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冲床安全监督冲床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成型、切断作业。由于冲床现代化程度低,缺乏防护装置,操作中常常发生断指截肢事故,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老大难。1983年起,安徽全面开展冲床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措施有:
1、宣传法规。省劳动局编印冲压设备安全管理文件汇编发到企业,宣传冲压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有的企业还利用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为冲压作业的安全生产打下基础。
2、制定标准。1983年省劳动局委托蚌埠锻压机床厂起草《机械压力机改造安全技术要求》和《冲压作业安全管理规则》,1984年经省标准计量局批准为省级标准,1985年2月起在全省执行。
3、全面改造。1984年起,各地、市先后成立“冲压安全技改组”,改造模具,安装推手式保护装置或光电安全保护器。省劳动局拨出专款帮助合肥、蚌埠两市进行冲床安全防护装置革新、改造。各地、市都确定了试点单位。到1987年,全省共有420家冲压作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验收的有143家。共改造冲床2415台,整改合格的1339台。
4、加强管理。1983年10月起,各地、市通过组织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冲压设备的技术操作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初步形成一支会操作、懂管理的冲压安全生产骨干队伍。1986年对36家冲压作业较多的企业进行重点整顿,经检查验收,对其中29家达到整改要求的单位颁发了《冲压作业安全整改合格证》,对不合格的单位发出“黄牌”警告。通过整改,冲压设备达到安全要求的467台,占应整改数的64%。并查封16台有严重隐患的冲压设备。1986年至1990年,全省共对3140台冲压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其中限期治理的1806台。到1990年底,机械等行业的冲床设备管理,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考核标准,引进先进设备,配备安全防护、监控装置,提高了冲床设备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起重设备检测检验
起重设备(含电梯)的检测检验,是劳动安全卫生监察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前,因机构、人员不落实,检测检验工作开展得不够正常。1986年10月,安徽省劳动保护检测检验中心站成立后,全省相继有14个地、市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初步形成国家、省、地(市)三级检测检验体系。
1988年4月,省劳动局下发《关于加强起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同年6月,省检测中心站组织安徽电梯厂、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联合对省金融大厦、省物资局的电梯进行试检验。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检验报告书、检验细则、检验办法和标准,培训检测检验及安装、操作人员,使起重设备检测检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是年,省检测中心站协助9个地、市检测站,对52家电梯使用单位的104台电梯及明光酒厂、省水建四处等7家企业的20台起重机进行检验,一次检验合格率均为零。其中对5台严重不合格的电梯进行查封,对其余的被检设备发出了限期整改意见书,推动了全省起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1989年和1990年又连续两年对全省100多家企业的3000余台起重设备、电梯进行检验登记,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起重设备安全保障体系,受到企业欢迎。
1990年初,省劳动局制定《安徽省起重机械安全监察暂行规定》,并召开全省起重机械制造、安装安全资格认证办法宣传贯彻会议。开始对起重设备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检验实行全过程的安全监察制度。到1990年底,全省配备专职检测检验人员80多名,检验在用起重设备5176台,电梯1368台,对检验合格的1723台起重设备和677台电梯核发了安全使用许可证;对47家制造、安装企业进行了安全资格审查,其中蚌埠铁路装卸机械厂、合肥市设备安装公司等24家起重设备制造、安装企业取得安全资格评审合格认证。见表7—2—1。
安徽省起重机械制造安装安全认证合格企业名单
表7—2—1(1990年)

(续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