。其中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安徽日报》、《阜阳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发行量最大。其他如《解放军报》、《羊城晚报》等也有大量订阅。80年代以来,《中国法制报》、《中国农民报》、《致富报》、《信息报》、《科技报》、《专业户》、《半月谈》、《大众电影》、《民主与法制》等报刊在当地深受欢迎。1982年,县邮电局正式组设了报刊发行班,同时开办零售业务。1984年,《半月谈》分配发行量逾万份,获得中央宣传部奖励。1985年,除邮局统一发行外,还另设了报刊零售门市部和1个私营零售亭。全县共订销杂志累计814524份,报纸累计10265273份;报刊流转额824674元,其中社会集团367406元。
机要建国前,当地军政机密函件均由专人投送,中共地方组织专门设立了“交邮”。民国36年,淮阳军分区在亳设立情报站和武装通讯队,负责传送机密公函,俗称“军邮”。1950年,“交邮”与“军邮”合并归军队领导。1952年,机要业务归属县委通讯队。1953年,县委设机要室,具体负责机要电函公文的接收发送工作。1957年,发送任务移交县邮电局。县委机要室改称机要组,仅负责接收和保存机要函件。一切机要文件、物品以及随机要函件邮寄的案件物证,均由县邮局机要室具办,投递范围限于县级以上。1964年,机要投送范围扩大到人民公社,但仅收寄县委与各机关、公社间的文件,不收寄县级以下区间、公社间的机要文件。县以下单位发往外地的机要文件以县委名义交寄。县委设专职机要员1名,县以下设兼职机要员6名,有7个区逐日投送。核桃场机要文件由阜阳地区机要押运员每天中午在县汽车站交接。1978年,因失密现象较多,县以下机要停办。1982年6月,县委机要科配备了传真机,可直接接收省、地领导机关紧急机要公文。1986年,共接发机要文件605件,计费591元。
集邮境内的集邮活动,始于30年代,由上海首先传入县内知识界、商界和医药界。当时的集邮爱好者除搜集邮票、汇票,亦有人搜集集邮杂志。到40年代初,扩展到怀恩学校和涡北中学的学生中。抗日战争胜利后,集邮又出现了热潮,在原有集邮爱好者的引导下,出现一批青少年集邮爱好者。
建国后,集邮队伍扩大到干部、工人以及医务人员。1949~1954年,集邮爱好者开始收集外国邮票,并和苏联、印度尼西亚集邮爱好者互相交换邮票。1962年,县文化馆举办了一次集邮展览。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亳县不少集邮爱好者受到冲击,邮票被抄,集邮活动被迫停止。“文化大革命”以后,此项活动比较活跃,与国外亦有集邮联系。1979年,亳县文化馆继北京、上海之后成立了全国第三家集邮协会,有会员41人,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1979年至1982年,亳县共举办邮展4次,参展者41人,展出中外邮票46131张。1982年,县邮局开设了集邮专柜。1984年春节,举办了迎春邮展。1984年5月4日,举办了纪念中国青年节邮展。1984年10月1日,夏侯小学举办了少年邮票展览,展出90柜56个专题2783张邮票。县集邮协会刻制和印刷了多枚纪念戳、宣传戳、实寄封,其中中国青年节纪念戳在集邮杂志上发表。1985年,集邮协会配合县华佗纪念馆印制的第一届全国华佗学术讨论会纪念封,深受国内外集邮爱好者的欢迎,先后有美国、日本集邮爱好者来信求购。1986年5月25日,成立了第三届集邮协会理事会,选举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1986年;该协会有会员200多人,和徐州、郑州、开封、郸城、淮北、阜阳开展了邮票交流活动,还和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香港集邮爱好者交流了有声生肖、古诗书法邮票。
亳鹿(邑)、亳蒙(城)、亳颍(州)等古道,向属驿道,历代均沿道设置驿站,供传递文书及过境官员使用。明代仅存州驿和双沟驿,州驿配有马夫2名、马3匹,双沟驿配马3匹。后又在亳州设置了传递公文的急递铺,州城设总铺,于涧清铺(今十八里)、颜家铺、张村(今属利辛县)、车埠口、翟村寺(今翟家铺)、钓鱼铺、鱼李铺、义门、大文、雨传、十河、双沟、淝河设递铺,共有铺兵36名。清初,裁减州驿马夫1名、马1匹。乾隆三十年(1765),废州驿并减去双沟驿马1匹。乾隆五十五年(1790),复设州驿,配备马夫2名、马2匹。光绪二十年(1894)州驿和双沟驿各有马夫2名、马1匹;义门、大文、雨传3铺划归涡阳县,淝河递铺移设于卞铺,铺兵减为27名。民国3年,政府明令撤销驿站。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驿运管理处在双沟设立驿运站,承担公文函件运送任务。民国35年迁至城内里仁街东头路南,不久废止。
(二)邮路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当地设置了官办邮局,始有固定邮路。民国初期,长途邮路有亳商(丘)、亳鹿(邑)、亳太(和)、亳涡(阳)4条。境内邮路自县城分别通至颜集、双沟、涧清铺(今十八里)、翟村寺、高公庙(今属涡阳)、芦庙、泥店、十河、牛集、张信溜、观堂、丁固、油河、古城、立德、龙德、城父、安溜、枣集(今属鹿邑县)、泗合寺等。民国27年,武汉失守,安徽省邮电通讯中断,安徽省政府于当年设立递步哨总所,在亳县设立分所,递步哨路线自亳县经涡阳、太和、阜阳、颍上、霍丘至立煌(金寨县)。民国33年,汪伪第八军在亳县实施递步哨计划,在全境设立15站21哨所,传递路线自县城分别通至观堂、沙土、张信溜、赵桥、梅城、安溜、牛集、枣集(今属鹿邑县)、芦庙、丁小阁、保安集(今属永城县)、颜集、泥店、刘集等地。抗战胜利后,原有邮路恢复邮运。民国37年,全县解放,原县邮局解散,邮路中断。1950年,恢复通邮,干线邮路分别通达商丘和涡阳。1951年,亳太(和)邮路改为汽车邮路,并把917公里农村步班邮路改为自行车邮路,城内2公里邮路仍为步班,全县129个乡全部通邮,其中逐日通邮的乡占18%。1958年,逐日通邮的乡镇增加13个,1960年,亳蚌(埠)邮路改为委办汽车邮路。1969年,亳商、亳阜改为汽车邮路。又新辟摩托车邮路60公里。70年代以来,随着邮运工具的更新和业务量的扩大,邮路逐渐延伸至全境各个乡村。1976年,全县邮路单程总长4156公里。其中摩托车邮路175公里,自行车邮路3981公里。1979年,亳蚌(埠)邮路改为自办汽车邮路,境内长度58公里。1980年后,为提高乡村邮路的营运能力,将一部分邮路交由个人承包。1984年,全境共有私人承包邮路3条152公里,次年增至37条1875公里。1986年,当地共有汽车邮路160公里,其中亳阜、亳商邮路单程长度83公里为委办汽车邮路,亳蚌77公里为自办汽车邮路。278公里摩托车邮路,通达古城、沙土、魏岗、十八里、核桃场、五马等主要集镇。农村投递线路单程总长3379公里。
(三)邮运
民国以前,公私函件均靠驿卒或铺兵乘马传送。民国时期,除亳商间邮件部分交信托公司马车或商营汽车承运外,其余皆靠步行传递。1951年,邮电部门购置4辆自行车投入营运,但大部分邮件仍需要肩挑人扛,步行转送。1952年,又添置6辆自行车和木轮马车1辆,乡村邮路全部改为自行车邮路。亳阜邮件一度由客运汽车代运。1958年,配备邮运摩托车1辆,自行车增至21辆。此后数年间,境内均靠自行车邮运,长途邮件逐步由客运汽车代运。1969年,购置摩托车两辆,新辟摩托车邮路160公里,自行车增至44辆。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组成的邮运网络渐趋完善。1979年,县邮电局正式装配了邮运汽车,行驶于最繁忙的亳蚌干线上,摩托车也增至7辆,自行车增加到76辆。摩托车主要行驶于县城至各区所在地邮路上,其余邮路均靠自行车营运。80年代以来,对原有自行车进行彻底更新。1986年,全市共有邮运汽车4辆,邮运摩托车5辆,设备趋于现代化。
(四)投递
清光绪二十年(1894),白布大街一家当铺开办了首家邮政代办所,但仅办理平信业务。民国时期,官办邮局开办了信函、汇兑、代收货样、储金、简易寿险、分售税票、包裹邮寄等业务。邮政局设邮分佐1人,邮差和邮信差各4~5人;皆身着绿色背心,前襟有黄色“中华邮政”字样,后襟有“邮差”字样。邮差负责运送长途邮件。亳太、亳商邮路为4日班,邮件分别在淝河、宋集交接。亳鹿邮路为3日班,邮件在涧清铺交接。除亳商邮件用信托公司马车或商营汽车代运外,其余均为步班。运回邮件在邮政局整理分发,交邮信差步行送至各代办所、邮柜和邮站、抗日战争时期,邮政业务停顿,军政公函由递步哨接力传送。中共地方组织也设有“交邮”,负责公函递送。抗战胜利后,在乡村设立了邮政投递点。民国35年,全境共有投递点20个,全年投递各种函件64950件。民国37年,亳县全境解放,军政通讯由交通局办理,并免费传递军工烈属邮件。建国初,县邮政局开办的业务有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邮政储蓄、简易寿险等。1952年,又附设邮运班,在农村集镇上设立29个邮政代办所,一般邮件均可就近邮寄。1955年停办简易寿险。1956年,为方便群众,由县委统一部署,在各乡建立邮站,同时设立信报站,负责不通邮路地区居民的邮件、报刊的传递和报刊征订工作。1958年,全境投递点增至2199个。随着邮递体系的逐步健全,邮路的邮运频次进一步提高。1963年,在全境邮路中,1日班通至公社的占91.9%,2日班占8.1%;1日班通至大队的占59.1%,2日班占41%。1969年,投递员增加到40人,全年业务总量达到83043元。1976年,全年投送函件871384件,包裹37541件。此后,随着邮政业务的标准化、正规化和邮政体系的完善以及业务量的剧增,投递频次和投递质量逐年提高。1979年,全县邮递员增加到47人。1986年,在全市72个乡镇745个村委会中,投递频次每日一次以上的有72个乡镇646个村委会,两天一次的有199个村委会。其中41个乡镇385千个村委会由自编人员投递,其余均由委办人员投递。
(五)邮务
函件境内函件邮寄始于清光绪二十年(1890)当时负责代办业务的当铺职员周石如,每逢生意消闲时,便沿街征询邮寄信件,每封邮资1个制钱。因属初创,故业务量甚微。民国初期,各邮政代办所、邮站和邮柜,均开办平信、单双挂号信、快信等业务。平信邮资每封12制钱,民国20年,每封平信邮资上涨为银元5分、单挂8分、双挂1角8分。所进平信由信差送至各所、站、柜的信篓,由收信人自取,挂号信则派专人递送上门。自民国34年10月1日起,邮资再次上浮为平信20元、挂号信50元,快速挂号信100元。以后又改为平信关金票10000元,国际平信加倍。民国35年,全年计投送函件64950件。建国初,当地邮政仅为军政服务。1950年,始开办民用邮政业务。在半截楼街开设邮政业务室,但只办理平信业务,每天收信2~3封。另设29个邮政代办所。全年共办理各种函件88040封。此后,又增办了航空信、特挂信、印刷品及稿件邮寄业务。平信每封邮资固定为0.08元,城内平信0.04元,挂号信0.20元,印刷品按重量付邮资。同时还在城乡设立了信筒、信箱,一般信函皆能就近寄发。至1957年,函件的年进出量达到了407987件,收入34194元。1965年,全县14个局、所均受理各种函件的邮寄业务,全年进出量为509629件。1973年,又在农村设置18个邮票代售处和40个信筒、信箱,在城内设6个邮票代售处和11个信筒、信箱。1975年,县局购置信函过戳机1产,提高了分发效率。80年代以来,函件进出量剧增,1983年即达到1492397件。1986年,邮票代售处增加到45个,其中设在农村的33个;信筒信箱83个,其中设在农村的67个。全年函件进出量达到1652005件。
包裹民国时期,境内始开办普通包裹和快递小包邮寄业务。普通包裹每件重量不超过7.5公斤,快递小包裹每件不超过0.5公斤,按重量付邮资。建国后,增办了商品包裹、保价包裹、印刷品包裹等邮寄业务。快递包裹限量1公斤,其他包裹限量15公斤。城乡各机构网点均经营此项业务。1950年,共办理各处进出口包裹1303件,收入8567元。1957年,上升为6736件。但因不通火车,火车托运的进口包件不能直达,多在涡阳、商丘提取。近年来,随着商业活动的活跃,商品包裹激增,限量也大幅度突破。许多大宗商品也可交邮局分包邮寄。1986年,包裹进出量由1979年的16800件上升到57763件。
汇兑民国时期,县邮政局始办理汇兑业务,农村代办所有汇无兑,凭回执到县局兑付。汇款限额30元,定额汇票分1元、2元、5元、10元4种面额。1949年,全年共办理汇票2050张,汇出14505元,汇入24500元。此后,又开办了普通汇兑和电报汇兑,普通汇兑限额5000元。1950年至1954年间,使用剪格普通汇票。1955年3月1日起,改为盖有“安徽”字样的定额汇票。一般小额汇兑均采用普通汇兑方式,商业往来等方面的巨额汇兑多采用电汇。近年来,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巨额汇兑十分频繁,银行配备了专门设备,直接开展汇兑业务。市信托公司也以信汇、电汇、信汇自带等方式开展汇兑业务,进一步疏通了金融流通渠道。1986年,共接发汇票41927张,计收费41181元。
报刊发行民国初期,当地报刊发行由私营报馆经营。经营者事先征求订户,然后汇总直接向报社订购并分送给订户。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创办的《拂晓报》、日伪创办的《庸报》在境内流传较广。抗战以后,发行较多的报纸有《中央日报》、《大公报》、《新闻报》、《申报》、《亳县导报》等。建国初,县邮局1人具办报刊征订,主要发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另有《皖北日报》、《大公报》、《学习》、《展望》等报刊发行。1950年,共发行各种报刊993份。1952年,报社发行业务转交邮电局。1954年,城关居民组织了义务邮站,开展群众性的报刊发行工作。《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河南日报》、《安徽日报》、《大众日报》、《阜阳报》、《亳县报》在当地均有大量发行。1958年,全县共发行报刊38687份。“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部分报纸、杂志停刊,发行中断,当地仅订阅到《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新安徽报》、《红旗》杂志等少量刊物。1969年,全县报刊订阅量仅有9205份。1976年以后,大量报刊复刊或创刊,发行数量逐年增加。1978年,发行数就上升到7367975份,种类多达几十种。其中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安徽日报》、《阜阳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发行量最大。其他如《解放军报》、《羊城晚报》等也有大量订阅。80年代以来,《中国法制报》、《中国农民报》、《致富报》、《信息报》、《科技报》、《专业户》、《半月谈》、《大众电影》、《民主与法制》等报刊在当地深受欢迎。1982年,县邮电局正式组设了报刊发行班,同时开办零售业务。1984年,《半月谈》分配发行量逾万份,获得中央宣传部奖励。1985年,除邮局统一发行外,还另设了报刊零售门市部和1个私营零售亭。全县共订销杂志累计814524份,报纸累计10265273份;报刊流转额824674元,其中社会集团367406元。
机要建国前,当地军政机密函件均由专人投送,中共地方组织专门设立了“交邮”。民国36年,淮阳军分区在亳设立情报站和武装通讯队,负责传送机密公函,俗称“军邮”。1950年,“交邮”与“军邮”合并归军队领导。1952年,机要业务归属县委通讯队。1953年,县委设机要室,具体负责机要电函公文的接收发送工作。1957年,发送任务移交县邮电局。县委机要室改称机要组,仅负责接收和保存机要函件。一切机要文件、物品以及随机要函件邮寄的案件物证,均由县邮局机要室具办,投递范围限于县级以上。1964年,机要投送范围扩大到人民公社,但仅收寄县委与各机关、公社间的文件,不收寄县级以下区间、公社间的机要文件。县以下单位发往外地的机要文件以县委名义交寄。县委设专职机要员1名,县以下设兼职机要员6名,有7个区逐日投送。核桃场机要文件由阜阳地区机要押运员每天中午在县汽车站交接。1978年,因失密现象较多,县以下机要停办。1982年6月,县委机要科配备了传真机,可直接接收省、地领导机关紧急机要公文。1986年,共接发机要文件605件,计费591元。
集邮境内的集邮活动,始于30年代,由上海首先传入县内知识界、商界和医药界。当时的集邮爱好者除搜集邮票、汇票,亦有人搜集集邮杂志。到40年代初,扩展到怀恩学校和涡北中学的学生中。抗日战争胜利后,集邮又出现了热潮,在原有集邮爱好者的引导下,出现一批青少年集邮爱好者。
建国后,集邮队伍扩大到干部、工人以及医务人员。1949~1954年,集邮爱好者开始收集外国邮票,并和苏联、印度尼西亚集邮爱好者互相交换邮票。1962年,县文化馆举办了一次集邮展览。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亳县不少集邮爱好者受到冲击,邮票被抄,集邮活动被迫停止。“文化大革命”以后,此项活动比较活跃,与国外亦有集邮联系。1979年,亳县文化馆继北京、上海之后成立了全国第三家集邮协会,有会员41人,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1979年至1982年,亳县共举办邮展4次,参展者41人,展出中外邮票46131张。1982年,县邮局开设了集邮专柜。1984年春节,举办了迎春邮展。1984年5月4日,举办了纪念中国青年节邮展。1984年10月1日,夏侯小学举办了少年邮票展览,展出90柜56个专题2783张邮票。县集邮协会刻制和印刷了多枚纪念戳、宣传戳、实寄封,其中中国青年节纪念戳在集邮杂志上发表。1985年,集邮协会配合县华佗纪念馆印制的第一届全国华佗学术讨论会纪念封,深受国内外集邮爱好者的欢迎,先后有美国、日本集邮爱好者来信求购。1986年5月25日,成立了第三届集邮协会理事会,选举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1986年;该协会有会员200多人,和徐州、郑州、开封、郸城、淮北、阜阳开展了邮票交流活动,还和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香港集邮爱好者交流了有声生肖、古诗书法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