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群众团体
(一)工人组织
公会清代,当地没有工会组织,惟有各行业的帮会。民国34年11月5日,成立了各业公会,推选蒋逊之、刘德昭、白寿亭为执行委员。同月9日,药业公会成立,公会主席为高凯三,常委有李轶三、王思波,另有监察委员9人。10日,医师公会成立,李保初为理事长,王殿震、徐绳武为常务理事,监事及候补理事、监理10人,会址设于水门关路南,并开办了护士训练班。12日,酒业、布业、盐行业、广靛西药业、漆业、树厂业均成立了公会。酒业,蒋逊之为主席;广靛西药业,郑洛九为主席;漆业,周益三为主席;布业,郝宝晋为主席;树厂业,王呈九为主席;盐行业,葛雨田为主席。
劳工会民国35年1月15日,成立了劳工会,周祖豳当选为理事长,李梦庚为副理事长,会址设于花子街路东。会内雇用师爷(文书兼会计)1人,外勤2人,辖理发、码头、浴业3个行业的劳工会,劳11700多人。这些组织都是官方出面办的,只是把头、行会的工具,根本不能代表工人的利益。周祖豳、李梦庚等人因此当选为亳县参议会议员,劳工会成了他们个人的政治筹码。
亳县(亳州市)总工会民国38年5月,皖北亳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办公地址设在县城永和街城关区院内。1951年初,工厂、企事业、机关、学校中已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成立了工厂、教育、店员、码头、建筑5个行业的产业工会,会员总数达1520人。1951年5月26日,召开了亳县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皖北亳县县工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执行委员会,选出委员8名,办公地址设在爬子巷天后宫。1951年7月,亳县县工会更名为亳县总工会。1954年2月,更名为亳县工会联合会。1961年7月,仍改为亳县总工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总工会停止工作,继而以工代会取代。1973年5月,夏名为亳县总工会。1986年6月,改称亳州市总工会。
总工会开初设组织、宣传、财务3个部,后又增设女工、劳保,生产3个部,另有职工业余学校、工人俱乐部、工人医院。1978年以后,经过调整,办事机构为组织宣传部、生产保护部、财务部、生活女工部和办公室;下辖职工学校、工人俱乐部、工人疗养院。
职工代表大会1984年,当地有基层工会216个,其中25人以上应建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职代会)的201个。至1985年10月,已有110个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占应建单位的54.7%。职代会没有主席团和各种委员会,代表均经过职工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每次召开职代会,除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外,还办理提案、安排全年工作及报告生产完成计划情况等。
(二)农民组织
农民抗日协进会民国29年,中共亳县委由古城转移到涡北观堂、刘集一带,为广泛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在农村从上到下建立了农民抗日协进会(简称“农抗会”)。县、区、乡农抗会都配有主任1人,多由副书记兼任,也有少数专职主任。其基层会员,主要是雇农或贫下中农出身的农民。
农抗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抗日救国,反匪锄奸,减租减息。抗战胜利后,农抗会结束活动。
农民协会民国35年,在雪商亳县和商亳鹿柘县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了农民协会(简称农会)。当时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和《土地法大纲》公布实施,5个边区县在地区党委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并强调在土地改革中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农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民协会的县、区、乡各级主任,大部分由副书记兼任,其会员主要是雇农和贫下中农出身的农民,所以,曾一度称为“贫农团”。国民35年底,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实行扫荡,共产党地方武装(县大队)向外转移,农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民国36年,共产党武装力量东进,在边界地带纷纷建立边区政权,农会组织得以迅速恢复发展,基层组织达到1906个,会员迅速发展到17万人。民国38年6月,改为亳县农民协会,会址设在半截楼街路南,有委员13人。1949年10月,有10个区级农民协会,161个乡级农民协会,881个行政村农民协会,共有会员近19万人。各级农民协会定期召开代表大会,前后召开县代表会4次,区代表会10次,各乡农代会累计430次。建国后,在土地改革期间,亳县农民协会曾改名为亳县农村工作委员会。1954年3月至9月间,各级农会组织先后撤销。
贫下中农协会1969年10月25日,县建立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贫代会”),接着,不少公社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大队建立分会,生产队建立了小组。在领导班子中,贫农,雇农占多数,主任、副主任由同级党委审查后报上一级党委批准。这年11月,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1972年7月,召开第二届代表大会。此后,21个公社中有18个建立了组织,306个大队中有286个建立了组织,生产队中建立组织的占80%以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公社、大队革命委员会委托,派遣人员进驻学校。
1974年3月,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改称贫下中农协会常务委员会(简称贫协会),主要任务是代表贫下中农利益向上级反映意见,协助各级领导做好中心工作。1982年,贫下中农协会自行解体。
(三)工商业组织
商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亳州城内仁和当典经理鲍叔宜邀集各大商户,共同商订筹备并报请省农商部批准,成立商会。初由城关10大行业的董事长和部分有名望的绅士参加,组成34人的委员会。内设正、副会长,配有文牍、会计、传达各1人,会丁4人。会长依次为:鲍叔宜、张俊卿、刘初庭、蒋逊之、李玉奇、蒋席珍、沙俊山;沦陷时期为赵春圃;抗战后为蒋逊之、王鹤筹(代理)。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会义增设公断处、交际处、财政处、总务处等。处长由各大商行的董事长担任,办公经费来自各商户按月交纳的铺捐。商会规定每月农历初二和十六日召开两次例会,商讨事宜。会址初设于徽州会馆,不久迁至花子街。
工商业联合会民国38年9月,由县民主政府工商局局长朱律主持,成立亳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由孙轩臣等10人组成,孙轩臣为主任委员。同年11月10日,民主选举产生了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由7人组成,正、副会长各1名。1950年,工商联执委会扩大到15人。1951年扩大到24人,下设调解委员会、市容建设委员会。建国初,把亳县的工商业户按生产经营的性质及类别,组成以下26个同业公会(包括同业委员会、同业小组、行商联合会、摊贩业联合会)。即饮食业、浴业、理发业、旅店、树厂业、漆业、酒业、布业、盐行业、广靛西药业、文教用品制造业、山窑业、百货业、五金业、屠宰业、山货业、杂货业、铁货行、鱼(鸡、鸭)行、照相业等。往往一个同业公会包括几个小行业,如文教用品制造手工业委员会,就包括文具、印刷、毛笔制造等行业;饮食业同业公会包括膳食、馍、油炸、稀饭、烧饼、饺子、馄饨、粘食、熟菜、三豆等行业。1955年10月,在工商联领导下,对同业公会进行了调整,划分为20个同业公会。
建国初,工商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协助政府评议税收,发动会员自觉认购公债。除此,还领导工商界积极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并在运动中组织业余剧团,结合中心工作编排节目,进行文艺宣传。在其影响下,有的工商界人士和在农村占有土地的工商业者,主动把土地交给政府,退还了农民的押金;有的坦白交待了自己的历史问题,并检举揭发坏人坏事。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工商联人人写爱国公约,清除崇美、恐美思想,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九亿六千万元(旧币)。在“三反”运动中,在工商联的动员下,不少入自动坦白交待了自己过去对黑(烟土)、白(银元)、黄(金)的非法经营问题,并将暗藏的烟土7191两、银元8512块、黄金48两交给政府,受到宽大处理。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商联协助政府把私营工商业逐步纳入国家经济轨道,通过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贯彻,认真调整安排,使各行各业的大、中、小工商业户基本上各得其所,为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合作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元月,出现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同时时私营工商业者进行了妥善安排。私营工商业者安排为国营副厂长的4人、课长6人、门市部主任36人;省青联委员1人、县政协委员5人、县人民代表3人、合作组长24人。其余的均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公职人员。在大跃进时期,工商联组织1093人,集资41531元,办起16个工厂,日产值达15852元。在工商联的动员下,一名老中医献出祖传仪方20多种,为社会服务。从1958年到1963年,工商联组建商业农场1200亩,为国家积累资金105824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联停止办公。1985年10月,工商联恢复,当即召开了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随后为退休的工商业者建立了工商界老年之家,协助政府做好工商界冤、假、错案的甄别平反工作,为了繁荣亳州经济,工商联还举办中药材技术培训班、会计培训班和无线电修理技术培训班等技术学习班11期,培养商业技术骨干5222人。为了发挥亳州“药都”的地方优势,还在工商联内成立中药材知识咨询服务部,为药材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
(四)青少年组织
童子军民国13年,柳湖书院初中学生中开始有童子军组织。其教育、操练、管理都由体育教员负责。童子军穿戴统一的服装、领中,活动比较多样。除按时进行军事操练外,还开展宿营活动。宿营时,搭上帐篷,设上岗哨,防止坏人偷袭;另外选几名童子军扮作坏人偷营。通过活动,培养每个成员的机智、勇敢、警卫能力。
童子军组织,先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停止活动。
儿童团民国29年11月,在共产党和农会的领导下开始建立。至民国36年底,在解放区普遍建立起来,当时全县有儿童团员5万多人。
儿童团的团员大部分吸收贫下中农的子弟参加,年龄在10~15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盘查奸细、向民主政府传送情报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宣传抗日救亡的主张。在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儿童团员进行了阶级教育,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土地改革期时,儿童团做了监视地主分子违法活动等工作。
少年先锋队建立于1949年10月,当时名为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名为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它是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在团组织内,设有学少部(1954年前称学生部),少先队由团内学少部领导。少先队内有大队、中队、小队。各级组织内均有不同数量的委员组成,并分别选出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配戴有体现职务的臂章。还聘请部分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热爱儿童的教师和团员担任大队、中队的辅导导。“文化大革命”期间,代之以“红小兵”组织。“文化大革命”后,又恢复“少先队”名称。1985年,全县有少先队员103258人,中队辅导员2141人。
少年先锋队从建队之日起,在共青团的领导下,根据党的中心任务,结合少年儿童的思想状况,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如:“小五年计划”、“红领巾运动月”、“读书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懂礼貌”、“学法律守纪律”等活动。
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38年4月始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皖北区亳县委员会,内分组织、宣传两个部。全县只有团员49名。1951年,又增设学生、城工两个部。1952年9月4日,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亳县工作委员会。1954年,将原以区、校、厂为单位建立的支部,扩大到总支委员会,乡由小组扩大到支部。同时,由于少先队工作的扩大,原学生部改为学少部。1955年,又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亳县委员会,设秘书、学校部。1957年5月,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亳县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组织瘫痪,代之以“红卫兵”组织。1972年4月,恢复团县委,并召开了第六次团代会。1978年3月,团的七次代表大会后,团县委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下辖各公社团委。后来团县委又增设青农部,负责农村团的工作。1957年底,全县有基层团总支、支部974个,团员19494名。1959年底,全县有基层团总支、支部1583个,团员20861名。1979年,全县有区级团委24个(包括县直、中学),乡级团委80个,团支部1249个,团员38731名。1986年底,全县有团支部近1300个,团员、近4万名。
共青团亳县委成立后,在当地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围绕反匪反霸、三反五反、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合作化以及人民公社化等政治运动,开展群众性的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组织为“红卫兵”所取代,广大青少年的文化学习、思想品德教育都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严重干扰。1972年4月,团县委恢复后,相继召开团代会,并向全县青少年发了倡议书,开展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号召广大青年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并定期召开表彰会,表彰先进团支部和先进团员。1980年以后,团县委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开办第二课堂,号召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以及“小红花百日赛”、“红领巾小银行”、“学雷锋、创三好、讲文明班级”等活动。1981年以后,团县委在各级团组织中,进行了“四项基本原则”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同时,还开展了以“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懂礼貌”为内容的“共产主义新风尚”活动。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在商业部门开展了“争当商业小专家”、“最佳商店”、“最佳营业员”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1985年起,共青团亳县(市)委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了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了集体舞比赛、百科知识赛、滑冰、雕塑比赛等活动。
附: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亳县分团
民国32年底,三青团安徽支团皖北区团部在亳县设亳县区队部。民国34年1月9日,改建亳县团务筹备处,由沈贯卿为筹备员,在阜阳分团董仁龙和界首分团孙会一等人的帮助下建立机构,干事有韩桂芳、沈贯卿、宋克灼、陈继成、徐良才。筹备处在辘轳湾93号办公。其后,改称三青团亳县分团。民国37年,亳县三青团组织跟县党部合并。
亳县的三青团员首先在县训所里发展,开始只有沈贯卿、陈竞如、李香波(井沆)3人,后来吴承之、李香波当了县训所里的训导,陈竟如任教务科长,从县训所里毕业一批发展一批。这时,从社会青年中也发展了不少三青团员。当时,三青团的主要活动是发展团员,建立区队和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
(五)妇女组织
抗日民主妇女联合会民国28~29年,由杨光群、李桂芳、王凤明等人在古城一带办起了抗日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女抗会”)和妇女识字班。共产党率领她们同封建迷信、愚昧无知作斗争,引导她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妇女识字班里,共产党开展了组织工作,发展优秀妇女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解放战争时期,“女抗会”改为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妇女会”)。
女抗会和妇女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亡和支援解放战争,实际参加救护伤员、做军鞋、缝军衣、给前线磨面等活动,配合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协助党开辟革命根据地。
妇女联合会民国38年4月,在亳县妇抗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配备妇女干部4人,张承茂任主任,张士珍为副主任。后,主任先后为张士珍、刘德华,米金悔为副主任。1950年春,全县成立了13个区民主妇女联合会,每区配备1至2名妇女干部。1952年初,全县198千哆镇普遍召开妇女代表大会,通过民主选举,正式建立了乡妇女联合会,选出主任及委员2267人。在区、乡普遍选出代表的基础上,1952年1月12日,召开了全县首届妇女代表大会,产生了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下设组织、宣传、生产3个科。1952年~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238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普遍建立了妇女组织,选出了妇女主任和委员,妇女工作更加活跃。此时,亳县妇联下设组织、宣传、生产、福利4个科,办公室设秘书1人。1957年3月15日,召开了第二届亳县妇女代表大会,有600多人参加。这次代表大会将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更名为亳县妇女联合会。1958年,仅县、乡两级设妇联会,生产大队设1名妇女干部。“文化大革命”初期,妇女组织瘫痪,其工作由政工组下设的群工小组负责。1971年3月,各公社(场、镇)妇联组织相继恢复。1973年5月,在基层妇代会组织普遍建立的基础上,召开了县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恢复了县妇联。1978年12月、1985年5月,分别召开了县第五、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当时,县妇联会下辖23个人民公社(场、镇)妇联会。此后,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建制变化,至1986年底,市妇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权益部、少儿部、信访办公室,辖15个区级妇联会。
亳县妇联成立后,带领广大妇女在剿匪反霸、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积极工作,为党做出了贡献。不少妇女参加文化学习,摘掉了文盲帽子,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妇联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三八”红旗手竞赛活动;积极贯彻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处理好信访,维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在文化、教育、卫生、科研、商业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活跃着一大批妇女骨干,涌现了许多优秀干部。其中,担任市级干部的1人,局(区)级干部的扔人,乡级干部的16人。
公会清代,当地没有工会组织,惟有各行业的帮会。民国34年11月5日,成立了各业公会,推选蒋逊之、刘德昭、白寿亭为执行委员。同月9日,药业公会成立,公会主席为高凯三,常委有李轶三、王思波,另有监察委员9人。10日,医师公会成立,李保初为理事长,王殿震、徐绳武为常务理事,监事及候补理事、监理10人,会址设于水门关路南,并开办了护士训练班。12日,酒业、布业、盐行业、广靛西药业、漆业、树厂业均成立了公会。酒业,蒋逊之为主席;广靛西药业,郑洛九为主席;漆业,周益三为主席;布业,郝宝晋为主席;树厂业,王呈九为主席;盐行业,葛雨田为主席。
劳工会民国35年1月15日,成立了劳工会,周祖豳当选为理事长,李梦庚为副理事长,会址设于花子街路东。会内雇用师爷(文书兼会计)1人,外勤2人,辖理发、码头、浴业3个行业的劳工会,劳11700多人。这些组织都是官方出面办的,只是把头、行会的工具,根本不能代表工人的利益。周祖豳、李梦庚等人因此当选为亳县参议会议员,劳工会成了他们个人的政治筹码。
亳县(亳州市)总工会民国38年5月,皖北亳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办公地址设在县城永和街城关区院内。1951年初,工厂、企事业、机关、学校中已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成立了工厂、教育、店员、码头、建筑5个行业的产业工会,会员总数达1520人。1951年5月26日,召开了亳县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皖北亳县县工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执行委员会,选出委员8名,办公地址设在爬子巷天后宫。1951年7月,亳县县工会更名为亳县总工会。1954年2月,更名为亳县工会联合会。1961年7月,仍改为亳县总工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总工会停止工作,继而以工代会取代。1973年5月,夏名为亳县总工会。1986年6月,改称亳州市总工会。
总工会开初设组织、宣传、财务3个部,后又增设女工、劳保,生产3个部,另有职工业余学校、工人俱乐部、工人医院。1978年以后,经过调整,办事机构为组织宣传部、生产保护部、财务部、生活女工部和办公室;下辖职工学校、工人俱乐部、工人疗养院。
职工代表大会1984年,当地有基层工会216个,其中25人以上应建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职代会)的201个。至1985年10月,已有110个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占应建单位的54.7%。职代会没有主席团和各种委员会,代表均经过职工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每次召开职代会,除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外,还办理提案、安排全年工作及报告生产完成计划情况等。
(二)农民组织
农民抗日协进会民国29年,中共亳县委由古城转移到涡北观堂、刘集一带,为广泛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在农村从上到下建立了农民抗日协进会(简称“农抗会”)。县、区、乡农抗会都配有主任1人,多由副书记兼任,也有少数专职主任。其基层会员,主要是雇农或贫下中农出身的农民。
农抗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抗日救国,反匪锄奸,减租减息。抗战胜利后,农抗会结束活动。
农民协会民国35年,在雪商亳县和商亳鹿柘县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了农民协会(简称农会)。当时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和《土地法大纲》公布实施,5个边区县在地区党委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并强调在土地改革中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农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民协会的县、区、乡各级主任,大部分由副书记兼任,其会员主要是雇农和贫下中农出身的农民,所以,曾一度称为“贫农团”。国民35年底,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实行扫荡,共产党地方武装(县大队)向外转移,农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民国36年,共产党武装力量东进,在边界地带纷纷建立边区政权,农会组织得以迅速恢复发展,基层组织达到1906个,会员迅速发展到17万人。民国38年6月,改为亳县农民协会,会址设在半截楼街路南,有委员13人。1949年10月,有10个区级农民协会,161个乡级农民协会,881个行政村农民协会,共有会员近19万人。各级农民协会定期召开代表大会,前后召开县代表会4次,区代表会10次,各乡农代会累计430次。建国后,在土地改革期间,亳县农民协会曾改名为亳县农村工作委员会。1954年3月至9月间,各级农会组织先后撤销。
贫下中农协会1969年10月25日,县建立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贫代会”),接着,不少公社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大队建立分会,生产队建立了小组。在领导班子中,贫农,雇农占多数,主任、副主任由同级党委审查后报上一级党委批准。这年11月,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1972年7月,召开第二届代表大会。此后,21个公社中有18个建立了组织,306个大队中有286个建立了组织,生产队中建立组织的占80%以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公社、大队革命委员会委托,派遣人员进驻学校。
1974年3月,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改称贫下中农协会常务委员会(简称贫协会),主要任务是代表贫下中农利益向上级反映意见,协助各级领导做好中心工作。1982年,贫下中农协会自行解体。
(三)工商业组织
商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亳州城内仁和当典经理鲍叔宜邀集各大商户,共同商订筹备并报请省农商部批准,成立商会。初由城关10大行业的董事长和部分有名望的绅士参加,组成34人的委员会。内设正、副会长,配有文牍、会计、传达各1人,会丁4人。会长依次为:鲍叔宜、张俊卿、刘初庭、蒋逊之、李玉奇、蒋席珍、沙俊山;沦陷时期为赵春圃;抗战后为蒋逊之、王鹤筹(代理)。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会义增设公断处、交际处、财政处、总务处等。处长由各大商行的董事长担任,办公经费来自各商户按月交纳的铺捐。商会规定每月农历初二和十六日召开两次例会,商讨事宜。会址初设于徽州会馆,不久迁至花子街。
工商业联合会民国38年9月,由县民主政府工商局局长朱律主持,成立亳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由孙轩臣等10人组成,孙轩臣为主任委员。同年11月10日,民主选举产生了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由7人组成,正、副会长各1名。1950年,工商联执委会扩大到15人。1951年扩大到24人,下设调解委员会、市容建设委员会。建国初,把亳县的工商业户按生产经营的性质及类别,组成以下26个同业公会(包括同业委员会、同业小组、行商联合会、摊贩业联合会)。即饮食业、浴业、理发业、旅店、树厂业、漆业、酒业、布业、盐行业、广靛西药业、文教用品制造业、山窑业、百货业、五金业、屠宰业、山货业、杂货业、铁货行、鱼(鸡、鸭)行、照相业等。往往一个同业公会包括几个小行业,如文教用品制造手工业委员会,就包括文具、印刷、毛笔制造等行业;饮食业同业公会包括膳食、馍、油炸、稀饭、烧饼、饺子、馄饨、粘食、熟菜、三豆等行业。1955年10月,在工商联领导下,对同业公会进行了调整,划分为20个同业公会。
建国初,工商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协助政府评议税收,发动会员自觉认购公债。除此,还领导工商界积极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并在运动中组织业余剧团,结合中心工作编排节目,进行文艺宣传。在其影响下,有的工商界人士和在农村占有土地的工商业者,主动把土地交给政府,退还了农民的押金;有的坦白交待了自己的历史问题,并检举揭发坏人坏事。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工商联人人写爱国公约,清除崇美、恐美思想,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九亿六千万元(旧币)。在“三反”运动中,在工商联的动员下,不少入自动坦白交待了自己过去对黑(烟土)、白(银元)、黄(金)的非法经营问题,并将暗藏的烟土7191两、银元8512块、黄金48两交给政府,受到宽大处理。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商联协助政府把私营工商业逐步纳入国家经济轨道,通过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贯彻,认真调整安排,使各行各业的大、中、小工商业户基本上各得其所,为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合作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元月,出现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同时时私营工商业者进行了妥善安排。私营工商业者安排为国营副厂长的4人、课长6人、门市部主任36人;省青联委员1人、县政协委员5人、县人民代表3人、合作组长24人。其余的均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公职人员。在大跃进时期,工商联组织1093人,集资41531元,办起16个工厂,日产值达15852元。在工商联的动员下,一名老中医献出祖传仪方20多种,为社会服务。从1958年到1963年,工商联组建商业农场1200亩,为国家积累资金105824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联停止办公。1985年10月,工商联恢复,当即召开了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随后为退休的工商业者建立了工商界老年之家,协助政府做好工商界冤、假、错案的甄别平反工作,为了繁荣亳州经济,工商联还举办中药材技术培训班、会计培训班和无线电修理技术培训班等技术学习班11期,培养商业技术骨干5222人。为了发挥亳州“药都”的地方优势,还在工商联内成立中药材知识咨询服务部,为药材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
(四)青少年组织
童子军民国13年,柳湖书院初中学生中开始有童子军组织。其教育、操练、管理都由体育教员负责。童子军穿戴统一的服装、领中,活动比较多样。除按时进行军事操练外,还开展宿营活动。宿营时,搭上帐篷,设上岗哨,防止坏人偷袭;另外选几名童子军扮作坏人偷营。通过活动,培养每个成员的机智、勇敢、警卫能力。
童子军组织,先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停止活动。
儿童团民国29年11月,在共产党和农会的领导下开始建立。至民国36年底,在解放区普遍建立起来,当时全县有儿童团员5万多人。
儿童团的团员大部分吸收贫下中农的子弟参加,年龄在10~15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盘查奸细、向民主政府传送情报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宣传抗日救亡的主张。在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儿童团员进行了阶级教育,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土地改革期时,儿童团做了监视地主分子违法活动等工作。
少年先锋队建立于1949年10月,当时名为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名为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它是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在团组织内,设有学少部(1954年前称学生部),少先队由团内学少部领导。少先队内有大队、中队、小队。各级组织内均有不同数量的委员组成,并分别选出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配戴有体现职务的臂章。还聘请部分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热爱儿童的教师和团员担任大队、中队的辅导导。“文化大革命”期间,代之以“红小兵”组织。“文化大革命”后,又恢复“少先队”名称。1985年,全县有少先队员103258人,中队辅导员2141人。
少年先锋队从建队之日起,在共青团的领导下,根据党的中心任务,结合少年儿童的思想状况,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如:“小五年计划”、“红领巾运动月”、“读书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懂礼貌”、“学法律守纪律”等活动。
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38年4月始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皖北区亳县委员会,内分组织、宣传两个部。全县只有团员49名。1951年,又增设学生、城工两个部。1952年9月4日,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亳县工作委员会。1954年,将原以区、校、厂为单位建立的支部,扩大到总支委员会,乡由小组扩大到支部。同时,由于少先队工作的扩大,原学生部改为学少部。1955年,又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亳县委员会,设秘书、学校部。1957年5月,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亳县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组织瘫痪,代之以“红卫兵”组织。1972年4月,恢复团县委,并召开了第六次团代会。1978年3月,团的七次代表大会后,团县委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下辖各公社团委。后来团县委又增设青农部,负责农村团的工作。1957年底,全县有基层团总支、支部974个,团员19494名。1959年底,全县有基层团总支、支部1583个,团员20861名。1979年,全县有区级团委24个(包括县直、中学),乡级团委80个,团支部1249个,团员38731名。1986年底,全县有团支部近1300个,团员、近4万名。
共青团亳县委成立后,在当地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围绕反匪反霸、三反五反、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合作化以及人民公社化等政治运动,开展群众性的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组织为“红卫兵”所取代,广大青少年的文化学习、思想品德教育都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严重干扰。1972年4月,团县委恢复后,相继召开团代会,并向全县青少年发了倡议书,开展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号召广大青年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并定期召开表彰会,表彰先进团支部和先进团员。1980年以后,团县委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开办第二课堂,号召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以及“小红花百日赛”、“红领巾小银行”、“学雷锋、创三好、讲文明班级”等活动。1981年以后,团县委在各级团组织中,进行了“四项基本原则”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同时,还开展了以“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懂礼貌”为内容的“共产主义新风尚”活动。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在商业部门开展了“争当商业小专家”、“最佳商店”、“最佳营业员”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1985年起,共青团亳县(市)委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了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了集体舞比赛、百科知识赛、滑冰、雕塑比赛等活动。
附: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亳县分团
民国32年底,三青团安徽支团皖北区团部在亳县设亳县区队部。民国34年1月9日,改建亳县团务筹备处,由沈贯卿为筹备员,在阜阳分团董仁龙和界首分团孙会一等人的帮助下建立机构,干事有韩桂芳、沈贯卿、宋克灼、陈继成、徐良才。筹备处在辘轳湾93号办公。其后,改称三青团亳县分团。民国37年,亳县三青团组织跟县党部合并。
亳县的三青团员首先在县训所里发展,开始只有沈贯卿、陈竞如、李香波(井沆)3人,后来吴承之、李香波当了县训所里的训导,陈竟如任教务科长,从县训所里毕业一批发展一批。这时,从社会青年中也发展了不少三青团员。当时,三青团的主要活动是发展团员,建立区队和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
(五)妇女组织
抗日民主妇女联合会民国28~29年,由杨光群、李桂芳、王凤明等人在古城一带办起了抗日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女抗会”)和妇女识字班。共产党率领她们同封建迷信、愚昧无知作斗争,引导她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妇女识字班里,共产党开展了组织工作,发展优秀妇女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解放战争时期,“女抗会”改为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妇女会”)。
女抗会和妇女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亡和支援解放战争,实际参加救护伤员、做军鞋、缝军衣、给前线磨面等活动,配合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协助党开辟革命根据地。
妇女联合会民国38年4月,在亳县妇抗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配备妇女干部4人,张承茂任主任,张士珍为副主任。后,主任先后为张士珍、刘德华,米金悔为副主任。1950年春,全县成立了13个区民主妇女联合会,每区配备1至2名妇女干部。1952年初,全县198千哆镇普遍召开妇女代表大会,通过民主选举,正式建立了乡妇女联合会,选出主任及委员2267人。在区、乡普遍选出代表的基础上,1952年1月12日,召开了全县首届妇女代表大会,产生了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下设组织、宣传、生产3个科。1952年~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238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普遍建立了妇女组织,选出了妇女主任和委员,妇女工作更加活跃。此时,亳县妇联下设组织、宣传、生产、福利4个科,办公室设秘书1人。1957年3月15日,召开了第二届亳县妇女代表大会,有600多人参加。这次代表大会将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更名为亳县妇女联合会。1958年,仅县、乡两级设妇联会,生产大队设1名妇女干部。“文化大革命”初期,妇女组织瘫痪,其工作由政工组下设的群工小组负责。1971年3月,各公社(场、镇)妇联组织相继恢复。1973年5月,在基层妇代会组织普遍建立的基础上,召开了县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恢复了县妇联。1978年12月、1985年5月,分别召开了县第五、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当时,县妇联会下辖23个人民公社(场、镇)妇联会。此后,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建制变化,至1986年底,市妇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权益部、少儿部、信访办公室,辖15个区级妇联会。
亳县妇联成立后,带领广大妇女在剿匪反霸、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积极工作,为党做出了贡献。不少妇女参加文化学习,摘掉了文盲帽子,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妇联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三八”红旗手竞赛活动;积极贯彻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处理好信访,维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在文化、教育、卫生、科研、商业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活跃着一大批妇女骨干,涌现了许多优秀干部。其中,担任市级干部的1人,局(区)级干部的扔人,乡级干部的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