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小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柳湖书院改为养正学堂。这是境内开办的第一所学堂,其性质仍与旧式书院相同。60余名学员都是经过考试录取的重生和进过学的秀才,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制,只是讲经谈文。学堂里的教学诸务,仍由过去的山长(清朝末期在书院讲学并负责院务的人)负责。光绪二十八年(1902),州人杨振生创办了通真观明王台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明令废除科举。是年正月,知州宗能征把养正学堂改为亳州官立高等小学堂,取消山长,改聘孙广林为监督。学堂的教员(当时称教习)大多数是亳州或皖北各地比较著名的举贡。学堂第一期招收学生100余人,课程设有历史、地理、英文、算学、体操、音乐等科。除英文、算学有课本外,其他各科均无统一教材,由教员自己编写。教学时间每节课为1小时。当时规定高等小学堂学制为4年,初等小学堂为5年。高等小学堂有学生47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开办了两所官立初等小学堂,一所在城内火神庙,另一所地址不详。每校只有1班学生,每班有学生12名,两校教员由高等小学堂的在校生担任。宣统元年(1909),高等小学堂分为南北两院。南院改为预科中学,并附设一所师范传习所,校长陈宝勋;北院仍为高等小学堂,校长黄桂山。辛亥革命后,预科中学和高等小学堂停办。
民国2年,苏仲安(清廪生,回族)和锁席卿(县预科中学毕业,回族)在清真寺创办了藻善小学。同一时期,锁晴初(回族)创办了通真观小学。民国5年,锁席卿又在南京寺开办了开明小学,并附设女子小学。以上3所小学均为私立。是年还由私塾改设了4所县立初级小学(火神庙初级小学,僧王祠初级小学,古关帝庙初级小学和德聚圩初级小学)。民国6年,小学开始向农村发展,但仅限于几个大集镇。民国7年,地方知名人士创办了公立育英小学。民国17年,创办了2所县立女子小学:一在孔庙东侧文昌宫,称第一女子小学;一在二郎庙街,称为第二女子小学。民国18年,全县有小学32所,学生1832人,教职员95人。民国19年,僧王祠小学改为县立第一小学,在明伦堂开办了县立第二小学。这两所小学群众称为“一高”、“二高”。30年代初,在涡北教会学校校址又开办了亳县县立董家街学校。另外还有一些办得较好的公私立学校,如县立炭厂街初级小学、崇实小学、蒋氏私立小学、马氏私立小学、吕氏私立小学等。特别是马氏私立小学,校长马云衢在北京读书时深受“五四”新思潮影响,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发展新教育,崇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所办的三育小学,在本地颇有影响。在此期间,一些宗教团体,如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也都设有私立小学。是年共有小学30所,学生1755人,教职员84人。自民国20年起,民国县政府开始在农村开办短期小学和义务小学,但由于缺乏教师,教学时间也难以保证。民国20年,境内有小学39所,其中县立20所(完小6所,初小14所)、区立13所(完小1所,初小12所)、私立6所(完小1所,初小5所)。民国22年,全县划分8个学区,有小学27所、学生2079人,教职员140人。民国23年,有县立完小5所,县立初小9所,私立小学1所,短期小学4所,义务小学5所。民国24年,县立完小城区3所,区乡5所;县立初小城乡共6所,区立小学4所。私立小学9所,共计27所。另外农村还设有短期小学22所,义务小学42所,全县入学儿童9573人,入学率为11.7%。民国26年,有县立完小18所,县立初小45所,区立初小4所,私立初小4所,短期小学26所。民国27年日军陷亳城前,境内城乡共有各类小学146所。是年5月底日军陷亳,多数学校停办;9月复城后,因经费困难,仅开办16所初级学校,计20个班。后地方秩序逐渐稳定,部分学校复课。至年底,境内有各类小学52所,入学学生降为3413人(女620人),教员163人(女14人),经费仅3172.4元。
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国民党统治区开办了国民学校。在乡镇署所在地设立中心国民学校(高级小学),各保设立保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民国29年,共有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5所、30个班、1079名学生,教职员47人;保国民学校22所、22个班。民国31年,中心国民学校为13所35个班、学生1521人、教职员49人;保国民学校64所71个班、学生3165人、教职员83人。民国34年,境内有中心国民学校14所、保国民学校125所。当时的学校设备极其简陋,教师极缺。保校教师全系短期师训结业者,极少办学经验。县城第二次沦陷后,伪县政府仅于城关开设了明德、兴亚、合民、新民等4所小学。民国30年,沦陷区城乡学校增加到20余所。民国31年,汪伪县政府对塾师进行短期培训,利用私塾来弥补乡村小学的不足。民国33年,沦陷区小学增至60余所,其中县立小学8所42个班,月支经费7315元。
抗日战争结束后,汪伪县、区立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5年下半年,全县中心国民学校36所,入学儿童20684人,其中女生2005人。民国37年2月亳县解放前夕,各类学校有129所484班,在校学生11500余人。
民国37年7月,亳州市政府开始接管教育,迅速地开展了文化教育恢复工作,把城关原来的私立小学和补习班合并为6个市立完全小学,即青云为一小、昌明(州东)为二小、夏侯为三小、咸宁为四小、纸坊街小学为五小、原涡北中学附小为六小;3个私立初小,即原怀恩小学一、二、三部。并开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均采用解放区课本,教师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方针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民国38年,县政府把城关6所完小调整为2所公立高小(夏侯、咸宁)1所公立初小(职工),其余改为民办公助的初级小学,并开始在农村设立公立小学,发展民办小学。同时对私塾进行了改造,废除旧教材,改用新课本。1949年底,全县已有公立、民办、私立小学384所、584班,学生17528人。
(二)建国后小学
1952年,在国家经济情况基本好转的情况下,于暑假组织部分教师对全县所有小学进行一次普查,将境内的514所民办小学全部改为公办,934名民办教师也全部转为公立教师。1953年,对小学布局进行调整,通过撤并保留了397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大激发了群众办学的热情。在1955年、1956年两年间,社办小学发展了274所、304个班。到1957年底,全县共有小学661所,在校学生71717人,教职工2212人。这期间,学校广泛推广苏联的教育经验,教师学习和采纳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成绩考核采用5级分记分法。小学的课程设置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科。使用统一教材。后小学增设了劳动课。1958年,国家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这一年,新开办民办小学895所、963班。这时全县共有小学1438所,在校学生达105511人,入学率达98%。同年党中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小学增设了政治课,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由于人力物力不足,1959年一大批民办小学停办,小学减少到595所。同时考虑到劳动时间安排过多,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完成,把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由每周4小时减为2小时。1960~1962年,教师、学生大幅度减少。1962年,全县仅有小学366所,在校学生36278人,入学率仅50%。三年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国民经济开始好转。1964年,农村又掀起了办学热潮。到1965年,全县有耕读小学1300多所,加上公立小学共有1666所,入学儿童96798人,入学率达88.2%。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出现了“停课闹革命”。之后,“工宣队”、“农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原来的教学秩序全被打乱。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初中停止招生,小学毕业生没有去向,大部分完小只好开设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最后不得不办起“戴帽中学”(小学附设初中)。1975年,全县“戴帽中学”发展到244所。在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的小学在数量上仍有很大发展。到1976年,小学增加到2069所,在校生达173953人,入学率达97.4%。但是,在这期间由于中学发展太多,一大批小学骨干教师被调到中学任教,小学教师只好由从社会上吸收的大批未经培训的民办教师来补充,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77年开始对学校进行整顿,恢复招生考试,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发了《教学大纲》、《小学工作条例》和《小学生守则》,阜阳行署批转了县教育局的《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职责》,学校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在以后的几年里,根据客观现实,对学校进行了认真整顿,合理调整学校布点。1986年,全市有小学669所、4045班,在校学生159953人,教职工6449人,入学率达97.8%(农村95.8%)。
亳州市小学概况统计表(1949~1986)

附:夏侯小学
在城内夏侯巷北侧,占地约15亩,是境内颇负盛名的一所小学。
其前身是僧王祠初级小学(县立),创办于民国5年。民国19年,改为县立第一小学(此后曾一度改为夏侯小学)。民国27年县城沦陷后,改名为青云镇小学。抗战胜利后,被民国县政府接收,改名为青云镇中心国民学校,时有6个班。民国37年亳州市成立后,该校改为市立第三小学(完小)。次年,市县合并后又改为夏侯小学(高小),设有五、六年级各两班,学生200人左右。1952年秋,该校与华祖庙小学合并,成为拥有9个班的完全小学。次年,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同时调派优秀教师来校任教。是年秋,城关学校进行调整,文教科又把州东几所小学的6个高年级班归并该校,学校发展到12个班,专职教师20人。1956年发展到16个班,此外招收240名高小毕业生进行业余学习,成为业余中学部。1958年,该校被确定为县试验小学和地区重点小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改名为育新小学。1971年2月,改称育新学校,并增设初中班。1976年2月,改为城关镇育新初级中学。1981年7月,复改为夏侯小学,并重新恢复为地区重点小学,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1985年,该校共有校舍约5500平方米,其中教室22个,计130平方米,办公室18间200平方米,有5个年级21个班、1433名学生,教职工44名。学校有图书资料室,有各类图书4000余册,并成立了“教工之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