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气象测报
建国前夕,亳县有雨量分站,设观测员1人。1953年1月1日,建立安徽省军区司令部亳县气象站,站址在州西街。1954年1月1日,转为地方建制。11月1日,气象站迁老衙门院内,业务仍属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处领导。1960年3月1日,改为亳县气象服务站。1979年8月,改为亳县气象局。1986年6月,改称亳州市气象局。
(一)地面气象观测
1953年1月1日,气象站开始正式观测、记录气象要素和天气情况,积累气象资料。每日实测24次(每小时一次),其中:2、8、14、20时(东径120°度时)4次为定时观测,其余为各使用单位预约观测。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云、能见度、天象、日照、蒸发、最低草温等。1954年1月1日,增加气压观测;5月,增加雨量观测;12月1日,增加冻土观测;12月15日,增加毛发湿度表。1955年1月1日,增加积雪密度观测;3月1日,增加云向、云速观测。1957年6月,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气象观测。1959年9月22日,增加电线积水观测。1980年1月1日,增加40.80厘米地温观测;4月1日,增加5、10、15、20厘米地温观测;6月1日,增加暴雨试验。1981年8月1日,增加台风试验。1982年6月1日,增加酸雨观测。为满足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观测项目日臻丰富、完善。
(二)天气预报
1955年开始做单站霜冻预报。1958年1月,作单站补充天气预报,仅限于24小时短期预报,由县广播站对外广播。1959年7月,开始试作3天或5天的中期预报,后又增加10天预报及更长时间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最初是收听省气象台的天气形势和预报,还利用老农看天的经验,人工培养泥鳅、老鳖,观察其活动作参考。1966年以后,采用制作图表,根据天气变化与本地相关性分析进行天气预报。1980年,配备了123气象传真接收机,每天接收20张地面及500~1000亳巴不同高度的12~120小时不同的传真气象图。1984年,开始使用数值预报,并运用数理统词方法建立预报模式,增加了天气预报信息,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一)地面气象观测
1953年1月1日,气象站开始正式观测、记录气象要素和天气情况,积累气象资料。每日实测24次(每小时一次),其中:2、8、14、20时(东径120°度时)4次为定时观测,其余为各使用单位预约观测。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云、能见度、天象、日照、蒸发、最低草温等。1954年1月1日,增加气压观测;5月,增加雨量观测;12月1日,增加冻土观测;12月15日,增加毛发湿度表。1955年1月1日,增加积雪密度观测;3月1日,增加云向、云速观测。1957年6月,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气象观测。1959年9月22日,增加电线积水观测。1980年1月1日,增加40.80厘米地温观测;4月1日,增加5、10、15、20厘米地温观测;6月1日,增加暴雨试验。1981年8月1日,增加台风试验。1982年6月1日,增加酸雨观测。为满足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观测项目日臻丰富、完善。
(二)天气预报
1955年开始做单站霜冻预报。1958年1月,作单站补充天气预报,仅限于24小时短期预报,由县广播站对外广播。1959年7月,开始试作3天或5天的中期预报,后又增加10天预报及更长时间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最初是收听省气象台的天气形势和预报,还利用老农看天的经验,人工培养泥鳅、老鳖,观察其活动作参考。1966年以后,采用制作图表,根据天气变化与本地相关性分析进行天气预报。1980年,配备了123气象传真接收机,每天接收20张地面及500~1000亳巴不同高度的12~120小时不同的传真气象图。1984年,开始使用数值预报,并运用数理统词方法建立预报模式,增加了天气预报信息,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